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經特徵
1.經屬瑜伽系,為彌勒菩薩撰述《瑜伽師地論》的主要根據。全經有系統地說明唯識的教義。
2.解深密者,解謂解釋,深密謂所說義理。是解釋佛陀內證極理的甚深秘密妙義的經典。
序品記佛陀現他受用身(盧舍那佛)于十八圓滿的華藏世界,以彌勒、文殊等十大菩薩(極位大士)為對機而說;是非應身應土的說法,而是報身報土的說法。
3. 說法以問答形式,極富論議的特點。
4.本經譯本共有四種,其中唐代玄奘法師所譯共五卷(譯於貞觀二十一年)名《佛說解深密經》。譯文較其他譯本優美巧妙。其弟子圓測于《解深密經疏》中贊為“文義明淨”,故通行本均採取玄譯。
二、各品概要(共八品)
(一)序品,記佛演說本經緣起
(二)勝義諦相品
(從此品以下共七品為正宗分),品文共分四段:
1.解甚深密意菩薩回答如理請問菩薩之問題,說明勝義諦(即真如)為離言說、絕分別的妙理,佛陀默然贊許。
2. 佛對法湧菩薩說勝義諦超過一切尋思所行境界。
3. 佛對善清淨慧菩薩說勝義諦超過諸行一異之性相。
4. 佛對善現菩薩說勝義諦為遍一切一味相。
(三)心意識相品
佛對廣慧菩薩述第八識的體相。舉出瀑流和鏡面為譬喻,說明阿賴耶識生滅相續的相狀,以悟生死之根源、知萬法唯識之因由,此即唯識之事相。
前勝義諦品為諸法實性,此品則顯明世俗諦之現象。現象諸法由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生起,建立賴耶緣起。
本品只提及阿賴耶識和前六識,尚無第七末那識。
(四)一切法相品
佛對德本菩薩說萬有諸法皆具有遍計、依他、圓成三性,以說明雜染和清淨的法相。
遍計:我相,諸相;依他:緣生幻相;圓成:真如實相。
(五)無自性相品分三
佛對勝義生菩薩說諸三無自性相。
1.遍計為情有,依他、圓成為理有。但有非遍有,含有空義,依彼三性有,建立相、生、勝義三無性的空義,為諸法無自性。
2.依諸法本來無自性,故是清淨涅槃,依此又可名一乘。此一乘唯根據理性說,但就眾生根機,佛陀施教而有五性的差別。因不偏於空有,而樹立諸法中道的正見。
3.此品融和空有二邊,會一乘五姓,劃三時了不了義之教。
(六)分別瑜伽品
佛對慈氏菩薩說止觀妙行,即於止中,觀以上所明實性、法相,皆是識性、識相,心外無別法。悟得唯識所變之理。萬法唯一心,一心攝萬法,此即唯識觀法。
(七)地波羅蜜多品
佛對觀自在菩薩說明十地菩薩,依次修十波羅密之行,為趣證佛果之因。
(八)如來成所作事品
佛對文殊菩薩三身滿德的大果,說明利生的妙因。菩薩修因,于十地金剛道,斷變易生死,除二障,證二空,轉識成智,證大菩提和大涅槃,分身塵刹,廣度眾生。
以上八品總論:
第一序分,明說法緣起。正宗分七品中,前四品為理論,後三品為實踐。理論中,勝義諦品是明萬有之實性。心意實相品至無自性相品明萬有之現象。實踐中,分別瑜伽品名唯識觀法;地波羅密多品明唯識行徑,以此二品為因,證得佛果,即如來成所事品,條理分明,次序井然。
其中,分別瑜伽品對止觀說明,特為詳細。
三、經文要義
(一)如理菩薩問勝義諦分四(經卷一)
初:如理請問菩薩問:“一切法無二者,何等一切法?雲何為無二?”
經文:“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謂如理請問菩薩曰: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種,所謂有為、無為。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答意:有為、無為,均是本師假施設句,若是本師假施設句,都是遍計所執言辭。眾生隨名起執,執有定法,故非有為,亦非無為。但由佛於如幻等,依他因緣之法而說有為;於自證離言法性為他假說,謂之無為。
1.此勝義諦,是超尋思所行相,由法湧菩薩請問,如來解答。尋思但行有相境界,而勝義諦超過一切尋思境相。尋思可言說,勝義不可言說,絕諸諍論。
2.善清淨慧菩薩問此勝義諦與諸法差別,是一耶?是異耶?佛答:若勝義諦與諸行相不異者,應同雜染。若異者,應非諸行共相(共相即諸法的苦空、無常、無我之相,聖者悟此而見真)故與諸法非一非異,佛以十四喻為示,略。
3.善現(須菩提)就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諸增上慢者,不能瞭解,請問世事。佛答:此勝義諦相,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通一切一味相。聖教中修行比丘,尚難通達,何況外道?
(二)廣慧菩薩問心意識(經卷一)
初:廣慧菩薩問:(1)佛說於心意識秘密善巧菩薩,能于心意識中善巧?(2)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心意識善巧?
此二問中,前指地前菩薩,後指地上菩薩。
佛答分第四:
1. 名阿賴耶,賴耶為種子識,由種子成熟牽“生有”起,如是輾轉成為一期生命,依二執受。一者根身,受而又執;山河大地,執而不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此識名阿賴耶,又由我愛執藏故。第七意是以執我為主。
2.即此第八亦名阿陀那,此雲執持,能執持種子及色根故。
3. 此識亦名心。由此識能積集滋長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種子故。
4.由阿賴耶識為依止,故六識身轉生,——五根五塵合生五識,同時有五俱意識生起。
此心識義,地前菩薩依如理如量智而知。地上菩薩,證真如時,泯絕能所,心色諸法,得以契證。
識隨境風,生起識浪,而生命相續不斷,經中喻言:“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說明本識微細甚深。
(三)德本菩薩問三性義(經卷二)
德本菩薩問:齊何名為于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于諸法相善巧菩薩?
佛答:諸法相略有三種: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
1.遍計執相:一切法假名安立,自性差別。眾生愚癡,隨名執實(執我執法)
2.依他起相:一切法由因緣生,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如十二有支,由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
3.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諸菩薩眾,如理作意,無倒思維,因緣生法,漸次修習,圓證菩提。
上三相義,經中以眩翳喻及頗胝迦寶喻明之。
能如實了知諸無相法、雜染相法、清淨相法,斷染證淨,如來施設彼為于諸法相善巧菩薩。
(四)勝義生菩薩問三無性義(經卷二)
勝義生菩薩問:世尊于經中處處宣說蘊處界等種種諸法,生滅染淨知斷證修。後時複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前後二說豈不相違?
世尊解答分五:
1.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1)相無自性性,謂諸法遍計所執相(我相法相),諸法但假名安立,非實有自相故。
(2)生無自性性,謂諸法依他起相,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
(3)勝義無自性性,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諸法無我,名為勝義。勝義二空所現,亦名真如。
初,相無自性,喻如空花;次生無自性,喻如幻像;後勝義無自性,喻如虛空。
2.建立三種無性因緣:由諸有情,隨名言於依他,圓成執著遍計,由是因緣,起煩惱、業、生三種雜染。于生死中長時流轉,受諸苦惱。
3.就觀機說三無性,初約四十心(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資糧位說;次約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說;後約地上菩薩位說。
4.就秘密說一乘意,明三乘人同依無性之道,證得涅槃。二乘由人空,菩薩由人法二空所現真如,達勝義無自性性。
但經中說明一切有情,由於下中上三根差別,而有五姓不同。
5. 明有四種人於佛密意有了不了:
(1)有善根,具足信解。
(2)具善根有信無解。
(3)具思擇力,但隨言執著,撥一切相是無相,落於空見,名惡取空。
(4)末種善根,性非質直,不生信解,譭謗正法。
無相之理,非凡能了,密意說一乘。雖說諸法無性,但密意明遍計所執諸法無性,不辯依他,圓成無性。依他幻有,圓成勝義有故。對此若加以否定,則世出世間因果不能建立,落於斷見。
世尊于此品中立三時教。初為聲聞乘,說四諦法,明有世出世間因果。次於初發趣大乘者,為破其有執,說般若明諸法皆空。密說遍計性本無。末于第三時中為已學菩薩乘者,說深密經,具辨遍計所執性無,依他、圓成二性有,是為中道了義之教,前二時為不了義。
(五)慈氏菩薩問止觀義(經卷三)
慈氏菩薩問止觀義,世尊解說分二十六門,今提出內容重點十項:
1. 止觀以教為依,不舍大菩提願為住。
2. 止觀所緣:
(1)地前菩薩以觀智依教修時,自變似法似義影像相分,以觀心推求,名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2)地前菩薩以止心所變似法義境,止心名無分別心,無分別心所現影像故,名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3)地上菩薩(初地到十地)止觀所緣真如。真如遍滿一切事法,故名事邊際境所緣。
(4)佛地世尊,所作一切成辦,故佛地止觀所緣名成辦義境。
3. 求善達止觀:聞佛經教,是名聞慧;如法思維,是名思慧;以聞思慧依教法緣自心所變相分,內心相續見分,以之為境。如是安住於正行,起身心輕安,得其正定,即奢摩他。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安忍觀察其義,是名毗缽舍那,是名菩薩能善求止觀。
4. 菩薩由十種相,了知於義:
(1)知盡所有性(緣起)。
(2)知如所有性(真如)。
(3)知能取義(內五色根及心意識)。
(4)知所取義(外六塵)。
(5)知建立義(有情世間,器世間)。
(6)知受用義(諸有情領受資具等)。
(7)知顛倒意(執世間常樂我淨等)。
(8)知無倒義(三法印,四昷陀南等)。
(9)知無雜染義(煩惱、業、生三雜染)。
(10)知清淨義(離三雜染,所有菩提分法)。
5.知七種真如:
(1)流轉真如(諸行流轉,無始無終)。
(2)相真如(人法二無我相)。
(3)分別真如(一切行唯是識性、識體以分別為性故)。
(4)安立真如(苦聖諦)。
(5)邪行真如(集聖諦)。
(6)清淨真如(滅聖諦)。
(7)正行真如(道聖諦)
6. 智見差別:緣於理的總法妙慧,名智;緣於事的別法妙慧,名見。
7. 以十七空遣除十相,即文字相、生滅住異相、顧戀身相、我慢相、資財相、受用相等。此十相都是遍計所執,皆以觀空除遣。總于依他圓成實上,若有所執,即為遍計,知所知空,名總空性。故離遍計執,是大乘中一切空相。了此空相,即有二利:
(1)不失正行。
(2)離增上慢。
8. 止觀作業:能解除相縛,粗重縛。粗重縛:即是煩惱見分種子。相縛:即是煩惱相分種子。
9、止觀障礙:
(1)顧戀身財,不能少欲知足,是止障;於法義無增上意樂,不深觀察是觀障。
(2)掉舉、惡作是止障;昏沉、睡眠、疑惑是觀障。
10. 止觀之果:
以修止觀故,息妄想分別,除煩惱,證涅槃。以修觀故,息無明顛倒除所知障,證菩提。
(六)觀自在菩薩問諸地義(經卷四)
世尊答觀自在菩薩,正義分四: (1)辨地義。(2)辯地中所應學法,分二十三句。(3)明地中所斷煩惱及得果。(4)辯說一乘意。
1. 十地名義
(1)歡喜地:初得無分別智,成就自利利他,而生歡喜。
(2)離垢地:遠離一切微細犯戒,具足淨戒。
(3)發光地:依于諸定能發智光,聞思修三慧照明,故名明地。
(4)焰慧地:煩惱如薪,智如火焰,以智火燒煩惱薪,故名。
(5)極難勝地:真俗二諦,由多艱難,方得相融,以出世間智方便善巧難度能度。
(6)現前地:後智現前觀於緣起,以無相修,無分別智多修,功用方現再前。
(7)遠行地:從初地起遠至第七,經一僧祇,修無相行,方得無間,證入無相,與第八清淨地為鄰,超過二乘出世間道。
(8)不動地:真智入無功用位,俗智雖有功用,而不為現前煩惱所動。
(9)善慧地:獲四無礙解(法、義、辭、樂說),說法無礙。
(10)法雲地:法身圓滿,智如大雲,充滿虛空,普施法雨。
2. 十地修學十度,依次為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餘略。
3. 初地,分別我法二執已斷,俱生我法二執猶伏。七地,俱生人我執種子已盡,法執現行已伏,種子未盡,十地至佛地,法執種子斷盡,能善觀察諸法性相,煩惱、所知二障悉斷。
修諸度果:
(1)得大財富(法身之財)。
(2)往生善趣。
(3)無怨無壞,多生喜樂(法喜)。
(4)為眾生主(導師)。
(5)身無惱害(具自在威德力)。
(6)有大宗葉(菩提樹葉)
4. 明密意說一乘:三乘聖道,事法差別,有上中下,如理則通一法界而不相違(全義如正文,略)。
(七)曼殊室利請問三身義(經卷五)
三身者,即法身(真如)、報身(萬德莊嚴:自身受用、他受用身)、化身(悲願度生:變化身、應化身)。
佛答,以十四門辯(此不全舉)。
十四門中第五如來言音差別,特詳述三藏內容,一者契經,二者調伏(戒),三者本母(論)。
于經藏中,特明四事、九事、二十九事,於調伏(律藏)中,明七種相,即遮戒、性成、犯戒緣、犯性罪、持戒、悔過、舍戒等。于論藏(本母)中,明十一相,其中第四行相中,特明八行,第七行明四種道理,即諸法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意義廣大而精微,此中證成道理,贊佛果功德,名一切智者相,共有五種:
1. 一切智聲,無不普聞(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2. 具三十二丈夫相,八十種好,莊嚴美妙。
3. 具足十力,斷一切疑。
4. 具足四無所畏,不為他說(外道邪說)所伏。
5. 於善說法毗奈耶中,如三學、八正道、四沙門果、菩薩行境,皆可現證。
2004年3月作于重慶華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