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奧禪師佛學問答 二

事實上,批評聖者是不善業。如果不道歉的話,這種不善業會障礙你修行的進步。關於這一點,《清淨道論》裏記載如下的一個故事。

在古時候,有一次,有一位長老和一位年輕比丘進入村子托缽。來到第一戶人家時,他們各獲得一勺子的熱粥。當時長老因為胃中生風而感到胃部非常疼痛,他心裏想:「這粥對我有利益,我應該在它還未冷卻之前喝了。」居士們就拿了一張木凳到門外。長老坐下來喝粥。年輕比丘看了感到厭惡,而說:「這老人被他的饑餓擊敗了,竟然做出他應該感到羞恥的事。」

長老托完缽回到寺院時問年輕比丘說:

「賢者,在佛陀的教法中你有了什麼立足處嗎?」

「有的,尊者,我是須陀洹。」

「賢者,那麼你就不必再為證悟更高的聖道努力了,因為你冒犯了漏盡者。」

當時那位年輕比丘立刻向長老請求原諒,因而去除了由於冒犯聖者導致不能證悟更高聖道的障礙。

若有人批評聖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證悟任何道果;若果位較低的聖者批評果位較高的聖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證悟更高層次的道果。其實批評任何人都是不好的,因為我們無法知道那人是不是聖者。最好是止息自己內心的煩惱,而不要去挑剔別人。

當你批評阿羅漢是自了漢時,你不但抹殺了他們對佛教有重大貢獻的史實,而且對你自己的解脫製造了障礙。為了你長遠的利益著想,我想建議你捨棄這種錯誤的想法。

1-1:請問禪師:無我與空是否在層次上有所不同?

1-1:在法句經中,佛陀開示說:「一切法無我」,這裏的一切法指的是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包括所有的名色法,而無為法就是涅槃。當禪修者修行觀禪,體驗名色或五蘊為無常、苦、無我時,他才開始瞭解什麼是無我。當他證悟道智與果智時,他就會進一步瞭解到涅槃也是無我的。

至於空,它的意義比較廣泛。例如:在《中部小空經》中,佛陀說:當比丘居住在森林時,他對森林的想是空去大象、牛、驢、金、銀、男女群眾集會的。當比丘修行地遍時,他對地的想是空去森林的。當比丘修行空無邊處定時,他對無邊虛空的想是空去地想的。至於其他更高的無色界定,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理解它們的空。當比丘修行觀禪時,他的想是空去常、樂和我的。當比丘證悟涅槃時,他就見到了真正的空,因為涅槃空去名與色,空去常與我,空去貪、瞋與癡。

1-2:在《如實知見》一書中(第170頁)禪師曾提到:「舍利弗與目犍連尊者的阿羅漢道與上首弟子的覺智相應,而婆醯的阿羅漢道只與大弟子的覺智相應;上首弟子的覺智高過大弟子的覺智。」除了積聚波羅蜜所需時間的長短之外,還有其他因素造成他們之間的差異嗎?為何同樣是阿羅漢卻有如此的差距?

1-2:就證悟阿羅漢果這個方面來說,他們都是相同的。然而,正如佛陀在《中部個別經》中所說的:舍利弗尊者具有高超的智慧、廣大的智慧、可喜的智慧、快速的智

慧、敏銳的智慧和通達的智慧。他能夠用數千種方式來理解和解說佛陀所開示的一首簡短偈頌。他能夠詳盡地瞭解每一種名法及每一種色法。他甚至能計算同一時刻降落在整個印度的雨滴數目。就智慧而論,在佛陀的弟子當中,沒有人比得上舍利弗尊者。

至於目犍連尊者,他在佛陀的弟子當中神通第一。婆醯則是最快證悟阿羅漢果的人。佛陀也是阿羅漢,但是他能以他的一切知智來了知所有他想知道的事情;一切知智是只有佛陀才具備的智慧。

1-3:一般認為人死後還有一個靈魂,是永恆不死的,這是常見。佛陀要我們舍離常見和斷見,採取中道。如何才能採取中道呢?而我們承認人如果沒有解脫的話,還要繼續在六道中輪回,就表示還有一個靈魂的自我,這不就是常見嗎?

在漢譯的《雜阿含經》裏談到八聖道分可依世間與出世間的內容加以說明。可否請禪師略為解釋?其凡聖之間的效益又如何呢?

1-3:中道就是八聖道分。世間的八聖道分包含在證悟聖道之前的戒、定、慧三學裏;而出世間的八聖道分就是四種聖道。

在世間的八聖道分當中,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屬於定學,所以當你修行止禪時,就是在培育這三項聖道分。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

八聖道分的第一項就是正見。什麼是正見呢?正見就是正確地瞭解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

什麼是苦諦呢?五取蘊就是苦諦。當你修行色業處與名業處時,就能夠以觀智來見到你和其他一切眾生都只是由名色或只是由五蘊所構成的,根本沒有所謂的「我」存在。在這個階段,你瞭解到什麼是苦諦,並且能以這種正見來暫時去除身見(薩迦耶見)。

觀照名色之後,你可以進一步修行緣起,緣起就是集諦。你能夠見到一組過去因造成一組現在果。過去因只是名色而已,現在果也只是名色而已,因此,只是名色造成名色而已。當過去的因在生滅時,它們不會想著:「借著我們的生起,讓某某果報生起吧。」現在的果也不會想著:「假使某某因生起的話,我們就要生起。」因果只是依據固定的自然法則而生滅,因不需要作任何努力來使果生起;當因發生之後,果也不需要作任何努力就能夠生起。當因緣條件成熟時,由於因的發生,就造成果的生起。因是無常、苦、無我的;果也是無常、苦、無我的。過去沒有我,現在也沒有我。所以無我的法則與生死輪回兩者之間並沒有衝突。

當你修行緣起時,必須觀照到從過去到未來的名色相續流。若你能如此正確地修行,就是暫時去除了斷見。你必須修行到能夠照見所有的名色當下生起,當下就滅盡。若你能如此正確地修行,就是暫時去除了常見。你必須能夠照見所有的名色法都是由它們自己的因緣所造成的。若你能如此正確地修行,就是暫時去除了無因見。你必須能夠照見諸因
緣產生它們各自的果報。若你能如此正確地修行,就是暫時去除了無作用見。因此,這種緣起的正見不但能去除我們對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疑惑,而且能去除種種邪見。

然後,你就能進一步修行真正的觀禪,照見名色及它們的因緣為無常、苦、無我。如此修行時,你能夠暫時去除煩惱,這是世間的滅諦。與觀禪心同時生起的心所當中,智慧心所就是正見;尋心所就是正思惟;精進心所就是正精進;念心所就是正念;一境性心所就是正定。再者,在禪修時你必須持戒清淨,所以你也具備正語、正業與正命。這些是世間的道諦。

當你修行到生滅隨觀智時,就能夠見到未來證悟阿羅漢果及般涅槃的情形。例如:你也許會見到下一世你將在二十歲時證悟阿羅漢果,在六十歲時證入般涅槃。如此,你就能見到在你二十歲證悟阿羅漢果時,所有的煩惱全部滅盡,並且能見到在你六十歲證入般涅槃時,所有的名色也都滅盡。這種滅盡也是世俗的滅諦。

當你證悟了以涅槃為物件的道智時,所有八聖道分都存在道心之中:領悟涅槃是正見;將心投入涅槃是正思惟;憶念涅槃是正念;努力領悟涅槃是正精進;一心專注於涅槃是正定;正語、正業、正命這三項聖道分則執行持戒的作用,聖者即使在夢中也不會違犯五戒之中的任何一戒,這些是出世間的八聖道分。證悟須陀洹道之後,最多再經過七番生死就能證得最後的解脫,這是出世間八聖道分的效益;而世間八聖道分的效益就是能導向證悟出世間的八聖道分。

1-4:一般人燒銀紙給亡者,這是不是屬於迷信呢?

1-4:南傳佛教沒有這樣的習俗。然而,我們可以用亡者的名義來做善事,例如佈施等,將功德回向給亡者。如果亡者投生作能夠分享別人功德的那一類餓鬼,知道有人回向功德給他,而且能生起隨喜功德的心,則他就能得到那項功德的利益,而得以轉生到善道。可是,如果亡者投生作其他類餓鬼、或投生到地獄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等處,則無法分享別人回向給他的功德。

1-5:樂於獨處者可能會被認為不合群,如此,獨處與合群應當如何兼顧呢?

1-5:群體生活對禪修不但沒有幫助,而且是修行禪定與觀智的一大障礙。在證悟任何道果之前,你應當獨處,努力修行,千萬不要糾纏在群體生活中。有些人可能會看到你好的一面,認為你是真正遵循佛陀教導而生活、努力修行佛法的比丘或比丘尼;另外有些人則可能會誤解你是個不合群的人。至於別人如何看待你,這是你無法作主的事情,因為你不可能使一切人都認為你是個好人;更何況別人的看法對你並不重要,你不會因為別人對你的看法而證悟成聖人或墮入地獄。如果你想要在人群中交際往來,最好是先證悟阿羅漢果之後再作此打算;若無法證悟阿羅漢果,至少也應先證悟須陀洹道果。然而,如果你不瞭解如何修行才能證悟道果,那麼,你應當跟隨賢能的導師學習,在他的指導下修行,一直到證悟道果。

1-6:依《大空經》中的開示,比丘應當遠離群聚,寂靜獨處,比較容易成就道業。那麼,大眾共修是否就不容易得力?又,比丘尼是否適合離群獨處自修呢?

1-6:有三種獨住,即:身獨住、心獨住與寂靜獨住

)。

如果你舍離世俗生活,居住在隱居的處所,你就是做到了身獨住;但是,若你的心仍然貪著於世俗生活及感官享受,那就不是真正的獨住,因為你不具備心獨住,你的身獨住只是徒具形式而已。相反地,如果你生活在人群之中,而能不貪著於你的親友群體及感官享受,你就是獨住,就好像佛陀敍述他自己的情況一樣。然而,如果你的心不夠堅定,仍然會受到別人及感官對象所影響,那麼你最好身心都獨住。在這裏,我要舉個例子來說明,以便你能有更清楚的瞭解。在《吉祥經》中,佛陀勸告我們要與智者交往,而遠離愚者。然而,「與智者交往」這句話所指的並不只是接近智者而且與他朝夕相處而已,它還表示必須從智者那裏學習與獲取智慧。「遠離愚者」這句話並非指一定不能和愚癡的人在一起,若是為了勸告他、引導他走上正途,還是可以與愚者相處,這麼做並不違背《吉祥經》中的教導。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佛陀逗留在優樓頻螺園,和一群持有邪見的拜火教外道相處,以便幫助他們放棄邪道。同樣地,你還是能夠在與別人共處的同時,也保持獨住的狀態。因此,共修並不違背獨住的原則,只有在你喜歡修行「說話禪」的時候才會有問題。

另外要考慮的一點是:你是否已經明瞭趨向證悟阿羅漢果的修行途徑?如果你已經明瞭,那麼你

可以獨住自修,不成問題。然而,如果你還不明了,那麼你應當依靠能指導你證悟的導師。這就是佛陀在《大空經》中提到群居的一個好處。

有一次,阿難尊者告訴佛陀說:比丘的梵行能否成就有一半的因素決定於善知識。但是佛陀告訴他:比丘的梵行能否成就完全決定於善知識。這裏的善知識指的是能引導你證悟阿羅漢果的人。因此,如果你希望自己達到解脫,也希望幫助別人達到解脫,跟隨善知識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1-7:「禪宗」頓悟法門能達到「明心見性」,大開圓解。又有人說:不依禪修也能證悟此明心見性。對於此疑,若不依禪修,而能頓悟「明心見性」法門,能否請禪師釋疑?

1-7:我不瞭解北傳佛法,因此我不知道你所謂的「頓悟」指的是什麼?

不過,我想為你解說南傳的教法。根據南傳佛法,人可分為四種:

敏知者——聽聞佛法的簡短開示就能證悟的人。

廣演知者——聽聞佛法的詳細解說才能證悟的人。

所引導者——單靠聽聞佛法還無法證悟,必須精進修行佛法才能證悟的人。

文字為最者——在這一生中,無論如何精進都無法證悟的人。

現在,前兩種人已經不存在於世間了,只剩下後兩種人。第三種人(所引導者)必須有系統地修行止禪與觀禪,才能夠證悟:在他培育起強而有力的禪定之後,必須照見所有的色法,然後照見所有的名法,這是明心的初步階段。當他進一步修行緣起時,就更深入地明瞭心的自性。當他修行觀禪時,他的領悟又更深入了一層。當他證悟阿羅漢果時,就是達到了明心的巔峰。

1-8:可否請禪師開示如何行禪?例如:行走時以那一種速度最好——慢速、中速、或快速?在行禪時,我們應當「想」什麼呢?再者,可否請禪師給我這個初學者一些方針,以便能培育更深的定力?

1-8:有四種明覺:

有義明覺——清楚地瞭解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是沒有利益的。

適宜明覺——清楚地瞭解什麼是適當的,什麼是不適當的。

行處明覺——清楚地瞭解處在一切姿勢當中所用的修行方法。

不迷惑明覺——以觀智清楚地瞭解究竟的名色法。這就是觀禪。

前兩種明覺不是禪修,第四種明覺就是觀禪,因此,如果你修行止禪,就是在修行第三種明覺,你必須在一切的姿勢,即:行、住、坐、臥當中專注于禪修的法門。如果能夠盡你最大的努力,在一切姿勢當中專注于禪修的法門,你的定力就會進步。

《清淨道論》中提到有助於提升定覺支的十一件事:

保持潔淨——意思是你應當保持你的身體、指甲、衣服等清潔;

善巧於相——意思是你應當善巧於了知所修行法門的預備相、取相及似相。例如:安般念的禪相、地遍的禪相等;

平衡五根;

有時候抑制心——意思是當你的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太強時,你應當抑制你的心,並且著重于開展輕安覺支、定覺支和舍覺支;

有時候策勵心——意思是當你的輕安覺支、定覺支和舍覺支太強時,你應當策勵你的心,並且著重於開展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和喜覺支;

借著信心及悚懼智來激勵無精打采的心;

以平等舍心來看待因果報應的事件;

避免與散亂者來往;

常與有禪定者來往;

思惟禪定與解脫的利益;

使心傾向于修行禪定。

因此,你可以實行上述這些方法來提升你的定力。

1-9:釋迦牟尼佛曾為諸阿羅漢授記:經過幾劫後,將在何地成佛。但是阿羅漢因煩惱已斷,不再受後有,等這期壽命窮盡時,就進入般涅槃。是否會因佛陀的授記而下生人間等,因為他的心中沒有煩惱、愛著的緣故,能夠施捨身心財物給與眾生。等到諸波羅蜜成熟時,再經由菩薩而成佛。若不是的話,將如何解說呢?

1-9:在南傳佛教裏,沒有阿羅漢得到佛陀授記能夠在未來成佛的記載。

有一段很有名的話,是許多阿羅漢在證悟阿羅漢果時對佛陀報告的話: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當作已辦,不須更作。」

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清楚地瞭解阿羅漢死後不會再投生。佛陀死後也同樣不會再投生。否則,他們所說的話就是虛假的,他們就是說謊話。但是,佛陀與阿羅漢是不可能說謊話的,他們說出這段話,乃是因為他們已經徹底滅除了包括對生命執著的一切煩惱,已經摧毀了會造成未來生死的所有業力,他們不再生死輪回,這是固定的法則。因此,根據南傳佛教,包括佛陀在內的所有阿羅漢都不會再投生。

1-10:請示禪師下列問題:

在禪師所教授的業處當中,是否有教導斷食法以配合禪修?

斷食對禪修有何益處或過患?

在上座部的經典中是否有記載有那些佛陀的聲聞弟子因斷食而證悟道果?

有位法師目前正在斷食,據說她預備斷食到這次禪修營結束。但不知這種長期的斷食對身心是否會造成任何影響?

1-10:就在佛陀成道後所說的第一部經當中,佛陀開示說有兩個極端:一個是沉迷於感官享樂,另一個是自我折磨的苦行。這是兩條錯誤的道路。沉迷於感官享樂不是證悟涅槃的路,這是一種卑下的行為,稱作(沉迷欲樂),這種行為是低賤的、是村夫的行為、凡夫的行為、不是聖人的行

為、沒有真實的利益。再者,為了避免心中煩惱生起而借著種種方法來折磨自己,如:將身體暴露於火堆前、暴曬於烈日下、持續地舉著手等等,這些也都不是通向涅槃之道,這是另一種卑下的行為,稱作(自我折磨的苦行),這種行為也是沒有真實利益的,而斷食就是屬於這種行為,這

不是佛陀所稱讚的行為。

佛陀經常勸告我們修行中道,不要偏於上述這兩種極端。在律藏當中,佛陀制定了一條戒:比丘、比丘尼必須如理地省察取用缽食的正確目的:「我取用這些食物不是為了像小孩那般地玩樂;不是為了著迷于身體的強壯;不是為了使身體美觀;不是為了使膚色光潔。我取用這些食物只是為了維持身體的活力;為了避免饑餓的苦惱;為了說明修習梵行。」

這是你對食物應當抱持的正確態度,佛陀也是抱持這樣的態度。在佛陀開悟證果之前,他修行六年的苦行,其中一項苦行就是每天只吃一粒飯。後來,他瞭解到這是沒有利益的,所以他放棄苦行,開始正常地攝取食物,因而得以恢復體力。捨棄感官享樂與無益苦行這兩種極端之後,他修行中道,不久即成就了圓滿正覺。

問答二

2-1:有的禪修者已經證得四禪八定,甚至修行到觀禪(毗婆舍那),但是他們的日常行為或德行並不太好,不太遵守戒律,許多人也因此而對此修行法門產生懷疑。一個證得上述境界的禪修者是否應該比沒有證得的禪修者更加堅守他清淨的身、口、意?

一位證得四禪八定或修行十二因緣,知道自己的許多過去世,或體驗涅槃的禪修者是否應該保守秘密,不輕易向別人透露?

2-1:根據巴厘聖典,要證得禪那、道、果的人必須先持戒清淨;持戒不清淨的人雖然還是能培育起某種程度的定力,但是他們不可能證得任何禪那、道與果。

在這裏,我必須向大家澄清一點:我從來不曾印證任何禪修者證得禪那、道與果。儘管我確實依照巴厘聖典的教法來指導禪修者修行初禪、第二禪等等,然而我只是根據他們在小參時所報告的情況來指導,這並不表示我印證了他們的修行成果。他們的成果報告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因為有些禪修者很誠實,有些卻不誠實。

很難說得到上述成果的人在身、口、意方面必定能比尚未得到成果的人清淨,因為有些人雖然尚未得到上述的成果,但是他們在德行上卻也能持守得非常清淨,大龍大長老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他是法施阿羅漢的老師,修行止觀已經超過六十年以上,但是他還是一個凡夫;雖然他還是凡夫,但是由於強而有力的止觀修行,使得他在那六十年當中沒有任何煩惱生起,而且他持戒非常清淨,因此他認為自己已經證悟阿羅漢果了。

有一天,他的弟子法施阿羅漢坐在自己的住處,心裏想:「我們住在五迦瓦裏卡的老師大龍大長老是否已達到最究竟的沙門果呢?」觀察之下,他發現他的老師還是個凡夫,並且他知道如果不去提醒老師,那麼一直到死亡他的老師都還是個凡夫。於是他以神通力飛到老師的住所,頂禮老師並且履行弟子的義務之後,他坐在一旁。大龍大長老問他說:「法施,你為什麼突然來到這裏?」法施阿羅漢回答說:「我想來請教尊者一些問題。」大長老說:「問吧,我會盡我所知道的來回答你。」於是他問了一千個阿羅漢才能回答的問題,大長老毫不遲疑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

他稱讚老師說:「尊者,您的智慧真是敏銳,您在何時達到這樣的境界?」老師回答說:「六十年前。」他又問:「尊者,您修行過禪定嗎?」老師回答說:「禪定並不困難。」於是他說:「尊者,那麼,請變出一隻大象來吧。」大長老就變化出一隻大白象。他又說:「尊者,現在讓這只大白象尾巴直豎,兩耳向外伸張,長鼻伸入口中,發出恐怖的怒吼聲,向你直沖過來吧。」大長老就照著做了。看到大白象快速直沖過來的可怕景象,大長老跳了起來,準備逃走。這時,斷盡煩惱的法施阿羅漢伸手捉住老師的袈裟,說:「尊者,斷盡煩惱的人還會膽怯嗎?」

時他的老師瞭解到自己還是個凡夫,於是他謙卑地求助於法施阿羅漢,法施阿羅漢說:「尊者,不必擔憂,我正是為了要幫助你才來的。」於是他為老師詳細地解說一種業處,大長老領受了該業處,然後向經行道走去,走到第三步時就證悟了阿羅漢果。

在《中部 》的注釋裏提到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年紀老了才出家作比丘,他的戒師是一位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的年輕比丘,他與戒師住在一起,但是他不知道戒師是阿羅漢。有一天,在他們前往托缽的路上,他問戒師說:「尊者,阿羅漢長得什麼樣子?」戒師回答說:「這很難辨別,有一個人年老才出家,和阿羅漢住在一起,卻不知道對方是阿羅漢。」雖然戒師已經暗示他,他仍然想不到他的這位年輕戒師就是阿羅漢。因此,要辨別誰是阿羅漢是不容易的。

一位真正的聖者是少欲、知足與謙虛的,絕不會輕易透露自己的證悟。如果這位聖者是比丘或比丘尼,根據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他(或她)絕不能向未受具足戒的人講說自己的證悟,未受具足戒的人包括沙彌、沙彌尼和在家居士。再者,從大龍大長老的故事裏,我們可以瞭解要確定一個人的證悟是很困難的,所以最好是不要告訴別人自己的修行成果。另外必須考慮的一點是,有些人會相信你,有些人不會相信。如果你真正證悟了道果,那麼不相信的人就造下了嚴重的惡業,這將會給他們帶來傷害。因此,儘管證悟聖道的消息可能會激發某些人對佛法的信心,然而最好還是完全不要透露自己的修行成果。

2-2:如果禪修者不誠實,不依照真實情況報告他的禪修經驗,他將面對什麼樣的損失呢?

2-2:既然他說謊話,他的戒行就已經不清淨,因此他無法證得任何禪那、道與果,也不能在修行上有顯著的進步。如果他明知而故意詐稱證悟禪那、道與果,那就犯了很嚴重的戒。若這項惡業在臨終時成熟的話,他就會墮入地獄。

身為佛教徒,我們應當清楚地瞭解自己的目標何在,我們的目標乃是要解脫生死輪回,這是我們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唯有達到目標之後,我們才能引導其他人步上我們所走過的大道,給予他們最大的利益。因此,如果我們愛自己以及愛他人的話,我們就必須誠實。我們能說一個讓自己墮入地獄的人是愛自己的人嗎?當然不能。

然而,如果他能夠痛改前非,誠實而且精進地修行,他還是可能證悟禪那、道與果的。

2-3:是否有不能證得佛果的人?

2-3:根據南傳佛法,有幾種人不能證得佛果:第一種人是佛陀,因為佛陀已經證得佛果,他不能再證得佛果。已經從佛陀那裏得到授記,未來將成為辟支佛、上首弟子和大弟子的人也不能證得佛果,因為他們肯定只會如佛陀所授記的那樣,分別證悟辟支菩提、上首弟子菩提與大弟子菩提。證悟之後就不再有來生,不再有名色來履行十波羅蜜。再者,已經證悟任何一種道果的人也不能證得佛果,即使是證得最低的道果——須陀洹道果的人。須陀洹最多再經過七番生死就會斷盡一切煩惱,在最後一世死亡之後即進入般涅槃,他沒有時間去履行至少要歷經四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來積聚的十波羅蜜。

至於普通弟子,如果已經從佛陀那裏得到授記,他們也不能證得佛果,因為他們肯定會如佛陀所授記的那樣成為普通弟子。然而,如果還未曾得到佛陀授記,他們就還可以修習菩薩道,履行十波羅蜜,也許終有一天能得到佛陀授記為菩薩。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可以嘗試,但是成功的機會是相當小的。

2-4:如何透過見、聞、覺、知來達到解脫?

2-4:如果你在見、聞、覺、知的時候能夠照見究竟名色法,並且能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那麼你就可能達到解脫。

2-5:《中阿含經 》裏記載,阿難尊者在躺下時證得阿羅漢果,當時他如何觀察名色法?

2-5:你應當記得在阿難尊者出家為比丘之後,他就能夠分析內、外、過去、未來、現在、劣、勝、粗、細、遠、近的五蘊,他能夠修行緣起及照見那些五蘊的因,也能夠觀照那些五蘊及它們的因是無常、苦、無我。後來,在他的第一次雨季安居期間,聽聞富樓那尊者開示時,他證悟須陀

洹道果,同時也具備了四無礙解智。要證得四無礙解智的人必須曾經在過去生中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的程度。

證悟須陀洹道果之後,他繼續修行觀禪長達四十四年之久。在他即將證悟阿羅漢果的當天晚上,他徹夜行禪,尤其是觀照身體四十二部份的色法為無常、苦、無我。然而,由於過度的精進,他的定力變得薄弱,因此他想要躺下來,以便平衡精進根與定根。在躺下來的過程中,五根達到了平衡,而在身體尚未接觸到床之前就證悟了阿羅漢果。你應當瞭解這並不是頓悟,因為在證悟初果須陀洹之後,他還以四十四年的時間,運用種種方法,如:名色法、五蘊法、十二因緣法,來徹底地觀照名色為無常、苦、無我。

如果禪修者徹底地觀照內在與外在的名色為無常、苦、無我,而且觀智已經成熟,那麼,在證悟道果的邊緣,他可以只觀照自己最喜歡觀照的法及相。例如,他可以只觀照色法為無常,這就足以使他證悟道果。然而,如果還不能徹底地觀照名色為無常、苦、無我,他就不可能借著只觀照一種法為無常、苦、或無我而證悟任何道果。

2-6:能否以舍心觀為基礎進而修行無色界定?

2-6:不能。要達到無色界定,首先必須修行遍禪達到色界第四禪。例如,修行地遍達到第四禪。從第四禪出定之後,你必須去除遍滿無邊虛空的地遍似相。去除地遍似相之後,留下來的只有無邊的虛空,這時你才能夠修行空無邊處定。至於舍心觀乃是以有情眾生為物件,修行舍心觀並沒有遍處相可以去除,也就無法得到無邊的虛空,因此不能以舍心觀為基礎來修行無色界定。

2-7:修行四界分別觀之後才能分析名色法,這是出自什麼經、論的記載?

2-7:在許多部經及它們的注釋裏都提到這一點,例如《中部》的《大牧牛者經》及《相應部》的《不遍知經 》。至於色業處

的修法,簡略的修法出自《大念處經 》,詳盡的修法出自《中部》的《大象跡經 》、《大教誡羅候羅經》、《界分別經》,以及《阿毗達摩論藏 》裏《分別論》的

《界分別 》。

有兩種禪修者:純觀行者和止行者

止行者就是先證得某一種禪那,藉此而達到心清淨。當他想要進一步修行見清淨時,應當先進入除了非想非非想定以外的任何一種禪那。出定之後觀照尋、伺等禪支,以及與禪心相應的所有心所。必須依照它們個別的特徵、作用、現狀、近因來辨別它們。他能夠照見這些心所,因為在修行止禪時,他已經辨認過五禪支了。

然後他必須照見這些名法所依靠的心所依處色、照見心所依處色所依靠的四大,以及存在那裏的其他種所造色。同樣地,他必須辨別它們個別的特徵、作用、現狀和近因。

接著,在他觀照五門心路過程之前,必須先修行色業處。在尚未修行色業處之前,他無法觀照五門心路過程,因為他無法照見眼識、耳識等所依靠的眼淨色、耳淨色等,所以無法觀照五門心路過程。

然而,如果止行者不想先觀照名法,而想要先觀照色法,他應當採取和純觀行者相同的步驟。根據《清淨道論第十八品》中的指導,純觀行者培育心清淨的方法如下:

「若純觀行者,或止行者想要從照見色法開始修行觀禪,而非從照見名法開始,那麼,他們應當依照第十一品中定義四大的部份所敍述的種種方法當中的一種,簡略地或詳盡地來辨別四大。」

根據《清淨道論》的這些指示,不具備任何禪那基礎,而想要直接修行觀禪的人必須先以簡略法、或詳盡法、或簡略與詳盡二法都採用,來辨別四大。已經證得某一種禪定,或證得所有八種定的人,若想從色業處開始修行觀禪,他也必須同樣地如此修行。

關於色業處與名業處,《中部》的注釋及《阿毗達摩論》注釋的第二冊裏談到:「在這兩種當中,色業處指的是以簡略法或詳盡法來辨別四大。」

注釋中對如何修行觀禪的色業處所作的這些指導,顯示出佛陀教導純觀行者或想先修色業處的止行者應當從簡略地或詳盡地辨別四大下手。如果禪修者依照佛陀的教法來修行,他的修行將產生最有利益的結果。

在這裏,我們必須瞭解注釋並不是由覺音論師寫成的,他只是將注釋從錫蘭的辛哈爾文翻譯成巴厘文而已。雖然有些注釋無疑地是後代論師所造,但是大部份注釋都是從佛陀時代傳承下來的。在佛陀時代很平常的情況是:聽完簡要的開示之後,有些比丘還不明了法的意義,因此他們去拜見佛陀、或舍利弗、目犍連等阿羅漢、或阿難尊者等,請求他們作詳細的解釋。這些解釋在五百阿羅漢參與的第一次結集中被結集為雜藏,也稱為根本注釋。負責在錫蘭弘揚佛法的馬興

達阿羅漢將它們帶到錫蘭,他知道後代將無法以巴厘文來保存這些注釋,因此將它們翻譯成辛哈爾文,並且稱之為大注釋。到了覺音論師的時代,有些人認為有必要推展以巴厘原文來研究佛陀的教法,因此覺音論師又將所有的注釋翻譯回巴厘文。

在四部注釋每一部的序言中,覺音論師都作了如此的結論:「我現在要翻譯的注釋,它的宗旨是闡明微妙殊勝的長部等聖典的含義,這是由佛陀及具有與佛陀類似資格的人所詳盡解說的,具有與佛陀類似資格的人指的是舍利弗尊者與其他能夠講經的佛陀弟子。這些注釋在第一次聖典結集時被誦念出來,在第二次與第三次聖典結集時又再度被誦出。它們由馬興達阿羅漢帶到錫蘭,翻譯成錫蘭文以便利益錫蘭島上的居民。我將不乖違大寺(在阿努羅陀城)長老們的觀點,而將這些注釋從錫蘭文翻譯回與聖典一致、莊重而且純淨無瑕的語言。」

在《清淨道論》中,他提出自己看法的情況只出現過一次,他說:「我們對此事的抉擇是如此。

」(清淨道論?第十三品?第一二三段)。在《中部》的注釋裏,他也只提出過一次,他說:「古代的尊者們並沒有提到這項觀點,這只是我個人的見解。」(中部)只有這些極罕見的例子是出自他個人的觀點。在《長部》的注釋裏,他也說道:「自己的見解是最沒有威信的,只有在符合經中義理時才能被接受。」(長部)這些很明白地顯示了他並不是在撰寫自己的注釋。

有人批評覺音論師,然而那是不對的,因為他只是將古代傳承下來的注釋加以翻譯而已。舉例而言,《清淨道論》中的《說緣起品》完全是從《迷惑冰消》一書中翻譯出來的,而《迷惑冰消》就是《大注釋》裏的一個部份,它是佛陀在許多經中(如全部的《因緣相應 》)所教導緣起法的注釋。在許多經中,佛陀教導過去世的因造成現在世的果,例如:過去世的無明、愛、取、行、業造成現在世的五蘊。佛陀還教導現在世的因造成未來世的果。如果你不承認緣起的教法,那麼就會有問題產生,因為這表示你認為佛陀講了一些無意義的話或謊話。再者,如果緣起的教法是錯誤的,那麼你也就不需要為了成佛而積聚波羅蜜了。為什麼呢?因為否定緣起的教法也就是否定過去世的因能夠造成現在世的果。若是如此,過去世的因不能影響你的現在世,那麼你在過去世所行的善業都是白費的。

而且,如果現在世的因不能造成你的未來世,那麼你可以為所欲為,造作殺生、偷盜、邪淫等罪惡,而不用擔心來世會墮落惡道受苦的危險。一切都只是靠運氣而發生,也就不需要為了成佛而歷經至少四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來圓滿十波羅蜜,因為你所修的波羅蜜全部都是白費的。

然而,這是一種嚴重的邪見,稱為無作用見。有些人可能會爭辯說,他們還是能觀照到因果的作用,例如:吃得過飽是因,消化不良是果。然而,佛陀不需要教導這種因果,因為一般的正常人都知道這種道理。他們應當問自己:什麼是造成這一世得到人生的業因?難道他們能說那業因也是在今生造作成的嗎?當然不能。

然而,如果他們依然堅持得到今生為人的業因是在今生造成的,那麼,他們可以去造作善業,然後發願變成天神。如果現在業因能夠產生現在果報的話,他應當馬上變成天神。但是,他當然不可能由於那項善業而馬上變成天神,為什麼呢?因為造成今生得到人身的業因必然是來自過去的某一生。

因此,很明顯地可以看出緣起的教法並不是想像,批評覺音論師說他造成混淆是不對的。我們應當以至誠恭敬的心來看待這些注釋,因為它們是佛陀及許多大阿羅漢遺留下來的教導。

2-8:佛陀是否會「作夢」?作夢時是否有正念?

2-8:包括佛陀與辟支佛在內的所有阿羅漢都不會再作夢,因為他們已經斷除了所有的迷惑幻想,在巴厘聖典中,這稱為(遠離顛倒夢想)。

2-9:具有欲界、色界、無色界各種善心的人,如果想投生人間,是否需要發願?

2-9:不需要。如果想要投生人間,他必須依靠欲界的善業,然而該善業必須在他臨命終時成熟才行。不論他是否發願投生為人,只要他對人生還有執著,他的欲界善業就會依照自然法則而產生果報。然而,如果在臨命終時他進入任何一種色界禪或無色界定,那麼他將依照業果法則而自然地投生於色界或無色界。


問答三

3-1:禪師在開示中曾經提到我們的菩薩過去世投生為獅王時,有一隻兔子在睡夢中被掉落的果實所驚嚇,以為世界末日到了,因而引起整個森林裏所有野獸恐怖。當時獅王則逐一地追查,最後得知乃是誤傳所造成。弟子很好奇,人與人之間尚有語言隔閡,何以不同種類的動物之間可以溝通?請禪師慈悲開示。

3-1:我想那是因為菩薩的波羅蜜之緣故,使得他能夠與其他動物溝通。例如,佛陀說法時只用一種語言,但是全印度各地講不同種方言的人都能夠清楚地瞭解佛陀所說的法。

3-2:修白遍時,以頭蓋骨的白色為物件,除了容易取相之外,還有其他意義存在嗎?

3-2:事實上,我也教導禪修者以白花、白石頭、白布等的白色作為對象來修行白遍。因此,任何白色的物體都可以作為修行白遍的物件。

3-3:如何才能對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覺,並且清楚明瞭?

3-3:要對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覺,並且清楚明瞭,你必須修行四念處。四念處是:

身念處;

受念處;

心念處;

法念處。

身念處包括止禪與觀, , 禪,而其餘三種念處則純粹只是觀禪。

當你修行安般念時,就是在修行身念處。如果能以至誠恭敬的心,持續不斷地修行,你的正念將會愈來愈強,定力也會愈來愈深,於是你的心變得非常寧靜與清醒。

修行到觀禪時,你能夠清楚地見到內在與外在的名色以及它們的因。換句話說,你能夠清楚地觀照內在與外在的身、受、心、法。因此,如果想要對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覺,你應當努力培育強而深的定力,進而修行觀禪。如果你能證悟阿羅漢果,那是最好的,因為阿羅漢一直是保持警覺與正念的。

3-4:請問禪師,如何檢查自己是否落入有分心?如何避免落入有分?

3-4:在兩個心路過程之間有許多有分心在生起與消滅,即使像現在,你正在聽我開示,但是仍然有許多有分心正在你的心中生滅,這是自然的現象。通常人們無法察覺有分心,因為他們的定力很弱。但是,當他們培育定力達到近行定時,就能瞭解到有時候他們的心會落入有分,那時他們感覺自己似乎一無所知。

然而,他們還是無法見到有分心,因為有分心的物件乃是前世臨死速行心緣取的對象。唯有當他們修行到緣起法,並且能照見前世的臨死速行心及它的物件時,他們才能分辨有分心。

3-5:我曾經被人問倒了,請禪師幫我的忙,解答這個小問題——有人問:每一尊佛像都是有頭髮的,為什麼你們出家人卻是光頭的?

3-5:在我們菩薩的最後這一生中,當他在阿拏摩河邊出家時,他切掉自己的頭髮,直到只剩下兩個指寬的長度。從那時候起,他的頭髮就一直保持兩個指寬的長度,不會變長,也不會變短。

佛陀允許比丘、比丘尼頭髮留到最長兩個指寬。如果頭髮留到比兩個指寬還長,那就犯了突吉羅罪(惡作罪)。因此,如果你辦得到的話,你也可以隨自己的意願而一直保持頭髮兩個指寬長。

3-6:每個人都可以修禪嗎?是否有不能修禪的人?是否有人一直修禪,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卻都沒有禪相發生?這是不是因為業障重或其他因素所造成的?

3-6:每個人都可以修禪。然而,有些人無法得到禪相,這可能由於他們過去的業障、或不夠精進、或得不到善知識引導、或方法錯誤等因素所造成。也可能同時由幾項因素合併所造成的。

3-7:有位比丘在做過還俗的儀式之後,仍然冒充為比丘。請問禪師,在家居士供養已做過還俗儀式的比丘會有什麼功德?如果這樣的假冒比丘剃度別人出家,並授與別人比丘戒,將來他會遭受什麼果報?

3-7:根據《佈施分別經》,即使接受佈施的是一隻動物,或一個沒有道德的

人,佈施者仍然能夠從那項佈施中得到功德。然而這樣的功德並不殊勝,因為該佈施不會由於受施者而淨化。

如果比丘還俗之後仍然穿著袈裟,冒充比丘,那麼他就是一個賊,因為他偷取在家居士供養出家人的四種必需品(四事供養)。依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他就是「賊住」的人(十種波羅夷人當中的一種),在這一生當中,他不能再出家為比丘。

3-8:有人懷疑涅槃近似於斷滅論。請禪師開示涅槃與斷滅論的差別?

3-8:斷滅論乃是認為:不必造作任何業因,人死亡之後就達到滅盡。相反地,佛陀教導說:有因才有果;什麼樣的因就造成什麼樣的果。例如:有了無明、愛、取、行、業這些因之後,果報五蘊就會產生。佛陀也教導說:沒有因就沒有果。例如:當所有的無明、愛、取、行、業都被阿羅漢道所滅除之後,果報五蘊就不會再生起。因此,涅槃的教法是中道,它依據自然的定理,顯示因果相生的法則。再者,如果有人認為:滅除了無明、愛、取等這些因之後,並沒有所謂的涅槃存在。那麼,事實上,他本身就是存有常見的人。

3-9: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入佛位,同時也成為一位阿羅漢。他不必從證悟初果開始,再一直修行到四果。

佛陀的弟子裏是否也有不必證悟前三種果位,就直接證悟阿羅漢果的人?

3-9:根據南傳佛法,事實並非如你所說的那樣。我們的菩薩乃是透過證悟四道與四果而證得佛果的,他在一次靜坐當中就證悟了四道與四果,在兩種道之間只有幾個觀智生起而已。所有證悟阿羅漢果的人都必須經歷四道與四果,因此,沒有任何一位弟子能夠不證悟前三種道果而直接證悟阿羅漢果。

3-10:由於不通達世俗諦,而造成在修學真實諦時有障礙,應當如何消除這些障礙?

3-10:佛陀開示說:「有定力的比丘能夠如實知見諸法。」因此,如果想要照見究竟的真理,你應當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修行,培育強而深的定力。

在這裏,我要講述周利盤陀伽尊者的故事。出家之後,周利盤陀伽尊者在他的哥哥摩訶盤陀伽阿羅漢的指導下修行。然而,經過整整一個雨季安居的時間,他連一首四句偈都背不下來。他之所以如此愚笨的原因在於:過去世中,在迦葉佛的時代,周利盤陀伽是一位學問淵博而且教授佛法的比丘。有一次,他嘲笑跟隨他學習的一位比丘為愚蠢。那位比丘因為受到老師的嘲笑而感到羞愧,並且喪失了繼續學習的自信心。由於這項惡業,周利盤陀伽在許多世裏都出生為愚笨的人。乃至在他的最後這一世,生為周利盤陀伽,出家之後他突然變得愚笨,因此,很意外地,當他背誦到下一句的時候,已經忘了上一句所背的內容。

他的哥哥摩訶盤陀伽認為他不可能證悟任何道果,就命令他還俗。聽到哥哥這些令人沮喪的話,

周利盤陀伽感到很傷心,於是哭了起來。

那時,佛陀住在明醫耆婆所供養的芒果園僧寺裏。佛陀見到周利盤陀伽的困境,並且知道他將因為佛陀的指導而證得解脫,於是佛陀來到周利盤陀伽身邊,問說:「我兒周利盤陀伽,你為什麼哭泣呢?」周利盤陀伽回答說:「世尊,因為我的哥哥要趕我走。」「我兒周利盤陀伽,你的哥哥並不具足明瞭眾生意向與根器的能力,而你正是必須由佛陀引導的人。」說了這些鼓勵的話之後,佛陀以神通力變出一塊清淨的布,交給周利盤陀伽,然後告訴他說:「我兒周利盤陀伽,用手拿著這塊布,並且朗誦著:『——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你就這樣子修行

吧。」

於是周利盤陀伽尊者就坐下來,用手摩觸著佛陀給他的布,並且朗誦:「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這塊布容易遭到污染」。當他如此摩觸幾遍之後,那塊布開始變髒了。他繼續摩觸,那塊布變得更髒,就像抹布一樣髒。他的智慧成熟的時機已經到了,消失與壞滅的法則在他的心中現起,他內心思惟:「這塊布原本是潔白清淨的,但是由於和我的身體接觸的緣故,現在它已經充滿污垢。我的心就像這塊布一樣,在未受到干擾的情況下,我的心原本是潔白清淨的,但是由於和貪、瞋、癡等不善心所接觸,我的心變得骯髒了。」如此思惟自己本身之後,他進一步精進地培育定力,並且證得四種色界禪。以這些禪那為基礎,他努力修行觀禪,然後證悟阿羅漢果,同時也得到四無礙解智及六神通。

從周利盤陀伽尊者的故事中,我們瞭解到:不應該認為愚笨的人就不可能證得殊勝的成就。

3-11:佛陀教導周利盤陀伽念「掃帚、掃帚」而使他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什麼道理呢?「掃帚」也是他的業處嗎?光念「掃帚」也能修成四禪八定、證悟初果乃至四果嗎?

3-11:根據南傳經典,周利盤陀伽尊者並不是誦念「掃帚」,而是像我剛才談到的,誦念「容易遭到污染」。

在過去某一生中,周利盤陀伽生為一個國王。有一天,在城裏巡查的時候,他的額頭冒汗,於是他用一塊清淨的布擦去汗水,那塊布因而弄髒了。國王自言自語地說:「由於這個不清淨的身體,把這麼一塊清淨的布給弄髒了,使這塊布喪失了它清淨的本質。有為法真是無常啊!」如此,他得到無常的印象(無常想)。所以,就周利盤陀伽尊者而言,「容易遭到污染」這個法門是他證悟阿羅漢果

的強力助緣。由於佛陀見到他過去生中的善行,並且希望促使他專注修行契合那項善行的物件,因此佛陀交給他一塊清淨的布。

周利盤陀伽尊者已經積聚波羅蜜長達十萬劫之久:他在許多過去生中都研究三藏典籍,並且修行觀禪達到行舍智。這是每一位要證得四無礙解智及六神通的阿羅漢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在他的最後這一生中,當他看到布變得骯髒時,立刻省察到有為法無常的本質。由於過去的波羅蜜與禪修,他能夠領悟有為法無常的本質,也能夠領悟有為法苦及無我的本質,藉此而證得阿羅漢果。

3-12:有人說:在修禪之前必須先累積福德,否則將會遭遇許多困難。這句話是否是真實的?

3-12:如果這裏的「福德」指的是過去生中所行的福德,那麼這句話是真實的。有兩類種子:也就是智慧(明)種子與善行( 行)種子。善行種子指的是佈施、持戒、修行禪定等等。過去生中所

累積的善行種子使你今生能得到好的父母、遇到好的朋友及導師、以及能夠聽聞到佛陀的教法。智慧種子指的是修行四界分別觀、色業處、名業處、緣起及觀禪。過去生中所累積的智慧種子使你今生能夠明瞭佛法,尤其是明瞭四聖諦。

如果一個人具備善行種子,而卻缺乏智慧種子,那麼他將有機會遇到佛陀的教法,但是卻不能徹底地明瞭佛法,就像一個有雙腳而卻瞎眼的人。例如:在佛陀的時代,有一個名叫真諦的辯論家。雖然佛陀為他說了兩部長篇的經,他仍然無法證得任何道果。他心裏認同佛陀所說五蘊是無常與無我的,但是口頭上卻不願意承認。雖然佛陀知道他不能證得任何道果,但是仍然為他講了兩部長經,因為佛陀預見到在他獲得智慧種子之後,將在佛陀般涅槃後大約四百年的時候投生在斯里蘭卡,成為一位大長老,名叫大黑護佛,並且將在那時證悟阿羅漢果。如果一個人具備智慧種子,而卻缺乏

善行種子,假使他遇到佛法,他能夠明瞭佛法;但是他卻很難遇到佛法,就像一個有敏銳的視力而卻沒有腳的人。例如:阿闍世王原本具備了足夠的善根,能夠在聽聞佛陀開示《沙門果經》之時證得須陀洹道果;然而他卻沒有證得道果,因為他不能在殺害自己的父親之前

就先遇到佛陀。如此,由於缺乏善行種子,他不能在適當的時機遇到佛陀。同樣在佛陀的時代,有一次,佛陀看見一對年老的乞丐夫婦,並且露出微笑。阿難尊者就請問佛陀為什麼微笑。佛陀告訴他說:那對乞丐夫婦當中,丈夫名叫大財長者子。如果他們在早年的時候修行佛法的

話,丈夫將會證悟阿羅漢果,妻子會證悟阿那含道果。如果他們在中年的時候修行佛法的話,丈夫會證悟阿那含道果,妻子會證悟斯陀含道果。如果他們在晚年的初期修行佛法的話,丈夫會證悟斯陀含道果,妻子會證悟須陀洹道果。但是他們卻一直蹉跎到淪落為乞丐,現在已經太老也太虛弱而不能修行佛法。他們錯過了修行佛法的時機,也就無法證得任何道果。所以,同時具足善行與智慧這兩類種子是很重要的,如此才有機會遇到佛陀的教法,並且能夠明瞭佛法。

至於今生所造的福德,正如我在之前的開示中談過的,對於今生能證悟阿羅漢果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是不重要的。他們應當專注修行戒、定、慧三學,努力證悟阿羅漢果。今生所造的福德不能帶給他們來生的利益,因為他們不會再繼續生死輪回。然而,對於還必須生死輪回的人而言,今生所造的福德還是很重要的。

3-13:有一位老比丘尼經常對信徒說:你以前墮胎的嬰靈現在正跟著你,你累劫的冤家債主正跟著你,障礙你的一切,所以你的事業才會失敗、會生病、家人不和、爭吵不休,你會得癌症。請問禪師,墮胎的嬰靈及累劫冤家債主真的會二十四小時跟著自己,等著報仇嗎?

3-13:佛陀說:胎死腹中的嬰兒多過安全出生的嬰兒。當一個嬰兒在子宮內死亡之後,依照他臨死那一刻成熟的業,他會投生在五道當中的一道。如果投生於地獄道、畜生道、人道、或天道,他就不可能跟著自己過去的母親。如果他投生於餓鬼道,絕大多數的情況是:他會遭受極大的痛苦,不可能跟著過去的母親。只有某一種鬼可能會跟著母親,但是很難確定那一個嬰兒會是這種情況。即使他跟著母親,也不會帶給母親什麼大的傷害,只是偶爾驚嚇她一下,或使她聞到不好的氣味等,如此而已,因此母親並不需要害怕。

母親必須瞭解的是:自己已經造了一項惡業,因為墮胎就是殺人。如果這個惡業在她臨命終時成熟,她就會墮入四惡道之一。然而,對於已經做過的事,哭泣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事情已經做了,誰也無法將那個業去除。她必須做的是:避免再造同樣的惡業。如果她能夠避免造作所有的惡業,努力只奉行善業,那是更好的。她應當實行佈施、持守五戒,如果能修行止禪與觀禪,那又更好。如果這些善業當中的一項在她臨命終時成熟,她將投生到善道。如果能夠證得須陀洹道果,她將永遠不再投生於惡道。只要今生沒有做過五種無間業當中的任何一種,她都還有可能證得聖果。五種無間業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使活著的佛陀身上出血、分裂和合的僧團。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盎崛摩羅尊者:他在家的時候殺死了許多人,但是在他出家為比丘之後還是能證得阿羅漢果。因此,以前曾經墮胎的母親不應再為那件事情憂慮,因為那樣對她的生活沒有幫助。相反地,她應當善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奉行善業。

 

 


問答四

4-1: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對信徒說:你得癌症是因為多生多劫的冤親債主正在糾纏你,你要拿三十萬元新

台幣出來,我幫你拜一堂消災超度、梁皇寶懺,你的癌症自然會好。請問禪師,在南傳佛經裏是否有記載比丘、比丘尼拿信徒的錢,保證可以免除信徒得癌症或絕症的事情?

4-1:在南傳經典裏沒有這種記載。

4-2: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到信徒家裏說:你們家大門方位不好,沖到對面那戶人家的牆角,有殺氣,你們要趕快搬家,不然會有厄運,子女會生病,生意會賠錢。請問禪師,在南傳的經律裏是否有教導比丘、比丘尼去幫信徒看方位、風水的記載?

4-2:在南傳經律裏沒有這種記載。

4-3:有一位老比丘尼到信徒家,見到客廳裏有祖先遺照,就對信徒們說:你家祖先遺照的眼睛在轉動,客廳裏不能掛祖先遺照,祖先會附身在遺照裏,不去投胎轉世。

請問禪師,過世的祖先真的會附在遺照上面嗎?鬼道眾生到底住在那裏?

鬼道眾生一定會住在自己的子孫家裏嗎?

有一位老比丘尼常對信徒說:我經過墳墓及佛寺骨灰塔時,都有一些鬼跟著我回家,請求我超度。請問禪師,公墓裏的每個墳墓及佛寺的骨灰塔都有鬼道眾生嗎?每個眾生死亡時都會執著骨灰、屍體而去當鬼嗎?

4-3:根據佛陀的教法,眾生在生死輪回中流轉。依照業果法則,只要還未證得阿羅漢果,在臨死那一刻成熟的業就會決定下一世投生的地方。如果臨終時善業成熟,他將投生於善道,即:人道或天道。如果臨終時惡業成熟,則他將投生於地獄、餓鬼、畜生這些惡道當中的一道。因此,說每個眾生死後都會執著他的骨灰或屍體而去當鬼,這種說法違背佛陀的教法。事實上,這是一種宿命論邪見。如果這種說法是正確

的,那麼佛陀所教導的業果法則就是錯的。

從上述所說到的業果法則,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並非所有亡者都會住在自己的子孫家裏。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他投生於天道,他將會住在天界。如果他投生於人道,他將會住在來生母親的子宮裏或家裏。如果他投生於地獄道或畜生道也是同樣的道理。至於鬼道眾生,他們依照各人自己的業而住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因此,如果他投生於鬼道,他將依照自己的業而在某一個地方受苦,很少會繼續住在以前的家裏。

在佛陀時代,有一個非常執著自己身體的女人,她死後投生為住在自己屍體裏的鬼。有一位比丘看見墳場裏的這具屍體,就拿走屍體身上的布,來當作糞掃衣。由於這個鬼的執著,她使自己的屍體站起來,跟著比丘走到寺院。比丘回到寺院,進入自己的房間,並且將門關上。由於無法再跟進去,那屍體就倒在門口。這種投生為住在前世的所有物的鬼,實在是非常罕見的例子。

4-4:有一位老比丘尼自稱是禪修者,常對信徒說她在禪修中常看到鬼來找她。請問禪師,禪修者要修到什麼境界,才會常看到鬼來找他(或她)超度?禪修者是否要得到天眼通才會看到鬼道眾生?

4-4:鬼道是很低下的一類眾生,我們很難幫助他們。正如在前面某一次問答中所提到的,只有某一種鬼能夠分享到以前的親人回向給他們的功德。除了這種鬼之外,其餘的我們一點也幫不上忙,即使佛陀也幫不了他們。

當禪修者修行慈心觀或悲、喜、舍心觀時,他能夠大略地看見鬼道眾生。他必須看到鬼道眾生,否則怎麼能對他們散播慈愛、悲憫、隨喜或舍心呢?至於具備天眼通的人,他能夠詳盡地看到鬼道眾生。

4-5:如果臨死時,心正好落在「有分心」,並未生起任何善惡念,此時,是否可能因為有分心而投生於那一道?又,可能影響投生該道的其他因素有那些?

4-5:每個眾生每一生當中最後的一個心是死亡心,死亡心就是一種有分心。而造成下一世投生的業是臨死速行心的業,臨死速行心發生在一生當中最後一個心路過程裏。

除了佛陀、辟支佛及阿羅漢之外,對於其他人而言,在臨死的那一刻不可能沒有任何善業或惡業成熟。

4-6:夢屬於那一種心識?為什麼會在正要躺下,將睡未睡的短暫時間出現似夢的景像?在夢境一結束卻立即清醒?是否因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夢境?或可能是過去世的事實?或是未來將成為事實的事

情?為什麼呢?有可能在夢中修行止禪、觀禪或入定嗎?

4-6:夢是由許多意門心路過程所構成的。我們無法在夢中修行止禪、觀禪或入定,因為夢是由微弱的意門心路過程所構成的。夢境一結束立即清醒是因為他又回復了正念。

夢有四種原因:第一種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第二種是:身體的四大不平衡所造成。第三種是:天神托夢。第四種是:未來的預兆。前兩種夢是虛假的;第三種夢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第四種夢是真實的。

4-7:夜半醒來,卻以為是白天,因為看到的是明亮如白天的景象,為什麼會如此?

4-7:如果禪修者在睡覺之前修禪,並且有光明出現,在他醒來時就可能還有光明存在。但是,如果你所說的那個人不是禪修者,那麼就很難解釋為什麼他會見到光明。

4-8:南傳比丘如何培育還需要在輪回中生死流轉的福報?中國有一句話說:「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是否有出家人會因為福報用盡或不足,而來生淪為乞丐?又凡夫比丘如何肯定自己來生仍然能在人間,而且出家修行呢?

4-8:根據佛陀的教導,比丘有兩項責任:

研究經典;

修行止觀,直到證悟阿羅漢果。

無論比丘選擇履行其中的那一項責任,持戒清淨都是絕對必要的。他必須遵守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和資具依止戒。這意味著他必須有德行。當他從施主那裏接受供養之後,他可以將所得來的物品供養給同參比丘、僧團或佛陀。如此,以他這樣一位有德行的比丘,將如法得來的物品,佈施給有德行的接受者,他的佈施是崇高而且能產生大果報的,就像因陀卡佈施給阿那律阿羅漢的那一湯匙飯一樣。

他也能以所接受到的花來供養佛陀。當他在奉行寺院裏的義務,如:掃地、清潔僧團的建築物等的時候,他正是在積聚上等的福報。當他禮敬上座比丘時,也是在積聚福報。如此,南傳比丘經常有機會積聚上等的福報,以作為他在生死輪回中的資糧。事實上,他比任何在家人具有更殊勝的機會積聚福報。

如果他選擇履行第二項責任,則他必須專注于修行止禪與觀禪。如果他能夠徹底地修行緣起法(十二因緣),更好的是如果他能夠修行達到行舍智,那麼,下一世他將不會投生於惡道。這表示來生他有很好的機會可以成為比丘。

如果他修行止禪達到禪那,而且能夠將禪那維持到臨死的那一刻,他將投生於梵天界。如此,即使他沒有證得任何道果,仍然能依靠他的佈施、持戒、禪那、觀智等善業,而在未來世投生於人界、天界或梵天界。這是依照業果法則而發生的現象。然而,如果他尚未修行緣起法,臨死的時刻萬一有惡業成熟的話,他就仍然會投生於惡道。

4-9:一個未經過老師指導的修行者能否自己依據經典修行,或不依經典而獨自修行證到行舍智?修行者如何知道自己已證得行舍智?

4-9:如果這個修行者是菩薩或辟支菩薩,那麼他可以無師自通,尤其是在他即將證悟正等正覺或辟支菩提的最後那一生。至於其他的人,如果他們精通佛陀的教法,他們也能依據經典的指導,而修行達到行舍智。精通巴厘聖典的人,當他們有系統地修行提升上去時,就能知道自己達到行舍智。

4-10:已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是否有能力知道別人也是已證得阿羅漢果的人?

4-10:如果他具有他心通,也就是能夠知道別人心念的神通,那麼他可以知道別人是不是阿羅漢。如果他不具有他心通,則無法知道。

4-11:在某次靜坐的經驗中,可察覺內心的念頭極迅速地生滅流轉,但是無法看清楚念頭的內容與善惡,這是屬於什麼心法?

4-11:既然連你自己都無法知道它們是善或惡,我又怎麼能知道呢?

這樣的智慧還是很膚淺的。至少你必須修行到名業處,能夠分辨究竟的名法,那時你才能詳細地瞭解心與心所。

4-12:在南傳經論中是否有記載菩薩道有難行道與易行道的分別?若有,其分別何在?

4-12:南傳經論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然而,南傳經論中講到有三種菩薩:慧者菩薩、信者菩薩與精進者菩薩。慧者菩薩以四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信者菩薩以八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精進者菩薩以十六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波羅蜜。

4-13:在南傳經論中是否有記載如何發願修行才能生到兜率天,于彌勒菩薩處聞法修行?而在龍華三會時於彌勒佛前得到授記?

4-13:南傳經論中並沒有這樣的記載。如果你想從未來的彌勒佛那裏得到授記,你必須在遇到他的時候,具備出生為人、生為男人等符合授記資格的八項條件。

4-14:有人說:「人死亡的時候有如生龜脫殼。」那麼死後在有限的時間內作器官捐贈是否也是菩薩道的行為?如果舍心不夠,如此做是否會影響往生善趣?生前應該如何作心理建設呢?

4-14:死亡之後捐贈器官就像將吃剩的食物佈施給人一般,這不是上等的佈施,只是一種微弱的善業。

菩薩通常是在活著的時候將器官佈施給他人。

根據佛陀的教法,死亡之後立刻就投生,在今生的最後一個心(死亡心)與來生的第一個心(結生心)之間沒有其他心識存在。今生的死亡心滅去之後,來生的結生心立刻生起。在這裏,我想建議你透過修行緣起法來親身體驗。在這期禪修當中,就有一些禪修者修行到緣起法。如果你付出足夠的精進,終有一天你也能親身見到生死之間的真實情況。

4-15:在禪修者臨命終時,如果沒有意外,旁人應該如何協助他,以便保持正念?

4-15:旁人可以為他誦經,或為他說法。如果臨終的人能夠聽見並且瞭解所誦的經或所說的法,那將對他有說明。然而,如果他昏迷不醒,或無法聽見,那麼也就對他沒有幫助。

事實上,依靠自己是比較好的辦法。如果他能修行觀禪直到證悟道果,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能夠在臨終時修行觀禪是次好的。如果不能,能夠達到禪那並且維持到死亡時刻也是好的。至於其他種善業則是很不保險的:儘管佈施、持戒等善業能導致投生於善道,然而,由於臨死時的不如理作意,惡業也可能會超越善業,而造成投生於惡道。

4-16:如果想從四大分別觀改修安般念觀呼吸會有困難嗎?

4-16:有些禪修者會遇到困難:在鼻子和臉部的四大特相變得非常明顯,使得他們無法專注於呼吸。但是有些禪修者沒有這樣的問題,他們能夠一心專注於呼吸。

至於已經修成四大分別觀,並且修行了色業處的人,要修安般念是很容易的。修行了觀禪的人也是如此。

4-17:在回答問題裏,講周利盤陀伽的故事中提到:「心本來是清淨的,但是由於和貪、瞋、癡接觸的緣故,心變得骯髒了。」如果說有一個「本來的心」存在,是否會落入常見?或是我誤解了禪師的意思?

請禪師加以解釋,心為何是本來清淨的?

4-17:「心本來是清淨的」這句話中的「心」特別是指有分心而言。正如批註《法聚論》的《殊勝義注》一書中所解釋的,有分心是清淨的,它是一種果報心,不與貪、瞋、癡等不善心所相應。一切的果報心、善心及唯作心也都是清淨的,因為它們也是不與貪、瞋、癡等不善心所相應。

根據《阿毗達摩》的再注疏《根本複注》,所有的心都是清淨的,只有心所才有清淨與不清淨的分別。不善心所是不清淨的,其餘的心所都是清淨的。

然而,在南傳教法裏並沒有所謂的「本來的心」。南傳經典裏只提到:有分心稱為主人,六門心路過程稱為客人。

4-18:如果已經修行安般念證得第四禪,可否不修慈心觀,而直接修悲心觀證得初禪?同理,可否不修慈心觀、悲心觀,而直接修喜心觀,或不修慈、悲、喜心觀,而直接修舍心觀證得初禪?如果不可以,原因何在?

4-18:禪修者可以直接修行慈心觀、悲心觀或喜心觀而證得初禪。然而,修行舍心觀只能產生第四禪;

若禪修者要達到舍心觀第四禪,他必須先修慈心觀、悲心觀、喜心觀達到第三禪。次第地修行上述三種法門達到第三禪之後,以它們為基礎,才能修行舍心觀達到第四禪。

4-19:已修行安般念證得第四禪之後,為何還要修白遍、褐遍、黃遍、紅遍達到第四禪?修這四遍有何不同的利益?有助於修行觀禪嗎?

4-19:禪修者不一定需要修行遍處禪;但是修行遍處禪是很有幫助的,理由是:如此修行之後,禪修者定力將變得更強,更容易修行色業處、名業處及緣起。再者,他將能更清楚地照見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及它們的因。如果他能夠證得所有八定,那又更好了。

再者,如果他能以白遍、褐遍、黃遍、紅遍為基礎而證得八定,他也就能夠以任何白色、褐色、黃色、紅色的物體為物件來修行遍禪,如:石頭、花、雲、布等。於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專注於它們的顏色,他就能達到禪那。如此修行的時候,他的心路過程裏將生起眾多殊勝的善業,因此,修行各種遍處對體證佛法很有幫助。

4-20:修安般念最初證得第四禪時和修白遍最初證得第四禪時的定力相等嗎?又如果十個人分別修十種不同的遍處,最初證得第四禪時的定力相等嗎?

4-20:他們的定力並不相等。例如:在十遍當中,白遍是最寧靜的。再者,佛陀的第四禪比其他人的第四禪更強,因為佛陀的第四禪能顯現雙神變,而其他人的第四禪不能。大目犍連尊者的第四禪比其他弟子的第四禪更強,因為大目犍連尊者的第四禪能降伏瞋怒的難陀跋難陀龍王,而其他弟子的第四禪不能。

問答五

5-1:佛陀及上首弟子般涅槃時,是否從初禪順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再逆轉到初禪,又順修到第四禪而般涅槃?既然佛陀及阿羅漢般涅槃後即不受後有,為何還要順逆修八定之後,才在第四禪般涅槃?

5-1:我不確定大目犍連尊者般涅槃的方式,但是佛陀與舍利弗尊者確實是以如此的方式般涅槃。這是因為他們的本性,所以他們如此做。而他們的第四禪是唯作性(純粹作用性)的禪那,不能產生任何未來的生命。

5-2:由於生理因素而不適合修安般念的人,如果想修白遍,應如何修?其詳細步驟如何?

5-2:他可以使用任何白色的物體作為物件,專注於那白色來修行白遍。例如:他可以用白布包裹在缽蓋上,做成一個白色的圓形。然後坐在適當的地方,張著眼睛專注那白色。幾分鐘之後,閉上眼睛看是否心中會現起一模一樣的白色圓形。如果閉上眼睛時也能看見白色的圓形,他就能一心專注於那白色圓形,直到證得禪那。

另一種方式是先修成安般念或四大分別觀,然後修行三十二身分。一旦能夠清楚地照見骨骼或頭蓋骨時,就能專注於骨骼或頭蓋骨的白色來修行白遍。

5-3:限定虛空遍禪和空無邊處定有何不同?為何前者是色界定?又修限定虛空遍禪有何特殊利益?

5-3:修行限定虛空遍時,禪修者直接覺知空間;修行空無邊處定時,他專注於去除遍處禪相之後留下來的空間。除了限定虛空遍以外,其餘九種遍都可用來修行空無邊處定。在巴厘文中,限定虛空遍的所緣對象稱為「虛空」;而空無邊處定的所緣對象稱為「除遍空」。

5-4:今世為人,如果沒有證得色、無色界定,來世可能生到色、無色界天嗎?

5-4:不可能。

5-5:色界初禪天的眾生一直處在初禪的狀態嗎?能夠進而修到第二禪乃至無色界定嗎?

5-5:色界初禪天的眾生並不是一直處在初禪的狀態,他們有眼門、耳門及意門心路過程生起,而且在這些心路過程之間,有分心也會生起。

他們能夠修行止禪,進而達到第二禪等,乃至無色界定。他們也能修行觀禪,乃至證悟阿羅漢道果。

至於無色界的眾生,他們能修行達到與自己這一層天相等深度的禪那,或更高的禪那,但是不能入更低的禪那。例如:識無邊處天的眾生能夠修行達到上三種無色界定,但是不能入空無邊處定及四種色界定。

5-6:一位凡夫比丘患有長期而極度痛苦的疾病,而且醫藥無效的情況之下,應如何如理作意,以度過或忍受痛苦?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修行?例如:是否可借著此病痛而修證道果?

5-6:我們必須記住:即使連佛陀也免不了生病。在佛陀般涅槃之前的十個月裏,他遭受嚴重的背痛,一直到他般涅槃為止。那麼我們又怎麼可能免除病痛呢?當我們染患長期、痛苦而且無法治癒的疾病時,對疾病生氣或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我們能做的只是忍受病痛,與病痛共處,並且充分利用我們的有生之年,精進修行佛法。事實上,在這世間裏,沒有醫生能徹底治癒疾病;醫生只能暫時治療疾病而已,因為佛陀說:「五蘊就是病」,所以,只要還有五蘊,我們就還會生病。如果真正想要完全根除病痛,你應當努力修行,證悟涅槃。涅槃沒有名色,當然也就沒有病痛。

生病的比丘能夠以病痛所產生的苦受為物件來修行觀禪,這稱為受念處。然而,如果想證悟道、果及涅槃,只觀照感受是不夠的,還必須觀照其餘的四種蘊,也就是:色蘊、想蘊、行蘊及識蘊。他也必須觀照五蘊的因,然後觀照五蘊及它們的因是無常、苦、無我。如此修行,當他的觀智成熟時,就能夠證悟道、果及涅槃。

5-7:緬甸南傳佛教如何面對一個還俗的比丘,再度進入僧團?僧團如何處理才如法如律?

5-7:根據南傳佛教的戒律,並不禁止還俗的人再出家受戒為比丘。在佛陀的時代,有一位名叫吉達的比丘,六次出家,六次還俗。第七次他再度出家受戒為比丘,但是這一次他不還俗了,因為他證得阿羅漢果。

在緬甸和泰國有許多短期出家的比丘,他們通常只出家幾天或幾個月而已,這是這兩國的佛教傳統。然而,在佛陀的時代,並沒有所謂出家作「短期比丘」的這種事情,我們不應當鼓勵出家作短期比丘這種作法;但是對於這樣的傳統,我也無法去改變它。

5-8:在大龍長老的故事裏,以神通變化出來的忿怒大象會傷害人嗎?長老可以用神通變現出此大象,是否應該也能以神通令此大象消失?當時,為什麼沒想到可以如此做?已生起恐懼心的時候,神通力是否不能同時存在?

5-8:以神通力變化出來的大象不會傷害人。當時大龍長老能以神通力使大象消失,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因為他忘了。恐懼心與神通心發生在不同的心路過程裏,二者不會同時存在。

5-9:行菩薩道需要修忍辱波羅蜜,那麼修解脫道的行者是否也需要修忍辱波羅蜜?

5-9:是的,修解脫道的行者需要修忍辱波羅蜜,而且也需要修其他的九種波羅蜜。他必須修行十波羅蜜達到相當的程度,直到這些波羅蜜強得足以令他證悟阿羅漢果。然而,他的波羅蜜不能和菩薩的波羅蜜相比,菩薩的波羅蜜遠遠超過阿羅漢的波羅蜜。

5-10:禪修營期間,大家專心學習「解脫道」,何以禪師開示「菩薩道」?請問是否有特殊用意?

5-10:因為有北傳的法師建議我講菩薩道,而且我也有心講解南傳教法中所教導的菩薩道,以便對各位想修行菩薩道的人有所幫助。

我們不能說禪修只是在修行解脫道,因為菩薩不但必須禪修,而且他的止禪與觀禪都必須修行到非常高的境界。你應當還記得十波羅蜜當中的一項是出離波羅蜜,出離波羅蜜的顛峰就是證得禪那。慈波羅蜜及舍波羅蜜也是在以無邊宇宙中一切眾生為物件,而證得慈心禪及舍心禪時達到顛峰。你也應記得十波羅蜜之一是智慧波羅蜜,而行舍智就是菩薩所必須達到的最高智慧與平等舍。如果不禪修的話,菩薩如何能達到行舍智呢?

再者,當一個人精進地禪修之時,他正是在修行精進波羅蜜。他必須在持戒清淨的基礎上,付出強大的耐心與決心來禪修。因此,禪修之時他正是在積聚許多種波羅蜜。從《本生經》的故事裏我們可以瞭解,在我們的菩薩出生為人的許多生當中,他都精進地禪修,尤其是修行慈、悲、喜、舍四梵住、十遍禪、八定及五神通。因此,很清楚地可以知道,不僅想要證悟阿羅漢果的人需要禪修,菩薩也必須禪修。

5-11:菩薩乘思想起源自何處?為何有此思想的開展?

5-11:在佛陀成道後的第二年,他回到祖國迦毘羅衛城。當佛陀抵達迦毘羅衛城時,

釋迦皇族們以盛大的典禮來歡迎佛陀及比丘眾,並且帶他們到事先安排好的尼拘陀園。到達尼拘陀園之後,佛陀坐在特別為他準備的座位上,在兩萬名阿羅漢的圍繞之中,佛陀保持沉默。因出身高貴而自傲的釋迦皇親貴族們心裏想:「這位悉達多太子年紀比我們小,他只是我們的子侄甥輩而已。」在驕傲自大的心理作祟之下,他們慫恿後生晚輩們說:「你們去向佛陀頂禮致敬,而我們則退居在後面。」

佛陀瞭解因出身高貴而自大的釋迦皇族的心理,所以他顯現雙神變來降伏他們的傲慢心。從佛陀

身上水火交替湧現的雙神變產生顯赫光明的殊勝奇觀,釋迦皇族們被這景象所攝受,懷著敬仰的心情,他

們發出讚歎的言詞。

那時,正住在王舍城靈鷲山的舍利弗尊者,以他的天眼通看見發生在迦毘羅衛城的整個經過,他心裏想:「現在我應當去拜見佛陀,並請求佛陀講述他過去生中行菩薩道及圓滿波羅蜜的故事。」於是,他立刻召集恒常伴隨著他的五百位阿羅漢,並且向他們宣佈說:「走吧,我們去覲見世尊,並請求他講述過去諸佛的故事。」如此表白之後,他們以快過風雷的神足通,一瞬間就來到佛陀的面前。禮敬佛陀之後,就提出該項請求。

應舍利弗尊者的請求,佛陀講述了《佛種姓經》,這部經涵蓋了從燃燈佛時代到維山達拉王時代,這段漫長時間裏菩薩修行的故事。因此,菩薩乘的思想源自佛陀。

從佛陀的話當中,我們可以瞭解他之所以要講述此經的理由,佛陀說:「諦聽《佛種姓經》,此經能給予你們歡喜和愉悅,去除憂傷的尖刺,並帶來三種樂,即人界樂、天界樂及涅槃樂。聆聽之後,應當依此經所示之道而奉行,如此能驅除驕慢、捨棄憂傷、解脫輪回、滅一切苦。」

5-12:請問禪師,生為女眾,出家修行,若今生無法修得成就解脫,那麼如何才能「轉女成男」,來生再繼續修行呢?請慈悲開示。

5-12:正如佛陀所說的,一個人的願望可以透過他清淨的戒行而得以實現。同樣地,女眾也可以透過清淨的戒行而轉生為男性。如果能夠證得禪那,而且維持到臨死的那一刻,則能投生為沒有性根色而只現為男相的梵天人。

如果她修行止禪與觀禪,成功地證得初果須陀洹,就能像葛碧卡公主那樣。

她證得初果之後,發願投生為男性,結果就真的能如願以償。

5-13:請問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觀,佛陀是「萬能,全能」的嗎?或者他只是一位覺悟的人?

5-13:佛陀不是萬能的,他只是一位覺悟的人。在《法句經》第276偈中,佛陀開示說:「你們自己應當努力,諸佛只是導師而已,專注修行者能脫離魔王的枷鎖,達到解脫。」

佛陀是人類與天神的最佳導師,但他不是萬能的救世者。他指示我們通向涅槃之路,但他不能代替我們走。他明白業果如何產生作用,但他不能違反業果。如果他是萬能的,他能變出一塊自己推不動的石頭嗎?請思考這一點。而且,如果佛陀是萬能的,那麼他就不夠慈悲,因為他並沒有以神通力將一切眾生都變成佛。

5-14:想修行菩薩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證到行舍智,不證道智?

5-14:如果他是一位已經得到授記的菩薩,除了在他即將成佛的最後那一世之外,無論他如何精進修行,都不可能證得任何道果。至於尚未得到授記的人,如果他具有想要成佛的強烈意願,那麼他的觀智提升到行舍智時就會自動停在那裏(不再向上取證)。

5-15:南傳教典中,世尊除了為彌勒菩薩授記成佛之外,是否也為其他菩薩授記成佛?

5-15:在斯里蘭卡寫成的《未來種姓》中,提到有十個人從佛陀那裏得到授記。但是此書是後人的著作,不屬於巴厘聖典。

5-16:如何有次第地學習巴厘藏經?其特色為何?

5-16:如果想要徹底地研究南傳三藏或巴厘聖典,最好是先學習巴厘文之後,直接研究巴厘文三藏,因為還有許多巴厘聖典並沒有翻譯成其他語言。再者,從巴厘原典翻譯過來的著作中,意義上經常有一些改變。

在不同的國家,巴厘文法的用法上有些許的差異;然而,你可以選擇用任何一種文字保留下來的巴厘文,例如:斯里蘭卡的辛哈爾文巴厘或緬甸文巴厘。除此之外,你應當在博學的導師指導之下研究這些聖典。在研究巴厘三藏之時,你也應同時研究注釋和再注釋,因為若不研究注釋和再注釋,你就無法透徹地瞭解巴厘三藏。

三藏包括律藏、經藏和論藏。在這三藏之中,每一位比丘、比丘尼都必須徹底地研究律藏。經藏包括許多部經,教導我們如何修行到證悟阿羅漢果的方法。至於修行到色業處、名業處及十二因緣的人,他們必須具備一些《阿毗達摩論》的基本知識,否則無法徹底地修行這些業處。

5-17: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各斷那些煩惱?能否請禪師開示,或在那些經論有說明,可以有所依據?

5-17:須陀洹道斷除身見、疑及戒禁取見。在某些經及《阿毗達摩論》中提到,嫉妒和慳吝也是在須陀洹道時被斷除。斯陀含道將感官欲望及瞋恨減輕。阿那含道斷除感官欲望及瞋恨。阿羅漢道斷除剩餘的五種高層次的結(五上分結),即:色界欲、無色界欲、驕慢、掉舉和無明。

5-18:請問禪師,瞎眼、耳聾的人是否沒有眼淨色、耳淨色?

5-18:是的,如果他是完全地瞎眼或耳聾的話。

5-19:如果一個人右手不全,只靠左手做事,但是他很有智慧,而且有因緣接受具足戒。當他的戒臘足夠時,能否傳授他人具足戒?

5-19:根據南傳戒律,他可以傳授他人具足戒。只有當初在他本身接受具足戒時,參與授戒儀式的比丘犯突吉羅罪,而這位右手不全的比丘本身並不犯任何罪。

 


即席問答

1:南傳比丘是否能向菩薩像(如:彌勒菩薩像)頂禮、問訊或合掌?

1:依據南傳的戒律,比丘不應向在家人、女人、天神或梵天頂禮或合掌。因此,如果彌勒菩薩現在是一位比丘,而且戒臘比我們高,那麼我們應當禮敬他;然而,如果他的戒臘比較低,則我們不應向他致敬。如果他是在家人、天神或梵天,那麼我們也不應該向他合掌致敬。如果比丘那樣做,就違犯了突吉羅罪。

2:證悟須陀洹道果的比丘才是真實的比丘。此話確實否?

2:比丘有兩種:認定比丘與真實比丘。凡夫比丘是認定比丘。認定比丘指的是經由佛陀所允許的方式,結界作羯磨法而成為的比丘。只要還未證得聖位,他們就還是凡夫;只要還是凡夫,他們就稱為認定比丘,也就是名字上的比丘而已。

但是,認定比丘也必須遵守別解脫律儀戒(比丘的戒條與威儀)、根律儀戒(防護根門,不令煩惱在根塵接觸時生起)、活命遍淨戒(以清淨正當的言行來過活)及資具依止戒(如理思惟使用四種資具之正確目的)。這四種戒稱為增上戒。增上戒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假設一位凡夫比丘遇見一位阿羅漢比丘,如果凡夫比丘的戒臘比阿羅漢比丘高,那麼阿羅漢比丘就必須禮敬凡夫比丘。這是戒律上的規定。因此增上戒非常重要。

3:根據北傳佛教,菩薩有五十二個階位。根據南傳佛教,菩薩是否有不同階位的分別?

3:根據南傳佛教,菩薩沒有不同階位的分別。儘管菩薩確實是智者,但是在他們之間並沒有階級的差別。

4:菩薩得到授記時所具備的條件之一是:有能力在聽完佛陀開示一首短偈之前或之後就證得阿羅漢果。然後在四阿僧祇劫和十萬大劫的漫長時間裏,總是維持如理作意及大悲心。如此,很難令人相信,在最後一世成佛之前,菩薩還是凡夫,還會生起無明,而去享受欲樂?

4:你應當瞭解緣起的法則,即:若沒有無明,貪愛就不會生起。在我們菩薩的最後一生,成佛之前他對妻子耶輸陀羅及兒子羅候羅還有貪愛。為什麼說對耶輸陀羅與羅候羅的貪愛是受到無明所包圍的呢?以觀智照見時,不論內在或外在的身體都是由微粒所構成的。如果分析這些微粒,我們將只見到究竟的色法而已。這些色法是剎那變化的:它們一生起就消失,因此是無常的;它們不斷地遭受生滅的逼迫,因此是苦的;它們沒有不變的實質,因此是無我的。在燃燈佛時代,雖然我們的菩薩具有這樣的觀智,但是這觀智只能暫時去除無明而已;只有聖道智才能完全滅除無明,因此他還有無明。由於無明,所以他還認為有耶輸陀羅或羅候羅。注意到他們是耶輸陀羅或羅候羅是不如理作意,而如此認知則是無明。由於此無明,所以他會貪愛耶輸陀羅或羅候羅。

當觀智持續生起時,無明不能生起;但是當觀智不生起時,由於不如理作意,無明會再生起。因此,當他降生到人間時,他還有對人生的愛著,認為在那一生當中他能夠證得佛果。所以,如果他錯知為有人的生命,這種錯知就是無明。對人生的愛著稱為貪愛。由於無明與貪愛,心中就生起執取。由於無明、貪愛與執取,所以他造作善業。由於那善業的業力,所以他投生到人間。由於無明和貪愛,當發育成熟時,他娶了耶輸陀羅為妻,並且生了羅候羅這個兒子。這些是在他成佛後所開示的第一部經——《轉*輪經》中所宣稱的「凡夫的行為」。

唯有在證得正等正覺之後,他才完全滅除心中的無明和貪愛。為什麼呢?因為他的阿羅漢道智已經徹底地毀滅所有的無明與貪愛。

5:要發至上願的人必須先具備八項條件,其中第二項是必須生為男人。佛陀也說女人不可能成佛。但是耶輸陀羅曾經在二萬億尊佛面前發菩薩願,她如何能辦到這一點?

5:她並沒有發願要成為菩薩,她只是發願幫助我們的菩薩圓滿波羅蜜而已,就好像在這次禪修期中幫忙護持的義工人員。

女人不能成佛指的是:她不能以女人身成佛。但是她可以先投生為男性。轉生為男身之後,如果具足八項條件,他就能從佛陀那裏得到授記。得到授記之後,他必須以至少四阿僧祇劫與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履行諸波羅蜜。波羅蜜成熟時,他就能成佛。菩薩得到授記之後就不可能再投生為女性,一直到成佛那一世都只會投生為男性。但是在他得到授記之前,有時還是會投生為女性的。

6:菩薩已經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觀智比阿羅漢更強,因此應當是聖者,怎麼可能還是凡夫呢?

6:菩薩的聖道智必須和一切知智同時生起。在證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波羅蜜還未成熟到足以證得聖道與聖果。而還未證得聖道的人都還是凡夫,即使修行達到行舍智亦然。

7:為什麼佛陀不教導所有的弟子只修行到行舍智為止,然後發至上願,修菩薩道,直至成佛?

7:這個問題你應當去問佛陀本人。在許多經中提到:佛陀出世的本懷是為了使眾生脫離生死輪回,脫離老、病、死等……。佛陀的本懷是:既然他本身領悟了四聖諦,也要讓弟子們領悟四聖諦;既然他本身渡過了生死苦海,也要讓弟子們渡過生死苦海等等。這是佛陀的本懷。

8:佛陀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那麼為什麼佛陀不在一開始時就教導所有弟子發願成佛,以便人人平等,沒有佛陀、辟支佛、阿羅漢等的差別?

8:根據南傳三藏,有兩種相:自性相及共相。共相指的是無常、苦、無我這三相。如果禪修者辨識內在與外在的究竟名法與色法,他會瞭解內外的名色法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那時,一切都是平等的。

雖然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法,但是有些無常、苦、無我的法與領悟四聖諦的觀智相應;有些無常、苦、無我的法不與領悟四聖諦的觀智相應。有些無常、苦、無我的法與一切知智相應;有些無常、苦、無我的法與上首弟子覺智相應;有些無常、苦、無我的法與大弟子覺智相應;有些無常、苦、無我的法與普通弟子覺智相應。從這角度來看,它們是有差別的。

9:根據北傳佛教,即使佛陀般涅槃之後,他仍然能以神通力變現無數的應化身,繼續救度眾生。禪師認為如何?

9:南傳有一部經中提到一個故事:

有一天,一個婆羅門來見佛陀,請問佛陀許多問題。佛陀一一答復了,婆羅門感到很滿意。最後他問道:「你的弟子是否全部都證悟涅槃?」佛陀回答說:「有些人證悟,有些人沒有證悟。」婆羅門問說:「涅槃一直都在,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佛陀也在,既然如此,為什麼有些人證悟涅槃,有些人卻沒有證悟涅槃呢?」佛陀反問他說:「你知道前往王舍城的路怎麼走嗎?」婆羅門說:「知道。」佛陀說:「如果有兩個人請示你前往王舍城的路,一個依照你的指示而走,另一個不依指示而走,反而走上錯路。結果一人走到了王舍城,另一人卻走不到。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問題呢?」婆羅門回答說:「哦,喬達摩,我只能指示他們前往王舍城的路而已,他自己走不到,我又有什麼辦法呢?」佛陀說:「同樣道理,諸佛只是指示通向涅槃的道路而已,眾生必須自己精進修行。有些人能證悟涅槃,有些人不能,我又有什麼辦法呢?」因此,諸佛只是指出通向涅槃之道而已,他們並不救度任何人。依《阿毗達摩論》,佛陀從未救度任何人達到涅槃,他只是指示涅槃之道而已。

根據《阿毗達摩論》,佛陀的神通是色界唯作神通心,這

是一種名法。佛陀般涅槃時,所有名色法全部都息滅,包括神通心在內。因此佛陀的神通力在般涅槃時也息滅了,不再有神通力存在。

10:在涅槃當中,是否有個常住真心在享受涅槃的常、樂、淨?如果涅槃裏沒有名色,我無法想像那是什麼情形。

10:涅槃是不可思議、超乎想像的。如果有個常住真心,因為心是名法,那麼涅槃就沒有意義了。涅槃是苦諦與集諦的息滅,而苦諦就是五蘊,包括了四種名蘊。涅槃是一切名色的息滅,所以如果涅槃還有一個常住真心,那麼涅槃就沒有意義了。

11:北傳的經典裏提到有五件事是不可思議,佛陀的神通力就是其中一件。既然佛陀的神通力是不可思議的,我們怎麼能以《阿毗達摩論》來解釋它呢?

11:所謂「神通力不可思議」只限於佛陀還在世的時候,而不包括佛陀般涅槃之後。不僅佛陀的神通力不可思議,其他人的神通也是不可思議。

12:佛陀般涅槃之後不會再出來度眾生。但是他在過去行菩薩道時與許多眾生結緣,當這些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時,佛陀也不會出來幫助他們嗎?

12:與菩薩有緣的眾生通常都跟隨著菩薩。他們的波羅蜜往往在佛陀在世的時候成熟。在佛陀的時代,有四十倍無量數的眾生領悟四聖諦,證得聖果,他們的數量之多,無法計算。當我們菩薩履行波羅蜜時,這些都是與他有緣的眾生。

13:證悟初果須陀洹的聖者是否還會結婚生子?

13:會,像:毗舍佉、給孤獨長者等。在佛陀時代,憍薩羅國有七千萬人口,其中有五百萬人都是證果的聖者,而他們大部份是有家室之人。

14:修行成就慈心觀有十一種利益。然而,如果有人修行慈心觀,但無法證得慈心禪,他是否也能得到一些利益?

14:是的。《清淨道論》中提到一個故事:當一隻母牛正在哺乳小牛時,有個獵人以矛刺牠,但是那矛無法刺入牠的身體,而該時牠所擁有的只是普通慈愛而已。如果你修行慈心觀,雖然未能證得慈心禪,但是修行慈心觀的善業仍然能產生今世在人間的善報,以及來生天界的果報。

15:《攝阿毗達摩義論》中提到,單單只修行四梵住是無法證得任何道果的。可否請禪師再加以解說?

15:因為四梵住只能產生禪那而已:修行慈梵住能達到第三禪,修行悲梵住、喜梵住也都能達到第三禪,修行舍梵住只能產生第四禪。如果有人只修行這些禪那,而不修行觀禪,則他們無法證悟涅槃。死後他們可能投生到梵天界。唯有觀禪才能令人證得涅槃、知見涅槃。

如果他們能以四梵住禪那為基礎,照見名、色及它們的因,並且能照見名色及它們的因是無常、苦、無我,那麼他們就有可能達到涅槃、知見涅槃、證悟涅槃。

16:如果一個人求受比丘戒之時年齡未滿二十歲,但是他不知道那是不如法的,而且受戒後他持戒精嚴。他能否算是真正的比丘?

16:他不是真正的比丘,但是能持戒是很好的,這是善業。如果他內心誠實無欺,則他還是可能修行到證得禪那、道、果及涅槃的。但是,如果他知道自己不是個真正的比丘,就應當重新求受比丘戒。

17:考慮求受比丘戒者的年齡時,是否應將出生前住胎的時間包括在內?

17:是的,通常是九個月或十個月。

18:如果有人不知情而從假冒的比丘那裏受戒,他能否算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彌?如果不算,他是否算是「賊住」的人?

18:根據南傳三藏,此人不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彌。但是如果他誠實不欺,內心清淨,那麼他可以再求受比丘戒。

根據南傳佛教,在印度以外的地區,至少必須有五位比丘組成僧團,才能授予他人比丘戒。如果在這五位之中,有一位犯了波羅夷罪,那麼求戒者無法成為比丘。如果在授戒堂裏有十位以上的比丘,其中有一個比丘犯了波羅夷罪,其餘比丘並不犯,而且他們能完整地誦念羯磨文,那麼求戒者仍能成為比丘。

19:懷孕多久之後墮胎會造成殺人罪?

19:結生心一生起就是有了生命,墮胎造成胎兒的命根斷絕時,即形成了殺人罪。

20:結生心一生起時就有了生命,那時的名色是什麼情況?是否也有性根十法聚、身十法聚等色聚?

20:你想知道嗎?如果想知道,請實際地修行體驗。當你修行到緣起法時,就能照見那時有多少色法,多少名法。

根據《阿毗達摩論》,結生時有三十種色法。對於智相應喜俱投生的人則有三十四個名法。三十種色法存在於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及心色十法聚之中。在這三種色聚當中都含有命根(色命根)。在三十四個名法之中也有命根(名命根)。由於色命根和名命根都已具備,所以我們稱它為生命。

21:修行觀禪屬於智慧種子。那麼,能否說當禪修者修行觀禪時,他並不是在培育善行種子?

21:修行方法有兩種:止禪與觀禪。止禪屬於善行種子,觀禪則屬於智慧種子。但是有時觀禪也算是善行種子,例如:如果修行觀禪的業在臨命終時成熟,那麼它將造成新的結生心。此時觀禪可稱為善行種子  





主持人
帕奧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