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言 講記2
達真堪布
今天我們在這裏學習一下《自我教言》。《自我教言》是華智仁波切造誦的,華智仁波切是我們的歷代傳承上師之一,他很慈悲,很有成就。我們依《自我教言》調整自己、改變自己、約束自己,這個非常重要!昨天我們學習了兩頌,今天我們學習第三頌。
第三頌: 恒時應具有三種:身體恒時應有心,床榻恒時應有身,心中恒時應放鬆。
恒時應該具有的有三種:第一個就是“身體恒時應有心”。這個意思是心不能散亂,不能散漫,時時刻刻不離開而安住在自己的身體或是相續中。這個非常重要。若是心沒有安住、散漫的話,我們在表面上再精進也不會有任何的成就。以前我也不止一次地給大家講過,我們要下功夫,但是功夫一定要下到心地上。能夠調整心態,能夠安住這顆心,這才是真正的修行,這樣才能得到成就。不管是聞法還是修法的時候,心都不能離開聞法的行列,不能離開修法的內容,一定要安住。佛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也可以說是調伏心、安住心的方法。我們通過各種方法就是要把心安住。
第二個,“床榻恒時應有身”。床榻就是我們坐臥的地方。尤其是在藏地,都是在床上坐、在床上修,坐的地方和臥的地方差不多是一個。應該身不離床榻,不離禪床。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不能到處亂跑,不能東跑西顛。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更應該這樣。現在我們要觀察,自己是否是這樣的,做到了還是沒有做到?若是沒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最好不要出門。做到身不離禪床,心不離身體,這是我們作為修行人應該要做到的。
第三個,“心中恒時應放鬆”。任何時候心都不能過度的緊張,一定要保持放鬆。我經常跟大家講,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是聞法還是修法的時候,身心一定要放鬆、不能緊張。在這裏也是要求心恒時要放鬆。心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一定要保持適度。這個也非常重要。
若是雖然身沒有離開禪床,但是心不在身體裏,到處散漫,也沒有太大的用處。若是雖然身不離禪床,心也不離身體,但是心沒有完全放鬆,也不會有任何結果,也不會有任何成就,所以這三個都非常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剛開始,禪修的功夫還沒有純熟的時候。我們現在都在學修佛法,有沒有做到這三種“應有”?而且是恒時不是偶爾啊!不是在茶餘飯後,而是在時時刻刻!有的人覺得自己學佛、修行已經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沒有任何的成就,還沒有任何的改變呢?覺得很納悶。你看看這三種應有自己是否做到了?若是沒有做到的話,你在這麼多年所修的不是正法,不是佛法。你若是要怨就怨你自己,若是要恨就恨你自己,問題出在自己的身上。
佛、上師怎樣教導你的?你是依教奉行、是如理如法嗎?我們不說別的,就說這三種應有:恒時、時時刻刻身不離禪坐,心不離身體,做到了沒有?我經常說不要太緊,不要太松,要保持適度。你看,你現在無論是誦經的時候,還是修法的時候,都沒有感覺是吧?這就說明你心態沒有調整好,沒有保持中道,沒有保持適度。我們每天都在上課,都在修法,有沒有和上師三寶感應道交?身心上有沒有明顯的改變和進步?若是沒有,說明你修行有問題了,這三種應有沒有做到。我們的修法儀軌裏每一個階段都有提示:身心放鬆,你肯定沒有做到。若是做到了,和諸佛菩薩,和上師三寶不可能沒有感應道交!
佛在經中講,上師在很多開示當中講,修行的過程不應該像水裏的石頭那樣,沒有任何的感應。有時候對父母眾生生起慈悲心的時候,會是汗毛豎立,淚流滿面!有時候對上師三寶生起信心的時候也是,汗毛豎立、淚流滿面哪!木棒不能拉長,石頭不能泡軟!我們現在修行的時候,每一個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像個木棒、像個石頭似的,怎麼也拉不長,怎麼也泡不軟,沒有任何的變化。同樣我們的相續沒有任何的改變,沒有絲毫的進步。還自認為自己是個老居士、老菩薩、老修行,拉倒吧!真的,學佛學了這麼多年,修法修了這麼多年,身心沒有變化,就是沒有修好,就是這三個應有沒有做到,否則不可能沒有改變!
雖然《自我教言》的辭彙不多也不複雜,但是內容非常非常的深奧,很難做到啊!我昨天不是給大家講了麼,《自我教言》的詞句很少,只有二十一頌,但是這裏包含了三藏十二部顯密一切經典的內容。它是三藏十二部顯密一切經典的精髓與精華!我們可不能小看,可不能輕視啊,要高度重視,把它作為修行的標準,拿《自我教言》來衡量自己、來糾正自己、來改變自己!
|
主持人 |
華智仁波切造誦 達真堪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