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的現代意義之六
菩提之旅靜修營97演講稿之十
淨因法師
不飲酒戒
如果一個人酗酒、吸煙及吸毒成性,這不僅有害他人的健康,也對他的家庭造成很大的傷害;與此同時,也會帶來很大的社會問題。例如酒後開車發生車禍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死亡事故不僅對他本人是一大損失,對無辜的受害者及其家屬也帶來極大的痛苦。所以持不飲酒戒對個人的幸福、家庭的興旺以及社會的安定無疑都具有重要作用。
制戒因緣
西元前六世紀,因受吠陀文化的影響,飲酒之風盛行,因為佛教出現之前,四吠陀盛行於印度。吠陀哲學提倡酒的文化,鼓勵人們飲酒。根據婆羅門教,飲酒(Soma)是讓人們忘記煩惱與困苦、獲得解脫、重新回到大梵天與梵天合一的最快捷方法。Soma是古印度的一種名貴的植物,用它釀制的酒甜美可口,大梵天特別喜歡。為了討大梵天的歡心,人們便供養他Soma。在人與大梵天中,火神將用Soma製成的酒奉送給大梵天。梵天再決定每個人的禍福。所以根據吠陀經典,飲酒能使人永恆。佛陀看到了飲酒使人瘋狂,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不但凡夫會為其所亂,即使是證了二乘果位的聖人,也不能逃出酒毒的病患。在律藏中,有一段記載說:
支提國中有一毒龍,性極暴惡,時常危害莊稼及當地居民,它住在一個水池邊,天上的飛鳥、陸地上爬行的動物及水中的魚等都不敢接近它。當時有一位證得聖果的尊者,名曰善來,以權巧方便,令其調伏。因此四面八方的人對他極為尊重,爭先恐後前來供養他。一天當他遊化到室羅筏城時,有一位信徒供養他可口的飯菜,但因菜較鹹,一會兒便感到非常渴,這位信徒自思:我所供養的食物極為肥膩,如若供養他冷水,可能會生病,我倒會罪過無邊。倒不如權巧方便,以酒代水,既止渴,又有益健康。於是便拿來美酒供養這位聖僧。這位聖僧一點也不知曉,一飲而盡。然後拿起衣缽,前往佛住的地方--勝林寺。快要到達時,酒性大發,頭暈目眩,倒在地上失去知覺,衣缽杖滿地皆是,極為狼狽,一陣風吹來,全身露,但這位聖者全無覺知。
這時佛陀和阿難正好從此經過,看到如此殘局,立即召集僧眾說:“你們聽說有一位名叫善來的比丘,曾用種種方便制伏毒龍嗎?"眾比丘眾回答,“世尊,聽說過。"佛接著說:“現在善來比丘飲酒後醉倒在地,仍無知覺,你們認為他現在還有能力降伏一隻蝦蟆嗎?"比丘皆說:“不能,世尊!"此時,佛陀利用此機緣,告誡諸比丘,酒之為害人性,很是驚人,不僅擾亂人的心智,也給社會造成危害,這是制酒戒的因緣。
定 義
四分戒本中,佛告諸比丘:“不得飲酒乃至小草頭一滴亦不得飲。酒有二種:穀酒、木酒。酒者或用根莖葉華果用種子諸藥雜草作酒,酒色、酒香、酒味飲能醉人是名為酒。若比丘嘗咽者,此亦波羅夷不共住"。
此戒對在家、出家二眾的要求一樣,佛陀在《如法經》中說,“熱愛正法的優婆塞不應該飲酒,也不指使他人飲酒,也不應該贊同他人飲酒,他懂得:`酒使人迷醉。'因為愚人由於迷醉而犯罪,也使其他人懈怠,應該避開這種罪惡的淵藪,只有愚人才喜歡這種迷醉癡妄。"1
由此可知,因為酒能使人致醉,神志昏迷,容易做出錯事,所以,佛陀才嚴禁佛子不得飲酒。
佛陀制此戒的本意
佛陀制定此戒的本意是確保修行人使用健康的精神食糧。根據第五戒的定義,凡是能使人亂性的,就名為酒,絕對飲不得。換而言之,我們必須戒絕一切亂人心智的一切東西:飲酒、吸煙、吸毒、看黃色錄相、看不健康的報刊雜誌等都包括在此戒內。第五戒的禁酒,是佛教戒的特色,此事已如上面所說,關於這個五戒的內容,當然有適應時代和廣義上的種種解釋,現詳細討論如下。
吸 煙
很多人認為,五戒中沒有戒煙,所以吸煙不犯戒。這種觀點其實不對。吸煙不僅使人有癮,而且煙草的毒素,對人身體傷害最大,更是長壽的障礙物,自然應當戒除。在龍拔菩薩的記中說:
“吸煙之害,不生三戒本續中,三毒俱備故也,不生六度本續中,六垢俱備故也,不容觀修生起次第,以其於佛前觸犯其障故也,不容觀修圓滿次第,以一切根本道,為煙所障故也,不容趨至三寶佛殿前,以減少彼等之功德故也。煙氣上行至天宮,觸於天帝釋及梵天等,阻瑜伽道,及修道,下行龍宮,觸於白龍族眾,阻瑜伽道,及見修二道,中行至人間,觸尋香無色,及饒益眾生之護法,令其昏昧,則護法勢力衰弱,而資糧隔絕矣。若作佛之近侍,則觸佛障,雖有念誦功德,縱經百劫,亦不生微若芥子許之效果,及至臨命終時,於法身出現之際,中脈上端,以為煙所遮,則靈性流轉於下,於中陰報身出現之際,雖現天身,以為煙所覆蔽,無所見而失墮於中陰,於出現化身之際,不得貴族善種眾生之胎,以煙毒根源,是由胎血火中焚化,而成吸者邪緣之因故也。
清晨吸煙,阻斷動脈流行,臨命終時,不容或現光明,午間吸煙,阻斷靜脈流行,於中陰時,不容或現報身,昏暮吸煙,阻斷中脈上端,於投生時,不容或化現身,何況煙氣惡劣,當為諸善士所共棄,故必須速除,若不戒斷,終必符合世尊已往金口誠言,今世貧窮,漸至墮於惡趣,身色不美,而受生於污穢之處,蓋吸煙者,多半於不淨之中,及食便溺者之族類中也。"
讀了這一段文,真是令人毛骨悚然!吸煙不僅對人體有害,而有傷我們的智力,因此社會正義力量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才迫使煙商在煙包上寫著:吸煙有害人體健康,但吸煙的人越來越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們經不起廣告的誘惑。煙商的廣告給人一種錯覺:如果不吸煙,活得就不瀟灑,香煙和大自然、春天、名貴車、英俊男子、漂亮女子連在一起,從而使人產生一種錯覺:生活中若無煙酒,就毫無快樂可言。類似的廣告十分危險,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它的毒害。現在很多公共場所都有無煙區,這確實是個好現象,我們應繼續努力,爭取把煙從我們的生活中趕走。
電視、電影和雜誌
當今電視、電影和雜誌充滿了暴力、仇恨、性變態以及恐怖,所有這些都對我們的思想有腐蝕、麻醉作用,如果意志不堅定,就有可能因此而墮落。暴力的傾向越來越嚴重,譬喻前不久有一位校長被小學生活活刺殺死亡。不少犯罪少年懺悔說,他們不知自己都做了些甚麽,只覺得模仿電視、電影情節有趣。因此我們需要保護,因為這些麻醉品腐蝕我們的身心,毒害我們的家庭,摧殘我們的社會。
我們可以要求電臺增加有益身心的節目,或請電視製造商製造一種特殊的電視,只能收健康的節目。我們必須利用一切力量保護我們自己,淨化我們所處的環境。使我們的周圍充滿清新空氣。
吸 毒
目前儘管大家都知道吸毒是罪惡的根源,吸毒上癮後,就需要大量的錢,缺錢時,只能去偷,偷不到時便去搶,被別人發現後,為了逃命,有時不得不動刀殺人,怕被人發現,當然經常會打妄語。如此,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都造成很大的危害。人們因此而深惡痛絕販毒吸毒者,但吸毒的人卻越來越多,為甚麽呢?原因故然很複雜。主要原因如下:
1、由於做父母的太重物質生活而輕精神生活,不能給子女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糧食,因此他們子女的精神就顯得特別貧乏,只能用吸毒來填補其精神空虛。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子女徹底地遠離毒品,家長和老師必須互相配合,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精神糧食。這樣作為老師和家長首先必須做到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提高。如果連家長及老師的精神貧乏,又怎能為孩子們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糧食呢?
2、目前由於社會的通病--孤獨。心中的痛苦,無法解除,有人以吸毒使自己暫時忘記一切痛苦,以求臨時逃離痛苦的現實世界,卻不知等待他的是一個更黑暗的現實。
本戒的社會意義
目前吸煙、酗酒或吸毒現象日趨嚴重,有害我們的智力,使我們的大腦反應遲鈍,很容易引起混亂,容易被情欲吸引。所以佛陀告誡人們不要飲酒,它將會麻醉我們的神經,使我們的思維變得不合邏輯,行動怪異。這條戒對靜坐的人更為重要。因為只有不飲酒,我們才能容易入靜,培養我們的注意力。所以持第五戒能使個人幸福,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確保靜坐的順利進行。
如何持酒戒
當今很多學者、專家通過他們的研究,得出結論:飲酒對人有害,特別有損我們的健康。然而佛陀第一次做了大量的研究調查之後,發現飲酒有三十六大危害2:
一、資財散失,二、現多疾病,三、因惱興諍,四、增長殺害,五、增長瞠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漸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轉減,十、顯露秘密,十一、事業不成,十二、多增憂苦,十三、諸根昧,十四、毀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門,十六、不信婆羅門,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親近惡友,二十、舍離善友,二十一、棄舍飲食,二十二、形不隱密,二十三、淫欲熾盛,二十四、眾人不悅,二十五、多增語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屬嫌棄,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遠離正法,三十、不敬賢善,三十一、違犯過非,三十二、遠離涅盤,三十三、顛狂轉增,三十四、身心散亂,三十五、作惡放逸,三十六、命終墮大地獄。若能認清酗酒對人體的危害,持此戒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現選擇其中部分略加分析如下。
酒對社會的危害
在巴厘文佛本生故事注疏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告訴我們酒的起源及其對社會的危害。從前在大森林中住有一人名叫Sura,一天,當他在大森林行走時,發現有一棵樹,有三個枝頭,液汁從樹枝上流下,他見到鳥兒和動物很喜歡喝樹上流下的液汁,喝後不久,鳥兒便從樹上掉下來,一動不動;其他動物起初行動古怪,走起路來歪七扭八的,後來躺倒在地上便不動了。不久昏倒的動物紛紛醒來,然後便離去。所以Sura想,這種液體肯定不是毒,否則動物不可能都復活。這種液體一定是其他尚未人知的飲料。他仔細檢查了樹的四周,嘗一嘗從樹上流下的液體,覺得非常清香可口,於是便取了一些帶在身邊,去見在大森林中一位修苦行的隱士,名叫Varuna。因為每次Sura進入大森林時,他都要去拜訪苦修者Varuna,並供養他物品。當Sura見到Varuna時說:“尊敬的修行者,這次我給您帶來了一種奇特的飲料,您願意試一試嗎?"這位苦修者品嘗了這種飲料後,很快就熟睡了,不久又醒了過來。覺得味道不錯,應該是世界上最好的飲料。Sura聽後很高興,就把這種飲料稱為Sura,中文譯為酒。他便把酒拿到城裏去賣,城市的人很快就愛上這種飲料,不過他們因貪喝這種飲料而變得懈怠,身體變得無力,再也不能做繁重的工作。所以這個城市的經濟很快就衰退了。當敵國來攻打時,因無身強力壯的士兵抵抗保護自己的家園,所以他們就被敵國攻破了。如此,每當酒引進到一個新城市,這個城市很快就衰亡。據說,Savatthi是引進酒的最後一個城市。當制酒商來到Savatthi時,他們告訴國王,他們能製造出世界上最美的飲料時,國王很高興,為他們準備了醞釀酒的工具與材料。在制酒的過程中,一隻貓偷喝了酒,跌倒在地,一動不動,守護的士兵以為貓飲毒死亡了,趕緊將這一消息報告國王,國王立即下命將制酒商全部殺死。不久貓又醒來,士兵又將這一消息報告國王,方知酒並非毒,大家一齊喝酒無度。由此可見飲酒之危害。
【注釋】
1、郭良譯,(1990)《經集》第54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分別善惡報應經卷下
刊載於《澳門佛教》15期
|
主持人 |
淨因法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