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佛教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趙麗明 
 
    長久以來,佛教之於我,始終是個迷。也許是有緣吧,不久前有幸參加了中國職業經理人的資格培訓,包勝勇先生有關佛教與企業管理的講座終於讓我與佛有了機緣,使我與佛教有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通過這次學習我初步領略了佛教的歷史、佛教的基本目的、佛教的理念及其精髓以及佛教的組織與管理等等陌生的領域,讓我認識到佛教作為中華文化的巨大組成部分,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確思想精深,內蘊豐富。在學習過程當中,我感到佛教的很多理念和思想對於現代企業管理是很有借鑒作用的,在此鬥膽把我對佛教的粗淺認識加闡釋。 
     一、佛教建立了一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模式。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人們“了生死,求智慧”,從它的出發點上就把其定位在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模式上,它從解決人的現世之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出發,為人們設立了一個理想的彼岸世界(即達到涅槃的境界),實現無生無滅的目的 。佛教通過對人之佛性的精細分析,把能否成佛和如何成佛又完全歸於人的自身,歸於人的自我努力和內心的自我淨化上,提出“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心心是佛”,明確修行的目標就是明心。在這裏,佛教把人及人心提高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從而確立了人及其思維的中心地位。

    在這點上,現代企業管理同樣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一方面在企業內部,強調經營人心,特別是在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上,強調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強調企業在選人、用人、留人、育人等環節上要堅持以人為中心,根據每名員工的能力、性格特點,選拔、培養適合的人,並放在適合的崗位上,並針對每人、每崗的特徵,選擇適合的激勵手段,促進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實現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的共同實現,從而實現雙贏。另一方面在企業的市場運營管理上,同樣要善於經營客戶與消費者之心。企業的經營也要象佛教以對心的修煉為住,強調並重視人及人心。正如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博士在給《蒙牛內幕》作序中所期望的,“歸根結底,蒙牛的成功在於善於‘經營人心’:在企業內部,注重向下經營人心,以聚攬人才,激發其工作熱情;在市場上,善於經營客戶之心,消費者之心,善於搶佔其心智資源,建立企業品牌的美譽度與忠誠度。如果中國企業都像蒙牛這樣注重‘心’的經營,那麼一定會很快湧現出一批世界級的企業”。

     二、佛教向我們傳達了一種圓融的辯證法思想。

    佛教向人們描述了萬物的結構,如實地分析了人們的現實生活,讓人們深切地認識到自己生存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並教給人們去清醒地認識它們的方法與途徑。般若經提出“空色不二”,維摩詰立“不二法門”,天臺宗提倡“三諦圓融”,華嚴宗提倡“六相圓融”等,都強調此岸與彼岸、現象與本體、全體與部分,乃至一多、大小、長短,隱顯、成壞等等對立與差別之間都是相通互融的。禪宗主張的人即佛、佛即人、世間即出世間、煩惱即菩提、迷即悟、生死即涅槃等也是一種圓融無礙的思想。這些辯證法思想不僅開導了我們的思維方法,拓展了人們的思維空間,而且提高了人們的思維能力,為人們認識整個世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當然佛教的圓融無礙觀是建立在一心和概念思辯基礎之上的,與唯物辯證法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有所不同。佛教的圓融觀認為萬法容于一心,故萬法相容無礙,一與多、總與別、成與壞相依賴而存在,故二者之間相互容含,一體無別。雖然二者所建立的基礎是不同的,但是佛教的圓融無礙觀作為一種觀點、一種方法、一種境界,不僅體現了辯證的思辨智慧,而且體現了對待諸矛盾大而容之、圓而通之的精神,在當今矛盾重重多極化的社會裏,仍然需要這種辯正智慧和精神境界。圓融是學佛之人的一種境界,功德圓滿,成就人生;是一種處世態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貫通。這裏的圓融並非奸詐狡猾,而是提倡一種“方而不怪,圓而不滑”的處世原則。

    在企業管理中,圓融同樣是極其重要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在公司的戰略和政策方針確定後,實現戰略的關鍵在於執行,但在實際執行戰略的過程中,由於我們會經常遇到來自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種種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用圓融無礙的辯證思維方式創造性地去靈活執行戰略和方針政策,不能僵化頑固。否則很難將公司的戰略得以徹底地貫徹和執行。另一方面,在企業內部管理上也要用圓融無礙的思想建立一支團結協作的團隊,在團隊中體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配合,融合貫通的合作精神,使團隊的執行力發揮出最佳效能。

     三、佛教向我們揭示了“諸行無常”這一永恆發展變化的規律。

    “諸行無常“說的是一切有為法,皆生滅變異,不可常住。“諸行”講的是範圍,意思是“一切”,“無常”是這句話的中心,“無常”的意思講的是世界萬物(包括人的生命)每一刹那都處在生滅變異之中,沒有什麼東西是常存不變的,相反,它們都是瞬息化、流變無止境的。

    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正如《雜阿含經》雲:“當觀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無常。……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無常”。在佛教看來,不論物質現象還是精神現象、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不論內部還是外部、不論宏觀還是微觀、不論近處還是遠處,一切都在變化之中,世界上沒有常存不變之物,無物不變、無時不變、無處不變,變化普遍存在於一切時間和空間。

    對於企業來講,要將這種“諸行無常”的發展變化觀運用到企業的經營管理當中。我們所處的市場環境在時刻變化著,市場需求在變化、競爭對手在變化、經濟環境在變化、宏觀政策在變化、世界格局在變化、小環境在變化、大環境也在變化。面對這紛繁複雜的變數,就要求我們的企業管理能夠因時而變,因勢而變,以變應變,以變制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和放鬆,就要有海爾總裁張瑞敏的那種感覺“每天我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唯有戰戰兢兢地為生存和發展努力,不斷努力適應外界和內部的變化才能塑造出百年的企業和世界級的企業。

     四、佛教提出了“諸法無我”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佛教講“諸法無我”,“諸法”是指世間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的內部,“無我”即是無自性,無自己的特徵。它體現了佛教空的思想。天地宇宙包羅萬象的一切東西,其演化與運行遵循著自有的諸多大法,可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法有的至深至奧,有的至簡至明,有的亙古不變,有的應運生滅。但無論怎樣變化,萬物都不可能脫離大法。

    佛教強調要達到“合於諸法”,就必須首先進入“無我”,因為“無我”而“法現”,因為“有我”則“蔽法”。強調“無我利他。普濟眾生”。古人雲“由無我,方能經世;由利生,方見無我”。也就是說,心中破了“我相”,方能治理國事、世事,要知道自己是否達到“無我”的境地,就要看看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已經利益眾生和他人了。

    “無我”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和大智慧,企業管理也應運用這種“無我”的大智慧、大境界角度。一方面從企業的行銷管理看,現實的市場是客觀存在的,並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我們應探究市場的發展規律和需求,從而設定我們的戰略方法和戰術手段,而不能主觀地臆斷和盲目決策。比如一個產品能否在市場上打開銷路,關鍵在於這一產品能否滿足消費者即他人的消費需要,適應他人的消費心理,應以“顧客為中心”,而不是簡單地“以產品為中心”,只關注這個產品能否滿足自身的理想需求,“閉門造車”的產品是不可能被市場所接納的。

    另一方面,在企業外與客戶和消費者的溝通、在企業內上級和下級、平級間的溝通中,同樣應以對方為中心。放下“自我”,去掉“我執”,在溝通中體現眾生平等,要以感恩的平等的心對待每一個消費者、每一個上級、下級或平級,去掉我,體現“無我”的境界。據調查2/3的人在處理和判斷問題時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我們只有心存“無我”的心態,才有“利他”的結果,才能使客戶在接受我們產品的同時,接受我們和我們的公司,才能在企業內部,形成積極進取、團結敬業、精誠合作的氛圍。

     五、佛教對人性細緻和真實的剖析為管理者自我提升提供基石。

    在佛教看來,人就是人,人性本淨,但由於受無明之覆,貪、嗔、癡三毒之染,再加上外緣之攀援,才有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種欲求。佛教對人欲求的產生分析是詳盡且合理的,並且佛教認為這些欲求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是可以對治與去除的。它大膽地把人性進行了細緻和真實的分析,將人具體化、實在化。同時由於佛教不但分析了人的外在表徵,而且探究了之所以如此的內在根源及其發展趨向,強調了人的如實人性與動態人性,使其將人性理論架構得更為全面、真實和契世。

    基於此,企業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時,一方面在管理當中要勇於認識自身存在的“貪、嗔、癡”三毒,時刻警惕它們,並在一念未生前看住它、盯住它,先覺悟到它,避免被貪心、憤怒、愚癡控制住自己,始終保持謙和、廉潔、平易的管理風格,加強自身修養,這不僅對於自己而且對於整個團隊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另一方面管理者也要用佛教對人性的分析原理,去激勵和管理整個團隊,鼓勵團隊成員戒除“貪、嗔、癡”三毒,從而提升整個企業團隊的文化和素質。

     六、佛教對僧團隊伍的管理揭示了企業管理的關鍵

    作為傳承二千年的佛教,佛教僧團隊伍作為一個組織能曆千年而不衰,經數代而不竭,這與佛教用清規戒律管理佛門弟子以及它組織完備的叢林(即寺廟)制度有關。作為一個團體組織,它向它的成員傳達了人人成佛的理想目標,指出只有按照“眾惡莫做,眾善奉行”的思想行事才能修成正果,並在日常的行為規範上有嚴格和詳盡的規定。另外作為佛教傳播的基地(寺廟)也建立起了嚴格的組織機構,在方丈之下有24個序職、24個列職、24個雜職,一般寺廟設有4大堂口、8大職事。紀律嚴明,上下明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這種嚴密完備的組織方式及嚴格的規章制度保障了佛教歷經千年流傳到今而不衰落。

    作為現代企業,從佛教的組織和管理中應得到的啟發是:必須明確高尚的企業目標,必須組建合理的組織機構,建立完善的操作規程、職務說明書、行為準則等規章制度來規範和指導員工的日常工作,要有“規矩”來管理企業員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同時規矩的建立不是擺花架子,還需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對任何違反規章制度的人員要嚴格懲戒,不能姑息。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工作有章可尋、有的放矢,並以此建立責任心和自我反省能力,促進有品質的工作成果,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最後,佛教用讓每一個人成佛的理念激勵著每一個崇信佛教的人們,與佛教及寺廟組織共同成長。作為現代企業,要善於從佛教中吸取精華,為我所用,提升企業組織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總之,企業要順應瞬息萬變的市場,提出企業發展的願景,用圓融無礙的辯正觀,將實現企業的社會價值,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成長定為己任,豐富和完善企業文化,去掉“我執”,在實現企業目標的同時,實現員工個人發展的目標,實現企業與社會、企業與員工雙贏、多贏的局面。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成為百年企業,才能在紛繁複雜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立於不敗之地,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主持人
趙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