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30 00:42:1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30 00:41:21   編輯部

 

佛教中的覺與悟

  貢唐倉仁波切

  佛教的目的,就是啟發、發掘人們心中的這種“自覺”和“自願”,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作用。佛,就是“覺者”的意思。覺有各種層次,佛是最高層次。有了覺,悟在其中,有了悟,願從中來。

  覺是醒的意思。什麼是“悟”?悟是實踐。字旁為心,準確點說應該是“心靈的實踐”。

  如何獲得“覺”呢?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偉大的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師,總結了“出世心”、“菩提心”、“正見”三點。宗大師認為這是佛法的根本。

  出世心是脫俗超越之心。為什麼要有出世心呢?這是因為“當局者迷”。我們生活的三界輪回之世,本來很苦。因為身在其中,發現不了。輪回之苦,無法體驗。無常之樂,信以為真。只有走出來,冷眼相對,才能“旁觀者清”。看清了,就會果斷捨棄,並且自己不忍眾生依然受苦,從而發出大慈大悲渡眾菩提心。

  菩提心是自覺覺他之心。就是說,一個人自己的解脫是和一切眾生的解脫緊密相連的,在一切眾生沒有徹底解脫之前,自己是的不到解脫的。這和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的觀點是相通的。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基礎,為了普渡眾生才立志成佛。只有具備了佛的大慈大悲,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務眾生,解救眾生。在這一點上,地藏菩薩的誓言催人淚下,他說:“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他認為,只要地獄裏還關著一個罪人,自己的責任就沒有盡到。就還不夠成佛的條件。這是一顆多麼偉大的心!宗喀巴大師稱這種菩提心“是大乘道的根本,是一切高尚行為的本源,是福慧資糧的點金術,是無量功德的寶藏。”菩提心是道德高尚、品性純正的發源地和堅固堤防,是自覺的源頭,有了自覺,才能有自律。

  正見,是寂靜涅槃之心。那是無上悟空智慧,絕對真理,是佛法的最高成就。是出世心、菩提心結出的圓滿正果,有如沙裏淘出的金子,是立志修心者的奮鬥目標。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