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生起菩提心後,就要學習六度菩薩學處,最後二度所要學習的關鍵處,就是止觀。就我們而言也是一樣,聞思最後這二度,要仿效諸菩薩們,讓自己的動機在菩提心的攝持下生起,請大家以這種方式聞思。
(一)何時才能修止觀
要生起具量的止觀,至少須生起造作菩提心。我們的內心相續,無論要證悟什麼樣的功德,都必須依於隨順的止觀,或具量的止觀。因此,從學習依師軌理開始,就必須去修隨順的止觀。
但內心相續還無法生起造作菩提心之前,不宜切準核心主修止觀。也因此,宗喀巴大師講《菩提道次第廣論》時,講完菩提心後,才闡釋止觀的學處。
一般而言,不生起菩提心,也可以生起止觀,甚至根本沒有皈依的外道徒,也可以生起止觀。但是,如果效仿外道徒的方式實修,造作菩提心未生起之前,就修習止觀,獲得了神通,反而可能會為了利己,而造害他的惡業。
若至少在生起造作菩提心之後,才修止觀的話,就不會為了自己造害人的業。這是宗大師把止觀放在菩提心之後講述的原因。
所以,在內心相續裡,至少生起造作菩提心,才能以「生起證悟為目的」,把止觀作為主修。
(二)修止觀與入密咒乘的關係
在具量的止觀尚未生起之前,是不是就不能進入咒乘的修習呢?不是。當我們內心有隨順的止觀,稍微有一點定的功夫,而且,生起了一點類似觀慧,就可以進入密咒乘的修習。
為什麼可以這樣做呢?咒乘的典籍裡講到「地道次第」,有談到「以咒乘而生起止觀證悟之理」。比起顯乘,在密咒乘修習止觀,更容易成就,這是密咒乘的一個殊勝處。所以,我們不必等。
當透過顯乘,內心相續生起造作菩提心,到還未生起止觀雙運之間,毋須枯等。只要內心稍生起定的功夫,再了解空性的道理,雖然還無法生起以空性為所緣的觀,但由於對空性的內容已有很好的了解,此時,就可以入密咒乘學習。
透過密咒乘,更容易生起止觀的證悟,運用更妙善的方法成就止觀,不是更好嗎?所以,在那時,就應該要入密咒乘學習。
(三)造作菩提心、無造作菩提心,與「具量的止觀」間的關係
「造作菩提心」這個詞,再講更清楚些。所謂的「造作菩提心」,並未俱全菩提心的條件(不是完全符合定義的菩提心)。若生起的是「具量的菩提心」的話,就會是「無造作菩提心」。
雖然尚未生起無造作菩提心,但也不必等。只要生起造作菩提心,就可以進入密咒乘,一面入密,一面就會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怎麼說呢?
要生起「無造作菩提心」,必須要有止觀的證悟,這也是為什麼剛才講,生起造作菩提心後,就可以去修止觀。但生起造作菩提心生起之前,不須要有止觀的證悟。這之間的差別,大家要了解。
(譯註:以上次第為(1)依顯乘生起造作菩提心(2)開始學習止觀(3)生起隨順止觀後,進入密乘學習(4)依密咒乘生起具量止觀的證悟(5)生起無造作菩提心。)
(四)無造作菩提心的生起,為何需要止觀證悟
所謂「無造作菩提心」,很自然、少力、只要略略思惟就能馬上生起。要達到這樣的境地,必須有一個很穩定的心,不會處在煩惱的散亂中。而且,所謂「菩提心」,主要也是靠觀察修為主而產生。
要生起無造作菩提心,須在沒有煩惱散亂的情況下,對「自愛執的過患」、「希求利他心的利益」、「自己有成佛的能力」這三點,以無邊正理思惟,在剎那間、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思惟。要產生這樣的智慧,必須要先有「觀」才行。
因為,要產生這樣的智慧,必須完全無滯礙地進入無邊理路的思惟中,若沒有觀,是無法辦到的。如果無法如此廣大思惟,不可能生起無造作菩提心。同樣的,在「觀」之前,必須先成就「止」,因為在這樣的思惟之前,必須先遮止被粗分煩惱散亂的情況,要先有一個很安定的心。
以上是無造作菩提心的生起,需要止觀證悟的理由。
(五)修「止」成就的次第
如果對於什麼是「止觀」,還沒有概略的了解,馬上就講「修習止觀的勝利」,有點奇怪。不過,我們不細講,只就概觀作解釋。
一般常聽到的「九住心次第」,是獲得止的九個方便,或說是道次。而在未進入這個次第之前,必須先生起「無過三摩地」。隨著能力愈來愈增進,依著這九個次第,完成實修之後,才能夠獲得止。
完成九住心次第的實修後,還要再經過幾個過程,然後得到止。這些過程分別是:(1)首先獲得「心輕安」,能夠專注安住在一個對境上,而得到的輕安;(2)由心輕安引生身輕安;(3)由身輕安引生身輕安樂;(4)由身輕安樂而引生心輕安樂;(5)心輕安樂也產生時,在身心二輕安樂的攝持下,產生三摩地,獲得止的成就。
(六)修觀成就
獲得穩定的止以後,接著慢慢做觀擇的訓練--在穩定、不會動搖、不錯亂的止之上,做觀擇的訓練。
為什麼會「錯亂」?不自主的緣故才會產生錯亂,當內心真正能夠自主,觀擇對境之時,就不會錯亂。
由於有了穩定的止,內心完全可以掌握安住於某個境上,在這種情況下,慢慢開始觀擇對境。為什麼要做觀擇的練習?是為了獲得「觀」。
一開始做觀擇時,會非常累,比在「止」上安住還累!在「止」上安住,只是在一個境上安住;現在,一面要繼續掌握好心的自主權,一面要觀擇,是非常累的。
再者,要讓內心在不散亂於其他境的狀況下進行觀擇,是非常難的。內心完全安住在一個對境上,然後觀擇這個對境,由於內心的能力完全集中,此時的觀擇會非常深入,但這非常困難。
獲得止,心安住時不累,但在安住的基礎上去觀擇,就會很累。但是,透過不斷的練習,內心達到不困累之時,就是「心輕安」。
在這樣的狀態下,身也慢慢輕安,之後,身輕安樂、心輕安樂都會達到。最後,在身心二輕安樂的攝持之下,成辦特殊的智慧,就是成就「觀」的時刻。
取材於雪歌仁波切講授《廣論 奢摩他》台北2007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