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2/10/26 NPO  編輯部 報導

中華語文知識庫論壇• 檢視版面- 兩岸常用詞典

探索漢字書體的創變與風華

漢字書法的變化與風華

影片從漢字六書造字法則切入,首揭漢字構形的奇妙;再以甲骨、銅器、簡帛等歷代銘文書法作品,敘述漢字書法源流與演變。並以音樂演奏配合書寫的節奏,表現書法的韻律性;擷取自敘帖內容展現3D立體效果,體會書法線條中的空間之美;最後以古今書法落實於藝術及生活中顯現漢字應用的深度及廣度。

12體書法的奇幻世界

文@游國慶 (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副研究員)

古書記載黃帝之史「倉頡」創制文字,而「天雨粟,鬼夜哭」。黃帝距今約五千年,與史前陶器刻符的時代相近,此是華夏文字的萌生期。後經夏代發展,至商前期,除了陶文,更增銅器銘文(彝銘)。殷人事鬼敬神,故甲骨卜辭的遺留特多,後世所謂「六書」的造字法則幾皆見於其中。甲骨「契文」,是漢字體系成熟的第一體。「彝銘」的生發雖較「契文」早,但其大量使用卻遲至西周早期。

西周中晚期,屬於周人的文化特色逐漸成熟,至宣王時太史籀作《史籀篇》,其書雖佚,而宣王期銅器銘文見存,可以作為「籀文」大篆的代表。東周以降「文字異形」,學者別為「齊燕晉楚秦」五域,而《說文解字》錄有「古文」「奇字」「篆書」,故得以「古文」表齊燕晉系文字;「奇字」表楚系文字;「篆書」表秦系文字。「古隸書」源出戰國晚期,經秦、西漢早期的隸書變體而愈加成熟,至西漢中晚期宣帝、成帝時,已見「八分」隸法,遂開啟東漢的碑刻風尚。

存有隸勢短撇的「章草」筆法,亦零星見於戰國、秦簡牘中,而完整的「章草」作品則出現在西漢元帝、成帝時的漢簡。去除隸勢短撇的「今草」筆法,散見於兩漢簡牘中,至遲在東漢中晚期已具雛形,經三國魏晉漸趨成熟。與「今草」約略同時,解散隸法的新隸體逐步形成「古行書」與「古楷書」,其形體結構和筆法亦散見於簡牘墨蹟中,歷三國到魏晉而成熟。魏鍾繇、東晉王謝家族為其翹楚。

至此,漢字十二體:「契文」、「彝銘」、「籀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八分」、「章草」、「今草」、「行書」、「楷書」之字形基調於焉確立。後世南北朝、隋唐宋,雖有「北碑體」、「狂草」、「行草書」「楷行書」等名目,然均止於筆勢的微調,其構形結體皆不出此十二體的範疇。

 





主持人
中華語文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