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爾摩卡洛林斯卡學院的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兩位得主在幹細胞研究領域取得開創性成就,「發現成體細胞經重新編程,可成為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iPS細胞),具備胚胎幹細胞功能,可分化形成其他型態的細胞,革新了人類對細胞和生物如何發展的認識」,因而獲得殊榮。
七十九歲的古爾登現任劍橋大學教授,他獲知喜訊後表示:「我十分驚喜,並且對他們(諾貝爾委員會)肯定我多年前的研究成果,深為感激並驚訝。當然,我非常感謝能與成就卓越的山中伸彌一同獲獎。」。二○○九年,古爾登和山中就曾同獲美國生物醫學研究的最高榮譽「拉斯克獎」。
古爾登自一九五八年在牛津大學時代就著手開創性實驗,將兩棲動物非洲爪蟾蝌蚪的體細胞(已高度分化的腸上皮細胞)核,轉殖到未受精且以紫外輻射移除細胞核但保留細胞質的非洲爪蟾卵細胞,在一九六二年成功複製出少數發展為成體的非洲爪蟾。他研發的體細胞核轉殖技術與工具仍沿用迄今。
他在另一研究領域也是開路先鋒,那就是運用非洲爪蟾卵與卵母細胞(oocyte)轉譯經過微注射的訊息核醣核酸分子。這項技術目前仍被廣泛應用於辨識編碼蛋白及研究其功能。
五十歲的山中現為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最初研究小鼠的胚胎幹細胞如何保持多能性(pluripotency),也就是分化成任何一種體細胞的能力。他與研究團隊在二○○六年成功從成年老鼠的纖維組織母細胞(fibroblasts),製成「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繼而在二○○七年成功從成年人皮膚組織取得纖維組織母細胞,植入四種蛋白質因子(特別是控制其他基因活性的轉錄因子),成功造出「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運用的是細胞重新編程技術。(相關新聞刊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