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施的意義
布施:即為幫助眾生的行為。《大般若經》卷五七九中說:「一切修行當中,應先行布施。」布施為佛法修行的第一步,亦是菩薩行的第一綱目。布施不但是慈心與悲心之表現,也是踏出解脫苦惱的第一步。大智度論云:「布施是善法的根本,富貴安隱的福田。布施破貧窮、斷三惡道。」
布施的種類分為三種 :
1.法布施 - 亦稱法施。將佛法傳播、及幫助眾生瞭解佛教的道理,使其 走上覺悟的道路。
2.無畏施 - 幫助眾生解除其內心恐懼、排除憂慮、鼓勵、探望、安慰病 苦、助其脫險、及遠離畏懼等。
3.財布施 - 以己財物幫助眾生,包括捐助慈善福利機構、各方道場,使 其維持運作。進一步以金錢、衣物、飲食、臥具、醫藥及生 活必需品…等,施與有需生眾,使他們 得益,解脫生活上的 問題及痛苦。
佛經上說:『一切的眾生無論是世間法或是佛法,所有的快樂都是因為積聚福德的關係而來。但眾生因自心執著「能、所」,導致「貪嗔癡」無明遮障本智,無法如理如法的取捨因果,了知諸法實相,以至痛苦的輪迴於三界之中無有出期。』佛陀告訴我們,世間每一事物無不是由各種條件互相配合而成就。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明珠多傑」曾經說:「精進善業的修持就可以成佛。」經典云:「抄寫經典,對佛像做供養,或對眾生做布施就能夠積聚福德。」種如是因,就得如是果「財布施,得富足。法布施,得聰智。無畏施,得健康長壽。」。因為因果業力是不會欺誑眾生的。而蓮師說:「有生必有死,一切是無常,死亡之不定,猶如草尖露水、日暮西山,一切是無常。」所以在壽命無常的情況下,我們就更應把握此短暫難得的人身,依佛陀教言及大恩尊貴上師 貝諾法王教導,凡事以「利益他人」的「慈悲心、菩提心」為前題努力地去多行布施、持戒、忍辱…等善業;並透過這些善行來遠離「貪嗔癡」、確實實踐「無施者、無受者、無施物」三輪體空的布施,亦如金剛經中所云的:「若菩薩無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方為布施的真義。
無量壽佛學會
|
主持人 |
無量壽佛學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