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的幸福學
慈誠羅珠堪布
幸福,是人類有史以來,大家一直在追求的東西。近兩年,幸福已經成為一個特別熱門的話題。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反而失去了想像中的幸福。全球幸福指數的急劇下滑,讓大家不得不去重新思考與審視:到底什麼是幸福?該怎樣去尋找幸福?
也許我們在佛學當中,能夠找到一些方法。雖然這些方法不一定適合於每個人,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各人的根基、意樂千差萬別。用一種方法,肯定不可能適宜於所有人。但對根基相應的人來說,這些方法卻可以指導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或者在工作當中找到幸福,讓日子過得更充實、更幸福、更有意義。
佛教,或者是藏傳佛教,也非常重視幸福。但大乘佛教重視或追求的,並不是個人的幸福,而是所有生命的幸福。當我們為了所有生命的幸福而付出的時候,一定能從中獲得非常崇高的幸福。這種幸福,將超越於所有物質享受給我們帶來的幸福。這,就是藏傳佛教的幸福學。
一、幸福的本質
什麼是幸福?無論做任何事情,或者研究任何事物,首先要對它的本質有個準確的認識。各位也許看過一本書,叫《幸福是什麼》。書中彙集了全球155位大師探討、談論幸福的觀點。譬如:幸福是穩定的收入,幸福是和睦的家庭,幸福是周遊全世界,幸福僅僅是一杯水……林林總總、各說不一。
佛教認為,幸福的本質並不是穩定的收入,和睦的家庭,也不是旅遊或一杯水。雖然通過這些途徑,或許可以給我們帶來一種幸福感,但幸福的本質並不是這些。
幸福的本質,實際上是我們內心的一種特殊感受。這種感受有時候和物質有關係,有些時候和物質根本沒有關係。物質,只是給我們創造幸福感的一種因素或條件。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暫時的安全感或滿足感,通過這種安全感或滿足感,就可能產生一種短暫的幸福感。我們可以把穩定的收入等等作為幸福的來源或管道,但這些都不是幸福。
既然幸福是一種感受,那這種感受的基礎是什麼呢?幸福感的基礎,一定是滿足感。滿足感的基礎,絕大多數是新鮮感。這幾種感覺,都與自己的心靈有關係,而與外在的物質不一定有關係。
二、幸福的來源
如果詳細劃分,幸福的類型無窮無盡,可以來自於各個方面。但簡單而言,幸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來自於物質的幸福;另一種,是物質以外的東西。在第二種幸福裡面,有一種更超越的幸福,即在為了其它生命的幸福而付出的過程當中所感覺到的強大幸福,這也是大乘佛教的菩薩所追求的幸福。
有些人以為:佛教反對所有的物質享受,強制性地把人的所有欲望都控制住,一味強調苦行,並將其命名為幸福。其實這都是因為不瞭解佛教而產生的誤會。佛陀告訴我們:用正當手段所積累的財富,或者因上一世行善積德而獲得的福報,佛教徒也是有權利享受的,沒有必要一味排斥。佛教也不否認,在某種程度上,物質會給我們帶來幸福。此處要重點說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幸福,都來自於物質。佛同時也告訴我們: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幸福,都是非常短暫的,是靠不住的。
雖然很多心理學家,也能或多或少地瞭解到心靈的發展過程和規律,哲學家們也會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幸福。但我認為,在所有的宗教、學說當中,講得最透徹的,還是佛經。佛教的心理學,是一種超級的心理學。佛陀在佛經中非常清楚地給我們描述、分析了人類心靈發展的趨勢與規律。
我們都是普通人,佛教稱為凡夫,也即沒有接受過任何心靈訓練的人,無論再有錢有地位,世俗的學問再高,從心理的角度來講,因為沒有受過良好的訓練,所以只能是凡夫。凡夫不是貶義詞,而是指沒有受過心靈訓練的人。
凡夫的心靈狀況,有一個自然規律。它變化的方向都是一樣的:首先,物質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感。這個幸福感,建立在滿足感的基礎之上;凡是物質帶來的滿足感,又都建立於對物質的新鮮感之上。我們可以回過頭去認真思考一下:任何一個物質,在新鮮感消失以後,無非就是審美疲勞。沒有審美疲勞時,新鮮感能給我們帶來滿足感。在滿足感的基礎上,就能感覺到幸福。凡是新鮮感,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消失,任何新鮮感都不可能保持到永久,只是新鮮感停留的時間長短不同而已。新鮮感消失的時候,滿足感一定會消失,因為它的基礎已經沒有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幸福感的不辭而別。
然而,人類在一生當中,都會認為自己在追求物質。而實際上我們在追求的,只是一種內在的精神感受而已。這都是我們自己始終沒有發現,而被佛陀一針見血地指出的。
佛告訴我們:你們可以追求幸福,這是人類的權利,也是生命的權利,但物質所帶來的幸福,是非常靠不住的。所以,在追求吃喝玩樂等物質幸福的同時,我們應該追求更崇高、更高端的幸福——來自于心靈,甚至來自於更偉大、更有意義的工作的幸福。
三、尋找幸福的方法
美國教授達林·麥克馬洪(Darrin M.McMahon)花了六年的時間,去研究人類歷史,以及人類的現實生活,之後完成了一本著作,叫《幸福的歷史》。他在書中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幸福可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當中。他的意思就是:我們可以追求幸福,但它僅僅存在於我們的想像當中。我們可以把它作為理想去追求,但卻可能永遠沒有真正能追到幸福的時候。
我認為這個結論太過於悲觀,這都是因為尋找幸福的方式錯誤所。導致的。如果我們的方法沒有錯,則即使在現實生活當中,也可以獲得幸福。問題是,我們該怎麼樣去尋找?途徑和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方法錯了,則一輩子都不一定能找到幸福。那麼,方法是什麼呢?
歸納而言,尋找幸福的方法,包含了三個“不要”,兩個“應該”:
第一,不要攀比。越是喜歡攀比的人,越得不到幸福。舉個例子,某個人本來有輛非常好的名車,但如果他喜歡攀比,那肯定在周圍的人當中,會有超過他的人。此所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就算暫時超越了周圍的小圈子,但誰也不能保證在一兩年以後,不會有人超越自己。如果那時不能淡定,又開始想辦法暗中競爭,這樣你追我趕該多累啊!攀比不是生活的必需,而很多的痛苦,卻會從攀比當中產生。
第二,不要虛榮。越是喜歡虛榮的人,越是心靈空虛。只能以這種虛榮,來彌補心靈的空虛。心靈空虛,是非常大的痛苦。很多人非常有錢,卻因心裡空虛而生不如死,他的錢根本不能給他帶來任何幸福。
很多人認為:有錢就會很幸福。但真正發財以後,卻常常感覺不到想像中的幸福。比如,西方從50年代到2000年之間,物質收入已經翻了三番,但他們的幸福感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一直都在下降。很多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研究了半個世紀,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年收入在大概四萬元左右的時候,金錢能夠給人帶來一種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基礎上,也可以產生一種幸福感。跨越了這個界限以後,金錢和幸福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這時候再有錢,也不一定會有幸福感。
有一種心理病症,就是憂鬱性購物。在得了抑鬱症以後,經常去購物,以此來填補心靈的空虛。但到了最後,自己對購物也沒有新鮮感了,也不會像一開始那樣容易滿足了,於是痛苦又開始復蘇。經過這些年的經驗總結,人們在過去積累下來的很多觀點,已經發生了動搖。大家開始重新審視幸福,並開始重新思考:到底該怎樣去創造新的幸福途徑?
第三,不要過度貪婪。絕大多數人對佛教有個誤解,認為佛教否定了所有的欲望與肉體的享受。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佛也承認:在某種程度上,欲望也是一種動力。比如,非常狂熱地想學佛,想成佛,想利益眾生,這都是欲望。如果沒有這些欲望,就失去了學佛的動力。所以整體而言,佛沒有反對欲望,但佛告訴我們:雖然凡夫不可能沒有欲望,口渴了想喝水,肚子餓了想吃飯,這些都是人類的基本生存需求,是人的本能,不可能沒有。但如果欲望超標、過度,就會帶來我們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痛苦、失望、沮喪等等。
我們可以問自己:幸福是怎麼來的?失去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會覺得不幸福?這樣一一追尋,就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如果不適當地管理、控制欲望,它一定會無限膨脹。毫無節制、無限膨脹的欲望,只會給我們帶來痛苦。
凡是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都是有限的。而我們的需求、欲望,卻可以是無限的。用一個有限的東西,來填充一個無限的空間,這有可能嗎?一輩子都不可能!不要說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十年,即使能活到億萬年,也無法滿足無限上升的欲望。甚至活得越久,欲望膨脹得越巨大,引發的痛苦就越深重。所以佛告訴我們:要適當地控制自己的欲望,這樣才能感覺到真正的幸福。如果讓欲望無限膨脹,永遠都跟著它跑,就永遠都感覺不到幸福。
當然,要想徹底斷除欲望,只有依靠佛教的修行。成佛的時候,就能沒有任何欲望。佛的大慈大悲與無量智慧,已經替代了所有的世俗欲望。但在沒有到達佛的境界之前,普通人無法做到無欲無求、心如止水。但無論如何,面對欲望的時候,不能走兩個極端:一個是試圖斷除所有的物欲。印度有些古老的宗教,就非常強調苦行。長時間不吃飯、不穿衣服、不說話,還用一些非常殘酷的方式去折騰自己的身體……但佛教不贊成這種方式。佛教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方式反而導致了更多的痛苦與煩躁;另一個極端,是任憑欲望無限膨脹,為了滿足欲望,而竭心盡力、苦苦奮鬥。辛苦一輩子,卻在離開世界的時候,還是沒有滿足。最後只能帶著抱怨和不滿含恨而去,這是非常不划算的。
第四,應該正視人生。不要把現實生活太過理想化,以為一切都很美好,沒有任何危機意識,這樣在面臨生老病死和各種痛苦的時候,就會感到極大的失望。當無法面對的時候,就會走極端的路。所以,適當的危機感是戰勝困難的必要裝備。一旦發生任何意外,都能提醒自己: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都是生命的自然規律,誰都不可避免、無法逃避,所以不要太過脆弱。生命當中,難免有很多的坎坷。其中有些是客觀因素造成的,有些是自己過去造業所帶來的,不管哪一種,都是無法回避的。只要有身體,就有生老病死。如果心靈太過脆弱,就會痛苦不堪。
所以,釋迦牟尼佛永遠都不會教我們如何逃避生老病死,而是給我們傳授了很多面對生老病死的方法。
第五,應該調節心靈。調節心靈的最佳方法,就是修禪定。漢傳佛教最有影響力的幾個教派,包括了淨土宗與禪宗等等。其中的禪宗,就十分提倡禪修,藏傳佛教也有非常豐富的禪修方法,這些都是為了解脫、成佛而禪修。但即使沒有如此崇高的意願,也可以僅僅為了調節心靈而去修禪。禪定可以在信仰的基礎上修,也可以在沒有信仰的基礎上修。就像瑜伽,瑜伽既可以與某一個宗教有關係,也可以與任何宗教都沒有關係,而僅僅是一種養生的方法而已。禪也是如此,通過禪調節心態,就能帶來幸福感,就能解決抑鬱的問題。
佛教給我們推薦了很多心靈的訓練方法,無論現代人信不信佛,但心靈的訓練卻是不可或缺的。這些心靈訓練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吸納並為我所用。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當有信仰和沒有信仰的人同時使用這些方法時,效率和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但是沒問題,無論是為了成佛度眾生,還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生老病死,或者僅僅是為了調節自己的心態,給自己減壓,讓自己過得更加充實,讓生活更有意義、更有品質、更幸福,都可以透過這些訓練來達到目的。
但目前的普遍現象是,大家都重視身體上的訓練,而往往忽略了精神的訓練,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狀況。正因為人類的棄本求末,所以導致了一個全球化新危機的逼近。這個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心靈危機。迄今為止,心靈危機中伴隨著焦慮、孤獨等症狀的抑鬱症,已經變成了人類的第三大殺手,僅次於排名第一的癌症,與排名第二的愛滋病。
治療抑鬱症,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通過禪修來調整,這樣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而且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能;另一種,是通過藥物去控制,它的原理是依靠物理作用來控制焦慮。這樣的結果雖然可以讓患者表面上看似沒有抑鬱症,但其副作用,卻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活力,所以這種藥不能長期吃。
如果抑鬱症剛剛開始,那就不需要用藥,通過調節心靈,就足以解決問題,無論是失眠、焦慮等任何負面情緒,都能得以緩解。緩解以後,整個人就會感到精神抖擻,工作效率也會隨之而提高。當然,如果抑鬱症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地步了,則可以先通過藥物來適當地控制一下。因為初學者畢竟剛剛開始禪修,力量還很弱小,要控制抑鬱症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先用點藥物,然後再去禪修。當病情緩解之後,還是應該通過禪修去解決根本問題。
無論從佛教的角度來講,還是從科學的視角來論證,禪定的力量都是如此不可思議:
美國科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的物件,是學藏傳佛教禪定的修行人。在實驗室中,實驗者一邊用腦電波圖測量腦波的變化;一邊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測量腦部活動的位置。最後得出結論:通過禪修,不但能夠短期改變腦部的活動,而且非常有可能促成腦部永久的變化。這就是說:通過禪定,完全可以斷除人的焦慮、哀傷等很多負面情緒,創造出心靈的幸福感,甚至可以重塑大腦。
所以,無論是企業高層,還是其他工作壓力很大的人,只要能每天晚上打坐二十分鐘或半個小時,把一天在工作、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不開心都過濾掉,這樣就能保持比較好的心情,之後進入睡眠,就能達到調節身心的作用。心理學家說:冥想五分鐘,可以達到一個小時睡眠的效果。所以,每天晚上打打坐,不僅可以調節身心,而且還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修禪的人,不需要放棄家庭、生活、工作,可以在享受物質財富與天倫之樂的同時,拿出一定的時間修禪。這樣動中有靜、張弛有度,就能體驗到來自于心靈深處的幸福。
|
主持人 |
慈誠羅珠堪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