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的轉化---從《入菩薩行》論大乘修心的主軸與理由根據

中觀應成派依二諦說,分析心有兩層意涵。從勝義諦而言,心非實有,中性無染。從世俗諦來說,因心非實有,故具可塑性,能反映各種不同的感受或現象,能造善惡。因此,在轉化煩惱的過程中,心識是轉化的主體,亦是轉化的對象,而最終被轉化完成的亦是心。但轉化煩惱並非易事,因決定一個心識傾向善惡業習的關鍵因素,在於「串習力」。故為對治煩惱的堅固串習,削弱、解構其成因,須透過與煩惱特質相違的修心方式,串習善習加以對治。而大乘轉化煩惱的修心主軸,即是菩提心。


菩提心的本體即為悲智雙運。依此本體,菩提心又可分為強調悲心面向的世俗菩提心,與強調有空慧穿透的勝義菩提心。前者是在一種善的分別心之基礎上所攝受的誓願,後者是一切分別妄念都消散在法界中的智慧。菩提心與煩惱的相違之處,關鍵亦在此悲智特質:菩提心的本體是悲智,並以此為基礎而開展利他傾向;煩惱的根因是我見與我愛,並以此衍生自利傾向。此二完全相違的特質,導致輪迴與證菩提的不同之果報。而從自他平等到自他相換的世俗菩提心,是以悲心為根因暫伏我愛,進而邁向有空慧穿透的勝義菩提心,斷除我見
 

綜觀《入菩薩行》所鋪陳出的大乘修心主軸,雖是以訓練菩提心為主,但卻是涵攝出離心、悲心與無二空慧的訓練。一個大乘行者,先從認識煩惱的過患,生起欲使自己轉化煩惱、脫離輪迴的出離心。而後,透過感同身受的悲心,對其他生命之煩惱亦生起使其脫離的決心,此是世俗菩提心的起始。經由世俗菩提心的訓練,開展平等悲心,趨向無二空慧,證得勝義

 





主持人
楊麗玲


煩惱的轉化---從《入菩薩行》論大乘修心的主軸與理由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