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
編者序
近年來,物價上漲、失業率提高,種種調查資料顯示,人民痛苦指數不斷攀升,造成生活中的種種苦惱,對於這些煩惱,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有沒有什麼法寶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快樂?而快樂又要何處尋覓?
《真正的快樂》是聖嚴法師針對社會人生的種種現象,提出什麼才是究竟的快樂、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全書分為六大主題:「你快樂嗎?」、「什麼是苦?」、「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找到幸福的起點」、「轉化主觀的感受」、「得到真正的快樂」。幫助讀者探索自我,看清苦與樂的本質,找到自在面對人生苦樂的方法。
一般人對於「苦」的體驗,不外乎是想要的得不到、討厭的卻必須接受、相愛的人必須分離、仇恨的人必須合作,以及種種身心的煩惱;而「生、老、病、死」更是人生無可避免的苦難。面對人生的苦與樂,聖嚴法師認為,擺脫痛苦,追求快樂,本來就是人的本性;然而,追求快樂只能算是一個起點,不能當作人生的最終目的,如果無法擺脫痛苦的根源,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進一步指出,苦與樂是相伴相隨的兩端,只要能透徹痛苦的根源,用知足、感謝、慈悲、奉獻等方法,轉化外在環境或是內在自我所引起的不愉悅,就能挖掘出快樂的真諦了。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佛教平等廣大慈悲心的展現,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自己才會真正的離苦得樂,而這個快樂,也才是「真正的快樂」。
法鼓文化編輯部
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
你快樂嗎 -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你快樂嗎?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如果有人家裏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喜可賀。但是佛教認為人生苦多樂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種苦,所以佛法教我們不要以苦為樂,要離苦得樂。
對於生命中四種基本現象—生、老、病、死,佛教稱之為「四苦」。其中老、病、死被視為苦比較易理解,但如果說「生」也是一種苦,大多數人可能就很難理解了。
幾乎每個人對於剛出生時的情形,都已不復記憶,嬰兒出生時究竟覺得苦還是樂,誰也不曉得。但是我們可以推想,嬰兒的皮膚非常細嫩光滑,第一次離開母體,乍然接觸外界的空氣時,感覺一定很不舒服、很難過。環境驟然的改變,讓嬰兒出生時號啕大哭,可是卻又非得來到這個世界不可。
對母親而言,生產恐怕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很多婦女對於生產時受的痛苦,即使用「痛不欲生」四個字,都還不足以形容,所以古人才會把生日稱為「母難日」。但是小孩出生後,痛苦解除了,母親又會覺得很安慰、很快樂,就像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爬上山峰,再也不需要往上爬時,就會覺得欣喜若狂。其實這只是苦難、壓迫感解除後所產生的快樂感受,是苦之後的結果,並不是另外有新的快樂產生。可見「生」是一件苦事,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出生是苦,在人的一生當中,真正的快樂也沒多少。一般人感受到的快樂,都是因為滿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來的欲樂,例如:眼睛看到美景、耳朵聽到悅音、鼻子聞到香味、嘴巴嘗到美食、身體有柔軟細滑的觸感。還有,和別人談話談得很投機,或是獲得一項新的成果、發現一樁新的事實,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等,這些屬於心理層面的賞心樂事,也都屬於「欲樂」。
欲樂的「樂」都包含著「苦」在其中,是「樂中帶苦」,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對這樣的事實毫無所知。例如一個稀世罕見、美若天仙的美人出現在你眼前,因為很難得見到,所以你會很欣賞她,一見到她就覺得很快樂。但是,如果天天讓你見到美麗的東西,或是讓美女、帥哥天天在你面前出現,讓你看個夠,就沒有什麼稀奇了。短暫的接觸雖然令人覺得目眩神迷,接觸次數多了以後,快樂便蕩然無存。
凡是欲樂,都是暫時、無常的,很快就會過去,感覺上很真實,其實很虛幻,而虛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種苦。因此,五欲之樂仍在痛苦之中,說穿了,這種快樂只是一種和「苦」相對的感受。
這樣看來,生而為人好象沒有什麼值得快樂的事,其實也不儘然。因為還有一種樂叫做「定樂」,也就是禪定的快樂,比欲樂更勝一籌,快樂的感受也更強烈一些。因為在禪定中已經擺脫了身心限制,特別是身體的負擔和病痛都會消失不見,不再有沉重的感覺,這時候心裏會產生一種滿足感,而且這種「無事一身輕」的感受是非常快樂的。只是出定以後,因為身體還在,所以因身體而有的種種負擔依然存在。因此,定樂也不可能長久維持。
最究竟的快樂是「解脫之樂」,透過修行得到解脫之後,不再有任何困擾及煩惱,心理上不再有任何負擔,這時候,才是真正、絕對的快樂,也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快樂。
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
得到真正的快樂 - 最快樂的人
最快樂的人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鬆。因此,追求定樂的人常常喜歡回到定中,不喜歡和塵世接觸,導致厭世的結果。他們很可能長期隱居在深山裏一直打坐,然後就在山裏坐化、死亡。
然而,在定中死亡並不代表已經得到解脫。雖然他有禪定的功能和力量,可以暫時拋下色身的束縛,但如果貪愛定中的快樂,死後很可能會選擇升到禪定天,繼續住於定中。然而,經過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之後,等到定的力量消失時,他終究又會回到人間,有時甚至連人間都來不了,反而落到畜生道或其他境界裏去了。
這是因為他在人世時,思想觀念不清楚,沒有做好功德、結好人緣,也沒有很大的福報,只是禪定的工夫很好。所以等到定力退失後,還是會再回到生死之中接受果報。他可能成為神,也可能成為鬼,但無論如何,都還是在輪回裏,仍然要受輪回之苦。
這種厭世者的人生觀是消極的,他們沒有救度眾生的心,只知道逃避現實。殊不知凡是逃避現實的人,就像逃避自己的影子一樣,無論走到哪里,自己的影子總會跟著跑,怎麼甩也甩不掉。因為欠別人的債還是要還,只要定力退失,一樣要回到苦的環境中再接受苦報,所以禪定並不等於解脫。
在佛法的指導中,禪定只是一種過程、一種工具。如果沒有禪定的基礎,人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誘惑或刺激,再加上自己的欲望無法平息,就會製造種種惡業。有過禪定的經驗,就會知道五欲之樂並不究竟,至少能夠少做惡業,也不會心不由己,隨時可以指揮自己的心、掌握自己的行為,不受任何外境影響。我們需要以禪定工夫做為基礎,但是有了這種工夫還不夠,應該要更進一步求解脫。
所謂解脫,就是沒有後顧之憂、沒有後患,而且在觀念上不以禪定的快樂為究竟,明瞭應發願行菩薩道,到人間廣度眾生,以身作則、弘揚佛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如果能做到這樣,雖然自己還在人世間和其他人在一起,可是能夠不受環境影響、誘惑,所以不會造業,同時也能夠與他人結善緣,幫助人們離苦得樂。
這個觀念本身就是一種解脫,但這樣的修行並不是為了追求自我突破,或是滿足自己的成就感。行菩薩道的人,完全不考慮自己,只是不斷地努力奉獻,眾生需要什麼就奉獻什麼,他不為自己爭取什麼,也不會想要停留在任何快樂的層次或境界裏。不但自己不被他人影響,也不會擾亂他人,可以在人群之中照常生活、照常奉獻。這種人雖然還沒有徹底解脫,但已經得到解脫的快樂。
行菩薩道的人因為還在滾滾塵世中做各種苦差事,所以在旁人眼中,也許會以為他活得很辛苦。其實,能夠不為自己的欲求而奉獻,就算得不到回饋也不計較,這才是最快樂的人!
|
主持人 |
聖嚴法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