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9 08:03:0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29 08:02:50   編輯部 報導

是從佛智的角度探討《華嚴經》的書寫方式。智慧是辨別事物的精神作用,若以救度眾生的如來智而言,不僅具備辨別事物的能力,還有度化運用的功能。此一辨別與度化的能力是如來照見諸法缺乏自性與自相所得,照見真理的如來也能依此真理出現世間,出生各種法門救度眾生。


關於如來智慧的描述在大乘經論中所在多有,本論文以《華嚴經》作為文本的原因,在於本經特殊的法界觀。在本經描述的法界中,事事物物都呈現出互即互融、超越凡夫思議的景象,這個景象正如序品<世間淨眼品>的品名,是以如來智慧的淨眼所照見的法界景象。


如來在菩提樹下成道後,以其淨眼照見法界一切現象都是依緣起性空的真理運作,具有相同的法性,在此情形之下,其所欲救度的眾生也可以依此真理成就佛道,於是,如來以其智慧在法界中依信、解、行、證的次第,逐一教授菩提道各種修學法門。


由於本經是依如來所照見的法界實相而書寫,因此在寫作方式上呈現出不同於其他經典的情況;而法藏在詮釋本經之時也是以智慧的角度來分析這些特殊的情況,本論文即從法藏詮釋的觀點來探討《華嚴經》書寫的特殊之處。


首先從傳說與經文的敘述角度突顯本經與其他經典的不同處,再就經文描述的各種無礙情形探討其與佛智的關係,歸結出本經是依佛智的觀照與展現書寫而成。其後更分析經文結構的安排、行文的方式,乃至敘述的用語,說明依佛智展現的各種教說是配合著聞法者的根器而施設,因此本經在書寫上呈現出實相中有差別相,差別相中有實相的互融無礙境界。


這樣的境界是法界中無量如來所照見、所教化,是已說、今說與當說,更隨著緣起法性在法界中無盡的展現。因此,讀者在閱讀《華嚴經》之時也進入了如來的教說體系之中,走向了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的境界。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4/碩士/研究生:解文琪 指導教授:郭朝順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文獻範圍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學界研究概況
第五節 關鍵概念的釐清
第六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華嚴經》在大乘經典中的特殊地位
第一節 從龍樹取經傳說見本經特殊地位
一 龍宮取經的傳說
二 龍宮取經顯示的意義
(一)取經的龍樹菩薩
(二)上、中、下三本華嚴的區別
第二節 從<世間淨眼品>見本經特殊地位
一 本品在《華嚴經》的定位
二 淨眼所見的世界
三 本品顯示的意義
第三節 從書寫者見本經特殊地位
一 教示者、紀錄者與書寫者
二 《華嚴經》的敘事觀點
三 《華嚴經》的書寫者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華嚴經》佛智的意涵
第一節 佛身思想的演變
一 原始佛教時期—以父母生身成就功德法身
二 部派佛教時期—如來色身有漏與無漏的爭辯
(一)如來的身業
(二)如來的語業
(三)如來的意業
三 大乘佛教時期—二身、三身與十佛身
(一)龍樹的二身觀
(二)瑜伽行派的三身觀
(三)《華嚴經》的十佛身
第二節 《華嚴經》的佛身
一 不可思議與佛身
二 佛身不可思議的面向
(一)邊際
(二)無礙
(三)融攝
第三節 經論中的佛智思想
一 佛身與佛智
二 經論中的如來智慧
(一)原始佛教時期
(二)部派佛教時期
(三)大乘佛教時期
第四節 《華嚴經》的佛智
一 佛智的內涵
(一)諸法的實相
(二)佛智的特質
二 如來智與眾生智
第五節 小結—佛智與華嚴經的真理
一 佛智、佛身與法界緣起
二 《華嚴經》彰顯佛智的真諦
第四章 《華嚴經》結構分析
第一節 以蓮華藏世界為中心的環境觀
一 蓮華藏世界的自然環境
(一)外在環境
(二)內部環境
二 蓮華藏世界的內涵
(一)世界海的內涵
(二)名稱的同異
第二節 以信、解、行、證為結構主軸
一 「信、解、行、證」在《華嚴經》的鋪陳方式
(一)所信之境
(二)依境起信
(三)信願堅實
(四)依信生解
(五)依解起行
(六)隨行起願
(七)行願證實
(八)果報功德
(九)練行純熟
(十)該攝法界
二 以佛智顯示修行次第平等無礙
(一)以「十」表示單一行位的圓滿
(二)各修行次第間互融無礙
第三節 多重互融的時空結構
一 人間→天上→人間的敘述模式
(一)起信的人間—生起並堅定信願的所在
(二)天界—修行次第的依序教說
(三)入證法界的人間—依法成行的處所、證入法界的起始
二 不離一處說一切法
三 過去、現在、未來一念呈現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華嚴經》的書寫模式
第一節 《華嚴經》的行文模式
一 說法前的放光
(一)放門面、齒間與眉間光
(二)放兩足輪光
(三)放兩足指光
(四)放兩膝輪光
(五)再次放眉間與口中光
二 加持菩薩進入三昧
(一)一切如來淨藏三昧
(二)菩薩無量方便三昧
(三)菩薩善伏三昧
(四)菩薩明智三昧
(五)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
(六)佛華嚴三昧
(七)師子奮迅三昧
第二節 《華嚴經》的人物型態
一 主要人物
(一)華嚴精神的呈現者—華嚴三聖
(二)修學次第的宣說者
二 次要人物
(一)十方世界的如來
(二)十方世界的菩薩
(三)天人與神祇
第三節 《華嚴經》的特殊用語
一 意象
(一)「光明」意象
(二)「彌勒樓閣」意象
(三)「大地震動」意象
(四)「花」意象
二 譬喻
(一)譬喻的對象
(二)譬喻的特色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結 論
第一節 研究成果
第二節 研究發現
第三節 研究展望

一 佛教原典
(一)《大正新修大藏經》(依部類區分)
1.阿含部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2.般若部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
3.華嚴部
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大正藏第九冊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大正藏第十冊
4.釋經論部
龍樹菩薩撰,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天親菩薩撰,後魏‧菩提流支等譯,《十地經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5.毘曇部
尊者舍利子說,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五百大阿羅漢等撰,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七冊
世親撰,唐‧玄奘譯,《阿毗達摩俱舍論》,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尊者眾賢撰,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6.瑜伽部
無著菩薩撰,唐‧玄奘譯,《攝大乘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世親菩薩撰,唐‧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護法等菩薩撰,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7.論集部
陳‧真諦譯,《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8.經疏部
唐‧智儼撰,《大方廣佛華嚴經思搜分齊通智方軌》,大正藏第三十五冊
唐‧法藏撰,《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第三十五冊
唐‧法藏撰,《華嚴經文義綱目》,大正藏第三十五冊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五冊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第三十六冊
唐‧澄觀撰,《大華嚴經略策》,大正藏第三十六冊
唐‧李通玄撰,《新華嚴經論》,大正藏第三十六冊
唐‧李通玄撰,《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大正藏第三十六冊
唐‧李通玄撰,《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卷卷大意略敘》,大正藏第三十六冊
唐‧靜居撰,《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大正藏第三十六冊
隋‧吉藏撰,《淨名玄論》,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9.諸宗部
唐‧杜順撰,《華嚴法界觀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智儼撰,《華嚴一乘十玄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智儼撰,《華嚴五十要問答》,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智儼撰,《華嚴經內章門等離孔目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法藏撰,《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法藏撰,《華嚴經旨歸》,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法藏撰,《華嚴經問答》,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法藏撰,《華嚴經義海百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法藏撰,《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法藏撰,《華嚴遊心法界記》,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法藏撰,《華嚴發菩提心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澄觀撰,《三聖圓融觀門》,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10. 史傳部
世友菩薩撰,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元魏‧吉迦夜、曇曜合譯,《付法藏因緣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唐‧法藏撰,《華嚴經傳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11.事彙部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12.古逸‧疑似部
失佚,《華嚴經章》,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二)《卍新纂續藏經》
唐‧法藏撰,《華嚴經綱目》,卍續藏第四冊
唐‧澄觀別疏,唐‧宗密隨疏鈔,《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卍續藏第七冊
唐‧澄觀撰,明‧德清提契,《華嚴經綱要》,卍續藏第十二~十四冊
宋‧戒環撰,《大方廣佛華嚴經要解》,卍續藏第十二冊
二 佛學專著
(一)中文著作與譯著
川田熊太郎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2003年初版二刷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初版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3年初版五刷
方立天,《法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1年初版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初版
方立天,《中國佛教散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初版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初版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二刷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四刷
李世傑,《華嚴哲學要義》,台北:佛教出版社,1973年出版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編,《佛學研究論文集:佛與花,1994》,台北: 佛光出版社, 1996年初版
高峰了州著,釋慧嶽譯,《華嚴思想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79年初版
陳英善,《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台北:華嚴蓮社,1996年初版
張曼濤主編,《華嚴學概論》,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三十二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張曼濤主編,《華嚴思想論集》,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三十三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張曼濤主編,《華嚴典籍研究》,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四十四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張曼濤主編,《佛教文史雜考》,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一百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楊政河,《華嚴哲學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1987出版
劉貴傑,《華嚴宗入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2年初版
藍吉富主編,《華嚴學論集》,收錄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一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出版
龜川教信著,釋印海譯,《華嚴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7初版
鎌田茂雄著,釋慈怡譯,《華嚴經講話》,台北:佛光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初版四刷
魏道儒,《中國華嚴宗通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初版
釋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71年出版
釋印順,《寶積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72年出版
釋印順,《華雨香雲》,台北:正聞出版社,1973年出版
釋印順,《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73年出版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出版
釋印順,《佛教史地考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出版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年出版
釋演培,《印度部派佛教的思想觀》,台北:天華出版社;1990年一版
釋繼夢,《華嚴宗哲學概要》,台北:圓明出版社,1993年初版
釋印順,《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出版
釋日慧,《華嚴法海微波》(上、下冊),台北:慧炬出版社,2000年初版
釋悟殷,《部派佛教系列:修證篇》,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年初版
(二)日文著作
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輯,《講座‧大乘佛教3—華嚴思想》,東京:春秋社,1983年出版
李道業,《華嚴經思想研究》,京都:文昌堂,2001年
高峰了州,《華嚴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年出版
鎌田茂雄,《華嚴學研究資料集成》,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3年出版
三 佛教文學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1996年初版
中國古典研究會編,《文學與佛學的關係》,台北:學生出版社,1994年初版
加定哲地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台北:佛光出版社,1998年7月初版
祁志祥,《佛教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初版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初版
侯傳文,《佛經的文學性解讀》,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初版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初版
唐大圓,《佛教文學短論》,台北:大乘文化,1980出版
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學》,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十九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
陳允吉主編,《佛經文學研究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初版
四 一般文學
Rene Wellek、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初版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初版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初版
申丹,《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
沈謙,《修辭方法析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初版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三版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增訂本)》,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初版
傅孝先:《困學集:西洋文學散論》,台北:時報出版社,1979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初版
羅伯特‧休斯著,劉豫譯,《文學結構主義》,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初版
五 宗教學
瓦鄧布葛著,根瑟.馬庫斯譯,《宗教學入門》,台北:東大圖書,2003年初版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初版
六 學位論文
元弼聖,《從「佛陀觀」看中國佛教思想之開展》,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伍啟銘,《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之校譯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世鎮,《法藏之法界緣起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李寅坤,《釋迦牟尼佛傳記得神話性初探—以八相成道為例》,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祁志祥,《中國古代美學精神》,復旦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周敏惠,《金光明經》文學特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邱獻志,《華嚴宗事事無礙思想研究:以《法界觀門》與「十玄門」義理為中心》,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邱高興,《華嚴宗祖法藏及其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論文,1990年,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第十八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邱高興,《李通玄佛學思想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第九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9年,收錄於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第六十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胡民眾,《澄觀佛學思想研究》,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收錄於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第十八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陳英善,《華嚴清淨心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陳琪瑛,《《華嚴經》美學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以杜順、法藏的法界觀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第九十三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黃惠暖,《東坡詞草木意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文琪,《《詩經》自然意象之美學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曾瓊瑤,《華嚴如來性起正法之研究:以法藏《探玄記》為主》,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彭包,《中國佛教藝術研究》,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溫美惠,《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文學特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苑如,《搜神記暨搜神後記研究:從觀念世界與敘事結構考察》,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魏德東,《佛教唯識哲學要義》,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收錄於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第三十一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譚惠文,《妙法蓮華經譬喻文學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羅細妹,《華嚴心義的探究》,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釋覺華,《性具與性起思想之比較研究》,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收錄於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第九十七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2年
七 單篇論文
(一)中文
鈴木大拙<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上),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2期,1984年9月
鈴木大拙<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中),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3期,1984年10月
鈴木大拙<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下),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4期,1984年11月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華嚴經》是什麼—《華嚴經》的結構及其思想>,《諦觀》第74期,1993年7月
李富華,<《華嚴經》與普賢菩薩思想>,《佛學研究》,1999年
李治華,<佛教哲學中語言型態之探索>,《正觀》第8期,1999年3月
李幸玲,<佛三身觀之研究—以漢譯經論為主要研究對象>,《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十集,華嚴蓮社出版,2000年
郭翠蘭,<《華嚴經》「善知識」譬喻之研究>,《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六冊,華嚴蓮社出版,1996年10月。
許勝雄,<佛的三身觀之研究>(上),《慧炬雜誌》第433、434期合刊,2000年8月
許勝雄,<佛的三身觀之研究>(下),《慧炬雜誌》第435期,2000年9月
郭朝順,<華嚴宗的可說與不可說>,《正觀》第27期,2003年12月
曹郁美,<《華嚴經》中的如來放光初探>,《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15集,華嚴蓮社出版,2005年
陳戒能,<華嚴菩薩悲智雙運之淨行>,《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7冊,華嚴蓮社出版,1997年10月
陳海娟,<華嚴思想的一多關係及其現實意義>,《妙林》第17卷8月號,2005年8月
葉阿月,<「超越智慧的完成」之研究—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中心—>,《文史哲學報》,第30期,1981年12月
楊維中,<《華嚴經》的形成、漢譯、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論意義>,《普門學報》第26期,2005年3月
廖朝陽,<法華經的閱讀論: 管窺古典小說的宗教基盤>,《中外文學》第197期,1988年10月
廖明活,<華嚴宗性起思想的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6期,1995年3月
德光,<略談華嚴的法界緣起與性起>,《法光雜誌》第69期,1995年6月
鄭舜日著,永智譯,<華嚴思想的現代意義>,《普門學報》第十期,2002年7月。
謝大寧,<比興的現象學--《詩經》詮釋進路底再檢討>,《南華通識教育研究》第2期,2004年9月
鐘徳能,<舍那之光>,《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7冊,華嚴蓮社出版,1997年10月。
釋海雲,<華嚴思想的實踐>,《1997年佛學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5月
釋若學,<華嚴經淨行品與梵行品的探討>,《護僧雜誌》第8期,1997年7月
釋如嵩,<《大智度論》法身說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1999年
釋善音,<佛陀的三身觀>,《慧炬雜誌》第416、415期合刊,1999年2月
釋性覺,<海印三昧思想初探>,《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9集,華嚴蓮社出版,1999年
釋慧道,<文殊菩薩之研究-以《華嚴經》「十信法門」為主>,《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9集,華嚴蓮社出版,1999年
釋見甯,<「佛身論」初探—從佛世時期到部派佛教>,2000年度印順文教基金會得獎論文
釋德和,<《華嚴經》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之研究>,《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七冊,華嚴蓮社出版,1997年10月。
賽巴巴著,鄭振煌譯<《華嚴經》中的普賢菩薩>,《慧炬雜誌》178期,1979年4月
顧祖釗,<論意象與中國藝術的未來>,《安慶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二期
(二)日文
山田亮賢,<《華嚴經》における文殊菩薩>,《大谷大學學報》,1967年
川崎信定,<一切智研究のめざすもの>,佛教學セミナー》,1995年5月
木村清孝,<蓮華藏世界の建立>,收錄於《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1997年7月
末綱恕一,<無分別智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5年1月
末綱恕一,<分別智と無分別智>,《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7年12月
末綱恕一,<大悲と無分別智>,《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9年12月
西義雄,<止觀と智>,《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57年3月
松本省二,<GaNDavyUhaにおけるJJAn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9年3月
鍵主良敬,<華嚴における佛の光明について>(上),《佛教學セミナー》,1967年10月
鍵主良敬,<華嚴における佛の光明について>(下),《佛教學セミナー》,1968年5月
鍵主良敬,<有漏の分別智について>,《佛教學セミナー》,1970年10月
鍵主良敬,<賢首法藏に於ける智慧觀の一側面>,《佛教學セミナー》,1981年10月
八 工具書
Monier Willams編,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1995
荻原雲來編,《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再版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1994年
《大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台北:天華出版社,1984年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