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高僧如何運用佛法救人!
*開啟心中的寶藏* www.lama.com.tw
(Earliest Since1999)
淨界法師:
諸位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只要你的師父還在,你不要說你師父是什麼菩薩示現。 因為人家會問說:那你怎麼知道呢?
你說:我師父是文殊菩薩示現。 我只要問你一句話:你怎麼知道呢?
因為初地不知二地,那表示你的地位比你的師父還高囉? 因為住在樓下的人,不知道樓上的事情,初地不知二地事,你怎麼知道呢,是不是?
你看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他有一個很忠心的弟子說:我師父是大勢至菩薩示現。 印光大師……你看文鈔把他罵得非常嚴重:你這個邪見眾生,你再這樣講,我就不承認你是我的弟子! 口氣很重啊! 我們一般會印證這是菩薩示現,只有菩薩往生以後,蓋棺論定,你才可以說你師父是什麼、什麼示現,生前都不能講的,因為你洩漏佛果秘密的旨意啊。
所以自己講自己是什麼什麼示現,是上品;你講別人,你也有中下品的過失,因為你怎麼知道呢? 而且你這樣講,問題是對佛陀的施設教法沒有好處,佛陀好不容易來到世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語言文字,大家依著文字很有規矩地修學——你說:你 的師父是某某示現,大家就不再重視佛法的修學了,開始擾亂眾生的心思了,對佛教的修學次第,整個打亂,擾亂佛法沒有好處!
所以絕對不要(對外公開)談個人的果證,一定要記住!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
你看那《顯密圓通成佛心要》有一個作者叫做道敐大師,這個人是有修證的人,他是當時的國師,皇帝的國師,地位很高。 那麼,有一天,有一個老太婆來求見這個道敐大師,她很傷心說:師父啊! 我的兒子不小心犯了重罪,馬上要被殺頭了,我兒子現在已經至誠地懺悔,他也知道錯了,你可不可以救我兒子一命? 我這寡婦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
道敐大師可能跟他也有緣,就動了一念慈悲心,說:好,我盡量想辦法,但是我能力真的不夠,你要求觀世音菩薩,你回去以後,你好好念觀世音菩薩,他應該可以 救你。
這位老菩薩回去之後,每天至誠念觀世音菩薩。
這個道敐大師,過了幾天以後,他就入定,入三昧中,他就以他的三昧力,在虛空當中,現出邪惡的凶相出來。 皇上有很多的占卜師,一看到,唉呦! 天上有凶相啊,恐怕有災難出現哦! 皇上就很緊張,請教國師那該怎麼辦啊!
他說:你不要緊張。 他說:我看這個凶相,要大赦,大赦犯人就有救。
哪些人要大赦呢?
把那些初犯的,初次犯罪的,有慚愧心的人,把他放回去,你就可以躲過這個凶相。
果然皇上就大赦了,大赦以後,他又入定把那個凶相給收回來。 這個老太婆就很感激,兒子回來了,這是奇蹟啊,就跟他師父頂禮。
國師說:誒! 這跟我沒有關係,這是你念觀世音菩薩的功德。
所以一個大善知識,他絕對不能夠洩漏他的本地風光,他一定把這種功德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把他引導到三皈依去。 這是一個基本的精神,不能夠“洩佛密因,輕言未學”,這是一個重要的思想。
忘失了菩提心修諸善法那都是魔業
我們判定一個人到底是不是一個大乘的菩薩,關鍵點不在於他造了善業或造了罪業,而是他內心當中是不是真實地想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澫益大師說:諸法無性,盡隨心轉。 心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 心為名利,一切法趣名利。
說我們今天造作一個善業——你或者布施,或者持戒,或者修習忍辱、禪定,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善業能夠成就安樂的果報,我們只能夠這樣講。 但是這個安樂的果報到底趣向什麼方向? 這個善業還沒有一個決定的方向,諸法無性。 這個方向性是誰來決定呢? 盡隨心轉,你的因地發心決定這個善業的方向。
如果你今天修習善業是為了菩提,心為菩提,一切法趣菩提。 你的布施、持戒,乍看之下是一個人天的善法,但是因為你有菩提心的引導,整個都帶有菩提心的氣氛。
如果你今天布施、持戒,是為了成就人天的安樂果報,心為名利,一切法趣名利,你整個善業都沾滿了名利的氣氛。 因地有漏,果報自然是有漏的。
我們可以去思惟一件事情,佛陀在因地的時候修習種種的善業,魔王在因地的時候,他也修習很多的善業。 當然我們今天是厭惡魔王,因為他障礙修行人。 我們從經典可以知道,魔王在因地的時候,他可也是修習種種的布施,他蓋了一個寺廟,他修了很多無遮大會,這當中還供養一個辟支佛,他還奉持八關 齋戒,以三種福業的關係生為魔王,享受世間五欲的快樂。
為什麼佛陀在因地的時候修習善業,而這個善業成就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萬德莊嚴,清淨莊嚴的果報?
同樣一個善業跑到魔王的內心當中,善業變成一個雜染的五欲的果報? 為什麼同樣的善業會有不同的結果呢? 就是我們因地發心的不同,就是這個善業我們給他們不同的方向,這個善業趣向於不同的結果。
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也講出一個譬喻說,說牛去喝水,牛由於善心的因緣創造了牛奶來滋潤滋養眾生;毒蛇去喝水,毒蛇因為瞋心的關係而把這個水轉成 毒液來毒害眾生。 這兩個眾生同樣去喝水,一個創造了牛奶,一個創造了毒液。 說是諸法無性,盡隨心轉。
所以我們在剛開始修學佛道的時候,一定要先誠意正心,一定要把目標弄清楚,你到底在你的生命當中你想追求什麼? 這個就是一個關鍵點。 假設我們今天忘失了菩提心,修諸善法,那都是魔業。
在《華嚴經》說的,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為什麼是魔業呢? 你不想追求無上菩提,你修習善法是追求人天果報,你來生召感一個富貴的果報。 但是富貴的果報就使令一個人容易墮落。 你福報一大的時候,你的業力愈大,你的事情更多,這是你前生所造的善業,變成你今生的障礙。 你想要修學佛法就很困難,因為你有太多事情要去忙碌,分心。
這個障礙,你修習聖道就是魔業。 魔王所做的事情就是障礙修行人,希望大家都不要出離,在三界裡面繼續地流轉。 所以我們今天要知道什麼樣的因緣能夠入大乘,並不在於你今天積集多少的功德,而在於你內心當中真實發起菩提心,這是我們第一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