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9 07:38:5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29 07:35:23   編輯部 報導

初期瑜伽行派於佛陀觀的發展-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菩提品》為中心之考察
 

「佛陀觀」是瑜伽行派思想的重要主題,因為其所牽涉的層面很廣,因此若欲對於「佛陀觀」深入考察,必須順著這個思想在歷史上演變的脈絡加以釐清。此外,在「佛陀觀」之下包含了很多項目,如「菩提」、「轉依」、「三身」、「三性」、「四智」、「五法」、「八識」等,都是「佛陀觀」所要探討的對象。這些主題所牽涉的觀念,在瑜伽行派的諸經論中也是很重要的理論。因此若能在歷史的脈絡上,比較這些論題在瑜伽行派不同經論中說法的異同,將有助於對「佛陀觀」內涵演變的理解,也能對瑜伽行派的觀行理論有所認識。


因此,本文以《瑜伽論•菩薩地•菩提品》為中心,深入考察其「佛陀觀」。

之後,進一步發掘其他如《解深密經》、《瑜伽論.攝決擇分》、《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攝大乘論釋》、《成唯識論》、《佛地經論》等唯識論書之說法。從這些經論對於「佛陀觀」的說明,除了發現「佛陀觀」的變遷歷程之外,也能一探瑜伽行派在思想上的開展。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94/碩士/研究生:劉美琴 指導教授:林朝成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一、瑜伽行派概述與其「佛陀觀」的重要性------------2
二、以往《瑜伽論.菩薩地》研究成果之侷限-----------3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探討--------------------------4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限定與論文架構----------------10
一、研究方法
二、範圍限定與論文架構-----------------------------11
第二章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漢譯及各家註解
第一節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異譯------------------16
一、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16
二、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17
三、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20
第二節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各家註解--------------------26
一、唐・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26
二、唐・遁倫《瑜伽論記》---------------------------------27
三、唐・清素《瑜伽師地論義演》--------------- ------------28
第三章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組織
及〈菩提品〉於〈菩薩地〉之重要意義------------------32
第一節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之組織----------------------35
一、持瑜伽處(Ādhārayogasthāna)-------------------------39
二、隨法瑜伽處(Adhārānudharmayogasthānam)-------------46
三、究竟瑜伽處(Adhāraniṣṭhayogashānam)-----------------49
第二節 〈菩提品〉於〈菩薩地〉之重要意義-------------------52
第四章《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菩提品》各家註解之內涵
第一節 菩提的本性
一、二斷二智為菩提
二、二斷三智為菩提
三、共不共德為菩提
第二節 菩提的最勝意涵--------------------------------71
一、所依最勝------------------------------------------71
二、正行最勝------------------------------------------72
三、圓滿最勝------------------------------------------72
四、智最勝--------------------------------------------73
五、威力最勝------------------------------------------75
六、斷最勝--------------------------------------------76
七、住最勝--------------------------------------------76
第三節 十種名號之隨念功德-- --------------------------78
一、如來
二、應------------------------------------------------79
三、正等覺--------------------------------------------80
四、明行圓滿------------------------------------------80
五、善逝----------------------------------------------82
六、世間解--------------------------------------------82
七、無上丈夫、調御士-----------------------------------82
八、天人師--------------------------------------------83
九、佛------------------------------------------------85
十、薄伽梵--------------------------------------------87
第四節 佛陀的出現於世---------------------------------87
一、一世界多劫無佛及一劫多佛---------------------------88
二、十方世界有無量佛------------------------------------90
三、在一世界同時無有二佛出現----------------------------91
第五節 諸佛的差別相------------------------------------92
第五章 其他瑜伽行派經論於「佛陀觀」之發展----------------95
第一節 《解深密經》(Sandhinirmocanasūtra)------------------96
第二節 《瑜伽論.攝決擇分》(Viniścayasaṃgrahaṇῑ)-----------100
第三節 《辯中邊論》(Madhyāntavibhaga)---------------------102
第四節 《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aṃkāra)---------------107
第五節 《攝大乘論釋》(Mahāyānasaṃgraha)-----------114
第六節 《成唯識論》(Vijňaptimātratāsiddhi)------------120
第七節 《佛地經論》(Buddhabhūmi-vyākhyāna)-------128
第八節 瑜伽行派經論於「佛陀觀」之綜合探討----------132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本文回顧與總結----------------------------------141
第二節 未來研究之展望----------------------------------142
一、內部研究展望----------------------------------------143
二、外部研究展望----------------------------------------144
三、本文時代意義與開展----------------------------------144
參考書目-----------------------------------------------146
附 錄--------------------------------------------------163
文本:清素《瑜伽師地論義演‧菩提品》------------------163
科判一:《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169
科判二:《瑜伽論.攝決擇分》-------------------------------171
科判三:《大乘莊嚴經論.菩提品》-------------------------173
科判四:《攝大乘論釋》----------------------------------------177
科判五:《成唯識論》-------------------------------------------182
科判六:《佛地經論》-------------------------------------------186

◎漢譯原典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大正藏》第三十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年出版)。
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大正藏》第三十冊。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唐‧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大正藏》第四十三冊。
唐‧遁倫撰:《瑜伽論記》,《大正藏》第四十二冊。
唐‧清素撰:《瑜伽師地論義演》,《宋藏遺珍》第十三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2出版),頁10605-10624。。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陳‧真諦譯:《中邊分別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唐‧玄奘譯:(世親釋)《攝大乘論釋》,《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陳‧真諦譯:(世親釋)《攝大乘論釋》,《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唐‧玄奘譯:(無性釋)《攝大乘論釋》,《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唐‧玄奘譯:(親光等造)《佛地經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研究專書(依作者姓氏排列)
Limaye,Surekha Vijay Limaye, Mahāyānasūtrālaṃkāra,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AsaGga Sanskrit Text. India: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2.
Schmithausen, Lambert, ālayavijňāna --On the Origin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 Concept of Yogacārā Philosoph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Tokyo, Japan. 1987.
Shastri, Yajneshwar S., Mahāyānasūtrālaṃkāra of Asaṅga-A study in Vijňānavāda Buddhism. India: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89.
Shinko-Kai. Swami Dwarika Das Shastri, ed. Arya Asaṅga. Mahāyānasūtrālaṃkāra, 1st ed., Varanasi, India : Bauddha Bharati. 1985.
小谷信千代:《大乘莊嚴經論の研究》(京都:文榮堂,1985年)。
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佛教經典總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日本仏教學會:《佛陀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年)。
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認識》(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平川彰:《インド仏教史》下卷(東京:春秋社,1979年)。
───等編:《講座•大乘仏教 1──大乘仏教とは何か》(東京:春秋社,1982年)。
───:《初期大乘仏教の研究》(I)(II)(東京:春秋社,1992年)。
布頓著、郭和卿譯:《布頓佛教史》(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宇井伯壽:《瑜伽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58年)。
────:《大乘莊嚴經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1年)。
舟橋尚哉:《初期唯識思想の研究 : その成立過程をめぐって》(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年)。
西藏文典研究會編集:《西藏文獻による佛教思想研究,第1、2號 : 安慧造『大乘莊嚴經論釋疏』菩提品》(Ⅰ) (Ⅱ) (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80-82年)。
武內紹晃:《瑜伽行唯識學の研究》(京都:百華苑,1980年)。
長尾雅人:《攝大乘論 和譯と注解》(上)(下)(東京:講談社,1992年)。
周貴華:《唯心與了別──根本唯識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I)(II)(京都:法藏館,1989年)。
────等著、李世傑譯:《唯識思想》(臺北縣:華宇出版社,1989年)。
陳世強:《佛典精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二刷)。
勝又俊教:《佛教における心識說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2年)。
勝呂信靜:《初期唯識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89年)。
結城令聞:《唯識學典籍志》(東京:大藏出版,1962年)。
橫山紘一:《唯識の哲學》(京都:平樂寺書店,1979年)。
────、廣澤隆之:《瑜伽師地論に基づく梵藏漢對照.藏梵漢對照佛教語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8年)。
────、廣澤隆之:《漢梵藏對照瑜伽師地論總索引》(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8年)。
磯田熙文、古坂紘一:《瑜伽師地論菩薩地──隨法•究竟•次第瑜伽處》(京都:法藏館,1995年)。
韓清淨科記、彌勒菩薩說、釋玄奘譯:《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一~四) (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
韓廷傑:《成唯識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勝鬘經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惠敏:《〈聲聞地〉について所緣の研究》(東京:山喜多書房佛書林,1993年)。
───、關則富:《大乘止觀導論-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教授教誡品』初探》(臺北:法鼓文化,1997年)。
袴谷憲昭:《唯識思想論考》(東京:大藏出版社,2001年)。
◎學位論文(依撰作年代排列)
元弼聖:《從「佛陀觀」看中國佛教思想之開展》,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廖淑珍:《當代台灣佛教的「佛陀觀」及其宗教實踐》,玄奘人文社會學院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伍啟銘:《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之校譯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宋佩芳:《瑜伽行派的認識作用與真理之實現--以『成唯識論』為中心--》,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圖書論文(依作者姓氏排列)
工藤成樹:〈中觀與唯識〉,載於《唯識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頁303-334。
太田久紀:〈《成唯識論》の「佛陀觀」〉,載於日本仏教學會編《「佛陀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年),頁79-94。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瑜伽行派〉,載於《佛學研究入門》(臺北:法爾出版社,1990年),頁169-193。
早島理:〈唯識的實踐〉,載於《唯識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頁205-250。
早島鏡正:〈「佛陀觀」展開の基調〉,載於日本仏教學會編《「佛陀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年),頁1-19。
竹村牧男:〈地論宗、攝論宗、法相宗〉,載於《唯識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頁373-430。
佐伯定胤:〈瑜伽師地論解題〉,載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6》(臺北:大乘文化,1980年),頁75-86。
沖和史:〈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載於《唯識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頁251-302。
武內紹晃:〈「佛陀觀」の変遷〉,載於平川彰等編《大乘仏教とは何か》(東京:春秋社,1982年),頁153-182。
────:〈唯識學における修道と証果〉,收錄於仏教思想研究會編《仏教思想8 解脫》(京都:平樂寺書店,1993年),頁225-240。
柏木弘雄:〈本覺與始覺〉,收錄於《如來藏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頁327-365。
神林隆淨:〈《菩薩地經》的菩薩思想〉,收錄於《菩薩思想的研究》(臺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初版),頁332。
高崎直道:〈瑜伽行派的形成〉,載於《唯識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頁1-44。
────:〈如來藏語阿賴識──與唯識說之交涉〉,載於《如來藏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頁1-44。
清水海隆:〈《瑜伽師地論‧菩薩地》における「佛陀觀」に関する所說の一考察──その方向性につて〉,載於日本仏教學會編《「佛陀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年),頁1-19。
勝呂信靜:〈唯識說的體系之成立〉,載於《唯識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頁109-156。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