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利他心與菩提心的差距

入行論講記   索達吉堪布宣講

有時候我們反觀自己,不要說真正的大乘菩提心,就連世間的利他心都不如。


現在世間人也有一些利他的行為,人們經常覺得這種事蹟震撼人心,通過各種途徑予以讚頌。但我覺得,世間上的這種好人好事,並沒有真正涉及到佛教所說的菩提心。為什麼呢?因為菩提心的範圍相當廣,世間人的利他心範圍比較狹窄,他們只能對一部分人,如親朋好友、兒女父母等有慈愛之心,這種心就連老虎、豺狼等兇猛的猛獸也有,故不算是真正的菩提心。

 

美國曾有位著名的心理學教授做過一個試驗,雖然此舉與佛教無關,但我覺得這個試驗也許對大家會有啟發。這位教授有一次要下課的時候,對所有的學生說:“我今天準備做個遊戲,哪位同學願意來幫忙?”有一位女士上去了,教授要求她把最愛的二十個人的名字寫在黑板上。那位元女士就把家人親戚的名字全部寫上,數量不夠,又把鄰居、朋友等都寫了下來。寫完後,教授讓她把不太喜歡的一個名字擦掉,她就把鄰居的名字擦掉了,然後,教授要求她繼續擦一個、再擦一個……,一直擦到最後,只剩下了四個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教授還要她再擦兩個名字,這時候她有點捨不得,想來想去把父母的名字擦掉了。教授要她再擦掉一個,想了很久,她將孩子的名字擦掉了。這時教授就問她:“你為什麼要這樣?父母對你有養育之恩,孩子是你的親生骨肉,為什麼要擦掉他們?”這位女士答道:“父母會在我之前先死,孩子會在我死後單獨留下,能陪我共度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所以我對他的執著比較大。”教授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執著的範圍非常小,在這麼小的範圍內,你對丈夫如此執著,認為他是屬於你的,他的所作所為就會被你控制,很有可能失去自由,就像被關在監獄裡一樣,這樣,他反而有可能會提前離開你。”

 

雖然這是一種世間上的試驗,但也能提醒某些所謂的大乘修行人。他們經常口口聲聲說“菩提心”,但菩提心的範圍是什麼?只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是親朋好友就願意幫助,其他的眾生一概不管,這並不是真正的大乘行為。以前霍西的曲恰堪布在講《現觀莊嚴論》“道智”的時候,非常嚴厲地批評了洛若寺的金旺堪布(如今這兩位堪布都已圓寂),說他有個親戚被公安局抓走了,前兩天金旺堪布去縣上看他好幾次,這樣自私自利地去,說明還沒有通達大乘菩提心,為什麼只看自己的親戚,而其他的人被抓他不去看?當然,金旺堪布的智慧在當時是非常不錯的,曲恰堪布經常讚歎他學得特別好,但如果去縣上看親戚,這說明他菩提心學得還是不好。表面上看來,這位上師是在批評金旺堪布,但實際上,也是在告誡我們後學者。

 

有時候我們反觀自己,不要說真正的大乘菩提心,就連世間的利他心都不如。前段時間,深圳有位叫叢飛的歌手,他將自己十多年來的積蓄全部捐給沒讀書機會的183個孤兒和殘疾人,花了大概300多萬,自己還欠債17萬多。後來他得胃癌時不捨得看病,認為錢用在自己身體上不值得,世界上還有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死了以後,很多孤兒、老人都去送花圈,大家全部傷心地痛哭。從表面上看,這個事蹟確實非常感人,這種利他的行為,可能許多大乘修行人都不一定做得到,但另一方面,菩提心的範圍比這個更廣大,我們在修持的時候,一定要觀察自己利他的範圍到底是什麼,這一點相當重要。

 

《大圓滿心性休息》中講:修菩提心時,首先要從母親開始,然後是自己關係最好的人,慢慢將這種範圍逐漸擴大。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凡夫人執著的“我所”範圍非常狹窄,在修菩提心的時候,必須先從小範圍修起,才能逐漸將普天下的眾生都視為父母,只有這樣,菩提心的範圍才能慢慢擴大,修起來就有希望了。





主持人
索達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