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禪修 林崇安
一、因果的原則
禪修有一基本的原則,即任何的禪修開始的「因」若不同,後面的「果」當然不同。所訓練的方式,其「因」若掌握正確,正確的「果」自然呈現。一開始,心怎麼擺在所觀察的物件上,必須掌握住正確的要領。傳統的禪修是強調專注,切掉外面的訊號,一開始若是種下此「因」,後來的「果」一定偏向於一種安靜,排斥外面的訊號。這樣就如世尊時代早期外道修定的方法,只專注於一境,身心上產生一些喜悅,但「果」也只能停留在這裏。只專注于一境,應用在生活上就有一距離。要前進的話,一定要有所轉變。故一般的修法是到一階段,又要改變另一種方式、方法。用前面的修法為基礎,後面改變另一方法。因不同,果不同。必須改變一下因,才能呈現另一結果。以上先介紹第一個基本的觀念 : 因不同,果就不同。
二、專注行與覺知行的不同
第二要好好分辨專注式的修行(以下簡稱專注行)以及覺知式的修行(以下簡稱覺知行)的不同之處。專注(concentration)與覺知(awareness)的不同,以走路為例子,專注行是走時內心專注一點,未覺知旁邊。覺知行是心仍是開放的,可覺知旁邊的狀況。此二者有一共通點,都是要求沒有妄念,但是覺知行可同時覺知外在狀況。同樣是沒有妄念,但一種是專注一點,忘記旁邊。一種是心是開放的,看到房子還是看到房子,但心沒有妄想。專注的譬喻:如握緊拳頭,有緊張、壓力,禪修者易頭痛、身體不舒服,而且專注行不能持久。握緊拳頭十分鐘就會不舒服,專注會有很多副作用。覺知行的譬喻:如輕輕的握著拳,不費力,很舒服,要握多久就能握多久。二者方式不一樣,專注會使內心有壓力,易出狀況的是專注行,而且專注一點,多少有排斥心理。例如,在禪修時有聲音傳來,心就不舒服,不喜歡聲音,心是處在緊的狀態。而覺知行是接受聲音的出現、經過、消失,心只覺知而不受其干擾。分清楚二者的不同很重要,因為一開始所修的因不同,果就會不同。又如,在禪修訓練經行時,來回走來走去。同樣是經行,因不同,果也有不同。有一種走的很慢,每一動作皆非常慢,不知不覺即走入專注,結果變成一種專注行,身心有一種壓力在。另一種正常地走,但很注意腳接觸地面,無形中心走入專注了。也有注意腳動作時的感受。這些專注的方法,皆進入專注行,身心容易產生變化,也容易產生光、影等禪相。覺知行則只是輕鬆地知道肢體在位移,不是固定在一小位置上,較不易產生禪相。
三、生活中的禪修與覺知行
生活中五根皆在起作用,因此生活中的禪修要運用開放式的覺知。「因」對的話,「果」自然會在生活中呈現出來。此一重要觀念即是,禪修需與生活結合,生活即禪修。訓練心的覺知並不是很難。所謂心的覺知或覺性,是相同于密宗大手印、大圓滿所說的明體,也相同於禪宗的佛性。動中禪便是強調覺性,一開始的重點是訓練覺性及覺知力,使在生活中能成片、貫穿。一天一天增加覺性,最後終能圓滿。這是第三個重要的觀念:以覺性的訓練可使禪修與生活結合。
四、動中禪修
接下來說明動中禪修的訓練方式。如世尊所說,行時知行,住時知住,坐時知坐,臥時知臥。表面看是很簡單,其實是很奧妙的。走時要知道正在走,停住時知道停住,坐下知道正坐下,躺時知道正在躺。這是一種很單純的覺知,走時單純知道正在走,過程中無妄念。一伸、一舉,每一動作皆要知道,只是單純的覺知當下的狀況。我們在動的過程中,覺性就在裏面。要使禪修結合生活很簡單,因為整天人們皆在活動,因此可以時時訓練覺性。在禪修訓練活動中,需要比較科學式的訓練,開始只知一部位在動、在停。經行時只要一直持續知道左右腳在來回走動。第一天妄念很快跑進來,不理會它,仍只知道肢體在動。持續下來,覺知的時間就漸漸加長,妄念就愈來愈少。來回的走時,眼睛仍自然的張開著。如果前面有人經過,眼睛看到而內心仍然覺知肢體的動作,但心不與外境斷絕。知道外境而心仍保持覺知。第一天妄念多,覺知少。第二天知道妄念漸少了,覺知增長了。第三天妄念更少了,覺性更強。這種開放式的覺知,在生活中慢慢用得上。重點是持續、再持續的練習,覺性能持續愈長,就是覺性強。可以自己檢驗一星期中覺性的增加與妄念的減少。有時若想一件事想很久,表示妄念的時間長。訓練久了,想一件事會愈來愈短。這是由於警覺到肢體仍在動,心很快就拉回來。覺性穩定的前進,妄念相對就愈來愈少,不排斥妄念,知道妄念升起,但心擺在覺性上,不壓制念頭,不隨念頭跑。禪修到第四、五天,覺性自然提高,妄念自然減少。覺性愈來愈能成片,經行時覺知腳在動。日常生活中手、腳皆在動,仍只選一部位覺知它。早上眼一張開,覺知眼皮在動,起床知道身體在動,走路知道左腳與右腳在動,刷牙知道手在動,從早到入睡一直訓練覺性。覺性與日常生活一體,從早到晚訓練,如世尊所說:覺知行、住、坐、臥。故生活即禪修,禪修即生活,這是開放式的覺性的訓練。
五、處在中道
先舉一例子:阿難尊者想參加五百結集,但大迦葉不允許,因為當時阿難尚非阿羅漢。阿難尊者心有所求,想早點證得阿羅漢,在結集的前晚不斷的來回經行,在經行 時未能放鬆心情,其覺性不夠強,走了整晚,又累又不能證得阿羅漢,到了早上,想休息一下,此時內心沒有期待要證得阿羅漢,正在躺的那一剎,仍不斷保持覺知 動作,此時心無所求,不鬆也不急,於此狀態下就證得阿羅漢了。那一剎那,果成熟了,從初果證得阿羅漢。由於覺知的持續,果自然成熟,該來就來,不要先有期 望,只要心一直覺知動作即可。正確的因是,心不要專注於一點,才不會偏離了中道,若太懶散也偏離了中道。故禪修中的中道是心不要太緊,也不可太松,要一直 貫穿單純的覺知,這是實踐中的中道。一開始要將正確的因就擺在中道上,一直維持它,果要來就來,如同種樹一樣,種子要對,播種下去,一直灌溉它,成熟時果 就來了。生活中的禪修,也是同樣的道理,分分秒秒知道身體的動作,這就是灌溉,依據自然的法則,果該成熟就成熟。這是一種簡單而合乎中道的原理,只單純的灌溉,而不要把心弄緊,或散亂掉,果就來了。最初的覺性,未經訓練就如一棵小的苗,慢慢灌溉它,就會變成一棵大樹。同樣,從早到晚覺知自己的動作,漸漸能成片,最後達到圓滿就是成佛。
六、覺性與看念頭
經由覺知一個部位,進而清楚知道身體的走動、起身、坐下,覺知力更強之後,強的覺性自然會去看心的活動,即心的念頭。不是我要去看念頭,是強的覺性去看念頭。此時即禪宗的看話頭,念頭正要起,能覺照它。一切 所有的煩惱貪、瞋、癡皆來自念頭,一般人在煩惱升起的一剎那,往往不能覺知它,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氣,過一陣子才知道在生別人的氣,這是由於覺性弱。必須有強的覺性,如光明一樣,馬上覺照念頭。強的覺性是「明」,相對於無明、無知,「明」是強的覺性,這是訓練出來的。一步一步覺性提高之後,自然會去看念頭, 最後能拔除無明的根源。一以貫之,整個生活中的禪修過程是一直培養覺性。是在根、塵接觸中來訓練。覺性弱的人,心會被外在好吃、好看的物件所牽引而不自知。惑、業、苦是在根、塵接觸後產生。禪修的訓練在於覺性。內心若有很強的覺性,在根、塵接觸時,能夠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對外境不產生排斥或被吸引。從早到晚,不斷覺知肢體的動作,培養到高層次的覺性,就如儲錢多了,就不必工作。覺性也如此,一直培養到最後,覺性即能一直存在著。以上指出一個重點:當覺性強時才能看念頭,否則會捲入念頭中。
七、喜悅與禪相
若一開始即採用專注行,即使能在禪修中產生很大的喜、 樂,但回到現實的生活還是一樣,對外境仍起煩惱。而生活中的禪修是採用覺知行,開始的因是開放式,知道外在的訊號,而不為訊號拉著跑,其技巧是一直覺知自己的動作,培養覺知力,禪修幾天後,雜念少了,當覺性成片後會產生身心輕安。但一般坐著不動的靜態禪修,極容易掉入輕安喜悅中,跳不出來。如世尊之前,有 很多人修到四禪八定不能開悟,因為落在喜悅中,覺性顯現不出來。覺知行不同,喜悅同樣產生,當下繼續覺知肢體仍在動,故此時喜悅只是喜悅,痛苦只是痛苦, 心一直保持覺性。以此方法能突破修行上的障礙,不管狂喜、光明、佛等禪相出現,當下把它當成旁邊的東西,只依靠自己的覺性,只知道肢體在動,這些禪相自然消失,禪修者心不會被拉跑。
八、自歸依與平等心
生活中要以覺性為依靠,即佛陀所說:自己是自己的歸依處,稱作自歸依,也就是依靠自性佛。死亡時唯一的依靠也是覺性,故覺知行是很踏實的修行方法。眾生皆有佛性,動物因為條件不足,無法訓練覺性,身為人則機會難得,可以在覺知身體的動作中來培養覺性。只要持續的練習,覺性漸漸提高,喜悅自然會產生。覺性高時,智慧也自然產生。覺知力強後,就能看清楚身體、感受、心意、念頭(法),此時不會被感受及念頭牽著走,也就是說,此時具有真正的平等心與平常心。
九、修行的次第
修行成聖的過程要經過五根、五力的加行道,進入見道、修道。五根第一是信,要相信佛法、因果,正確的因即有正確的果,要相信佛陀的方法。世尊說:行、住、坐、臥要正念正知。要相信這是佛陀教導的方法,能致滅 苦的目標。第二精進,對於方法要不斷的去訓練。第三是念,念就是覺知,在行、住、坐、臥中要覺知,選擇一個部位的動作來覺知。人整天在動,因此可訓練出無 間斷的覺知,能持續時即是定。這不是專注式的定,而是覺知式的定,這才是正定,也是日常生活的定。覺知動作而無雜念,這是真正的三摩地,覺性是全面開展、 持續的,持續時就是第四定根。定中包含前面的信、進、念。定中有覺性時,第五慧根自然生起。信、進、念、定、慧的次第是一種自然的過程,慧是來自於根塵接 觸中,以強大的覺性來觀察實相。無明在那裏?在根塵接觸中,沒有覺性而被妄念牽走。無明如何斷除?在根塵接觸中,以強大的覺性,看清實相。慧如何產生?在日常生活中,以持續的覺性來觀照,因緣成熟時,慧即產生。此慧是修所成慧,非聞、思修慧,是真正的般若。若心有所期待,念與定減弱,慧是不能產生的。念與 定必須平穩、持續,慧才能成熟。五根更成熟時是五力,五力更加強後,進入七覺支,進入見道位,體證身心的實相,成為聖者。七覺支仍以念覺支開始,以覺性來 貫穿,再來是擇法覺支,觀察身心的實相。精進覺支便是不斷培養覺性。喜與輕安覺支,是由於覺性而自然產生身心的喜悅與輕安。覺性成片時,便是定覺支。在很 強的覺性下,便有真正的平等心,這就是舍覺支,不黏著任何外境或現象,不被感受、念頭拉著跑。例如,身體病痛時能不生氣,因為有很強的覺性,習氣不再產生。七覺支之後是修道位的八聖道。八聖道是中道,是生活中的一種實踐。第一正見,要有正確的因果觀念,正確的原因得到正確的結果。在生活、禪修中,使心有正確的觀念,放在正確的位置,位置不要擺錯,一開始只要訓練覺知即可,不要急著進入專注中。心有正確的位置之後,只要一直灌溉它。正思惟不是妄想,是在生活中的正確思考。種種日常行為要在覺性下來思考、規劃。正語、正業、正命是指日常的言行要伴隨著強有力的覺性。正精進是在覺性中不斷的努力。正念是單純地覺知自己的身心行為,覺性成片後是正定。佛法的訓練便是以覺性來貫穿整個修行的過程。
十、歸結到覺性
佛法修行的核心在於覺性的培養,覺性圓滿時成佛。各宗 各派不同的只是技巧,但我在這兒推薦最簡單的方法是,走的時候知道在走,同樣的,站著、坐著、臥著、舉伸時,當下要知道身體的動作,把覺性一直貫穿並培養 起來。這種方式在任何時候皆可以訓練。人是動物,整天在動,利用這種自然的現象來訓練覺性,可說是一種最簡單、最自然的方法。這便是生活中的禪修。
(以上錄自《法光雜誌》第126期,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