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索達吉堪布

 

佛教消除煩惱的理論與方法——中山大學演講

主持人致辭:

大家好!我謹代表中山大學哲學系管理哲學博士研修班同學會,歡迎各位前來參加第三屆博研論壇。

一入中大門,就是中大人。首先,是我們中大最傳統的一項:唱中大校歌。請全體起立,我來起頭唱校歌:

白雲山高,珠江水長,吾校矗立,蔚為國光。

中山手創,遺澤余芳,博學審問,慎思不罔,

明辨篤行,為國棟樑。莘莘學子,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不息自強。發揚光大,貫徹主張,

振興中華,永志勿忘。 好,請坐!下面讓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恭迎索達吉堪布入場——

我們管理哲學博士研修班同學會,成立於今年元月。成立之初,得到了學校的密切關注、系裏的高度重視,以及博研同學的大力支持。

為了搭建博研同學長期學習交流、後續終生學習的平臺,我們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了每年會不定期地組織大型專家論壇。

在大家的大力支持、努力下,第一屆論壇我們有幸邀請到中央黨校原教育長王瑞璞教授,也就是現在胡錦濤總書記的班主任,主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及風險”,解讀“十二五”規劃。

隨後的第二屆論壇,我們邀請到中山大學哲學系元老、著名近代史學家、八十歲高齡的袁偉時教授,主講“辛亥革命與20世紀的中國”,帶我們重溫辛亥記憶。

此次第三屆論壇,我們有幸結緣藏傳佛教大德索達吉堪布,給大家開示“佛教消除煩惱的理論與方法”。今天雖然外面下著大雨,但大家都濟濟一堂,就足以證明堪布的影響力和魅力。

近年來,堪布曾應邀前往北大、清華、復旦、浙大。昨天剛從華中師範大學過來,到我們中山大學進行佛學講座。堪布所做的這一切,為佛教與科技文化界的友好交流,開啟了新的篇章。

下面,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恭請堪布開示——

你們剛才唱的中大校歌,很好聽。我剛才進來時,看到整個校園也非常美麗,覺得名校確實有名校的福分,也有它的特色。

一、結合中大校訓,闡明學以致用的重要性

今天我很榮幸來到這裏,與同學們一起交流。中山大學,是孫中山先生一手創辦的,他還親筆題寫了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個理念來自於《中庸》。這治學的五個步驟,與我們藏傳佛教的聞、思、修,完全可以對應。

記得我講《弟子規》時也提到過,“博學”就是不管學習什麼知識,都要廣聞博學,否則,不能全面掌握它的精要。這相當於藏傳佛教中的“聞”,即要先依止具德相、有學問的善知識,然後在他面前廣泛聽法,以免自己盲修瞎煉。

“審問”,是指聞法之後,對不懂的地方詳細詢問,以斷除疑惑。像我們藏傳佛教,歷來就非常重視辯論,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可將自己的懷疑、不解遣蕩無餘。接著要“慎思”,對這個道理反復推敲;然後是“明辨”,明確地分辨孰真孰假、孰取孰舍。這三點,相當於聞思修中的“思”。

最後,只懂了道理還不夠,還要將其付諸於實踐,而不是一種空談,這叫做“篤行”,相當於“修”。

所以,藏傳佛教的聞、思、修,與中大的校訓完全一致,只不過是世間、出世間的側面不同而已。大家對任何一個真理,都要先瞭解,再思維,最後落到實處。

今天我講的“佛教消除煩惱的理論與方法”,實際上也包括了這幾方面的內容。消除煩惱的“理論”屬於聞、思所攝,“方法”則為修行的範疇。大家通過今天的交流,希望以後能將聞思修這三者結合起來,真正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

現在很多大學生,從六七歲上小學開始,學了二十幾年,結果許多知識在生活中卻用不上,這是相當可惜的。我認為,知識學了一定要會用,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口頭上,或者換一張文憑就夠了,而應當結合它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體會、檢驗,這一點非常重要!

二、基督教與佛教之間的淵源

孫中山先生,生平對佛教相當推崇,跟許多高僧大德也素有來往——不知道在座的知識份子能否理解,但我作為一個佛教徒,不但關心社會,同時也關心歷史人物對佛教的看法。比如,1912年,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太虛大師在南京組織了“佛教協進會”。後來他們兩人見面時,孫中山先生對太虛大師的佛教改革運動讚歎不已。

還有,孫中山先生跟虛雲老和尚有過一番對話,我以前看過馮馮寫的《空虛的雲》,是介紹虛老事蹟的一本書。書中就講了,孫中山先生覺得,基督教與佛教在精神上是很接近的。虛雲老和尚告訴他,佛教與基督教本是同源,耶穌18歲以後曾往印度研究佛教,跟馬鳴菩薩的弟子學過法。在印度呆了十幾年後,才經由波斯、土耳其,回到以色列傳教濟世。這段經歷,在耶穌首徒大彼得寫的《水上門徒行傳》中有記載,可惜此書在一千多年前為教廷所禁,以至於並沒有公開流傳。

孫中山先生聽後極有興趣,問哪里可以找到此書。虛雲老和尚回答:“聽外國人說,此書仍有少數留存於教廷圖書館與大英圖書館等處。”孫中山先生說:“下次我若去倫敦,可得好好找出來讀一讀。這本書若再出世,相信對兩教的團結合作必有很大貢獻,就是對世界和平也會有貢獻!”

此外,虛雲老和尚在跟蔣介石的對話中,還說過:基督教的天堂極樂,實際上就是佛教的極樂世界 。

這種說法,基督教的有些人不一定承認,但從歷史來看,這確實值得人們探索。像虛雲老和尚這樣的大德,沒有確鑿依據的語言,不可能隨便講出來。

而且,北京大學的季羨林教授,在一篇文章中也說:佛教未來的彌勒佛,與基督教的救世主彌賽亞是同一個 。他認為,彌勒與彌賽亞都被稱為未來的救世主,名字的發音非常相似,而且彌賽亞被視為慈悲的象徵,彌勒也叫慈氏,是慈悲的意思……他還列舉了其他方面的很多證據。既然兩教的未來救世主是一個,那認為佛教與基督教之間素有因緣,這應該也沒什麼大的矛盾。

另外,德國學者凱斯頓(Holger Kersten)在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國研究考察十多年後,1983年出版過《耶穌在印度》一書,後來還拍成電影。裏面也講了,耶穌在12歲前往印度學佛,10年後返回故鄉以色列。

俄國歷史學家諾托維奇早在1894年,也曾於研究著作中表示,他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一所寺院裏,親自讀到兩卷西藏經書,記載了耶穌在14歲時因為逃婚,隨同商人來到印度地區,在此學習6年。後以種種原因,輾轉到尼泊爾,繼續學習佛法6年。

有些歷史還說,耶穌之所以開創基督教,是因為他覺得釋迦牟尼佛的教義相當甚深,直接傳給世人的話,他們一下子很難接受,於是就以特別淺顯、不違佛陀教義的博愛精神,作為弘法的立足點,讓世人普遍奉行。

無獨有偶的是,基督教四位聖徒所寫、被教廷視為正統的四大福音書中,耶穌從12歲到30歲之間的事蹟,竟然不約而同完全是空白。之所以這段經歷全部被刪除,有人猜測是教廷不願承認耶穌與佛教有關,否則,就會有損基督教的權威地位。

其實,基督教的《聖經》,也並不是耶穌本人所造,而是以四大福音書為基礎,由不同時代的40多位作者,經1600多年的時間編輯而成。所以,在某些方面,大家還是值得思考。

當然,我今天講這些,並不是想證明什麼,只不過剛才提到孫中山與虛雲老和尚,就想起了他們之間的對話。其實,好的宗教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利益人類、利益眾生,除了行善利他以外,絕對不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不安。如今基督教在西方國家十分興盛,上至國家總統,下至平民百姓,90%以上的人都信奉基督,這對他們行為等各方面,起到的約束作用不可思議。試想,假如沒有基督教的導人向善,大多數人都唯利是圖,只盯著眼前利益不放,那人類的道德肯定越來越下滑,整個世界也會動盪不安。所以,人類應當向真善美的方面發展,倘若拋棄了宗教的道德約束、古代的優良傳統,到了最後,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可想而知。

當今物質發展得實在太快,十幾年前有一輛車的人,現在已經有了兩輛;過去很多人住的是平房,如今都搬進了高樓大廈。然而人們的內心,並沒有因為物質的高速發展,感到真正的安寧和快樂。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道德觀念沒有相應提升。

要知道,發展,不僅僅指物質上的發展。當物質達到一定程度時,對有些人來說,錢財就成了一堆數字,而不是快樂的源泉,甚至會隨著財富越來越多,自己的幸福感越來越少。所以,外在的物質財富,並不能彌補精神上的空虛。一個人的價值觀如果出了問題,忙忙碌碌了一輩子,結果也不會得到幸福。

那麼,我們有了錢以後,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呢?應當用它去幫助別人,行善積德。現在不少人有財力、有權力、有能力,但從來也不做善事、關心身邊的人,這樣的話,這些錢有了也跟沒有一樣,體現不出來它的真實價值。

當然,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沒有這麼多錢,但即便如此,你至少也應有一顆善心。昨天比爾•蓋茨在北大演講時,有同學就問:“大學生有熱情,但能力有限,可以為慈善事業做些什麼?”當時他就回答:“並不是人人非要用錢來做慈善,但一定要有做善事的理念。只要你有了這顆心,多多少少都會有這個能力。”

這些問題,大家需要好好思考。其實我講一堂課,也講不了很多內容,只不過是抛磚引玉,給你們一個提示罷了。

三、佛教中如何對治貪嗔

回到主題上來,我們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煩惱,生起猛烈的貪嗔之心,此時應該如何對治呢?佛教中有許許多多的方法。我們身體上的疾病,可以到醫院去治療,而心裏的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佛教的心靈妙藥了。

我本人研究佛教多年,從心坎深處覺得,佛教中治療心病的方法,世人不得不了知。現在有太多人身心疲憊、苦不堪言,看到這種情景,我們作為佛教徒,不能自己獨享佛法甘露,而應當儘量分給有緣的人。

那麼,佛教中如何對治我們的煩惱呢?

1、對治貪心

按照小乘的觀點,當你生起強烈的貪心時,最好是修白骨觀。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國的修行人,大多都採用這種方法。我1999年去泰國時,還專門到森林裏看過,那裏擺放著人體解剖模型和死人的骨架,旁邊有些長老為來者講解:我們人體是怎麼構成的?它值不值得貪?……

剛開始,不懂的人覺得有點可笑:“這是死人,我們是活人,怎麼會沒有差別?”但靜下心來去思維時,就會慢慢明白,自己特別執著的任何人,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具臭皮囊,對其皮膚、肉、骨頭、內臟一一剖析,值得貪戀的一點一滴也沒有。最後就會領悟到,所愛之人的身體,還不如一張白紙乾淨,自己對其無比貪執,完全是一種顛倒執著。

現在很多人口口聲聲說你愛我、我愛你,為了愛可以死去活來,大家也覺得這樣天經地義,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身體值不值得愛?自己愛的,到底是這個人的哪一部分?

我在泰國曾遇到一名政府官員,他短期出家時,修持過白骨觀——泰國的情況跟我們不同,那裏的男子在二十歲左右,必須要短期出家,包括國家總理也不例外,此舉既可種下解脫的善根,又可對民眾的行為有所約束。他一開始看到人體的不淨時,可能因為他的環境不同,所以特別嗤之以鼻。但後來慢慢地,通過聽受長老的講解,他就開始接受了,並在很短的時間裏,生起了很大信心。他驚訝地說:“我原來實在太愚癡了,不應該執著這個身體,我的也好、別人的也好,實際上只是一團血肉,有什麼好貪的?人為什麼這麼迷茫?”

如今,你們也有不少人貪愛自他的身體,實際上這都是因為從小所受的教育不同,沒機會接觸這些真理。如果有機會的話,“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可以恢復自己的善根。

以上從小乘不淨觀的角度,簡單講了對治貪心的方法。當然,在大乘佛教中,也有很多這方面的道理。

2、對治嗔心

至於嗔心,《入菩薩行論》專門有一品用來對治它。比如,當你正在發怒時,可以觀察這個嗔心的顏色、形狀、本體是什麼樣的?它是從外在的敵人身上來的,中間的虛空中來的,還是自己體內的某一處來的?它到底在哪里?這樣一剖析就會發現,嗔心猶如虛空,當下便消失了。誠如《淨業障經》所言:“諸煩惱即是佛法……一切煩惱同虛空性。”

這是上等修行人對治煩惱的方法,以此可將煩惱轉為菩提,《六祖壇經》也說:“煩惱即菩提。”當然,貪心、嗔心的現象並不是菩提,認識它的本體才是菩提。假如沒有認識它,那你產生多少煩惱也只是煩惱,永遠不會變成菩提。這是佛教中特別甚深的道理,只要你能稍加瞭解,面對煩惱時就會非常管用。

在這個世間上,不管是什麼人,沒有煩惱、痛苦是不可能的。當你遇到這些時,用金錢或改變環境的方法,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它來自於你的心,無論躲到哪里,心始終是躲不掉的。所以,若想對治這些煩惱,必須要運用佛教的方法,調伏自己的心。

四、瞭解佛教的智悲雙運

孫中山先生說過:“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並行不悖。”這一段文字非常重要,可結合今天的主題“智悲雙運”加以理解。

要知道,智慧與悲心,是佛教的兩大特點,也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一個人如果只有智慧、沒有悲心,那他的智慧就會成為邪慧。像有些高級知識份子,利用自己精通的技術,做任何壞事都非常方便,從銀行裏偷錢、貪污、搞假冒偽劣產品、製造危害大眾的食品……什麼都能做得出來。反之,一個人若只有悲心、沒有智慧,也是不行的。現在不少人做善事很積極,但沒有智慧的話,處理問題經常捉襟見肘,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而佛教中,不僅有教你為人處世的方法,還有前後世存在、因果不虛、人身難得、萬法皆空等甚深道理。明白了這些之後,你才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事也不會非常盲目、不辨取捨。

現在很多人把佛教看成迷信,認為學佛只是去寺院燒香拜佛,卻不知佛教思想博大精深,就算是西方哲學也望塵莫及。曾有一段時間,我把西方古代和現代哲學的書全部買來,白天晚上一直在翻,結果發現這些道理在佛教中都講到過,於是對佛陀生起了更大的信心。所以,佛教的智慧被稱為“哲學之母”,確實當之無愧。

而佛教的大悲,則是“救世之仁”。一個人如果通達了佛教,不但會具足世間、出世間的智慧,還會有遍及一切生命的慈悲。聽說這邊的廣東放生協會,是第一個政府批准的放生組織,宗旨為提倡“三生”,即維護生態平衡、弘揚生命價值、促進生活幸福,這個非常好。不過,若想從根本上落實這種精神,我覺得不能離開佛教的理念,尤其要懂得人與動物的生命是平等的。

如今提到人類生命的平等,相信大家都承認,不像以前在封建社會,達官貴人可隨意踐踏百姓的生命。但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應進一步意識到,動物的生命也值得尊重,它的生命跟我們一模一樣,不要以為它天生就是人類的食物,可以隨便殺掉、吃掉。

在這個世間上,生命比什麼都寶貴。你生病時只要能活下去,一點機會也抓住不放,寧可捨棄所有財產、權力,也想讓自己多活一天。你如此愛惜自己的生命,那其他動物也是如此。所以,佛教提倡一切眾生平等,這一點,是其他宗教無法比擬的。

藏地著名學者根登群佩大師,也說過:“佛教的特點,不是處處發動戰爭,用武力去征服全世界。而是以比丘連螞蟻都不殺害的行為,感動了整個世界。”這種博愛的精神,在人類歷史上,無論是誰都會嘆服。

2009年,全世界所有宗教在評獎時,佛教被選為“世界上最好的宗教”。這一點,你們也可以上網查詢。據統計,現今宗教有兩千多種,為什麼單單佛教會得這個獎呢?就是因為它有關愛一切眾生的慈悲,以及洞察萬法實相的智慧。這方面的道理,佛陀早在2500多年前就揭示得細緻入微,這也正是佛教的精髓所在。

五、正確認識佛教的作用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並不瞭解佛教的教義。尤其在漢地,經常有人打著佛教的旗號,算命打卦、欺騙民眾,做各種不如法的行為,誤導無數人以為這就是佛教。

其實,佛教的精神,在漢文《大藏經》中完好無損地保存著,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閱一下。有些人只看了幾部《金剛經》、《楞嚴經》、《阿彌陀經》,就認為已經通達了佛教。實際上若想深入佛法大海,探尋真理的寶藏,必須要瞭解佛陀第一轉*輪、第二轉*輪、第三轉*輪的教義,包括密續也要研究一下。除此之外,印度、藏地、漢地有那麼多高僧大德,他們的傳記及其論典,也需要好好拜讀。且不說別的,單單是漢地的《唐高僧傳》、《宋高僧傳》、《新續高僧傳》,看了以後也會讓你覺得,修行人戰勝煩惱、獲得快樂的境界,實在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不僅古代有這樣的,實際上現在也有。有些人學了佛以後,就算遇到老、病、死的強烈痛苦,自己也有一笑置之的勇氣。昨天我在武漢遇到一個知識份子,他是肝癌晚期,癌細胞已擴散到肺裏了,醫生說他只有兩個月的生命了。他來機場見我,還帶了夫人、女兒。以前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家庭,一見面他們就會泣不成聲,但這家人卻始終神色自若、談笑風生,讓我覺得非常詫異。

一問之下,原來他們學佛很長時間了。這位病人覺得自己的生命如此短暫,應是前世的業力所致。而且,死亡只是換個軀殼而已,在漫長的輪回中,這樣的生死流轉無量無邊,沒有必要特別痛苦。

他夫人也有同樣的看法。她說:“雖然我們感情很好,家裏也不像從前一樣了,現在的條件相當不錯。但他若不幸離開了人間,我們也沒什麼好傷心的,佛法給了我們力量、給了我們安慰。沒有學佛的話,我們這個家肯定早就崩潰了。”還有他的女兒,據說中觀也學得很好。

在交談的過程中,他們一直說說笑笑,特別堅強,我的心卻反而不忍,覺得他年紀輕輕的,實在太可憐了。但他因為有了佛法的引導,在生離死別面前,的確做到了非常坦然。

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中,也講過一個故事:1976年,第二世敦珠法王在紐約時,有位身患絕症的美國婦女前去拜見。她一見到法王就開始哭訴:“我只能再活幾個月了,您能幫助我嗎?我快要死了。”法王慈悲地笑了起來,平靜地告訴她:“不僅是你,我們大家都正在等死,只不過是遲早而已。”聽了這幾句話,她的焦慮當下消失。隨後她皈依了佛門,用佛法來調整心態,最後不僅接受了死亡,而且因為全心投入修行,奇跡般地獲得了痊癒。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這是人生最大的課題。很多人就算不想死,平時談都不敢談,但到了最後也必然要面對。倘若你能學習佛法,提前對生死、輪回有瞭解和準備,那麼,有時候勇氣會變成力量,讓你不被任何痛苦打倒。

去年我們佛學院來了一名青海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她也是得了絕症,醫生說她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她在離開人間之前,最大的心願就是想出家。後來她在學院,如願以償地成了一名出家人,結果她的病竟然出乎意料地好了——我這不是在講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佛教對內心的這種利益,可惜現在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你若能深入佛教,就會發現它有許多讓你意想不到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有信心,這些誰都可以得到。

六、怎樣將逆境轉為道用

在佛教中,對待痛苦的方法,跟世間人截然不同。世間人對痛苦非常害怕,到寺院裏燒香拜佛,求菩薩保佑自己千萬別生病,一定要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順順利利……這種發願非常狹隘。雖然你希望平安快樂也無可厚非,但在求菩薩保佑自己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周圍的人?有沒有想過其他眾生?

大乘佛教中,自始至終一直強調利益眾生,不管自己遇到了什麼,都不會忘記將眾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從來沒想過讓自己一個人離苦得樂。有些人以為佛教就是逃避紅塵、消極遁世,或者天天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倘若你系統地去學習、去瞭解,就會明白佛教中有世界上最偉大的精神,而且,它將痛苦轉為道用的方法不可思議。

什麼叫轉為道用呢?比如生病本來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但佛教中卻可以把它轉為功德。或許有人不太理解:“生病哪有什麼好處?怎麼可能!”實際上你通過疾病的折磨,原來自己特別傲慢,什麼都不放在眼裏,但從此之後,就會深深體會到人生的痛苦,從而改變以往的態度,開始去注意這些、在乎這些,對人生的方向重新定位。此時,這個病就有了另一種價值。

像藏地大德米拉日巴尊者,正是因為伯父、姑母的迫害,他才有了後來那麼高的成就。由於他們強奪了他的一切財產,他為了報復才去學誅法,回來殺了很多人。造了如此罪業之後,他從內心深處生起極大的後悔,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惡人。為了懺悔,他經歷種種苦行,最後獲得了無上的證悟,成為歷史上了不起的大成就者。

所以,只要懂得利用痛苦,就會產生很大的利益。大家今後也沒必要天天求平安、求快樂,而應當求將痛苦、不順、逆境轉為道用的方法。有了這個以後,你遭遇再大的磨難,也能將其轉化為成功。

我曾看過居里夫人的傳記,她在19歲時因為不能與相愛的人結婚,痛苦得差點自殺。後來她決定將個人的不幸化為求學的動力,離開了波蘭,去法國巴黎大學深造。在求學期間,她生活非常貧苦,冬天特別寒冷時,她常常被凍得睡不著。冷極了的時候,甚至要把椅子壓到被子上才能入眠。正是這段常人不能忍受的艱苦日子,造就了她未來事業的輝煌——1903年她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1911年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一個女人,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這在有史以來非常罕見。她之所以取得這樣大的成就,也應歸功於當年的失戀與求學的艱難。沒有這些的話,就不可能有後來的居里夫人。

現在好多大學生,從小就成長在父母的關愛下,在學校裏老師也呵護備至,致使自己就像溫室裏的花朵,到了社會上,一點挫折也不能忍受,動不動就要自殺。其實,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絲毫痛苦,我們不必去逃避它,而應當正視它,懂得將其轉為道用的方法,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心智,塑造完善的人格。

在我們藏地,因為受到佛教的薰陶,自殺的人極其罕見——我以前常說,藏地因感情而自殺的幾乎沒有,但後來才知道,如今藏族青少年也有這種現象。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這一代缺少信仰,捨棄了佛教傳統。所以,現在任何一所學校,確實需要哲學、宗教、國學的教育,這相當於一個國家的國寶。如果你內在的心靈沒有依處,光是從外境中追求快樂,那麼,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有了一百萬,想一千萬;有了一千萬,想一億;有了一億,又想十億、一百億……用外境來填補自己的貪心,永遠都是填不滿的。所以,我們應當知足少欲,懂得一切隨緣。

我本人無論做什麼,都不會特別強求,有了這種心態的話,發生什麼也不會打擊自己。而現在世間上很多人,對感情、錢財萬分執著,一直想將其占為己有,得不到就痛不欲生,這真的沒有必要。《華嚴經》中說:“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一切萬法皆為空性,自己能得到什麼,也需要因緣和合。倘若因緣不成熟,你再努力也無濟於事,大家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龍猛菩薩在《大智度論》中,還曾講過一個比喻 :小孩看到水中的月亮,就以為是真的,想方設法要撈起它;而大人見到這種行為,就會覺得非常可笑。同樣,年輕人的有些執著,在有修行境界或生活閱歷的人眼裏,也根本沒有實在的意義。

所以,我們在一生中,不能只考慮自己怎麼生活,而應關心一切眾生的利益,比如地球環保、節約能源、慈善理念、保護動物等重大問題。尤其是現在,浪費現象非常嚴重,儘管這看似很小,但卻涉及到資源消耗,以及個人福報。不說別的,倘若你肆意揮霍自己的福報,下一世很有可能淪為乞丐,生生世世也得不到財富。因此,作為一個人,值得關心的問題有很多,我們應該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不要天天只想著自己賺錢、自己快樂。

在座的知識份子,有些瞭解佛教,有些也不一定瞭解。但不管怎麼樣,倘若你能學一下《入菩薩行論》等論典,用大乘佛教的理念對待生活、工作,肯定會有非常大的利益。不少人學了佛法之後,生活中遇到再大的痛苦,都能坦然面對,心態上跟以前相比,也有了極大改變。所以,希望各位真正能做到“博學”到“篤行”,將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徹底斷除一切煩惱,讓今生來世更加美滿、快樂、幸福!

 





主持人
索達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