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哈欣仁波切

:2023/05/10 NPO  網 

《密乘地道》-13

哈欣仁波切 講授

如王法師 翻譯

授課日期:2023.05.03

課本:《大密四續地道建立論-續典明解》p32 LL7 ~ p37 L2

 

我們今天是要來講聞正法,講聞正法的時候,如果想要讓我們所聽聞的法,或所學習的法,趨入於法,那動機就絕端的重要。我們所行能不能趨入於法,能不能成為法,主要是取決於我們的動機。到底所要的是趨入於共下士道的法,還是共中士道的法,還是進入到上士道的法,這個都是觀待於我們的動機,所以動機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是以一個下士夫的動機,那我們所行的就進入下士道;我們以一個中士夫的動機來修行,那所行的就進入中士道;如果我們是一個上士夫的動機來學習,那我們所行的就進入到上士道當中。所以說我們在講聞正法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我們的動機,要看我們的動機是什麼樣的動機? 這非常的重要。

 

今天所要講述的內容,總體而言,是佛陀的教法,特別是大乘的教法,特別它是「密法」。在密法當中我們說有「四部密續」,密法的四部密續當中,它是屬於「無上瑜伽部」的密續,在無上瑜伽部的密續當中,又有「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這二種教法。

 

如果想要讓我們所學的,能夠趨向於這樣的法,那我們必須要有相順的動機。如果只是抱持著,比如說:「這好像是一個新鮮的東西,沒聽過,聽聽看!」抱持著一種像看戲的角度來學習的話,這樣的話,我們就沒辦法獲得法的加持。

 

想要得到法的加持,加持能不能進入到我們的相續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看我們的心是怎樣的心態,我們的動機是怎樣的動機。由我們的心去取決於這個法能否進入我們心中、這個加持能不能進入到我們的相續當中。加持能不能進入,主要是取決於我們的動機。

 

現在是一個網路的時代,在網路上大家可以做很多事情,它可以用於善的,也可以用於其他的。比如,我們現在上課都非常的方便,可以在自己的房間裡面透過網路聽聞正法,可能講法的上師在一個地方,弟子在另外一個地方,在各自的地方,然後能夠去聽到這些教法,這就是一個善的、好的方向,藉由網路來學習,等於是善用了網路。

 

但是有一個我們要注意的是,比如像是我們在自己的房間裡面,去聽聞正法的時候,確實那個狀態可以很輕鬆、很容易的聽聞正法,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心裡必須要對法有一個恭敬。當然,有時候因為一些原因,有時我們可能要邊工作,或者是邊怎麼樣邊聽課,有可能要邊開車邊聽課,會有這樣的一個情況。但是我們內心對於法,應該要保持一個恭敬的心態,以這樣的狀態來聽聞正法。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大家可以在自己的房間裡面好好地坐著,該念誦的課誦好好地跟著念誦,該聽的時候好好地去聽,以非常恭敬的態度來聽聞。而不是邊玩邊聽,或是以一個非常輕蔑的方式來聽聞,這樣子,也是對於法以及講法者的一種輕蔑,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沒辦法得到法的加持。

 

雖然在自己的房間內聽聞,不用出遠門,可以很輕鬆地聽聞這些課程與正法,但我們在聽聞這些正法時,內心應該保持一個恭敬之心來聽聞。大家可以在房間裡面,倒好一杯茶放旁邊、把房間門關起來,很認真的在房間裡面聽課,我們可以以這樣的方式來聽聞。

 

〈問答〉

Q1.請教仁波切:大資糧道緣空性的奢摩他,是否也屬於修所成?緣空性的修所成是否不一定要到加行道才可以?

A1.[翻譯]:大資糧道應該是指「上品資糧道」。

  

[仁波切]:這問題分二個部分來回答--第一個是「修所成、修所成慧」,第二個是「緣空的修所成」。

 

我們先講「修所成」。只要你得到奢摩他以上,都是「修所成」。奢摩他是修所成,毘婆舍那是修所成。在上品資糧道的時候,會不會有修所成?當然會有,因為有奢摩他,所以有得到修所成,所以在上品資糧道有得到「修所成」。

 

「上品資糧道」有沒有證悟空性?有證悟空性。有沒有得到奢摩他?有得到奢摩他。有沒有得到毘婆舍那? 可以得到毘婆舍那。有沒有緣著空性的奢摩他? 有緣著空性的奢摩他。

 

有沒有緣著空性的毘婆舍那?「沒有」緣著空性的毘婆舍那,也沒有緣著空性的修所成。為什麼? 因為如果我們加上「『緣著空性』的修所成」,那一定要到「加行道位」才會有。「緣著空性的修所成」、「緣著空性的毘婆舍那」,要到加行道位才會生起。

 

但是在「上品資糧道」的時候會不會有「修所成」?當然有修所成。有沒有緣著空性的奢摩他? 有緣著空性的奢摩他。他有沒有證得空性?有證得空性。他相續當中有沒有奢摩他?有奢摩他。他相續當中有沒有毘婆舍那? 有毘婆舍那。這個奢摩他是不是屬於修所成? 這個奢摩他是屬於修所成。這個緣著空性的奢摩他是不是屬於修所成?也是修所成。但不是「緣著空性的修所成」。

 

Q2.密乘中說 :「一切情器世間,是俱生原始光明心的顯現而已。] 也有「收攝次第」等修持,但是,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說: 佛陀見一切世間法還是會有「境與有境二者相異」的二顯,如果還有二顯,要如何成立「一切境是俱生原始光明心的顯現」呢?

A2.我們在《善顯密意疏》裡面講到說:「佛陀見到一切世間法,還有『境與有境相異』的二顯。」這個講的跟現在密法裡面所講的狀況,是不一樣的。

 

我們在《善顯密意疏》裡面講到的是說,我們會去討論佛陀衪會不會有世俗的顯現,在佛陀觀見的所見當中,會有勝義的法、會有世俗的法,這個「世俗的法」就會有所謂的「二顯」,會有「境與有境」的這種二顯,我們講到的是這個部分。所以,在《善顯密意疏》裡面,被強調的就是:「佛陀衪會不會有世俗的二顯」,講的是這個內容。

 

這個跟我們現在要講的說:「從俱生光明的心,去顯現出情器世間、顯現本尊、顯現無量宮」這樣的觀修方式,它所要講的、要表達的,是不一樣的。

 

在密法裡面,也不是說直接把我們的血肉之軀觀想成就是本尊,也不是把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房子,直接把它觀為無量宮,也不是這樣去觀修的。如果僅僅只是這樣子,其實是一種「顛倒識」。因為,我們的血肉之軀,這肉體它不是本尊,我們所在的這些地方也不是無量宮,確實不是。那你去這樣子觀修,就變成顛倒識了。

 

所以,在密法裡面要強調的是什麼?我們首先去「觀修空性」,在空性當中顯現出本尊,還有本尊的無量宮,這個是它強調的一個重點。先去觀修空性,在觀修空性的前提下、空性的狀態當中,我們的心--「俱生原始光明的心」,用這個心識來做為「俱生緣」,它所騎乘的風息來作為「近取因」,然後形成本尊的身,然後,由此去顯現無量宮。

 

是由觀修空性的前提下,觀修空性的狀態中,我們去觀想心的光明,還有它所騎乘的風,然後去形成本尊的身,還有無量宮。是這個樣子去做觀修的,而不是單純只是--「我們的血肉之軀是本尊,我們有毒的這種心識、惡的心,是本尊的心,我們所見的房子就是本尊的無量宮」,不是這樣的,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這是與理智相違。

 

所以才會提到說:「如果講了那些與理智相違這種話的人,那講說者一定不會是正量士夫。」有這樣的一段話,就是說,如果他講述的內容與理智相違,這段話我們不只不應該相信,而且講說者他也一定不會是正量士夫。

 

所以我們這裡要觀修的這個部分,和在波羅密多乘裡面講到的內容,所要表達的是不一樣的而密法裡面所講的,也是從「觀修空性」的狀態當中,俱生原始的光明之心,它所騎乘的風息而顯現出,由此去觀修本尊,及本尊的壇城、無量宮這樣。

 

密法中講到的,不是單純觀想「有漏進取蘊」是本尊身、血肉之軀是本尊身、房子是本尊無量宮,不是這樣的。

 

在「根識」上,是無法遮止根識顯現這樣的相,因為它就是這樣的樣貌,主要修持和改變的是從「意識」來說,主要是從意識的角度來遮止。

 

因為「根識」要去顯現一個東西的時候,必須要具足三個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我們的「意識」會做為「根識」的「等無間緣」,當意識不斷的去修持--例如在法本裡面提到的「清淨廣長熾然功德體」這樣的修持--我們不斷的去做這樣的修持,這個時候所顯現的都是清淨的。當我們去修持,意識變清淨之後,「染污的意識作為等無間緣」的這個部分就遮止了。

 

根識所顯現的「染污」必須要有三個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當意識透過修持清淨,這個時候,染污的意識作為「等無間緣」被遮止之後,根識也不會顯現出不清淨的狀態。

 

因為,根識要顯現一個物品,一定要具足三個緣,當等無間緣被遮止之後,只有二個緣,缺緣它就不會顯現那個樣貌。那怎麼讓它缺緣?怎麼樣能夠讓意識不會作為這個根識的等無間緣?就是因為意識不斷去修持「清淨廣長熾然功德體」的這樣一種觀修,而能夠淨化它的心識,不會作為生起那種染污根識的等無間緣。

 

同樣的內容在《現觀莊嚴論》第二品裡面,其實也有講到相關的內容,在《現觀莊嚴論》第二品裡面有講到「勝解修道、清淨修道」..等等這些內容。在講到「清淨修道」的時候,就有提到:藉由不斷的去修持自心相續,因為自心相續不斷清淨,而最後所顯現出來的也會是「唯是清淨」的體性。所以,我們要去修持的是我們的內心,這個在《現觀莊嚴論》裡面也有提到。所以,即使是波羅密多乘裡面,也是有提到類似的相關內容。

 

Q3.「瑜伽部」修持的「四個手印」中「手印」本身是什麼含意?

A3.因為這位同學有問到「瑜伽部」,那就講一下瑜伽部。在「瑜伽部」裡面最主要講到的就是有相瑜伽、無相瑜伽,還有講到清淨之基,所淨之基,所要淨化的基位有四個,能淨之道有四個..等等。這個時候講到身、語、意三者,還有行儀等等。那我們在講到這些的時候就提到了所謂的「手印」這樣一個名詞。

 

所謂「手印」的意思是什麼?就是「不能夠超越」的意思。因為在藏文裡面,手印這個詞就像我們蓋印章一樣,印鑑蓋上去之後,它就不能變更、不能變動。同樣的,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有一些軌範它是不可逾越的。

 

比如,在密法當中的修持,是將果位的四種清淨圓滿拿到因位的時候來修,像這樣的一種行儀,你的身、語、意、行為等等,都必須符合將「果位的四種清淨圓滿拿到因位來修」的這種修持,你必須符合這樣的軌範,而不能超越。因為不能超越,所以就像是蓋了一個泥印,蓋了一個印章一樣,這個印章蓋下去就是確定了,它就是這樣,不可變更、不可變動。

 

手印在藏文裡面叫「洽ㄍㄧㄚ」(ཕྱག་རྒྱ།),它就有那種「蓋印章」的意思,它不可逾越,必須是如此的一個軌範。

 

像平常所講的「四法印」,那個「印」就是「手印」的意思,在藏文裡面還是用「四個手印」一詞。「四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這四個就像是,你身為一個佛教徒,你就必須保有這樣的見解,不可逾越,有這樣的意思,所以稱之為「四法印」。

 

Q4.「住火靜慮/住聲靜慮/聲邊際賜予解脫靜慮」中的「靜慮」及瑜伽續有相瑜伽中的「俱三種三摩地」的「三摩地」。其中靜慮和三摩地是相同的意思嗎?

A4.這位同學有提到「住火靜慮、住聲靜慮」這些相關的用詞,提到了「有相瑜伽」,所以我們再稍微說明一下,

 

其實這個很好分。有所謂的「具念誦的靜慮」,還有「不具念誦的靜慮」。在「具念誦靜慮」裡面有提到所謂的「住於自事、住於他事、住於心事、住於聲事」,講到這四個,這四個是屬於「具念誦靜慮」。

 

還有其它「不具念誦靜慮」。「不具念誦靜慮」講到了「住火靜慮、住聲靜慮、聲邊際賜與解脫靜慮」。

 

這些名詞裡面,「有相瑜伽」是哪一些呢?「有相瑜伽」包含「具念誦靜慮」,就是「住於自事、住於他事、住於心事、住於聲事」這四個,還有「住火靜慮、住聲靜慮」這兩個,到這裡為止,都是屬於「有相瑜伽」。

 

「無相瑜伽」是「聲邊際賜與解脫靜慮」,這個是無相瑜伽。

 

這裡面提到「靜慮」和「三摩地」的意思大致相同,差不多。一般來說的「靜慮」,是說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等,在得到奢摩他、毗婆奢那之後,比如「初禪、二禪、三禪..」這種靜慮。講到「三摩地」,比如「止觀雙運的三摩地」等等,有講到這樣一種三摩地。

 

在這個地方,講到「具念誦的靜慮、不具念誦的靜慮、住火靜慮、住聲靜慮」的這些「靜慮」的意思,還有「三摩地」的意思,它是類似的。可以說「住火靜慮」,也可以說「住火三摩地」,「住聲靜慮」也可以說「住聲三摩地」。在這個地方所講的「靜慮」和「三摩地」,它的意思大體相同。

 

Q5.請問「證得空性的毗婆舍那」,和「現證空性」的不同之處是什麼?

A5.「證得空性的毗婆舍那」,是證得空性的心識,但不一定要是「現證空性」。加行道位時就有「證得空性的毗婆舍那」;「現證空性」一定是「現證」,一定是「見道位」以上才有「現證空性」的智慧。

 

Q6. 細分明點修持中,提到的「手幟」,是指在「中脈上端或下端處有一個如芥子大小的手幟形象,以此做為所緣」,是這樣嗎?

A6.一開始你在修持的時候,不一定非得要觀想像芥子一樣大,因為有時候觀想像芥子一樣大小,我們可能會没有辦法觀修,所以,你一開始可以觀想像姆指大,比如半截拇指這麼大,也可以觀想一顆豆子這麼大,一開始可能所緣大一點的話比較好觀,那就一開始像半截姆指大,再來像豆子大小,這樣可以比較專注,再來,可能最小像芥子一般大小,可以這樣去做觀修。

 

「細分明點」的修持,和所謂的「觀想手幟」,這兩個是不太一樣的。這裡的「手幟」,就是平常白話講的本尊的「法器」,手幟是怎麼去確認呢?比如,大威金剛的手幟是「金剛杵」,大威德金剛右邊第一隻手臂執持的,就是金剛杵,集密金剛也是。通常這位本尊衪的右邊第一隻手臂,是執持什麼法器,這個法器就是這位本尊的「手幟」。

 

我們在一開始在觀想的時候,是觀想手幟。比如,手幟一個變成二個、四個、八個、十六個,這樣一一疊加,然後再一一收攝,有這樣的觀想。

 

如果是「微細明點」的修持,或是「細分明點」的修持,是在「得少分智慧自在位」這裡開始,要去修持細分明點。

 

「細分明點」的修持,主要是在中脈的上端或下端,觀想一個微細明點。講到「微細明點」的時候,是指明點的那個形狀,然後在它的裡面裡面要觀想「圓滿的能依、所依壇城」,這是細分明點的觀修方式。觀修「手幟」的話,是觀想「法器」本身;而不是說「明點」的形狀、有能依所依壇城。這二個是有前後的區別。

 

當說到:「明點如芥子般大小」,「明點大小」指的是它的「大小」。然後。我們在講到「手幟」的時候,是講到它的「形狀」。

 

我們講到四個位階,從一開始的「初修業位」、「降少分智慧位」,然後「得少分智慧自在位」,最後「正得智慧自在位」,前面二個主要是觀想「手幟」,到後面第三個開始是觀想「明點」,裡面有能依、所依的壇城。

 

Q7.明點的放散和收攝,是只有第三階位者可以修嗎? 前二位階的行者不會行放散和收攝嗎? 

A7.在「得少分智慧自在位」時,是主要修持「放散和收攝」,但不表示前面兩個位階不能做「放散、收攝」。修持「放散和收攝」時主要是修持「毗婆舍那」。

 

我們有講到「法器」、「手幟」、「如同芥子般大小的明點」,在藏文的語序裡面是說:「法器」、「明點如芥子般大小」,藏文裡它的表述就是這樣,中文是說:「法器」、「如芥子般大小的明點」,或者是說:「手幟、」「如芥子般大小的明點」。反正就是出現這二個詞,一個是「法器(手幟)」,一個就是「明點」。

 

我們可能會容易搞混,以為法器就是法器,明點是明點,不是,這句話:「明點如…般大小,如…般大小的明點」,那個「明點」指的就是「大小」,它是一個「量詞」。

 

因為這裡等於出現了三個詞,又出現「法器」,就是「手幟」,然後又出現「明點」,然後又出現「芥子般大小」這個詞,其實,這裡講的「明點」,講的是它的「大小」,就像「芥子」一樣大,所以這個「明點如芥子般大小」其實指的就是它的大小。所以不要把「明點」視為是一個東西,它就是指大小的量詞。它的形狀就是「手幟」,比如說「金剛杵」。所以,仁波切剛剛就講到說我們一開始觀想的是金剛杵。到最後是觀想有一個明點,裡面有圓滿的能依、所依壇城這樣,大概是這樣一個意思。     

 

Q8. 觀修明點放散時,有同時觀修空性嗎? 為何可以依此觀修得到勝觀的毗婆舍那??

A8.我們是在「觀修空性」的狀態下,同時觀修明點的放散收攝,這也是密法當中特別強調的部分,觀修本尊等的修持,都是在觀修空性的狀態下,觀修明點放散收攝。

 

為何可以依此得勝觀的毗婆舍那?主要依著放散收攝、放散收攝…這樣的觀修,比如說,二個變四個、變八個、變十六個,這樣的觀修。

為何同時得奢摩他跟毗婆舍那?奢摩他是專注一個所緣,毗婆舍那是觀察觀修。

 

在明點放散收攝時是如何觀想的?明點「放散收攝」時是,心專注在一個所緣之上,在專注的前提之下再變大、放散、收攝,所以一心專注所緣的同時,又做放散、收攝的觀修,慢慢變成習慣之後,就可以同時成辦奢摩他跟毗婆舍那,這時候都是在「觀修空性」的前提下作此觀修。

 

在講到法器跟明點,以及能依所依壇城之間的關聯。前面說「明點」是指它的大小,這裡的明點不是另外一個明點,他就是一個「法器」,所以一開始,是觀修那個法器,下一階段是觀想有一個如同明點般圓形,裡面有能依所依的壇城。這是從一開始觀想「法器、明點如芥子般大小」這句的意思,乃至後來,在微細明點當中觀想能依所依壇城。能依所依壇城同樣是一個變二個、變四個、變八個…一樣用這樣方式觀想。

 

Q9. 微細明點的位置,觀想在鼻孔、心間和臍間其作用有何差別?  修持上有何次第?

A9.就像我們上次講到,是觀待當時修持的狀態,如果容易生起掉舉就把明點觀的低一點,例如:臍間或密處;如果很容易沉没,就將明點觀在較高,例如:心間或眉間。上次講到中脈時,有幾個重要的脈的地方,例如心間、眉間、臍間等,如果容易沉没可以在眉心、脈的上端處觀修明點。

 

 

<正課>

見課本p32 LL7。

此中,若以圓滿修道而言,則須獲得第四灌頂,

如果想要獲得修道,修持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這些道,需要獲得四灌頂。

 

為了什麼目的要得到「四灌頂」呢?首先,為了修持生起次第,所以要獲得「寶瓶灌頂」。第二,為了修持凡夫位的圓滿次第,凡夫位的圓滿次第是指凡夫位的身遠離、語遠離、意遠離,為了要去修持凡夫位的圓滿次第三個道,而要獲得「秘密灌頂」。第三,獲得「智慧灌頂」,是為了能夠修持第四次第義光明,而要獲得智慧灌頂。第四,為何要獲得「詞句灌頂」,主要為了修持雙運,而要獲得詞句灌頂。

 

現在的狀況是一天把四灌頂傳完,所以一天就受四個灌頂,若是以過去,上師跟弟子不分離的狀況去受灌頂,上師會先為弟子灌「寶瓶灌頂」,之後弟子先去修持生起次第。修到某一定程度去向上師報告,上師再為他傳「秘密灌頂」,之後,弟子去修持凡夫位的圓滿次第的道--身遠離、語遠離、意遠離及幻身。在此之上,上師再為弟子傳授「智慧灌頂」,弟子再去修持第四次第義光明。第四次第義光明修持到一個程度,上師再為弟子傳授「詞句灌頂」,弟子再去修持雙運。過去,在上師弟子不分離的狀況,是這樣傳授灌頂的。

 

以前觀音尊者也曾經用這種方式傳授灌頂,當時在傳「集密金剛灌頂」時,第一年先傳「寶瓶灌頂」,並囑咐大家好好修持,第二年才傳授之後的灌頂。過去情況是,弟子受此灌頂之後先去修持,比如修持生起次第,到某階段跟上師報告心得,上師印證他修持已到達某種程度,再傳授下一個灌頂,再去修凡夫位的身遠離、語遠離、意遠離及幻身,再去向上師報告,再去受下一個灌頂。

 

而於何所獲得的寶瓶灌頂的壇城,即是布繪、彩粉及身壇城三種;有些特別所化有情也有說在靜慮壇城--故總共為四種。

首先講到「寶瓶灌頂」。所謂「壇城」,原意指的是「取心要」的意思。壇城有七種,灌「寶瓶灌頂」的壇城有四種: 布繪(布畫)壇城、彩沙(彩粉)壇城、身壇城、靜慮壇城。從這四種壇城獲得「寶瓶灌頂」。再此之上,再加上「世俗菩提心壇城」、「把嘎壇城」、「勝義菩提心壇城」,加上前面四個,共有七個壇城。

 

後面三個壇城,是為了獲得後面三個灌頂而提到的。比如,要獲得「秘密灌頂」,需要依著「世俗菩提心壇城」;為獲得「智慧灌頂」要依止「把嘎(婆伽)壇城」;為了要獲得「詞句灌頂」而依止「勝義菩提心壇城」。

 

布繪(布畫)壇城、彩沙(彩粉)壇城,是所有本尊都有的。「身壇城」是依據不同本尊,有不同的壇城。前面這些內容可以參閱《密宗道次第廣論》,裡面講得都很清楚。

 

以「身壇城」來講,勝樂金剛灌頂就有依著身壇城而受灌頂;但大威德金剛就沒有身壇城的修持,也沒有依著身壇城受灌頂;集密金剛有身壇城的修持,但沒有依著身壇城而受灌頂的儀軌。勝樂金剛和喜金剛這兩位本尊的修法,有身壇城的修持,也有依著身壇城受灌頂的儀軌。

 

即使是以「身壇城」來做灌頂,或身壇城的修法,都有不同甚深程度的差異。以集密金剛的修持來講,有身壇城的修持,他是在身體各個處所安住本尊,以這樣的方式來觀修身壇城;相較之下,勝樂金剛法類的身壇城修持又更為甚深,是在我們的脈,在24脈來安置壇城、觀修本尊,相較於集密金剛的修持就更為甚深。

 

相較於勝樂金剛身壇城的修法,「金剛瑜珈母」身壇城的修法又更為甚深。因為金剛瑜珈母身壇城的修法,不只在身中24脈做修持,而是在「心間的脈瓣」修持身壇城,所以相較其他,金剛瑜珈母的修法更為甚深。

 

[翻譯]:剛剛在中文翻譯中,有個比較沒那麼精確之處,不應該講在「脈之上」來修,而是「脈的本身」就是觀想為那個壇城,直接把氣、脈、明點本身觀想為壇城,而不是在脈「之上」這樣的用詞是不精確的。

 

有些特別所化有情也有說在靜慮壇城--故總共為四種。

有些特別所化有情,可以在「靜慮壇城」中受灌頂,但這是指一些特別的所化機,不是一般的所化機就有辦法做得到,是上師和弟子都很特殊的情況下才有辦法。

 

上師本身很特殊,能夠依著禪定的力量就能化現出壇城,弟子也具有這樣的條件,能從禪定當中獲得灌頂,這是在特別的所化有情情況下,上師弟子都很特別,雙方都能安住在甚深靜慮當中,在靜慮當中傳授灌頂,才有依止「靜慮壇城」獲得灌頂的情況。

 

在身壇城中傳授灌頂,對於之前未曾獲得灌頂者是不堪傳授的;

比如,像是勝樂金剛的「身壇城灌頂」,如果之前沒獲得勝樂金剛的其他灌頂,是沒辦法獲得勝樂金剛的身壇城灌頂的。你要獲得勝樂金剛的身壇城灌頂之前,必須要先獲得勝樂金剛的其他灌頂,才有辦法依此獲得勝樂金剛身壇城的灌頂。

 

在母續教法中,有些本尊灌頂的傳授方式就會是這個樣子。比如,像「喜金剛」的灌頂就有喜金剛的「因灌頂、道灌頂、果灌頂」,要獲得「道灌頂」和「果灌頂」之前,一定要先獲得「因灌頂」,否則無法獲得道灌頂和果灌頂。

 

有些本尊就沒有這樣的狀態,比如,集密金剛灌頂就沒有說,你必須先獲得什麼灌頂,才能獲得另外一個灌頂的情況。

 

本尊--也是以如似勝樂提樸巴派而作,如於作怖即無身壇城,又如密集,雖然也有身壇城,但並於彼(身壇城中)傳授灌頂。

有些本尊,像是「作怖金剛」(大威德金剛)就沒有身壇城,集密金剛雖然也有身壇城,但沒有於身壇城中來傳灌頂。

 

「勝樂提樸巴派」,現在翻成「勝樂織布巴派」,就是「勝樂鈴派」,他的身壇城灌頂,在還沒有獲得外壇城的「勝樂五尊的灌頂」之前,沒辦法獲得勝樂金剛的身壇城。所謂勝樂五尊的灌頂,就是指「勝樂金剛外壇城」的灌頂。

 

三種上上灌頂者,如其次第,是說在世俗菩提心壇城、婆伽壇城、以及勝義菩提心壇城中授予灌頂。

 

丙二、誓言與律儀清淨事行,有說:若能精勤守護在灌頂時所承許的誓言與律儀而修習彼道,即得成就悉地;(如果)放棄了遵守防護,即使長劫精勤,不但不能成就悉地,僅只善趣也難獲得。因此,在適才依於灌頂而成為法器時即必須無間地了知種種學處,如護命般守護誓言與律儀。

如果能精勤守護灌頂時承許的誓言綠儀,修道能獲得成就悉地,若沒有如命守護,很難獲得成就。

 

這邊講到我們要好好守護誓言律儀,比如在〈密乘律儀〉中提到的--

辱罵上師輕視諸學處,說同行過於眾生捨慈,捨願行誹謗顯密法,未熟洩密輕視自蘊體,誹謗空性附依惡人為友,不念正見令他退信心,不依誓言罵戾諸女人,捨命守護十四根本墮。」

要像愛護生命一樣的守護十四根本墮,根本墮包含:「辱罵上師、輕視學處、說金剛兄弟的過失、對眾生棄捨慈心、捨願行心、誹謗顯密正法、對於相續未成熟者輕說祕密、輕視自己的蘊體、誹謗空性、依惡人為友、不念正見、令他退失信心、不依誓言、謾罵女性」,這些是我們要去捨命守護的14個根本墮罪。

 

如果能夠依著灌頂時所承許的誓言律儀修持,就能獲得成就悉地。如果放棄遵守誓言,就算長劫精勤,不但不能成就悉地,就算僅僅是善趣也很難獲得。因此,一受灌頂成為法器之後,就應該去了解密乘學處種種內容,如護命般守護誓言與律儀。

 

尤其宜應猛利精勤於不染犯根本墮,精勤於不染犯其他墮罪:若有所染犯,也應如儀軌般懺護而還淨,

我們在受了誓言與律儀之後,應該不斷、不斷去接受灌頂,為什麼?

因為我們之前受灌頂,可能有一種壞習慣、不好的習慣,我們可能在一個具量上師面前受灌頂,就覺得「不要再受、受一次就夠了」,這不是一個好習慣。應該不斷、不斷受灌頂,因為,我們受持密乘誓言律儀之後,可能會違犯,我們違犯誓言律儀之後,最好的還淨方式,就是我們去受持誓言,再一次去受灌頂。藉由再次的灌頂而能夠清淨我們的誓言律儀,應該不斷、不斷去受灌頂,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藉由受灌頂還淨律儀,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上師面前不斷受灌頂;另一種是,第一次灌頂之後,我們去作本尊的閉關,閉關之後可以自己為自己灌頂,可以作〈自入儀軌〉,以此方式不斷重受灌頂,不斷重受律儀,以此淨除過去違犯或有所染污的律儀。

 

在密法裡面也有〈還淨儀軌〉,但是它沒辦法淨除我們的根本墮罪,它可以讓我們罪墮不再增長,但是沒辦法清淨我們的根本墮罪,除非重新接受灌頂。

 

因為若圓滿獲得了灌頂而不染墮罪予以守護,則即使是並未極善修道,有說在七世或十六世以內也得以成就殊勝(悉地)。放棄了遵守防護,任是如何精勤於餘法,則說墮在惡趣。此諸廣解,應從《上師五十頌廣釋》及《根本墮廣釋悉地穗》而作了知。

如果圓滿獲得灌頂、受了律儀、不染汙墮罪的話,就算沒有極善的修持這些道,一般說,在7世或16世之內,可以獲得殊勝悉地、圓滿佛果位;如果放棄守護誓言,不管你如何精勤修持餘法,也會墮入惡趣當中。

 

更廣泛的解釋,應該從宗大師所造的《上師五十頌廣釋》及《根本墮廣釋悉地穗》來做了解,這些內容在至尊宗大師文集裡面「ཀ」第一函中能找得到。這非常重要,我們也要如這邊說的一般,好好守護誓言律儀

 

丙三、如何修道,有二,即丁一、二次第修習軌理;丁二、增上彼二之行。丁一、二次第修習軌理,有二,即戊一、生起次第修習軌理;戊二、圓滿次第修習軌理。

接下來第三個科判-如何修道,就是我們獲得灌頂之後,如何修持道。首先講「生起次第」修持軌理,後面講「圓滿次第」的修持軌理。

 

首先講到生起次第的定義。

戊一、生起次第修習軌理,並非由修習力令風息於中脈()住融三者而有、為自果圓滿次第的心相續的能成熟者、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心識新予以造作而修習的瑜伽,是生起次第的定義--這是班禪善慧法幢尊者所教說的。

班禪法幢大師所說「生起次第的定義」,有幾個重要部分。第一,並不是藉由修持的力量,讓風息入、住、融入於中脈,那是屬於「圓滿次第」的修持。生起次第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能夠讓果位圓滿次第的心相續成熟,而修持的前行。

 

生起次第的行相是:對死有、中有、生有三者隨一,修持與此行相相順,心識重新造作而修習的瑜伽。比如,觀修本尊身、修持本尊的幻身…等等,主要藉由重新的安立和造作來修持的瑜珈。

 

生起次第主要觀修的是本尊身,不是直接去形成幻身,所以說「心識新予以造作而修習的瑜伽」的原因是什麼? 在生起次第時,我們是以造作觀修的方式作修持,所以生起次第也稱為「造作的瑜伽」。為什麼稱為造作瑜珈? 因為此時我們是藉由的觀修的力量做修持,不像是圓滿次第的時候,直接生起真實的身,在生起次第的時候不是這樣。

 

定義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這句話。在修持生起次第時,最主要是依著「與死、中、生有,三者隨一相順的形象,重新去造作」,這句話非常重要! 這可以說是生起次第的精華、扼要、心要所在。

 

雖然生起次第有作「本尊的觀修」,但即使是在下三部密續中,也有本尊瑜伽的修持。像是下二部密續,之前也提到有「六種本尊」的觀修、有「住於自事、住於他事、住於聲事、住於心事」、以及「守護命力」的修持,即使是在下部瑜珈也有本尊瑜伽的修持。

 

那無上瑜伽密續的生起次第,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地方? 就是它依照「死有、中有、生有」的行相,去做重新安立、造作,作本尊的修持,是因為有這樣的修持,所以說,「生起次第」跟下三部密續那種,單單只是觀修本尊的方法不一樣。

 

因為有這樣的扼要,「三身轉為道用」--「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心識新予以造作而修習的瑜伽」,因此,無上瑜珈部的生起次第不同於下三部密續的修持。

 

這是班禪法幢大師所講的,「生起次第」的定義。對此,本書作者貝滇確傑大師有自己的想法,接下來是貝滇確傑大師所提出的疑問,和對一些地方做的抉擇。

 

此說,想來或是意指為生起次第的主要,因為凡是生起次第,不含遍是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而修習故。因為「收攝明母事行」以內諸瑜伽,並不是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而修習故:而於「修習守護輪」,也不是與彼三者隨一行相相順而修習故。

剛才班禪法幢大師所說定義:「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只提到這句話,他認為「生起次第」必須是這樣的瑜伽,一定要與這三者隨一的行相相順,那它的範圍就很小。

 

本書作者貝滇確傑大師認為,凡是「生起次第」,不一定都是「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因為無上瑜伽本尊修法中,修完「三身轉為道用」之後,有些本尊儀軌有「收攝明母」的事行。比如,〈大威德金剛儀軌〉沒有「收攝明母事行」,〈勝樂金剛儀軌〉中有,〈集密金剛儀軌〉中這段講的非常廣。「收攝明母事行」整段的修持,並不是「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但它屬於「生起次第」的修持內容。因此,生起次第並不一定是「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而修」。

 

同樣的,在「觀修護輪」時,儀軌中會提到:「由彼放光,光照於下,於下化為金剛地基,於旁化為金剛城垣,與上化為金剛帳幕,於帳幕之下城垣之上化為金剛華蓋,皆是熾燃金剛體性,無間一體,其外猶如末劫烈焰,五彩火炬遍照十方。」這樣一段內容就是「觀修護輪」,並沒有「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而修」,但是也屬於「生起次第」,因此,貝滇確傑大師認為,班禪法幢大師提出的定義沒有周遍。

 

前者成立,因為《建立第論廣釋》說:「於諸收攝明母事行,是結合成佛分位行,並未結合著生死的次第」等,皆有廣說故。後者成立,因為彼廣釋說:「守護輪,是如投生生死的次第一般,唯是所修習的生起次第正行的支分或前行,故此諸並不須與生死次第之法相順而作結合。」

《建立第論》是龍菩提阿闍黎所造,《建立第論廣釋》是宗喀巴大師所造。

 

貝滇確傑大師說,我自己提出的部分,前者(收攝明母事行部份)成立,因為《建立第論廣釋》提到:「於諸收攝明母事行,是結合成佛分位的事行,並沒有結合著生死次第(三身轉道)。」宗大師說的很明確,這段沒有結合生死次第(三身轉道)。

 

後者(觀修護輪部份)說法也成立,因為《建立第論廣釋》中說:「觀修護輪,是有如投生生死的次第一般,屬於生起次第的支分或前行,因此,觀修護輪不需要與生死次第之法相順、做結合。」在這裡就引用《建立第論廣釋》內容,來反駁說:「生起次地不需要和『與死、中、生三有隨一行相相順』。」

 

「修持護輪」,像在大威德金剛、集密金剛、勝樂金剛儀軌中,都有「修持十尊憤怒明王」的修法,屬於修持「不共護輪」的部分。也有人說,「修持十尊憤怒明王」,同時可以結合「死有、中有、生有的三身轉為道用」的修持,例如:自生為妙損明王,又轉化,又自生另一個…。這過程能結合「三身轉為道用的生死次第」來修持。但也有人認為不可能,因為《建立第論廣釋》中已經說不會這樣。

 

但其實這裡要注意用詞。見課本p34LL1。

「故此諸並不須與生死次第之法相順而作結合。」所以這些,並「不需要」和生死次第的法相順、做結合,雖然「十尊憤怒明王」的修持,可以結合生死次第做修持,但即使不結合生死次第做修持也沒關係,不是「一定」必須與生死次第法結合修持。有些生起次第中,會提到「不共護輪」結合「三身轉為道用」修持。

 

對此,有人說:「守護輪與收攝明母事行以內諸瑜伽不是真正生起次第,以凡是生起次第,含遍修習三身道用隨一故,以凡是生起次第者的心相續之道,不含遍是生起次第故。」

這段是他宗想法,有人說:「共通與不共護輪和收攝明母的部分都不是真正的生起次第,因為凡是生起次第,周遍一定要包含『修持三生轉為道用其中一』者,因為凡是生起次第者心相續的道,不一定是生起次第。」

 

--不含遍;因相成立,因為彼心續有許多與波羅蜜多乘及下續部所共之道故。無以承許,因為與教說集攝生起次第的總綱區分:近修四支、四瑜伽、六支與三種靜慮的綱要教說成相違故。此諸廣解,應由《密宗道次第廣論》而作了知。

自宗回答,不周遍。自宗貝滇確傑大師認為,「守護輪」和「收攝明妃」屬於真正的生起次第,只是不在修持「三身轉為道用」的範圍中。「因」是成立的,因為這個修持生起次第者,心相續中有很多波羅密多乘和下三部密續共通的道,因此,這個修持生起次第者,心相續中確實有很多不是屬於生起次第的道。

 

但是,不能承許你說的「守護輪和收攝明妃不屬於生起次第」那個立宗,因為會和《集密金剛生起次地的總綱》中所說的條例:「近修四支、四瑜伽、六支與三種靜慮…等等內容,都是生起次第。」這個說法相違背,因為這些條例都算是生起次第範圍之中,但並不是「三身轉為道用」的修持。更廣的解釋,應由《密宗道次第廣論》而作了知。

 

《集密金剛生起次第總綱》有51或49個條例,裡面包含生起次第內容要做什麼,總共列了這麼多項,其中「近修四支、四瑜伽」等等,在〈大威德金剛儀軌〉中有。「六支」是隨順、供養、禮敬…等,「三種靜慮」是「最初最勝三摩地」、「壇城最勝三摩地」、「羯摩最勝三摩地」,這些內容也算是生起次第中的條例。

 

「近修四支」在《集密金剛根本續》第十二品中有;「四瑜伽」在《黑閻魔敵續》裡面有提到;「六支瑜伽」在《金剛窟續》中有提到;「三種靜慮」在《集密金剛根本續》的釋續──《金剛鬘》中有提到。

 

[生起次第的分類與界限]

生起次第,若予區分,有粗分一念瑜伽、與細分分別瑜伽二種。前者與粗分生起次第同義,因為《探討寶芽論》說,從「所謂一念,不是指一次憶念本尊或憶念唯一本尊,而是指專一憶念本尊或憶念自與本尊為一。雖然總的彼是趣入修習粗、細二分本尊,但是於此,則為粗分所依與能依的本尊瑜伽⋯⋯」到「⋯⋯若修習生起次第,最初即是生起明現粗分的三摩地,以是在最勝壇城王以內。」

 

後者,則與細分生起次第同義,因為彼論說:

「若於彼已極善修學,則應修學在微細明點之中串習壇城等分別瑜伽。雖然分別或造作瑜伽是生起次第的總名,但是於此,則是趣入為總名細分瑜伽。」

「生起次第」有另外一個名稱是「分別瑜伽」或「造作瑜伽」。因為在生起次第當中,觀修的本尊身形,是藉由分別和造作所觀修的本尊身;圓滿次第中,成辦的是幻身,所成的幻身是真實呈現出一個真實幻身,不是用分別或造作的。因此,相較於圓滿次第而言,生起次第主要是藉由「造作」觀修的瑜伽,故也稱為「分別瑜伽」和「造作瑜伽」。

 

那麼,修學生起次第,是由彼圓滿而如其次第,由已修習前諸所緣獲得堅固即登移到後者呢?或是一座之中修習所有成就法的始末呢?

修學生起次第,是像圓滿次第一樣嗎?「圓滿次第」是,你修持一個法,尚未證悟之前不會進入下一個修持。那修生起次第時也是這樣嗎? 不修完前面不會進入下一階段,還是會在一座裡面修持所有階段呢? 因為生起次第裡有很多條例,例如,「轉死有為法身道用、轉中有為報身道用、轉生有為化身道用」,這是一座中會全部觀修一次,還是專注一者,未生證悟前不會轉入下一者呢?

 

自宗回答:生起次第的修持和圓滿次第不一樣。如果你修持圓滿次第身遠離,身遠離尚未修完之前不會進入「語遠離」;但生起次第修持方式則是,前面所說的許多條例,從頭到尾都會熟悉一次,下一座也一樣不斷熟悉,所以它的修持方式和圓滿次第修持不一樣。

 

修持生起次第分四個階段:「初修業位、降少分智慧位、得少分智慧自在位、及正得智慧自在位」,這四個階段之前有稍微講過,把它念過即可。

 

對此,從心相續生起道的分位,而區分為初修業位、降少分智慧位、得少分智慧自在位、及正得智慧自在位四類補特伽羅;至於由彼等而有幾許時數與如何修習的差別,應由諸教說了知。

修的階段不是只有生起次第,從一開始入道,到生起次第,到圓滿次第之間,有這四個不同階段: 「初修業位、降少分智慧位、得少分智慧自在位、及正得智慧自在位。」

 

「初修業位」和「降少分智慧位」一定是「生起次第」時。「得少分智慧自在位」開始,可以橫跨圓滿次第,有一部分在生起次第中,有一部份在圓滿次第中。等到「正得智慧自在位」,是「圓滿次第身遠離」階段,已經是證悟很高的瑜伽士。

 

於彼最初階位,必須圓滿修習由自成就法而有的所有生起次第儀軌。此中,從最初修習生起次第而始,乃至於粗分壇城無力在短時際悉皆明現之間,即說皆為初修業位。

「自成就法」,比如,「大威德金剛的成就法」、「大威德金剛自生儀軌」、「大威德金剛現證」,指的都是同一個內容,都是他的生起次第。

 

一開始「初修業位」,需要圓滿修持所有生起次第儀軌,需要前、中、後三者沒有遺漏的修持。從開始修持「生起次第」起,乃至對粗分壇城沒辦法在短時間、一下子明現的話,都屬於「初修業位」。

 

「最初修持生起次第開始」,是指最初的「剎那自生」一直到最後「收攝」之間,有許多階段,過程中你沒辦法在一瞬間,明現粗分壇城的觀修。這是屬於「乃至於粗分壇城無力在短時際悉皆明現之間」,就是屬於「初修業位」。

 

降少分智慧位者,是若干時能於無量宮及於彼所安置的諸粗分本尊予作明現;此時雖然一切肢分、肢節於一時中皆能明晰堅固現起,但是於「處之本尊」地藏等,卻無力如是而作。

「降少分智慧位」,是有時能明現無量宮,以及其中所安置的粗分本尊,這些支分能在一瞬間明晰堅固現起,但是對於其他「加持處所的本尊」,如:雙眼安置地藏菩薩,雙耳安置金剛手,鼻安置虛空藏菩薩…等等,對每個處所所安立的本尊沒辦法一瞬間明現的話,是屬於第二階段──「降少分智慧位」。

 

比與初修業位二者的現觀修習軌理是有所差別的,因為初修業位必須是於一切能依與所依的壇城緩慢地、依次地明而修習;由此則是在一時中憶念諸粗分之後,於諸細分--如處之本尊,必須依次地明現而修習故。

「初修業位」和「降少分智慧位」是有差別的。「初修業位」必須是對一切能依所依壇城,緩慢、依次的明現而修,像後面念誦儀軌時一樣依續念誦,同時慢慢明現,這是「初修業位」時。

 

而「降少分智慧位」時,則是「一剎那間」能夠明現所有能依所依壇城,對於細分的、在處所上安置的地藏菩薩、金剛手等本尊,需要「依次、次第」明現,這是第二階段──「降少分智慧位」。這是兩者的差異。

 

因為上次弄錯段落,這次沒有全部補完之前跳過的段落,還剩下一點。但下次應該可以補完,下次上課就會開始講授「三身轉為道用」的內容。

 

在格魯派裡面,會講「三身轉為道用」的修持扼要,寧瑪派有「中陰聞解脫」的教授,就是格魯派的「三身轉為道用」修持,是將基位、道位、果位三個部分、三個時段作修持。「基位」是,基位的死有、中有生有;「道位」是生起次第的三身和圓滿次第的三身;「果位」是「法、報、化三身」。藉由「基位」修持「道位」,而獲得「果位」的三身,是「三身轉為道用」的修持扼要。

 

無上瑜伽部當中,本尊瑜伽修持特別殊勝之處,是有「三身轉為道用」,如果僅僅是本尊瑜伽修持,下三部密續也有本尊瑜伽修持,無上瑜伽不共特色就是有「三身轉道」的修持扼要,故更為超勝,可以取代「中陰聞解脫」的教授扼要。是很重要的部分。

 

在講完「生起次第」,尚未進入「圓滿次第」之間,會講述「三身轉為道用」的內容。





主持人
哈欣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