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3/04 06:37:20
尊貴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往生極樂淨土的四因

 

第一世卡盧仁波切

 

《藏傳佛教的第一堂課》

紀錄:琪霏

編輯:菩提法燈

 

有四種因可以帶領我們的心往生“德哇堅”(Dewachen)——極樂淨土,或是梵語所謂的“速喀哇諦”(Sukhavati)。德哇堅淨土可以視為一個高層次的化身淨土,或者可以視為連結較低層次之報身淨土的橋樑。這是一個相當於初地菩薩證悟經驗的淨土,表示這裡的有情超越生死輪回的限制,在這裡心識不需要因為業力而受生。從已覺悟者的觀點來看,一位已經達到這種證悟層次的有情,他可能可以為了幫助其他有情而選擇自主地化現於輪回;但這是一種選擇,不是業力使然。

 

在我們目前的世界系統形成之前,以及在這個宇宙範圍中的上一個世界系統毀滅或瓦解之後,有二十中劫的時間是處在虛空的狀態(空劫)。在此之後,則是各種元素開始凝聚而建構的過程,在風元素聚集之後緊接著是水元素聚集等等,逐漸形成我們的物質宇宙。在任何生命投生到這個特殊的世界系統之前,建構過程中所花費的時間需要另外二十中劫(成劫)。而從各種生物開始居住在這個世界系統的各種國土,直到第一千位佛陀出世並滅度為止,這段時間又需要二十中劫(住劫)。

 

在這個時期,維持這個世界系統的業力本身即將耗盡;然後,各種元素的分離、瓦解的過程以及宇宙的物理建構將再發生,這又需要二十中劫(壞劫)。上述空、成、住、壞的狀態共需要八十中劫的時間,這就稱為一個“麻哈嘎爾巴”(mahakalpa)或“大劫”。

 

成就極樂淨土

 

《阿彌陀經》描述極樂淨土“德哇堅”,大約在十天之久形成。但是我們應該知道,身處德哇堅的有情,他們的一天相當於我們的一大劫。久遠以前,阿彌陀佛所發的諸大願中最初就是成就這個淨土。

 

當行者的心進入德哇堅的經驗狀態,即證悟菩薩的初地。如經典所示,是一種相當不尋常而且美妙的經驗,因為心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受生。它在蓮花中央受生,蓮花開放,並且讓這位元經驗到純淨狀態的有情,接受如天堂般美麗而令人滿足的國土所擁抱。

 

一旦達到了初地菩薩的這種覺悟層次,這位元有情可以運用愈來愈自由自在的心,為了利益其他有情而在任何刹那、任何國土中顯現一百個化身。或者這位有情也可以經驗其他淨土並且謁見其他諸佛。

 

關於其他的淨土,其中有一些是層次極高的報身淨土,心如果要經驗到這些國土,必須達到第八地菩薩的證悟層次。即使在較低層次的報身淨土的情況當中,有情至少也必須有初地菩薩的證悟體驗。而較低層次的化身淨土,則須要修行者方面嚴守清淨戒律以及累積不可思議的功德。

 

由於阿彌陀佛的這些大願,因此決定心能夠受生於這個狀態的唯一關鍵要素,就是個人的深切發願。所需要的就是絕對確信要經驗這個淨土是可能的,以及想要達到那個狀態的熱切期望。《阿彌陀經》描述這個淨土的特性歸因於修行者的信仰以及自信。

 

雖然發願以及信念是決定心是否能夠經驗極樂淨土的關鍵因素,但是我們仍然須要考慮四個必要因素或原因,以便修行可以成功。

 

第一因:觀想環境為極樂淨土

 

其中的第一個就是我們清楚觀想這個清淨環境所扮演的正面角色,這和其他金剛乘的修習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例如,當我們修習度母儀軌時,我們觀修前方虛空有二十一個其他形態的度母所圍繞的綠度母壇城。我們透過觀想所開展的相關背景,以及深信在我們面前的這些的確存在,這些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但是在淨土修習的情況中,觀想的特定內容則有所不同。我們觀想自己在阿彌陀佛以及其他諸佛菩薩面前,想像我們目前的環境為極樂淨土。外在世界的岩石、樹木、水以及群山,變得比我們現在經驗到的自然世界更加可愛、更加美麗。它是一個完美的經驗世界,那裡的生活環境絕不會傷害居民或是任何苦的因。

 

我們觀想這個廣大環境的中央是一個寶座,上面是阿彌陀佛的形象,顏色為深紅,身著僧袍。他以全跏趺坐在其中,持缽放在腿上,被廣大的佛、菩薩以及阿羅漢眾圍繞。這些人物構成環繞壇城的核心角色——阿彌陀佛——的隨侍。我們觀想的這個壇城愈清楚,對我們的禪修和產生心願、祈請就更有支持的力量。但是不論我們是否能夠清楚觀想這個壇城,其關鍵因素都在於我們的信念。就像在印度佛教傳統的一部典籍中極為正確和適切地說過,所有現象的經驗都植基於我們的意圖和發願;唯有在這個層次上,我們才能夠把效果發揮到極致。假如我們對於某個真實的事物發展我們的意圖、願望以及信念,那麼我們就有較大的機會去實現這種轉化。

 

第二因:本身的淨化和積集資糧

 

往生淨土的第二個因素就是我們自己本身的淨化(淨除罪障)和開發(積集資糧)。透過減少我們自己的負面情緒和障礙成分、開發和激勵正面的態度、發展我們的功德並且深化我們的覺知,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這點和我們在現世所經驗到的情況是類似的。假如我們由於善業而累積足夠的功德,那麼不論我們做什麼都將可以成功;反之,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則全然沒有進展和達到成功的基礎。在沒有發展功德和覺知這些因素的情況下,我們不要期待自己可以達成這些結果。

 

然而,在精神的修習中,決定我們成功建立這個功德的基礎特質是有點不同的。而最重要的特質是對我們的精神導師、三寶以及精神的原則要有信心和信任,從那裡我們可以尋求激勵;我們對於有情的慈悲心,以及我們瞭解現象的存在是內心的呈現,而心本身則是自性空的。假如這種信心、悲心和智慧充分存在,那麼我們的精神開發將會非常有效率。

 

努力淨化我們自己的負面情緒和障礙,以及發展功德和覺知,這點被濃縮在《大乘七支祈願文》當中,這個祈願文經常出現在祈願的典籍當中,因為它是淨障集資的最佳技巧之一。“七支”的第一支(禮敬支)是禮敬皈依的來源——三寶和三根本;第二支(供養支)是獻上供養;而第三支(懺罪支)是髮露懺悔,這個懺悔不只是現世當中,而是無始以來所有生生世世中我們和一切有情所造的罪業,我們承認並懺悔自己和他人的過失以及缺點;這個祈願文的第四支(隨喜支)是隨喜他人的功德以及善行——包含凡夫和覺悟者;第五支(勸轉支)是請求我們的上師們、三寶以及諸佛、菩薩持續轉*輪,透過宣說這些教法而讓輪回當中的這些有情瞭解它們;第六支(祈請支)是懇請諸佛、菩薩以及精神導師持續在未來劫中化現,直到生死輪回窮盡而一切有情達到覺悟為止,我們祈求他們,這樣一來,精神加持和鼓舞的來源將不會斷絕;最後一支(回向支)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把先前六支以及一切精神修習的善行和功德作回向。這個祈願文包含了淨化罪障以及開發功德和覺知的所有內容。

 

第三因:以利他心為動機

 

帶領我們的心往生於淨土的第三個因素,是我們的修習可以從以利他心為動機這個事實中得到利益。

 

當我們以菩提心、利他心以及大悲心去關懷別人的時候,精神的修習才會有重大的進展。當我們開發悅意慈和大悲心、真正的菩提心時,每一個行為都將變得強而有力。假如我們以完全利他的動機供養一支蠟燭在佛龕上,這比起沒有那種動機的另外一個人供養千百支蠟燭,累積了更多的善行。當我們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源於這個利他的動機時,所有這些事情都將具有濃縮以及加乘的特性。假如我們的願望是依據並導源於這種無私、關懷他人的大悲心的話,那麼這些願望將比較容易實現。

 

第四因:發願

 

當前述三個因素都具備了,則有賴於第四個因素——發願,指引修習的方向。心要成功地達到清淨經驗的狀態,必須要有強的願力。一旦其他三個要素已經打好基礎,在修習當中,這個(發願)就是關鍵因素。在目前的情況中,所發的願就是希望我們自己以及一切有情都到達淨土的狀態。即使我們到達這個狀態,而其他人沒有,我們仍然會從已經覺悟者的立場持續為利益其他人而努力。這是一個我們從未忘記的承諾。我們的利他動機是堅固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建立把外在環境視為淨土的認知。

 

我們把菩提心這個基礎建立好之後,觀想阿彌陀佛的形象在我們前面,我們相信我們的確在他面前,而且我們的動機的確想要經驗淨土。在祈願的典籍當中,觀想的脈絡是建立在發願經驗淨土的長篇祈禱中,它是著名的噶舉派喇嘛噶瑪恰美仁波切所撰。祈禱文描述淨土有阿彌陀佛以及伴隨的諸佛、菩薩,並且作為第一個因素,支援它的則是來自于我們的清楚觀想。

 

第二個因素是努力開發我們個人淨障集資的這個因素,這是透過七支祈願而完成,因為強調這個部分,因此這部祈願典籍對於七支祈願做了廣泛的說明。

 

這部祈願典籍的下一章是關於我們所要培養的態度,也就是我們在肉體上是要選擇繼續在生死輪回當中?或者有能力超越輪回,並解脫我們的心去經驗極樂淨土?當我們檢視輪回的過患和限制、在生閉環中存在的不穩固和令人挫折的本質,以及在那個層次存在的事物沒有一個可以信賴的這個事實時,可以增強我們發願達到那種清淨以及穩定安樂的經驗,而不願再繼續漂泊在困惑和痛苦當中,而困惑和痛苦正是生死輪回持續不斷的燃料。

 

這部祈願典籍最後一章的結語是描述極樂狀態的經驗。不可思議的長壽、心的特性、心的極喜、心為了利益其他有情的化現能力,所有這些都被依次地檢視,以便加深內心對於這個存在狀態的印象,並且進一步強化我們達成它的願力。

 

假如我們的願望以及祈請結合這四個因素,就可以確保修習成功,我們毋須懷疑這個修習是否有效。我們無疑地將達到免於痛苦以及充滿極樂的這個經驗狀態,而且唯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夠極為有效地利益他人。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