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大道
            丹增嘉措仁波切   講授
            蔣揚仁欽口譯     

    目 錄

 甲、法會前歸敬
 乙、佛法綱要
 丙、正釋(菩提道炬論及菩提道次第攝頌)
    一、禮敬
    二、釋菩提道
    三、法和法相
    四、修學次第
    五、法源清源
    六、法的殊勝
    七、如何講聽正法
    八、依止善知識
    九、修心次第

      三士差別
      下士道修心
        止修及觀修
        念死無常
        皈依及業果
      中士道修心
      發菩提心
      受願心儀軌
      菩薩行
      進入金剛乘
 丁、附錄:佛法問答


    甲、法會前歸敬

  講授或聽聞佛法時,講者與聽者,雙方的內心均須具有清靜意樂。因此,在尚未討論佛法之前,為使內心清淨,我們先念發心及皈依頌。

諸佛正法眾中尊 直至菩提我歸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 為利有情願成佛

諸者有悲心 宣說一切法 斷除一切見 我今當敬禮

  剛才所念的第二個偈頌:(瞿曇大聖主,憐憫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是龍樹菩薩所作中論的最後一頌。內容是導師釋迦牟尼佛,悲憫一切眾生,說一切法使眾生斷除邪見,永離痛苦。以智慧觀察痛苦之因,由於邪見所致,也稱無明。見是五惡見,以正見斷除邪見,就徹底消滅了痛苦之因,從此獲得解脫。因為佛陀說了一切法,教導眾生如何斷除無明,所以我要向佛陀稽首禮敬。

    乙、佛法綱要

  首先我想介紹佛法的整體架構,多數人應該聽過,可能會覺得煩悶。果真如此,就請睡覺休息,但請不要發出鼾聲,在漫長的法會上,有些和尚都這樣安祥的休息。
  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宗教,不祗是佛教,都是強調如何改變自己的內心為主旨。我們的內心產生疑惑、畏懼、不安寧、無明、煩惱等,這些負面情緒,造成許多負面的行為,也就是不好的行為,因而造作眾多不善業;由這些不善業,產生許多痛苦。佛法就是教導我們如何避免這種不良行為,斷除業因,即斷除痛苦的根源。所以佛法是解決痛苦的良藥。
  總之,佛法的內涵,就是教導我們如何調伏內心;內心的改變,要以心才能成辦,無法以外在的事物使內心改變。痛苦是來自前面所說的負面情緒,在佛法中稱為煩惱;這種煩惱,無論是邪見或非邪見,是造成苦惱情緒的根源,我們稱為無明。無明是對事物顛倒的認識,也可稱邪見,是顛倒的執著。要如何解除痛苦的因,就必須了知這種執著是顛倒的,那就要認清事物的真相,才知道何謂顛倒的執著,進一步斷除無明。
  我們必須以智慧觀察,何種心態或情緒,是產生正面的影響,何種心態或情緒,是產生負面的影響;在生活中有不同的情緒變化,那些是需要的,那些是不需要的;了知那些情緒會帶來快樂的話,毋須他人指使,自然而然會樂意行善法,就會排斥內心不善的情緒,也就是煩惱。倘若不經思惟抉擇,即使他人斥責,甚至棍棒加身,施以種種壓力,令我們行善時,也不會提起心力。因為行善的意樂,最主要是來自內心真正的體會到善行帶來的快樂,以及它的利益。如無法體會到快樂,外在的壓力無論多大,也無法改善我們的內心。
知道煩惱過患的心,以及厭離煩惱的心,兩者心態是不同的;有些人可由經典說明得知煩惱是不好的,這種人對煩惱所認識的層次,畢竟只知煩惱不好而已,無法從內心深處產生對煩惱的厭離。如何才能從內心深處對煩惱生起極大的厭離呢?那就必須不斷地反覆思惟,經長時間的訓練,以及種種理由的證明,才能使內心產生極大的覺受,真正的感受,真正的厭離煩惱,希求解脫。所以,光是認識煩惱,是無法生起極大的厭離心,這二者是不同的。當然,有些煩惱必須長期對教理的認識,才能深深的體會。
  當我們生起經驗時,就是一種感受;有些感受會帶來痛苦,是一種負面的影響;有些感受會帶來快樂,是一種正面的影響。如果人沒有感受,無法體會到事物的好與壞,所以人必須有感受;以感受而言,有些會帶來暫時的內心不安起伏,而且還會身體不適,造成身體的障礙。另一種感受,以暫時性而言,不但會使內心安祥,而且有能力使身體適當的調適。後者是我們所需的,也是所謂快樂的感受,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因此,能產生對我們損害的感受是不需要的,有益於我們的感受是必須的。人人為了獲得快樂的原故,都有離苦得樂的心。要使我們內心充滿快樂,生活充滿快樂,要長時間訓練,如何持續快樂的感受,儘量減少避免帶來損害的感受。這種變化原本富有情趣的,把它轉成正面的情緒,這種轉變也可稱為「法」——佛法。



  改變的內容可分二:第一、世上的萬物,也就是有為法,都是因果法則中存在,因和果的改變。倘若法的本身不具改變性質的話,亦即因不能影響果,無論如何努力想要淨化內心的負面情緒時,是無法達到目的,那末學法何益。從歷史上可以了知這個古跡,這座山,這棵樹,它有千年曆史,但實際上其間是不斷在改變中,最後還是會壞滅的。所見到的一切有為法都在變化中,實際上都是因果變化。因為有這樣的變化,所以內心也能獲得改變。
  佛教的論典中曾提到這些因果的變化,到底原因何在?每一事物的改變,是否需要其他因緣?第一剎那的事物在第二剎那時壞滅的,這種壞滅是不需其它因緣,因為第一剎那事物的本體,就具有壞滅的性質,前因本身就有變化的性質,因所帶來的果,當然也具有壞滅的性質。因此第一剎那的事物自然在第二剎那不可能存在,而且不需其他因緣,也就是前因有壞滅性質。
  以長期變化而言,當然是促成因緣聚合時,這事物就會存在,當其它遠緣使它壞滅時,事物就不存在。但從深細變化第一剎那的事物,為何第二剎那就壞滅?因為一切有為法可見到生起時的本體,就有壞滅的性質,所以很自然的第二剎那就壞滅。其實每個果的生起,也是壞滅,所以生也是滅的性質。當然乍看之下,覺得生和滅是二種不同的性質,但仔細思惟,在存在的同時,本身就具有正在壞滅的性質了,因此生滅是有其密切關係。這是我們的內心可以獲得改變的主要基礎和原因之一
  第二、以外在事物來說,也有相違的。例如熱和冷,光明和黑暗,有了光明,黑暗自然消失了。同樣的,內心產生相違的情緒,在生活中都允許,但是衹要我們培養正面的情緒,負面就消失了。這是可以改變內心的主因。
  以上面二種原因,確認心是可以改變的。當然最主要由於煩惱是我們痛苦的主因,是一種錯誤的認知。了知這一點,就可肯定的,而且歡喜的認識,原來痛苦是可以徹底斷除的。因為對事物錯誤的顛倒認識,虛妄的執著為實有,不好認為好的,這稱為顛倒執著。
  對事物正確的認識,實際它的本體具有一種條件或性質,無有偏差,如實論事,這叫正確的認識,也叫做證量;衹有持續培養增長此種證量,自然能把強有力的顛倒執著漸漸消除。對實際的事物,沒有偏差的認識,會產生極大的快樂感受和力量,但從長期而言,會帶來損害。這種無法以智慧成辦的。由智慧輔助的,卻另有一種感受,一時雖無法令我們內心帶來安寧和快樂,也不會感受產生極大的力量;但以長期而言,它卻能幫助自己和他人帶來極大利益。同樣的感受有以上不同點。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內心的感受,心類學(佛學院的初級課程)是很重要的,更廣泛瞭解這兩種情緒,何者是正面,何者是負面。
  由智慧成辦的感受,是有利益、有力量的,這是我們所需要的。如何產生呢?首先必須具有抉擇事物的智慧,了知對事物的認識是否正確。因此要學習外在的一切事物的定義,才知道是對或錯,才知內心的認識是證量,或是錯誤的顛倒執著。
  外在的事物分為常法及無常法,無常法的種類有不同的性質。在佛經中常說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等,其用意是要我們廣泛的,了知外在的常和無常萬法。若只以虔誠心信佛,就不必學這些了;學佛只靠信心可以維持下去的話,學法無意義。因由這些事物定義的認識,才可以瞭解真正的智慧和正量,進一步得到必要的感受。佛法是探討真實情況,是以正知去觀察,不能墮黨類的心去觀察。如同科學家,他們在做實驗時,是以正直的心態,不滲雜個人意見或自私念頭。同樣地,一位佛教徒要觀察事物(萬法)變化時,必須具有此種精神及態度,不能以自私的念頭堅持主見;假使主見和了知的宗義,衹是一種幻想、捏造、誇張的理由,是無法由此而獲得真實的安樂。
  因此,有了正確基礎和學習精神,改變我們的內心。觀察事物的心態及觀察後所得的決定,和強有力的感受,以佛教教義為智慧及方便,觀察事物變化時所生的心態,稱為智慧,由此所獲得的決定和感受,稱為方便。



    丙、正釋

    一、禮敬

(道炬論)
  頂禮妙吉祥童子
  禮敬曼殊師利菩薩。
  禮敬三世一切佛 及彼正法與眾僧 應賢弟子菩提光 勸請善顯覺道燈

  這是禮敬三寶及造論前的承諾,一定要好好的著這部論。
  道炬論是阿底峽尊者所造的,尊者在阿裏地方,就是國王菩提光迎請入藏之後。原本國王名智慧光,菩提光叔父,他想去迎請尊者入藏,在邊境被捕,後來逝世在獄中。繼位國王菩提光為了完成前王的心願,再度派人迎請尊者入藏弘法。菩提光要求尊者說一部利益所有藏人的論典,於是尊者說了這部菩提道炬論。本論在西藏如同日月,弘揚西藏所有地區,非常廣泛。

    二、釋菩提道

  菩提二字,藏文菩是淨化,提是覺悟;原本未淨化的內心,以甘露法來淨化,使我們內心的污垢獲得淨除。因為斷除了內心的煩惱及所知障之後,自然可以圓滿內心領悟一切事物的能力,而成辦一切遍智;因為得到這些智慧,稱為覺悟。了知萬法,是獲得覺悟的智慧。大菩提唯有佛果位、佛的境界。淨化和覺悟是由心成辦的,菩提的境界,是經由內心改變,得到淨化,使內心獲得覺悟的智慧。菩提是由內心成辦,成辦菩提的方法,是由菩提的道路,同樣也由內心形成的。
  道有五種: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由這四種而獲得無上道,也就是無學道。以上略分為方便品及智慧品,我們修學時,為了使我們去除對法的疑惑及顛倒的認識,必須具有火炬般的智慧,讓我們知道何謂善,何謂惡,何謂所取,何謂所斷。因此這部論典,如開啟我們智慧的火炬,讓我們了知如何學法?如何淨化內心。為使我們對法的性質、數目、次第能圓滿瞭解,說了這部菩提道炬論。
  菩提二字再以兩種角度解釋:一、於何處菩提。淨化煩惱業,是指自性法身。又可分為二: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及去除暫時污垢的自性法身;當然須先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才能成辦去除暫時污垢的自性法身。二、由何而菩堤。是由智慧法身而覺悟獲得菩提。因為由去除原始污垢的自性法身,可了知一切事、境、物等的究竟性質,本體並無具有原始的、真實的污垢,本就清淨的性質,這稱為自性涅槃。因為一切事、境、物均有究竟性質,由於無始來對事、境、物的錯誤認識,以為一切均有自性的顛倒執著,這是可以破除的;由正面的認識去除負面的顛倒執著。因為有自性涅槃,故能成立有餘和無住涅槃,就是諸法的究竟性質是無真實。由於同一事物的認知有錯誤及正確;所執的境與事實不符合,是屬於錯誤的,與事實相符合,即是正確的認識。我們時常產生錯誤的認識,而引生苦惱。所以無論做任何事,應該以正直的角度觀察事物實際的性質,之後再著手較為妥切。

    三、法和法相

  法和法相存在的究竟性質,我們是否見到?共同所見是取名安立為有,假相唯名而已;若能審慎思惟和觀察,對事相的尋思而獲得法性,我們稱為勝義諦,是諸法的究竟性質;前者存在的現象,有目共睹的稱為世俗諦。外道也說世俗諦及勝義諦名詞,畢竟與佛教不同。
  龍樹菩薩在中論說真正的勝義諦就是空性;空是由於一切法皆是緣起,一切法必須依賴於他,觀待於他才顯現存在。所謂自性,是不依賴他、不觀待他獨立存在的性質。假使事物是自性有,就不必觀待。一切有為法都隨著因緣不斷變化,由因而緣產生的一切果,它的存在必須依他而現,其性質是無真實無自主的,完全是觀待緣起法則,由於依他或觀待而形成千變萬化的法,如我們內心的感受,時而快樂,時而痛苦。



  由因緣而生,所以相違的法相就隨著生起。我們所見到可分為二:一、它的續流不間斷的,雖是無常法,但水恒無間的流著。如意識,並無其他因緣,使意識續流完全間斷,唯明唯知的性質,不會變為其他性質,沒有其他因緣使它消失,所以意識是水恒的流著。二、其他法相,如可見的一切實體事物,它有違緣存在無法水恒的,續流會間斷。以上二種也是由因緣相互觀待,造成二種不同性質。由此觀察,所以佛陀說了四諦法輪。
  由於因緣所生的性質不同,可分為三種:一、色法。有形色形體可觸碰。二、不相應行法。如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無固定基礎和形色,但必須依另一基礎,如有二十四小時稱為一日等。三、心法。意識,內心有苦樂的感受或思想,是唯明唯知的體性。這三種都是無常法。
  對於四諦,也是因緣所生,一切有情都想離苦得樂,佛陀說四聖諦,讓人們了知如何離苦得樂,雖然我們都不想痛苦,但不尋找痛苦的因何在,因不斷除,痛苦自然會產生。如釋量論說:「衹要因緣聚合時,就無法遮擋其果」。無論內心是快樂或痛苦的感受,因緣聚合時,即使不想要也會產生。它不像外在的物質,可以破壞或遠離。因此,四諦先說痛苦,再說痛苦的因——集諦。
  至於我們想追求的快樂,衹是一種感受而巴,是不堅固的;假使過於沈緬快樂的感受,一旦遇到極微的苦,就不能忍受。所以追求世間的快樂感受,很容易帶來更多痛苦,更多煩惱,是不究竟的。要徹底斷除痛苦,才是真正所追求的、永恒安樂。斷除痛苦之因——集諦,稱為滅諦;要達到滅諦功德,是由道諦獲得。以有離苦之心,說苦集二諦,以有得樂之心,說滅道二諦。
  痛苦的因緣是集諦,可分為煩惱集諦及業集諦。痛苦雖由業生,但業的根源由煩惱帶來的,因而首先要了知煩惱的性質。煩惱的根源,經由尋求觀察得到答案,顛倒執著,所認知的與實際是完全不符合。當我們明確了知究竟的性質時,就是證空智慧;有了證空智慧,知道煩惱可以斷除,則斷煩惱的滅諦,就是滅功德。假如我們獲得滅諦和道諦,稱為法寶。這個「法」能使我們從痛苦得到拯救的方法,不再墮入三惡道的痛苦。具有法寶的補特伽羅,稱他為僧寶。滅道功德究竟圓滿時,稱為佛寶。
  對三寶的認識,先要瞭解法寶,進而相信三寶,生起極大的信心;不瞭解法寶,無從體會僧寶的功德,更不瞭解佛寶的究竟功德,也就不想發起成佛之心。經由這些理由,證實法寶是存在,確有不可思議、非常殊勝的功德,是可以成辦的,就會想成為僧寶,進而想成佛了。
  經由對四諦的認識,生起對三寶的信心。生起三寶的次第,是獲得滅諦道諦之後,得到法寶;由法寶得滅功德時,具有滅諦及道諦,稱為僧寶;經由慢慢修行,增上內心的滅、道功德,達到究竟時,稱為佛寶。以個人的次第是法寶、僧寶、佛寶;以聖教法脈次第,佛寶先,導師釋迦世尊成道轉法輪,成了法寶,由法寶形成僧團的僧寶。

    四、修學次第

  菩提道次第攝頌,藏文是菩提道次第修行歌頌,作者宗喀巴大師;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的論,分為廣、中、略,這是略的部份。前面已講菩提二字及成辦菩提之道,次第是我們在成佛之道中,每個人程度不同,為了使我們瞭解現有的程度,以及未來要走的道路,宗大師扼要的說整個成佛之道,一層層像階梯,拾級而上,稱為次第。
  菩提道次第攝頌是宗大師在學習整個成佛之道後,將個人修行經驗以歌頌唱出。修學菩提道次第:一、修行的性質無有錯誤。二、道的數目不能缺少。三、道的次第不能錯謬。第一、如果所修道的定義不清楚,絕對無法獲得所求目標。例如修菩提心,如果不瞭解定義,不能知道有無菩提心,以及如何成辦菩提心。必須有利他及得菩提的希求,有了之後,蓄意令他生起,才能成辦。而菩提心不衹是認識定義,生起菩提心是一種經驗,這種經驗必須任運成就,知原來我能生起菩提心,所以道的性質非常重要。第二、道的數目。因內心負面情緒,對無常苦無我不淨,四種行相顛倒認識為常樂我淨。我們煩惱及錯誤認知非常多,要斷除這些,必須更多證量對治錯誤的認識。斷除煩惱成辦滅諦,不是少數因可以成辦的,所以修行道的數目,必須瞭解。第三、道次第。數目瞭解,性質沒有錯誤,還須次第。道次第先由粗分證量生起,才會生起細微的覺受。這些次第如實認識,先學習較容易的,生起覺受之後,再漸次學習更深一點覺受。這種次第無謬,才能走上整個道的階梯。我們最究竟目標是決定勝,如要達到決定勝,先要成辦增上生,在人道才有機會學法,才能一生一生的走上解脫道。



  五、法源清淨

  阿底峽尊者所作的菩提道次第論頌,名菩提道炬論,宗大師及其大弟子寫很多有關於菩提道次第的詮釋。任何道次第的論頌,最究竟的依據來自印度的大成就者。當初印度的那爛陀佛教大學,講授佛法是非常嚴格的:一、法必須有清淨的根源,不可隨便寫書就講授。二、為了講法正確,說者本身必須無錯誤,不可以自己的經驗為弟子傳授佛法,所以嚴格要求上師自相續清淨,具足修行的經驗以及淵博的學問。三、嚴格要求聽者專注、無慢心、無嫉妒心,聽者相續清淨。後來止迦摩拉室拉弘揚正法,如日中天似光大,要求說法者所需內涵:法源清淨,正法殊勝,講聞正法相應殊勝,如何善巧引導學徒之次第。阿底峽尊者嚴格依此四條件寫道炬論。
  那爛陀是所戒律非常清淨的佛教大學,在校內不衹是學習顯密經論而已,還必須嚴格遵守任一戒律,所以他們舉止非常謹慎。如一位上座大師,主要是學習唯識宗義,他的密教證量很高,有次在法會時,以三昧進入密乘學習,現起了本尊相,四週空行母圍繞,被糾察見到,把他趕走,於是他到深山修持。最後成為薩迦派道次第主要依據。
  我的菩提道次第攝頌傳承,是從大札仁波切獲得,又從伶仁波切聽聞一次,另從天倉仁波切等得到菩提道次第的傳承。至於道炬論的傳承,是從仁欽登巴仁波切獲得。之後色昂生咖仁波切獲得整個道炬的傳承,他傳授時以背誦方式為我作詳細解釋,不需論典。總之,當初道炬論的傳承是非常珍貴的。
  先講法源清淨。西藏的傳承上師,為使我們明瞭法脈清淨,最究竟的依據,必須遠溯自釋迦世尊,才算法源清淨。

(攝頌)
俱只圓妙所生身 滿無邊眾希願語 如實觀見盡所知 釋迦尊前稽首禮

  禮敬導師釋迦牟尼佛。以導師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因,禮敬佛的身功德;以成佛之果的果功德禮敬佛的語功德;佛的意性質,盡一切遍知,是佛的智慧。以佛的身語意,因、果、性質三種功德禮敬。「圓妙所生身」,必須同類的因說明佛陀身功德,並非無因生,而且要圓妙的同類因,經過無量劫的積聚成就。
  「滿無邊眾希願語」,成佛的原因是為一切有情,能夠得到永恒的安樂,解除一切痛苦。眾生的痛苦要斷除,必須對事物的實際認識,才能去除錯誤顛倒的執著。佛陀以慈悲心開導眾生,何者是實際情況,何者是事物的真正性質,讓眾生了知,斷除了顛倒執著。因為眾生根器不同,佛隨順眾生和希求而說。佛陀度眾有時亦顯現神通:以身所變化的神通,以語變化的神通,以意所變化神通三種。佛陀身可變億萬相度眾,但主要的以語業,滿足無量眾生的願望。以方便說眾生根器可分聲聞、緣覺、大乘三類;以見解(宗見)來說,可分為毗婆沙、經部、唯識、中觀。
  釋迦世尊說法,從歷上來看,主要是三轉法輪:第一次在鹿野苑轉四諦法輪,是整個佛法的基礎,非常重要的。第二次在靈鷲山轉無性法輪,是針對滅諦為使眾生徹底了知滅諦的性質,再次說明無自性的內涵,說了般若經,這是顯示而已。般若經分直接明顯的深義空性,以及間接暗示的整個道次第。無論是資量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每個道次第的增長,必須具空性的智慧。慈尊所著現觀莊嚴論,最主要闡明般若經中未明顯的、間接暗示的涵義,即成佛之道。第三次在鹿母堂說的如來藏經,這是慈尊所著的相續本母最主要依據經典。相續本母最主要說明了解空性的意識的心法,假使好好串習它,善的方面熏習,它的功德可伸延到無限,內心的功德是水無止境的。對心法作整個詮釋,這同密教有密切關係。我們內心本是個唯明唯知的體性,如來藏經中也說到。龍樹菩薩的中觀理聚六論與般若經有關,法界贊與如來藏經有關。
  「如實觀見盡所知」。全部清楚的以現量觀見到,如所有性(勝義)及盡所有性(世俗)萬法。因為斷了所知障(佛的智功德),以現量見到一切法性。

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 禮阿逸多及妙音

  頂禮慈尊菩薩及文殊師利菩薩,頂禮本尊相,不是凡夫的肉身,是清淨光明的本尊之相,以這樣觀修頂禮。慈尊和文殊菩薩是代表方便及智慧,是二車軌的開派師。

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瞻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
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燃燈智

  頂禮龍樹菩薩,是深見(智慧)的開派師;無著菩薩是廣行(方便)的開派師。龍樹菩薩是佛陀涅槃後四百年誕生,無著菩薩是佛涅槃後九百年誕生;佛涅槃後龍樹菩薩未生之前,這四百年間是誰接了智慧之棒?有很多人疑惑;以共同的說法,繼承佛陀傳承有七尊阿羅漢,代代相傳。以不共的說法,佛陀涅槃之後,這二大車軌的傳承,個別傳予彌勒菩薩及文殊菩薩,再傳無著及龍樹。如以佛陀傳記來說,佛陀降生成為王子悉達多,最後在菩提伽耶成佛,未成佛前是菩薩。如以相續本母所說,佛陀在兜率天時已成佛,在無動搖的法身中,現起了報身、化身,此說是佛陀十二相示現(八相成道,加上習藝、成婚出游、苦行、坐菩提樹下)從兜率天一直到涅槃,不是一部份歸類於菩薩,一部份歸類於佛,原本已成佛。說法是佛的化身,化身由報身變化的,報身由法身的法性中現起,法身是由去除俱生原始清淨的污垢的清淨法身而來的。佛陀的四身:報身、化身、智慧法身、自性法身。
  一般人以歷史來看,似乎佛陀未說大乘經典;在龍樹菩薩時代,很多人就提大乘非佛說的疑問,為了反駁此說,龍樹菩薩曾在寶鬘論(實行王正論)中提到;而且彌勒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內也反駁此說。很多人在原始教典中未看到大乘的內涵,就否定的說:大乘非佛說。假使我們了知佛陀的四身功德,可知第二次轉法輪,是針對業清淨者說。佛陀說密續時,是現示比丘相,說無上瑜伽時,示現的是壇城本尊的相,為業非常清淨者說。佛陀可顯示壇城本尊的清淨相,為少數業清淨說法,涅槃之後當然也有這種相存在。要瞭解詳細的含意,首先要好好的學習佛陀四身的性質。
  宗大師是阿底峽尊者涅槃後三百年誕生,他在修行時,可以親眼見到尊者聽聞教授。這表示我們凡夫所見到,是極有限的,這種情形實無法解釋的。凡夫看到人死了之後,一切都不存在。別說宗大師,在這一代我所認識精進修習的朋友,確實見到奇異的清淨法相,例如本尊或釋迦世尊等。那我們又何必懷疑釋迦世尊與龍樹菩薩等之間的如何銜接呢?假使我們瞭解佛陀確有四身,即使佛陀在我們凡夫中示現涅槃,但他的智慧法身是水遠存在的,衹有與他有緣業清淨的眾生一定可以見到。阿底峽尊者誕生在孟加拉,在西藏的史料中記載,他坐了十八月的船到蘇門答臘,依止金洲大師,而得到修持菩提心廣行派的傳承。在佛教中研究空性的論師,稱為深見派;有些主要講求修行,講求戒律,稱為廣行派。當初的傳承是分開的,尊者得到二種傳承,融合一體。也就是阿底峽尊者之後,所傳承的都以深見與廣行教授的。阿底峽尊者弟子獲得傳承有三:一是依大論典研究學習的,稱迦當學論者。二是以修行為主的,稱為迦當修行者。三是針對一部論修學,稱為迦當口訣者。其實傳承是一致的,衹是學習的方法和精進的態度不同。這三種尊者傳給他的心子仲登巴,仲登巴後才行這三種傳承。迦當學論者的繼承者是博多瓦,再傳給霞若瓦;霞若瓦大師確是位不只學問淵博,而且很有成就;他把口訣傳給巴曹大譯師,就是第一次翻譯月稱的入中論,這部論非常深奧,內容很廣泛,巴曹譯後給霞若瓦大師看,他非常歡喜、讚歎,同時指點許多缺漏地方,當時根本未有藏文入中論,後來巴曹譯師核對梵文版,確有缺漏了重要地方,正如霞若瓦所說,因此巴曹對霞若瓦刻骨銘心,從心深處生起極大的信心及敬心。有次霞若瓦在講經,有人供養甘蔗等,他將甘蔗擲向空中說:把這些供養給巴曹大譯師。後來的學者非常讚歎這些大譯師,具有極大勇氣及成就,這不是輕易的文字上翻譯而巴。西藏許多專家學者,寫了很多論典及佛學的詮釋,非常豐富。宗大師曾在金鬘疏中讚歎的說:「印度大師未曾著作的論典,西藏人寫出來。」



  「敬禮持彼燃燈智」。燃燈智是阿底峽尊者,他的道炬論文字雖不多,但內涵非常廣,主要依據現觀莊嚴論所說:資糧道需五種條件,一、信心,是信三寶(皈依)、深信業果、信上師(依止善知識)。二、精進。三、思惟。四、止觀。五、智慧,是性空的道理,在道炬論最後部份。

遍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趨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
瞻部善巧盡頂嚴 遍眾稱美勝妙幢 龍猛無著二法流 菩提道次善傳承

  宗大敬禮迦當派三種傳承上師,他們的智慧如同佛的智慧眼,遍知一切,以方便的悲心為眾生開導。迦當派有位上師開玩笑地說:當我說道炬論時,所有經典都顫抖著,年老長者之心亦同。此表示他說得太好之意。宗大師所作菩提道次第論典,最主要是菩提道次第廣論,他在作此論時說:遍攝佛語扼要,以及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尊者阿底峽道炬論的涵義,心意非常勇猛的寫,希望具善根者好好用功。
  無論是格魯、噶舉、寧瑪、薩迦,取名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或是菩提道次第等等,修持的內容都是一致的,依據印度大論典而來的;如寧瑪的有些口訣,主要依損噶瑪的顯教的基礎。

    六、正法殊勝

成滿群生希願語 教授伏藏如權王 無數經續彙歸流 吉祥教乘大海藏

  說到法的殊勝,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依眾生的根器,滿足眾生所希求的心願。教授如同寶藏中的國王,無數顯密經典也含蓋在道次第中,吉祥的教授如同大海一樣,具有以下四種殊勝。

證知諸聖教無違 經典無餘為教授 易獲聖者深密意 劇愚惡崖獲救免

  瞭解菩提道次第,才知聖教無違。所有的經典都如口訣,應用於日常生活及修行上。
  聖教無違殊勝。讀大小乘經典,似是有些不同之處,如顯密經典也有些不同。因為眾生根器是無邊的,為了圓滿他們的根器,為了圓滿三士道相應的眾生,須有他們相應的法,才能圓滿他們的願,所以說法為眾生而說。縱然文字有些差別,但修行時並不衝突,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假使我們瞭解整個三士道的次第,需要修行的內涵,瞭解文字雖不同,其實不相違。不知聖教無違,就有諍議。當初西藏有持律清淨的戒師們,輕視密教的瑜伽行者;學習密教的瑜伽行者,輕視持律清淨的戒師,互相輕蔑。
  瞭解聖教無違,進而瞭解經典無餘為教授的意義。一位上根者,他能瞭解整個佛法的架構,自然會應用佛所說的每句話,每種教授,不會想這個教授可用,那個不能用;不瞭解佛法的內含,可能認為那些無法用在修行上,如同世間知識,不能用之修學。
  易獲聖者深密意,了知佛所說的教授,都可以應用,自然見到這些教授能獲得功德,進而想努力學習,走上增上生和決定勝的道路時,從經驗體會到佛所說的一切最究竟的內涵,此時已產生了覺受。
  了知這點,就不會輕易謗法,不會說這法可以學,那法不能學。假使不瞭解深奧的經義,很易造謗法的業。藏系四派,每派用詞語雖不同,其主要內涵是一致的。當我們瞭解聖教無違,不會造謗法之罪。如大乘輕視小乘,小乘才說大乘非佛說;很明顯的,四聖諦、戒律、三十七道品,這是學佛者的基礎;有了這些,再加上波羅蜜多,有了六波羅蜜多的修持,才加上密乘的修行。依由基礎而增添修持,是合理圓滿的。

是以印藏善巧士 恒常信依勝教授 厥唯三士道次第 誰人心不踴躍喜

  印藏的大成就者,都恒常依止菩提道次第的教授而修行,那位聖者對此不喜歡呢?



  今天是第三天,時間分秒的飛逝,人生的轉變,都無法阻擋的。但如何應用時間,是操控在自己手中,把它用在好或壞的地方,我們有權力。時間一樣在走,人一樣是人,在時空內變化的人,同樣隨著時間變化中。有些人圓滿功德,有些人不能,其實皆由自己掌控,是否勇猛精進。淨化內心,改善思想,並非容易事。只知善心惡心二者的差別,是無法改善內心,要善巧的精進,才能獲得美好的成果,不懂精進方法,造成自己的痛苦。如同建築物動工之先要有設計圖,建築材料等諸多因緣才能完成。內心要得到美好的改變,讓自已圓滿功德,也要經由勇猛精進及審細的思惟,具眾多因緣,才能令內心建立圓滿果報,因此只瞭解一個方法或是道理是不夠的;必須知道更多方法,更多的道理,眾緣聚合之後,才能滿足我們的願望。藏傳佛教已譯經典一百多卷,龍樹無著菩薩等論典已譯的有二百多卷。假使我們修行時,閱讀這些經論,才能瞭解整個佛法,應用這些道理修行,會更堅固更圓滿。如果該學的大論典不學,尋求另一種修行方式,就不會如同前說堅固圓滿。

    七、知何講聽正法

一切經藏心精要 此道一座作持念 演說正法開勝德 該集義大正當思

  如何依此殊勝正法,作為聽聞及講授,是偈頌內容。
  說明講法者在傳法時,原有動機不能滲有名聞利養的污染,這是不清淨,唯有為利他的清淨動機而傳法。西藏的先賢說:傳法時不能像老年人咬食物,牙齒不好專挑易咬的,放棄硬的。同樣的傳法時只傳容易的,較難的不傳。第二不能像鳥鴉築巢,亂造一通。說法者法是說了,不知到底說些什*H沒有頭緒。第三句我不記得就不說了,也像老年人喫東西。傳法時,最好本身先要有證量,傳與證量相應的內容,才算最圓滿;如果沒有,上師至少要有點經驗,內在的經驗和感受,再其次至少對論典的內容要精通,如果毫無所知,是無法對他人傳授。下面講一個嚴肅故事。我認識一位喇嘛,是藏人住在德國,他參加一次法會,上師說了很多與大經典相違內容。事後他對傳法者說:你好像說了很多錯誤地方。傳法者回答:沒有關係,反正我衹要介紹佛法就可以!這點要特別小心。
  上師未登法座之前,必須注意的,先對法座禮拜,並非傳法者本身證量很高,把法座作得很高,讓人尊敬;是所傳的法是導師釋迦世尊的法雨甘露,非常珍貴,必須尊敬。當初佛說般若經時,親敷法座。(金剛經開頭。洗足已,敷座而坐)五百阿羅漢結集經時,各人把法衣摺疊成法座,再誦出佛說的法,為了對法的尊敬,才擺這個法座。佛說般若經時親敷法座,主要內涵是般若波羅密多,亦稱佛母,三乘之果必依般若波羅密多而獲得,空性的智慧如同三乘修行者之母。我傳法之前,向法座禮拜,再思惟傳承上師,從導師釋尊一直到根本上師,整個傳承上師,以尊敬心走上法座。尤其坐上法座之後,一聽別人的讚美,很易生起我慢心,這是很危險,所以上座前先思惟無常。仲登巴說:無論是否有人讚美,如有人讚美,不可把地位擺得比別人高,要把自己永遠擺得比人低。如寶鬘論云「願我成為地水火風,讓眾生享用吧!」我們努力行持,要為眾生服務,非是控制眾生。當我們如此思惟,自然避免了慢心生起,我覺得這點很重要。於聽聞者,應斷三種過失(不專注,如器倒覆,水難入內。邪執,如器不淨,雖入而為不淨所污染。忘念,如器漏,水不住內),才能聽聞清淨正法。我們聽法,要把佛法的內容,當成一面鏡子,所造三業在鏡中反射出來的影子,讓我們了知一切行為的對與錯,由有了鏡子時時可以照見自己,淨化自己內心。學佛時,我們的思想範圍愈廣大,懂得理由愈多,自然所生定解愈堅固,由定解所生覺受愈強烈,因此多聞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把聽聞的內容儘量運用在內心,否則很危險;多聞精通佛法,可是行為並未改變,變成無藥可救的人;因為不用以修心,所以佛法也不能調伏他,不要養成這種習慣。
  迦當派的上師說:我們把心和法溶成一體。假使覺得兩者中間,仍有一人間隔,那就不對了。西藏的善知識說:一個頑固的人,以法可使他調柔,但聽法不應用的人,即使佛陀現前為他說,也是枉然。好比酥油不會被酥油燒焦。所以上師本身要具有學問淵博,心地善良,戒律清淨等三條件;學者自身也要努力,讓自己圓滿這三種功德。講者聽者兩方面,都具有此圓滿的條件,在眾多因緣下,對雙方面生起證量有極大幫助。在講授和聽聞,兩者要共同迴向。
  教授方式有多種:學問一樣教導,根據許多經典解決學生的疑惑。以上師個人的經驗及覺受,讓弟子專心一意學習,直到證得與上師相同的覺受之後,再次為他教授更深奧的覺受及證量。從現觀莊嚴論等大論來看,就像前者的教導方式,運用很多經文為根據,斷除內心的疑惑。如菩提這次第廣論等的教授方式,是上師的覺受為弟子們說,是第二種教導方式。另有一種教導方式,上師不教很多,但所教的儘量讓弟子學習,生起相應的證量為止,再教更細微部份,更深的讓弟子自己學習,直到生起更高的證量,之後再繼續教。總之,必須把自己成為具有學問淵博的成就修行者。仲登巴上師曾說:上師本身需要具備的條件為,傳法時能溶合所有大論典無論是小乘、大乘、甚至密乘,運用大論典的文字表達懂了之後,而必須要個人的感受,內心所獲的證量為弟子說,此時必須要瞭解弟子的根器,善巧而說具有上述條件,才是圓滿的上師。



    八、依止善知識

一切經藏心精要 此道一座作持念 演說正法開勝德 該集義大最當思

  明所詮法之殊勝,道之根本親近善知識及修行之次第。

盡其遍被善福業 勝妙因緣總該源 示道上師專勤勇 意樂加行如實依
審知捨命亦莫捨 使教奉行師喜供 我恒如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宗大師說自己有如是精進學習,希望你們立志求脫者,也應該努力學習。
  第一、善知識具足的條件。知識,有善知識及惡知識,朋友亦有善友及惡友。以自己生起證量的次第,及未來整個的道次第,是各人要走的。獲得生起證量,要自己思惟。但開始要瞭解思惟的內涵,必須經由他人教導;對一位初學者,依止善知識是非常重要。善知識本身具備條件也很重要,我們所依止的大乘上師,大乘莊嚴論說十種條件:前三者是具戒定慧三學,四、知識比弟子豐富。五、有努力教導弟子的意樂。六、本身要博學,精通三藏。七、勝解無我。八、善巧教導。九、具悲愍心,不為名聞利養。十、無厭倦。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自心未調伏,無法調伏他人。且不以調伏方法而為自己證量,方法必須與大論典所言相應。在依止大乘上師之前,好好觀察是否具有此等條件。假使想依善知識之前,先行觀察,就不會發生問題。在西藏許多人只對法的信心很強烈,不僅依止上師條件,只看他的弟子多不多,或是很會打手印,認為很有證量。當初阿底峽尊者入藏時,迎接的人穿上高貴的僧袍,很慎重排列歡迎,尊者從遠方看到說:西藏有這末多上師穿鬼袍,尊者逃跑,他們馬上換上三衣,尊者接受他們的歡迎。彌勒日巴是位深山修行者,苦行列為第一,是位大成就者,在修行時常有位笨教喇嘛找他麻煩。他說:彌日巴那末有名,原來他和乞丐無異。仲登巴應一寺院之請,在路上遇到一位出家人身體疲憊,他見大師是位在家人,且衣衫破舊,即將包袱鞋物讓他拿,二人走到寺院時,那位僧侶看到很多出家人排隊,而且走向仲登巴那兒去,他覺得奇怪,絕對不是為我吧!他問仲登巴為何排隊迎接我們?仲登巴說他們迎接我,我是仲登巴!他聽了拿回東西就跑。札貝珠仁波切是位大修行者,大菩薩,他非常善良,他不喜歡有很多施主及弟子的地方。有次在深山修行時,遇上一位年邁的老婆婆,看她可憐就去服侍,因為她行動不便,仁波切為她處理不淨物,剛好弟子來找仁波切,問老婆婆是否見到仁波切,老婆婆問他長相之後,不好意思地說為她丟棄不淨物。
  列舉這些故事,說明真正的大乘上師,不為自己名聞利養而做任何事,在深山像野獸一樣,永遠是那*迨Z、樸素。所以大乘善知識,須把後世比今世更重要,他人比自己更重要;如果今世比後世更重要,就不是修法者,因為是大乘者,要把他人看成比自己更重要。
  第二、弟子的條件有三:一、以正直心聽聞。這是很重要的,學習任何智識,如能以正直心學習,就不會滲雜自已的成見,可得圓滿。那末要遠離四種過患:(一)遠離貪心過患。為了名聞利養,學了這套道理,而現得很有名聲,可以受人尊敬供養;或好勝心而學,要比他人強。(二)遠離瞋心的過患。不喜歡或排斥他人學法。如有些人宗教信仰很頑固,他認為自己所信是最好的,即使有很多矛盾,仍覺得是最好的,堅持已見,排斥他人。(三)由畏懼產生的過患。例如為了逃避某些法律,以宗教作為掩護,就不會被懲罰,這是由畏懼而學法。(四)由愚癡無明造成的過患。糊裏糊塗去學法。二、具慧。抉擇善惡的智慧,善法可行,惡法應捨;戒經說過善知識本身有錯,應以婉言說明錯誤,有分別對錯的能力。有位西拉格西,是修行很好的大學者,他從莫措仁波切聽聞修心教授時,他忍不住馬上讚歎說得非常好,有點錯誤或偏差時,馬上呸!呸!這是抉擇善說惡說的能力。三、必須有心求學。如果弟子無心求學,衹是畫的火炬,不能除暗。自身不想學,是無法產生作用,不衹是聽聞瞭解而已,要精進學習,有抉擇的能力。獅子賢的論說:無著菩薩解釋般若經是中觀宗義的內涵,其弟世親菩薩是唯識論師,把般若經解釋成唯識宗義了。世親菩薩有四大弟子,精通般若的名解脫軍,把世親菩薩所寫的修飾過,成為中觀論義。釋量論作者法稱菩薩,初聽因明論時,瞭解上師所說的一切,而且非常精通,第二次聽聞因明時,他瞭解的與上師一樣;第三次聽因明時,懂得比上師多,甚至懷疑上師所解釋的,不是因明開派師陳那的究竟意趣,於是他反駁上師,寫了釋量論解釋陳那菩薩的量論。
  經說:「比丘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鏈截磨金,信受非唯敬。」佛說比丘們,不要馬上相信我所說,要像鏈金一樣,觀察所說法義,再相信我所說的。許多大師確實經過觀察,非常相信佛說的法,甚至捨命護持佛法。同樣佛說的法,有能力分別了義及不了義。



  第三、如何依止上師之理。這可從依止善知識的利益作思惟,依止具條件上師之後,他以自己覺受、證量,為我們示導,如同開啟智慧之門之鑰,打開智慧之眼,讓我們走他曾經走過的路,這是依止的利益。
  依止善知識的方式有二:一、加行依止。二、意樂依止。此二以意樂依止為重要,對上師的信心敬心依止。菩提道次第廣論視師如佛的教授,引用密乘的經文中,可能有人疑感在下士道何以引用密乘經文?我須作解釋。下士道主要為得到增上生,中士道得到個人的解脫;下士中士都是讓我們成辦增上生決定勝的圓滿方法,但是有個「共」字,現在所修下中士道,主要是為成就大乘果位,是大乘道的基礎,所以加一個「共」字。如果衹是下中士道的精神成辦增上生決定勝,衹要講「三十七道品;但是在中士道之後,馬上教授菩提心的修持。大乘最殊勝的金剛乘,金剛乘最殊勝是無上瑜伽,其根本來自視師如佛的功德,要把上師視為佛而作依止。宗大師著廣論,主要是要成辦密乘果位,所以引用密乘經典,我的看法是如此。衹是修學下士道,不一定要視師如佛。我們以清淨意樂,淨化對上師的敬心及信心,要生起敬心及信心,在加行時可以禮拜、供養,但最主要是依教奉行,最殊勝的供養,就是如此。對上師生起極大的敬信心,讓我們學習獲得清淨果位。彌勒日巴尊者真正做到這點,他做了不可思議的供養上師,是他心續最圓滿的功德,最圓滿的果位。密續中強調依止上師瑜伽時,衹要好好相信上師,就可以獲得果位。
  在密乘經典中說:唯有觀修,不必擔心不會解脫,唯有信心,不用擔心不會獲得果位。宗大師非常仔細的解釋「唯有」兩個字,不是除了這個不需其他的,那末除了依賴上師外,不要其他的修行可成就果位,無上密也不用修氣脈明點等等,所以「唯有」不是表示其他不用學了,而是說無論修學任何無上密法門,都必須對上師信心才能獲得。尤其密乘經典說三根本:功德根本來自於上師,加持根本來自於本尊,事業成就根本來自於空行。所以很多人對此有所誤會,認為衹要對上師有信心就好了,其實不是那*瘥穠滿C上師瑜伽並不簡單,要經由不同角度,很多的道理觀察和學習,當我們了知上師瑜伽的內涵,就不造成許多上師和弟子之間的問題了。

    九、修心次第

    三士差別

暇身勝愈如意珠 遭逢難得唯今朝 難得易失如空電 此義觀思盡塵勞

  暇滿人身,能成辦大義利;暇滿人身難得易失,也說到無常。了知暇滿之義,及既得暇身應如何修行。學法時要有心力,心力由思惟暇滿而提陞。思惟暇滿分三:一、暇滿難得.二、暇滿義大。三、暇滿易失。我們修行的目的,暫時的增上生,以及究竟的決定勝,決定勝分為個人的解脫,及究竟的解脫,佛果位。第一經由思惟業果,讓我們斷除十惡業,由十善業成辦增上生道;第二由於對三藏的認識和學習,讓我們走上解脫之道,獲得解脫,是第一種的決定勝;第三經菩提心的觀修、學習,行六度萬行的菩薩行,由菩薩行而成辦佛果位。我們有三條道路,須遮擋的對象有三種:一、煩惱所造成惡劣的行為,如十惡業,身三語四意三。二、煩惱本身。三、煩惱遺留下的惡習氣,惡的串習,所知障。學習六度萬行來淨除惡串習,可以成就一切遍智。第三條道路,稱為上土道。第二條道路所追求的果位是個人解脫,主要的障礙是煩惱,去除煩惱的道路,稱為中士道。第一條道路是增上生,主要的障礙是十惡業,淨除十惡業的修行,稱為下士道。所遮有三,所求果位有三,走的道路有三,自然形成三士道。

(道炬論)
由下中及上 應知有三士 當書彼性相 各各之差別

  有三種的道路,各別不同的果位,性質不同,殊勝不同。由下中上三種果位,三種士夫所走的道路,稱為三士道,由此可知各各的差別。

若以何方便 唯於生死樂 但求自利益 知為下士夫

  下士道追求的果位,是後世人天的安樂。由思惟業果及深信業果,儘量避免造作惡因,行持善因而感得人天果報。因果有很多不同的層面,有淺有深。更有深細的業果,無法由肉眼見到,無法以正理抉擇的。那末我們要如何相信這些深細的業果呢?這和皈依有關,所以在下士道加皈依的理由。佛說法分現前分、粗分隱蔽分、細分隱蔽分三種。有些法是肉眼可見到(現前分),有些法是由思惟理由可決定的(粗分隱蔽分),有些是無法用肉眼見到,無法以正理思惟而決定,稱為細分隱蔽分。要如何了知呢?是由佛的開示,證明隱蔽分的存在。我們要相信佛所說的話,這與皈依有密切關係;首先須知佛是實語者,真語者,是不欺誑眾生。而且佛所說的法都是證量,沒有任何錯誤。因為佛說一切法,都為解除眾生痛苦。眾生痛苦分三種:三惡道的痛苦,輪迴的痛苦,所知障造成無法瞭解一切法的障礙。所以,佛陀為使眾生去除這三種障礙,說了很多法,先說解除輪迴痛苦的法輪,及很多成辦解脫的法門,在四諦講無常、苦、空、無我等性質,細微的無常是肉眼見不到的,但仔細思惟了知每一剎那都在轉變。經佛說出性空的道理,可以了知「我」確實惟名所取而安立的假相而已,並非我們所執著的那*滲u實。由四諦法輪,可知痛苦來自內心,內心痛苦來自煩惱;雖然我們從經驗可體會這些煩惱,但不知煩惱的根源,佛在諦法輪中說,真實執著是煩惱的根源。經由這樣反覆思惟和自己經驗,會體認到佛陀確實瞭解我們未曾想到的東西,未曾思惟過深奧的道理。現在知道解脫是可以成辦的,輪迥是可以離開的。佛陀說這些粗分的隱蔽分,沒有一點欺誑的,更何況肉眼看不到的細微的隱蔽分呢!佛陀一一點醒了。更深奧的道理,佛陀無所不知,也不會欺瞞我們。佛說業果的經典,不會有任何欺誑。因此思惟業果和皈依,有很密切的關係。



    下士道修心

  思量細微的業果,先要生起皈依的量。皈依分三種:上士道皈依的心量,不衹是為自己,而要為一切有情離苦得樂,急迫的想成就一切遍智,使有情獲得解脫,成就一切遍智的障礙是所知障,畏懼所知障的障礙,相信三寶能淨化內心的所知障。以此信心生起大乘不共的皈依之量。中士道目標為個人解脫,畏懼輪迴的痛苦,相信三寶能使他得到解脫,以此畏懼及信心皈依三寶,希求早日得到解脫。下士道所追求是後世人天的安樂,畏懼三惡道的痛苦,相信三寶能使他避免墮落三惡道。以此畏懼及信心皈依三寶,能得後世人天的安樂。畏懼三惡道痛苦,如何生起畏懼之量是問題。人身難得易壞,生命在呼吸間,死後隨業漂流,而今世所造大部分是惡業,可知所感的果;造作較重且多的黑業,感得三惡道痛苦的危險性較大。人何時死不知道,但一定會死,誰也無法救。要思惟死無常,生起對三惡道極大畏懼心,這種心使我們生起極大的皈依之量。皈依之後必須遵守皈依學處,是避免十惡業道。此說「若以何方便」,這「方便」即無常的思惟,對三惡道的畏懼心,皈依的學處等。「唯於生死樂」,唯於人天的安樂,人天道畢竟仍在生死輪迴中。「但求自利益」,為了自己得到後世人天的安樂。「知為下士夫」,這是下士道修行者,

    止修及觀修

  前幾天說過,要改善或淨化內心,就是靠修行;修行是反覆串習的意思。我們被自心控制,心被煩惱控制,雖想離苦得樂,但所獲結果是相反,痛苦多快樂少,所以反覆的串習,有辦法控制內心,自主的運用內心。心不受煩惱控制時,才是修行所要達的目的。內心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的情緒,一切皆由內心的串習所造成,平常如有個善的習慣,自然處於善的狀態。例如一位初學佛者,剛開始時不要說內心覺受的生起很難,連瞭解佛理都覺得很艱苦,會覺得佛法那*`奧,那*x難。但是經過不斷的學習,長期的修習之後,衹要一想到佛法的內涵,會馬上生起覺受,這完全靠反覆串習的力量。可知內心的改變是由串習而得到。
  以生起證量而言,由凡夫到聖者,在修行的過程中,可以顯明的了知內心的改變。以一位初學者,對一切誤認完全真實有,或無常法認為常法等。經過佛法熏陶之後,慢慢觀察常或無常,產生疑感也可分三階段:剛開始對認為無常的部分,產生偏向於常,但不如前的肯定,再次觀察可能是無常;無常的理由較多,常的理由較少,可能是無常,但無法肯定。經過慢慢的觀察,才生起對無常的瞭解,這還不是證量;但他知道無常是有理由,卻無法通達。再反覆思惟,生起定解,會覺得一定是無常,除此之外沒有理由安立常法,這時才稱為證量。我們內心的改變,是不斷的慢慢走上去,這種增上是靠串習及觀察的力量,使我們內心獲得改變。
  獲得證量之後,再反覆觀修所要瞭解的所緣境,一次又一次的觀修,首先是一種比量;比量是以理由證明的。經再次觀修之後,可以親眼見到與事物一樣,這時比量變成現量,可現證一切法的究竟性質,不論是無常或性空。因此,比量成為現量,也是靠串習的力量變成現量的。
  以上學的次第,首先聽聞,不只聽聞而要反覆思惟,覺得不衹是佛陀這*﹛A而且是正理可以安立的,產生極大的決定,假使我好好觀修,應該可得證量。我們先有希求心時,是思所生慧,觀修之後是修所生慧;修所生慧有二:一是蓄意的,一是自然成就的。蓄意非自然,當我們想內心產生極大覺受,衹是想,覺受無法生起。自然成就,是每次想,均能生起極大的覺受,叫做任運而生。
  對佛的信心,首先思惟三寶的功德;經反覆思惟之後,覺得我們沒有佛的功德,因而對佛功德生起極大信心,從心深處生起恭敬心。由思惟產生的信心有二:一是止修。一是觀修。這是由觀修的力量,對佛生起信心,當生起極強烈的信心時,應該讓這種感受持續,在保持這種強烈的覺受當下,安住在這種感受,專注一心緣這種感受持續下去,稱為止修。在止修覺受的力量漸漸衰退時,再次思惟三寶功德和慈悲等一切圓滿;當生起極強烈的信心時,再以止修持續那原有的感覺,這是止觀雙運的方法。觀慈悲心、觀信心、觀無常、觀空性時,以同樣的方法,把心轉變安住所緣境,不是把心刻意變成無常空性等。
是思惟無常或性空的性質,經過反覆思惟和觀察之後,當心生定解,有把握定之後,把心安住在緣無常或緣空性的止修。當內心開始散亂,無法如原有的堅固安住在所緣境時,再次觀察和思惟所緣的性質。這樣反覆以止觀雙修的方式來修學。所以修有二種:一是把心變成所修的對象,如信心和慈心的觀法。一是以心緣境的觀法。通常我們每天也在止修和觀修—衹是不同的所緣而已。如生起貪心時,儘量思惟觀察倒底怎樣的好的特徵,或如何美麗,儘量找好的理由,所以對某些人、事物,貪心一直增長中,這是刻意的觀察所緣對象好的部分的緣故。當我們產生貪心之後,讓自己沈迷於貪的感覺,這就是止修羅!所以說我們平常也有止修觀修,衹是對象不同而已!同樣瞋心也是如此,對一個人生起極大瞋心時,想盡辦法找出他的缺點,也是一種觀察,想盡辦法去傷害他。因此我們平常也在修止觀,要把止觀對象轉換善的所緣。我們修行的原因是要快樂,所以儘量讓我們未串習、未調伏的心,串習於善所緣境。在止修觀修時,淨罪積資非常重要的。比如同樣的老師,以同樣的時間,教導同樣的學生;學生以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精進學習,但所獲成果並不相同。這是很多因緣及夙生習氣有關,這是一點。第二與他個人的罪障輕重有關。第三是邪命,由世間八法接受他供物,這會造極大罪障。因為種種因緣,有的觀修所獲成就較高,有的毫無辦法,所以淨罪積資是非常重要的。我認識一些深山閉關的修行者,因為淨除了很多罪障,但當他們受到他人供養,內心有點不清淨,根據他們經驗,收了供養幾天之後,無法生起如前清淨的感受。我們每天喫別人東西,所以都不知道了。淨罪積資非常重要,同時以心反覆串習善法,這種串習是靠止修觀修。淨罪、積資、止修觀修三者並行,修才能有所成就,最重要是止修觀修。
在修的過程中分正修未修,正修時以止修和觀修相互運用,讓心維持在善念中。未修時儘量做淨罪積資,如禮拜、供養、億念三寶功德等。在正修時,從一個修菩提心或修慈心的修行者來說,為使內心恒續在所緣境,必須反覆的依正念正知,觀察內心現前所處的狀態。在未修時也必須依正念正知,觀察心是否同正修所緣一致,二者是不可分開的。在未修時,以無上瑜伽來說,分恰悟瑜伽,飲食知量,把我們的心日夜處於善法中。在未修時段,儘量讓自己的心與正修時相應,倘若能兼顧二者時段,未修的淨罪積資,可幫助正修時的修行!正修可以加強未修時段的善心,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如此反覆串習,自然夜夢都是吉祥的。甚至夢中也可憶念,如何正修如何觀修,夢境有關慈心悲心,醒來也會受到影響,對內心很有幫助。一個初學者正修時間應該短,次數多。



    念死無常

  至於止修觀修的對象,有很多種,但現在主要是講述無常。可能有人覺得一定會死,為何要念死無常呢?念死無常的用意,是讓我們不要浪費珍貴的人身;因為由人的智慧可以成辦今世的安樂,後世的安樂,永恒最究竟的安樂。假使不好好運用人的智慧,就會虛耗了人身。所以念死無常,讓我們珍惜每一時刻,每天、每月、每年,不讓它白費,才能不枉費暇滿人身的大義利。反覆思惟念死無常,對自己有極大義利。佛陀初轉四諦法輪時,第一是無常,苦、空、無我,所指的是最細微的無常,但必須經由對粗分無常的性質的認識,才間接了知細微的無常性質,粗無常就是念死。佛陀初轉法輪講無常,而快涅槃時也講無常。

(攝頌)
堪破猶如盧糠皮 日夜無間取心要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說明無常。

    皈依及業果

歿墮三塗終難定 救畏信必唯三寶 當行皈依極堅住 勿會學處衰減損

  說明業果。佛說:重業先報,人死後世到那裏,由業決定。假使黑業與白業同樣,則看今生的善業行的多,或是惡業行的多,決定去向。或以前所造業未感果剩餘的第一個黑業或白業,來做決定。假使臨終後隨黑業感果,即墮入三惡道受苦。
  「救畏信必唯三寶」,是皈依之意。皈依的因有二:一是畏懼三惡道。一是對三寶的信心。畏三惡道或輪迴的痛苦,尋求依靠救護,投靠安全的地方,可以救我們的就是三寶。相信三寶具有這種能力,首先必須認識三寶的功德。前面說過對三寶的認識,先瞭解法寶的功德,才能瞭解三寶的功德,進而瞭解佛寶的功德。畏懼分多種:沒有任何理由,因妄念而生的恐懼感,這不用觀修,不用思惟,因為沒有理由。這是第一種畏懼心,是不需要的。第二種畏懼心態,是無法避免的,思惟這種畏懼,衹有讓我們苦上加苦。因為無法解脫,這畏懼不要刻意思惟。但有一種畏懼的感覺,必須去思惟;畏懼假使可以挽救,
經由思惟畏懼的感受,自然會尋找解脫方法,來策勵我們尋求解脫痛苦之道,這是我們需要的。
  「當行皈依極堅住」,為了生起極為堅固的皈依,對於法寶的認識極為重要的,如果要透徹了知法寶性質,則不離空性;對空性沒有領悟,則無法生起極堅固的皈依,也就是真正皈依之量,來自對空性的領悟。經過如是思惟,認識法寶,進而認識佛寶和僧寶。完全肯定三寶是真正皈處,則成為佛教徒了;內心動搖疑惑,三寶是否有能力救我們,就不是佛教徒了。
  「勿令學處衰減損」,如果皈依量極為堅固,就要遵守皈依學處。

黑白業果善巧思 堅決如理修取捨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這就是皈依學處,遵行十善業,斷除十惡業。因為由動機而造作的行為,產生二種不同性質的果,分為善惡二種業;想要快樂,取名為善業,痛苦的,取名為惡業。由動機不同,所以產生不同的感受。業分身口意三業,身業口業來自意業,意業為身口業的根源。造業時是由意樂加行,業又分白業黑業雜染業三種。
  因果不斷在變化中,由於我們造作很多好與壞的行為;這個行為與動機有關,行為本身是果,也是因,它影響後果的產生,這種特殊因果與動機有關,所以稱為業。業本身是因,而我們不以種子或桌為業,因為它與動機無關。我們身語的行為是直接與動機有關,故稱為業。造業時有對象、意樂、加行、究竟,由此四層次來決定業是否圓滿,所以業的行相講非常廣泛的。業果可能今生感,可能來世感,也可能後後世感,這是不一定。許多佛教論師爭論,造作的業未感果前,需要等幾世才感果,業到底是何狀況?業是在隨眠狀態中,也稱習氣;習氣本身是無常性質,有感果的能力,它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歸類於不相應行法。習氣所依是意識,十二緣起的第三支識,即因時的識(因位識)。講更細微時,當緣空現量三摩地時,即現證空性「三摩地,所現起的量都是緣空三摩地,這時惡習氣到底依何識而存在呢?因為所有意識都成現空證量,現空證量意識是不允許以前的惡業種子存在,這時惡業種子依何而住呢?因為有很細微的爭論,我們說原有惡習氣是依附唯我的假名上。所以業的依附處可分為二:一是屬於堅固的,在唯我的假名上。一是屬於不堅固的,在十二緣起第三支因位識。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說得很詳細。因由煩惱造作身語不善行為,會感到痛苦的原故,要斷除重的十惡業,相反的就是十善業。遠離了十惡業,儘量行持十善業,使我們遠離三惡道。為使我們獲得決定勝,就是解脫和佛果位,這不是一生一世的問題,要多生多世的努力精進學習,因此要持續獲得人天果報。如我們八圓滿的暇身的功德,而有能力快速地走上解脫之道。
  為使能快速成佛,應修八異熟功德:一、壽量圓滿。長壽久住,依不損害眾生得長壽,施諸醫藥得無病。二、形色圓滿。身材適中,諸根無缺,眾所樂見,施莊嚴妙色可得。三、族姓圓滿。生於世間受人恭敬稱揚,依無慢心恭敬他人,猶如僕使。四、自在圓滿。受用資具無缺,應修布施。五、信言圓滿。有情信奉言教,由遠離四不善口業。六、有大名稱。大名譽,發弘願修善業,供養三寶尊長父母。七、具男性。當時的社會男性地位較高的關係。八、有大力。身力心力,少病無病,由協助他人或代作施飲食等。
圓修聖道所依性 咸未今獲絕增進 通具斯因當勤學 三學妄染成墮罪
故特淨障實關要 恒具四力勵行懺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懺悔淨障,分懺悔及防護二者,防護今後不再造作惡業,否則永遠無法懺盡的,所以最主要是防護未來重造惡業。已造惡業可以懺淨。因懺悔力量不同,有些業可以、水遠不會感果,有些業感輕微的果,即是重罪輕報,有的業可以延後感果,這同懺悔力量有關。懺悔以四力對治。一、追悔。對往昔所造惡業,生起極大後悔,把惡業視同毒藥,不慎喫了進去,急想排泄。二、對治力。把往昔所造惡業,由善業力量淨除。拜三十五佛,或念百字明咒。或不動佛心咒,以這些善業的力量對治往昔所造。三、防護力。由三寶為證,願以後不要造作三門惡業。四、依止力。依止皈依及菩提心。

    中土道修心

(道炬論)
背棄三有樂 遮止諸惡業 但求自寂滅 彼名為中士

  三有即三界,輪迴之意,在人道天道、色界、無色界,這種安樂的感受是不堅固的,因為隨時會改變。如人間追求的安樂,不是永恒究竟的,有時會消失,變成痛苦的性質,甚至帶來負面的影響,可知世間的安樂是靠不住的。連外道的禪定修行者,為了證得內心的安樂,把斷除世間安樂視為對象,因而以禪定力量斷除。在第四禪以上無任何有漏安樂的感受,完全處於無記狀態,這是內外道共同的。使我們輪迴的業,有善業、惡業、無記業;惡業在下士道已經說明,必須斷除,在此不衹是惡業要斷除,能成辦世間安樂的業,也應該斷除。總而言之,能使我們生於人天道的業要斷除,生於色界無色界的不動業,也該斷除,因為仍在輪迴中。如何斷除呢?要了知業的根源來自無明,應針對無明作對治。
  「背棄三有樂」,刻意斷除輪迴的業,去「遮止諸惡業」,諸有漏的善業,能使我們輪迴的業。「但求自寂滅」,但求個人解脫而精進的,稱為中士夫。在此為奠定大乘基礎,稱為共中士道。
  瞭解痛苦根源來自煩惱,煩惱是由於無明,因此針對無明觀察,從內心深處真正體會無明是可斷除的;明知可以斷除,為何要受無明的顛倒執著而承擔痛苦,因此從內心深處對無明造作痛苦,生起極大厭離心,稱為出離心。這是內道所不共的出離心。

(攝頌)
苦諦過患不凝思 如實求脫不為生 集轉次第不轉念 不得正解斷根本

  真正要思惟苦諦的過患是行苦,是輪迴的痛苦,無自主的能力,因為被煩惱控制,無論造何種業,皆由煩惱指使,我們的主宰者是煩惱,主宰煩惱者是無明。煩惱的名字是痛苦,是負面的情緒。如被它控制,一定痛苦。



  斬除四魔:以煩惱障及所知障作二種作解釋。以煩惱障來說,煩惱魔是煩惱本身。死魔,因有煩惱,所以必須生死輪迴,死魔是煩惱魔的果。五蘊魔,因有煩惱必須無自主地接受苦蘊的身軀,由身軀帶來的病苦、老苦。天魔,因有煩惱故,所以遭遇外來的障礙,是世間的,造成修法障礙的魔,外來非人之魔,非人的障礙等。以所知障說明,所知障是所知障本身。死魔是不可思議的涅槃,菩薩們的死是自主的死。蘊魔,由往昔煩惱的惡串習產生的意身生,不是肉身。真正的魔是煩惱,每個人都有煩惱,很可能成為魔了。就像刻意讓自己生起貪心、瞋心,別人在對治煩惱,我們卻阻擋修法,與魔無二。經說:魔不一定有腳。我們以為魔長的很恐怖。「苦諦過患不凝思」,我們不去思惟煩惱所帶來的痛苦,未曾體會煩惱是我們真正的仇人,出離心就無法生起。「如實求脫不為生」,強烈的希求解脫心,早日離開輪迴痛苦。十二緣起流轉次第,如不好好修習,「集轉次第不專念,不得正解斷根本」,無法斬斷輪迴的根本。雖然知道煩惱是我們仇敵,也想得到解脫,但不追究根源更不瞭解如何對治,對解脫希求心,衹是希求而已,無法實現的。當我們知道煩惱根源,才能相信是可以斷除的,解脫是可以實現的,就會生起極強烈的希求解脫心。
  當然,煩惱的根源是無明,無明是對實際性質錯誤的認識,顛倒的執著,正對治無明的證量有粗細層次,比如獨立實體的我執,及真實自性的我執;只瞭解獨立真實的我空,雖能斷除獨立真實的我執,但不能斷除自性的我執;了知自性空的我,不但斷一自性的我,而且獨立真實的我執也一併斷除。煩惱最主要根源是自性我執,如自性我執未斷,煩惱水遠存在,衹要遇緣,煩惱自然生起。阿毗達磨論所說我執,並不是最究竟的,就是該論所說的性空,也無法證得阿羅漢果位。所以要仔細學習宗義。

度越有海堅痛念 曉了輪迴何所系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衹有出離心是不夠的,必須知道輪迴的根源,由何繫縛而造成痛苦。當我們知道輪迴的根可斷,解脫是可能的,則對解脫的希求心會非常堅固,而且有把握修行可以得到解脫。否則希求心衹是一種期望而已。
  中士道所說四諦內涵,是大小乘共同基礎,也是佛理的根本。在宗大師的廣、中、略論都說,四諦和十二緣起的流轉還滅次第,是大小乘共同基礎,所以引導弟子趣入之前,先介紹四諦十二緣起。四諦流轉次第的思惟,依據十二緣起生起還滅次第的思惟;十二緣起的還滅和流轉次第,分三士道作思惟。下士道者思惟,由無明對業果產生毀謗的邪見而造惡業,由惡業的習氣種植在第三支識田中,由意識帶來後世墮三惡道苦蘊的痛苦,最後又慢慢形成觸受等。圓滿了三惡道的十二支緣起。中士道者思惟由無明而造業,由業而感無止境的輪迴。上士道者思惟,因上士本身有所知障,因而無法通達一切,行六度時因由所知障而感疲倦,也會帶來煩惱,取名為煩惱無明。由前無明遺留下習氣,及無漏業而產生意生身,由意生身感得不可思議的老死等。真正的解脫最主要依空正見,是無明的對治力,道功德滅功德所以產生,真正的解脫是心法上的空性。
  因為不瞭解空性所以輪迴,對心的究竟性質,誤認為自性有、真實有,而造作種種業,感得輪迴的痛苦;認識心的究竟性質是無自性,由這種空正見慢慢淨除了原本的顛倒執著。這種淨除是在心法的性空中,而淨除原有的顛倒執著。當我們在心法徹底的淨除煩惱時,是在心的性空中淨化,內心的性空,就是解脫,所以解脫的性質,就是心識的性空。言解脫,必須由性空認識解脫。言解脫之道,也必須由性空的認識成辦解脫之道。言輪迴,因為不瞭解性空,所以輪迴。輪迴和解脫,最主要是否瞭解空性。
  對治煩惱障的主要力量是空正見,不是比量的,而是現量的空正見,才可以直接對治;所以緣空的毗缽舍那和奢摩他,雙運是非常重要。佛陀要講三學的原因在此,必須有緣空的智慧,是屬於慧學。為了成辦緣空三摩地,在之前先要止觀雙運,為成辦奢摩他,所以講定學。成辦定學的基礎,就是戒學。奢摩他並非容易成辦的,必須廣大資糧,由戒學可以成辦。要戒清淨,平日多注意身心的行為,保持正念和正知,觀察到底有無違反學處,由平日串習正念正知,才能建立定學。故戒學成辦定學,由定學輔助慧學。成辦緣空三摩地和毗缽奢那,就是緣空止觀雙運;反覆串習止觀雙運,才能成為緣空的現量,也就是緣空現量三摩地。所以下下學的基礎穩固,很容易進入上上學的狀況。

    發菩提心

(道矩論)
若以自身苦 比他一切苦 欲求未盡者 彼是上士夫
為諸勝有情 求大菩提者 當說諸上師 所示正方便

  由共中士道的基礎,了知煩惱帶來一切痛苦,而且煩惱可斷除,解脫可以成辦。因為追求快樂,必須得到解脫。離苦得樂,一切有情皆然,我能棄一切有情而不顧嗎?經由自他換思惟,或知母念恩報恩的思惟,其他有情也要離苦得樂。因此為了有情安樂,必須努力精進利益他人。而對他們生起悅意慈心,完全愛他之心,不使他人受到一切痛苦,就產生了悲心。緣一切有情的悲心強烈的話,自然會為一切眾生解決痛苦,想要承擔一切的責任,解決一切痛苦,為有情做一切事,這叫做清淨意樂。由慈心悲心清淨意樂,生起菩提心。「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不衹是自己痛苦要斷,而一切眾生的痛苦,都想要斷除的希求心,稱為希求他利之心。由於他利之心,而產生了希求菩提之心。「為諸勝有情,求大菩提者」,因為自己未解脫,無法讓他人解脫。如果不知他人根器,是無法說出適合他根器的法,為了知眾生根器不同,必須成就一切遍智,成就無上菩提。稱為上士道。

(攝頌)
發心勝道木根元 饒偉行處堅基依 盡二資糧點金石 無邊善海聚福藏

  謂菩提心是一切殊勝大乘功德的根源,大乘功德不論是因時的功德,或是果時的功德,都是來自菩提心寶所生。
  菩薩們饒益一切有情的菩薩行,都是偉大的、具有勇氣的菩提心寶的菩薩行。有了菩提心,將成為大乘的行處菩薩行,而且可以圓滿自他二利,為成佛之因。如果無菩提心,不論做布施或清淨戒行,都無法為成佛的六度萬行。



  有了菩提心,一切善行均能快速成辦,這資糧是成佛之因,否則做任何善行,均不是成佛之因。有了菩提心,如同點石成金,以少物施螞蟻勝過廣大善行。因為菩提心是普緣一切有情,眾生無邊,自然所獲無邊功德。菩薩們願以無限的時間,利益一切眾生,所感的果是無限的。

諸勝佛子照見知 菩提心寶最極要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一切具有勇氣的佛子們,如實了知如何善巧圓滿自他二利,菩提心雖是直接為有情而犧牲,但卻隨順成辦自利,因而非常善巧的圓滿自他二利。菩薩們知道菩提心的利益,把菩提心寶視如已命珍貴的保護著。

(道矩論)
對佛畫像等 靈塔正法前 以花香諸物 作豐盛供養
亦行普賢行 所說七支供 以至菩提藏 不退轉之心
淨信三寶尊 雙膝著於地 恭敬合掌已 先三遍皈依
次於諸有情 先起慈心觀 生三惡趣等 及死歿諸苦
所有諸眾生 為苦所苦惱 欲度脫眾生 出苦及苦困
當發菩提心 立誓永不退 如是發願心 所生諸切德
如華嚴經中 彌勒廣宣說
讀彼經或從師聞 無邊功德菩提心 知彼功德為住彼 如是一再發其心
勇施問經等 廣說此福德 摘彼唯三頌 今且錄於此
菩提心福德 其中若有色 充滿座空界 福猶多於彼
若人以珍寶 遍滿恒沙數 一切佛世界 供世間怙主
若有人合掌 心敬大菩提 此供更殊勝 其福無邊際

  當我們對菩提心的修持,已有覺受,及已長期的修持者,這時應該遵守菩提心學處,受願心儀軌,願心學處。
  菩提心是佛法最究竟的心髓,為我們積聚二資糧圓滿功德的佛果位,主要來自菩提心的生起及修持;有菩提心才能成佛,無菩提心造更多善業,無法為成佛之因。佛大慈大悲說了四萬八千法門,主要的意趣,讓眾生生起利他的功德圓滿的菩提心,這是轉法輪的究竟意趣。菩提心是一切善心中最殊勝、最珍貴的,如能了知菩提心的功德,因菩提心帶來的利益,而且由人身才能成辦,就會覺得暇滿人身是非常珍貴的。如果能獲得菩提心,相信不只今世,生生世世都能走上很堅固的安樂之道。因為瞭解菩提心的功德,而菩提心必須由人身才能成辦,則更能深深體會暇滿人身難得,而積極積聚增上生的資糧,更能體會上師的恩惠,生起依止善知識之量。對宣說教導菩提心的上師,該生起極大的敬心。我以個人體驗菩提心的珍貴,初中後都能使善業圓滿的主力。生起菩提心則不用說,對菩提心稍有點覺受的,內心即產生強烈安祥的感受,在安祥中又具有極大的敬心信心,而帶來一種強大的力量,不會感到灰心,同時又有悲的感覺,所以是悲喜交集,內心水遠是那末清涼。當遇到許多困難或非常灰心時,菩提心有股力量,使處境改善。寂天菩薩說:在輪迴時我們利益他人的善心越強烈,安樂就會越多。在修道時有菩提心,會快速淨除罪障積集資糧。在果位時,雖有一切遍智,如無菩提心,佛的事業也會間斷。佛的事業不會間斷,因有憐愍眾生的大悲,以及大菩提心,因此佛事業永不間斷。有菩提心讓我們初中後善業圓滿,且獲得永恒的安樂,如同如意寶,給我們想要的一切。
  無上密即金剛乘不共的修學,亦即能成辦色身及法身的不共修法;成辦色身不共的瑜伽,先要生起強烈希求色身的希求心,否則就不會想修這種瑜伽。假如無法積極修學,無法成辦金剛乘的成就;沒有菩提心無法與大乘相應,更不用說與無上瑜伽相應。成辦法身亦如是,這時空正見是非常重要的。金剛乘不共的加持及成就,主要以菩提心為基礎。
  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利益他人的善心愈強,他的安樂愈多。以經驗可知這是事實,利他的善心強,人們都會稱他是善良人,因他善心不會損害他人的行為;一個缺乏善心的人,時常造成他人的煩惱、傷害,不只自己內心不安寧,而所造的行為,最後衹是痛苦而已,毫無益處。因此,不如放棄損害他人的行為,儘量幫助他人,當下不只內心感到安樂,因有善良的行為,可以讓你獲得後世的安樂;而且更強烈的心力,即使遇到困難也會迎刃而解。還會想要面對的,不衹是人。我們知道,越暴戾的動物,很難與其他動物相處;越溫馴的動物,很易和其他同伴相隨。所以根性越溫柔的人,伴侶越多,受到幫助就越多,故安樂越多;相反的,個性暴躁者,當然缺乏了朋友,也就缺乏快樂,世間也會如此認同。寂天菩薩說:不要說一生,每時保持善心,相信每時都安樂,每天保持善心,每天安樂,每月安樂;每月安樂每年就安樂,每年安樂不就是一生安樂了!又說:甚*s自己?目的是甚*H無論是暫時或究竟目的,應該犧牲自己奉獻他人;把身口意善業及一切行為奉獻他人,讓他人享受。如果我們刻意讓自己生起這種心力時,本以為會抱怨或憤怒時,自然消失了,自己不會操心煩惱了。又說: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我住世間,為除眾生苦。我們可知寂天菩薩的心量。他說:我是生或死,都是為他人。如果我們生起這種心力,成佛一定有希望了,才算跨上新的成佛之道。阿底峽尊者說:如同日月的菩提心,即使歷經多劫,也必須努力修學。日是代表勝義菩提心,月是代表世俗菩提心。我們要走的路是菩提心,最究竟安樂的唯一道路;能讓我們抵達最究竟安樂的境界,應該修持菩提心。
  所以不論何時,都應觀修菩提心,讓自己生起菩提心。在快樂時生起菩提心,不會因別人讚美而生我慢,也不會因他人美好而嫉妒;遇到困難時生起菩提心,不會被人打倒而感挫折、失望。因為菩提心永遠帶來一股強大的心力,所以生時應該修學,可以讓生活有意義;死之時,應以菩提心死。菩提心絕不欺誑,讓我們走入歧途。所以導師釋迦牟尼佛經過長期的觀察,以及個人的經驗說:最殊勝的法門就是菩提心。因為有菩提心,才能圓滿最究竟的利益。讓我們生起對菩提心功德的極大歡喜心、希求心之後,應該決定所要做的、所追求的唯有菩提心。以這種極大心力接受願心儀規。
  在道炬論中說明,受願心儀規之前,以七支供養來淨罪積資。現在不念供養文,以簡單介紹,你們作觀想。觀想前方釋迦世尊,四週有慈尊、文殊、龍樹、世親傳承上師,以及大成就者,總之,對我們有極大恩惠的諸上師,都在我們前方虛空中。第七世紀佛法傳入西藏,西藏的上師一直到現在,有很多大瑜伽師弘揚正法,為度眾生努力精進學習,把佛法發揚廣大,使我們在五濁惡世,能聽聞到這清淨正法,應該觀想這些對我們有恩的傳承上師,在我們前方虛空。你們也應該觀想當初在中國內地所有大成就者,也安住在前方虛空。同樣的越南的大成就者,也安住在前方虛空。作為我們禮敬供養的資糧田。觀想自己的四週,一切如母有情圍繞在自己身旁,他們如我一樣有離苦得樂的心,同樣有權利去除痛苦,他們有能力成辦所追求的安樂。個人的安樂衹有一人,一切有情的安樂是無量無邊。我們應該好好觀察、抉擇,應該費很大心力,成辦個人的安樂呢?或是犧牲自巳利益成辦多數人的安樂呢?甚至損害別人,犧牲別人的安樂,成辦自己的利益呢?這對個人來說,也不會帶來真正的安樂。無始時來一直為自己安樂,想盡辦法賺錢滿足自己安樂,至今仍未得到安樂。我們一直皈依著愛我執,滿足安樂。真正得到了嗎?仔細想一想。
  在我們前方資糧田諸佛菩薩,都為他人犧牲,努力行菩薩行,圓滿一切功德,淨除一切罪障。一切圓滿功德,是由利他而獲得。前方資糧田諸佛菩薩的功德,是由利他愛他心而證得,而我們到目前為止,生死輪迴的痛苦,及一切不吉祥,皆由愛我執而生。今天我們應該好好思惟抉擇,要跟愛我執走,抑或愛他心走。假使我們想得到真正快樂,也要他人得到同樣快樂,應該放棄原有自私的想法,放棄愛我執,讓自己生起真正的愛他心吧!

    受願心儀軌




  七支供養:
  一、禮敬。表示對三寶尊敬而禮拜。從內心深處尊敬三寶,首先必須認識三寶功德是我所未具的,從骨髓生起信心及尊敬。再思惟三寶的身口意功德,最主要的是意功德,佛陀大悲與大智。
  二、供養。可以觀想有主供養,如自己的身財善根(纍積的一切善業),觀想供  獻給前方的資糧田,讓他們利益一切有情。無主供養,世間一切美好的寶藏、山河大地等,觀想供獻給前方的資糧田。為了佛菩薩歡喜主要的是自己的善業善行,化成供品作供。
  三、懺悔。合掌,觀想我們雖然不想要痛苦,但因許多錯誤認識,造作很多痛苦的因,必須無自主的承擔痛苦的折磨;無論是身的病苦或是心痛苦,心苦由於煩惱;身苦由於業,業由於煩惱。我們知道身心的痛苦,都來自煩惱。煩惱是我們真正的仇人,我們為何聽命仇人使喚呢!因此,以前聽由煩惱使喚,造作一切不當行為是錯誤的。今天我立下承諾,絕不再追隨煩惱,造作與煩惱相應的業。而往昔所造一切罪障,今在三寶前,我毫無隱瞞一切過失,悉皆懺悔,從心深處我願改過向善。
  四、隨喜。首先隨喜佛功德。導師釋迦世尊當初如同我們受煩惱控制,無自主的輪迴,他了知煩惱根源顛倒執著是可以斷除,進而精進修學空證智慧,生起大悲心,行菩薩行。圓滿了二資糧功德,成辦佛果位。直到虛空未盡之前,永遠為一切有情貢獻一切。我們應該隨喜佛陀不可思議功德。清淨地菩薩已斷除了煩惱障,雖未現起一切遍智,但對法的事業與佛無二,可以隨眾生根器說法,努力度眾的偉大事業,我們應該隨喜不可思議的利眾精神。初地至七地菩薩,雖未斷煩惱障,他們以空證現量,斷除了見道所應斷的三結,內心獲得清淨,而且一直精進修學廣大的菩薩行,為一切有情的安樂,確是真正的勇士,他們有極大勇氣走上成佛之道。隨喜他們的精進及功德。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雖未斷除見修二道所應斷,看來與凡夫無二的強烈煩惱,他們在努力與煩惱鬥爭的情況下,卻能把一切迴向有情,他們以無比的勇氣,生起了難成能成的菩提心。雖未獲得任何滅諦,卻能在煩惱纏縛中,生起強烈心力的菩提心,值得我們隨喜。隨喜他人及自己的善根福報,今生有緣能聽聞大乘教法菩提心法門。
  五、請轉法輪。針對勝印身而作請求,這是佛化身之一。佛有十二相示現,從兜率天降生至涅槃。佛陀成道之後,四大天王勸請轉法輪。
  六、請佛住世。佛陀度化眾生緣盡時,示現涅槃相,許多弟子及菩薩們請求不要涅槃,長久住世轉法輪。
  七、迴向。我們所作的一切功德,希望布施給一切有情成就無上菩提。皈依發心,應具大乘不共皈依,所緣一切有情,為一切有成就無上菩提。

    皈依文

希願度脫有情心 諸佛正法與僧伽 直至圓滿菩提前 我與汝等恒皈依
具足慈悲與智慧 為利有情我精進 今於佛前誠敬住 發起無上菩提心

    使已發心堅固增上。

乃至有虛空 以及眾生住 願我住世間 為除眾生苦

  願心儀軌主要讓我們別忘了珍貴的菩提心,我們應反覆思惟,儘量串習菩提心的修持,讓自己生起這顆珍貴的心,希望你們每天多讀幾遍,回憶菩提心的功德,生起珍貴的心。

(道炬論)
既發菩提願心已 應多勵力遍增長 此為餘生長憶念 如說學處當遍護

  受願心儀軌之後,應多反覆回憶菩提心功德及內容,讓自己生起菩提心。如能生起菩提心,如實的遵守菩薩學處。不只今生,於餘生乃至未證中間,修四白法,遠離四黑法,不忘失菩提心。四黑法:一、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具德等。二、於他無悔令生追悔。三、說正趣大乘者的惡名等。四、於他人現行諂誑。四白法者:一、於親教軌範等殊勝境前不說妄語欺騙。二、對一切有情心正直住。三、對一切菩薩宣揚真實功德。四、不樂小乘令受正等菩提。

除行心體諸律儀 非能增長正願心 由欲增長菩提願 故當勵力受此律

  雖是願心功德不可思議,但未遵行菩薩行,則行心無法增長。為欲增長菩提行心行菩薩行,應受菩薩戒,行菩薩學處。當菩提心的感受能任運成就時,為使感受能堅固故,應受願心儀軌,既受後想要直接行菩薩行,應受菩薩戒。假使我們菩提心具有急求解脫的戒體所依,菩提心才能成辦最殊勝的所依處。若當具餘七 別解脫律儀 乃有菩薩律 善根餘非有  恒常具足七種別解脫的戒體,才能由此建立清淨而堅固的菩薩律儀,除此之外,別無比別解脫律儀更殊勝的菩薩戒所依了。

七種別解脫 如來所宣說 梵行為最勝 是比丘律儀



  於七別解脫中,最殊勝的為此丘戒體。佛陀親自說:有清淨比丘的地方,才有佛法;沒有清淨的僧團,沒有佛法。又說:在何處具有清淨的三學,我毋須擔心。不擔心沒有佛法之意。在大乘教典不只讚歎比丘的戒體,而在別解脫經中,也常讚歎比丘戒體的功德;在無上瑜伽部,時輪金剛續內,同樣的讚歎比丘戒體最殊勝。

當以菩薩地 戒品所說軌 從具德相師 受此彼律儀
善巧律儀軌 自安住律儀 堪傳律具悲 當知是良師
若努力尋求 不得如是師 當宣說其餘 受律儀規則

  菩薩戒和別解脫戒及金剛三昧耶不同,別解脫戒及金剛三昧耶,依上師傳授才能獲得戒體,菩薩戒如能找到具德上師,應由上師來得戒體,如未能遇到具有條件上師,也可以在佛像前來獲得戒體。

如昔妙吉祥 作虛空王時 所發菩提心 此處當詳述
我於依估前 發起正覺心 筵眾生為寶 除彼輪迴苦
從今至證得 無上勝菩提 不起急害心 慳恪與嫉妒
當修勝梵行 當斷罪及欲 欣喜戒律儀 常隨諸佛學
自不樂疾速 取證大菩提 願為一有情 住到最後際
當清淨無量 不思議佛土 普令十方界 稱揚我名號
一切身語業 我皆令清淨 意業亦令淨 不作諸惡業

    主要說明菩薩學處。

自身語心清淨因 謂住行心體律儀 由善學習三戒學 於三戒學起尊重

  得菩薩戒體後,行六度萬行菩薩行。三戒學即律儀戒,止一切惡法。攝善法戒,行一切善法。饒益有情戒,利一切有情。

    菩薩行

(攝頌)
布施滿願如意寶 摧伏慳吝勝寶器 無畏心生菩薩行 美譽十方恃遍揚
此義了知身資具 悉捨趨善善士依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布施行,布施時應觀察該施不該施。布施時最好對無自性的認識,作施最為殊勝,即施的對象,施者,施物三輪無自性。

戒乃洗淨惡垢水 除熾熱惱沁月光 猶如須彌眾中尊 具戒無畏眾悉禮
諸善士於誓承戒 當如護眼而受持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菩薩最主要遵守的戒體,以上所說的三聚淨戒。須淨除的過患,即自利作意,由愛我執所生的一切,由自利而生的行為。這是應遮止的過患。菩薩戒體由此遠離自利的行為。

具忍力者最勝飾 摧惑妙善最極致 瞋蛇之敵金翅鳥 防禦惡語堅甲胄
此義了知勝忍甲 繁多如理精專行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忍辱分三:對他人造成傷害,刻意讓自己苦行,法忍。忍辱修行的方法,入菩薩行論有很詳細的說明。

披帶堅禦精進甲 斷證功德弦月增 眾行進趨具義利 所作終悉如願成
知此懈怠盡淨除 偉大精進佛子行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精進部份,入菩薩行論有詳細說明。

(道炬論)
如是勤清淨 菩薩諸律儀 悉當能圓滿 大菩提資糧
福智為自性 資糧圓滿因 一切佛共許 為引發神通

  福德及智慧是成佛的二大資糧,為了快速圓滿故,所以諸佛共許菩薩們為利眾,必須成就神通。所知障是要以空證現量斷除,主要是智慧,智慧品要廣大增長。方便品也非常重要,假使利眾事業不廣大,福德無法速積圓滿。

如鳥未生翼 不能空中飛 若離神通力 不能利有情
具通者一日 所修諸福德 諸離神通者 百生不能集

  為廣大利眾,必須神通力,否則不能了知他人根器,無法說出與他相應的法,善巧的化度,具神通者的利眾事業,與無神通者有很大差別。

若欲速圓滿 大菩提資糧 要勤修神通 力成非懈怠
若未成就止 不能起神通 為修成止故 應數數策勵

  應該精進成辦神通,為了成辦神通,奢摩他很重要,即禪定程度。沒有奢摩他,無法任運神通,所以修奢摩他,為快速圓滿二資糧。

(攝頌)
禪定乃心具權王 等持不動如須彌 運持悉人善所緣 身心具得輕安樂

  禪定的功德如同國王,它控制了心,使心安住於所緣境。以禪定心專注一處時,叫做等持,不會散亂動搖,如須彌山堅固。安住所緣境又能隨心觀察,會帶來身心輕安,這並非密宗的大樂,是如意足身,如意足心,遠離身心過患,具足身心堪能的安樂,身心輕安之意。
知此所有大瑜伽 息心散亂恒依定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了知這道理的所有大成就者,在資糧道中品以上,他們的道證功德,是由止觀雙運得。

(道炬論)
止支若失壞 即使勤修習 縱然經千載 亦不能得定



  止是奢摩他之意,支是成辦奢摩他的因緣。定,此處是指奢摩他;要成辦奢摩他,戒必須清淨,飲食知量,要成辦九住心,寂靜處,心不散亂,以上是成辦奢他的因緣。
  修止的障礙是昏沈及掉舉,使自已遠離禪修,內心必須具有調適的能力。當內心低沈時,提高心力,不致入睡,當內心高昂時,把心力放鬆,才不會散亂,能專注在所緣上。內心高昂時,思惟煩惱過患,生死輪迴的痛苦;昏沈想睡覺,思惟暇滿義利,三寶功德,求解脫及一切遍智的利益。我們真正瞭解解脫,對解脫有極大希求心、歡喜心,心力自然提高。我們必須隨時具有調適的能力,否則禪修一定會遇到困難的。辨中邊論說遠離五過失:懈怠、忘聖言、昏沈及掉舉、作行、不作行。以八斷行:信、欲、勤、安、念、知、思、捨對治。必須瞭解。禪修有淨除染污地的所緣,有清淨地的所緣,及週遍所緣等。我們無論外在的事物,或緣內在的感受,都應該固定一所緣,輕易更換即無法成辦。禪修最主要是專注一所緣,在未成辦奢摩他之前,必須固定一所緣境。奢摩他成辦之後,如意運心,這時已有堅固止力的證量。如安住佛像為所緣境時,會立現佛的影相,這影相即所緣境。佛像最好不超過二寸,身軀瘦一點,有光芒,依這些特徵緣佛像。禪修時也有以本尊瑜伽的修持方式,如緣氣脈明點等。禪修最主要是正念,不忘失原有的所緣境,內心不應像平時那樣散亂,訓練內心固定於一所緣境,不讓任何外緣令心動搖,這時正念非常重要;有了正念,心如栓柱,絕不動搖。禪修最重要的是經由正念正知,讓心恒續於所緣境。
  當我們觀所緣境,覺得不清楚,好像沒有原有光明,表示昏沈快要睡覺了。另有一種情況,可以清楚住所緣境,但內心無法抓緊,有些鬆弛的感覺,這屬於細沈。掉舉即散亂,內心所想與所緣境毫不相干事,是粗分掉舉。當善所緣時,內心很快往他方面想,無法定下心來。但他是安住所緣境上,心卻外逸,這是細微掉舉。當內心掉舉散亂時,心起伏高昂,這時可放鬆一點。當生起昏沈時,要把心力提高,真正的平衡,靠自己的體驗,何種情況才能令心平衡,這和身體四大調和有關聯。經過不斷串習,遠離了昏沈掉舉,內心得到自在的能力,任運任何所緣境!而能長久隨心所欲,如意運心,經由九住心而獲得身心堪能、輕安,才算奢摩他。
  獲得奢摩他後分二:出世道的禪修,斷除煩惱而得解脫。世間道修持,如外道以粗淨相作意成辦初禪,以初禪成辦二禪近分、二禪、三禪,乃至非想非非想天,這種以粗淨分修法,壓制煩惱現行。

故當善安住 定資糧品中 所說諸支分 於隨一所緣
意安住於善 瑜伽若成止 神通亦當成

  說明奢摩他修法,及成辦奢摩他之後,就能獲得神通。離慧度瑜伽 不能盡諸障離空正見慧,無法斷除煩惱而得解脫,所以必須修空性慧。

為無餘斷除 煩惱所知障 故應具方便 修慧度瑜伽

  具有空正見及禪定力量,衹能斷除煩惱障,不再輪迴,不能斷除所知障。為了斷所知障,必須具菩提心方便,修學六波羅蜜多。
般若離方便 方便離般若 俱說為繫縛 故二不應離

  這二者如鳥雙翅,缺一不能飛;二者分開不能得大菩提。

何慧何方便 為除諸疑故 當明諸方便 與般若差別
除般若度外 施波羅蜜等 一切善資糧 佛說為方便
若修方便力 自善修般若 彼速證菩提 非單修無我

  說明福德及智慧雙修,不是只修慧。

(攝頌)
深慧乃如見導眼 輪迴根本摧破道 無餘教乘贊德藏 除癡迷暗最勝燈
知此求脫諸賢善 深道力力勤觀修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必須修空性的智慧,智慧分二:世俗五明智慧及勝義空性智慧。前面說過煩惱的根源,是對究竟性質的錯誤認識,就是無明,把一切法視為真實有、自性有,而產生煩惱。經過仔細深思觀察,了知不是真實有、自性有,斷除自性有的執著。因此,惟有空正見才能斷除煩惱的根源。所似「深慧」了知最細微的究竟性質是無自性的,如同眼晴一樣見到解脫是可以成辦的,由性空的智慧斷除輪迴根本,引導我們走上解脫之道。無餘教乘贊德藏,佛陀的一切教授,主要為使眾生瞭解性空而說,性空的內涵猶如八萬四千法門的心臟,所以一直贊空正見的功德,如同破除無明黑暗的明燈。
  龍樹菩薩及許多中觀論師的論典,依據這些了知真正的無明根本,是由顛倒的自性執著。諸賢善是不包括中觀以外的下部論師,是對自性空道理有所希求的瑜伽行者。

 (道炬論)
遍達蘊處界 皆悉無有生 了知自性空 說名為般若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法,都不是自性生,了知這自性空的智慧,名為般若。
  當我們見到法的本身是真實時,尋找法的性質,應該可以找得到,可是經過仔細推究觀察,是無法得究竟性質,在不尋找時它是存在的!這表示沒有真實的性質,不是自性有。自性是原始的、不依他的,不是由暫時因緣改變的,原始清淨的性質。
  要認識無我,先瞭解什*甯O無的,就是認識所遮的我,才能遮擋。針對所遮的我,佛教宗義論師曾有不同的見解;大乘中觀唯識安立所遮的我,定義有極大的差別。四百論(中譯廣百論)說:何者由因緣所生,即無獨立自主的性質,所以這一法無我。因為是緣起,完全觀待、依他的,沒有獨立自主的性質,所以是無我,所遮擋的「我」是不觀待獨立自主的我。
  在中觀分為自續與應成兩派,自續以下的論師,共同主張人無我及法無我有所差別。人無我較易瞭解,法無我較難通達,有兩種不同性質。應成派人無我與法無我,性質相同,所依不同,人無我依補特伽羅而說的自性空,法無我是補特伽羅以蘊及一切法自性空,二者所依不同,絕無性質差別。應成所遮的我無差別,遮擋後的無我亦無差別。自續以下各部主張的人無我法無我性質不同,所以應成人無我法無我同樣難以瞭解,並不是人無我比法無我容易瞭解。中觀自續應成兩派,共同之處是無真實,但自續則無真實而有自性,應成是無真實又無自性。



  龍樹菩薩是中觀的開派師,也是大乘宗義及空性的論師,他所著的中論,是有關空性的根本依指,他的弟子提婆著四百論,見解相同。佛護論師著佛護論典,清辨論師著般若燈釋,中觀心論等,都是解釋空性。清辨在破唯識見解時,說明在明言上有自性,又說補特伽羅是從過去到現在,現在至未來的那個意識。在般若燈中反駁佛護的主張,佛護說龍樹菩薩所謂無真實,其實是無自性之意。清辨否定。在般若燈中又說,成辦正因的三因,必須是自續因。同是龍樹菩薩弟子,一說有自性,一說無自性,那一位正確呢?假使意識是我,我不能說我有意識,這意識是我,不是很奇怪嗎?意識是我,一個控制者及控制的地方,二者截然不同,所以意識不能成為我。唯識宗說證量是存在,但無法成立證量與境是互相觀待而有,所以說自證分;清辨未說自證的存在,也未說證量與境互相觀待而有,是說證量不是唯識而取,所以他的證量如何安立?這是內部宗義的矛盾處。故如清辨說,假使要安立與正理相違的宗義,並非圓滿的。
  為何安立人無我和法無我?因為我們有很多執著,皆由於我,我的受用,我的五蘊,所以分為人無我及法無我。當我們見五蘊時,當然會認為自性有的,從它那方面而有(自性或自相成就),因而生起顛倒執著,進而由五蘊安立的假名我也認為真實自性有。
  龍樹在中論說: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是無自主的性質。下部反駁:一切法在名言上若無自性,即一切法不存在,業果也不存在,四諦也不應成立,也沒有三寶了,認為龍樹菩薩見解墮入斷邊。因為無自性並非一切都無,無自性是緣起觀待之意,依其他因緣而存在,其本身不是自主而存在。所說空性,並非尋找之後一無所獲,則緣起就無法顯現,因為緣起顯現的不是自性有,完全依他而存在,不是自主的。因為緣起故,不至於墮自性的常邊,不墮無名言假立的斷邊。由名言安立的一切緣起而趣入中道。又說士夫非地水火風空識,士夫由六界所攝,故無目性。他的存在是互依而現,所以是唯名而立,唯識所取,故無自性。
  性空的道理,是由對緣起的認識而通達;因為緣起的,故無自性,唯由依他而顯現。我們見到一切法似乎是獨立真實的存在,其實不然,無有一法不是依他而現。當我們瞭解真實情況與所見的情況不相符,是顛倒的,當你對空住了知時,必定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無始以來被所見的欺騙了,由於觀察我,來破自性正因。

有則生非理 無亦如空花 俱則犯俱過 故俱亦不至
諸法不自生 亦非他及共 亦非無因生 故體無自性

  觀察因破自性的正因。

又一切諸法 用一異觀察 自性不可得 定知無自性

  觀察諸法的性質,而破除自性正因。下部論師認為因果法則,「因」本身有產生「果」的能力,因為緣起所以有自性。因果本身的規則是固定,是法性的規則,每個因有生果的能力,因存在的同時就必須生果的能力,為緣起故安立有自性。中觀應成,因為緣起所以無自性,自性有則無須觀待,故本身無生果能力。所以正好相反。

七十空性理 及本中論等 亦成立諸法 自性之空性
因恐文大繁 故此不廣說 僅就此成宗 為修故而說
故無餘諸法 自性不可得 所有修無我 即是修般若
以慧觀諸法 都不見自性 亦了彼慧性 無分別修彼



  七十空性論說:因為「有」不應該生,因為已經有,「無」也不應生,無怎能生有。因為自性有何用生,不須觀待而有。如果自性有則不是有為法,一切法也不應存在。中論破四生:無自生、無他生、無共生、亦無無因生。生是由世間共許所安立,緣起顯現的存在,是緣生就不是自性有。如果超越這世間共許之外的生,就是自性生。因為主張自性生,則必然是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的四邊生。中觀論師說:主張自生的唯有外道,佛教內部不主張自生,自己不會生自己。下部論師主張他生,是由於不滿足共許唯名言的生,而要尋求有真實的生,取名為他生。佛教宗義論師的觀點,通用於真實的他生。中論的無他生,是無自性的他生。如苗芽正在生,種子在時苗芽正在生,表示苗芽尚未生,正在生的苗芽及正在生的作用,是互依而有,假使自性有應該同時俱有。苗芽正在生時!苗芽不存在,因為苗芽正在生,即自性生不存在,因為在因時果並未現。如苗芽無自性,苗芽正在生的觀念就可安立。因為無自性故,可依未來式的苗芽安立現在式的正在生,所以生是互相觀待而有,不是同時具有。

又一切諸法 用一異觀察 自性不可得 定知無自性

  任何一法都是由他所施設處,來安能施設法。如五蘊和補特伽羅,是由五蘊來安立補特伽羅,沒有一法是五蘊又是補特伽羅,所以不是自性一;如果沒有五蘊,如何能施設立補特伽羅,所以不是自性異。離一異正因破除自性有。
  「諸行無常,諸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佛教宗義的四法印。諸行無常,由因緣所生的具有剎那變化性質的法,稱為無常法。無常法分為色法、心法、不相應行法。何謂色法?心經常念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是由因果相互觀待相依,在萬法變化中,呈現不同的表徵及性質,是完全依前因而產生不同的果。但在仔細觀察色法的究竟性質,是無真實的,無法獲得真實的性質,色法存在的方式是唯名所取的有。如果是真實有,尋找假義時,應該很清楚的找到,可是最後是一無所獲。因此色法最究竟性質是自性空,無真實,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為無有自性,無真實,本身不是獨立自主存在的,完全依他而現,產生一切變化,以由空而產生,故空即是色。色不異空,色法本身都具有究竟性質及暫時性質;究竟性質是自性空,在尋找當下無法獲得任何自性存在的;暫時性質是不尋找當下,從因果變化而顯現的現象。為何了知性空能斷除我執呢?如何安立諸法性空呢?以實執的法執來說,一種是正對立的相違,不許其他三輪支分存在,如有和無,不是有就是無,絕對不會有其它的。縱然相違,都是該法的支分,是逆三輪的支分方式。如依賴與不依賴,這法的支分稱逆三輪。回諍論說:不是有自性,就是無自性。假使不依賴他的性質,就是依賴他的性質,完全相違。
  前說一法的究竟性質,在尋找之後,是無法獲得。既然無法獲得,則他依何而存在呢?它的存在性質正如寶鬘論說:「士夫非地水,非火風或空,非識非一切,異此無士夫。如六界集故,士夫非真實,如是一一界,集故亦非真」。士夫因六界所攝,所以非真實有。由此可知,既尋找不到何者是士夫,完全依賴他而世間共許取名為士夫,是假名安立,不是自性存在。所以一切法,由它支分,由眾多因緣聚合,唯一假名而已,並非不依他而自主存在的。佛護說:假使之前已有,為何要依賴因緣?可知完全依因緣而有,故不是自性有。
  為了對空性的了知能堅固,而能真正通達,必須學習四部對無我的見解,首先學習毗婆沙宗及經部所主張的補特伽羅無我的道理,也就是人無我;他們如何解釋補持伽羅獨立的實體空,所說獨立的實體空是人無我的定義呢?及唯識的二取空無外境,色法並非由色質的所知上的自性存在,這是二取空的內涵。萬法唯心造,不是外境所現。法無我就是二取空,這些都該學習。進一步對自續派所謂完全是由無違害安立而有,並不是它本身有不共的現象而存在;所謂不共現象而存在,是除了自性之外,這一切法都無真實存在。所謂真實內涵是什*H以何種理由說無真實的人無我法無我的主張呢?所謂空性的智慧,是否能破除最究竟的無明執著呢?如此反覆觀察和思惟之後,可以了知佛護論師及月稱菩薩,真正的瞭解到龍樹菩薩最究竟的意趣,說出龍樹菩薩當初無真實空性最究竟內涵,所謂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是絕對與正理不相違的。
  在觀想人無我法無我時,我覺得先觀人無我比較容易進入性空。首先觀察自己,我在那裏?因為產生我的概念,我的執著時,我是一個獨立而真實,甚至可以觸摸的到的真實性,很實在的感覺真實的我?我們平常對我的概念,以及真實的我的性質,二者是否符合呢?是真正如同我的概念,所執著般的我是如是真實嗎?反覆觀察自己問自己,我在那裏?當尋找時覺得並非原來那樣真實的,當瞭解這點,會覺察到原來是假名而有。假名而有唯識所取的理由,帶來安和的主張,我是有的,並不是真實自主的有,依假名安立的。夢中的人,並非真實人的性質而有,並非人的自性而有,這些大家都能理解,夢境不是見到真人。也不是從人的真實性質而有,因為無真實無自性,如同夢中的人。這二者都不是從人真實性質而有,而差別是夢中人不是真的人,看到才算是真的人,因為世間名言識共許安立後,有無違害作決定的。如果說夢中人是真人,自然受到名言識的違害,見到的人稱為人,是不受名言識違害,世間共許的。實際的人並不是自性而有,是不受名言識違害而有的。
  一法的「有」,主要的是不是與證量違害;證量有名言識及勝義識。如果宗義所安立錯誤的見解,經過正理辨別真相之後,確定是錯誤的,就是受到勝義識的違害。總之,不受名言識及勝義識所違害,才稱為這一法的存在。宗大師在廣論毗缽舍那中說:當完全遮擋名言上的自性時,瞭解一切法無自性時,會覺得空空的,極強烈的感覺,不要馬上決定就是性空,應該反覆思惟緣起的道理,漸漸可以體會到一切法唯名而有的內涵。所以要反覆思惟觀察,不要馬上作出決定,我覺這才是最重要的。



  透過性空的比量,反覆串習修習性空;當在緣性空時,我們有我相存在,因為反覆串習的力量,那時我相會慢慢淨化。因此在加行道暖、頂、忍、世第一法時,我相一直在消失當中,一直減少,在見道無間道時,我相消除現證空性。
  在大圓滿時說到要觀察內心,所以有徹卻(力斷)脫噶(頓超)等修法,大圓滿也是由空正見的證空智慧才能成就。大手印有很多名稱,俱生原有、莊嚴寶、五有平等、四明字等名稱,在下部時一直強調性空的觀修。薩伽派的明空不二,明代表大樂,空代表性空,融合一體的修持,明空不二主要是性空的修持。以黃教的空樂不二來說,也要性空的智慧為基礎。所以龍樹菩薩所說性空的道理,是大乘顯教和密教的基礎,也是三乘的基礎;沒有性空智慧,無法獲得解脫,無法圓滿成就。有了性空基礎,為了使性空智慧能生起不共的殊勝緣故,無上瑜伽的修法,能使緣空智慧快速增長。所謂取名大圓滿、大手印、明空不二、空樂不二等的智慧,主要由空性的認識為基礎,建立證空智慧不共的殊勝。

(道炬論)
三有分別生 分別為體性 故斷諸分別 是最勝涅槃
如世尊說云 分別大無明 能墮生死海 住無分別定 無分別如空

  人無分別陀羅尼亦云:

佛子於此法 若思無分別 越分別險阻 漸得無分別
由聖教正理 定解一切法 無生無自性 當修無分別
如是修真性 漸得暖等已 當得極喜等 佛菩提非遙

(攝頌)
唯獨制心禪定修 深知無力斷輪迴 離止道唯甚深慧 任何觀修不摧惑
是以善修空妙慧 騎乘不動寂止馬 離邊中觀智利器 終竟緣執悉壞滅
如理觀證深廣慧 如證智力遍廣修 我恒如斯而動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這是說明衹有空性慧,也不能斷除煩惱,應該修學奢摩他來成辦緣空奢摩他毗缽舍那,才能解脫。

制心一處自得定 所緣如理而觀照 各自成證得空慧 不動極堅而安住
斯定會堅止觀二 雙運勤修太奇妙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當我們獲得緣空奢摩他及毗缽舍那之後,應該讓緣空的止觀雙運修性空;證得緣空止觀雙運,修學緣空現量,就是緣空等持,以現量瞭解性空的三摩地名等持。

等持觀法空虛空 後得觀法空幻術 方便智慧互攝修 贊此菩薩到彼岸
證已永絕一方道 斯乃賢善佛子行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劫

  瞭解性空以及整個解脫之道,並非一個因緣就可獲得,必須眾多因緣,方便智慧雙修,才能走上解脫之道。

    進入金剛乘

(道炬論)
由咒力成就 息增等事業 及修寶瓶等 八大悉地力
欲安樂圓滿 大菩提資糧 若有欲修習 事行等續部 所說諸密咒

  什*O金剛乘?金剛乘殊勝在那裏?前面說到方便與智慧應該雙運修學,在顯教雖強調雙修,但未說明如何以一意識成為方便資糧及智慧資糧。金剛乘強調應該以一意識成就二資糧,從一意識上建立,最主要靠本尊瑜伽的力量才有辦法。

為求師長灌頂 當以成事寶等施 依教行等一切事 使良師長心歡喜
由於師長心歡 圓滿傳授師灌頂 清淨諸罪為體性 是修悉地善根者

  在學密時,上師瑜伽及本尊瑜伽有極大密切關係,這裏又講善知識。

初佛大續中 極力遮止故 密與慧灌頂 梵行者勿受
倘持彼灌項 安住梵行者 違犯可遮故 失壞彼律儀
其持禁行者 則犯他勝罪 定當墮惡趣 亦無所成就
若聽講諸續 護摩祠祀等 得師灌頂者 知稟實無過
燃燈智上座 見經法等說 由菩提光請 略說菩提道

(攝頌)
如是因乘與果乘 二大勝乘諸共道 具已善巧阿闍黎 如理依趨四續海
盡其口訣依勤修 暇身妙義斯得圓 我恒如斯而勤行 志求脫者當策勵
造論為己修心用 兼亦饒益他賢善 諸佛歡喜圓滿道 易解演教善功德
普願法界諸含識 斯此善道永不離 我恒如斯而祈願 志求脫者作願持

    丁、附錄:佛法問答



  (一)、成佛一定需要上師嗎?假使自己閱讀,自行好好修行持戒,不會成佛嗎?為何依賴上師?
  答:成佛不是一二年的事情,必須一劫又一劫,如遇到有條件上師,應該依止,經由上師走上整個道次第。假使遇不到具條件上師,則依三藏為主,這是可以。這裏說段故事:仲登巴大師修自他換,以菩提心修持為主,那時西藏流行一種傳染病,他以禪定力量,把他人痛苦由自己承擔,最後得了傳染病,整個下已脫節了。仲登巴有很多心子,最主要的博多瓦上師,他抱著仲登巴大師說:自始至終依止你,對我恩惠太大了,假使你圓寂了我依止誰?仲登巴大師說:可依止三藏。假使我們證量不斷提陞,自然會遇到具量上師。
  (二)、自性涅槃存在的嗎?唯明唯知的體性心法已是存在,假使心本身的自性是唯明唯知,而心本身具有自性涅槃,為什麼從無始以來我們的都被煩惱所污染,為什*ㄠq無始來就清淨呢?原本就解脫呢?因為本來清淨的。
  答:自性涅槃,心法本身最究竟性質,即無自主之意。心法雖無自主,但非表一下沒有煩惱,沒有污染,因為這並不相違。無自主涵意與它有污染二者並不相違。心法唯明唯知的體性,雖然並不是一種污染,但它本身有了知境的能力,唯明唯知的體性,並不否定心法上沒有煩惱的污染。心續上原有留下煩惱種子,這煩惱種子遇到因緣,會現起煩惱。這種子稱為煩惱障,煩惱留下的習氣,假使遇到緣不會形成煩惱,稱為所知障。當完全斷除了,稱為大涅槃。多讀經論,修行者最究竟目標是成佛。西方一些學佛者,只為暫時果報,認為佛果位是不可能的。這種看法是承認輪迴的心是污染的。
  (三)假如我們精進修行,今世成佛是可能嗎?
  答:以大乘顯教論典要三大阿僧祗劫,算是最快時間,一般說甚至更長。以密乘來說,他們學一種無死瑜伽,依今世之身成佛,是有可能的。密乘最高的無上瑜伽中,有三年一個月半成佛的修學,可以成佛。嚴格地說也是開玩笑,你們如果真的以為這樣可以成佛,這和共產黨的命令無異。我們將最究竟的目標,以最短暫時間內成辦,這表示我們心力不是很強烈,而是很微弱。不要說三大阿僧祗劫,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我住世間,為除眾生苦。這種心力是無量的,可知這二種是有差別的。大乘經典內說菩薩的鎧甲精進,這力量是無限的;菩薩發願為每個眾生能得究竟安樂,願為每一眾生承擔地獄之苦,而不退怯、懈怠,可知菩薩精進的心力。我們主要目標是決定勝,也就是解脫及佛果位二者。當然不衹是增上生,為人天果報而學法;但學法必須經過一生又一生的學習,才能達到目的地。所以增上生是必須追求的,但成辦增上生的資糧,今世及來世要好好積聚。想要成佛,增上生的資糧不用說,假如我們積聚整個決定勝的資糧的話,成辦決定勝的方法是正確的。
  (四)、今天講到意識的續流不會間斷,請詳細說明有關這方面的意義?
  答:佛經在小乘宗義中說,涅槃之後如油盡燈滅,一切都消失了。但以大乘論典來看,阿羅漢證得解脫果位時,本身衹是一種功德,沒有造成意識消失的違緣,不會造成意識消失。因為內心的功德生起,並非意識要衰退。以實執無明為空正見對治,斷除了無明,空正見是無明的違緣,但心法本身並無違緣。因此我覺得以大乘宗義來說,意識續流是無有間斷的,沒有違緣可以造成永久消失的能力。如外四大,談到極細的微塵。如虛空微塵,續流水無間斷;由很多微塵聚合成一和合體時,形體較大一點,但是聚合是可以分裂成原有的微塵,這細微的微塵不會消失,續流一直延續下去;這微塵形成世界,世界消失後,極細的微塵還是會繼續流著。
  (五)、我們如何瞭解意識是無間缺的?是否意識不依其他法而有執著產生?
  答:一個人認為心法續流不斷的緣故,所以覺得是自主真實的;雖然心法續流永無止境,但是並非自主而有;因有前者的心帶來後者的心,是由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的變化,所以我們思想才會改變,我們心才有變化。沒有剎那變化,心固定在其一狀態,思想不會進展,也不會衰退。所以有多剎那的心而組合成一續流。所以心的續流並非自主而有,也是互相觀待依賴他的支分,而安立心的續流,安立為心法的?支分和支分的和合體是互相觀待的,沒有支分,組成的和合體就不存在。
  (六)、慈悲是否能減少我們身體上的疾病和痛苦呢?如光明去除黑暗?
  答:慈悲減少痛苦,不完全像光明去除黑暗。因為慈悲與愛心,能讓我們心力增強,漸漸減輕我們內心的痛苦,身體疾病的痛苦而已,不會馬上去除身心疾病的痛苦。
  (七)、我們已知道何謂善業?何謂惡業?但要如何懲罰監獄的囚犯?
  答:我覺得懂得業果報應的人,當懲罰囚犯時,內心不能放棄愛心悲心;當然為他好要懲罰他,希望他能改過向善。以佛教觀點每人都有改過向善的機會,而且好好懺悔真的可以做到,因此應該廢掉死刑法案。
 (八)、你曾開示痛苦的根源是煩惱,我們可否只去除煩惱的感受?留下原有感受呢?
  答:當然可以。這是我們修行的目的,如果空證智慧強烈生起時,也是一種感受,但無煩惱感受。例如以慈心對治瞋心,以不淨觀對治貪心;慈心和不淨觀也是一種感受,那是正面的感受。正面的感受對治負面的感受,雖然二者有差別,但都是感受;當我們反覆的觀察,由正直角度思惟,正面的感受就會產生。當我們仔細的觀察,以正直角度思惟真實情況時,負面情緒就無法產生,負面的感受就消失,因為它衹是局限有限的空間,一種錯誤的執著。而推它的力量最主要是串習以前的習慣,這種惡習慣,當我們仔細以理由觀察就無法產生了。
  (九)昨天達賴喇嘛說印度那爛陀大學戒律嚴謹,無論證量多高,犯錯即趕走現在有許多西藏大師做出不好的事,他們是否被有關寺院趕走?
  答:當然有。假使犯四根本罪之一,一定被趕走。趕走之後,他盡力在社會中求生存,或假扮成達賴喇嘛樣子,這不表示寺院沒有趕他走,寺院責任已經盡了。所以持教者穿上三衣來度眾生是最好的。
  (十)一切法是無常性質,心是唯明唯知的性質,是不是無常的?
  答:心的性質有二:以世俗角度來看是無常,每剎那都在改變中。以勝義角度來看,心的最究竟性質是完全依賴觀待所生,無自主無自性;無自性是心的最究竟性質。心的自性空是常法,不是無常法。心和心自性空二者不可分開,沒有心就沒有心的自性空。
  (十一)我們的心本身是唯明唯知的體性,無始以來何以受到煩惱的熏染呢?
  答:心的續流追溯找不到開始的源頭,如有開始,第一個心從何而來,是有因或無因?有因是同類因或是異類因?當然是同類因,但無法尋找到第一個心的存在,所以說心法是無始以來的。當心未調伏時,見到的都是真實,會有實相的執著。由執著生煩惱,煩惱也是無始以來的。無始來為何有煩惱?因為未調伏。我覺得有個特殊名詞:「原始普賢」,是俱生原始的細微光明,唯有光明的細微意識的狀態中,有以前所造的習氣,由這個習氣現起一些負面或正面的組分意識,經由粗分的意識而造了許多業。由這種光明現起,看到了情器世間。當這些習氣能力消失後,我們將無法見到一切。所以這萬象幻化。一開始這光明唯明唯知的心,未刻意調伏,避免做不該做的事,自然隨著光明所現起粗分的意識,造作許多不良習氣,種下不良的種子,讓我現起痛苦。我們的心是無始以來就有的,未調伏的原故,造作不合理的事情,才產生煩惱的。
  這個問題,我並不很明白問者之意。要瞭解心被煩惱所熏和心之性質之前,先應了知何謂錯亂心。我們要了知無明是錯誤顛倒的執著,首先必須認識實際情況,事物的究竟性質,經過一再思惟觀察,觀照事物的究竟性質之後,再反觀我們內心,怎樣去執著這些外境。才體會原有的心所執著的狀況與實際不符合,瞭解原來的執著是錯誤的。
  (十二)假使一位病人為病情而殺另一個人,要如何懺悔呢?
  答: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造作惡業,本身並無不善意樂,但業本身不是重業,可能是輕罪。當我們生起極大煩惱時,如貪心或瞋心,無法瞭解自己當時的狀況,而以為造業是不得已,這是由極大意樂去造業,所以業非常重。有一種是不得已不是刻意的,也是惡業,但比較輕。總之,任何業均可依四力懺悔。一、於往昔所造惡業產生後悔心。二、對未來絕對不再造的承諾以及防護心。三、以善業力量破壞原有所造惡業種子。四、迴向及菩提心。依四力懺悔任何惡業都可懺淨。依四力再加上菩提心及空性的觀修,沒有比這個更有力量的懺悔。如果不懂四力懺悔內容,持咒、禮懺、行善也可以作為懺悔惡業的力量。



  (十三)很多美國人以藥物壓制內心強烈的負面情緒,有些服藥太多而產生副作用。但以另一角度來說藥物可讓人避免或減少強烈的負面情緒,請問尊者對此有何看法?
  答:假使四大不調而產生負面情緒,我想應該服藥,先讓四大調和心才安定,如果四大調和了,我想不應繼續服藥。內心不安,只以藥物使內心減少負面情緒,藥物消失了!還是同樣產生痛苦,再繼續使用藥物就不是很好,倒不如平常內心串習減少這種負面的情緒,較為妥善亦無副作用。
 (十四)為什*釩e後世的主要理由?
  答:我們意識續流是無始的,意識隨著意識的續流一直聯結下去,追溯上去沒有第一意識存在,可知今世之前必定有個意識,那了意識也可以表示是我們前世,所以前世意識是無始以來的。為何意識續流是無有間斷?它是無始以來的原因呢?如果有第一個意識存在,由何而來的?是由同類因或異類因?釋量論說:沒有意識性質的因,絕不能成為心法,色法絕不會變成心法,否則桌子也可變成心法,這是第一點。假使心法是無因而生,與正理相違,沒有任何因緣突然來個心法,這是不合理的.所以沒有第一個心法,有的話與正理相違。因此,心法是無始,續流也是無始以來的。
  (十五)我們見到情器世間的一切變化從何而來?
  答:是由因緣而來的,而且不是常因,具有常法的性質絕不能成為因;常法是不會改變,就不會生果,如能生果,果必須具有不變的性質才對。但是所見一切法都是無常變化性質。而且情器世間,不是創世主造成,如果是的話,創世主是常或是無常?假使是無常,它又是誰所造的?假使是常法,則常因不應生無常果,因為二者性質不同。因眾生造業,加上微塵存在變化,眾生的業,成為它的俱生緣,所以產生千變萬化的情器。由因緣使情器世間變化,佛說十二緣起時,由無明到老死。因為無明所以造行,由行受來識。染污地的十二緣起的流轉,因第一支生第二支因緣;清淨地的十二緣起還滅,無明斷則第二支行斷,第二支行斷,則第三支識斷。可知後者由前而生的因果緣起,不是世間創世主造成的。無著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說:十二因緣是無動等三種性質而生。無動的性質,無常的性質,能力的性質。無動本身不是由創世主想要改變的動機所生,因為外道認為萬法由世間創世主動機所造成,我們佛教並不承認。十二緣起的變化是由無動而來的。無常,假使因緣本身不會改變,因就不生果,所以是無常性質。能力,每個因生果時,必須生同類性質的果。十二緣起轉變,主要由三種性質而轉變的。
  (十六)我們如何斷除對外在物質的奢求?
  答:假使是一個很貧窮的國家,我想馬上斷除對外在物質的奢求是很困難,因為尚未滿足過外在物質的安樂。在先進生活條件富裕,對外在物質已滿足過,這時衹要對他說明,外在不是究竟的道理,我相信他一定可以接受,減少對外在物質的貪欲,當然還是與各人的思想有關。有很多想法我覺得是錯誤的。好比我們把東方人和西方人分得很清楚,自然養成東方人西方人分開的習慣。我們基本想法以為外在的物質才能滿足內心的安樂。因為基本想法如此,自然覺得追求外在物質的享受,是理所當然。我認識一位外國朋友,他深深體會外在的物質不能取代一切,應該由內心獲得改善,所以他尋求如何滿足內心所需,他信了佛,慢慢學習菩提心、慈悲心、空正見來滿足自己。有些西方人的想法,比西藏人的想法還要優越。
  (十七)、觀想有沒有自性的我,覺得很困難,根本沒有經驗,當觀修我無自性時,會覺得害怕,這是不是平常會產生的現象?
答:一、觀我無自性時,變成什*ㄗS有,無法以無自性和緣起的內涵的關聯互為幫助,我認為對無自性認識不正確,偏向於無,這是錯誤的,所以產生畏懼感的原因。第二、確實瞭解到深奧的緣起道理,但因往昔對自性的串習力量太強,習氣太深的原故,而產生我沒有的感覺而畏懼,會像我消失了的感覺,經典說是初證空性的人,一個平常的現象。






主持人
丹增嘉措仁波切講授、蔣揚仁欽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