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索達吉堪布

灌頂的二因四緣

索達吉堪布

真實得受灌頂,要具足二因四緣,二因即相應因、俱生因。

 

  一、相應因:受灌頂者自身諸根具足,風脈明點心等堪能,有聽聞、接受等能力,也即自身的因緣必須具足。

 

 

  二、俱生因:灌頂時所需的一切條件,像寶瓶、佛像、甘露等要具足,而且是經過具德上師開光及加持過的。

 

  一般來講,如果不觀察合格與否,這兩者都容易具足。但要具足四緣,相對比較困難,所謂四緣,即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 

  一、因緣:可以接受灌頂的法器,即具有信心及智慧的弟子。 

  一般來講,外利灌頂 (即利益灌頂)要求弟子具有信心,而在內力灌頂(即能力灌頂)的五種灌頂中,聽聞灌頂與修習灌頂,要有自利解脫的心;傳講灌頂與奉行事業灌頂,要有利他的心;金剛王權灌頂,要有自利利他的心。

  

  所以,對接受灌頂的人而言,一定要具足信心和智慧,要有正見,同時也要瞭解密宗的重要性和殊勝性。否則,即便坐在灌頂的群體中,如果毫無信心,這樣因緣不具足,也不一定能得到灌頂。 

  二、增上緣:是指具相的金剛上師。金剛上師是最殊勝的誓言,在灌頂中,作為金剛上師,本法的所有念修一定要圓滿。比如,如果灌的是金剛橛的頂,那金剛橛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一定要修過,並達到如量標準,咒語要念誦圓滿,而且最好親見本尊,或者至少要在夢中見過。

  

  總之,作為灌頂上師,對密宗的見修行等各個方面,必須要有定解,而且要有一定的修行能力,這樣才有灌頂的資格。

   很多人常常祈請:“上師您給我灌個頂吧,我一直等著您為我們灌頂。”但灌頂不是那麼容易的,不是每個上師都可以灌頂。不要說灌頂,就是講密法,沒有一定的把握之前,是不允許的。所以,對有智慧的上師而言,有些祈請是不會隨意答應的。

  

  三、所緣緣:具有殊勝能力的灌頂物、咒語、等持等,是所緣緣。這是弟子和上師都要具足的。 

  作為上師,灌頂時的觀想一定要到位。比如作金剛薩埵的灌頂,根據儀軌,一層一層的觀想以及咒語的念誦,乃至在運用寶瓶、甘露、水晶等灌頂物時,一個一個的觀想次第都要圓滿。而作為弟子,也要跟著上師的語言,逐一觀想。

  

  要做到這一條,其實是很難的。尤其是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你也不知道上師是否有資格,他念完以後就說:“我給你灌了一個上師心滴的頂。”你也想當然地認為得到了。但是,他念的是“大自在祈禱文”,還是真的灌了頂?不好說。即使真的灌了,是否得到了?也不好說。

  

  不說漢地人在語言上有隔閡,很難跟著觀想,就是藏族的有些弟子,灌頂時也根本不觀想。上師在上面念,他在下面玩,雖然念的是藏語,他也聽得懂,但基本上是不觀想的。 

  以前隨法王去印度時,我發現那邊個別上師在灌頂時是講的。每一個道理都講,講完就讓弟子們觀,一層一層地講、觀,其實這樣很圓滿。否則,有些也只是結個善緣而已。

  

  四、等無間緣:灌頂儀軌等這些次第,以前前為因,而生後後故,前前的為等無間緣。 

  以寶瓶灌頂為例,到最終弟子得受灌頂之前,上師的行為要圓滿,否則,離開前前的因,就不會有後後的果。首先是上師自己要修,修的時候,自己要入本尊壇城,觀想在幻化的本尊前接受灌頂;自己得受灌頂以後,在為弟子灌頂時,沐浴、懺悔、進入壇城等做完以後,再觀想本尊,為弟子作寶瓶灌頂:首先祈禱,中間真實灌頂,最後念咒語、將灌頂加持品融入弟子的身體等。這些結束以後,再進行後面的灌頂。

  

  後面的秘密、智慧、句義灌頂也是一樣,都要以前前作因、後後作果,這樣前前的就叫等無間緣。離開了這個緣,比如缺少關鍵的條件,或者次第錯亂,那就像議程不完美會導致會議無果一樣,也會令弟子得不到灌頂。 

  以上簡單講解了灌頂的二因四緣。依此衡量,求灌頂的人雖然多,但是否都得到了灌頂,可能還要作些觀察。 

  灌頂,就是令你的相續成熟,有了將來顯現智慧的能力。但灌頂以後,是否就是成就呢?還不是。真正要獲得解脫,還要有竅訣,還要修行。 

  比如,我得到了金剛薩埵灌頂,此時是被允許進入這個壇城,我的相續也因此堪能修習;而下一步,就是要聽受竅訣,修行金剛薩埵法門。這就是所謂“能成熟的灌頂、能解脫的竅訣。”因此,沒有灌頂則不能進入,但得了灌頂卻不修,也無法解脫。

  

  可惜現在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 

  “你得灌頂了嗎?” 

  “我得灌頂了。” 

  “那你修了嗎?” 

  “沒修。上師沒說,我也沒修。” 

  就像這樣,頂倒是灌了很多,這個上師也灌,那個上師也灌,但是不修的話,也解脫不了。當然,種子是有了,善法的滋潤也算有了,但對一個修行人而言,從此之後的修行,對你所得灌頂這個法門的修行,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
索達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