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佛堂
清朝在原明代宮中道教和佛教殿堂的基礎上,又在坤甯宮開闢了祭祀薩滿教的場所,並新建了多處藏傳佛教佛堂。宮中佛堂以藏傳佛教佛堂為主,多為清乾隆年間所建,分佈在內廷各區,主要在慈甯花園、甯壽宮、中正殿、雨花閣等處。
宮中佛堂建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佛堂建築雖然其作用特殊,但地處宮殿區域,為了與紫禁城宮殿建築風格協調一致,除雨花閣外,其餘建築都是按照宮殿建築形式建造的。
二是,佛堂建築多為兩層樓閣式,面闊三間至七間都有。
三是,佛堂建築多與內廷生活區域相分隔,有自己獨立的院落,環境幽靜,花木山石相伴,追求山林古刹的情趣。
四是,佛堂室內裝飾在宮殿建築的基礎上更多地吸收了藏傳佛教的裝飾特點,根據教義的不同功用,在室內裝飾上又多有變化,使漢族建築形式和藏傳佛教的室內裝飾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鮮明特點的佛堂建築風格。
鹹若館
咸若館是慈寧花園中的主體建築,位於花園的北部正中,建于明代,初稱鹹若亭,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更名鹹若館,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改建。
該館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前接卷棚歇山頂抱廈三間,帶圍廊。前簷除在抱廈明間設隔扇門外,其餘均作檻窗,東、西、北三面為磚砌簷牆,簷下為重昂五踩鬥栱。外簷繪金龍和璽彩畫。正殿與抱廈之間未裝門扇而連為一體,形成“凸”形平面。室內在東、西、北三面牆壁之內,隨牆砌有0.7米高的須彌座臺子,三面轉角相連,上出三層呈階梯式的木台,每層做出隔架以供佛像,與牆壁上的佛像掛龕連為一體,掛龕上設金漆毗盧罩,三面通連,與佛像、掛龕共同組成了一處妙高莊嚴的佛法世界。殿內正中還設有供案、五供、八寶、香爐、佛塔,懸掛幡幢,牆壁空隙處設唐卡(佛教題材的壁畫),整個佛堂的佈置頗具藏傳佛教特色。
寶相樓
寶相樓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位於慈寧花園,是鹹若館的東配樓,初為單層,乾隆三十年改建成兩層樓式。
樓坐東面西,面闊七間,綠琉璃瓦黃剪邊卷棚歇山式頂,前簷出廊,上層設欄杆。上下兩層均明間開門,次間、梢間、盡間均為檻窗。南北兩山辟小門,內設樓梯,可供上下。室內上下兩層七間各自隔開,在前簷裝修處留出通道,連通各間。下層明間中供佛像,其餘六間每間中設琺瑯塔一座,塔頂直至頂棚。頂棚中開天井,上下兩層相通。每間隨牆滿掛唐卡。上層明間亦供佛像,其餘六間在天井口周圍安設欄杆,正面依後牆設供案、佛像,兩側依隔斷牆設壁櫥、佛龕。
吉雲樓
吉雲樓位於慈寧花園鹹若館西,與寶相樓相向,亦同時建成。吉雲樓建築外觀與寶相樓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室內兩層均無隔斷相隔,空間寬敞。每層在空敞處設兩座梯形堆龕,三面牆設壁龕,屋頂天花梁有梁龕,整個室內都用佛龕包住,酷似石窟寺的手法。每個佛龕內供有用泥做成、外施彩繪的小佛像,約有萬餘尊。
梵華樓
梵華樓位於甯壽宮後區景福宮後,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樓坐北面南,面闊七間,上下兩層,後簷依北宮牆而立。前簷下層出廊,明間開門,其餘六間均為檻窗;上層無前廊,各間均為檻窗,門開在西山牆,外設樓梯供上下。室內二層之間開設天井,與寶相樓同。一層室內明間供奉2米多高的釋迦牟尼立像,其餘六間各設銅胎琺瑯大佛塔一座,高至天井井口,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造。每間隨牆滿掛唐卡。上層明間中供宗喀巴坐像,三面懸掛記載宗喀巴傳記故事的唐卡,餘六間與寶相樓相同。
雨花閣
雨花閣位於故宮內廷西部、啟祥門夾道路北凝華門內,系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在明代隆德殿西南部舊址上興建的佛堂,乾隆十五年(1750年)竣工。
該閣從外觀看為三層,連夾層實為四層,高25米。始建時該閣底層和二層殿身的面闊、進深均為三間,外加回廊。最初設計僅兩層,下層為腰簷平座,上層為歇山頂,施工中增加了上層方亭,為四角攢尖頂。
該閣不用鬥栱,僅下層簷部施小方塊狀組合的懸挑裝飾,梁頭飾獸面,中、上兩層簷柱用梅花柱,上施雀替、簾籠枋和簷枋,廊內穿插枋和四角的遞角梁均雕為龍形,頭、頸伸到簾籠枋外,作為柱頭裝飾。中、上兩層均設回廊,平座掛琉璃滴珠板。三層屋頂色彩各異,下層為孔雀藍琉璃瓦黃剪邊;中層為黃琉璃瓦寶石藍剪邊;上層為銅胎鎦金瓦,四條戧脊上飾以4米多長的金龍。屋頂正中的寶頂處聳立著3米高的金塔。
雨花閣是皇宮腹地中皇帝專用的佛堂,其建築富有濃厚的藏傳佛教建築風格,並融合了漢、藏建築藝術,是多民族佛教建築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