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經及原典資料 |
玄奘譯大正藏 《解深密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6),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解深密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3),北京:中華書局(1986)。 |
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8),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5),北京:中華書局(1986)。大正藏 《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9),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5),北京:中華書局(1986)。 |
赤松德贊(OA-YR%-wJ-24/,Khri sroG lde btsan)北京版 《,2!:-;%-.$-0:A-5.-3-=?-3.R-2+?-0,(bka'' yaG dag pa''i tshad ma las mdo btus pa, SamyagvākpramāNoddhRtasūtra,正語量略集)》,《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144冊(No:5839),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2!:-;%-.$-0:A-5.-3-=?-3.R-2+?-0,》,《西藏大藏經》卷51(No:4352),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 |
真諦譯大正藏 《佛說解節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7),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佛說解節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4),北京:中華書局(1986)。 |
智軍(;J->J?-#J,Ye Zes sde,耶喜德)譯北京版 《,:1$?-0-.$R%?-0-%J?-0<-:PJ=-0-8J?-L-2-,J$-0-(J/-0R:A-3.R,(''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 ź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do,Ārya-SaMdhinirmocana-nāma-mahāyāna-sūtra,聖解深密決解大乘經)》,《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甘殊爾部》第29冊(No:774),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1$?-0-.$R%?-0-%J?-0<-:PJ=-0-8J?-L-2-,J$-0-(J/-0R:A-3.R,》,《西藏大藏經》卷10(No:106),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 |
無著(AsaGga,,R$?-3J.,Thogs-med)注 ;J->J?-#J譯臺北版 《,:1$?-0-.$R%?-0-%J?-0<-:PJ=-0:A- i3-0<-2>.-0,(''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i rnam par bśad pa,Ārya-SaMdhinirmocanabhāSya,聖,密意決解解說)》,臺北版《西藏大藏經》卷37(No:3981),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 |
菩提流支譯大正藏 《深密解脫經》,《新修大正藏》卷16(N0:675),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深密解脫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0:162),北京:中華書局(1986)。 |
圓測(Wen tshegs,7J/-5K$?)北京版 《,:1$?-0-.$R%?-0-92-3R-%J?-0<-:PJ=-0:A-W.R-o-(J<-:PJ=-0,(''phags pa dgoGs pa zab mo Ges par ''grel pa''i mdo rgya cher ''grel pa,Ārya-SaMdhigambhIanirmocanasūtra-TIkā,聖解深密經疏)》,@PR?-(R?-P2(Hgros Chos-grub,廓‧法成)譯藏,《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106冊(No:5517),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1$?-0-.$R%?-0-92-3R-%J?-0<-:PJ=-0:A-W.R-o-(J<-:PJ=-0,》,《西藏大藏經》卷39(No:4016),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1967 《解深密經疏》,《卍續藏經》第三十四冊、第三十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1 《解深密經疏(卷卅五∼四十)》,觀空由藏還譯漢,北京:中國佛教協會印行。1986 《解深密經疏(補篇)》,廓‧法成譯藏,觀空由藏還譯漢,桃園:圓光佛學院印。2000 《解深密經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初版。 |
遁(道)倫集大正藏 《瑜伽師地論記》,《新修大正藏》卷42(No:1828),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
彌勒菩薩大正藏 《瑜伽師地論》,玄奘譯,《新修大正藏》卷30(No:1579),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
覺通(L%-(2-m-U=,byaG-chub rdzu-phrul,菩提神變)北京版 《,:1$?-0-.$R%?-0-%J?-0<-:PJ=-0:A-3.R-:A-i3-0<-2>.-0,(''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i mdo''i rnam par bśad pa,Ārya-SaMdhinirmocanasūtravyākhyāna,聖,深密意決解經解說)》,《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144、145冊(No.5845),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1$?-0-.$R%?-0-%J?-0<-:PJ=-0:A-3.R-:A-i3-0<-2>.-0,》,《西藏大藏經》卷52(No.4358),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 |
二、中文專書與期刊論文 |
元弼聖2000 〈原始佛教的佛陀觀〉,《圓光佛學學報》第5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 |
幻生1985 〈關於「解深蜜經圓測疏」全本之出版〉,《內明雜誌》第164期。 |
王翠玲1993 〈關於解深密經的三性說〉,《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 |
布敦(Bu ston rin chen grub,2-!R/-(R?-:L%)1988.a 《布敦佛教史(上)》,郭和卿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b 《布敦佛教史(下)》,郭和卿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7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汝佛1998 〈智慧猛利的文殊師利菩薩〉,《中國佛教月刊》第42卷,第6期。 |
西藏學叢書編委會1987.a 《西藏佛教經論研究》,臺北:文殊出版社。1987.b 《西藏佛教史論集》,臺北:文殊出版社。 |
吳汝鈞1995 《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二刷。1996.a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臺北:學生書局,增定版。1996.b 《佛學研究方法論(下)》,臺北:學生書局,增定版。2000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修訂本)》,臺北:商務印書館,修訂版。2002.a 《唯識現象學(一)-世親與護法》,臺北:學生書局。2002.b 《唯識現象學(二)-安慧》,臺北:學生書局。 |
吳銳堅1985 〈佛身觀〉,《內明雜誌》第163期。 |
呂 澂1978 《西藏佛學原論》,臺北:老古出版社。1983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現代佛學大系》第23冊,臺北:彌勒出版社。1984 《因明聲明與佛學研究法》,《現代佛學大系》第44冊,臺北:彌勒出版社。2003 《因明入正理論講解》,臺北:大千出版社。 |
呂玉珍1993 《前期如來藏經典中「法身」概念的釐清─以阿含經的「無我」與「法身」為進路》,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巫壽康1994 《因明正理門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 |
李世傑1966 《印度大乘佛教哲學史》,臺北:台灣佛教月刊社。1968 《印度六派哲學綱要》,臺北:台灣佛教月刊社。1970 《因明學概論》,臺北:中國佛教研究院。1984 《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現代佛學大系》第24冊,臺北:彌勒出版社。 |
李志夫2001 《中印佛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李幸玲2000 〈佛三身觀之研究─以漢譯經論為主要研究對象〉,《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10輯,臺北:華嚴蓮社。 |
季羨林1995 《季羨林佛教學述論文集》,臺北:東初出版社。 |
宗喀巴(TsoG Kha Pa,4S%-#-0-]R-29%-P$?-0)1998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釋法尊譯,臺北:大千出版社。 |
岡波巴2001 《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張澄基譯,臺北:法爾出版社,第三刷,第七印。 |
林崇安1990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1.a 《佛教因明的探討》,臺北:慧炬出版社。1991.b 〈漢藏佛教因明的傳譯研究〉,《西藏研究論文集》第4輯,臺北:西藏研究委員會。1991.c 〈《阿含經》集成與大乘經典源流的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4輯,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3 《西藏佛教的探討》,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 〈正法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a 〈《阿含經》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佛教圖書館訊》第31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2.b 〈《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法光學壇》第6期,臺北:法光雜誌社。 |
林鎮國1992 〈解釋與解脫─論《解深密經》的詮釋學性格〉,《政大文史哲論集》,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系。1999 《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出版社。 |
金東柱1986 《圓測唯識學觀之探討─以『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贊』為中心》,臺北:台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 |
唐仲容1999 《解深密經講義》,香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孫富支1994 〈《轉識論》中的識轉變〉,《獅子吼》第33卷,第4期。 |
徐典正1988 〈唯識學派之識變論研究〉,《中國佛教》第32卷,第2期、第3期。1988 〈唯識學派之認識論要義〉,《中國佛教》第32卷,第8期。1989 〈論轉依〉,《中國佛教》第33卷,第9期。1993 《唯識思想要義》,臺北:佛光出版社。 |
張明珠1980 〈由印度諸種解脫思想談到佛教解脫觀的特質〉,《慧炬雜誌》第192期。 |
張曼濤主編1988 《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5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
張瑞良1982 〈佛概念之研究與深思〉,《台大哲學論評》第5期。 |
曹志成1997 〈護法-玄奘一系與安慧一系對識轉變之解釋的比較研究〉,《圓光佛學學報》,圓光佛學研究所。 |
郭忠生2003.a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上)〉,《佛教圖書館訊》:第33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3.b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中之一)〉,《佛教圖書館訊》第34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3.c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中之二)〉,《佛教圖書館訊》第35/36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4.a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中之三)〉,《佛教圖書館訊》第37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 |
程恭讓1998 《解深密經》,臺北:佛光文化。 |
黃雪梅1993 〈初期大乘的法身觀─以早期漢譯般若經為中心〉,《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 |
黃靖芠1999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的意義〉,《中華佛學研究》第4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
楊白衣1978 〈世親「三性論」之研究〉,《一九七八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光出版社。1982 〈新羅系的唯識宗〉,《中國佛教》革新46號,第26卷,第4期。1983 〈圓測之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4.a 《唯識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b 〈道倫《瑜伽師地論記》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 |
楊郁文1997 《阿含要略》,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0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開展與整體運用〉,《印順─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正聞出版社。 |
萬金川1995 《龍樹的語言概念》,南投:正觀出版社。1996 《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 |
葉阿月1974 〈唯識論上的還滅緣起之意義〉,《哲學與文化》第10期。 |
趙國森1995 《《解深密經》的三自性思想及其發展》,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解深密經導讀》,全佛出版社。 |
劉偉宏1997 《佛家邏輯通論》,臺北: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劉培育1994 《因明研究-佛家邏輯》,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
歐陽漸編1929 《解深密經》,《藏要》第一輯,第六種,支那內學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 《解深密經注》,美國:美國佛教會。1975 《解深密經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初版。1987 《解節經真諦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
鄭郁慧2000 《《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以「轉依」觀念為主》,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鄭振煌2002 〈從佛教傳承談佛教知識體系〉,《佛教圖書館訊》第31期,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 |
賴賢宗1992 〈「轉依」二義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3 《佛教詮釋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霍韜晦1975 〈因明與邏輯〉,《鵝湖雜誌》第2卷,第4期。1978 〈佛家哲學中之轉依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佛教邏輯研究》,臺北:佛光出版社。1983 〈唯識五義〉,《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9 《絕對與圓融》,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謝慧光1992 《解深密經與現觀莊嚴論止觀學的研究》,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藍吉富主編2000 《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社。 |
羅時憲1998 《解深密經測疏節要》,香港:佛教志蓮圖書館。 |
釋大寂2002 《智慧與禪定作為佛教神通的成立基礎─從原始佛教至瑜伽行派》,臺北:水星文化出版社。 |
釋太虛1937.a 〈深密綱要〉,《太虛大師全書》第7冊,臺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1937.b 〈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講錄〉,《太虛大師全書》第7冊,臺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 |
釋心宏1997 〈論龍樹的二身觀與天親的三身觀之差異─以阿彌陀佛為例〉,《「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 |
釋正果1995 《佛教基本知識》,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
釋印順1992.a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七版。1992.b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修訂六刷。1992.c 《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修訂一版。1992.d 《佛教史地考論》,臺北:正聞出版社,修訂一版。1992.e 《印度之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三版。1993 《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五版。1994.a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七版。1994.b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臺北:正聞出版社。1998 《唯識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a 《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正聞出版社,新版。2000.b 《性空學探源》,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c 《寶積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d 《佛在人間》,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e 《佛法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f 《勝鬘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1 《成佛之道(增注本)》,臺北:正聞出版社,新版。 |
釋如嵩1999.a 〈《大毘婆沙論》佛身觀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1999.b 〈《大智度論》法身說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1999.c 〈從僧叡的法身觀探討其與《大智度論》法身說之關係〉,《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 |
釋見甯2000 〈「佛身論」初探─從佛世時期到部派佛教〉,八十九年度印順文教基金會論文獎學金,印順文教基金會。2001 〈唯識中「轉依」的可能性及其下手處〉,《佛教學生論文》第1期,妙林雜誌社。 |
釋依日1999 《六波羅蜜的研究》,臺北:佛光出版社。 |
釋宗譓2000 〈《勝天王般若經‧法界品》的佛身觀〉,《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臺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 |
釋果海1988 〈從體認大悲心談心理建設─認識唯識轉依之重要〉,《中國佛教》第32卷,第12期。 |
釋法尊1978 《西藏佛教史》,臺北:佛教出版社。 |
釋恆清1995 《《寶性論》的研究》,《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釋昭慧2001 《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臺北:法界出版社。 |
釋清利2001 〈關於《解深密經》的經題探討〉,《台中市正覺堂2001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正覺堂。 |
釋善音1999 〈佛陀的三身觀〉,《慧炬雜誌》第415∼416合期。 |
釋慈旭1999 〈《大毘婆沙論》佛陀論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 |
釋演培1975 《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觀》,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88 《解深密經語體釋》,臺北:天華出版社。 |
釋慧海1978 〈唯識學上轉依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
釋慧廣1986 〈轉識成智的過程〉,《中國佛教》第30卷,第8期。1988 〈從唯識到唯心、唯智的修行〉,《中國佛教》第32卷,第9∼10期。 |
釋濟群1992 〈《解深密經》要義說〉,《內明雜誌》第243、244集。1992 〈《解深密經》與唯識思想〉,《內明雜誌》第246集,1992年9月。 |
三、日文專書與期刊論文(含日文中譯) |
ルーベソ・アビト1976 〈〈法身〉の二種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5卷,第1號。 |
八力広喜1996 〈初期大乗経典におけるボサツ〉,《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4卷,第2號。 |
上田愉美子1987 〈唯識學派における相続転変差別(一)─『瑜伽論』菩薩地を中心とした六波羅蜜說の展開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5卷,第2號。 |
上田義文1967 《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二刷。1972 《大乗仏教思想の根本構造》,京都:百華苑,四刷。 |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声聞地研究会1998 《瑜伽論‧声聞地》,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
大崎昭子1975 〈解深密経における心意識説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4卷,第1號。 |
山口益1972 〈仏身觀の思想史的展開〉,《日本學士院紀要》第30卷,第3號。1973 〈仏身観の思想史的展開〉,《佛教学セミナー》第17冊,大谷大學佛教學會。 |
山口瑞鳳、光島督等著1986 《西藏學與西藏佛學》,許明銀譯,臺北:文殊出版社。1991 《西藏的佛教》,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 |
川崎信定1985 〈一切智者の存在論證〉,《講座‧大乗仏教》第9冊,東京:春秋社。第29卷,第1號。1993 《一切智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第二刷。 |
工藤成樹1960 〈轉變にける性と相の立場〉,《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8卷,第2號。 |
太田久紀1988 〈『成唯識論』の仏陀觀展開〉,《仏陀観》,日本仏教學會,京都:平楽寺書店。1991 《凡夫が凡夫に呼びかける唯識》,東京:大法輪閣,第七刷。 |
戶崎宏正1988 《仏教認識論の研究─法称著『プラマーナ‧ヴァールティカ』の現量論(上卷)》,東京:大東出版社。 |
木村宣彰1988 〈五種法身說─中國仏教初期における法身說の一類型〉,《佛教学セミナー》第48冊,大谷大學佛教學會。 |
木村泰賢1954 《大乘佛教思想論》,釋演培譯,臺北:內明出版社。1958 《原始佛教思想論》,歐陽翰存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印度六派哲學》,《木村泰賢全集‧第二卷》,東京:大法輪閣,六版。1988 《阿毘達磨論の研究》,《木村泰賢全集‧第四卷》,東京:大法輪閣,六刷。1990 《小乘佛教思想論》,釋演培譯,臺北:天華出版公司。 |
毛利俊英1984 〈瑜伽行派に於ける四念住〉,《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3卷,第1號。 |
氏家覚勝1980 〈初期密典の解脫観─陀羅尼の変遷をとお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9卷,第1號。 |
水野弘元1996 《佛典成立史》,劉欣如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印度的佛教》,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2002 《佛教的真髓》,香光書鄉編譯組譯,臺北:香光書鄉出版社。2003 《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許洋主譯,臺北:法鼓文化。 |
加藤精一1988 《密教の仏身觀》,東京:春秋社。 |
平川彰1973 〈六波羅蜜の展開〉,《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1卷,第2號。1980 《律蔵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0 《佛學研究入門》,許明銀譯,臺北:法爾出版社。1991 〈律藏所引用經典之研究〉,許洋主譯,《諦觀》第66期。1997.a 《初期大乗仏教の研究Ⅰ》,東京:春秋社,第三刷。1997.b 《初期大乗仏教の研究Ⅱ》,東京:春秋社,第三刷。2002 《印度佛教史》,莊崑木譯,臺北:商周初版社。 |
永田瑞1973 〈竜樹の仏身觀〉,《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2卷,第1號。1976 〈仏身二種說の背景〉,《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5卷,第1號。 |
矢板秀臣1989.a 〈四種道理について一資料〉,《大正大學綜合佛教学研究所年報》第11號,pp.(68)-(77)。1989.b 〈『声聞地』における三量說〉,《大正大學綜合佛教学研究所年報》第11號,pp.(78)-(85)。1993 〈瑜伽論因明の知識論について〉,《インド学‧密教学研究:宮坂宥勝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京都:法蔵館。 |
伊藤秀憲1973 〈玄奘訳『解深密経』における密意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2卷,第1號。1975 〈『解深密経』の三無自性說について〉,《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6號。1984 〈『解深密経』における玄奘・流支の縁起理解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3卷,第1號。 |
吉水千鶴子1996 〈SaMdhirmocanasūtra Xにおける四種のyuktiについて〉,《成田山仏教学研究所紀要》:第19號。 |
吉村誠2000 〈唯識學派における「一乗」の観念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8卷,第2號。 |
吉野恵子1983 〈仏の身論─常無常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1卷,第2號。1984 〈仏の身論─說不說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2卷,第2號。 |
多川俊映2003 《はじめての唯識入門》,東京:春秋社,第二刷。 |
多田修2000 〈唯識說における三性と五事との関係〉,《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8卷,第2號。 |
宇井伯壽1933 《仏教論理學》,東京:大東出版社。1965.a 《印度哲學史》,東京:岩波書店。1965.b 〈大智度論に於ける法身說〉,《印度哲学研究》第4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c 〈陳那以前に於ける佛教の論理說〉,《印度哲学研究》第5卷,東京:岩波書店。1979 《瑜伽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二刷。1990 《攝大乘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五刷。 |
早島理1988 〈瑜伽行唯識學派における仏陀觀-菩薩道の視點から〉,《仏陀観》,日本仏教學會,京都:平楽寺書店。 |
早島鏡正1988 〈仏陀觀展開の基調〉,《仏陀観》,日本仏教學會,京都:平楽寺書店。 |
竹村牧男2003 《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蔡伯郎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舟橋一哉等著1986 《佛學研究指南》,關世謙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舟橋尚哉1989 〈唯識思想の成立について─唯心から唯識へ〉,《佛教学セミナー》第49冊,大谷大學佛教學會。 |
西尾京雄1939 〈無著造、解深密經疏に就いて─特にの第一品〉,《大谷學報》第20卷,第1號。1941.a 〈無著造、解深密經疏に就いて(二)〉,《大谷學報》第22卷,第1號。1941.b 〈無著造、解深密經疏に就いて(三)〉,《大谷學報》第22卷,第3號。1943.a 〈解深密經の成立構造の研究〉,《大谷學報》第24卷,第1號。1943.b 〈解深密經の成立構造の研究(二)〉,《大谷學報》第24卷,第3號。1943.c 〈解深密經の成立構造の研究(三)〉,《大谷學報》第24卷,第5號。1943.d 〈佛教經典成立史上に於ける華嚴、如來性起經について〉,《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2卷。1982 《佛地經論之研究(第二卷)》,東京:国書刊行会。 |
西義雄1959 〈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三乘─特に聲聞地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7卷,第2號。 |
佐久間秀範1990.b 〈『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転依思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9卷,第1號。 |
佐藤達玄1997.a 《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釋見憨等譯,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7.b 《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釋見憨等譯,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 |
武邑尚邦1986 《因明學─起源と変遷》,京都:法蔵館。1988 《佛教論理學の研究》,京都:百華苑,第二刷。 |
河村孝照1975 《有部の仏陀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
長尾雅人1978 《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97 《摂大乘論-和訳と注解(上)》,東京:講談社,第六刷。1995 《摂大乘論-和訳と注解(下)》,東京:講談社,第三刷。 |
長谷川岳史1995 〈転識得智に関する異說〉,《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3卷,第2號。1996 〈転識得智の異說に関する慧沼の見解〉,《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4卷,第2號。 |
長崎法潤1988 《ヅャイナ認識論の研究》,京都:平楽寺書店。 |
長沢実導1958 〈解深密經第一章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1號。1969 《大乗仏教瑜伽行思想の發展形態》,東京:智山勧學会。 |
前田惠學1990 《原始佛教聖典の成立史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第五刷。 |
相馬一意1982 〈初期大乗経典におけゐ菩薩〉,《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0卷,第2號。 |
神林隆淨1958 〈法身に就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2號。1984 《菩薩思想的研究》,許洋主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5、66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高田仁覺1958 〈寶性論における轉依(āçrayaparivRtti)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2號。 |
高田修1985.a 《佛像的起源(上)》,高橋宣治、楊美莉合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8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b 《佛像的起源(下)》,高橋宣治、楊美莉合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9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高崎直道1975 〈法身の一元論─如來藏思想の法觀念〉,《平川彰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仏教における法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85 《唯識思想》,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7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 《如來藏思想》,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8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 《如來蔵思想Ⅰ》,東京:法蔵館。1989 《如來蔵思想Ⅱ》,東京:法蔵館。2003 《唯識入門》,東京:春秋社,新裝版。 |
望月信亨1969 〈論佛身(上)〉,釋印海譯,《南洋佛教》卷8。1970.a 〈論佛身(中)〉,釋印海譯,《南洋佛教》卷10。1970.b 〈論佛身(下)〉,釋印海譯,《南洋佛教》卷12。1991 〈佛教經典成立史論〉,釋印海譯,《中國佛教月刊》第35卷。 |
清水海隆1986 〈中期大乘仏教における菩薩思想について(一)─『瑜伽論』菩薩地に見られる菩薩思想の考察〉,《大崎学報》第141冊。1987 〈中期大乘仏教における菩薩思想について(二)─『瑜伽論』菩薩地を中心とした六波羅蜜說の展開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5卷,第2號。1988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における仏陀觀に関のする所說の一考察-その方向性について〉,《仏陀観》,日本仏教學會,京都:平楽寺書店。1989 〈『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方便善巧波羅蜜說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7卷,第1號。1991 〈中期大乘仏教における菩薩思想について(三)─菩薩地所說の階位說から見た菩薩行構造に関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9卷,第2號。1997 〈『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る聲聞道と菩薩道〉,《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5卷,第2號。 |
深浦正文1954 《唯識學研究(上)》,京都:永田文昌堂。1954 《唯識學研究(下)》,京都:永田文昌堂。1974 《解深密經》,〈國譯一切經〉第28冊,東京:大東出版社,三版。 |
野澤靜證1957 《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東京:法藏館。 |
勝呂信靜1966 〈初期唯識說におけゐ三性說の構造〉,《金倉博士古稀紀念印度学仏教学論集》,京都:平楽寺書店。1975 〈唯識と法性〉,《平川彰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仏教における法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89 《初期唯識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 |
朝山一玄1988 〈初期大乗経典における「書写」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8卷,第1號。 |
渡辺新治1986 〈菩提心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3卷,第2號。 |
結城令聞1985 《唯識學典籍志》,東京:大藏出版社,再版。 |
越路照德1958 〈菩薩十地思想成立の史的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2號。 |
塚本啟祥等著1990 《梵語仏典の研究Ⅲ─論書篇》,京都:平楽寺書店。 |
鈴木大拙1984.a 〈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上)〉,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2期。1984.b 〈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中)〉,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3期。1984.c 〈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下)〉,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4期。1991 〈論佛的三身〉,孫富支譯,《國際佛學譯粹》第1期。 |
稻葉正就1971 〈圓測‧解深密經疏の散逸部分の漢文譯〉,《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24號。 |
橫山紘一1978 〈転依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7卷,第1號。2002 《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橫超慧日1961 〈鳩摩羅什の法身說〉,《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9卷,第1號。 |
靜谷正雄1990 《初期大乗仏教の成立過程》,京都:百華苑,三刷。 |
龍谷大學仏教學會編1987 《唯識思想の研究-山崎教授定年紀念》,東京:百華苑。 |
藤田正浩1994 〈心解脫と慧解脫〉,《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2卷,第2號。 |
鹽田義遜1959 〈佛身論の展開〉,《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7卷,第2號。 |
坂本幸男1937.a 〈經典解釋の方法論の研究(上)〉,《支那佛教史學》第1卷,第2號。1937.b 〈經典解釋の方法論の研究(下)〉,《支那佛教史學》第1卷,第4號。 |
梶山雄一1987 《印度邏輯學論集》,張春波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21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9 《般若思想》,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2003 〈佛教知識論的形成〉,蕭平、楊金萍譯,《普門學報》第15∼17期。 |
袴谷憲昭1974 〈唯識說における法と法性〉,《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5號。1985 〈唯識文献における無分別智〉,《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3號。1994 《唯識の解釈學-『解深密經』を讀む》,東京:春秋社。2001 《唯識思想論考》,東京:大藏出版社。 |
四、外文專書與期刊論文(含外文中譯) |
Coward,Harold G. |
1988 Sacred world and sacred text:scripture in world religions,Orbis Book,New York。 |
Davidson,Ronald Mark |
1985 Buddhist Systems of Transformation:Āśraya-parivRtti/-parāvRtti Among the Yogācār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Ph. D.。 |
Demiéville,Paul |
1994 《吐番僧諍記》,耿昇譯,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
Dutt,Nalinaksha |
1978 Mahāyāna Buddhism,Revised edition,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
Frauwallner,Erich |
1958 Die Philosophie des Buddhismus,Akademie-Verlag,Berlin。 |
Gadjin Nagao |
1973 "On the Theory of Buddha-body",in The Eastern Buddhist 6,no.1:25∼53。 |
Habito,Ruben L. F. |
1985 "On dharmakaya as ultimate reality:prolegomenon for a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i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12,no.2-3:233∼252。 |
1986 "The Notion of Dharmakāya:A Study in the Buddhist Absolute",in Journal of Dharma 11,no.4:348∼378。 |
Hakamaya,Noriaki |
1984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Some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Tibetan Translation",〈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2號:1∼17。 |
1986.a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Ⅱ)",〈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5號: |
1∼35。 |
1986.b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Ⅲ)",〈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18號:1∼35。 |
Harrison,Paul |
1992 "Is the Dharma-Kāya the Real "Phantom Body" of the Bussha?",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5,no.1:44∼94。 |
Hopkins,Jeffrey |
1999 Emptiness in the Mind-Only School of Buddhism: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Volume 1,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2002 Reflections on Reality:The Three Natures and Non-Natures in the Mind-Only School: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 Volume 2,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Kalupahana,D. J. |
1982 〈原始佛教哲學的知識論〉,陳銚鴻譯,霍韜晦校,《內明》第118期: |
3∼6,17。 |
Lamotte,Etienne |
1935 SaMdhirmocana-sūtra: L’explication des Mystères,Bureaux du Recueil。 |
Lin,Chen-Kuo |
1991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A liberating hermeneutic,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Temple University,Philadelphia. |
Makransky,John J. |
1989 "Controversy over Dharmakāya in India and Tibet:A New Interpretation of its basis,Abhisamayalamkara chapter 8",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2,no.2:45∼78。 |
Murti,T. R. V. |
1984.a 《中觀哲學(上)》,郭忠生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4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1984.b 《中觀哲學(下)》,郭忠生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5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Napper,Elizabeth |
2003 《緣起與空性》,劉宇光譯,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 |
Powers,John |
1992 Two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by Asanga and Jnanagarbha,The Edwin Mellen Press,Lewiston。 |
1993 Hermeneutics and tradition in the SaMdhirmocana-sūtra,Leiden,The Netherlands,New York,E.J. Brill。 |
1994 Wisdom of Buddha─The SaMdhirmocana-sūtra,Berkeley,Dharma Publishing。Robinson, Richard H. |
1996 《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郭忠生譯,南投:正觀出版社,初版。 |
Sakuma, Hidenori S. |
1990 Die ĀśrayaparivRtti-Theorie in der Yogācārabhūmi,Eurasburg,Druckerei Peter Proff。 |
Schmithausen,Lambert |
1969 Zur Literaturgeschichte der ältern Yogācāra-Schule,In:ZDMG, |
Supplementa。 |
Stcherbatsky,Fëdor Ippolitovich |
1995 《小乘佛學-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義》,立人譯,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四刷。 |
1995 《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立人譯,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四刷。 |
1997 《佛教邏輯》,宋立道、舒曉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
Steinkellner,Ernst |
1989 "Who is ByaG chub rdau ''phrul ?─Tibetan and non-Tibetan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ūtra-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in Berliner Indologische Studien, Band 4/5,Reinbek:229∼251。 |
Warder,A. K. |
1988.a 《印度佛教史(上)》,王世安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2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1988.b 《印度佛教史(下)》,王世安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3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Williams,Paul |
1989 Mahāyāna Buddhism: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London,New York:Routledge。 |
五、專業辭典暨工具書: |
四川省阿垻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文編譯局編1996 《,?))-2R.-{.-$*A?->/-.<-$?J<-IA-UJ%-36K?,(梵藏對照辭典)》,甘肅:民族出版社,第2版。 |
各民族出版社聯合編輯2002 《漢藏對照詞典》,北京:民族出版。 |
早島鏡正1994 《仏教‧イソド思想辞典》,東京:春秋社,二刷。 |
宇井伯壽、鈴木宗忠、金倉圓照、多田等觀 合編1985.a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2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b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下)附索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林崇安2000 《基本漢藏梵英佛學術語》,臺北:慧炬出版社,修訂版。 |
張怡蓀編2003 《,2R.-o-5B$-36S.-(J/-3R,(藏漢大辭典)》,北京:民族出版,六刷。 |
荻原雲來 編1979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
廖本聖2002 《實用西藏語文法(二冊)附附錄及檢索手冊》,臺北:法鼓文化,初版。 |
橫山紘一 廣澤隆之 編1996 《漢梵藏對照瑜伽師地論總索引》,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7 《梵藏漢對照佛教語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
韓清靜 編1983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初版。 |
贊拉‧阿旺措成 編1996 《,2d-.NR=-$?J<-IA-3J-=R%-8J?-L-2-28$?-?R,(古藏文辭典)》,北京:民族出版社。 |
榊亮三郎 編1985.a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12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b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13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c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梵藏索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14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Heineman,Robert、平川彰編1986 《梵漢漢梵陀羅尼用語辭典》,《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
Williams,M.M. Edition1999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New Del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