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6/03/17 NPO  編輯部 報導

佛教常識百問

    玄古整理   

    前言

    一、佛教與佛法僧三寶

    (一)什麼是佛

    (二)什麼是佛教?

    (三)正信的佛教是什麼?

    (四)“法”是什麼意思?

    (五)僧的意義

    (六)“三寶”是什麼?

    (七)什麼叫做皈依?

  (八)佛教與其它宗教有什麼不同點呢?

    二、佛教史略及宗派

    (九)釋迦牟尼是怎樣成佛的?

    (十)佛教是如何傳入中土的呢?

    (十一)前面說到的玄奘,是不是為大家所知道的那位到西天取經的“唐僧”或“唐三藏”?

    (十二)玄奘法師取經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十三)歷史上象玄奘法師這類人物,可否再介紹一、二?

    (十四)現在流傳下來的漢譯佛經是什麼情況?

    (十五)聽說佛教的宗派很多,這方面的情況能介紹一下嗎?

    (十六)佛的教言稱為經,為何六祖慧能的《壇經》稱經呢?

    (十七)什麼是大乘與小乘?

    (十八)什麼是五乘教法?

    三、佛法裡面講的是什麼

    (十九)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麼?

    (二十)佛教的根本教條是甚麼?

    (二十一)信仰佛教必須吃素嗎?

    (二十二)信仰佛教必須出家嗎?

    (二十三)信仰佛教必須皈依嗎?

    (二十四)佛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二十五)緣起如何理解?

    (二十六)什麼是三法印?

    (二十七)諸行無常怎樣理解?

    (二十八)諸法無我怎樣理解?

    (二十九)涅槃寂靜怎樣理解?

    (三十)空到底作何解釋?

    (三十一)佛法總提到苦,苦怎樣解釋呢?

    (三十二)什麼是八正道?

    (三十三)請解釋一下,“有漏皆苦”的意義。

    (三十四)什麼是十二因緣?

    (三十五)前面多次談到業,業在佛教上是如何解釋的?

    (三十六)什麼是三世因果與六道輪回?

    (三十七)通過上面的介紹我感覺佛教關心的是人生煩惱及痛苦的解脫,與認識世界、瞭解世界有什麼關係呢?

    (三十八)佛法對世界的形成是如何看待的呢?

    (三十九)佛教對世界的本質是怎麼看的呢?

    (四十)“佛教只關心來世,不關心今世”此話對嗎?

    (四十一)菩薩怎麼講?

    (四十二)什麼叫做六度?

    (四十三)什麼叫做四攝?

    (四十四)什麼是菩提心?

    四、佛教寺院與儀軌

    (四十五)通常我們進入寺院,山門第一個建築是天王殿,殿中的四大天王代表什麼?

    (四十六)前殿一般還供著一個笑面和尚像,他是誰?

    (四十七)從天王殿進去後,有一正殿,裡面供奉的是什麼佛?

    (四十八)一些寺院中有三聖殿,三聖代表的是什麼?

    (四十九)寺院中其它的建築與塑像都是什麼?

    (五十)進入寺院就有如進入藝術的殿堂,說說佛教在藝術方面的成就好嗎?

    (五十一)佛教僧侶平時生活應當是怎樣的呢?

    (五十二)佛教僧侶對在家佛徒有什麼義務嗎?

    (五十三)照你所說出家風氣在佛得到鼓勵,那麼,佛教的理想是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呢?

    (五十四)在家佛教徒修道的條件是怎樣?

    (五十五)出家男子為什麼稱為和尚?和尚是什麼意思?

    (五十六)喇嘛是什麼意思?

    (五十七)漢族地區習慣地稱出家的男子為“僧”,出家女子為“尼”,這是否是正確的稱呼?

    (五十八)什麼叫做法師?

    (五十九)什麼叫活佛?

    (六十)僧伽的組織有沒有什麼原則和制度?

    (六十一)請你談一談關於飲食問題?

    (六十二)請談一談僧人的衣服問題?

    (六十三)佛教內部的稱謂是怎樣的?

    (六十四)佛教有什麼禮節?

    (六十五)非佛教徒進入寺廟應注意什麼?

    (六十六)佛教平時都有一些什麼節日?

    (六十七)寺院中常見的法器法物都有什麼?

    (六十八)寺院中都有一些什麼法事活動?

    五、人們常遇到的疑惑

    (六十九)佛教的存在對當今社會有什麼積極意義?

    (七十)如果不執著的話,是不是會過於消極?

    (七十一)如何正確地看待欲望?

    (七十二)佛教所講的“唯心”與哲學上講的“唯心”有什麼區別?

    (七十三)為了不麻煩別人,有時講了假話,這算“妄語”嗎?

    (七十四)當看到有人要殺人時,作為學佛的人該不該去制止? 

    (七十五)蚊子、蒼蠅是四害,學佛的人可不可殺害?

    (七十六)生氣、生病時非常痛苦,如何克服比較好?

    (七十七)經上講佛有大智慧。智慧和知識是兩回事,我很崇尚智慧,但是知識呢?

    (七十八)佛學也是可以發展的嗎?

    (七十九)佛法與科學是怎樣的關係?

    (八十)為什麼要學佛?要怎麼樣學佛?

    (八十一)強盜要來殺我們,怎麼辦?

    (八十二)神與佛有哪些本質上的區別?

    (八十三)世人把佛作為神來祭拜,怎麼辦?

    (八十四)佛法對是非善惡的判斷是依何為標準?

    (八十五)為什麼稱植物為無情眾生呢?

    (八十六)現代科學已發現植物有一定的知覺、情感和資訊傳遞,如何來理解這一些現象?

    (八十七)有人認為佛教徒是“禁欲主義者”,這種看法正確嗎?而學佛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八十八)既然人的自身有很多缺點,那為什麼我們又要依靠自己呢?

    (八十九)目前的商業社會有很多欲望與欺騙,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或者是象日本禪師所說用空的思想去面對,那麼這樣做是否只是把無條件它接受下來?

    (九十)為亡者所燒的紙錢及其他用品能夠起到什麼作用?

    (九十一)士兵的使命就是服從命令,作為佛弟子,若遇到戰爭該怎麼辦呢?

    (九十二)在家學佛會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九十三)學佛是對現實人生的逃避嗎?

    (九十四)自從學佛後,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對一切看得很平淡,這樣的修行對嗎?

    (九十五)學佛與不學佛到底有什麼差別?

    (九十六)如何才能證明六道輪回?

    (九十七)佛教對善與惡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九十八)為什麼在當代社會,佛教依然能深入民心呢?

    (九十九)**功為什麼能蠱惑人心呵?

    (一零零)在人與人之間,有時能相處得很好,有時則相處不好,請問我們應怎樣和眾生結緣?

    (一零一)人的自尊應該建立在什麼上面?是金錢?是權力?是身體?是相貌?是社會地位?是知識多少?是本事?如果是建立在內心,那又是什麼呢?

    (一零二)為什麼通過修行便能認識宇宙的真理?修行的本質是什麼?

    (一零三)能否談一下佛教對於未來中國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前言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社會上沒有學習與研究過佛法與佛教的人,如果一談起佛教問題,多數認為這總是一種神道設教的不科學的迷信學說,它的作用,莫非是 “勸人為善”而已,因此不屑一顧;也有認為佛教所說的理雖很高深,可是不能與現實人生相結合,理論一套,空談無補,何必學它;因此,對佛教歧視的,對佛教誤解的,對佛教極為陌生的,以及名為佛教徒而不了知佛法的,不是佛教徒想了知佛法而無機緣的人,竟比比皆是。由於這些人士太多,於是把什麼落伍,迷信,消極,逃世等名詞,全加到佛教的頭上來。偏偏佛教是一個以慈悲為本,忍辱為行的宗教,任由外界怎麼說,佛教徒既不辯駁,也不解釋。這就使社會上對佛教的誤解 愈來愈深了。社會人士對於佛教有意或無意誤解的,常見的情況有下列幾種:

 

    第一、對佛教歧視的人;

    這種人又分二類:一類是有意的,另一類是盲從的。前者是胸存成見,故意誣衊的。後者是人云亦云,隨聲附和的。前者如外教的傳教者,為了自抬身價,不惜顛倒黑白,對佛教加上落伍,迷信,消極,逃世等帽子,以表示自己宗教的進步與科學。後者是一部份人云亦云的外教信徒,既然外國人都說佛教落伍迷信,想來佛教大概就是落伍迷信的。但你若問他佛教到底怎樣的落伍,如何的迷信他是一句也說不上來。因為他本來對佛教就一無所知!

    第二、對佛教誤解的人:

    這種人,也許並不反對佛教,但因對佛教的真面目沒有認識,錯把神道設教,祭祀拜拜等以為就是佛教,以致鬧出許多誤會來。尤有甚者,有些人把神棍斂錢,甚至於“扶乩顯靈”這些無聊的事都扯到佛教的頭上,這真是解釋不清的誤會。

 

    第三、對佛教陌生的人,

    社會上還有些人,或為衣食奔波,或為事業忙碌,終日裡讓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占去了整部的時間。在他們的腦子裡,根本沒有宗教的印象。我曾和一位商界的 朋友談起信佛的問題——他實在是個忙人,他要處理公司大小事務,應酬官商各界人物,白天有飯局,晚上有牌局,難得他有那份閒情陪我談佛。我費了半天唇舌,他為了表示對佛教不太陌生,他問我:“佛教裡,是不是西天如來佛最大?”虧得他看過《西遊記》,否則,恐怕連如來佛三個字對他也是陌生的。

 

    第四、名為“佛教徒”而不知佛法的人:

    這種人,披著一件佛教的外衣,自稱為佛門弟子。他們也拈香,也念經,也抽籤,也扶乩。他們利用農村間齋公齋婆愚夫愚婦的無知和迷信,藉機斂錢。他們的庭 堂裡,是真人仙姑與菩薩並列;他們在修持上,是運氣導引與念咒並進。這種四海一家式的法門,如果他們不提佛教二字,也就罷了,怎奈他們偏把佛教徒的招牌掛在口上,這就不能不使人為佛教叫屈了。

    不管社會上的人如何對佛教產生這樣或那樣的誤解,要知道佛教在這個世界上流行了二千多年,一定有它的特殊價值,若只有燒香拜像的表面形式,那它早就被歷史所淘汰了。因此我們不能只從表面上來看佛教。以為佛教不過如此;也不能只看了佛教部份的理論就加以評斷,以為佛教不能結合現實。我們研究問題,最忌帶主觀性和表面性。假使自己對於佛教從沒有客觀地、虛心地、全面地去調查研究,只憑主觀成見來一個盲目的“評斷”,這樣不但對佛教的無上法味,終身不能嘗到,且也 不是為學應有的態度。因此我覺得有把“學佛”這一問題,來通俗地、扼要地介紹一下的必要,使世人明白:學佛不但不是迷信,而且與現實人生有著密切的聯繫, 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誰不瞭解這一問題,誰就不免“懵懂一生”之譏!

    在這裡選擇了一百個人們常問的佛教常識問題,希望能通過對這一百個問題的回答中使大家初步瞭解佛教的一些常識性的問題。

  

一、佛教與佛法僧三寶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世尊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在北印度。根據中國歷史所記載,佛誕生在周昭王二十四(甲寅),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滅,住世七十九年。現代中國佛教,老一輩的大德們,對佛入涅槃的紀念日,便是用這個紀年。歷史上記載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曾經為大眾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入滅後一千年,也就是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傳入中國。我們想要瞭解佛教,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佛”?什麼是“法”? 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教”?

 

    (一)什麼是佛

    一提到佛很多人就會將神佛混在一起,在佛教上佛不是神。他是西元前六世紀時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達多Siddhārtha,他的姓是喬達摩Gautama。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佛是佛陀(Buddha)一辭的略稱,古時也寫成浮屠或浮圖。是Buddha的音譯如果用今天的漢語音譯,應當是“布達”,佛陀的意思是“覺者(覺悟的人)”或“智者(大智大慧的人)”。“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①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②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③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所以佛也叫無上正等正覺。

    “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來講是“覺悟”。就體上講,

    智有三種:第一、“一切智”: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講,就是正確的瞭解宇宙的本體;這樣的智慧,在佛法裡稱為“一切智”。第二、“道種智”:種是指種種繁多的現象,宇宙之間的現象,種類無量無邊,這許許多多的現象,怎麼產生的?從哪裡來的?現象、過程如何?後來結果如何?能夠正確明瞭宇宙萬象的智慧,叫做“道種智”。第三、“一切種智”: 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圓滿的明瞭,沒有一絲毫的迷惑,也沒有一絲毫的差誤,這樣的智慧,叫做“一切種智”。釋迦牟尼佛,具足這三種智。由這個智慧起作用,當然,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確的瞭解。

    智慧起用就是大覺。佛在經上給我們說“覺”也有三類:第一、是自己覺悟了這是自覺。第二、是能夠幫助別人覺悟,這叫做覺他。第三、是圓滿的覺悟。

    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個宇宙人生的本體、現象、作用,凡是能覺察、證悟這種真理的人,就是佛陀。 

 

    (二)什麼是佛教?

    答:佛教,廣義地說,它是一種宗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的組織等等;但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無不信奉神的創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卻是徹底的無神論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類哲學而又非哲學,通科學而又非科學。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狹義地說,它就是佛所說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術語來說,應當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在《增一阿含》經的序品中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用一句話來說,佛教就是佛讓人們止惡揚善、自淨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

    佛陀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代大學裡面的課程內容還要多。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國孔子的教育、是講一世(一生——從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佛教真的是教育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疑問就會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稱呼,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本師),就是表示這個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他是第一位創辦人。學佛人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由這些稱呼,我們知道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就宗教而言,上帝與信徒不是師生關係。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佛與我們是師生關係;我們與菩薩是同學的關係——菩薩是佛早期的學生,我們是佛現在的學生。我們與菩薩是前後期同學,菩薩是我們的學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呼出家人為“和尚”,其實在一個寺院裡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話,翻作“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就像現在學校裡的指導教授,他是直接指導我的,關係非常親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導我,就稱他為“法師”,這如同學校裡的老師很多,但他沒有上過我的課,沒有指導過我。“和尚”與“法師”的差別就在這裡。這些稱呼在教育裡才有,宗教裡面沒有這種稱呼。由此可以證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再從佛教道場的組織(中國佛教寺院)來看,寺院是佛教教學與佛教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教育機構, 就像現在的學校與博物館結合在一起。這種形式,就是現代所講的藝術教學。現代人處處講藝術,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實行藝術教學了。從寺院的組織也能看出它 與現代的學校大致相同。“和尚”相當於學校校長,是主持教學政策的人,課程是他制定的,教師是他聘請的,這是和尚的職責。和尚下面有三位幫助他的人,佛家稱為綱領執事,分掌三個部門:掌管教務的稱“首座”;掌管訓導的稱“維那”;掌管總務的稱“監院”。名稱與學校不相同,實際上他們管的事務跟現代學校裡面 的教務、督導、總務沒有兩樣,可知寺院機構的組織確實是一所學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學校。中國過去稱之為“叢林”,“叢林”就是佛教大學。我們從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國佛教的建立,可見它的確是一個教學的體系,這事實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這樣才能正確的認識佛教!

 

 

    (三)正信的佛教是什麼?

    答:事實上,佛教的本質,並沒有迷信和正信的分別,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內容,到處都是一樣,永久都是一樣。佛教是從大覺的佛陀──釋迦釋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來,那是充滿了智慧、充滿了仁慈、充滿了光明、清涼、安慰的一種言教,根據這種言教的信仰而建立之教團形態,便是佛教。

    所謂正信,就是正確的信仰、正當的信誓、正軌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賴。正信的內容,應具備三個主要的條件:第一必須是永久性的,第二必須要普遍性,第三必須是必然性的。換一個方式來說,便是過去一向如此,現在到如此,未來必將如此。凡是對於一種道理或一樁事物的信仰或信賴,如果禁不起這三個條件的考驗,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個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時代的考驗,通不過環境的疏導,開不出新興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但也無可諱言的,正信的佛教,在大乘的流行地區,尤其是在中國,一向是被山林的高僧以及少數的士君子們所專有的,至於民間的正信,始終未能普及,一般的民眾,始終都在儒道釋三教混雜信仰的觀念中生活,比如對於鬼神的崇拜以及人死即鬼的信念,都不是佛教的產物。

    筆者曾在一個範圍內對信佛的人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將佛菩薩當神明來保佑自己與家人或學佛想修出神通為目的的占很大比重,這都不是正信。這也不能全怪社會上的人對佛教有誤解,非正信的學佛人他們也應承擔責任。 

 

 

    (四)“法”是什麼意思?

    答:“法”字的梵語是達磨Dharma。佛教對這個字的解釋的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

    任持自性:指“法”能保任執持自體性相而不變不失,例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自體性相,花草樹木有花草樹木的自體性相,一切萬法都各自具有“任持自性”的特點,不會混淆不清。

  軌生物解:指“法”皆有一定的規則,能夠使我們對事物生起瞭解、認識。就軌生物解的意義來說,“法”乃指認識的標準、規範、法則、道理、教理、真理、善行等。

    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軌則,使人看到便可以瞭解是何物。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經中常見到的“一切法”、“諸法”字樣,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萬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釋 ,佛根據自己對一切法如實的瞭解而宣示出來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樣具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佛法”:是佛陀所體證,所宣說的真理,但非佛陀所創造。佛法是宇宙人生恒常不變的真理,依之而行,可以絕思慮,去纏縛,得自在;可以使眾生離苦得樂,轉迷為悟,超凡入聖;可以成等正覺,到達涅槃彼岸。以世間人的觀點來看,三藏十二部經教才是佛法。然而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每個人的自心本性無不具足一切清淨“法性”,故說學佛應該反求自心,切莫心外求法。

    “佛學”:佛教講的一切道理,稱為佛學。佛學包含三藏十二部經典與八萬四千種修行方法,是一門偉大、豐富、深奧的學問。廣義的佛學,含攝教、理、行、果等四法。教法與理法是理論的,行法與果法是實踐的,二者不偏不倚。

  是故佛陀說:「我初成道,觀誰可敬可贊,無過於法,法能成立一切凡聖也。」

 

 

    (五)僧的意義

    “僧”是梵語“僧伽”的簡稱,意譯為“和合眾”, 即指信奉佛陀教義,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團。

    在佛教尚未興起以前,“僧伽”一詞早在古印度的社會中普遍使用。當時由於工商業的蓬勃發展,富人們於是依職業性質組織許多不同的團體,這樣的團體,即名為“僧伽”;乃至當時所有的政治體制,也都稱為“僧伽”。這些在社會上通用的名稱,後來被宗教團體吸收、引用。及至佛陀證悟之後,不忘出家的本懷,隨即展開弘法度眾的工作,至鹿野苑度化憍陳如等五人出家修行,佛教僧團(僧伽)于焉成立。

    僧是在家佛弟子的指導者,是佛法住世的象徵,是割愛辭親,舍離世樂,信受佛陀教法,依教奉行而入聖證果的人。“僧”是續佛慧命,傳揚佛法,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聖弟子。

    從廣義來說,“僧伽”,則是指佛教全體的教團。佛法的弘傳,人人有責,但是在家信眾畢竟有眷屬親人的牽絆,不易脫離親眷束縛,所以佛陀把正法久住世間的責任 託付給和樂清淨的僧團。僧團畢竟是修身養性,陶鑄聖賢的大冶洪爐,是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僧團的重要,由此可知。

    (六)“三寶”是什麼?

    答:佛陀是佛寶,佛所說的法是法寶,佛的出家弟子的團體--僧伽sangha是僧寶。稱之為寶,是因為它能夠令大眾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是極可尊貴的意思。佛初轉**,陳如等五人都歸依佛,出家為弟子,於是形成了僧伽。所以說,從那時起開始具足了三寶。  

 

    (七)什麼叫做皈依?

    答: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寶的人是佛教徒或稱佛弟子。“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

 

    (八)佛教與其它宗教有什麼不同點呢?

    答:一般人都以為佛教只是世界上多種宗教的一種,凡是宗教,都是大同小異,其實佛法和其它的宗教有著大大的不同。這裡所謂的一般宗教,是指佛教以外的其 他宗教而言。這些宗教,在他們的教徒之間,也許認為彼此的教義相差很大,不能相容相通;但我們如用佛教的教義來和這些宗教的普遍宣傳的教義比較,則覺得他 們的基本教義,實很少大不相同處,因此為易於說明起見,我將佛教以外的宗教系,列為一個系統,而拿佛法來和這個宗教系統作比較。

 

    第一:佛法否認上帝造世界及最初的開始

  所有一切的宗教,除佛教外,其他任何宗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相信有一個萬能的上帝,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上帝什麼都能做,什麼都可以做。

  可是佛法卻不承認有這麼一個創造世界萬能全能的上帝,因為佛法在基本理論上,根本不承認有一個創造世界的最初開始。佛法的理論:“開始”這個觀念,是因人類“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萬千的因果關係,為其本身的假定罷了。

    一般宗教的“宇宙原始”論,即是犯了這個錯誤。將漫漫無究無盡的宇宙“因果大相續流”硬生生地憑著自己的有限性的意思將它截斷,硬說有個開始。因為有這麼一個最初開始的假想,所以接著就弄出一個創造世界的萬能上帝來。問題是:上帝如果是萬能而又慈悲,他老人家為什麼不把他自己創造出不的我們這些苦痛的眾生,當皮球一樣,一腳踢上極樂天堂,豈不痛快!可是事實上,他沒有這樣做。

    實則上帝也是思想上的假定。上帝這個概念,是由於古代人民震懾於宇宙間許多不能解釋的現象,如雷電、地震、海嘯、瘟疫等而來。人類創造出來這個“神的”觀念,不僅對宇宙現象的奇妙,有了解釋,同時也滿足了人類實際的需要,使他們得到了“安全感”。這種觀念,在人類政治社會的進展上有它的價值。可是要 談真理,這種人為的假定,就很難自圓其說。佛法不但說明“最初的開始”是人類有限性思維的產物,而且告訴我們,這個創造世界,造人造物的上帝,也是人類思 想中的幻想。佛法的智慧因此超過了其他宗教的基本教義,這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最大的一個區別。

 

  第二: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但其他宗教,卻絕不許可人成上帝

    佛教裡有至高的佛陀,有菩薩,也有天神;但是佛教裡的至尊的佛卻與其他宗教的上帝完全不同。要說明這一點,我想先對“佛”下個簡單的定義。通常我們簡稱釋迦牟尼佛為佛。在歷史學家的眼光裡,釋迦牟尼佛是二千五百餘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家;在佛教徒的心裡,釋迦牟尼佛是這個世界裡佛教的創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裡,釋迦牟尼佛是萬萬千千,在無盡世界中,無量諸佛中的一位佛。我這裡所要向各位介紹的“佛”,是無量諸佛的通義,是廣義的。我試下的“佛”的定義如下: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讓我重複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換句話說,佛是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這裡請注意佛法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點,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只能教導我們,我們還要憑自己的努力得解脫。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判我們入地獄。

    佛不僅是和其他宗教中的萬能上帝不同,釋迦牟尼佛且告訴我們:這個理智、情感及能力都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佛法中也叫做佛性)人人原都具有。只有像平靜的湖面上起了波濤,失去了明鏡似的水面一樣;人類戀著於外境及現象,與假定的諸般設想,為所謂生存、名利、情愛、權力疲於奔命,一直到老死,還不覺悟,因此埋沒了本具的佛性;使其本具的至高的理智,至富的情感及無限的能力,不能同時達到最圓滿的境地,不能從煩惱苦痛中解放出來。佛陀(釋迦牟尼佛)說法應世的目的,即是在教導眾生,開顯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願,是要使人人及一切眾生都成為和自己一樣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類及眾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

    其他的宗教則不然。在其他的宗教中,上帝和人是永遠二個對立的單位。上帝是上帝,人是人。這位萬能的上帝,是一切教示的中心。人要信奉上帝,才能得上帝的救,人要得到了上帝的恩典,死後可以上天堂,去和上帝住在一起。可是人卻永遠不能成為上帝,上帝與人之間,始終有一條鴻溝。基督教和回教中,有所謂神 秘主義派,雖也能達到很高的所謂:與上帝合一的境界;但此“合一”“Unification with God”,始終意味著一個二元,人畢竟不能完全成為上帝,只能與上帝“合一”而已,此一對立“Dichtomy”概念,實為其基本教義的限定所形成。因此許多有高深境界的耶教聖哲,如埃克爾(Master Eckhart)及回教聖哲阿哈那佳(Ai Hallaj)皆被指為異端。前者受到教會的嚴厲譴責,後者竟身遭遇害而被處死。

    佛不以自己成佛為滿足,他要人人成佛,也教導大家如何成佛。這一個一切平等、大智、大悲的懷抱,其偉大及深廣處,確在一般宗教之上。總之,佛法是教人要有自尊自信,為使自己從生死痛苦中解脫出來,為使一切眾生從生死痛苦中解脫出來。我們應該珍惜佛陀傳給我們的教導方法,加倍努力,開顯我們本具的佛性, 使人人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之最圓滿境地的人格。

 

  第三:佛法是一個具有包含性和圓通性的教理,其他的宗教,卻多半是具有排外性的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建築在人人平等,眾生皆有佛性的理論上。因此在佛教中,找不出像基督教十誡中的第一條:“你不可相信假神”之類的教義。基督教徒,以回教徒或印度教徒等等所信奉的神為邪神,回教徒或印度教徒,也認基督教徒的上帝為邪神。彼此都說,你不可信奉假神。問題是哪一個宗教的神是真 的,哪一個是假的呢?這一個爭端,競致用戰爭去求解決,十字軍東征,和基督教的新舊教戰爭,都是歷史上的實例。佛教就沒有這種毛病。佛法相信佛性平等,人人都可成佛,所以沒有排外和專橫的氣氛。進一步說:佛教的大包涵性與大容納性,能包涵容納一切宗教的教義。任何宗教中所講的理論,佛法中都具足。但佛法中不共的高深道理,卻有很多在其他宗教中找不出來。例如就慈悲救世這一點來說:佛教不但與其他宗教有共同的講法,還進一步有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的說法。廣 大菩提心和無盡莊嚴的菩薩行願,以及甚深廣大的空慧學,也是在任何宗教教義中找不出來的。佛法絕不詆毀其他宗教。佛法相信眾生根器不同,教導之法,自不能泥一。各種宗教與哲學,皆有其價值和功用,各種宗教,皆能在某一時間空間中,對某一類眾生發生教化與利益的作用。依循任何一種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現世和未來世得到利益安樂。但如果要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那就必需要完成究竟解脫和圓滿正覺的條件。佛法認為一切宗教,只有深淺的區分,頗少邪正的差別。對任何一個問題,佛法都有幾種不同深度的解說,來適應各種眾生的需要。佛法這種包涵容攝萬象的特性,真是廣大無邊,不盡其際,難測其底。

    再舉例來說:大凡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們,都能瞭解和容攝低級智慧的境界;但低智人,卻難夢相,更不能瞭解或涵攝大智慧人的境界。物理學家能瞭解涵攝普通人的常識,但普通人卻不能瞭解,更談不上涵攝物理學家們的見解與境界。唯大海水可納百川,亦唯深廣的佛法,能攝盡涵藏一切其他教法。

 

 

  第四:其他宗教的神是有煩惱和有我見的;佛卻是無煩惱的大自在解脫者

    一般宗教都說:如果人不信從上帝,或是觸犯了上帝,上帝就會發怒,會處罰人,甚至於會將他永遠打入地獄受苦。在各種宗教的記載中,很容易見到上帝震怒,降災懲罰世人這一類的故事和訓誡。基督教的最後裁判尤其令人害怕;因為這個最後審判,可能將你判入地獄去永遠受苦,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如果這些話是真實 的,人類當真太不幸了。上帝最初就不該造人,而被製造出來的人,因不信上帝,或未受洗禮,就被這慈悲的上帝,判入地獄,去永遠受苦,真是一件令人不可瞭解 的事。我們姑且先退一萬步,假定有這麼一個全能上帝存在。現在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上帝的性格。上帝如果會發怒送人入地獄,他就是一個有嗔恨心和報復心的 人。嗔恨心就表示他的嗔煩惱種子,尚未斷盡。各位現在聽我演講,也許此時此刻,並沒有發怒——最少我希望如此。但這並不表示,各位沒有發怒的能力。假使我 此刻走下臺來,無緣無故的,在你臉上,打一個耳光,你馬上會發怒。這說明貪、嗔、癡的潛能(種子),常常存在心中,根深蒂固的,不容消滅,一遇外緣,馬上 就起現行。因此,不管人也好,神也好,他如果會發怒,會懲罰忤逆他的人,他就是尚未斷盡嗔煩惱種子的人。他在本質上還是一個凡夫,根本還未解脫,更說不上 是圓滿至善的神!

    佛不會發怒,不審判眾生;佛不會發脾氣,送人入地獄。如果人會入地獄,那是他自己的業力,送他去的,決不是佛懲罰他而將他送入的。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獄,佛還要入地獄去救他出來!所以,佛法決不會恐嚇人說:“你不要冒犯佛陀,否則佛陀發了怒,就會送你入地獄”。相反的,佛法卻鼓勵人,入地獄去度眾生。 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就是這種精神的表現!我們如果把佛陀的品德,和其他宗教上的上帝來比較一下,就知道佛陀的超勝和偉大了。 

 

 

  第五:佛教是民主的,和重理性的;但其他宗教多半是獨斷性和獨裁性的

    因為佛法的基本教義,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寬容性和包涵性,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現的,只是寬容和民主精神,與其他宗教的獨斷和不容忍精神,造成一個鮮明 的對照。在佛教史上,固然沒有宗教迫害和異端裁判等等事蹟,而相反的,佛教和各宗各派,都有絕對自由的發言權,都可以隨便發揮自己的意見,還可以批評其他 宗派的主張。其民主精神和重真理的態度,發揮到盡致時,竟至於“呵佛罵祖”;在闡明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道理時,居然說佛是“乾屎橛”,說“佛之一字, 我不喜聞”。這種精神,何等徹底!何等豪放!在哪一種其他宗教裡,找得到這些表現呢!在其他宗教裡,上帝或教主所說的話,是神聖不可過問的。上帝的話,錯 也好,不對也好,教徒只許全部接受。但佛法卻不然,佛教徒對佛陀所說的話,可接受或不接受。因為佛陀所說的道理,因佛教徒根基智慧的不一律,往往是多方面 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說的某一部份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份的道理。在佛經裡,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向弟子及聽講的人說:“我是真語者,實語 者,不誑語者。”總是勸導聽眾,研究真理,注重理性,從沒有用威嚇強迫口吻或手段來叫人聽從的。《妙法蓮花經》上明白的載著:在佛要講上乘難信的佛法時, 竟有五千聽眾,自以為已經得到了解脫了的,不願聽講,離席而去。佛陀不但沒有發怒,追究或責罰,而只是說:“他們機緣還沒有成熟,與其聽了不相信引起反 感,增加罪業,還不如讓他們離開,也是好的”這是何等包涵,民主及偉大!

 

 

  第六:佛法的愛是無限的;其他宗教的愛,是有限的

    基督教的聖經上說:“你要愛你的鄰居”,“你要愛你的仇敵”。這些訓示,都是很偉大的。由於基督教的教義,已統超越了國家,種族人類和現世,所以能夠 有今日的成就。但是一般宗教的教義,雖多能超越國、族、人類和現世,卻不能超宗教。愛仇敵可以,但是決不能愛異教徒!一切可以忍讓寬恕,但一涉及上帝和宗 教,不寬容不博愛的精神,就馬上暴露出來了。最根本的問題是:這些所謂異教徒,不也是上帝造出來的人類嗎?同是上帝的“子女”,為什麼無端製造了出來,又 要送他們下地獄去永遠受苦?他的博愛,究竟在哪裡呢?佛法的博愛和大悲,則是無限的,絕對的,無條件的。佛法的愛,不只及於全人類,而且及于全生物。佛法 不但叫人要愛仇敵,而且叫人要愛異教徒。恒沙(印度恒河的沙,這是佛經裡常常引用代表極多數的意思)眾生,若不度盡,誓不成佛!進一步從哲理的觀點來說佛 法的愛,它是超越一切相的。這超越一切相的愛,和不可思議的空性合一,于了達一切法不可得中,無緣大悲,任運興起;這個空悲不二的哲學,是佛教教義中,最 高深最不可思議之處。這些教義,一下子是不容易懂的。

    諸法與此心的無生空性,是法爾現成的。情感至極的同體大悲,也是本來具足的。悟證諸法空性時,大悲心會不假做作,任運生起,這是微妙不可思議的事情! 對於被無明習氣所覆蓋,不能開顯本具佛性的有情,佛陀自然會生起無比的悲心。佛之慧眼,見我們眾生之本性,皆是佛性;因此佛本能地覺得眾生的不成佛,是他 自巳的不夠圓滿,所以他會自然地盡未來劫,去成熟一切眾生,使皆完成佛道的事業。有修證的學佛人,能常常有“我與諸佛同一體的”境界,而十方諸佛卻時時刻 刻在“我與眾生同一體”的境界中。唯有從這種高深的法爾境界裡興起的大悲與博愛,方才是平等的,無偏私的,最徹底的,最圓滿的,和超越一切分別和限量的愛。

 

 

  第七:佛法所教的往生淨土,和其他宗教的永生天堂完全不同

  一般不夠瞭解佛法的人說:基督教祈禱上帝,死後登天堂,和佛教念佛往生淨土,並沒有什麼不同,這話表面上看來,好像不錯,但仔細研究一下,就知道其中有很大的差別。

    其他宗教裡所宣傳的天堂,地獄,似乎是和這個人世間相對立的處所,天堂,人世及地獄,似乎包括了整個宇宙。人世是暫時的考驗場,天堂或地獄,才是真正人 生之終點。這是一個有限的及消極的論調。佛教所講的淨土,卻根本與此不同。佛法的宇宙觀是無限的。大乘佛教,在開顯諸佛廣大莊嚴法界時,明白地說明宇宙的 無限性。恒河沙數世界,也僅是無盡法界中的一粟罷了。所以其他宗教裡的天堂,只有一個,而佛法中的淨土,卻多得不可思議。像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只不 過是廣大無邊,無窮無盡的法界中的一處淨土罷了。進而言之,佛法中了義的淨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東方,也可以即是這個世界。維摩詰經裡說:“心淨則國 土淨。”你能自淨其心,此土即是淨土。所以往生淨土,與投身這個世界,本質上並無不同,也絕對不是一切的終點。其他宗教裡所講的登天堂,所謂永生,是和上帝在一起,去享樂的。佛法根據因果的原理。認為以有限的善因,是不可能得到無限永生的善果的,所以上天堂去享受, 將你的善因享受完了之後,還是要掉下來的。像仰天射箭一樣,勢力盡了之後,箭就又回跌下來。佛法的往生淨土,是說憑藉著你的善因,你就能夠到一個良好的修 行環境(淨土)裡去而已。在諸佛宏願的感應下,整個環境都能助修行。修行有了成就,依照你自己的願力,並不一定永遠住在這個淨土,而是要到他方無盡世界去 和再到這個世界來度脫眾生。

  綜結的說:往天堂去享樂實在是有限宇宙論者的自私和消極的幻戀;而往生淨土再去修行,則是無盡悲願菩薩的方便莊嚴! 

 

二、佛教史略及宗派

    我們在前面瞭解了佛教的佛法僧之後,接著再要介紹的,是佛教的源起和流傳。但要談佛教源起,必自教主釋迦牟尼佛說起,因為在我們所知的歷史記載上,世間之有佛教,是釋迦牟尼佛降世以後的事情——過去也有諸佛降世,但因時間過久,事蹟湮沒,一切無從查考。我們只就現代歷史文字的記載,來介紹釋迦世尊的應化事蹟。 

 

    (九)釋迦牟尼是怎樣成佛的?

    1、太子降生

  釋迦牟尼佛,又稱釋迦世尊。釋迦是種族名,義譯為強勇;牟尼義譯為寂默,是稱讚之號,稱釋迦牟尼者,意思為釋迦族之聖者,稱釋迦世尊者,是為其覺圓德備,出世三乘,世間六凡,無不共尊,故號世尊。  

    兩千數百年前,印度社會階級分為四種。一為婆羅門,主持宗教;二為刹帝利,系王族,掌理政治;三者吠舍,為商賈,四者首陀彌,為農人奴隸。釋迦世尊是刹 帝利族,父為中印度迦毗羅國國主淨飯大王,母為摩耶夫人。他於兩千五百多年前降生於世,但在其降世之前,即有種種殊勝因緣,如《因果經》中所載,在過去無 量劫前,燃燈佛住世時,有一位善慧仙人,皈依于佛。並買得五莖蓮華,以供養佛。當時燃燈佛為善慧仙人授記,將來成佛,號釋迦牟尼。有一天,善慧仙人看見燃 燈佛走來,因地面潮濕,善慧即將自穿的鹿皮衣鋪在地上,又將頭上的長髮加鋪上去,待佛走過。於是燃燈佛更授善慧記;將來在娑婆世界作佛,度諸眾生。善慧便 自此出家,修菩薩行。  

    又經過若干劫後,到迦葉佛時,善慧菩薩功行圓滿,命終生兜率天。兜率天為欲界空居天的第二層,此天有內外兩院,外院為享福報的天人所居,內院為位登補 處,將欲繼承佛位的菩薩所居。善慧菩薩已登補處,在此天中為諸天眾演說妙法。嗣因觀娑婆眾生根性已熟,時機已至,便下生人間,成就佛道。  

  上面是《因果經》所載釋迦世尊宿世因緣的故事,下面再介紹世尊降世後的事蹟。

    兩千五百八十餘年之前,在中印度恒河支流,羅泊提河岸的迦毗羅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喜事,那就是國主淨飯大王,在已逾五旬之年得了太子。淨飯王早 年與天臂城的釋種善覺長者之女摩耶結婚,摩耶夫人溫和賢淑,夫婦恩愛異常,但婚後多年不曾生育,使淨飯王心中留下了一團陰影。直到摩耶夫人四十五歲的時 候,夜夢一人乘六牙巨象撲向懷中,自左肋進入腹內。夫人大驚而醒,乃把夢境告訴淨飯王。淨飯王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未久時日,夫人懷孕的喜訊就傳遍了王宮。

    夫人懷孕期滿,按照當時頭生子要回娘家分娩的習俗,淨飯王派了一千待從,護送夫人歸甯。當途中經過迦毗羅城外的藍毗尼園的時候,夫人一時興起,便命侍從 停車,她帶著宮女入園賞玩。在園中她走到無憂樹下,伸手想折樹上的花蕊,忽然間驚動了胎氣,太子由她右肋間降生下來。  

  當太子降生的時候,天上樂聲鳴揚,華髮飄墜,宇宙光明,萬物欣豫。太子落地後,不扶而行,向東南西北各走七步,自己說道:“天上天下,惟我獨尊。”這時地下隨太子足跡所至湧出蓮花,天空有二龍踴出,在虛空中口噴清泉,為太子沐浴。  

  這消息傳報到迦毗羅城的王宮中,淨飯王聞知,立刻趕到藍毗尼園,看見太子身現黃金色,三十二相,瑞應殊異。自然歡喜萬分。回宮後就召請有名的婆羅門,為太子議立名字,眾婆羅門共議結果,對淨飯王說:“由太子降生時的種種祥瑞看來,太子應名為悉達多才好!”  

  按悉達多,漢語是吉祥的意思。這就是悉達多太子——釋迦世尊降生人間的經過。 

 

 

    2、出家學道

    太子降生後不久,一位當時負有盛名的預言家阿私陀仙人,來謁見淨飯王,說要為太子占相,淨飯王命人抱出太子,請阿私陀仙人觀看。最後阿私陀仙人歎息著 說:“大王啊!照太子這種相貌看來,在人間找不出第二個來。將來長大成人,他若在家,一定為轉輪聖王;他若出家,可成就一切智慧,利益人天,但據我的觀 察,太子將來必定出家學道,轉大**。可惜我老了,恐怕將來看不到這些情形。”說完歎息著告辭而去。

  淨飯王聽了阿私陀仙的話,使他又喜又憂,喜的是太子相貌殊好,可為轉輪聖王,統一天下;憂的是怕太子長大了當真要出家修道。  

  太子生後第七天,生母摩耶夫人命終,淨飯王命夫人的妹妹“太子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扶養太子,她待太子如自己的親子無異。

    太子年齡漸長,淨飯王請了名師令太子習文學和武藝。先請文事最優的毗奢密多羅教太子聲明(文典),工巧明(技藝),因明(倫理學),內明(宗教學)及醫 方明(醫藥學)等諸種學問,又請武術最精的羼提婆教太子兵戎法式及各種武器。太子天資聰穎,對文學武技,皆自然通達,加以擊技精擅,神力過人,可以說文武 兼全,智勇悉備。  

    太子雖然勇武聰敏,但性情卻喜沉思瞑想。有一次同父王郊遊,看見田中的農人,赤體裸背,在烈日之下工作;老牛拖著犁不得休息,還被鞭打的皮破血流。又見 田中被犁翻出的小蟲蚯蚓,被鳥雀竟相啄食,慘痛萬分。太子看到這一幅活生生的生存鬥爭圖,心中感到無限的哀痛。就在閻浮樹下,端坐沉思。

  淨飯王找到他,問他為何如此,他說:“看見世間的眾生,互相吞食,心中感到萬分難過,所以坐在這裡沉思。”  

    淨飯王勸慰了半天,才帶他一同回去,淨飯王想到了阿私陀仙人的預言,深怕太子厭世出家,便為他納釋種婆羅門摩訶那摩之女耶輸陀羅為妃。並為他建築了冬天 用的暖殿。夏天用的涼殿,春秋用的中殿,殿中都用七寶裝飾,究極奢華。複在圓裡廣造池台,栽時花果。並以五百采女,歌舞隨侍。人間的娛樂,可以說應有盡 有。但這些聲色之娛並不能使太子感到歡樂,相反的他更為“人命苦短,憂思無量”的問題苦惱。  

    一天,太子稟明父王,要到城外出遊。淨飯王便敕令官屬前後導從,陪同太子出城。這時途中觀者如雲,都想看看太子的風采。太子乘車到了東門,於人叢中看見 一個老人,發白麵皺,骨瘦如柴。手持拐杖,行動極其困難。車經南門,又看見一個病者,身瘦腹大,喘息呻吟。痛苦萬狀的在道旁掙扎。後來到了西門,遇到一族 人抬著一具屍體。那屍體膿血流溢,惡臭難聞。隨行的親屬,痛哭流涕,使睹者心酸。太子看到此等情狀,真是感慨萬分。想到世人不拘富貴貧賤,都逃不過老病死 的大關,乃歎道:

  “日月易過,少年不常,老至如電,身形不支,氣力衰虛,坐起苦極,我雖富貴,豈能獨免,念及將來,甚可畏驚。”

  最後經過北門,看見一個梵行沙門,圓頂法服,威儀有度。一手持缽,一手持杖,嚴肅安詳的走過來。太子肅然起敬的讚歎說:

  “善哉善哉!這才是使人嚮往的生活啊!”  

    此後太子就常為如何安身立命,求得解脫的問題沉悶苦惱。到了他十九歲的時候,他下了出家學道的決心,就在二月初八日的夜裡,中夜起身,到耶輸陀羅的寢 宮,對熟睡中的愛妃和嬌兒——耶輸陀羅所生的羅喉羅——看了最後一眼,斷然潛出宮門,喚醒他的僕人車匿,騎上駿馬健陟,策馬出城。出了北門,回顧巍峨的宮 城,他發誓言道:“我若不能求得正覺,度脫眾生於生死海中,誓不再回迦毗羅城。”  

  說畢他策馬疾走,天亮到了拘利國外的阿拿摩河畔停了下來,命車匿帶馬還宮。車匿哭訴著要求太子一同回去,太子說:“你代我奏知大王,世人的生死離別,無有定期,我的出家,正是為求這些解脫之道!”  

  說罷他摘除發中明殊以奉還父王;脫了身上的瓔珞以奉還姨母;又脫了身上華美的服飾以與耶輸陀羅,然後拔劍斷了頭髮,改扮成沙門模樣。車匿看見太子道心堅切,不肯回宮,無奈牽著駿馬健陟,懷抱著太子的服飾,大哭而返。  

 

    3、六年苦行

  太子看車匿走遠,便步入河畔的苦行林中,往訪在林中修習苦行的跋伽仙人,跋伽仙人接見了他,他看見和跋伽仙人在一處修苦行的外道,有的披著草衣,有的身著樹皮;或躺在泥土裡,或臥在荊棘上,他就問道:

  “你們修學這此苦行,倒底能獲得什麼果報呢?”  

  跋伽仙人答他說:“欲求升天。”  

  太子說“升天雖然快樂,但福報總有受完的一天,福報享盡,仍要墮落的呀!”

  他和眾仙人反復問答了很久,發覺他們所修的苦行,不是根本解脫的辦法,

  於是他停了一宿之後,即便辭去。  

  這時淨飯王已知道太子出家的事情,他無限悲哀,便派了王師大臣二人,帶著侍從,去追勸太子回國。他們追到了太子,但太子立志修行,不為所動,王師大臣無奈,乃留下了憍陳如等五個人侍從太子,他二人帶著其餘的人回報淨飯王。

    太子帶著五個從者,渡過恒河,途經王舍城。城主頻婆娑羅王聞知,便把太子迎往宮中。他覺得太子絕世英材而遁世出家,感到深為惋惜,力勸太子還俗,並願以 王位相讓。太子婉和的謝絕了他的好意,頻婆娑羅王,深為感動,便向太子說:“你如得道,願先來度我。”太子便告辭而去。  

    他們一行六人,往尼連禪河附近,沿途訪問了事火外道的優樓頻羅迦葉等許多人,見他們修習的仍不過是生滅法,即便告別而去。再繼續前進,赴彌樓山麓,訪問 當時的大學者阿羅邏迦闌,郁陀羅,摩子等,修習禪定,但後來覺悟到,修禪定縱修到非想非非想境界,仍在三界以內,終不能超過生滅無常的法則,因此又告別他 往。  

    太子像這樣參訪了數年,毫無成就。乃想到真正悟道,還是在自己精進,於是就到尼連禪河西岸,優樓頻羅村外的苦行樹中,靜坐思惟。他每天或僅食一米,或僅 食一麻,廢寢忘食苦修了六年之久,最後身形消瘦的不像樣子,但對解脫之道仍無所得,他自想,“這樣饑餓苦修與外道有何分別?還是應該接受飲食,別求修持的 方法吧!”於是便到尼連禪河洗淨了身軀,並接受了林中牧女供養的乳糜。這時隨太子苦修的五個從者,看到這種情形,以為太子已退墮了修道的初心。便心生誹 謗,一同離開太子自行到波羅奈國麂野苑中修苦行去了。  

    太子見五從者離去,他便獨自到尼連禪河外十裡之遙的一棵畢波羅樹——即菩提樹下,在一塊大石上敷上了吉祥草,結跏趺坐,並發誓說:“不成正覺,誓不起 座。”於是就以金剛不壞的勇氣追求大道。如此經過了四十八天,於十二月七日夜裡,諸惡魔——也就是內心妄念的化身橫來侵擾,太子現大威力,降伏魔軍,然後 即便入定,思惟真諦,得大解脫。于初夜時,觀見三世實相,洞見三世因果,獲得無漏的正智。於第四十九日——十二月八日的早晨,明星出時,豁然大悟,證得一 切種智,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時太子已三十歲。  

  據經上記載,太子悟道的時候,大地震動,諸天雲集,天華飄墜,天樂鳴空,讚頌釋迦牟尼成就佛道。  

 

 

    4、初轉**

    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睹星悟道後,又在樹下靜坐了七天,觀察思惟,探索弘傳教理度化眾生的方法。之後就由菩提樹下動身,打算到麂野苑先生去度化離去的侍者憍陳如等五人。世尊在途中接受了諦婆沙和跋利迦等諸商人的供養,並接受諸人所請,為其授皈依。這是世尊度化眾生的開始,這些商人也就成了佛門最早的在家信 眾——優婆塞。  

  世尊到鹿野苑的時候,先前侍從太子的憍陳如、摩訶那摩、跋波、阿舍婆、跋陀羅五個人,以為世尊是退轉淨行的沙門,初相約世尊到時不起立問訊。及至世尊到時,五人都不覺起立敬禮,或為敷坐,或執衣缽。世尊就問道:“你們已共約見我時不起立,現在又為何供我使役呢?”

  五人深感慚愧,就問世尊說:“瞿曇,修道有進步吧!”

  世尊告訴五人說:“你們怎能對無上之尊而稱姓呢?雖然我心如空,無所分別,但你們這等驕慢,將招不善之報啊!”接著又告訴他們說:“你們莫以小智輕量我道成與不成,我已捨棄苦樂,行于中道,內心寂定,遠離生老病死苦患,得成了正覺。”  

  五人聞知,歡喜踴躍。世尊知道五個人皆已悔過就初轉**,為他們說苦集滅道四聖諦的修行法門,令五人離垢證果,為佛弟子。後人稱此五人為五比丘,這是世間有比丘的開始。

  到這個時候,世間三寶,悉已具足。三寶就是佛寶、法寶、僧寶。佛寶是釋迦牟尼佛,法寶即四諦聖法,僧寶就是最初被度的五比丘。

    插問:“轉**”是什麼意思?

    答:**是印度古代戰爭中用的一種武器 ,它的形狀象個輪子。印度古代有一種傳說,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轉輪王,他出生的時候,空中自然出現此輪,預示他的前途無敵。這裡以輪來比喻佛所說的法。佛的 **出現於世,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破碎無餘,所以把說法叫做轉**。後人將釋迦成道後初次宣傳他的學說為初轉**。

 

    5、弘法度眾

    世尊度化五比丘後,就暫時安居在麂野苑中。不久波羅奈國長者耶舍,和他的親友五十人都來向世尊皈依。世尊又遣弟子赴四方弘化,他自己並親到摩迦陀苦行林中,度化事火外道優樓頻羅迦葉,那提迦葉,及伽耶迦葉三弟兄。他們三弟兄尚有弟子千人,同時皈依世尊,於是世尊的聲教四被,遠近尊揚。

  世尊想到未成道時,頻婆娑羅王有:“若成道時,願先見度。”的約言,於是帶領千余弟子,走向王舍城。頻婆娑羅王聞說世尊來到,欣喜萬分,親自迎接世尊到迦蘭陀竹園中,聽受經法,受持五戒。他並在竹園中建造寺宇供世尊居住。這就是僧伽最初有寺宇之始的竹林精舍。

  這時婆羅門中有舍利弗及大目犍連二人,都聰明智慧,名望素著,各有一百弟子修習道行,一天,舍利弗途中遇到世尊弟子馬勝比丘,見他威儀殊勝,舉止安詳,心中頗為敬羨,便問馬勝比丘道:“請問令師是誰,他平常說些什麼教法呢?”

  馬勝比丘說:“我師釋迦世尊,他的智慧神通,無人可比。我年紀幼稚,受學日淺,尚領會不了我師的妙法。”

  舍利弗一再要求說:“請慈悲方便,略說一點概要。”  

  馬勝遂說偈道:“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舍利弗聽了,大有感悟,回去告知目犍連,帶著弟子一同皈依世尊。

  這二人皈依後,世尊因他二人學識優越,對他二人特別重視,這就引起舊日弟子中有以為不平的,世尊因說四句偈道: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自此,僧團中漸漸有了戒律的制定。戒、梵文叫波羅提木叉。  

  僑薩羅國的須達多長者,受世尊教化,與太子祇陀共建祇園精舍——這就是有名的祇樹給孤獨園。此後世尊就常往來于竹林精舍與祇園精舍之間,以這兩個地方作為說法的重要地點。

  這時淨飯王聽說太子成道,並在鄰國王舍城說法。就遣使者請世尊回國一行,世尊就回到迦毗羅城為親族說法。阿難陀,阿加律諸王子都隨世尊出了家。

  後來世尊之子羅喉羅也剃度出家,世尊因他年歲過小,就為他制定了沙彌十戒,這是僧團中有沙彌的開始。

 

 

    6、涅槃

  世尊如是前後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度人無算,到了世壽八十歲的時候,這時三藏教典已經盡備,四眾弟子普沐教澤,度生之事漸畢,就在拘屍那伽羅城外希連若跋提河畔示疾,擇在娑羅雙樹間,命阿難敷高床座,示以即將涅槃。

    這時諸大弟子都傷感無已,就推阿難向世尊請示四事:“一、佛滅後依誰為師?二、依何安居?三、如何調伏惡性比丘?四、如何結集經典令人證信?世尊指示 說:“第一依戒為師;第二依四念處為安住;第三惡性比丘默擯;第四在經典前冠以‘如是我聞’四字令人證信。”這時有外道婆羅門須跋陀羅趕來求度,為世尊最後的度化弟子。

  二月十五日中夜月圓時分,世尊右脅而臥,汩然入寂。後來諸弟子將世尊聖體於拘屍那揭羅城的天冠寺中荼毗,所遺舍利由摩揭陀等八國分別供養。這時是西曆紀元前五四四年,民國紀元前二四五五年,當周景王元年的時候。   

 

    7、三藏結集

    世尊滅度後,僧團中有不守戒律者,摩訶迦葉諸大弟子深以為憂,為防止此等垢瀆佛法的事情繼續發生,遂有集眾編纂佛語,流傳後世之議,於是在佛滅後數月,於摩揭陀國王舍城外的畢缽羅窟內,由摩訶迦葉會集上座比丘五百人,結集三藏聖教。其時由佛弟子多聞第一的阿難誦出經藏,由持律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由說法第一的富樓那誦出論藏。複經大眾同意,定為佛說。前後歷時七月,完成結集。由於這次結集在畢波羅窟內,後人稱此為窟內結集,或上座部結集。

  窟內結集僅五百上座比丘參加,尚有未參加斯選的佛弟子眾,亦別為集會,以婆師婆為上首,結集五藏。五藏者,有經藏、律藏、論藏、雜藏、咒禁藏。因其結集在畢波羅窟外,後人稱此為窟外結集或大眾部結集。

  佛滅之後百年,有比丘苦於戒律太嚴,倡議重訂者,長者耶舍乃邀請大比丘七百人,於毗舍離城重勘律文,結果上座保守派勝利,否決從寬之議,仍恪遵釋尊遺制。後人稱此為七百結集,或第二次結集。  

    佛滅之後二百三十餘年,阿育王篤信佛法,對僧眾供養極為優厚,外道徒眾有窮於衣食者,乃作比丘形,混入僧團,改竄佛典,攏亂佛義,佛徒被誘入邪見者甚 眾,這時阿育王親迎目犍連帝須尊者為上首,選出精通三藏之比丘千人,集於波吒利佛域整集正法,淘汰魔僧,此為第三次結集。

    佛滅後四百年,印度犍馱羅國迦膩色迦王崇信佛法,極力弘布,日請一僧入宮說法,同一經題,說者多有相異之處,王以問脅尊者,尊者說:“去佛日遠,諸師漸 以己見滲入教典,現當重新結集,以定其義。”王接受尊者的建議,乃招大德尊者五百人於迦濕彌羅城,從事三藏注釋,歷時十二年。造經律論三藏注解各十萬頌。 此即有名之大毗婆娑論。此為第四次結集。  

  釋迦世尊的遺教,經過數次結集後,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我國的經典,漢魏六朝唐宋各代均有翻譯,至今日所傳之藏經,或五千餘卷,或八千餘卷。世界上的宗教、言經典之豐富,教理之圓融,實未有超出乎佛教之右者。 

 

    (十)佛教是如何傳入中土的呢?

  佛教起源於印度,創自釋迦世尊,已如前面所述。釋尊滅度後,兩千餘年來,漸次向外傳播,南則由錫蘭而緬甸,暹羅,南洋,北則由中亞而中國,西藏,朝鮮,日本。近年來更遍及于英美德法諸國。然而其中弘傳最廣,變遷最著,而史實足徵者,則首推中國。  

  佛教東來,相傳始於漢明帝永平十年(西曆六十七年),然而永平之前,早有佛法東來的史跡,如列子仲尼第四謂:“丘聞西方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人無能名焉。”此似是孔子已知佛為大聖。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記載:“……又始皇時,有諸沙門釋利防等十八賢者,齎經來化,始皇不從,遂禁利防,夜有金剛丈六來破獄出之,始皇驚怖,稽首謝焉。”按此說在佛祖統記中亦有記載,但釋利防名為室利房。

  魏書釋老志載:“漢武元狩中,霍去病獲毗邪王及金人,率長丈餘,帝以為大神,列于甘泉宮,燒香禮拜,此則佛道流通之漸也。”此中所謂丈余金人,可能是指佛像而說。

  佛祖統記載:“……及開西域,遣張騫使大夏,還,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竺,始聞有浮屠之教。”

    以上諸說,雖以視作永平以前佛教已東來中國之證跡,但皆為片斷史料,無其他可徵文獻足資證明,而在史書上可資徵信者,為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載楚王英喜為 浮屠齋戒祭祀事。傳謂“英少時好遊俠,交通賓客,晚節更喜黃老學,喜為浮屠齋戒祭祀。”八年(永平),詔司天下死罪,皆入縑贖,英遣郎中仿奉黃縑三十匹, 詣相國曰:“托在藩輔,過惡累積,歡喜大恩,奉送縑帛,以贖衍罪。相國以聞,詔報曰: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 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沙門之盛饌。”  

    該詔書賜于永平八年,書中有浮屠(即佛寺之義),伊蒲塞:(今名優婆塞,為佛門在家信眾),沙門(即出家僧眾)等譯名,可見當時不但已有佛教之儀式,即 翻譯事業已略具端倪。按漢代中國與西域交通而言,漢武時張騫使西域,交通已通,其後霍去病擊匈奴,李廣利伐大宛,自敦煌至鹽澤皆為漢有。宣帝時命鄭吉為西 域都護,天山南北及蔥嶺以東諸國,悉為漢屬。其時交通既已通達,則佛法東傳,自屬可能,不過一般公認者,系漢明帝永平十年傳入我國。  

  我國正史所載,後漢書西域傳謂:“……明帝夜夢金人,長大,項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象焉。”

  《資治通鑒漢紀三十七》謂:“初帝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來。”  

    以上二說,略而不詳,《佛祖統記》中有較詳盡之記載,且亦為一般所採信者,謂:“……(永平)七年帝夢金人丈六,項佩日光,飛行殿庭,旦問群臣,莫能 對,太史傅毅進曰:臣聞周昭之時,西方有聖人者出,其名曰佛。帝乃遣中郎將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使西域,尋求佛道。

  十年,蔡愔等於中天竺大月支,遇迦葉摩騰,竺法蘭,得佛像梵本經六十萬言,載以白馬,達洛陽,蘭以沙門服謁見,館於鴻臚寺。

  十一年,敕洛陽西雍門外立白馬寺,摩騰始譯四十二章經,藏梵本于蘭台石室,圖佛像于西陽城門及顯節陵上。”

  綜上所述,佛教來華,當在漢武之後,至明帝時天竺沙門來華,朝廷尊之,遂載之史籍,傳於後世。其後西域譯經大師相繼東來,宣譯佛經,華土有志之士也相繼西行求法,於是釋迦世尊的經教就漸漸在中國弘傳流布了。  

 

 

    (十)能簡單介紹一個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嗎?

  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後,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厘語系)。

  漢地佛教:佛教傳入中國漢族地區,歷來均以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派使去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經》為佛法傳入中國之始。傳播地區以長安、洛陽為中心。中國內地營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陽市東10公里處的白馬寺。東漢時絕大部分佛經都是在洛陽白馬寺翻譯的。

    佛教在中國的三國、魏、西晉各朝代時,主要傳播活動仍是佛典翻譯,魏都洛陽和吳國的都城建業是傳播活動的中心。這階段的譯經工作和對佛教教義的宣傳、研究,為以後佛教發展打下了初步基礎。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各階層人普遍信仰佛教,到處建有佛塔、寺院。舉世聞名的佛教石窟藝術,如 敦煌、雲岡、龍門等古代的雕塑、壁畫,都是這一時期開始建造的工程。這時有成就的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344—413年)所譯的佛典有384卷,內容正確,技巧精湛,對佛教發展貢獻極大。還有西行取經最有成就的法顯(337—422年),他遊歷了印度、斯里蘭卡等南亞30余國,所取回的佛典和撰寫見聞,為佛教發展和研究古代中、南亞諸國史地,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南北朝時的梁武帝篤信佛教,他在位14年中,4次捨身入寺院為寺奴都由國家出錢把他從廟裡又贖回來。梁武帝親自講經說法,撰寫經文。梁朝有寺院2860所,僧尼82700餘人。

  唐朝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唐太宗在清除割據、平息騷亂時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後下詔在全國建寺院,設釋經處,培養了大批佛教高僧、學者。這時最著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600—664年)。他歷時19年,長途跋涉5萬餘裡,去到印度取經,共翻譯佛經75部1335卷,並寫出了《大唐西域記》見聞錄。唐太宗推崇玄奘為“法門之領袖”,“千古而無對”。

  北宋朝廷對佛教採取保護政策,中國和印度的僧人間傳法交往絡繹不絕。天禧五年(1021年),北宋佛教發展到頂峰,全國僧尼近46萬人,寺院近4萬座。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佛教仍保持一定盛況。元朝蒙古民族崇尚藏傳佛教,但對漢地佛教也採取保護政策。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僧侶,即位後自封“大慶法王”,親自講佛法,度僧道。利用佛教幫助他鞏固初建立的明朝政權。清朝各位皇帝都崇信佛教,皇室崇奉藏傳佛教,漢語系佛教仍在民間流行。清朝末年中國出現了一批著名的佛學研究學者,如楊文會、歐陽竟無、大虛等。近代思想家如康有為、譚嗣同、章太炎、梁啟超等都受過佛學的影響,並對佛教思想提出了新的見解,把佛學思想研究發展到一個新的水準。

  藏傳佛教,或稱藏語系佛教,俗稱“喇嘛”教。喇嘛藏語意為“上師”。藏語系佛教始於7世紀中葉,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時,兩位公主都帶去了佛像、佛經。松贊干布在兩位公主影響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到8世紀中葉,佛教又直接從印度傳入西藏地區。10世紀後半期藏傳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紀中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此後的300多年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隨著佛教在西藏的發展,上層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權,最後形成了獨特的,政教合一的藏傳佛教。

  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建築布達拉宮,始建於7世紀文成公主入藏時為公主建的宮室,但建成現在的規模,是到17世紀才完成。

  巴厘語系佛教(上座部佛教)流傳於我國雲南省傣族、布朗族等地區,那裡人民的佛教傳統信仰與南亞佛教國(泰國、緬甸等)大致相同。大約是在7世紀中葉,佛教從緬甸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那裡若干世紀以來,都能保持依照原始佛教的佛法、戒律和進修學的優良傳統。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重新落實宗教政策,經過二十多年的恢復與發展,使得佛教在中國又顯現出生機,出現了很多高僧大德與積累了一大批有發展的僧才。現有寺院上萬所,僧眾近十萬人。 

 

    (十一)前面說到的玄奘,是不是為大家所知道的那位到西天取經的“唐僧”或“唐三藏”?

    答:是的。但“唐僧”、“唐三藏”用在一個人身上卻是錯誤的。唐是當時我國的國號,這兩個名詞現代語來說就是中國僧人,中國的三藏法師。對佛教中人,這本來是常識問題,但社會上誤解的人太多了,不能不解釋一下。

    三藏法師是對精通佛教聖典中之經、律、論三藏者的尊稱。又稱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在中國,對來印度、西域佛典,從事漢譯的僧侶,常尊為譯經三藏或三藏法師。如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人即有此稱。 

 

 

    (十二)玄奘法師取經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對於人人都知道的玄奘法師,是用不著詳細介紹的了。這一位孤征十七載、獨行五萬里、足跡遍於西域、印度百三十國而且留下一部不朽的遊記--《大唐西域記》的偉大旅行家;這一位元通達中印文字、洞曉三藏教理、由留學僧而最後主持當時印度最高學府--那 爛陀寺的講席,受到了印度及西域各國國王和僧俗人民歡迎敬重的偉大的佛教學者;他以畢生精力致力於中印文化交流事業,譯出經論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約五十萬 頌;他的系統的翻譯規模、嚴謹的翻譯作風和巨大的翻譯成果,在中國翻譯史上留下了超前絕後的光輝典範。他的成就和貢獻不僅在佛教方面,而且在學術方面,都 是非常重大的。他不僅比較全面地系統地譯傳了大乘瑜伽有宗一系的經論,而且把空宗的根本大經--《大 般若經》二十萬頌也完全翻譯過來;又把小乘說一切有部的重要論典幾乎全譯過來。另外,他又獨得印度一位罕有的佛教天才大師護法菩薩的秘傳之作,如和會空有 兩宗的《廣百論釋》和編入《成唯識論》的護法正義,印度都無傳本。由此可見,他實際上已成為印度佛學發展到最高峰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故在戒日王為他舉 行的十八日無遮大會上,他高踞獅座,陳義立宗,無人敢出而與他對揚爭鋒。因此,大乘學者共尊他為“大乘天”Mahāyānadeva,即“大乘的神”,為祖國贏得了當時兩大文明古國間學術上最高的榮譽。百餘年後,日本僧人金剛三昧西元818年 前後在華游印時看見中印的僧寺中都畫有玄奘所著的麻履即麻鞋及所用的匙、筋,以彩雲烘托,“每至齋日輒膜拜焉”見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三及《續集》 卷二。可知印度當時佛教界已把玄奘的麻鞋當作佛的足跡一樣敬重、供養了。一個學者在外國享到這樣高的尊敬,除了各大宗教的教主,歷史上尚無第二人。直到現 在日本佛教學者仍然認為玄奘法師這樣的人才,只有中國這個偉大民族才能產生出來,玄奘法師確實是我們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十三)歷史上象玄奘法師這類人物,可否再介紹一、二?

    答:再舉法顯和義淨法師。前面提到,法顯法師于西元399年, 以六十五歲高齡發跡長安,涉流沙、逾蔥嶺,徒步數萬里,遍游北印,廣參聖跡,學習梵文,抄錄經典,歷時多年,複泛海至師子國今斯里蘭卡,經耶婆提今印度尼 西亞而後返國。時年已八十歲,仍從事佛經翻譯。他著有《佛國記》,成為重要的歷史文獻。義淨法師稍晚于玄奘,取道南海去印度求法,經時二十五載,凡曆三十余國,尋求律藏,遍禮聖跡。回國後翻譯經律五十多部二百多卷,撰有《南海寄歸傳》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法顯、義淨和玄奘法師一樣,都是以大無畏的精神,為法忘身,冒九死一生的艱險,為求真理而百折不撓,魯迅稱讚他們為中華民族的脊樑確非過譽。他們為我們偉大民族爭得了榮譽,為燦爛的東方文化增添了異彩,為佛教的發揚光大建立了不世出的奇勳。他們是不朽的翻譯家、思想家和旅行家,他們對祖國文化的發展和提高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問:除前面所講的幾點之外,歷史上曾有許多人從事佛典的翻譯弘傳,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答:中國漢語系佛教翻譯事業持續了十個世紀二至十一世紀,翻譯過來的經律論三藏共有一千六百九十餘部,六千四百二十餘卷,著名的本國和外國來的譯師不下二百人。除前面提到的諸人之外,如印度的曇無讖、佛馱跋陀羅、菩提流支,巴基斯坦的那崛多和施護,阿富汗的般若,柬埔寨的曼陀羅仙和僧伽婆羅,以及斯里蘭卡的弘傳密教的不空三藏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通過這樣多的人持久不懈的辛勤努力,把佛教的聲聞乘、性、相、顯、密各系統的學說都介紹到中國來,從而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巨大寶藏。1954年中國全國文學翻譯工作者會議上,作家協會主席茅盾在他的報告中說:“我國的翻譯事業,是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我們的先輩在翻譯佛經方面所樹立嚴謹的科學翻譯方法,及其所達到的卓越成就,值得我們引以為驕傲,並且奉以為典 範”。毫無疑問,中國古代的翻譯事業,給燦爛的漢民族文化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世界上是無可匹敵的。它是我們足以自豪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一。但是,我們還必須指出常常容易忽略然而非常重要的另外一面。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個兄弟民族在創造全民族的文化中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和出色的成績,在佛教方面尤其如此。西藏在吐番王朝時期,由於文成和金城兩公主的下嫁,引進了盛唐文化和佛教的信仰,並創制了通用至今的文字。到持松德贊時期,迎請了印度當 時最著名的顯教學者寂護、蓮花戒和密宗大師蓮華生等建寺立僧,從事系統的翻譯;同時又由沙州和向唐朝請去漢僧傳授禪宗,講經說法;到赤熱巴中即巴黎可足或彝泰贊普,815-836在位時,又迎請印度大德多人和西藏學者一起厘定譯名,校正舊有譯文,補譯大量經論。西元十世紀以後西藏開始了佛教後弘期。直到1203年印度超岩寺及各大寺被入侵軍破壞,三四百年間印度和西藏兩地傳法求法的大德往來不斷。舉其最著名者,如出生于孟加拉的阿底峽尊者982-1053,是印度當時學德最高的大師,于1042年應請至藏,創立迦當派。其學說為後來宗喀巴大師1357-1419所繼承,創立了格魯派即黃教,遍傳藏、漢、蒙廣大地區。又西藏的瑪爾巴曾三度赴印學法,創立了迦舉派即白教,此派在明代曾長期掌握西藏地方政權。世界知名的 西藏聖人彌拉日巴即此派的第二代祖師。其餘譯經傳法的大德難以備舉。自西元八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中葉五百年間,西藏譯出的三藏經籍就已收入甘珠、丹珠兩藏計算,部數五千九百餘種,分量約合三百萬頌,約當漢譯一萬卷。在藏譯藏經中重譯甚少,故實際內容大大超過漢譯藏經。其中尤以空有兩宗的論典以及因明、醫方、聲明的著作和印度晚期流行的密教經論,數量龐大,為漢譯所未有。由於藏文翻譯照顧到梵語語法的詞尾變化和句法結構,因而極易還原為梵語原文,所以受到 現代佛學研究者的高度重視。另外,在清代曾進行滿文大藏經的翻譯。近代還發現西夏文大藏經以及回鶻文佛經的殘卷。還有,我國的傣族文化一向不為人所知,解放後才發現傣族有非常豐富的傣文著作,其中即包含有南傳巴厘三藏的傣文譯本。由此可見,我國各族文字的大藏經是人類文化史上極為罕有的巍峨豐碑,其中凝聚了多少世代人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體現了我們民族的堅韌精神和偉大氣魄,這是我們可引以自豪的無價的精神寶藏。現在我國決定校勘出版《大藏經》作為整理古籍的重要項目之一。這是我們佛教界值得引以為慶的大喜事,也是國際文化學術界所衷心仰望、企盼已久的大喜事。 

 

 

    (十四)現在流傳下來的漢譯佛經是什麼情況?

    答:現漢譯三藏經典有1,692部,共6,241卷,統稱三藏十二部,此外中國學者撰述收入藏內的有一千多卷。明代嘉興版大藏經又收集中國學者撰述5,600卷編為續藏。近代日本也編印續藏,收集的也都是中國撰述的,共1,750部,7,140卷。

    我國第一次刻本漢文大藏經是西元971年宋開寶四年刻本。在此以後,曆宋、遼、金、元、明、清幾個朝代,一千年之間先後有二十餘次刻本。1936年在山西趙城縣廣勝寺發現金代西元十二世紀刻本大藏經,因此稱為趙城藏。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時,企圖劫走這部法寶,為八路軍搶救,犧牲了八位戰士,才保護下來。這部經現藏在北京圖書館。西安開元、臥龍寺藏有宋刻西元十二世紀磧砂板藏經,近代有影印本。明代政府刻的南本大藏經1372年開始在南京刻的和北本大藏經1410年開始在北京刻的,還有萬曆年間刻的方冊大藏經通稱嘉興藏現在還有留存。清代雍正、乾隆年間1735-1738刻的大藏經通稱龍藏,尚有經板留存。我國敦煌石窟所藏晉、魏、隋、唐人的寫經,自二十世紀初被發現後,很大部分被盜劫到國外,都是貴重的法寶,北京圖書館還藏有八千多卷。我國還有很多石刻佛經,最重要是房山縣石經山上的石經。那是西元七世紀初我國隋代靜琬法師開始刻的,一直繼續了千年之久。所刻經版,封存在九個石洞裡,和埋藏在塔下。1956年,中國佛教協會在政府支持下,費了兩年時間,將那裡的經版全部取出拓印了七份,現正在整理和研究中,計刻經一千餘部,近三千五百卷;並考證發現遼刻石經是以《契丹藏》為底本,也就是久已失傳的《契丹藏》的複刻。房山石經是一部稀有的法寶。 

 

 

    (十五)聽說佛教的宗派很多,這方面的情況能介紹一下嗎?

    答: 釋迦世尊住世之時,說法四十九年,皆隨眾生根機,方便立說,初無所謂宗派。大法東來,我國後世學者,見佛法如汪洋大海,為便利修習計,各擇一條道路,以求專精。於是乃有各種宗派之形成。宗派的命名,有取法,有取人,有取地,各不相同。隨著大量經論的傳來,印度佛教各部派思想與我國民族文化相接觸,經過長時期的吸收和消化,獲得了創造性的發展。西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極盛時期,在這時期,思想理論有著新的發展,各個宗派先後興起,呈現百花爭豔的景象。

    過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現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臺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三論宗(法性宗):三論宗是由鳩摩羅什傳譯龍樹、提婆中觀學,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而奠定三論宗的理論基礎。主要思想是透過“破邪顯正”、“真俗二諦”、“八不中道”、“涅槃世間”的道理,闡釋《般若經》“諸法空性”之義。其傳承法統為龍樹-提婆須利耶蘇摩-羅什-僧肇-曇濟-僧朗- 僧詮-法朗-吉藏。羅什之後,因北魏太武帝滅佛,宗風不振,經僧朗的復興,至唐朝吉藏,完成三論的注疏,又著作《三論玄義》,集三論思想的大成,因此被譽 為三論宗的開祖。該宗至唐中葉後,因天臺、唯識、禪宗的盛行而趨衰退。

    法相宗(唯識宗、瑜伽宗):唯識宗乃通過分析“法相”而得出“萬法唯識”的結論,因之得名。唯識宗亦稱“法相宗”。根本經典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六經十一論。其學說承繼無著、世親印度瑜伽行派的理論,主要教義有唯識說、三性說和五種姓說等。本宗由玄奘大師自印度傳譯一系列瑜伽 唯識的經論而奠定基礎,實際創宗者為其弟子窺基,二傳弟子慧沼,盛極一時。該宗以義理繁瑣,晚唐後逐漸式微,直至清末民國間,因唯識富科學探討的意義,研 究者增多,如楊仁山、太虛大師、歐陽竟無等。

    天臺宗:天臺宗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成立的佛教宗派。奉《法華經》為根本經典,智者大師依據此經“會三乘歸一大乘”的思想開展出“五時八教”的教相判釋,建立天臺宗的思想體系。本宗教學組織主要分為教、觀二門。教相門為一念三千、性具善惡;觀心門有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等。本宗法統傳承,初祖上推至龍樹菩薩,其次為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等祖師。隋朝四祖智顗(五三八-五九七)以慧文、慧思的禪觀思想為基礎,進一步依據《法華經》撰述《法華文句》、《法華玄義》及《摩訶止觀》,開創出具中國特色的教義及教判理論,乃天臺宗實際創立祖師。入唐後,唯識、華嚴創立並大興,天臺相形失色,直至中唐,九祖湛然提倡“無情有性”之說,使天臺宗風大振,後世稱其為天臺中興之祖。唐武宗會昌法難及五代戰亂後,宗門式微,至北宋有四明知禮、慈雲遵式的弘揚復興,近世則有諦閑、倓虛及慧岳等諸師的弘揚。

    賢首宗(華嚴宗):此宗以《華嚴經》為依據,顯示法界緣起,十玄六相的妙義,表現事事無礙相融相即的旨趣。唐初杜順和尚經立觀,為此宗的初祖,智儼,法藏相繼之,法藏世稱賢首大師,為此宗之集大成者, 故此宗又有賢首宗之稱。唐武宗及後周世宗二度法難,宗風衰微。近世研究者頗多。

    禪宗:禪宗的“禪”,即梵語“禪那”的簡稱,原義是心念的專一。禪宗即因主張以禪為生活中的修持而聞名。本宗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著稱,此思想乃根源於佛陀在靈鷲山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的典故,成就了“以心傳心”的美談,此後歷代祖師“以心傳心”次第傳承。

    南朝時,菩提達摩攜付法衣缽東來,被奉為中國禪宗初祖。再傳慧可,三傳僧璨,至唐朝四祖道信,融和達摩所傳《楞伽經》禪法與《般若經》離言絕相之教,進一步 開展出“隨心自在”的禪修生活,成為中國禪宗的基本風格。五祖弘忍發展道信宣導的修行與農耕結合,強調於日常生活中持守真心,成為自然的農禪生活。中國禪 宗即在道信及弘忍師徒的弘傳下正式形成。其後分為神秀、惠能二派,北宗神秀主漸悟說,南宗惠能主頓悟說。南宗因神會的力爭,乃逐漸取代了北宗地位,于中唐 後獨盛。六祖惠能的弟子有荷澤神會、青原行思、南嶽懷讓三系,後二系更開演為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派而成五家七宗,成為中國禪宗的主流。禪宗重視心性的特殊教法,雖歷經唐末至明清各代的戰亂,仍能屹立不搖。今日國內外許多道場皆為禪宗叢林,其影響之深遠可知。

    淨土宗:淨土宗以專念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得名。根本經論為《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和《往生論》等三經一論。主要思想可歸納為信、願、行三資糧--由信發願,由願起行。行則包括四種念佛、十六種佛觀、發三種心、修五念門等種種法門,其中尤以念佛法門,仗佛願力接引往生,三根普被,而稱為易行道。

    本宗的弘揚以東晉慧遠於廬山結社念佛為開端,乃中國淨土的主流,後有北魏曇鸞的弘揚,至唐代道綽、善導承其旨。開元初年,慧日倡禪淨雙修、戒淨並弘的 「不舍萬行」,承遠、法照、飛錫繼其說。因此,淨土宗在唐代可分為慧遠、善導、慧日三系。唯該宗並無祖徒相傳承的直接法系,直到宋朝石芝宗曉法師,將歷代弘揚淨土法門有重大貢獻者,如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和省常等諸位大師列為淨宗七祖,明代又舉袾宏、智旭,清代舉行策、省庵、徹悟及民國印光共成十三祖。

    淨土法門不僅禪師力倡兼修,亦為天臺、律家所重,又因簡單易行,徹上遍下,無所不宜,故流傳廣遠,歷代不衰,至今仍弘傳興盛。

    律宗:律宗以研習及持守戒律得名。東晉時陸續傳入《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只律》、《五分律》等律典。北魏法聰弘《四分律》,慧光承之,繼而唐朝道 宣更以大乘教義闡揚《四分律》,撰著律學五大部,創南山律宗。另與道宣同一時代的,尚有法礪所創相部宗,懷素所開東塔宗,合稱為“律部三宗”。後唯存南山 宗獨秀,後代所稱的律宗即指此宗。南山律宗將戒律分為止持戒及作持戒;教理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判一代時教為化教及制教。

    唐末五代,律宗與諸宗衰落,直至宋代,因有允堪、元照律師的弘傳,加上天臺宗師多兼弘戒學,律宗乃應運中興。明末清初古心律師及其法嗣三昧律師在寶華山主持 戒席達百餘壇,寶華戒壇名震一時。近世因有弘一、慈舟律師的弘揚,律宗乃存續不衰。弘一律師,深研律學,且力行之。著有《四分律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 備覽》等書。

    密宗:亦名真言宗,密宗因自稱受法身大日如來真實言教(密咒)的傳授,且須經灌頂等入教儀式和秘密傳授方可傳習,故稱密宗或密教。該宗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為根本經典,主要教義為胎藏界、金剛界兩部曼荼羅所代表大日如來智德顯現的宇宙萬有之說;另以一切萬法的六大本體,四曼相大,三密用大,闡明本自具足如來德性,當身即是大日覺位,修習手結契印,口誦真言,心觀大日如來的三密加持,則能達到“即身成佛”,頓證當體大日佛位。密教思想早在三國時期傳入,至玄宗開元年間,印僧善無畏、金剛智、不空陸續來華,譯出弘傳 《大日經》、《金剛頂經》後,始形成宗派。該宗傳承法系為龍樹-龍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一行-惠果。密宗因理論教義與修持方法與中國傳統文化習俗頗有差異,因此民間不甚流行,唯在元、明、清之際仍受朝廷護持,今日中國西藏地區乃密教盛行區或。另外,歐美及臺灣密宗的弘揚也有日漸興盛趨勢。

    另外在早期還有俱舍宗與成實宗,很多書上有十宗說,這二宗的情況是這樣的:

    俱舍宗:本于世親菩薩的《俱舍論》。發揚諸法的有諦。《俱舍論》為《阿毗達摩俱舍論》之略稱。阿毗譯對,達摩譯法,俱舍譯藏。合稱對法藏論。對有二義,一對 向涅槃,二對觀四諦。法亦有二義,一為勝義法,即涅槃,二為法相法,即四諦。所謂對法者,即以無漏真智,觀四諦之理,而得涅槃之樂,這是本論的目的。陳時 真諦三藏譯此論,並作疏釋之,佚而不傳。唐代玄奘大師重譯此論三十卷,門人普光作記,法寶作疏,大為闡揚,隨立此宗,然今則乏人問津矣!

    成實宗:以訶黎跋摩法師的《成實論》為依據,發揮人法二空之理。姚秦時,鳩摩羅什大師譯此論,遂傳入中國,此宗發宇宙萬有,分為世界門及第一義門。世界 門認諸法為有,人我非無,不知一切諸法,皆從因緣而生,離因緣則滅,雖有亦假,似有實無。進而入第一義門,則說人空法空,五蘊假和合中,實無常實無人我, 曰人空觀。五蘊諸法,但有假名,並無實體,曰法空觀。二空深理,至此宗乃顯然揭出。此宗于鳩摩羅什大師之後,僧睿,僧導,僧柔,法雲等代相遞傳,至唐漸衰。

    以上各宗,有大小乘之分者,俱舍成實二宗,屬於小乘,其餘八宗,屬於大乘,有密教顯教之分者,密宗屬於密教,其餘九宗,屬於顯教,有難行道與易行道分者,淨土宗屬於易行道,其餘九宗屬於難行道,這是自來判釋佛教各宗的大要。在今天國人以修學淨土宗、禪宗、密宗為主,其中尤以淨土宗為盛。

 

    (十六)佛的教言稱為經,為何六祖慧能的《壇經》稱經呢?

    在佛教中,只有佛的言說才能稱之為“經”。但是,六祖慧能的言行記錄卻被稱之為《壇經》。嚴格地說,這是違背了佛教的規矩,但從中也可看出六祖慧能在佛教中地位之高。

    慧能,俗姓盧,三歲死去父親,老母守節撫養他長大,家中很窮,生活困難,慧能靠打柴來養活老母和自己。有一天,一位客人來買柴,令慧能將柴送到他在客店的住處去。慧能將柴送去後,錢貨兩訖,拿了錢正要離去,忽然聽見那位客人在讀《金剛經》。慧能聽了,心中一動,若有所悟,便問那位客人:“請問貴客尊姓大名, 尊駕的這卷經從何處來?怎麼會想到誦讀這卷經?”那位客人名叫安道城,回答說:“我曾在蘄州黃梅縣雙峰山東的馮墓山禮拜五祖弘忍和尚。他門下有千余弟子,稱為東山法門。他在那裡講經說法時,說是只要一心誦讀《金剛經》就能見性成佛。我聽了他說法以後,至今一直誦讀《金剛經》。你對《金剛經》這樣感興趣,看來對佛門有緣,為什麼不去拜在弘忍和尚的門下呢?”慧能說:“我很想去,可惜家裡窮,全靠我砍柴、賣柴謀生。我去出家,誰來養活老母親呢!”安道城將十兩銀子送給慧能安家,作為他贍養老母的費用。慧能接過銀兩,連聲道謝。回家辭別老母,束裝出發,前往黃梅縣去了。

    慧能到了黃梅東山,參謁弘忍大師。弘忍說:“你從哪裡來?”慧能答:“嶺南。”弘忍問:“你來此山禮拜我,對我有什麼要求?”慧能答:“別無要求,只求作佛。”弘忍說;“嶺南人無佛性,怎麼配成佛?”慧能當即回答:“人分南北,佛性可並無南北之分。嶺南人與你大和尚相比,從體型來看,當然不同,但從佛性來看,又有什麼差別呢!”弘忍認為慧能有慧根,對他很看重,但因為左右有人,就假意訂責道:“去,到碓房舂米去!”慧能禮拜而退,在碓房舂米,一連幹了八個月。

    有一天,弘忍忽然集合全體門人,宣佈說:“你們各人回房去,憑自己的智慧,寫一首偈呈我看。如果有誰能領悟佛法大意,我將付法傳衣給他,成為禪宗的第六代祖師。”當時弘忍門下有七百余名僧人,其中以上座神秀最為傑出,經常代替弘忍傳授佛法。因此,諸門人回禪房後,議論紛紛,認為只有神秀才能擔當傳衣受法的重任。我們這些人還是知趣一點,別去呈什麼偈了。

    大家推崇神秀,神秀也認為自己是弘忍的當然接班人,心中思忖:“諸人不呈心偈,只因為我是教授師,不敢和我來爭。我如果不呈上心偈,五祖如何知道我心中見解的深淺?”當時五祖堂前有三間房廊,廊壁上原來準備令畫匠盧珍繪《楞伽變相》。神秀在夜半手執燭臺在南廊中間壁上題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第二天一早,弘忍大師喊盧珍來畫《榜伽變相》,忽然看見壁上題了一首偈,就打消原意,給了畫匠盧珍三十串錢,說是不畫《楞伽變相》了,讓此偈留在壁上吧!接著,弘忍大師將全部門人喊來,焚香偈前,說:“後代能依此修行,也就不會墮落了。”門下弟子念誦此偈,都說道:“善哉!善哉!”弘忍將神秀喊來問道:“這首偈是你寫的嗎?”神秀說:“罪過,罪過!偈確是我寫的。願和尚慈悲,看弟子是否有小智慧。能夠識得佛法大意?”弘忍說:“你作此偈,只到門前,尚未入門。凡夫依此偈修行,不致墮落。但要覓無上菩提,此偈仍還不行。你去思考幾天,另呈一偈給我。如果新偈能人得門來,我將衣法付你。”神秀一連思考了幾日,仍是不得要領。

    當時,慧能在碓房舂米,聽見大家在誦偈,就問同學:“你們在念什麼啊?”同學說:“你不知道嗎?和尚求法嗣,要大家呈上心偈。大家念的是神秀上座所作的偈,和尚深加歎賞,肯定要付法衣給他的了。”慧能說:“念給我聽聽,行嗎?”同學就將神秀的偈念了一遍給他聽。慧能說:“美則美矣,了則未了。”同學訶責他: “你懂得什麼!別口出狂言了。慧能說:“你不相信嗎?我願以一偈和之。”同學們相視而笑,不屑答理。這是因為大家認為慧能是個一字不識的文盲,只配踏碓舂米,沒有資格來談和偈的問題。

    就在這天晚上,慧能手持燭臺,來到廊下,請張日用將他口述的偈寫在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二天,寺內徒眾看見壁上又題了一偈,都很詫異。相互詢問的結果,大家知道是慧能所寫,都認為他太膽大妄為了,居然想與上座神秀爭高低。弘忍看見此偈,認為慧能是傳法的根器,但恐怕大家知曉後,要起妒忌心與慧能為難?就假意說道:“此偈是誰所作,畢竟仍未見性。”大家聽見弘忍這樣說,就不再對此偈引起注意 了。到了晚上,弘忍瞞著眾人,暗自來到碓坊,問道:“米白了嗎?”慧能說:“米白了,但沒有篩過。”弘忍用手中杖在石碓上擊了三下,回身便走。慧能心領神會,到了三更天的時候,慧能進了弘忍的禪室。弘忍為慧能說《金剛經》的要旨,慧能聽了一遍便領悟了。弘忍將頓法與衣都傳付給他,說:“你從今以後是第六代祖師了。衣是信物,代代相傳。法須以心傳心,當令傳人自悟。”弘忍又說:“慧能,自古傳法,氣如懸絲!若在此間,有人害你。你必須趕快離去!”慧能問: “我應當隱避在何處呢?”弘忍說:“逢懷且止,遇會且藏。”慧能向弘忍禮拜畢,捧衣離去,當夜悄悄南行,沒有一個人知曉此事。

    第二天,弘忍不再上堂講法了。門下弟子既驚疑又奇怪,便上前詢問。弘忍說:“吾道行矣!你們何必再問?”大眾又問:“衣法傳付給誰了?”弘忍說:“能者得。”弟子相互詢問:“誰是能者?”忽然有人發現慧能不見,他的名字中又有一個“能”字,於是斷定老和尚將衣法傳付給慧能了,就紛出追逐,準備去將傳法袈裟搶奪過來。幾百人一連往南追了二個月,來到了大庾嶺,山高路險,澗深林密,追逐者喪失了繼續追逐的勇氣,就都中途折回了。只有僧人惠明,原是陳宣帝之孫,曾經當過三品武將,性氣粗豪,頗有膂力,獨自追到嶺上,見到了慧能。慧能眼看逃不走了,就將信衣擲給惠明。惠明說:“我來不是為了爭奪衣缽,而是因為和尚傳法給你,希望你能對我指點一二。”慧能對他說:“不思善,不思惡,哪個是你的本來面目?”慧能的意思是指若能做到不思善不思惡,就是無念。無念無住,一切皆空。到那個時候,就能體驗到佛心,而我的真正的本來面目也就是佛心,即所謂“佛即我心,我心即佛”。因此,惠明聽了,當即大徹大悟,向慧能禮拜而退。

    慧能繼續向南行去,遵照五祖弘忍囑咐之偈,隱居於懷集與四會兩縣之間,隱姓埋名十餘年。唐高宗儀鳳元年(西元676年),慧能到南海去。正月十三日,投宿於法性寺,遇見印宗法師講《涅槃經》。他晚上在廊廡間休息時,風吹幡動,有兩名僧人因此而引起爭論,一個說是幡動,另一個 說是風動,爭了半天,誰也說服不了誰。慧能在旁插嘴說:“風和幡都沒有動,是你們自己的心在動!”印宗在房中聽到了慧能的議論,不禁肅然起敬。第二天,印宗邀請慧能進自己的禪室,具體詢問關於風、幡的說法。慧能講了關於“心動”的道理以後,印宗不覺起立說:“行者定非常人,請問師承是誰?慧能將自己得傳五祖弘忍衣法的經過全都告訴了他。印宗當即執弟子之禮,請授禪要。他還召集全寺僧眾宣佈:“我印宗是個凡夫,今天遇到了肉身菩薩。”他請慧能與大眾見面,並請慧能出示傳法袈裟讓大家瞻禮。正月十七日,會齊當地高僧為慧能削髮。二月八日,慧能在法性寺由智光律師授具足戒。接著,慧能在該寺開東山法門,弘五祖妙旨。第二年二月八日,慧能表示想歸居舊地,印宗與僧俗千餘人送他返歸曹溪寶林寺。韶州刺史韋據,請慧能在大梵寺說法,並從他受無相戒。慧能所說之法,由門人法海記錄,稱為《壇經》盛行於世。

 

 

    (十七)什麼是大乘與小乘?

    答:大乘Mahāyāna和小乘Hīnayāna是佛教的兩大宗派。

    乘就是車子,乘是運載的意思,能運載行人到遠近不同的目的地,藉以比喻教法。乘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可以離苦的此岸,到達樂的彼岸,脫離煩惱的此岸,到達清涼的彼岸。至於所謂大小乘者,概略言之,小乘譬如腳踏車,用於自載,大乘譬如大汽車,自載兼以載人。小乘行者,為了自度(拔一己之苦)自利(得一己之樂),大乘行者,為了自度度人,自利利人。小乘修觀無常行,對於宇宙萬有,只說其生滅現象;大乘究竟觀一切法,於生滅現象外,更說明不生不滅的平等真如的本體。小乘修四諦,十二因緣;大乘修六度。小乘但破我執,斷煩惱障;大乘破我法二執,斷煩惱障所知障。小乘證阿羅漢辟支佛果,大乘證大覺果——佛果。

    大小二乘,是出世間法的修持,若概括世間法來說,有所謂五乘佛法,五乘者、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人天二乘是世間二乘,聲聞、辟支聞、菩薩是出世三乘。出世三乘中聲中聞辟支佛是小乘,菩薩是大乘、這五乘佛法,概括了佛法的全貌。 

 

 

    (十八)什麼是五乘教法?

    前面剛提到五乘者是:人乘、天乘、聲聞乘、辟支佛乘、菩薩乘。五戒的教法戒殺、盜、淫、妄、酒的五條戒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間,叫做人乘。十善的教法不犯十惡:1殺;2盜;3淫;4妄語;5兩舌(即挑撥離間);6惡口(即粗惡傷人的言語);7綺語(即邪淫言語);8貪;9嗔;10邪見(即否認因果的見解),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四諦的教法,能令人斷除見惑我見、常見、斷見等錯誤見解和思惑對世間事物而起的貪嗔癡等迷情,證得涅槃,叫做聲聞乘。“聲”是言教的意思,聽聞佛的言教,悟四諦之理而得到解脫的人叫做聲聞。在沒有佛法的時代,有人獨自悟到緣起之理而得到解脫,但他不能把自己悟到的真理說出來,這種人叫做獨覺,因此十二因緣法叫做獨覺乘。六度的教法,能令修持者行菩薩道,經過無數世的難行苦行,最後達到佛的果位,叫做菩薩乘。

 

三、佛法裡面講的是什麼

 

    (十九)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麼?

  佛教的教典之多,乃是眾所周知的事,所以到今天為止,尚無法硬性地指定那一部或那幾部是代表性的佛經,在中國之所以有許多宗派的出現,大體上是由於所宗經論的立場不同而產生。

  不過,佛教的教理,有一個基本原則,那也是釋迦世尊對於宇宙人生的特別開悟,悟到一個緣生的道理。

    所謂緣生,就是因緣所生,也就是由於各種關係的結合而產生各種的現象。比如一篇文章能夠形成為文章,能夠達到讀者的手裡,能夠使得讀者明白一些有關佛教的問題,這中間的關係(因緣),看來簡單,實際則複雜之極;文字的來源及修養,知識的累進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熱忱及見解,加上文具的製造及運用,文稿的檢字排版及印刷,郵件的寄發及傳遞,最後還得有讀者自己的興趣知識及精神,才能完成一篇文章從作者到讀者之間的任務。這種關係(因緣)的舉例,尚是粗淺而明顯的,若要更進一步的考察,每一個關係的單元上,也都連帶著許多的關係,這種關係連帶關係的現象,便是因緣。事物的出現,是由於因緣的聚何合,事物的消失,是由於因緣的分散,這就叫作緣生緣滅。 

 

 

    (二十)佛教的根本教條是甚麼?

  從原則上說,佛教並沒有甚麼教條,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戒律。

  但是,佛教的戒律,並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於神意的約命,所以也不像其他的宗教含有神秘性。佛教的戒律,是根據倫理的要求而來,所以也是純理性的。

  佛教的基本戒,就是五戒十善,雖然,佛教的教徒由於修持層次的不同而分有 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還有大乘的菩薩戒 ,但其均以五戒十善為基礎;也可以說其他各戒都是五戒十善的升格或詳細的分科。所以,如能把五戒十善守完善了,其他的戒也就不太困難。

  所謂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私通)、不妄語、不飲酒。

    所謂十善,乃是五戒的擴大與加深,並且要戒作惡也戒不去行善,十善是佛教對世間善行的總稱。它是以三種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四種語業(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及三種意業(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所組成的。又稱十善道、十善業道、十善根本業道或十白業道。

  總之,佛教對於戒的要求是諸惡莫作與眾善奉行,凡是有害於身心、家庭、社會、國家、人類,乃至一切有情眾生的事,都要在這五戒十善的範圍之內,儘量不作,否則,就要儘量去作。作了惡是犯戒,不作善也是犯戒。

  不過,佛教是開明的。如果不知作的是犯戒的行為,雖作了也不算破戒,如果無心犯戒,雖犯了戒,也不成破戒的正罪;如果存心犯戒,結果縱然沒有破戒,還是有罪;犯戒,一定要心、境、事三者的相應相成,才得破戒的正罪。

 

 

    (二十一)信仰佛教必須吃素嗎?

    不。素食雖是佛教鼓勵的事,但卻並不要求所有的教徒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出家眾要素食,在家眾可食三淨肉,三淨肉是指眼不見殺,自眼不見是生物為我而殺。耳不聞殺,於可信之人,不聞是生物為我而殺。不疑殺,知此處有屠家,或有自死之生物,故無為我而殺之嫌),是為慈悲一切有情眾生的 原故,所以在南傳地區的佛教國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堅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們不親自殺生。

  因為,五戒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信佛之後,如能實行素食,那是最好的事,若因家庭及社交上的困難,不吃素也不要緊,但是不可再去親自屠殺,也不可指揮他人屠殺了。買了屠死的魚肉回家,那是無妨的。

 

 

    (二十二)信仰佛教必須出家嗎?

  不。佛教的宗旨雖在解脫生死,出家雖是解脫生死的最佳途徑,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實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夠解脫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 脫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脫道為依歸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雖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後上生色界淨居天,再證四果阿羅漢,就入解脫之境 了。所以在家人證到三果,也就相近於解脫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觀點來說,為了化度眾生,菩薩隨類應現,到處化身,經常是化現在家人的身分,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薩中,除了地藏彌勒之外,多數是現的在家 相。印度的維摩居士及勝鬘夫人,都能代佛說法,但他們是在家人。所以,真正行菩薩道的佛教信徒,那是不一定要出家的。出家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乃是由於住持佛教教團而使佛教存在及弘揚的理由,也是由於教內倫理制度的理由。說得明白些:出家的佛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徒是佛教的皮肉。在本體上說,出家的重要;從作用上說,在家的重要。因此,信了佛的,可以出家,但卻不是必須出家 。

 

 

    (二十三)信仰佛教必須皈依嗎?

    是的。若要加入正信的佛教,成為佛教的教徒,必須經過“三皈”的儀式,這一儀式的重要性,也像國王的加冕、總統的就職、以及黨員的入黨等,是打內心表現出來的一種效忠的宣誓、一種懇切的承諾、一種渴仰的祈求、一種生命的新生、一種虔誠的皈投,所以這在佛教看得極其重要。否則的話,縱然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沒有註冊的旁聽生,這對於信仰心理的堅定與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皈的儀式,是請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證,並且教授三皈的內容,那就是:

  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念三遍)

  我某某,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我某某,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

  我某某,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眾。

    三皈的儀式,簡單而隆重,主要是使自己一心一意地皈投三寶、依仰三寶,獲取聖潔而堅貞的信心。佛是佛陀,法是佛的言教,僧是弘揚佛法的出家人,從這三大物件的皈依,可以得到現前的身心平安,以及未來的解脫生死乃至成佛之道的無上至寶,所以稱為三寶,所以信仰佛教也就稱為皈依三寶。

 

 

    (二十四)佛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 前面說過釋迦牟尼當初出家的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當時印度許多教派都是有最後解脫的理想的。佛教教義的基本內容簡單地說來,就是說世間的苦苦諦和苦的原因因諦或稱集諦,說苦的消滅滅諦和滅苦的方法道諦。佛教經籍非常繁多,其實不超出這四聖諦,諦的意義就是真理,而四諦所依據的根本原理則是緣起論。佛教的所有教義都是從緣起論這個源泉流出來的,因此佛法從這個角度來說就是緣起法。 

 

    (二十五)緣起如何理解?

    答: “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離開關係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現象是無常的,常常生滅變化,但它的變化卻不是沒有規律的,而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做一定的變化。這變化的法則就是緣起。因、緣,一般地解釋,就是關係和條件。佛曾給“緣起”下了這樣的定義: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四句就是表示同時的或者異時的互存關係。 

 

 

 

    (二十六)什麼是三法印?

    答: 三法印,是釋迦牟尼世尊,自人生現實的生老病死問題中,研究其果,推察其因,所觀察出的現實上的真理,這真理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般寂靜。”判斷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去衡量。“法印”的印就是印璽。國王的印璽可以證明檔的真實有通行無阻的作用,藉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義,也以符合“法印”而證明其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對一切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為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 

 

 

    (二十七)諸行無常怎樣理解?

  答: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生住異滅,刹那不住。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這一切,均屬無常。

  宇宙萬有,皆由因緣和合而生。既是因緣所生,自不免有遷流變化。因此,有情的生老病死,萬物的生住異滅,世間的時序流轉,宇宙的成住壞空,這一切都脫不出無常的範圍。

    曹孟德短歌行雲:“對酒當歌,人壽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朝露,是生滅無常;杜子美離亂詩雲:“時難年饑世業空,兄弟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幹 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骨肉流離,是聚散無常。李太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宮女如花春滿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由宮女如花到鷓 鴣亂飛是世事無常;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花草,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燕子,入百姓家,是繁華無常。

    再如:“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似雪。”是青春無常;“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是人事無常。“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戎樓空。”是盛衰無常,“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是時序無常。總之,因緣所生法,生滅代謝,遷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世間真相,本來如此。

    無常,不僅只是詩詞裡的句子,以科學立場而言,由微塵至世界,由地球至銀河系,都是不停的在流轉變遷。拿人來說,在生理上,毛髮爪甲的代謝,血液淋巴的迴圈,是無時或止的。時時刻刻有老的細胞死亡,時時刻刻有新的細胞產生,在這不停的生滅變化中,使一個人自幼小變的壯大,壯年者日見衰老,衰老者終至死亡。在心理上,前念甫滅,後念已生,刹那刹那,不得停止。這顆妄心,終日間因緣攀境,而所攀的境,卻又轉瞬即逝。人的一生像是一幕電影,放映機中的膠片不 停的轉,銀幕上的影子也不停的動,前影將逝,後影即顯,後影將逝,再後的影子又接上來。銀幕上一旦出現空白,表示故事告終,心理活動一旦停止,這一期的生 命也就即此結束。所以《金剛金》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但是,佛法上的無常,只是變滅,而不是斷滅。這種變滅是前滅後生,相續不斷。這種生滅代謝,相繼不停的情況。就是人生和宇宙間,一切現象的真理。 

 

 

    (二十八)諸法無我怎樣理解?

  無我。世間萬法,自時間上看,生住異滅。刹那不息,找不出永恆和常住;自空間上看,因緣所生法,賴眾緣和合而有,無真實之萬物,亦無真實之我。

    在佛法上說,所謂我,只是四大——地水火風(這個四大可不是世間說的酒色財氣),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和合體;自科學上說,人是由碳,氮,氫,氧,硫等 十五種元素構成的。但不論是四大五蘊,或十五種元素的結合,大體來說,所謂我,不外精神肉體二部份。而我人所執著的,也就是以這個精神肉體結合的的假相為我。但是,仔細分析起來,在這個假相中,到底是精神是我呢,還是肉體是我?如果肉體是我,那麼是頭是我,還是腳是我?是肝是我,還是肺是我?若說人的主宰 是心(生理學上告訴我們,心臟只是循環系統中壓衡血液的器官),那麼摘除了頭顱四肢後還成不成為我?若說人的主宰是腦(醫學上謂大腦司記憶,想像,思考, 判斷;神經司傳導)。然自佛學眼光視之,肉體之腦與神經,有如燈泡電線,只是工具,若無生死根本流傳的“識”為主宰,則猶如燈泡電線未通電源,是不能發生 作用的。)那麼截去四肢和軀幹還成不成為我?

  如果說肉體不是我,精神才是我。那麼人的情緒喜怒哀樂,轉變無常。究竟喜時是我?怒時是我?笑時是我?哭時是我?

    在人體生理方面來說,由於細胞的新陳代謝——紅血球的壽命只有數星期,一般細胞幾個月,毛髮爪甲的代謝更為明顯。這樣看來,三十歲的我,全然不是三歲時的我。在心理方面來說,年青時的我坦白誠懇,熱情慷慨;年老時的我自私慳吝,冷漠保守。這樣看來,究竟那個熱情慷慨的青年是我?還是這個冷漠慳吝的老者是我?

  真正的我,只是我們的真如佛性,但此真如佛性,為妄想執著所遮蓋,就執著這個五蘊假合之相為我。而此五蘊假合之相,不能常住,沒有自體,所以於四大五蘊之中求我。畢竟了不可得。

 

 

    (二十九)涅槃寂靜怎樣理解?

  最後說到涅槃寂靜,涅槃,譯為圓寂,譯亦為滅。大乘義章雲:“梵語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

  眾生以我執之故,起惑造業,因業受報,所以我執是生死流傳的根本。若無我執,則惑業不起,當下能正覺諸法實相,一切即是寂靜的涅槃。

  涅槃是從無常,無我的觀察中,深悟法性寂滅,而獲得的解脫。由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現象,並無任何固定的實體存在,只是刹那生滅的連續狀態。無常是空,無我也是空,因此,釋尊的根本思想,就是以空為根據而有的緣起觀。三法印也是以空為基礎的。 

 

 

    (三十)空到底作何解釋?

    答:社會上,許多人都會說幾句“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等佛經上的術語,甚而有些人拿這些術語,當作諷嘲佛教的口頭禪。但是你若問他什麼是四大,什麼是色,什麼是空,恐怕多數人答覆不上來。

    在某一教的宣傳品上,也常有些:“空,空,空。空,空,空。人生到頭一場空。”一類的句子,玩味他們所說的空,約是指空無所有而言。因此、就難怪有些人說:“人生幾十年,還不是一場空夢,何不看開一些,吃點兒,喝點兒,落得個眼前受用。”這話一傳再傳,人云亦云,結果使社會上產生了多少個落得眼前受用的 “達觀人士”,也增加了多少個覺得人生是“空無所有”的悲觀份子。

  不錯、佛教是講空的,但佛教的空,決不是空無所有。佛法上說的空,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何以見得?我們且看佛經所說。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關於五蘊,本文中曾屢屢談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約相當於物質、受想行識則屬於精神。這些前章中已有介紹,此處不再詳述。此處要說明的,五蘊何以皆空,簡單說來,所謂五蘊,也是因緣所生,而非實有。色從四大和合而有。受思行識由妄想分別而有,究竟皆無實體,故曰皆空。

    宇宙萬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既有因緣和合而生,其在未生之前本無此物,既滅之後亦無此物。即在其生後滅前,也不過是因是緣和合下一時所有的幻相,本無自性可言。比如以桌上的一冊書而言,書是眾緣和合——集著作者,出版者,制紙者,印刷者等若干人力物力而成。有一天,這冊書破損散佚,或火焚成灰,水溺成漿,就叫緣盡而滅。在其生後滅前期間,亦不過是一時“假有”。何以說是假有呢?因為所謂書,無非是個印有字跡的紙本子,若沒有了紙和裝訂線,還有書的實體可言嗎?

    進一步說,紙和線亦無實體,若除去了紙和線中的植物纖維,何嘗還有紙和線的實體,由此看來,所謂書,紙,線,甚至於纖維者,無非都是假名而已。大智度論上有關於假名的比喻說:“諸法性空但名字,因緣和合故有,如山河草木土地州郡城邑名之為國,巷裡市陌處館宮殿名之為都……離此因緣名字則無有法,今除山河土地因緣名字更無國名,除廬車道陌因緣名字晚無都名……”

    因此看來,所謂國者都者,亦系假名,何有實體?佛經上有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偈中,指出了佛法上對萬物的假、空、中,三觀。所謂國,所謂都,所謂書,所謂紙,都是假名,稱為假觀。國、都、書、紙,皆以因緣和合而生,本無自性,故皆曰空,這是空觀。但國、都、書、紙,性雖然空,相卻是有,我們不妨稱它為國、都、書、紙。這是中觀。

  領會了佛法上的假,空、中,三觀的意義,就可知道佛法上說的空,不是沒有,而是叫我們不要執著。能破除了我執和法執,自然就可以達到轉迷成悟,離苦得樂的境界。 

 

 

    (三十一)佛法總提到苦,苦怎樣解釋呢?

  佛經中,除了說空外,還常說到苦。那麼,世界上到底有那些苦呢?原來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名娑婆世界,娑婆義為堪忍,意思是我們這個世界裡,充滿了眾苦和煩惱,生活於這個世界的裡眾生,必須安於十惡,忍受三毒及諸痛苦煩惱,才可生存下去。

  事實上,三界眾生,所受無非是苦,但因習以為常,不被察覺。有時反以苦為樂,生趣盎然。  

  苦的種類甚多,《大智度論》上說:“四百四病為身苦,憂悉嫉妒為心苦,合此二者,謂之內苦。外苦亦有二種,一為惡賊虎狼之害,二為風雨寒熱之災,合此二者,謂之外苦”。

  說人生之苦說得最具體的,是《涅槃經》上說的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類苦,分述如下:

  1、 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復記憶,事實上,十月胎獄之苦,且不必說,即出生之際,一個六磅八磅重的嬰兒,通過狹窄的陰道這痛苦已非言語所可形容、脫離母之後, 為外界灼熱或寒冷的空氣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來提去,這對嬰兒細嫩的肌膚而言,其痛苦較皮鞭抽體尤有過之。嬰兒出生後呱呱大哭,實是肉體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2、 老苦:唐人詩雲:“公道人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會饒。”老,是任何人無以避免的。韓愈祭十二郎文雲:“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四十 如此,未免旱衰。但即使天賦過人,或攝生有術,到了七十歲八十歲,上述現象總會發生。又何況一般人在苦奔波了數十年之後,除了生理機能衰退外,因過去勞苦 積累而貽留的腰酸背痛風濕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至於老之對於女人,則更為殘酷,因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著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 明眉皓齒,傾城傾國而雞皮鶴髮,老態龍鍾,固然使人感慨,但誰又能逃出這個老的公例?

  3、 病苦:人自呱呱墮地之日起,就與病結下不解之緣。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潰瘍肺結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壓心臟病,也許有人說,科學進步,新藥日出,只要有錢,何愁治不好病?其實不然,特效藥固然層出不窮,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見,如小兒麻痹症,癌症,在近年來日漸增多。進一步說,即是藥物能治癒身體上的疾患,但由於社會競爭劇烈而致精神緊張憔慮所引起的神經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豈是藥石所能奏效的?

  本來四大假合之身,難免有寒熱失調的時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時間還好受,倘長年纏綿病榻,日與藥物為伍,這種痛苦,豈可言喻?

  4、 死苦:一部鋼鐵鑄成的機器,其壽命也不過由數年到數十年,一個血肉之軀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漢武求長生之藥,只留下千古笑柄;道家方士的燒汞煉丹,也到底仙道無憑。耶穌教在邏輯學上最大的錯誤,就是永生的問題。蓋宇宙萬象,生住異滅,周而復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壞,法爾如是,安有例外?佛經上說,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四千大劫,但報終仍當墮落,不出六道輪回。  

    既然如此,則死之於人,也就不足為異了!無奈“壯志未酬身先死”,每一個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壯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時死前肉體上和精 神上的痛苦,四大分離,呼吸困難,心裡有千言萬語,一句也說不出來。這時嬌姿稚子,環繞榻前,生死離別,淒慘無比,尤以將死未死之際,這一生所作所為,善善惡惡,一一自腦海映過。對於那些善的,無愧於心的,會感到欣慰寧靜,但對那些惡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將會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這時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 獄相見,神識受業力牽引,墮入惡道,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之痛苦,尚有甚於此者乎?

  5, 愛別離苦:語雲:“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生死離別,人間慘事,青春喪偶,中年喪子,固然悲痛萬分,即使不, 是死別,或為謀求衣食,或因迫於形勢,與相親相愛的人生離,也將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身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 可避免的。

  6、 怨憎會苦:和愛別離苦相對的,是怨憎會苦。意氣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愛人,恩愛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歡的子女,或生離,或死別,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 的,那些面目可憎,語言乏味;或利害衝突,兩不相容的人,偏又聚會在一起。像這些可厭可憎的人,能夠終身不見,豈不眼前清淨?無奈社會上人事問題,繁雜萬端,“不是怨家不聚頭”,在某些形勢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隨形,好像再也沒有分散的時間,這豈不是令人苦惱萬分?

  7、 求不得苦:想獲得某一件東西,經濟力量達不到;想謀求某一個位置,僧多粥少謀不到。甲男愛上了乙女,乙女卻屬意於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在工廠或化驗室裡實驗 研究,但為了吃飯卻不得不委曲在辦公桌上畫等因奉此。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說求不得,即使第一個願望求得,第二個願望又立即生出來。山谷易滿,人欲難平,誰會感覺到自己一切都滿足了呢?不滿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豈不苦惱?

  8、 五陰熾盛苦:五陰即是五蘊,五陰集聚成身,如火熾然,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陰熾盛,四大不調,而有疾病之苦。受陰熾盛,領納分別,使諸轉本加極:想陰熾盛,想相追求,而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行陰熾盛,起造諸業,又為後來得報之因,且因行而遷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識陰熾盛,起惑造業,三世流轉,而有生死之苦。

  總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然苦只是果,並非因,苦之因何在?這在“四聖諦”中有解答。佛教的基本教法除四聖諦、三法印、八苦外還有八正道與十二因緣說。 

 

    (三十二)什麼是八正道? 

    八正道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不邪謂之正,通達無阻謂之道。正道者,能令眾生苦集永盡,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故八正道亦稱八聖道。

  一、正見,是正當的見解,世間正見如佈施持戒,出世正見謂明達苦集滅道四諦理,不為俗見惑見所惑。

  二、正思維:一般人所發的思維,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既見四諦理。即以無漏智慧發動思維,而使真智增長,斷除迷惑,而證真性。

  三、正語:以正當的言語而修口業,離諸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得正語,則口業自淨。

  四、正業:梵行清淨,不染三毒,謂之正業。我人起心動念,無非造業。修道須身不造殺盜淫,口不作欺妄語,意不起貪嗔癡,即謂正業。

  五、正命:命謂賴以生活的生計,修道者當離五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德,占相吉凶,高聲現威,說得供養——而以正當職業謀取生活。

  六、正精進:向出世之方,涅槃之道 ,努力前進,稱正精進。得正精進者,不從事於徒苦身心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之法。

  七、正念:念從心起,心不離道,惟念真如實相,或功德相好,故稱正念。得正念,則與菩提相應,心無動失。

  八、正定:遠離不定,邪定,及有漏禪,以真智入于無漏清淨的禪定,謂之正定。得正定,則能正住於理,決定不移。

  八正道,又可歸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即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為戒學;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修八正道,為滅諦之因,可達於涅槃。

 

 

 

    (三十三)請解釋一下,“有漏皆苦”的意義

    答:“漏”就是煩惱。佛教認為眾生不明白一切法緣生緣滅,無常無我的道理,而在無常的法上貪受追求,在無我的法上執著為“我”,或為“我所有”,這叫做惑,惑使人煩惱,所以又叫做煩惱。煩惱種類極多,貪貪欲、嗔嗔恨、癡不知無常無我之理等等叫做癡是三毒,加上慢傲慢、疑猶疑、惡見不正確的見解,如常見、斷見等 為六根本煩惱。由於煩惱而造種種業,業就是行為身業、言語口業、思想意業的活動。煩惱和業引生未來或為天人,或為人,或為地獄、鬼、畜生的身心;於是又起 煩惱,又造業,又生身心,這樣的生死輪回,沒有休歇。而生死輪回是苦的。以人生而論,一般地說有八苦:生苦嬰兒在胎出胎時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 與所愛的分離、怨憎會苦與所怨憎的聚會、所求不得苦、五取蘊苦五取蘊即五蘊,取就是煩惱,人的色受想行識以煩惱為因而生,又能生煩惱,所以叫取蘊。五蘊刹那遷流變壞,為生老病死等苦所集,所以是苦。總之,佛說世間有無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來的,也不是造物主給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緣的。上 面所說因惑而造業,因業而有生死苦,就是佛教對苦的緣起解釋,全面分析起來有“十二緣起”。

 

 

    (三十四)什麼是十二因緣?

    答:佛教的緣起論主要是以人生問題為中心來談的。對人生問題一般說十緣起或十二緣起。十二緣起是:無明緣、行緣、識緣、名色緣、六入緣、觸緣、受緣、愛緣、取緣、有緣、生緣、老死緣。現在簡單地解釋一下:

    (1) 老死,這是觀察人生的起點,老死憂悲苦惱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緣何而有老死憂悲苦惱呢?是由於有生;

    (2) 生。如果沒有生,則沒有老死,也沒有憂悲苦惱。生的條件雖有種種,但是最重要的條件是有;

    (3) 有。“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簡單地說,身口意所造的善業惡業對招引自己的後果潛伏著一種力量叫做“有”。有了業力為緣,必然有後果的生與死。“有”又是緣什麼而起的呢?有的緣是取;

    (4) 取。取是追求執著的意思,追求色、聲、香、味、觸五欲,執著可愛事物為我所有,這叫做取。由於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執著,就能引發身口意三業的活動。取又以愛;

    (5) 愛為緣。愛的簡單解釋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動的本源力。有生命欲才有追求執著,有追求執著才有種種身口意的活動而有業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所以愛、 取、有同是生死的因。說到這裡,已經說明了惑、業、苦的因果關係。為了進一步考察生命欲愛之所以發生,則必須說明受、觸、六入的關係。

    (6) 受是感覺,即對客觀境物所起的快感樂受、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樂感舍受。由於苦樂的感覺,激發和衝動著生命的欲求。感覺來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應,所以依存於觸;

    (7) 觸是根、境、識三者會合而有的心理活動的開始。如眼根對紅色境時,紅色剌激眼根,因而司掌視覺的眼識生起活動。根境識三者會合,才發生紅色的觸反應,所以觸依存於六入。

    (8) 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傳遞色、聲、香、味、觸、法法,即前五種事物遺存下來的印象,是意根的物件六境的機能。再進一步考察六入依何存在的問題,因而說到名色。

    (9) 名色的意義前面已經講過,即身心色、受、想、行、識五蘊合成的組織。六根是依存於身心全體組織的東西,有名色所以有六入。名色又以何為緣呢?名色又依存於識。

    (10) 識雖是名色中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當作認識體來看,識乃是它的中心的東西。識對境認識物件有總了別作用,使境增加明顯,使根增長功能,使受、想、思有所領 導。所以名色全體的成立,依存於識,但是識又依存於名色。因為有境對根的刺激,和受、想、思的幫助發生,才有識的現起,識不能離開名色而獨立。所以識與名 色的關係,是互相依存的關係。以上所說是十緣起,如果就人們現實的活動的條件來觀察,十緣起已經全面了,但如果說明生死何以無窮的原由,則又有行和無明 二緣,共十二緣起。

    (11) 行。“行”的意義與“有”相同。從現在身口意造作的業來看它潛伏著引生後果的力量叫做“有”,從現在已經成熟的果來看過去所造的業叫做“行”。識與名色,是現 在已熟的果,是依存過去的行而生起的。由於過去無始以來“行”的反復,積習成性,隱然有種力量支配著行為,所以生死苦惱現象聯綿不斷。行又依存於無明。

    (12) 無明是對一切法緣生故生、緣滅故滅、無常、無我的真實相不認識,特別對自己身心只是因緣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覺,以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由於“我”的執著,所以對境而有樂受、苦受、舍受,而起貪嗔癡等煩惱,而造種種善惡業。所以人們的生死痛苦的本源畢竟在於無明。

    十二緣起歸納起來仍不外乎上面所說的惑、業、苦的關係。無明、行是過去無始以來的惑和業,招致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的苦果;愛、取、有是現在的惑和業,招致未來的生、老死的苦果。這些都是“有漏皆苦”一句所包括的內容,也就是四諦中苦諦和集諦的內容。

 

    (三十五)前面多次談到業,業在佛教上是如何解釋的?

    社會上,由於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經營運作,因此世間得以運轉不息;人類,因為身、口、意三業造作各種善惡行為,所以生死輪回不已。佛法將此主宰輪回的動力,稱之為“業”;造業的主人翁就是身、口、意;“業”有驅使造作的力量,故稱“業力”。

  由身口意所造的業,分為善業、惡業、無記業,能招感三界五趣的總報者,稱為“引業”,而令此總報體的種種差別得到圓滿決定的,稱為“滿業”。“業”表現在外,並能示予他人者,稱為“表業”,持續潛隱於內的業果力量,而無法表示於外,令他了知者,稱為“無表業”。

  各人所造的善、惡諸業,往後必招感相應的苦、樂果報。當招感果報的受果、受時俱定,稱為“定業”;反之,受果、受時俱不定,暫不受報,稱為“不定業”。

  因此,因果報應不能只看一時,因為業依照受報時間分有:現生造業,現生受報的“順現受業”;現生造業,次生受報的“順次受業”;現生造業,二生或多生後受報的“順後受業”。    業報之所以有現生成熟、來生成熟、後生成熟等不同的差異,主要的原因有二:一、因的力量有遲早,如一粒瓜種和一粒桃種同時下種,瓜種當年即可生長結果, 而桃種須待三四年後才能結果;二、是緣的力量有強弱,如諸緣具足,則成熟自然早些,否則助緣不夠,力道不足,自然業果的成熟亦慢。

  不過,儘管果報有遲速,可以肯定的是“因果不會消滅”,經雲:“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因果業報,如影隨形,眾生除非不造業因,否則善惡種子永留八識田中,一旦遇緣,必起現行,而且“善惡不相抵銷”,已種惡因,必受其報,不能以做些好事來 抵銷應得的惡報。除非多做善事,多聚善緣,可使惡報由重轉輕;或善緣增多,善力加強,令善果速疾成熟,使惡緣逐漸減弱。譬如一杯鹽水,表示惡因,若多加以 善因的淡水,則可沖淡惡果的鹹味,轉為甘美。因此,多行善因,多聚善緣,極為重要。

  業是行為或造作的意思,它是意志力的反應,這個行為無論善惡,都會產生一股力量,推動我們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如此輾轉相生,就形成一迴圈式的業力推動圈。因此,業有如念珠的線,維繫著眾生的生命,永無休止的在六道輪回不已。

  在佛經中,佛陀曾將業力比喻“如種”、“如習”。譬如植物開花結果,花雖然凋謝枯萎,但保留下來的種子一旦遇緣,仍會發芽、抽枝、開花、結果。眾生業力的感果,也是這種現象。又如一個裝過香水的瓶子,雖然香水用罄,但是瓶子裡仍留有香水味道。

    從上面的譬喻可以知道人的禍、福、窮、通,都是自身的業力所感,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造什麼因,就得到什麼結果, 善惡果報須由自己承擔,並非有神明、上帝能夠賞賜禍福,也不是閻羅鬼王可以任意司掌賞罰。我們要能夠確實的體認:業是自己創造,不由神力;業是機會均等,絕無特殊;業是前途光明,希望無窮;業是善惡因果,決定有報。如此則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開創自己的人生,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三十六)什麼是三世因果與六道輪回?

    佛教創立初期一方面批判婆羅門教義,同時也反對非婆羅門教的各教派。但是佛教和婆羅門教以及各教派的思想都有淵源,佛教接受了他們的某些思想,而根據“緣 起”和“業”的理論,予以另一種解釋。如“三世因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來世受果、“六道輪回”隨著自己善惡行為,或生天界而為天人,或生人界而為人,或為阿修羅--一種和天人差不多的好戰鬥的神,或為畜生,或為鬼,或墮地獄。一切眾生永遠升沉於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六道中,猶如車輪沒有始終地轉著,所以叫做輪回。

 

 

    (三十七)通過上面的介紹我感覺佛教關心的是人生煩惱及痛苦的解脫,與認識世界、瞭解世界有什麼關係呢?

    答: 事實上,對世界能否達成正確的認識,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幸福。因為人生的許多煩惱和痛苦,都是由錯誤的世界觀造成的,正如我們平時所說的那樣: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所以說,對世界的觀察和認識,是正確或是錯誤,是深刻或是膚淺,是全面或是片面,總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我們的生活感受,左右我們的行為方式。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現在使用的很多詞彙,最初都來源於佛教,包括我們經常說到的“世界”。佛法所說的世界,由時間和空間組成。《楞嚴經》卷四曰:“雲何名為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現在未來為世。”“世”為遷流義,屬於時間的範疇。佛法認為,時間象流水一樣,處於不斷的遷流延續中,從過去延續到現在,又從現在延續到未來,所以時間的存在形式為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而"界"則是對於方位的界定,屬於空間的範疇。佛教對於宇宙的空間,有六方和十方之說。六方是指東、西、南、北、上、下;十方則是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佛教又把世界稱為世間,"間"為間隔義,世界就時間來劃分,有三世的間隔;就空間來劃分,有方位的間隔。我們都常說的大千世界一詞就是佛家三千大千世界的簡稱,三千大千世界並不是三千個世界,而是集一千個世界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

  佛法中所說的世界,古人稱之為宇宙。《淮南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為空間,即東、西、南、北、上、下;宙為時間,即古往今來的變化過程。就其基本定義而言,與佛教關於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

  世界包羅萬象,若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認識,也可以有不同的劃分方式。

    從內容上,可歸納為兩個部分:一是有情世界,所謂有情,即一切有知覺、有情感的生命,包括人類以及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動物;二是器世界,指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地球及山河大地等物質世界。從結構上,可劃分為三個部分: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從生命的存在形式上,則又分為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十種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十法界”。

  相對于我們看到的現實世界,佛法對世界認識顯然更為深遠。世界不是單一的存在,而是有著重重不同的層次。

    人類生活的本身就是取得認識的過程,而對世界的認識,正是一切認識最終抵達的目標所在。自古以來,人類對其所依存的世界的探索,始終沒有停止,如果說理解世界萬物的願望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動力,那麼理解創世主的願望就是所有宗教的動力。因而,無論哲學、宗教還是自然科學,都是建立在對世界的不同觀察方法和由此而來的認識之上。

    從佛法角度來看,宿命論的觀點因偏執一端而難以自圓其說。比如說疾病的產生,固然有業力的影響,但也會因為四大不調而造成。若是我們平日疏於飲食的調養,不是暴飲暴食就是三餐無著,久而久之,健康自然受損,那由此帶來的疾病也是命中註定的嗎?又比如我們的壽限,雖有命定的因素,但若是因為看不到人生意義而去自尋短見,這輕生的結果也是無法避免的嗎?按照宿命論的觀點,一切行為都是命中註定的,在強大的命運面前,我們只是受操縱的傀儡而已。如果認同這樣的解釋,犯罪行為是否會因命運的安排而不必受到法律的懲罰?所以說,宿命論的觀點不僅是消極的,也是難以讓人信服的。

    佛教所講的因果,雖然也承認命運的存在,承認生命發展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然而,命運不是絕對的。一方面,命運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另一方面,由因感果的過程又取決於因緣的推動。佛法所說的因果是眾多條件的和合,因而佛法的因果觀絕不等同於宿命論者的論調。我們今生的生命狀態固然和命運有關,和我們前生所帶來的生命資訊有關,但因還需要緣來成就。在由因感果的過程中,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會影響到最終的結局,也就是說,我們今生的行為及環境的影響,直接關係到前一生種下的因能否成熟。

    我們的命運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帶著無始以來所形成的業力,但如果我們能夠正確認識到因與緣的內在聯繫,就可以通過對外緣的改善,來 達到改造命運的效果。若是我們因為前生不修佈施,導致了今生的貧窮下賤,但只要我們懂得通過行善、佈施和供養來增長我們的福德資糧,就能在因地上逐漸改變 我們的命運;若是我們因為前生嗔心熾盛而樹敵眾多,但只要我們懂得忍耐和謙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方也就無法與你繼續爭鬥,從而在客觀上改變這段惡緣 的成熟;若是我們因為前生殺生過多,導致了今生的多病與短命,但只要我們懂得慈悲、放生和護生,福田中就能不斷增長延壽的緣,從而抵消短命的業報……然 而,外緣的影響是相對的,它既能使命運朝好的方向邁進,也能促使其朝相反的一面發展。若是我們因為前生行善積德帶來了福報,但卻不懂得好好珍惜,不懂得好 好利用,反而仗勢欺人、多行不義,那麼,今生造下的惡緣一旦成熟,就會轉福為禍。

  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命運,因此佛法又將命運稱為"運命", 也就是說,命運是由我們自己來運載的,它的改變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基於此,佛教也不承認主宰神的存在。佛法認為,命運是由業力決定的,而業力就是阿賴耶識 中儲藏的無始以來的生命資訊,它又是由我們的行為所決定。由我們過去的行為,導致了今生的生命狀態,再由現在的行為,決定人生未來的去向。

  人類對於世界的探討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世界的本原;二是世界發展的規律,這也是古今哲學家和宗教學家關注的熱點。哲學上的本體論和宗教家的神創說,都是為解決這兩個問題提出的。 

 

 

    (三十八)佛法對世界的形成是如何看待的呢?  

  1、緣生緣滅

  佛法認為世界的生成與毀滅都來自因緣的聚散,所謂“因緣成世界、因緣滅世界”。因此,佛教對世界形成的解釋,簡單說就是“因緣因果”。在佛教的經論中,關於因緣的解釋很多。在《阿含經》中有這樣的偈子:“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這是佛經中比較著名的偈子,關於此偈,在佛陀時代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佛弟子馬勝比丘在城中乞食,他行走時舉止安詳,威儀具足。舍利弗尊者當時還未出家,並且是個外道,但見到這位比丘的儀錶後,立刻被他表現出的風度所吸引,生起恭敬之心:憑此人的氣質,一定不是等閒之輩。不由自主地上前打聽:“我見您氣質非凡,跟旁人完全不同,能告訴我您的師父是誰嗎?他一定是位解脫的聖者,他的主要思想是什麼?”馬勝比丘回答說:“我的師父佛陀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如果您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去請教他,他一定能回答您的所有疑難,我出家時間還短,許多道理還不清楚,不過在我們的僧團中經常念誦這樣一個偈子: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舍利弗聽後,覺得大有深意,於是皈依在佛陀座下,後成為佛陀十大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尊者。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中的“諸”,是眾多及一切的意思;“法”是指宇宙間的一切現象。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可歸於法的範疇,這些法從哪裡來呢?從因緣中來。《雜阿含經》進一步解釋道:“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其中,"集"是生起、產生的意思;"因"是諸法生起的主要條件、殊勝條件、親近條件;"緣"是諸法生起的次要條件、一般條件、疏遠條件。佛法認為,宇宙人生的生成滅亡都由條件決定,條件聚合時法就開始生起,條件解體時法則開始敗壞,重又歸於虛無,一切諸法都無非如此。

    比如從種子生長為大樹,這一成長過程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呢?種子是其中最重要、最親近的條件,而生長所需的陽光、水土,則是次要的、較疏遠的條件,但無論 這些條件是親是疏都缺一不可。如果我們認為種子就是一切,而忽略了陽光、土壤等外緣的幫助,縱使再好的種子也無法發芽,更不必說成長為一棵大樹;反過來, 若有充足的陽光雨露而沒有種子,就更是無稽之談。因此,無論是親的條件或疏的條件都同樣重要,只有眾多因緣和合才能成就法的生起。再如我們的這次講座,也 是因緣的和合體。有法師來講課,也有在坐的諸位聽眾,還有南普陀弘法部舉辦這次活動,以及講堂的存在,只有這眾多條件的共同參與才能成就這次講座。

  關於緣起的定義,在前面我們說過了,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緣起就是"此故彼"的關係,"此有故彼有",是說因為具足這些條件,然後才有某種現象的生起:一張桌子是因為有了木料、木工、鐵釘、油漆、工具等等條件才形成,因為此處有這些條件出現,所以彼處才有物質出現。"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是說一旦聚成桌子的條件敗壞了,桌子也就逐漸消失。不僅桌子如此,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條件來決定它的生存和消亡。由此可見,每一種法的形成,也都離不開因緣的基本規律。

 

  2、緣起法的三大特徵 

  佛教所說的緣起法,有以下三大特徵:

  第一、果從因生

    果,就是結果和現象。結果從哪裡來呢?哲學家和神學家也都是從結果去尋求事物產生的原因,但由於他們的智慧不夠,從而導致了對事物起因的錯誤認識。比如 我們前面說到的神創萬物,把神作為事物產生的原因;宿命論者也是這種看法;而偶然論者認為事物無因無緣,都是片面的看法。佛陀以他的大智慧親證了宇宙人生 的真理之後,為我們揭示了世間萬物的真正起因,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結果和現象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

  第二、事待理成

    事就是事物存在的具體事相,如桌子、房子、麥克風、座談會等等,都叫做事相。理則是事相存在的規律,例如人這種事相的存在法則就是十二因緣。在十二因緣裡,我們最容易認識到的兩個環節是生緣老死。生,是生命的誕生和存在,這種存在的結果是老死,這是人生所要經歷的必然規律。任何一個人出生後,都要經過老 和死的自然規律,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是今人還是古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無法擺脫生和老死的過程,這就是"事待理成"。

  第三、有依空立

  有,是指存在,空,是指不存在,任何一種存在的現象都是建立在不存在的基礎上。以茶杯為例,正因為沒有這個茶杯,所以它才能經過工人的製造而產生,我們不能離開具體條件談存在。在座各位可以想一想,離開具體的條件,會有我手裡的茶杯嗎?這就是佛法所講的空。"有依空立"是緣起法的第三個特徵。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具備上述三個特徵。我們還是以桌子為例,桌子是果,它通過木工、鐵釘、木料加工而成,然後再由油漆工漆成現在這個樣子,這叫"果由因生"。 實際上,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製造桌子,而是掌握了專門技術的木工才能製造桌子,這叫事待理成;作為這個桌子,它在木工製造之前是不存在的,是由木工加工而 成,這叫有依空立。如果我們用這三個特徵去檢驗事物的存在,就會發現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具備這三個基本特徵,都離不開緣生緣滅的法則。

 

 

  3、從緣起看世界

    佛法正是從緣起的角度才主張世界上不存在第一因。因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各種條件的組合,就條件本身來說,是相互依賴的,並沒有一個最初的條件。就以 我們身上穿的衣服來講,它是由棉紗、染料紡織工人和機器以及裁縫等眾多條件和合而成,缺少任何一種條件,都不能成為衣服,其中什麼才是最初的條件呢?這也 正說明,世界上根本找不到所謂的第一因。所以,佛法否認世界有開始,否認世界有名為始基的本原。

    古希臘人為什麼主張世界有本原?是從有限的人生經驗出發來判斷的。就我們每個人來說,某年某月某日出生,幾歲開始讀書,幾歲開始工作,似乎都有一個起 點。基於這種經驗型的思維,他們就以為世界的產生也有本原,有起點。而佛法從緣起的角度來透視,認為世界是因緣的和合,不存在第一因,也就沒有開始的本 原。所以說,以上帝或真主作為創造世界的第一因,在佛教看來是不能成立的。

 

    (三十九)佛教對世界的本質是怎麼看的呢?

    我們所看到和接觸的世界到底有沒有實質呢?這也是古今中外哲學家宗教家們所關心的問題。一般人總以為我們所接觸的這個世界是實實在在、真實不虛的,因為我們都很相信自己的感官,並以感官的覺知來衡量現有的世界。有沒有鬼呢?沒有,因為我們沒有看見;有沒有菩薩呢?沒有,因為我們也沒有看見,這就是常人的認識。我們的認識來源於所謂的感覺,但我們的感覺是不是可靠呢?我們的感覺既要受到感官條件的限制,又會被我們錯誤的概念所誤導,若是盲目地跟著感覺走,就象"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實在是過於危險。 

    佛教對世界的本質是怎麼看的呢?佛教對世界的認識是建立在如實見的基礎上。如實見就是如實地認識世界,它來自清淨的、圓滿的智慧。如實見也稱為正見,八正道的第一條就是正見。所謂正見,就是正確地認識宇宙、認識世界、認識人生。佛教對世界本質的認識還是沒有離開緣起法,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1、緣起法:無常恒不變性

  常恒不變是大家非常容易產生的一種錯誤認識。我們習慣把一切看成是永恆的:我們希望生命永恆、希望家庭永恆、希望事業永恆,總是生活在對於永恆的期待中。正是這種錯誤的概念,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事與願違的痛苦。

    在佛法中,有一種苦稱為行苦。行是有為法遷流變化的特徵,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壞、空,這本是正常的現象。可眾生愚癡,總期望這一切都是實在的、永恆不變的,所以經受無常變化時就會感到萬分痛苦。若執著于家庭永恆、愛情永恆,當夫妻間發生矛盾,或親人病故時,就會無法接受這一事實而陷入絕望之中。其實,無常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人有生老病死,朋友之間有聚有散,我們的心情有喜怒哀樂,海水有潮起潮落,草木有榮有枯,月亮有圓有缺……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一切只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局,恐怕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痛苦了。

 

 

  2、緣起法:無獨存主宰性

  我們總認為事物是獨立存在或可獨自主宰的,基於這種見解,就會產生兩種錯誤認識。   

    其一,就是認為世界有著主宰一切的神,一切都是來自神的創造。之所以會產生這樣錯誤的認識,是因為不瞭解因果的規律,不瞭解緣起的法則。並由於認識的錯誤而導致行為上的偏差,盲目地崇拜神靈,將幸福孤注一擲地寄託於對神靈的祈求,不知道通過修行來自我改造的重要性。雖說心念的力量不可思議,但如果自己不努力,只是一味期待神助,就象求神使水池中的石頭浮起一樣,不是很愚昧嗎?   

    其二,就是產生我的感覺。我們的生命體,從色身到精神世界都是因緣所生:身體是各種原素的組合,精神世界是眾多經驗和概念的組合,而生命就來自這些因緣的組合,它的延續同樣依賴於因緣,哪有獨立存在的我呢?可是我們總是執著有我,並以自我為中心而產生種種煩惱:對我喜歡的便貪著,貪心一起,就可能造作 殺、盜、淫、妄的惡業;對我不喜歡的則嗔,嗔恨心一起,同樣可能造作殺、盜、淫、妄的惡業。人類的煩惱、痛苦乃至罪惡,就產生於這種虛妄的我執、我見的基礎之上。生命的本質是無我的,世界的本質也是無我的,這不僅具有必然性,同時也具有普遍性,所以說,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都無獨存主宰性。

 

 

  3、緣起法:無實在性

  雖然說萬物在本質上是無我的,是空的,但存在的假相還是有的。以佛法的觀點來看,人生的煩惱都是因為對空及有的關係不能正確認識而起。我們總是把我們眼中“有”與真實的存在混淆在一起。我們看桌子,覺得桌子是實實在在的;我們看自己的身體,覺得身體是實在的。這種實在的感覺佛法中稱為自性見,所謂自性,即能夠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規定自己。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這樣的東西呢?茶杯是自己有的嗎?不是,必須具足條件才能有。與自性見不同,緣起法認為一切存在都是條件有,條件成,條件規定。而常人由於對緣起缺乏正確的認識,就會被事物的假相所迷惑,產生錯誤的自性見。人類的自性見根深蒂固,在原始社會,人們會把夢境看成是真實的存在,做了噩夢不但害怕,還要祈禱三天,這就是一種自性見;又比如給嬰兒照鏡子,他會對著鏡子亂抓,以為鏡子裡的影像是真實的,這也是一種自性見。科學家比常人對事物產生的起因有更深刻的認識,但他們卻把組成世界的基本原素看成是實在的,同樣沒有擺脫自性見;哲學家似乎比科學家更高明些,已能認識到事物的現象是虛假的,但他們還是認為有一個實在的、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本體,依舊沒有超出自性見。

    所以說,自性見對人類來說實在是難以擺脫的。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實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緣起的,都是條件的組合,而它們的實質在當下就是空的。所謂空,空去的是對實在有的執著。在我們的眼中,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切都是實在的:實在的茶杯,實在的桌子,實在的房子……但如果我們用緣起法去衡量的話,會發現它們根本就不具有固定不變的實質。可是有些人脫離了有見之後,又會落入空見的極端,雖然事物不具有實在性,但並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茶杯有,桌子有,房子也有,但有的只是假像,有的只是條件的組合。中觀般若思想揭示了世界本質的無自性,讓我們以空的智慧去透視世界。但我們要明確的是,無自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之所以要說空,只是為了讓我們擺脫對有的執著。

 

  4、因緣所生 唯識所現

    唯識思想是佛教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它揭示了心與境的關係,認為心境相依,境不離心,也就是說,能認識的心與所認識的境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由心和境兩部分組成,但我們往往對心和境的關係不能正確認識,我們比較容易感覺到境,也就是物質部分;而心是無形無相的,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事實上,心比境更重要,心才是一切行為的真正根源所在。

    比如一個持刀行兇的罪犯,法律要追究他的罪責,我們能否認為刀是殺人兇器,罪責就在刀?不能,我們會說罪責在兇手,認為這個人太兇殘了。我們怎麼判斷這個人的兇殘呢?一般人只能看到表面的現象,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已犯下殺罪,才能斷定這個人是兇殘的。如果一個人有殺人的動機,但還沒有付諸行動時,我們就難以判斷了。所以說,一個人的善惡,並不僅僅在於他的表現,最根本的還在於心,心能起主導作用。心的重要性,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心是行為的根源

  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在哪裡呢?也在於心。在許多方面人類比不上動物,我們不會像鳥一樣飛翔,但卻能製造出飛機,比鳥飛得更快,因為人的心智要比動物聰慧得多。

  學佛與不學佛的區別在哪裡呢?也是在於心。信仰的建立,首先就在於思想的認識和認同。佛教裡有這樣的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佛教把生命分為十個層次:最高層次就是佛,其次為菩薩、緣覺、羅漢、天人、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種生命層次的區別也都是在於心。成佛在於心,做人在於心,當牛作馬也是在於心。人道在十法界中的地位很重要,它的作用就像一個中轉站。佛教講人身難得,因為只有人道才具備最好的修行條件,但修行也還是沒有離開心。

  六祖慧能在《壇經》裡面講到佛與眾生的區別:"前念迷即眾生,後念悟即佛。"迷與悟正體現在心的轉換中。俗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謂放下,不僅是要在形式上放下,更要在心中放下,否則,即使放下了手中的刀也是枉然。佛經記載了這樣的故事,一個修行人拿著東西去見佛,佛陀叫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東西放下了;佛陀又叫他放下,他就把右手的東西也放下了;佛陀還叫他放下,他很疑惑:我不是把手裡的東西放下了嗎?佛陀告訴他:我不是讓你放下手中的東西,而是讓你放下你心中的執著。

  第二、境由心造

    即境不離心,也就是說,我們所認識的一切物件都離不開能認識的心,這是唯識理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一般人往往認識不到這點,總以為我們所認識的一切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看見這個茶杯很好看,就認為茶杯本來就好看;我們看見這朵花很美麗,就認為花本來就美麗;我們看見那個人很討厭,就認為那個人本來就討 厭……殊不知這一切的境都是由我們的心所造,都沒有離開我們心的認識。誰能舉例說明哪種東西離開了心的認識?其實,舉例本身就不能離開心的認識,如果離開 認識,也就無法舉例了。

    人類對一切現象的感覺,都來自於我們的認識,其中既有社會的影響,也有屬於個人的經驗。我們說這個茶杯好看或不好看,茶杯本身存在著美醜嗎?不過是仁者 見仁,智者見智罷了。《大智度論》中有個比喻:一個美麗的女性,在她丈夫眼中是個賢慧的妻子;在她孩子眼中是位善良的母親;在與她同樣漂亮的女人眼中就成 了仇敵;而在鳥獸們的眼中,她就是可怕的人類。"境由心造"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世界上一切現象的美醜和價值,都是我們從自己的需要出發來規定的:一隻古碗,鑒賞家看到的是它的歷史,收藏家看到的是它的價值,外行卻只看到它的破舊。 又如饅頭和金子,在一般的情況下,人們都會認為金子比饅頭更珍貴,但在特殊的情況下,它們的價值也會發生改變。有個故事說,一艘船遇難之時,大家都跳到海裡逃生,其中有位富翁帶走了金子,另一位貧民帶走了饅頭,在海上漂流了幾天幾夜後,貧民因為饅頭度過了生死難關,而富翁卻抱著金子慘死在海裡。由此可見,任何事物的價值都不是絕對的。

  又如天上的月亮,在不同觀賞者的眼中會產生不一樣的作用:有人覺得賞心悅目,而有人卻會因此傷懷哀歎;同樣是秋天,有人覺得"果然秋日勝春朝",有人卻覺得"秋風蕭瑟天氣涼"而不勝悲戚。境本是同樣的境,不同的心卻再造出不同的境,所以說:"風月無今古,情懷自淺深"。同樣的事物,以各人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會有不同的發現,就是我們自己,在不同的心境中也會有不同的感覺。我們"人是萬物的尺度",而這個尺度就是我們的心。

  第三、苦樂由心感受

    一般人或許以為有錢有勢才能快樂,事實是不是如此呢?有錢有勢的人,往往將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羡慕之上,這種快樂並不真實,也不會長久;而物質條件簡陋的 人,若能安於清貧的現狀,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快樂,所謂知足常樂。所以說,苦樂與否並不在於外在環境,而是在於心境如何。

    雖然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卻很少有人真正瞭解幸福的內涵和根源,只知道從外在環境中不停地尋找。將人生幸福建立在物質改善的基礎上,為了掙錢絞盡腦汁, 不擇手段,雖然錢掙到了,幸福卻未必同時到來,甚至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了自己。如果我們只是從外在環境中尋求快樂,而不從內心尋找,實在是捨本逐末, 所以,幸福人生的關鍵是心靈健康,其次是身體健康,第三才是財富。幸福不能沒有財富,因為生存離不開物質條件,但是如果光有物質條件,沒有健康的心靈和身 體也不行。就像病人,即使是再好的東西也不會覺得可口;就像帝王,權利和財富都到達了頂點,沒有好的心情同樣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

  我們可以逃避環境,可以逃避人際關係,但無法逃避自己的心靈。如果我們心中有煩惱,無論換作什麼樣的環境,煩惱還是不能擺脫。直面人生,也就是直面我們的心靈,因為苦受和樂受,都來自於心的感受,來自於心的認識。人類正是因為對世界的無知,才形成了各種煩惱和痛苦。

  學佛就是要從培養健康的心靈健康著手,這也是追求幸福的根本,因為我們這個世界不是唯物的世界,而是唯識的世界,所以,在人生中起主導作用的就是我們的心靈。

  佛法關於世界的理論,向我們揭示了世界的本質是無常、無我、無自性、唯識的。假如我們能夠用這四種智慧去審視世界,就可以從煩惱中解脫出來,生活得灑脫自在。

 

    (四十)“佛教只關心來世,不關心今世”此話對嗎?   

    此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來世是今世的繼續,今世是前世的來世。三世是一個相對的觀念,代表生命流轉的過程。佛教所關心的是一切生命流轉過程和部分眾生從流轉中解脫昇華的特殊過程。而那種只考慮今世利益而不考慮影響未來善惡結果;只考慮今世苦樂處境而不追溯前世因緣,是種見樹不見林的局部觀念。世俗觀念的階段性和支離破碎性便表現在這類問題上。佛教來世的幸福並非一種虛幻的追求,而是建立在今世的道德行為上的造福行為。這種行為為利己利眾行為,本身是立足于現實,有利於自己及社會的今世見效行為,這種行為就是菩薩行。 

 

 

    (四十一)菩薩怎麼講?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物。並且也能覺悟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情一切眾生的痛苦,進而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凡是覺悟到生命苦空無常,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不論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發菩提心者,都有資格稱為菩薩。所以,通俗都將樂善好施及扶困濟惡的人,稱為“菩薩心腸”。

  菩薩的本義,和民間的觀念不大相同,菩薩是信佛學佛之後發願自度度人乃至捨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絕對不能稱為菩薩。

    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願心,最主要的有四條,稱為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們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可見,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並不容易。大乘佛教特別發揚這種菩薩行的人生觀,並且特別鼓勵“六度”和“四攝”的行為。

  不過,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聖位菩薩,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只有十二個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中國人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大乘經典特別稱道文殊師利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願,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我國五臺山被認為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峨嵋山是普賢的道場,普陀山是觀世音的道場,九華山是地藏的道場,稱為四大名山。由此可以看出四大菩薩在我國佛教徒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四十二)什麼叫做六度?

    答:“度”的梵語是“波羅蜜多”,字義是“到彼岸”,就是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覺悟的彼岸的意思。戒、定、慧三學是學佛之人必須經過的途徑,而大乘學人又在戒定慧之外複加佈施、忍辱、精進而合稱六度,六度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

    第一是佈施,有三種:凡以物質利益施與大眾的叫做“財施”,包括身外的財物和自身的頭目手足和生命;凡保護大眾的安全使他們沒有怖畏的叫做“無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眾的叫做“法施”。佈施可以度鏗貪。

    第二是持戒,戒也有三種,即防止一切惡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饒益有情。菩薩最根本的戒是饒益有情戒,就是一切為了利益大眾,其餘所有戒條都要服從這一條。持戒可以度毀犯。

    第三是忍辱,即為利益有情故,忍受毀罵打擊,以及饑寒等苦,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終不放棄救度眾生的志願。忍辱可以度嗔恨。

    第四是精進,即不懈息地努力於自度度他、自覺覺他的事業。精進可以度懈怠。

    第五是禪定。禪定可以度散亂。

    第六是般若,即智慧,為自覺覺他而修禪定和智慧。智慧可以度愚癡。

 

 

    (四十三)什麼叫做四攝?

    答:攝的意義就是大眾團結的條件。第一是佈施;第二是愛語,慈愛的言語和態度;第三是利行,為大眾利益服務;第四是同事,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動方面同於大眾。四攝法是菩薩在眾生中進行工作的方法。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必須廣學多聞。佛教要求菩薩行者學習五明就是“學”:1聲明,即聲韻學和語文學;2工巧明,即一切工藝、技術、算學、歷數等;3醫方明,即醫藥學;4因明,即邏輯學;5因明,即佛學。五明是學者必須學習之處。“學處廣大,悲心懇切”是菩薩的條件。大乘佛教號召難學能學,盡一切學。

 

 

    (四十四)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語,譯成漢文的意義為“覺”,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發菩提心,就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菩提心”,或雲“大乘心”,或雲“普賢心”,再簡雲“發心”。也就是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簡單一句話就是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

    《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則為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風,一切世間無障礙故。菩提心者,則為盛火,能燒一切邪見愛故。菩提心者,則為淨日,普照一切眾生類故。菩提心者,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

    在佛法的修學中,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菩提心,諸佛菩薩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來成就。佛法中一切法門的修學都是建立在發菩提心的基礎上,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離開菩提心,一切法門所講的正見都是為菩提心服務。只有發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見會才有著落處。離開菩提心,佛法的修學就會變得空洞和抽象。不論哪一部經典都立足於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薩的修行都是以發菩提心為開始,不同的只在於願力的體現。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十二大願,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諸大願等等,諸佛菩薩的願力都是菩提心的體現。

    發菩提心、走菩薩路、學佛做人、利益眾生。這就是學佛人走的路。 

 

四、佛教寺院與儀軌   

    (四十五)通常我們進入寺院,山門第一個建築是天王殿,殿中的四大天王代表什麼?

    答:四大天王的名字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這四大天王是在欲界護持佛法的護法神。

    既然四大天王是護法神,他們護誰?護自己。如何保護自己?他教我們這個。你看看這個名字就曉得了,第一位是東方持國天王,他代表負責盡職。我們在社會上,無論你在哪個工作崗位,你要盡你的本分,盡你的職責,這就對了。人人能夠盡分盡職,社會怎麼會不繁榮?怎麼會不興旺?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代表負責任。第二位是南方天王增長代表進步,日新又新,不斷在求進步。不是說我事情做好了就沒事了,不可以,還要求發展,還要求進步。第三位是廣目天王,教我們多看。第四位是多聞天王,教我們多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要能把你自己的工作做好,要想你自己天天在進步,多看多聽,他表這個意思。所以你要懂得了,你就曉得多有味道!

    他們手上拿的都有法器,法器是有意義的。你看持國天王叫你負責盡職,他手上拿著琵琶,琵琶代表什麼?調節樂器,代表一切都要適中,弦不能太緊,緊了就斷了,松了就不響了,要調得適中,就是你處事待人接物要講求中道,不能過之,也不能不及,他表這個意思。南方增長代表進步,手上拿的是劍,寶劍、智慧之劍,你沒有智慧,你就不能進步,你要求進步,先要有智慧,所以劍是代表智慧。西方天王廣目叫你多看,他手上拿的一條龍,或者一條蛇,這代表什麼?龍蛇都是變化的,代表變化多端,這個社會上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變化多端,你要仔細觀察,他代表變化。手裡拿著一個珠子,掌握變化裡的不變,你把原理原則抓住,你才能控制這個龍蛇,它有這個味道在。北方天王多聞,拿的是傘蓋。大家都曉得,傘蓋是防止污染,在複雜的社會裡,保護你身心清淨,不要被污染。現在都把他當作神明看待,你說冤枉不冤枉!幾個人懂得這個道理?

    當中供的是彌勒菩薩,

 

    (四十六)前殿一般還供著一個笑面和尚像,他是誰?

    答:是彌勒菩薩。佛教預言,將來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滅盡了之後,經過很久遠時期,彌勒菩薩將在這個世界上成佛說法。由於這個原因,彌勒菩薩也受到普遍的崇敬。中國歷史上常有假託彌勒降生以號召農民起義的事,如元代彌勒教之類。至於笑面和尚像,並不是彌勒像,而是五代一個和尚名叫“契此”的像,這個和尚經常背著一個布袋,人稱為“布袋和尚”,相傳是彌勒化身,所以後人塑他的像作為彌勒來供奉。有人認為,漢族寺廟供奉布袋和尚像,可能受了彌勒教的影響,因為彌勒教的產生地就是布袋和尚的家鄉,浙江奉化,所以有理由推斷布袋和尚的形象是因彌勒教而普遍流行開來的。彌勒菩薩滿面笑容,肚皮很大,代表什麼?代表歡喜心,見到任何一個人,要笑臉常開,對人要笑臉常開,肚皮大能包容,表這個意思。生歡喜心,生平等心,呈喜悅相,一個佛弟子處事待人接物要有容量,要對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看這第一個建築物,上這麼一堂課。所以佛門的藝術真是太美太美了,你要是瞭解的時候,你不能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四十七)從天王殿進去後,有一正殿,裡面供奉的是什麼佛?

    我國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或稱大殿,日本則稱之為金堂。‘大雄’為佛的德號,因此,凡是寺院中之大雄寶殿,所供奉之主尊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薩或護法像。

    殿內所供奉的佛像,主要為釋迦牟尼佛,但也有例外的情形,簡單介紹如下:

    1、 釋迦牟尼佛:有各種不同的姿勢,主要有兩種,其一為成道相,結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足上,結定印,右手直伸下垂,作觸地印。其二為說法相,結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形,結說法印。另有一種立像,稱作旃檀佛像,乃左手下垂,右手屈臂上伸。一般多於釋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二比丘像,即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

    2、三身佛:系根據大乘教理而塑。當中一尊為法身佛,即毗盧遮那佛;左尊為報身佛,即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即釋迦牟尼佛。這為表示佛有法報化三身,舉例來說就如:法身如太陽光明本質,報身如太陽的本體,化身如普照的陽光。三身合稱色法二身。

    3、 三世佛:代表中、東、西三方不同世界的佛。俗稱三寶佛。中間一尊為釋迦牟尼佛;左尊為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結跏趺坐,左手持缽,右手持藥丸;右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雙手疊置足上,掌中有一蓮台,表示接引眾生。三世佛之旁各有二菩薩立像或坐像;釋迦牟尼佛旁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師佛旁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阿彌陀佛旁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此外,又有以三世佛代表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正中為現在佛,即釋迦牟尼佛;東邊為過去的迦葉佛;西邊為未來的彌勒佛。

    4、 五方佛:五方佛又稱“五方五智”,以五尊佛分別闡釋佛的意義。正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意思是遍一切處。用現在的話說,此佛即代表真理。中國古人所說大道無所不在。真佛無形!真法無相!真道無體!所謂眾星捧月,萬川歸海。左手第一尊為南方寶生佛,表佛德;第二尊為東方阿閦佛,表覺性。右手第一尊為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第二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

    那邊坐騎為獅子的是文殊菩薩。獅子是獸中之王,所以在佛的第子當中,他代表著智慧第一。右邊坐騎為大象的那位大菩薩叫普賢菩薩。大象力大第一,所以在佛教當中,這位菩薩代表著行願第一。他有名的十大願王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顫悔葉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七者講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再兩邊站的是十八羅漢,都是神通廣大,各有特長。

 

    (四十八)一些寺院中有三聖殿,三聖代表的是什麼?

    三聖殿分西方三聖與華嚴三聖:

  西方三聖的西方是指我們通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

    中間站的是阿彌陀佛,手持金色蓮花台,接引眾生。佛在阿彌陀經中描寫了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其國人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大家都是蓮花化 生,無極之體,清虛之身。相貌莊嚴美麗,紫磨真金。壽命無量,人民也是無量無邊。都是諸上善人。有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靈頻伽等珍奇之鳥。還有七寶 池,八功德水,池中之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 。——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諸佛又放三十六百千億光。所以光 明遍照無量無邊之世界,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經中贊漢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因地修行,名叫法藏,發四十八大願,所以也叫做大頭王。其中一願 說:若有眾生,臨命終時,能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十聲乃至一聲者,他將親自接引此人到極樂世界。保證此人修行成佛!

  左邊手拿淨瓶楊枝的是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有求必應。大勢至菩薩,也和觀音菩薩一樣,發願將念佛的眾生接引到極樂世界,話說此菩薩威力廣大,每走一步大地都要六種震動,象波浪一樣,但不會傷害眾生。

  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和極樂世界特別有緣,尤其是中國唐代,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 

    華嚴三聖: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1、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意為遍一切處。謂佛之煩惱體淨,眾德悉備,身土相稱,遍一切處,能為色相所作依止,具無邊際真實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又稱法身。2、普賢菩薩,以其居伏道之頂,體性周遍,故稱普;斷道之後,鄰於極聖,故稱賢。3、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意為妙德。以其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故稱妙德。毗盧遮那佛理智完備,居中位;文殊菩薩主智門,立于毗盧遮那佛之左;普賢菩薩主理門,位於毗盧遮那佛之右。轉之則右為智,左為理時,顯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羅。

 

    (四十九)寺院中其它的建築與塑像都是什麼?

    今天全國各地佛教寺院隨處可見。每一座佛教寺院,都由眾多高大莊嚴的殿堂組成。這裡以漢傳佛教寺院為主,來談一談其典型結構。

    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宇的總稱。殿是供奉佛像供瞻仰禮拜祈禱的地方,堂是僧眾說法行道和日常生活的地方。一般的營造原則,是把主要建築建在南北中軸線上, 附屬設施安在東西兩側。寺院的主要建築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還有藏經閣(樓)。這些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殿。東西配殿有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 藥師殿等。寺院的主要生活區常集中在南北中軸線左側(東側),包括僧寮(僧人宿舍)、香積廚(廚房)、齋堂(食堂)、庫房(辦公室)、客堂(接待室)等。 旅宿區則常設在中心軸線右側(西側),主要是雲水堂(上客堂),以容納四海來者。

    1、地藏殿:

    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也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當時在九華山修行時發大誓願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 獄!是故在所有的菩薩當中,地藏王菩薩是願力第一。右手九環錫仗振開地獄之門,左手明珠照亮地獄之黑暗。放大光明,讓受苦的眾生能夠離苦得樂。他的坐騎名 叫善聽。

    2、觀音殿:

    觀音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相傳觀世音菩薩往昔在人間修行時,有一位佛名叫千光王靜住如來,他教給觀音菩薩一個咒子,即千手千眼無凝大 悲心大陀羅尼(簡稱大悲咒)觀世音菩薩一聞此咒,歡喜無量,便發大願心說:如果我能利益一切眾生,即生千手千眼。千眼表遍照,千手錶遍能。所以千處祈求千 處應,苦海常做度人舟!

    3、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又叫三洲感應菩薩。三洲是東聖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因為北俱盧洲的人們生活富裕,健康長壽,但是沒有佛法。是故為三洲。手中持金剛寶杵能降妖除怪,制服魔軍,護持佛法。賢劫千佛中他是最後一尊佛,名叫樓至佛。發大願心護持前面九百九十九尊佛陀的教法。

    4、山門:

  山門又叫三門。代表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是佛法中的三個法門。

    另外有的還有伽藍殿、祖師殿、藥師殿、藏經閣、鐘樓、鼓樓、法堂(講經說法的地方)、僧寮(僧人宿舍)、香積廚(廚房)、齋堂(食堂)、庫房(辦公室)、客堂(接待室)等等。

    寺院對信徒而言,是善友往來的聚會所、人生道路的加油站、修養性靈的安樂場、去除煩惱的清涼地、採購法寶的百貨店、悲智願行的學習處,更是一所療治心靈的醫 院、維護社會正義的因果法庭、啟發道德良知的教育學校、提升文化修養的藝術中心。寺院提供信眾:修身養性,培養宗教情操;聽經聞法,增長福德智慧;齋飯素 食,廣結善緣功德;道友聚會,彼此以會會友。 

 

    (五十)進入寺院就有如進入藝術的殿堂,說說佛教在藝術方面的成就好嗎?

    答:隨著佛教的傳入,建塔造像的藝術很快地便風行於中國各地。現存的上海龍華寺塔和蘇州報恩寺塔,都是在西元二世紀三國時代創建而經後人重修的。四世紀到六世紀,全國各地都有壯麗的塔寺建築。世界聞名的佛教石窟寺,如敦煌、雲岡、龍門以及其它同等重要的石窟寺--這 些古代雕塑壁畫藝術的寶庫,西至新疆,東到遼寧,南到江南,都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動工的,隨後繼續了數世紀之久。在中國,塔的形式很多,大致可歸納為兩類:一類是印度式的,但也有許多變化;一類是中國式的,主要是採用中國原有的樓閣形式而建築的。研究中國建築藝術,寺塔是其中主要部分。至於佛教造像,在取材與造法上種類也很多,有石窟造像,有木、石、玉、牙的雕刻像,有金、銀、銅、鐵的鑄像,有泥塑像,有錘像,有夾像,有磚像,有瓷像,有繡像,有畫像。它吸收了犍陀羅和印度的作風而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造像藝術,是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

    另外,佛教在佛畫藝術也很著名,佛繪畫主要是壁畫。現存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畫,供給我們非常豐富的藝術和歷史的資料。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盛行的佛陀本生故事畫,發展到唐代,逐漸為“經變”畫所代替。正如文學中有變文一樣,佛畫中的“經變”,也就是將佛經中的故事譬喻演繪成圖。如敦煌石窟中的演繪《維摩經》的 “維摩變” ,演繪淨土經的“淨土變”等, 都是十分精彩生動的偉大作品。經變畫的興起,使壁畫內容大為豐富起來,因而唐代佛寺壁畫之盛,達到極點。當時名畫家輩出,在姓名有記載的數十人中,如閻立本、吳道子等,大多是從事於佛畫的。由此可見佛教對當時繪畫藝術所起的作用。中國畫學中由王維一派的文人畫而發展到宋元以後盛行的寫意畫,則與般若和禪宗的思想,很有關係。佛教版畫,隨著佛經的刊印而很早就產生了,現在所看到的中國最早的版畫是在大藏經上面的佛畫。房山石經中有唐代的石刻線條佛畫,宋元以來的觀音畫、羅漢畫以及水陸畫等都是很流行的。

 

    (五十一)佛教僧侶平時生活應當是怎樣的呢?

    答: 根據佛的制度,一個比丘應當過著清淨而儉約的生活,嚴格遵守不殺、不盜、不淫包括在俗家的妻子、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及非時食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不自歌舞也不觀聽歌舞,不坐臥高廣床位,不接受金銀象馬等財寶。除、衣、缽、剃刀、濾水囊、縫衣針等必須用品外不蓄私財。不做買賣。不算命看相。不詐示神奇。不禁閉、掠奪和威嚇他人等等及其他戒律。平日晝夜六時中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除一定時間睡眠、托缽、 飲食、灑掃、挑水外,其餘時間都應當精勤地用在學修方面。 

 

    (五十二)佛教僧侶對在家佛徒有什麼義務嗎?

    答:一般說來,在德行上為他們樹立模範;教導他們,勸善止惡;為他們講說佛法;安慰病苦,必要時得參加社會災難的救濟;慈悲柔和,促進眾生的福利。

 

    (五十三)照你所說出家風氣在佛得到鼓勵,那麼,佛教的理想是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呢?

    答:根據佛教教義和它的制度來說,出家應當是佛教徒中少數人的事。第一、出家的動機要求真純--即 確是為求解脫,決心捨棄世間貪愛而出家修道。第二、出家後要求對教理及行持都夠標準,如果有室家的欲望,應當自動還俗;如果犯殺盜淫妄四根本戒,則應當擯 斥在僧伽之外。第三、出家有許多限制,例如:要得父母允許,要年滿二十求比丘戒、比丘尼戒的,不是肢體不全或精神上有缺陷的,不是逃避刑法、債累的等等。 第四、出家受戒要得戒齡滿十年的僧侶十人以上介紹、證明和會議通過,舍戒還俗則很容易,只須告知一個人便行。佛教徒本有四眾,有出家男女二眾。有在家男女 二眾。出家二眾負住持佛法的責任,在家二眾負護持佛法的責任,合成為雙重的教團。所以佛教並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如《維摩詰 經》、《優婆塞戒經》都是稱讚在家學佛的。 

 

    (五十四)在家佛教徒修道的條件是怎樣?

    答: 歸依三寶,確信佛法僧三寶為身心歸向依靠之處,更不歸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與神廟,這是在家佛教徒的必要條件。其次是奉行五戒和持齋。持齋是在每月一定的 日子裡實行一種克己的生活,即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和歌舞觀劇,不坐臥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遵守 三歸、五戒和持齋,對人努力行善,對自己清淨身心,這就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標準。實際上有不及這個標準的,也有超過這個標準的。佛陀對在家信徒有許多世 間法的教導,如對善生童子詳細講了父母子女之間、師弟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主從之間、僧人與居士之間的關係如何善處的問題;對青年跋迦談到方便具 足職業修養的完備,守護具足節約不浪費財物,善知識具足交結善友,正命具足正當的生活四種安樂法;對當時的國王們講到如何處理國內政治與睦鄰問題。大乘經 典則廣說在家菩薩應當怎樣修六度、四攝等等。

 

    (五十五)出家男子為什麼稱為和尚?和尚是什麼意思?

    答: “和尚”原來是從梵文這個字出來的,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夠稱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稱的。這個稱呼並不限於男子,出家女眾有資格的也可以稱和尚。但是後來習俗上這個字被用為對一般出家人的稱呼,而且一般當作是男眾專用的名詞,這是和原來的字義不合的。

 

    (五十六)喇嘛是什麼意思?

    答:喇嘛是藏語,它和“和尚”是一樣的意思。這個字也被濫用了,本來並不是每個出家人都能稱為喇嘛的。正確的稱呼是:出家的男人受十戒的稱沙彌,受具足戒的稱比丘;出家的女人受十戒的稱沙彌尼,受具足戒的稱比丘尼。 

 

    (五十七)漢族地區習慣地稱出家的男子為“僧”,出家女子為“尼”,這是否是正確的稱呼?

    答: 僧是僧伽的簡稱,它的字義就是“大眾”。僧伽是出家佛教徒的團體,至少要有四個人以上才能組成僧伽。所以一個人不能稱僧伽,只能稱僧人,正如一個兵士不能 稱軍,只能稱軍人一樣。出家男女二眾都在僧伽之內,都能稱僧人。把“僧”和“尼”作為男女的區別,是錯誤的。至於“尼”字是從沙彌尼、比丘尼的字尾而來 的,是漢族對出家女眾的簡稱。還有在尼字下加上姑字的,這種稱呼是不禮敬的,是習俗的稱呼。 

 

    (五十八)什麼叫做法師?

    答:法師本是一種學位的稱號,要通達佛法能為人講說的人才能稱法師,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的。還有較高的學位,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更高的是三藏法師,是遍通經律論三藏者的學位,如唐代玄奘、義淨都受到這個稱號。

 

    (五十九)什麼叫活佛?

    答: 蒙藏佛教對修行有成就,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而轉世的人稱為“朱畢古”藏語或“呼畢勒罕”蒙語。這個字的意義就是“轉世者”或“化身”。“活佛”乃是漢族地區的人對他們習俗的稱呼,這可能與明朝皇帝封當時西藏地方掌政的噶舉派法王為“西天大善自在佛”和清朝皇帝給達賴的封號也沿用了這一頭銜多少有些關係,這種封號和稱號在佛教教義上都是說不通的,其實蒙藏佛教中並沒有“活佛”這個名詞。又傣族佛教比丘被稱為“佛爺”,這也是漢人習俗上錯叫出來的,他們自己並沒有這種稱呼。 

 

    (六十)僧伽的組織有沒有什麼原則和制度?

    答: 有六項原則,就是“六和”:戒和、見和、利和、身和、口和、意和。簡單地解釋一下:和就是和諧一致的意思,遵守共同的戒律戒和,見解一致的共同修學見和,平等受用合法的財物利和,生活上互相照顧身和,言語上互相勸善止過口和,思想上彼此友愛敬重意和,通過這六項來達到僧伽中的和諧一致。為了實現六和的原則,佛陀曾經為僧伽制定了許多制度。 

 

    (六十一)請你談一談關於飲食問題?

    答:(1)過午不食。在東南亞一帶,僧尼和信徒一日二餐,過了中午不能吃東西。午後只能喝白開水,連牛奶、椰子汁都不可喝。我國漢族地區因需要自己在田裡耕作,體力消耗較大,晚上非吃東西不可,但進食稱為"藥食"。

    (2) 不吃葷腥。葷食和腥食在佛門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葷專指蔥、蒜、辣椒等氣味濃烈、刺激性強的東西,吃了這些東西不利於修定,所以為佛門所禁食。腥則指魚、肉類食品。東南亞國家僧人多信仰小乘佛教,或者乞討,或到附近人家輪食,無法挑食,所以,無論素食、肉食,只能有什麼吃什麼。而我國大乘教派的經典中則有反對食肉的條文。但蒙、藏地區,由於氣候和地理原因,缺乏蔬菜,不食肉不能生活,所以一般也食肉。但無論食肉與否,大小乘教派都禁忌葷食(即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南北佛教均須遵守。漢族地區在家的居士,也有吃長素,有也吃花素,如觀音素、十日素、八日素或六日素等。

    (3)不喝酒。酒會亂性,不利於修定,故嚴格禁止。 

 

    (六十二)請談一談僧人的衣服問題?

    答:根據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我國俗稱為五衣,是打掃勞作時穿的;一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我國俗稱七衣,是平時穿的;一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禮服,出門或見尊長時穿的。三衣總稱為袈裟Kasāya。袈裟本是一種顏色的名稱,因為佛制僧人必須穿染衣,避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種雜色,即袈裟色。我國舊譯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則說是一種橙黃色,可能是一種赤黃混合色。根據我國佛典記載,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後,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區別,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青黑木蘭色。但據六世紀印度來華高僧真諦法師說,各部派衣色實際都是赤色,所謂青黑木蘭,僅是些微小的差別。現在緬甸、斯里蘭卡、泰國、柬埔寨、老撾、印度、尼泊爾諸國的僧服都是黃色,僅有深淺的不同。我國漢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黃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黃色,平時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氣候寒冷,僧眾三衣不夠,所以我國僧眾在袈裟裡面另穿一種常服,這種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裝略加改變的。常服的顏色,明代皇帝曾作過規定,修禪僧人常服為茶褐色,講經僧人藍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後,沒有什麼官方規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見月律師重興後,一般僧人常服均為黃色。緬甸佛教徒特別忌穿黑衣,因為在緬甸古代曾有一種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後來嚴行禁絕。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六十三)佛教內部的稱謂是怎樣的?

    佛教的教制、教職在各國不盡相同。在我國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稱“方丈”,是寺院負責人)、“監院”(負責處理寺院內部事務)、“知客”(負責對外聯 系),可尊稱“高僧”、“大師”、“法師”、“長老”等。佛門弟子依受戒律等級的不同,可分為出家五眾和在家兩眾。出家五眾是指: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在家兩眾是指:優婆塞和優婆夷。佛教徒出家的俗稱“和尚”(僧)和“尼師”(尼),亦可尊稱“法師”、“師太”。不出家而遵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稱“居士”,可尊稱為“檀越”、“護法”、“施主”等。

 

    (六十四)佛教有什麼禮節?

    1、“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禮,以示敬意。

    2、“頂禮”。向佛、菩薩或上座行此禮。雙膝跪下,頭頂叩地,舒兩掌過額承空,以示頭觸佛足,恭敬至誠,就是俗話說的“五體投地”。

    3、功課。在寺廟裡,僧尼每天的必修課為朝暮課通,又名早晚功課,或五堂功課。一般,寺廟在早上4時就打催起板(起休號令),僧尼盥洗完畢,齊集在大雄寶殿,恭敬禮佛,端坐蒲團,聽候大鐘大鼓結束聲。隨後起立,隨眾念誦早課楞嚴、大悲、十小咒、心經等,這是二堂功課。晚課在下午4時左右,僧尼立誦彌陀經和跪念禮佛懺悔文,發願,回向,放蒙山,這是三堂功課。回向的意思就是將自己念誦的功課,回歸嚮往使大眾都能親證佛果。社會上流行的“晨鐘暮鼓”成語,就是由佛教寺廟裡的早晚功課而來的。

    4、五戒。指不可殺生,不可偷盜,不可邪淫,不可飲酒不可妄語。這叫做“方便五戒”。

    5、大戒。又叫“比丘戒”,指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不著彩色衣服和不用化妝品、不視聽歌舞、不睡高床、不過午食、不蓄財寶,共十種根本戒。並由此擴充為丘的250戒、比丘尼的348戒等。

    過去,比丘和比丘尼受戒時,要在頭上燙12個香洞,現在中國佛教協會根據廣大教徒的意見,決定受戒時不必燃香疤,這主要是因為佛制原來沒有這個規定,像東南亞佛教國家的僧人都不燙香洞和沒有香疤。

    6、過堂。僧尼吃飯都要過堂,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產生貪食美味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饑的藥,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

    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葫蘆型鐵板(雲板)。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魚晝 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廢寢忘食吃飯中間,如果需要添飯菜,應將空碗送到桌邊,由齋堂服務員添,不可出聲叫喚,碗筷應擺在桌邊放齊。如住 持和尚的筷子擱在碗邊上,表示他要對大眾講話;筷子放平,即不準備講話。過去,大寺廟因僧眾較多,多用"過堂"形式吃飯,並實行分食制。現在一般小廟,人 數不多,多採用四菜一湯共食制。佛教主張過午不食,現已有改變,多數僧尼為了工作和學習,也吃晚飯,叫做“吃放參”。

 

    (六十五)非佛教徒進入寺廟應注意什麼?

    佛寺被佛教徒視為清淨的聖地,所以,非佛教徒進入寺廟衣履要整潔,不能著背心、打赤膊、穿拖鞋。當寺內舉行宗教儀式或做道場時,不能高聲喧嘩干擾。未經寺內職事人員允許,不可隨便進入僧人寮房(宿舍)等地方。為了保持佛地清淨,嚴禁將一切葷腥及其製品帶入寺院。

    對僧尼稱呼,可稱"師父",或在他們的職稱後加"師"字,如當家師、維那師、知客師等。習慣上可稱法師或師太。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問僧尼的尊姓大名。因僧尼出家後一律姓釋,出家入道後,由師父賜予法名。受戒時,由授戒師賜鄧戒名。因此,問們尼名字時,可問:"法師上下如何?"或"法師法號如何?"這樣便可得到回答。

    另外,非佛教徒也不要主動與僧尼握手。因這不符合他們的禮節,們尼往往以"合十"為禮。

 

    (六十六)佛教平時都有一些什麼節日?

    每一個宗教為紀念其教主或信仰的物件,都訂有特殊的節日。如耶穌教、天主教有耶誕節、萬聖節、復活節等;伊斯蘭教有聖紀節、古爾邦節、開齋節等;道教有三 元、三清、三會等節日;佛教也有許多特別的節日,其中以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臘月初八佛成道日、七月十五佛歡喜日為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三個佛教節日。

    佛誕日除舉行浴佛法會外,另有一盛大的“行像”慶祝活動,也就是用裝飾華美的車子載著佛像巡行城市街衢,供民眾禮拜植福,所以又稱「行城」、「巡城」。 佛成道日也會在寺院中舉行紀念儀式,特別是煮臘八粥供眾,已成為民間的習俗;佛歡喜日為盂蘭盆節,舉行供僧法會,提倡孝親報恩。

    此外,中國還有許多佛菩薩的節慶,依時間先後有:

    正月初一的彌勒菩薩聖誕、

    正月初六的定光古佛聖誕、

    二月十五的佛陀涅槃日、

    二月十九的觀音菩薩聖誕、

    二月二十一的普賢菩薩聖誕、

    三月十六的准提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的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廿八的藥王菩薩聖誕、

    五月初三的伽藍菩薩聖誕、

    六月初三的韋馱菩薩聖誕、

    六月十九的觀音菩薩成道日、

    七月十三的大勢至菩薩聖誕、

    七月三十的地藏菩薩聖誕、

    九月十九的觀音菩薩出家日、

    九月三十的藥師佛聖誕、

    十一月十七的阿彌陀佛聖誕、

    十二月廿九的華嚴菩薩聖誕等。

  在這些節日期間,大部份的寺院也會舉行紀念儀式,誦持與佛菩薩相關的經典或禮拜懺儀等。如代表歡喜的彌勒菩薩聖誕,正值新春佳節,一般寺院均舉行禮拜千佛法會,象徵迎接彌勒菩薩早日降誕成佛,並以此賀年。

  觀世音菩薩以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廣大悲願,受到民間普遍信奉,因此觀音菩薩聖誕、出家、成道紀念日,一般寺院均舉行觀音七,或禮拜大悲懺,或舉行有關觀音菩薩雕塑、畫像展等修持、紀念活動。另外,在民間也會舉行規模龐大的觀音廟會等節慶活動。

    在藥師佛、阿彌陀佛聖誕時,寺院則舉行三天至七天的佛七或藥師法會。在佛教裡,藥師法門強調的是現世的平安吉祥、消災延壽;修持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則 著重在將來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求得安穩解脫。可見一個重視“現生”,一個重視“往生”。總之,稱念彌陀聖號或藥師佛號,無非是藉此修持因緣,了生脫 死,解決人生“生”和“死”兩個最大的問題。

中國的佛教節慶,不但展現佛菩薩慈悲智慧的精神,也反映佛教與中國民間固有思想、習俗相互融和發展的信仰特色。不過,佛教對節日的看法和世俗社會不太一 樣,例如夏安居、冬安居、每個月的六齋日或十齋日,也都算是節日。結夏、解夏、冬至、年朝是叢林極為重視的四大節日,而一般信徒則于六齋日、十齋日自行持 齋、誦經、禮拜,甚至舉行放生植福。

    自古以來,佛教最重視懷恩報德,不僅是報父母生養的恩德,更要報三寶、師長長養慧命的恩德,因此寺院每逢祖師誕辰均舉行掃塔祭祖的法事,如《敕修百丈清規》即載有達摩忌、百丈忌及各寺歷代諸祖忌等儀式。

  在佛菩薩聖誕時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主要是希望大眾在紀念、緬懷佛菩薩的慈心悲願、功德特質之餘,還要能喚起信眾的宗教情操,激勵自己,提醒大眾學習並實踐佛菩薩的普濟精神。

 

    (六十七)寺院中常見的法器法物都有什麼?

    法器是龍天耳目,大眾共遵的訊號,叢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為准,例如晨鐘暮鼓以及各種報鐘、板聲等。寺院中用於莊嚴佛壇及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或佛子所攜行的念珠、錫杖等修道資具,都是法器法物。茲將寺院道場常用的法器法物列舉如下:

  1、鐘:寺院為報時、集眾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為梵鐘與喚鐘兩種。

  2、鼓:有羯鼓、魚鼓、雲鼓、搖鼓、金鼓、石鼓、懸鼓等。依其用途可分為:齋鼓(食時所用)、浴鼓(浴時所用)及誦經、梵唄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見於大殿前的左右兩方建鐘鼓樓,分別安置鐘、鼓,稱為“左鐘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擊鐘敲鼓,以警行者當勤精進,慎勿放逸,稱為“晨鐘暮鼓”。

  3、鈴:在佛前誦經時所鳴打的法器。具有驚覺、歡喜、說法等三義。鳴鈴以供養諸尊,稱為振鈴。密教修法時,為驚覺諸尊,或使其歡喜,即振鈴發聲。

  4、板:報知時刻或集會時敲打的器具。依其形狀稱為雲板、魚板等。

  5、梆:為禪林用來通知大眾入浴、齋食的鳴器。在古代禪林中,常懸掛于浴室,現今一般寺院則懸掛於齋堂外,以用來通知大眾用齋。

  6、木魚:誦經時所敲打,大眾誦經時,音聲隨其節拍而整齊劃一。此外,誦經敲打木魚,取意於魚的特殊習性,即不論在水中悠遊或靜止不動,眼睛都睜著不休息,佛門取其精進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7、引磬:俗稱小手磬。底部中央貫以紐,附木柄,以小鐵枹擊之,於誦經禮佛起止時擊之,以引起大眾注意之法器。

  8、大磬:大磬為直徑三十至六十餘公分之磬,由維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禮佛,皆鳴三下。

  9、鐺子:法會唱贊時,與鉿子配合板眼敲打,用以莊嚴節奏,為板樂供養之一。

  10、鉿子:法會唱贊時,與鐺子配合板眼敲打。鉿子不敲時兩片合攏,敲打時六指托之,放於胸前,所以又稱“平胸鉿子”。

  11、鐃鈸:鐃、鈸原為娛樂用的樂器,後被用於佛門中的伎樂供養,而成為塔供養及佛供養的法器。

  12、如意:說法及法會之際,講師所持的法物,表示吉祥如意。原為印度古時的爪杖,形狀如雲,或如手形,乃搔背癢所用,以其能補手不能到之處,而搔抓如意,故稱如意。

  13、拂塵:乃將獸毛、麻等紮成一束,再加一長柄,用以拂除蚊蟲之物,原系印度人拂除蚊蟲的工具,在佛門表示清除煩惱、塵垢的意思。

  14、香板:禪林中用以警策修行者的木板(形如寶劍),依使用目的不同而有諸多名稱:用以警策用功辦道者,稱“警策”香板;用以懲誡違規者,稱“清規”香板;用以警醒坐禪昏沈者,稱“巡香”香板;於禪七中使用者,稱“監香”香板。一般系由方丈、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維那、知客、糾察等職事持用。

  15、念珠:念珠乃念佛時計數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圓滿、佛心的表徵,除了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壞事外,也是美好的裝飾。

  除了上述所列之外,幢幡、蒲團、手爐、傳爐、香爐、金剛杵、戒尺、毗盧帽等,都屬法器法物之列。法器具有報時集眾、警策精進、伎樂供養、莊嚴道場等功能,如果敲打不如法,則會擾亂大眾,因此,司法器者應以“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來自我警惕。

 

    (六十八)寺院中都有一些什麼法事活動?

    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當中,有的是自我懺悔的方式,如懺摩;有的是經大眾附議通過者,如布薩;有的是對大眾宣說佛法,如升座說法;也 有于新春時為國家、檀那祈福祝禱者,乃至到山門迎春等;一年當中更有春秋二祭,及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的多次舉行等,方便社會大眾參與修持。今略述數條於 下:

  1、布薩羯磨:僧團中,僧眾若有犯戒者,則於大眾前髮露懺悔,稱為“布薩”。凡與大眾有關的決策,須經大眾三次決議通過,稱為三番羯磨。

  2、懺摩請戒:三壇大戒中,每於登壇受戒前夕,由羯磨和尚引導戒子懺悔發願,以便身心清淨,納受戒體。

  3、護戒誦戒:僧團中受過菩薩戒的僧眾,每半個月誦菩薩戒法一次,藉以勉勵自己不忘發心,行菩薩道。

  4、陞座說法:叢林中,大和尚晉山就職,或逢節日慶典,乃至平日對大眾說法,都稱為陞座。陞座就是正式對外宣佈、通告。例如新春陞座即正式昭告一年的行事。

  5、年慶祈禱:叢林中,在大年初一的早課時,大眾一起唱贊、誦經,為國家祈禱國泰民安,為護法檀那祈求福慧圓滿。所以〈寶鼎贊〉中有「端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長」。

  6、山門迎春:叢林生活,僧眾平日不輕易走出山門,唯過年時,在初一到十五的某一天,早課後,由大和尚或監院領導大眾,從大雄寶殿到山門外巡禮參訪,藉此接觸大自然。

  7、上燈勝會:燈代表光明,點燈主要是點亮自己的心燈,因此,信徒在佛前點燈,是表示佛與人的心光互相輝映。一般寺院均在新春期間舉行上燈法會,江蘇省的揚州,有所謂:“十三上燈,十八落燈,十九算帳,二十開張。”

  8、結夏解居:結夏就是結夏安居,日期為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解居則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於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

  9、大座講經:以講經為主,講演前先唱香贊、鐘聲偈等,並有信徒請法等儀式,是一種解行並重的佛事法會。

  10、三皈五戒:指皈依三寶及受持五戒。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乃至“自性三寶”,皈依即是肯定自己、尊重自己;受持五戒則是尊重別人、不侵犯別人的善行。

  11、八關齋戒:提供在家信徒學習出家生活,培養出離心,而於一日一夜遠離家庭,進住寺院,並持守八條戒。過去一般均於六齋日舉行,現在一般寺院均在星期日舉行,一個月舉行四次。

  12、家庭普照:以信徒家中為聚會場所,一般均邀請法師主持並說法,透過輕鬆的佛法座談方式,增進參與者對佛法信仰的理解及解答有關信仰、行持上的疑問。

  13、春祭秋祭:指農曆四月清明法會與七月孝道月的報恩法會,稱為春秋二祭。

  14、生亡普佛:指延生普佛與薦亡普佛。延生普佛用於消災、作壽、喜慶;薦亡普佛用於往生、超薦、冥壽。普佛者,即對三世一切諸佛普遍恭敬,普遍禮請,普遍結緣的意思。

  15、三時繫念:元朝中峰明本禪師著。屬淨土法門,主要目的是藉著繫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超薦亡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離業海,直證不退,圓滿無上菩提。

  16、蒙山施食:為超度亡者舉行的施食法會,有大小蒙山之分。源于宋朝不動法師(也稱甘露法師)于蒙山所發起,後由上海興慈法師大力宣導,今日一般寺院大都於晚課後隨堂施放小蒙山。

  17、盂蘭盆會:是藉著供佛齋僧的功德,以解救餓鬼脫離苦趣,並且報答七世父母恩德的佛事法會。一般寺院道場均於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

  18、瑜伽焰口:施放焰口,能令餓鬼得度,也是對亡者追薦的佛事之一。除了施食,以解除餓鬼的饑虛之外,最重要的是為他們說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見,不再造罪受苦,以祈早日脫離苦趣,成就菩提。

  19、水陸法會:中國佛教中,儀式最隆重、功德最殊勝的法會,著重對水陸眾生的普濟,除了施食,並有誦經持咒的法施,可令受苦眾生心開意解。

  弘法利生是寺院的使命,雖然接引眾生的法門很多,然而八萬四千法門,皆是不離佛語,重要的是,要能應機教化,應病與藥,如此才能示教利喜,接引眾生悟入佛的知見。

 

五、人們常遇到的疑惑

 

    (六十九)佛教的存在對當今社會有什麼積極意義?

    答:剛才談到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區別時還有一點沒有談:佛教是人本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那樣是神本的。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于對現實人生的關懷。在 今天,佛教在我們現實人生中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其實,只要三寶還住世,只要寺院還存在,即使不能為社會做點具體的工作,但至少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精神 的家園,提供一個精神的休憩之所。我們每天在外面忙忙碌碌,有機會到寺院來靜一靜,反省一下,對於社會大眾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 經濟的變革,使社會中的貧富現象越來越懸殊,很多人連基本生存都無法保障,如何使社會的財富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使用?如何使那些有錢人象菩薩一樣慈悲眾生 呢?如果我們通過政府的力量來行使這樣的職責,目前還有一定的困難,但宗教團體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僧尼是獨身,沒有家庭拖累,不必為自己的生計和 名利奔忙,可以更投入地做慈善事業。臺灣的證嚴法師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慈濟在臺灣有四百多萬會員,無論是賑災扶貧,還是發展醫療事業,都做了大量的工 作,所以說,佛教對社會道德的重建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離不開宗教的內涵,道德更是建立在宗教的理念之上。為什麼說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石呢?一方面,宗教使人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宗教強調因果觀 念,如果沒有這兩者作為行為的約束,人們就會報著僥倖的心理去犯罪,使社會失去基本的制約。的確,法律能夠解決部分的問題,但執法者的能力和廉潔又直接關 系到法律的效用,而且,即使法律能對罪犯繩之以法,但破壞已經構成了,而宗教的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卻是防患於未燃,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另外,有關現代 人心靈健康的問題、環保的問題,情感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在佛法中都有非常好的、智慧的指導方式。

 

    (七十)如果不執著的話,是不是會過於消極?

    答:當我們認准一個目標時,我們可以隨著這種緣去努力。即使沒有執著,一樣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在做的過程中保有良好的心態;但如果我們執著於這件事的 話,就會被它的發展變化左右我們的情緒,傷害我們的心靈。佛法告訴我們,每件事情的成敗都是由眾多條件組成的,只要我們懂得從因緣來分析,從事物發展的全 過程來認識,就不會一廂情願地執著於結果。

    弘法也是同樣,過去的那些高僧大德們,雖然也在以各種方式救度眾生,但不會執著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祖師雲:“做水月道場,空花佛事”,世間的一切都象 水中的月亮般虛幻。雖然如此,該做的事業還是要去做,該度的眾生還是要去度,因為世間的眾生都在生死中沉淪,他們的痛苦需要有人説明去解決,但做的時候又 不能對自己所做的事有所執著,不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也是佛法中所說的空和有的關係,要認識到事物的空,但這種空不是虛無;同時也要認 識到事物的有,但這種有只是緣起的假相。只有正確認識到空和有的相互關係,我們才能夠將弘法和修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做事的時候也能體會到自在的感覺。

 

    (七十一)如何正確地看待欲望?

    答:自古以來,無論是世間的道德還是出世間的宗教都對欲望持否定的態度。傳統的宋明理學甚至將欲望和道德完全對立起來,提出“滅人欲,存天理”的主張。 以佛法的觀點來看,欲望從倫理的角度可分為三性:善的欲望需要發揚;惡的欲望需要壓抑;除此而外,還有非善非惡的欲望,如正常的生理需要等等,這些欲望本 身雖然沒什麼過患,但它們一旦和我們的貪嗔癡煩惱相應,就會介入惡的成分而變質。

    發展科技的目的在於改善物質條件,它的進步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便利,但同時也使人類的欲望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升級,造成了很多新的社會問題, 如環境保護的問題,道德滑坡的問題。現代青年奉行的是能掙會花的生活原則:拼命地掙錢,拼命地花錢,看起來似乎是工作、享樂兩不誤,但你們想過沒有,你們 在享樂中花掉的是什麼?花掉的是你們的生命!因為掙錢是要花時間的,而時間就是生命。其實,一個人的基本生活可以用非常簡單的條件來解決,我們今天的很多 的需要並不是生命的真正需要,只是我們為滿足攀比之心而產生的需要,或者說,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社會要求你有舒適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份的服飾, 要求你一擲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為我們還有面子和虛榮需要去照顧,我們已經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了方向。老子說:“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 盲,五味令人口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物質空前豐富的今天,我們沒有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而獲得輕鬆,相反,我們比以往活得更累。當我們面對一桌豐盛菜肴 的時候,我們的味覺已完全被它們所麻醉;當我們面對閃爍著霓虹燈的街道時,我們的視覺已完全被它們所佔據……我們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掙錢,結果,只是 享受了一些我們本可以不需要的東西,這樣的交換到底值得麼?

 

  (七十二)佛教所講的“唯心”與哲學上講的“唯心”有什麼區別?

    答:佛教講的唯心跟哲學上的唯心是不同的。首先,哲學上的唯心是以心作為世界的第一性,而佛法是不建立第一因的;其次,唯心哲學中的心是常恒不變的,而 佛法所講的心是因緣和合的,是條件的組合。第三,佛教儘管強調心在這個世界具有主導的作用,但並不認為心與世界有先後派生的作用,佛教認為有心就有境,有 境就有心,是一種相互依賴的存在。舉例來說,一個持刀殺人犯的犯罪根源是什麼?有人可能會認為根源是這把刀,有了刀才會去殺人,那麼把刀毀掉是不是就不會 有謀殺事件發生呢?刀毀了,還可以用槍,用其它的兇器。犯罪的根源其實是在於我們的心,在於罪惡的、嗔恨的心。由此說明,心在任何事物的發展中都起著相當 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改變自己的行為,要改變這個世界,就是要從心的改變開始。儘管心的作用很大,但它並不是獨立的,世界也不是由它而產生的。

 

  (七十三)為了不麻煩別人,有時講了假話,這算“妄語”嗎?

    答:佛教中所講的妄語也是有“級別”的,有大妄語、小妄語及方便妄語之分。去別人家裡,怕麻煩別人,自己沒有吃飯,卻說吃過了,這叫方便妄語。其目的不是為了傷害和欺騙別人,也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這樣的妄語一般來說是沒什麼妨礙的。戒律裡有個案例,說一老比丘住在山裡,某日,一隻被獵人追趕的野**從老 比丘面前跑過,當獵人追來詢問時,老比丘卻指了另外的方向。老比丘的做法完全是出於對野**的慈悲,雖是說了妄語,卻沒有罪過。若以菩薩戒來衡量,這樣的妄 語還有功德。在菩薩戒裡,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可以殺人,可以偷盜,甚至可以邪淫,但我們必須明確它的前提,必須沒有絲毫的利己之心摻雜在其中。

 

  (七十四)當看到有人要殺人時,作為學佛的人該不該去制止?

    答:從聲聞乘戒律來看,當你看到別人殺人時,不想救並不算犯戒,自己殺人才算犯戒。聲聞戒是以止惡為主,止惡是消極的行善,放生、救人則是積極的行善。 菩薩戒不僅強調消極行善,更重視積極行善。菩薩戒有“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作為菩薩,當看到歹徒要行兇之時,不能袖手旁觀,而 要發慈悲心,寧願自己造業下地獄也不願他因此殺業承受無止境的惡報,以這樣的發心,菩薩雖殺人而不犯戒,且功德無量,這和俠客那種嫉惡如仇的殺人是完全不 同的。

 

  (七十五)蚊子、蒼蠅是四害,學佛的人可不可殺害?

    答:人們認為蒼蠅、蚊子屬“四害”之列,不知道動物們把人類看成是什麼害?所謂害與不害是相對而言,即使是在骨肉至親之間,由於財產、利益的爭奪,彼此 也可能置對方于死地而後快。蒼蠅、蚊子並不是有意要傷害我們,它們只是出於本能,出於生存的需要。佛法所提倡的慈悲並不僅限於人類,而是包括一切眾生,動 物和昆蟲也是眾生,我們對它們也應有愛護之心。我們慈悲蚊子,其意義不僅在於尊重它們的生命,更是在長養我們的慈悲之心,完善並提高我們的人格。所以從佛 法的角度來看,即便是蒼蠅和蚊子也不可隨意傷害,在平日搞好環境衛生更為重要。

 

  (七十六)生氣、生病時非常痛苦,如何克服比較好?

    答:當人處於生氣的狀態中,心就進入了煩惱的陷阱,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已的情緒。我們為什麼會生氣?多半是由我們的執著造成的。如果有人罵我們,可我 們不在乎,就不會生氣,反之,怒火就可能一觸即發。有人罵你是烏龜,你想烏龜是長壽的象徵,他在祝福我長壽,你聽了還會生氣嗎?我們要觀想,一切都是假 名,別人就無法輕易傷害到我們。

  當你非常生氣,以至於無法控制時,不發洩出來就要造成內傷,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就發洩一下,比如摔打家裡不值錢的物品,找一個物件吵幾句,過後趕緊向人家道歉等等。

    而生病就應上醫院。生病有身苦與心苦,凡人生病,除了身上病苦,心上也痛苦,有負擔放不下。特別是患了重病,心裡負擔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某些症患者不 知道病情時,還活得好好的,一旦知道後,很快便一命鳴乎,就是因為精神也徹底崩潰了。真正修行有成就的人,生病時只有身苦,沒有心苦。聖者生病時身體一樣痛苦,但心裡沒有負擔。我們學佛人,要對肉體看淡些,要知道生命的無常,任何生命都免不了遭遇生老病死的過程,因而生病是很正常的,多念佛,內心平靜了。 沒有了精神負擔,也能促使病情的好轉。

    痛苦也有身苦和心苦兩個方面,治療身體上的病變,可以通過醫療手段及生活上的調養。那麼,如何治療心理上的痛苦呢?現在的人往往採取轉移法,如喝酒、跳 舞、看電視、打麻將、購物等等,通過轉換環境來忘卻痛苦,但這些辦法能起到暫時的緩解與平衡作用,決不能究竟地解決問題。當一個人痛苦時,你讓他不痛苦; 一個人放不下時,你讓他放下,這都不現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種煩惱都是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個人想要不煩惱,必須擁有良好的心態。而良好的 心態是建立在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上,我們要養成每天禪修、念佛的習慣,逐步地增長自己的定力。另外,還要不執著,對財富、感情、家庭都看得 淡些,因為無論我們在乎的是什麼,它就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傷害到我們。要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只有找到痛苦的來源,從根本上解決它。         

 

  (七十七)經上講佛有大智慧。智慧和知識是兩回事,我很崇尚智慧,但是知識呢?

    答:知識和智慧有關係,但的確不是一回事。近代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都開始推崇知識,覺得知識就是力量。但在歷史上,對知識歷來都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識,老莊就比較反對知識。《莊子》講,渾沌因為有了知識就死掉了。佛法對知識也是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方面認為"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同時也認為"知之一字,眾禍之根"。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呢?因為知識本身就存在兩種不同情況,有健康的、正確的知識,也有不健康的、錯誤的知識。有的知識能導人以道德,導人以智慧;有的知識能導人以犯罪,導人以愚癡、妄想和煩惱。今天的學院教育所提供的知識,像財經會計等,基本上和做人沒有什麼關係,純粹就是生存的技能。所以說,對知識要一分為二地看待,知識並不是越多越好。

    在今天這個資訊時代,人們的知識確實是多了,但妄想也多,煩惱也多,痛苦也多。從生存的角度來說,掌握知識可以使我們更好地在社會上謀取職業。但從心靈健康的角度來說,我們就需要有所選擇,知識太多會使我們的心變得複雜,會使我們有更多的貪欲。今天這個世界,知識多得簡直要爆炸,你很容易瞭解到世界上任何角落發生的事情,因為懂得太多了,妄想也就特別多。

    佛法其實是很重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大乘佛教就鼓勵我們從五明處學。作為一個菩薩,甚至要掌握世間上的一切知識,不僅僅是做人的知識,而且要知道各種生存的技能,只有掌握這些知識後,我們才有能力去幫助眾生,去度化眾生。但對於那些錯誤的、導人以愚癡、導人以犯罪的知識,我們又要遠離。如果你能運用智慧去處理所學的知識,那麼,知識就不會成為你的障礙,反之,如果缺乏這樣的能力,某些知識就可能影響到你的心智的健康。

 

  (七十八)佛學也是可以發展的嗎?

    答:佛陀所說的一些根本原理是沒有什麼發展不發展的,像緣起、無常、無我、八正道、三法印,在任何時空都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佛法所揭示的是世界存在和發展的基本規律,不論社會如何進步,都離不開緣起的規律,離不開因緣因果的規律,離不開無常無我的規律,正因為這些規律是不變的,所以,佛法的真理也是不變的。但佛法的弘揚形式和表現形式,則完全可以隨著不同時代和文化背景以某種特定的形式出現。以弘法為例,在語言上可以採用英文、日文、梵文或其他各種文字,在表現形式上,可以通過錄音、錄影等多樣化的方式。所以,有可以變化的形式,也有不變的核心。

 

  (七十九)佛法與科學是怎樣的關係?

    答:佛法有佛法解決的領域,科學有科學解決的領域,不要把它們摻合在一起談。科學是一種工具,而佛法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觀念,是一種智慧。科學作為工具,需要健全的精神去運用它,去指導它。如果沒有心靈健康的實踐者,科學就會成為世界的禍害。所以佛法不排斥科學,只是教導我們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來看待 科學的長處和不足,同時對科學給予正確的指導。

    另外,現在的科學還是偏向於對物質世界的改善。過去我們總認為科學是萬能的,事實上是不是這樣?關於生命現象的知識,我們的確比以前掌握得更多,但對於精神領域的問題依舊是很無知。我們可以用手術刀把患病的胃切除,可當我們煩惱的時候,卻無法用手術刀把我們的煩惱切除。今天的人一味強調發展經濟,這種想 法是非常盲目的,發展的意義是什麼?發展是眾生的共業,是世界的潮流。但一味發展經濟為我們帶來了什麼?生活水準是提高了,但社會道德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甚至出現了道德淪喪的傾向。發展還帶來了什麼?空氣的污染,能源的過度開發,又使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被破壞得滿目蒼痍,各種自然災害層出不窮,長此以 往,後果將不堪設想。在澳洲,隨便砍一棵樹或挖一塊石頭都是不行的,而我們卻為了發展經濟把大片森林都毀滅了,我們的子孫後代又將以什麼作為生存的資源?發展的利弊應當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待,發展不一定就是好事。

    至於武器和戰爭的問題,目前,人類所擁有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毀滅幾十次,通過發展核武器來互相制衡,是制止戰爭爆發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嗎?我們又怎樣才能 保證這些核武器會得到安全的保存?所以,不管科技如何發展,社會如何發展,關鍵還是要有健全的理念來指導,從這個意義上說,佛法和發展科技是不矛盾的。

 

  (八十)為什麼要學佛?要怎麼樣學佛?

    答:學佛就是因為人生有問題,沒有問題不必學佛。問題是什麼呢?也就是人生的煩惱、痛苦、困惑;還有是探究生死的問題、尋找生命的歸宿和人生的意義。如果不是帶著這些問題來學佛,往往會流於迷信,或功利的學佛。那樣的話,與學佛的本身是背道而馳的,比如佛教叫我們不要貪心,可我們帶著強烈的貪心來學佛,希望佛菩薩給我們這個那個,要了平安健康不夠,還要升官發財,這叫學佛嗎?

 

    (八十一)強盜要來殺我們,怎麼辦?

    答:當強盜要殺我們的時候,要不要送上去給他殺呢?當然不能,否則就是幫助他造罪,所以能避就應當避開。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標準,在澳洲,即使小偷來家中行竊,也不能隨意地打他,否則就是侵犯他的人身權利,是犯法的行為,所以,澳洲一些有錢人遇到竊賊時,往往不加制止,但中國就鼓勵和犯罪分子作鬥爭,還對見義勇為的行為進行表彰。從戒律的角度來看,也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以聲聞戒的標準來說,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殺害他人。但從菩薩戒的角度來說,當這個強盜會對很多人的生命構成傷害時,菩薩可以本著悲心將這個人殺掉。其中關鍵是看發心,菩薩必須是憐憫這個人在造下殺業後 長期沉淪於三惡道中,為避免他造業,寧願自己殺他,代他下地獄。如果有這樣的發心,菩薩是可以把殺他而不犯戒,不但不犯戒,而且還功德無量。我們還有知道,菩薩本著悲心殺人和俠客的嫉惡如仇是絕對不同的。

 

    (八十二)神與佛有哪些本質上的區別?

  答:從佛法來看,神還是在三界之內,還有煩惱和生死,如基督教所說的上帝,僅僅是色界天的天主,將來還是要輪回的;而佛已經超脫了三界,並徹底地斷除了煩惱和生死,永遠地出離了輪回,這應該是本質上的區別。當然,這是從佛教的角度上來說。

 

    (八十三)世人把佛作為神來祭拜,怎麼辦?

  答:的確很多人是將佛當作神來祭拜,但他能夠祭拜佛陀,總是有向善之心。作為我們學佛的居士來講,應該將自己學到的佛法告訴他,讓他懂得怎樣來認識佛陀,懂得怎樣來學佛。

 

    (八十四)佛法對是非善惡的判斷是依何為標準?

    答:善和惡,在佛教裡是如何來定義的呢?一種行為不僅是對我們的現在有好處,還能惠及未來的生命,才可稱為善的行為。如果僅僅是對現在有好處,但對未來 卻是有害的,就不能稱為善行。比如抽煙的人,當下是很開心,但從長遠來看,這樣的習慣卻能嚴重危害身體健康,所以就不能稱為善行。當然,佛教所說的將來, 包括今生和未來的生生世世,當我們佈施的時候,既能以自己的力量來回報社會大眾,也能幫助我們克服自己的貪心,更能因為這樣的行為為未來生命種下善的種 子。反之,則是惡行,比如說偷盜,不僅現在時時要提心吊膽,不能堂堂正正地生活,這惡的種子還會繼續影響到來生。所以善惡的標準要結合現在和未來來衡量。

    至於是非的區別,在佛教裡也有判斷的標準。“是”就是真實的、正確的;“非”則是顛倒的、錯誤的。如果我們的認識是符合宇宙人生真相的,那它就是真實 的,“是”的;如果我們的認識不符合客觀的事實,而是出於我們的想當然,以黑為白,指鹿為馬,那它就是錯誤的,“非”的。“是非”還可以從道德的角度來評 判,有益於我們身心健康的,就是“是”;而不利於我們身心健康的,就是“非”。

 

    (八十五)為什麼稱植物為無情眾生呢?

  答:為什麼稱植物為無情眾生?因為植物沒有覺知、沒有情感,所以是無情的;相反有覺知、有情感的動物則稱為有情。

 

 

    (八十六)現代科學已發現植物有一定的知覺、情感和資訊傳遞,如何來理解這一些現象?

    答:科學有這樣的發現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比如說含羞草,我們手一抓,它馬上就將自己的葉片收攏起來,很害羞的樣子,它所產生的這種現象和我們的理解、 我們的認識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當風吹過之時,樹葉也會搖頭,那麼,樹的搖頭和我們的搖頭是不是一樣的呢?我想,應該是不一樣的:以為前者屬於物理性的反 應,而後者屬於精神性的反應,它們的現象雖然有相似之處,但性質是不同的。

 

    (八十七)有人認為佛教徒是“禁欲主義者”,這種看法正確嗎?而學佛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答:佛教對“欲”並不是絕對地否定。因為欲望,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有善的一面,也有不善的一面。佛教反對我們縱欲,但並不壓制我們合理的、善良的 欲望。所謂禁欲,就是要以苦行來克服所有的欲望,而佛教從一開始就反對這種自苦其身的修行方式。對於在家居士來說,正常的、符合道德規範的欲望都是和修行 不違背的。

    至於快樂的問題,人類的快樂大體是來自於欲望的滿足,這是大多數人獲得快樂的途徑。而從佛法的修行上來說,快樂還可以通過禪定的修習而獲得,而且這種快 樂遠遠超過欲望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所以,佛法在欲樂之外還提倡法樂,認為學佛修行,應以追求法樂為先,因為法樂是平穩的、寧靜的。而欲望所帶來的快樂,會 帶來許許多多的副面影響。

 

    (八十八)既然人的自身有很多缺點,那為什麼我們又要依靠自己呢?

    答:如果不依靠自己,那麼應當靠誰呢?很多事情是無法請別人幫忙的,口渴的時候,誰能代替我們喝水?自己渴了,就要自己喝茶才能解決;別人喝的茶只能解別人的渴。同樣的道理,我們每個人的煩惱都是自己的,所以,也只有自己去解決,推而廣之,人生的很多問題都是如此。人類的確有很多缺點,也正因為如此,我 們才要克服自己的軟弱、克服自己的愚癡,克服人格上種種不足,這就是我們在修行中所要解決的。

 

    (八十九)目前的商業社會有很多欲望與欺騙,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或者是象日本禪師所說用空的思想去面對,那麼這樣做是否只是把無條件它接受下來?

    答:如果人家要欺騙我們,我們是不是就應該接受他的欺騙呢?有時如果我們接受他們的欺騙,那就有可能放縱他,對他是沒有好處的。在佛教的菩薩道修行中,方式有二,一種是攝,一種是折。攝,是慈悲、忍辱、包容,象白隱禪師的一般,他們的行為與風采會感化許多許多的人;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折,就是懲罰他,讓他受罰而有所改變,但無論是攝還是折,都要從慈悲心,而非從嗔恨心出發。至於解決一件事情則沒有一定的方式,要靠你的智慧、方便善巧。其中總的原則是:一要有慈悲心,二是看事情怎樣可以處理的更圓滿。還有另一個方面是看如何處理才會對他人有好處。你可以本著這三個原則去處理問題。 

 

    (九十)為亡者所燒的紙錢及其他用品能夠起到什麼作用?

    答:其實,這只是活著的人出於對死者的報答而採取的一種儀式,覺得應當讓死者將生前的用品都帶上,但他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這些用品?你給他帶汽車,那裡沒有修公路還是開不了;你給他帶電視,那裡沒有電視臺也同樣派不上用場。我們總覺得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會有同樣的物質需要,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真正對 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誦經、供養三寶、救濟社會,並將所修的共德回向給他,這樣才能對他有所利益。

 

    (九十一)士兵的使命就是服從命令,作為佛弟子,若遇到戰爭該怎麼辦呢?

    答:如果從聲聞乘的戒律來說,受了戒的佛弟子是不能殺生的,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哪怕是為了保衛國家。如果從菩薩乘的角度來說,戰爭就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若一個和平的國家遭受侵略,作為菩薩來講,為了使侵略者不造下惡業,也為了使更多的人生活安定,純粹是出於對眾生的悲心去參加戰爭,也是可以的。 但必須明確的是,出發點應是慈悲心而不是嗔恨心。所謂非正義戰爭,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略別國,作為佛弟子來說,寧願失去一切也不能參加這樣的戰爭,否則,就會給未來的生命帶來無盡的後患。 

 

    (九十二)在家學佛會不會影響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答:既然是在家居士,當然還是可以正常地談情說愛,結婚生子,只要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在五戒允許的範圍內。吃素的問題也不定一非要堅持,能吃素當然最好,不能吃素的話,只要不殺生,吃三淨肉也是可以的。所以說,學佛對我們的家庭生活是沒有任何妨礙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學佛使我們的道德得到了淨化,使我們 的人格得到了昇華,這對於維護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有著根本的保障。 

 

    (九十三)學佛是對現實人生的逃避嗎?

    答:很多人覺得學佛是逃避現實,什麼是現實呢?我們一般人所說的現實,只是代表著一般世俗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結婚、成家、生孩子、找工作,賺錢,追名逐利。通常的行情是按這樣生活方式去生活去追求,便是積極的人生,而出家通通放棄這些,於是人們便覺得出家是逃避現實。事實上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一、學佛並不要求一定要出家,出家人在佛教徒中只占少數的一部分。而沒有出家的在家佛教徒他可以和世俗一般人一樣,過著常人的生活。至於出家人雖然放棄世俗的 生活及追求,但他有他的現實,他有他的生活方式。而論人生的追求來說,出家人則有更高的人生追求,他應該是為追求真理、為成就智慧而活著,為利益眾生而活 著。又怎麼能說出家人是消極避世的呢? 

 

    (九十四)自從學佛後,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對一切看得很平淡,這樣的修行對嗎?

    答: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盡到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在家庭中,要當好父親,當好丈夫,還要孝順父母;在社會上,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要處理好周圍的人際關係。除了這些責任之外,我們要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世界?平淡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平淡也可能意味著冷漠,對一切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樣的態度就不對了。學佛的人要能夠用佛法的智慧去觀照現實人生,了知世事無常,如幻如化,但同時又要深信因果,發菩提心,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止惡行善,利益眾生。 

 

    (九十五)學佛與不學佛到底有什麼差別?

  答:學佛和不學佛,本身就是種差別,當然是不一樣的。

    那麼,學佛究竟的意義在哪裡?我們不學佛一樣可以生存,通過工作和勞動可以改善我們的物質生活,通過學習和娛樂可以改善我們的精神生活,我們還可以信仰其他的宗教,為什麼要學佛呢?關於佛法有很多定義,有的說佛教是文化,有的說佛教是哲學,有的說佛教是宗教,其實這些定義都不是很完全,佛法是究竟解決人 生痛苦、煩惱的方法,

  有人會說,解決痛苦的方法很多,無聊了去看電視就是解決的方法,痛苦了去喝酒也是解決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只能使我們的痛苦得到暫時的轉移,看完電視如何呢?一樣還是無聊;酒醒之後依舊還是煩惱,可能還更煩惱,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

    有人會說,物質條件的改善是解決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樣的話,古代的帝王就不應有煩惱,因為他們集世間的財富和權利於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麼幸福是否就和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煩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可能比我們更煩惱,可見,改善外在的環境並不足以究竟解 決人生煩惱。

    也有人會說,我還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過對神的祈求,通過外在的拯救能不能拔除我們的痛苦?俗話說,解鈴還需系鈴人,我們煩惱是來自無始以來的貪嗔癡習氣,來自我們往昔做造下的惡業,所以,我們只有剷除這一切產生的根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內心的困惑。沒有煩惱的話,走到哪裡都會自在,學佛和不學佛 的根本區別就在這裡。 

 

    (九十六)如何才能證明六道輪回?

  答:六道輪回是人們最不容易相信的事,我們這代人所接受的都是唯物論的教育,人死如燈滅,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消失。而六道輪回的理論卻告訴我們:生命會在死亡後繼續存在並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續。

    常人的特點是什麼?就是眼見為實:我能看見的,我能感覺的就是事實,反之,則不能作為事實來接受。現代人總是跟著感覺走,但很少會對自己的感覺做一番考察,我們的感覺是否可靠?我們的感覺究竟是不是正確的?如果根據佛法來看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感覺既粗糙又錯亂:首先是粗糙,我們的能感覺到事物非常有限, 很多東西我們無法感知,比如微觀世界,如果不是因為放大鏡的發明,我們永遠都無法相信微觀世界的存在;我們也看不到宏觀的宇宙世界,如果不是因為望遠鏡的 發明,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宇宙的廣大神奇。相反在生活中我們看到的,以為千真萬確是真實存在的,並不一定就是客觀的真實。何必一定要我親眼見到才是真實有的呢?

 

    (九十七)佛教對善與惡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答:佛法對善惡的標準是什麼呢?首先,善的行為不僅對眼前有利,更能對未來生命有所利益。我們說佈施是一種善行,通過這一行為,能幫助我們克服自己的貪心和吝嗇,使我們的人格得到淨化和昇華,同時,它還能為我們招感未來的福報。其次,善的行為不僅僅對自身有利,更能對其他眾生有所利益,還是以佈施為例, 我們在自己受益的同時,也給被幫助的人帶去了利益。所以,我們衡量一種行為是不是善行,就可以用這兩個標準去檢驗。而不善的行為同樣可以用這兩個標準去檢 驗:凡是不能對自己的現在及未來都有所利益的行為,凡是不能對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為都是不善的。所以,我們判斷行為的善與不善,主要是根據它的果報 來判斷。

    在我們的生命裡有一個清淨的寶藏,那就是我們的佛性,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清淨寶藏之外還有無明。我們的生命由清淨和染汙這兩種東西構成,這兩者都是無始的。佛性是無始的,無明也是無始的,所謂“無始無明”。無始也就是沒有開始,在有情生命的流轉過程中,貪、嗔、癡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常說“一念不覺”如何如何,事實上我們從來就沒有覺悟過,是“念念不覺”。當貪心現起的時候,我們常常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貪了,我們的嗔恨、妒嫉、煩惱習氣也 都是同樣。我們的生命時常都是處在這種不覺的狀態中,學佛就是要將這不覺的根源徹底剷除。佛法講因緣,因為有這無始的無明,才會有貪、嗔、癡,才會造業, 才會流轉。當生命中沒有了這些染汙後,就不會再有貪、嗔、癡的產生,因為因已經沒有了,就象沒有種子也就可能長出樹來一樣。

  佛法是建立在因緣因果的基礎上,善惡的標準也是建立在同樣的基礎上。我們瞭解生命的過去和未來,是以此來指導我們當下的行為,使我們更好地活在當下。 

 

    (九十八)為什麼在當代社會,佛教依然能深入民心呢?

    答:因為社會需要佛教,而且佛教深入民心。其實並不是現在才開始深入的,佛教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延續至今,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氛圍裡,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接觸到佛教的一些思想。在我們家人和周圍的朋友中,會有學佛的信徒;在我們學習的傳統文化中,更離不開佛教的影響。但這些只是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也不一定是正面的,甚至有一些歪曲的部分。所以一般人從這些表面的現象去認識佛教,往往會產生很多的誤解。譬如我們看到周圍的人來寺院燒香拜佛,會以為學佛是保佑平安的一種手段;我們看到少林寺的電影,會以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才代表了佛教的真正內涵;我們看到小說的魯智深因為殺人而出家,又會以為那些和尚都是因為在社會上混不下去才去出家。所以,要對佛教真正有所瞭解,還是需要認真地學習。我個人認為,要想生活得沒有煩惱,要想解脫人生的痛苦,要想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品味,要想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要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都可以從學佛入手,以佛法的智慧來解決這一切問題。 

 

    (九十九)**功為什麼能蠱惑人心呵?

    答:**功為什麼能夠如此蠱惑人心?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法的弘揚得太少了。如果大家都能夠有機會接觸佛法,就會有辨別正邪的能力,**功自然也就沒有市場了。佛教界在九六年就開始批判**功,因為**功既依附佛教又貶低佛教,很多理論都是對信眾的誤導,只要稍有宗教常識的人都不會被矇騙。所以, 要徹底消除**功的隱患,必須要從弘揚佛法入手,否則是很難從根本上發生作用。

 

    (一零零)在人與人之間,有時能相處得很好,有時則相處不好,請問我們應怎樣和眾生結緣?

    答:只要我們能以歡喜心去接納一切人,以柔和心去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去對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去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去報答一切人,就能與眾生結下善緣。《法華經》裡講到四個法門,其中就有歡喜和讚歎。如果我們看到別人時滿面春風,別人也就願意來接近;如果我們看到別人時愁眉苦臉,無形中就是將人拒於千里之外,即使和身邊的人,也是咫尺天涯。所以歡喜心非常重要,但我們要恰到好處地讚歎他人的長處,不是虛偽的恭維,更不是拍馬**,不要讚歎到別人坐立不 安。除此而外,供養也非常重要。人家有什麼困難,我們應盡力地供養他,幫助他。只要我們能夠做到這幾點,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相處。 

 

    (一零一)人的自尊應該建立在什麼上面?是金錢?是權力?是身體?是相貌?是社會地位?是知識多少?是本事?如果是建立在內心,那又是什麼呢?

    答:自尊應該要建立在我們的人格上,但也沒有絕對的標準,比如說是共產黨員,就要以黨員的品行和德行來要求自己,只有在自己尊重自己的前提下,別人才能尊重你。有了這樣的自尊後,就不會胡作非為。不是說,我長得特別漂亮,走路特別神氣,就可以引以為榮的,這些都算不了什麼,如果那樣,等你老了、病了,就 沒有自尊了嗎?如果自尊是建立在金錢和地位上,那沒錢就不自尊了?沒有權力就不自尊?所以說,自尊不是自大自傲,而是對自己人格的尊重,是舉止行為合乎自己的身份和原則。 

 

    (一零二)為什麼通過修行便能認識宇宙的真理?修行的本質是什麼?

    答:人為什麼會修行?為什麼能認識宇宙的真理?要認識宇宙的真理,就需具備認識真理的能力。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否真實,是否全面,都是取決於我們的認識能力。就像有的人視力比較好,無論遠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的人是近視眼,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就看得模模糊糊。當我們戴上黃色的眼鏡時,看到的, 世界就是黃色的;而當我們戴上綠色的眼睛時,看到的世界就是綠色的。同樣的道理,要正確認識世界,就必須具備正確的認識能力。所以,西方十八世紀以來的哲學非常注重認識論。如果不注重認識,直接以本體論,以我們的經驗和理性去認識,而這種經驗和理性又是錯誤的,那無論我們怎樣認識,永遠都處在錯誤之中。為什麼通過修行 能夠認識宇宙?宇宙是無限的,要認識宇宙,就需要無限的智慧。我們現有的認識是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而我們的知識又是經驗的積累,它永遠是有限的。一個人能學多少知識?哪怕是學到八十歲、學到八百歲,能將整個宇宙和世間的東西都學盡嗎?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我們以這種有限的知識去認識宇宙,永遠都是局限的!怎樣才能開發出無限的認識能力?只有依靠般若智慧,修行正是為了開發這種我們本自具足的智慧。

    我們不是為了修行而修行,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斷除煩惱、了脫生死、開發智慧,這才是修行的真正意義所在。

 

 

    (一零三)能否談一下佛教對於未來中國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答:佛教應該對未來中國社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人類從十六世紀以來,一味地偏重物質文明的發展,因此,社會就成了經濟和科技的社會,對物質的過分重視,造成了人類精神領域空虛迷茫和道德的墮落,而佛教的理論正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科學注重的是物質世界,而佛教注重的是精神世界,所以佛教對於淨化社會人心,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
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