2024/04/23 NPO  網 

文明社會之路

要邁向文明社會,首先要明確文明的意義,然後透過繼續教育將文明的翻譯層層落實到全民。 理想情況下,文化應該被提煉,傳統必須在靈魂中融入同理心、關懷和成長。 如果所有教育、宗教機構和媒體都承諾每天錘鍊這些美德,這是可以做到的。

即使在當今世界,大問題仍然存在: 什麼是文明社會或誰是文明人? 如果向不同的社會經濟人群提出這個問題,人們會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 令人悲哀的是,「文明」社會的基本要素並沒有教給孩子們,成年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也沒有時間思考這個基本面向。 儘管所有所謂受過教育的人都希望並以文明的方式生活。

拉斐爾·溫克勒(Rafael Winkler)在他的文章《從文明和野蠻到新世界觀的漫長歷程》中描述說,“希臘人也許是第一個提出人類作為一個群體的觀念的人,這個群體超越了性別、種族和階級,由共同特徵定義。 希臘人相信,將人類凝聚在一起的紐帶是理性或言語。 他們相信,透過教與學、溝通與討論,理性將人們結合成一種自然的團契」。 因此,可以說,做人就是文明,但即使在21世紀,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很難用文明來形容的社會。 人們可以看到愚蠢的言論、暴力、種族主義、偏見、偏執和不寬容。 諷刺的是,儘管有所有現代教育、歷史教訓和創新,大多數社會仍然不能被稱為「複雜和文明」。

我們如何定義文明社會?

文明社會必須體諒他人,必須對所有性別、種族、階級和傳統抱持同情心,以強化這些美德。 一旦人們同情弱者,無論是兒童、老人、婦女、跨性別或殘疾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保護他們,並發展同情他們的需要和要求的傳統、規則和法律。 同理心文化將確保社會的寬容和耐心。 一旦人們體貼他人,他們就會在路上給別人讓路,他們會開始為別人扶門,他們會更加了解周圍的環境,他們會更多地傾聽,說話時也會有禮貌。 體諒他人的需要是建立文明社會的第一步。

如果關懷的元素在每個人的方法和思維中都變得有意義,那麼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加強文明社會。 一旦人們彼此關心,那麼最深刻的分歧、衝突和暴力就會被消除。 不僅個人利益和貪婪的累積將被減少,而且人們將確保所有人都能獲得生活水平和基本需求,例如教育、健康、清潔水和正義權。 社會變得更加包容,那些覺得自己有權利、想要排外或要求遵守協議的人將被邊緣化和擱置。 一旦社會灌輸了關懷的態度,封建思想就被消除了,議員和政府工作人員就被迫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媒體和司法機構確保普通人的聲音得到傾聽,並確保正義得到公正的對待。

體貼關愛、關注弱勢群體成長和發展的社會才能創造幸福社會。 隨著人們不僅為自己著想,也為廣大人民著想,腐敗程度就會降低。 思想從個人主義轉向普遍主義。 人們不僅要考慮發展自己的物種,而且保護環境、動物和地球也變得非常重要。

Society





主持人
陳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