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向之初探 經續解析 人氣:14285 日期:2009/08/08 NPO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迴向一語貫串整個佛教發展史,皆可尋得其蹤跡。尤其大乘佛教興起之後,迴向意義轉深轉廣。然其本義及可行性為何,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迴向」,是後期經論所一貫使用的譯語,在早期的經論則不然,雖然譯語各不相同,但都有迴向的意義。大致上迴向的類別有兩種:一者是在自利上而談迴向解脫或菩提,二者是在利他上而談迴向眾生。原始佛教主要偏重在解脫,迴向眾生方面則少,然在部派與大乘時期,迴向的內容不但提昇,且漸漸地發展成:願求菩提,大悲度眾與無所得的迴向。 至於迴向眾生,他們是否真能得到的問題。有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如龍樹菩薩認為:「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也就是說因地福德的迴向,眾生並不能得到,而須到菩薩之果報現前時,才能真正去利益眾生;但有些經論則認為有此可能。綜合探討二說之差異後,發現迴向之可行性是依能所二方是否能帶起業力的互感(如共業)而定,依此來論迴向能感果與否,不但符合業感緣起之學說,亦可會通二說 在早期的印度,布施已成為了民間的一個重要的風俗民情。許多宗教無不提倡人們要布施,人民也認為這是能夠給他們帶來福報,來生生於天上,甚至能消除所作的罪業。[17]尤其是在婆羅門教中,透過某種宗教的儀式來行布施供養婆羅門(Brahman)或天神(Deva)是能得到很大的福德。佛教興起後,這一種觀念仍然持續不變,在佛教的經論中也是頻頻的出現與布施有關的故事,如釋迦佛的本生故事等,不少都是與布施有所聯繫。因此,迴向與布施也構成了嚴密的關係,如《中阿含經》說:一位拘娑羅國王的兒子名叫長生童子,正當其父王面臨敵國威脅的時候,他勸導波羅奈城中諸貴豪族們一起布施修福,「以此施福願拘娑羅國王長壽,令安隱得解脫」(大正1,534a23~25)。又如《南傳增支部》中說:毘沙門大王(Vessavana maharaja)請難陀母優婆夷,將誦經及供僧的功德迴向給他,如彼言: …「(難陀母:)善哉賢友!依我所誦之法門,是為送卿之禮物。」「(王:)善哉姊妹!此乃給我之禮物。明日以舍利弗、目犍連為上首之比丘僧伽,未食朝食而將來毘努建達伽村,供養其比丘僧伽已,即稱為我之布施,而此乃為給我之禮物(maman dakkhinam adisyyasi)。」(漢譯南傳,增支部經典四,第22冊,p.26=Avguttara iv, p.63~67) 又在《雜阿含經》卷37(Angutara Ⅴ, p.269; 漢譯南傳,第25冊,p.193)中,也提到一位名為生聞的婆羅門請教世尊說: 瞿曇,我有親族極所愛念,忽然命終,我為彼故信心布施,云何世尊,彼得受不?(大正2,272b12~18) 這是為已故的親屬布施,彼是否能得到利益之問題。如此以布施功德迴向與亡者之事,在南傳《餓鬼事》中,多處可見。例如《鬱婆利品》中的《舍利弗母鬼事》 如論所說,初學的菩薩精進勤修懺悔業障;勸請諸佛住世轉法輪;隨喜諸佛及眾生行善功德;迴向菩提及眾生,目的在於培養福德及智力。待其增廣後,內心剛強熾盛之煩惱得以調柔,才能對佛之無量清淨功德深信不疑,漸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因此,除了精進於道業,時時不斷的迴向,不但是解脫道上的重要助緣,迴向者亦必能如願以償,達成目標。所以,自利方面的迴向,若如實著落,必能成效。然而,利他方面的迴向,則有不同的議論。 (一)龍樹的看法 一般談到迴向眾生時,都是將自己修行的福德迴向眾生,令彼福報增長。但是,龍樹菩薩認為:因中所修的福德不能與眾生共而果報可與,如《大智度論》卷6云: 共一切眾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眾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眾生。菩薩以福德清淨身、口,人所信受;為眾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乘)示現,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眾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眾生共。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眾生。(大正25,487c~488a) 站在龍樹菩薩的立場上,菩薩因地中所累積之福德資糧,必須在果報現前時才能施與眾生。初發心菩薩,由於福報與智慧上的不足,因此在度化工作上無法著實的利益眾生。直到福智漸增,能力範圍所及時,才能真正以財施、法施利益眾生;成佛後更以出世之三乘法廣度眾生出生死海;乃至涅槃後,其舍利亦讓眾生起信解行證。所謂的福德,論中言「善法體」,並解釋為:「善根相應諸善法,及善根所起身、心、口業,和合是法,名為福德」。(大正25,488b19~21)所言善根即不貪、不瞋、不癡,換言之,由善的身、口、意去造作六波羅蜜等善法,即名為福德。那麼,龍樹所說的福德是否就是善業的別名呢?其實不然,由龍樹所說的「善法體」,大可推測福德應是造作之後所產生的餘力。 就像有部所說的「無表業」或大乘唯識的「種子」說,是動作產生後所遺留下來的潛在力量。雖不會即刻引發果報體,但有推動促成果報的作用,直至時機成熟便形成異熟果報。又論中說:從初發心到坐道場的修行過程,「是中菩薩自修福德和合得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大正25,488b)。 意即是說:菩薩修六波羅蜜等所得的福德,是成佛乃至入無餘涅槃的因素;福德只是成佛前所累積的資糧。而這種資糧,是自己的修行所得的「善法體」,在未形成果報前,只是潛藏內心的力量,那又如何能給予眾生呢?因此,龍樹有如此的看法:「善法體不可與人」,想必也是基於這點而說的。 在小乘的觀念中,其於業的作用關係上,也是主張自作業受的原理。雖然,緣起法是生滅無常,沒有一個恆存不變的自我;但是,有情是依惑、業、苦而形成輪迴的相續。從有情本身,依無明而造業受報,無不說明了自作自受的道理。同樣的,所造的善業,在緣起的法則下,也是離不開自作自受的範疇。可見,以龍樹的看法,其實也是忠於原始佛教之理念。因此,關於這一點,其實大小乘或南北傳之間是一致的。 (二)眾生的因緣 雖然,龍樹主張福德不可與人,但實際上,從其他經論的記載,多少可以了解這並非完全不可能。尤其,在南傳經之〈鬼事部〉(Petta-vatthu)裡,便敘說了許多從迴向中獲利的可能性。在漢傳的《撰集百緣經》(相當於梵文的Avadana-wataka)也有如此類似的典故,其中在〈老母善愛慳貪緣〉中,更記述迴向福德能與之說,如下所言: (鬼):「唯願大王慈哀憐愍,為我設供,請佛及僧,使我脫此弊惡之身。」(波斯匿)王即問言:「為汝設福,若得知不?」彼人答言:「設福必得,王自當見。」…尋即為設,請佛及僧。咒願(迴向)已竟,彼樹下人,百味飲食,自然在前。(大正4,214c8~16) 有關於此,在《雜阿含經》(大正2,272b)中也有提到婆羅門問佛:為已故親人造福,彼是否受用的問題。然,這些也只是點出其可能性,而背後的原因則不很詳盡。不過,在《大毘婆沙論》中,則詳述了其中的道理,如其言: 如諸聚落城邑中人,或為子孫不斷絕故,或為財產增盛故,或為富名久流傳故,以法非法集諸財寶牛羊等物,於己親屬尚不欲與,況施他人。彼由慳貪纏縛心故,捨人同分生鬼趣中,於自舍宅水竇廁溷不淨處住。彼有親屬追戀生苦,作是念言:「彼集財產自不受用,亦不施人,今生何所?」遂集親里,請諸沙門婆羅門等,設大施會,願此資彼捨苦受樂。爾時餓鬼於自住處,見如是事,於自親里生眷想,於其財物生己有想,即時歡喜;於福田所,生信敬心,於其所作起隨喜心,便離重苦。由此因緣祭祀則到。問:若爾何故不名他作業他受果耶?答:不爾,彼於爾時由生敬信、隨喜心故,見施功德慳貪過失,由此增長捨相應思,成順現受業得現法果故。(大正27,61a) 由此可見,若為先亡布施造福,對方是有可能獲利,然彼須具備某種條件,也就是對福田起信敬心,及對其親屬所作起隨喜心。但這必竟不是對方親自去做,是否有他作業他受果的情形,而違反了因果呢?有關此一問題,論中也作了回答說:「不爾,彼於爾時,由生敬信、隨喜心故,見施功德,慳貪過失,由此增長捨相應思,成順現受業得現法果」。(大正27,61a)敬信、隨喜及捨,三者都是屬於意業,由意業的轉變而致使果報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捨心。 除此之外,慚愧及懺悔也是決定迴向是否成效的關鍵所在,舉如《撰集百緣經》中,說優多羅母墮餓鬼後,乞求其兒,優多羅比丘說:「汝今若能為我設供,施佛及僧,為我懺悔,我得脫餓鬼身」。爾時,比丘便以憐憫之心,更為彼設齋供養佛及僧眾。同時,其母也親自來到現場發露懺悔,聽聞佛法而起慚愧心。隨後,即福報轉增,乃至得須陀洹果。(大正4,225b) 如上所說,眾生是否能從迴向中受益,須從其所具備的條件上考量。迴向者可說是一個助緣,從行善到迴向的過程之間,若眾生能隨喜、信敬、懺悔,甚而捨掉煩惱,那他們必能獲益。反之,假如他們煩惱深厚,對福田及所行善事產生排斥性的話,那麼,迴向者便自享其果。又如淨影慧遠法師,於其所著之《大乘義章》中說:「佛法雖無自業他人受果,亦無他業自己受報,非無彼此互相助緣,以相助故得以己善迴施於彼,以迴向故於未來世常能不捨,利益眾生助令修善,故須迴向」。(大正44,637a)因此,迴向眾生是否成效,就看迴向者是否能以善法誘引被迴向者生起清淨心,若能如此,迴向者便能增上自己的悲心,增廣自己的福德;被迴向者則因自己淨心現前而能除障致福。換言之,這是共業之下所形成的結果。從此角度來看,迴向則不壞龍樹所說業力自負的法則,且能會通迴向利益他人的諸經之例證。 總之,迴向,於自利上來說,是讓志向更明確與堅固。明確者,即修行目的不求人、天之有漏善法,而是向於涅槃解脫——一切智,或究竟菩提——一切種智。堅固者,時時迴向即能不忘初心,乃至逆境也不退心。在利他方面,特別是大乘,非常重視教化眾生的任務,所以除了追求菩提的志向,嚴土熟生也是必要的志向。然,迴向是否能利益眾生,就待眾生是否也能與善法相應。若雙方都能與善法相應,形成共業,那其實雙方都會從中獲益,互相成就。 五、 結 論 從以上的探討中,迴向之內容可分為以下幾點: 1、 迴向的語義很廣,從梵文parinama中所能知道的解釋,即有迴繞、迴入、改變、轉向等的意味。另外,南傳經典中也有關於迴向的內容,但所用的語詞則是dakkhinam adisi、pattim adasi等。Dakkhinam,梵文是daksina,它們的原意是供養或供品,這是婆羅門教中原有的定義,但後來則演變成為福德(merrit)。Adisi或adewanam 則是給與的意思,所以兩者併合,即有將福德給與(他人)的意思,由此引申福德迴向眾生之意。佛教所說的迴向主要可分為兩點,一、自利方面,即迴向二乘的涅槃與大乘的菩提;二、利他方面,即迴向於眾生或淨佛國土。 2、 從各經論中,可了解迴向經由原始佛教到初期大乘的演變過程。迴向並非佛教獨有,彼於當時的印度社會早已普及化。佛教將其納入討論範圍,一方面是基於當時的需求,另一方面則將它,由世俗的觀念導入佛法的知見。然,在整個佛教歷史的演變中,其含義及內容也隨之變化;從著重自我解脫的迴向到三心(菩提願、大悲心及無所得慧)相應的迴向,由此不難發現大小乘思想所造成之影響。換言之,迴向是從最基層的社會,發生在對死後生天的期望及對亡者的悼念;佛教則將其導入出世間的正見,令修行的目標朝向解脫生死輪迴、悲智相應的究竟處。尤其是著重悲心的大乘佛教,迴向淨佛國土是菩薩的任務。此外,修行者也可以藉著迴向而往生於淨土。 但隨所依據的經典不同,所以往生的條件也有所差異,如阿粊佛淨土只攝大乘根性的人,而阿彌陀佛淨土則容攝上、中、下三種根性的人。此是大乘佛教的方便法門。從迴向於菩提才能往生阿粊佛淨土,到只須稱念名號即能往生阿彌陀佛淨土,其中可見淨土法門的越趨方便。 3、 至於迴向的可行性,各家說法雖異,但都有其所見與不見。龍樹菩薩是主張福德不可迴向,此須待果報成熟後,才能給與眾生。因為,善行所得之善業体,於緣起的定律上是不能與人的,否則即有自作他受的反常現象。可是,龍樹菩薩卻忽略了共業之下所產生的可能性。其實,若雙方的因緣都具足的話,彼此對善法都生起共鳴,通過迴向者的善行,對方也是能夠得到真實利益。 迴向之初探 談「迴向」 為什麼要迴向、如何正確迴向? - 妙法蓮華觀世音- Yahoo!奇摩部落格 關於回向的疑惑 回向※ 印光大師開示※ - 優雅筑聲的部落格- udn部落格 「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所謂「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迴」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眾生修諸功德,而仍然沒有功德,就是病在不知迴向。因眾生與生俱來的習氣,就是不論做了一切什麼善事,往往想將功德占為己有,而不願與別人分享,以為如果迴向出去,功德即非我所有,殊不知:「以一炬之火,數百人各以炬來取,此炬如故,福亦如之」,我們將火炬的光明給別人,不但火炬之亮度無減,反而更增加世間的光明,因此凡夫這種歸功於己的自私觀念,完全是與佛法不相應的! 依佛法而言,「迴向」可分為三種: 1.回「自」向「他」:即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眾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並非只屬於自己所有,而實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開自己的心胸與氣度,同時學習菩薩念念「利益眾生」的偉大精神。 2.回「事」向「理」:即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真如法界的「理」體。由於真如法界的理體是普遍平等而無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將所修種種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體中,並且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即「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廣大,而如虛空界一樣的無窮無盡了。 3.回「因」向「果」:即將「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無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諸惡莫作是因,歲歲平安是果」及「眾善奉行是因,萬事如意是果」,是世間因果。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認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勝無比的果報。 回向既然這麼重要,我們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以及回向西方淨土的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我們要真正瞭解其迴向文的意義—即將自己所修的種種功德,全部貢獻出來,與法界眾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擴大,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功不唐捐」也。是以修學佛法的同修,實應學普賢菩薩發廣大心:「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以期利益一切眾生,使他們能究竟離苦得樂。 總之,我們將所修功德,不論迴向眾生或迴向理體,並不是將功德作廢,而是將功德遍施法界眾生,使眾生常得安樂,而我們自己也將因眾生的安樂而得到安樂。由上可知,迴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們實應將我們所修的布施、誦經、念佛、行善等的功德,統統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期與法界眾生共成佛道,同證菩提。 迴向和發願有什麼不一樣呢? 迴向一定發願,發願跟迴向當中是有相同,同中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為迴向本身就是發願,發願不能說是迴向,為什麼呢?你發願的時候,你這個願還沒有做到,只是發了個願沒做到,那拿什麼迴向?而迴向是你將這個願已經做到了,我們所修集的功德不據為己有,換句話說,與一切眾生共享,這就是迴向。所以迴向裡面一定有願,願裡面不一定有迴向,願要兌現了才叫迴向,因此發願迴向是連帶而起,道理在此地。迴向文大抵以誦經之功德,轉送給特定對象、事物或理想。 迴向文正確作法 無論妳頌念何種經文、咒語或是當義工都必須做迴向,不然所有努力很可能會被平日的妄念、所造惡業抵銷(這便是所謂的「火燒功德林」(行善必得善果,但若受惡行影響效果容易打折扣,如有回向則可以將損害減至最低)),迴向文範例如下所述: 一心啟請法身觀世音菩薩作主,願將今日所修(包括任何聖號經咒及所做......等)功德迴向給...... 大迴向: 弟子XX願以今日修法(行善、佈施......)所得的功德迴向法界眾生、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徒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昇極樂國。 (再迴向給...) 小迴向: 弟子XX願以今日所做之德迴向累世以來的冤親債主。 (再迴向給...) 祈願文: 弟子XX祈求『佛菩薩的聖號』加持成就『心中的願望』。 例如: XXX願以此念佛殊勝功德 迴向給本人累世冤親債主 現居住在XX市XX區XX路...... 祈求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慈悲加披 願累世冤親債主放下成佛 or XXX願以此念佛殊勝功德 迴向給往生者XXX 現居住在XX市XX區XX路...... 祈求諸佛菩薩龍天護法慈悲加披 願生西方淨土離苦得樂 迴向文 迴向文 願受身心痛苦的十方眾生,因我的功德,而得如海似的快樂和喜悅。 願一切眾生沒有恐懼或被人欺負,心不被憂悶所壓。 願盲者見色,聾者能聽。 願因辛勞而疲乏的身體,得休息而復原。 願裸者得衣,飢者得食,渴者得水和美好的飲料。 願窮者轉富,悲傷者得歡樂。 願失落者得希望。 願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 願所有的藥有效和合理的祈求如願。 願一切病者,迅速由痛苦中解脫。 無論世上有什麼疾病,願它們永不再出現。 願驚慌的人不再恐懼,囚者得釋、弱者得權威。 願一切眾生不受害、造惡或生病。 願人們想到互相幫助。(輯自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 迴向文@ 台中釋迦牟尼佛中心:: Xuite日誌 迴向文 - 喇嘛網利美園地 宗 大 師 回 向 文 生 生 由 勝 宗 喀 巴 為 作 大 乘 知 識 力 願 於 佛 讚 善 穩 道 雖 剎 那 頃 不 暫 捨 我 之 師 長 宗 喀 巴 或 居 兜 率 或 極 樂 任 住 何 處 勝 淨 土 我 等 願 生 眷 屬 首 初 務 廣 大 求 多 聞 中 現 經 教 皆 教 授 後 盡 日 夜 遍 薰 修 為 宏 聖 教 遍 回 向 至 尊 師 長 壽 堅 固 潔 淨 事 業 遍 十 方 善 慧 教 法 如 明 燈 常 破 三 界 眾 生 闇 布施與迴向 宗大師回向文by 艾瑪士: Xuite影音 主持人 釋印融.台中釋迦牟尼佛中心.喇嘛網 碩博學位審議評鑑申請 上一篇(菩薩之大悲心初探 ) 回目錄 下一篇(事師法五十頌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