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淨與涅槃 淺談眾生心靈歸趣
釋文勤
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本文重在淨心,認為眾生欲離苦得樂,欲得理想家園,先當自淨其心。當眾生無貪無執無我時,涅的自在樂才能在眾生身心乃至身外世界無限展現。本文認為心淨或涅才是眾生心靈真正的歸趣,故先對二法的內在含義作了說明,從而得出“心淨即涅”的結論,並指出了人們認為涅法是死後事情的誤解,點明了佛法的現前利益,指出眾生唯有使心靈達到最高層次——心淨或涅,人世間才能減少諸多苦難,才能得到淨化。又通過舉禪淨二宗不離修心來證明修心的重要性,從而啟發人們根據自己的根機選擇一種適應自己的法門來淨心,以期自己達到清淨解脫。
關 鍵 詞:清淨心 涅槃
作者簡介:閩南佛學院,2003屆本科畢業生。
眾所周知,佛法之所以歷久不衰,是因為它本身對人類具有重大的現實利益。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昌明,人們的物質生活變得豐富,但精神生活卻趨向貧瘠,精神病成為侵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病敵之一。也許正是有感於此,人們對世外桃園或香格里拉尋找的腳步才變得日益熾烈。這也許是眾生尋找解脫的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是否正確呢?從佛法的角度看,這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佛法認為,只要眾生心一日不淨,則不會有一個和諧的世界出現;若眾生心清淨,當下即是淨土。如《大乘本生經·厭品》中曰:“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染故世界雜染。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它告訴我們,人類的精神減壓不在於別處尋求淨土,而是在於如何使心轉染成淨,當心清淨時,淨土已在眼前。這也可說是涅境界的顯現,它是一種遠離煩惱的解脫境界。因此,眾生唯有通過修心,才能解決精神壓力上的痛苦;眾生只有自淨其意,才能擁有一個清淨的世界。此世界即是心淨或涅的境界,是眾生心靈真正的歸趣。但我們如何通過修心才能達到這種殊勝的歸趣呢?這就要看個人的根機了。我們知道,佛教八大宗派的修行法門最終都是導眾生歸向於涅的妙樂,因此,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一種法門。當發心修行時,我們的心靈也就已經向涅的境界邁進一步了。
一、 心淨的涵義
佛陀示現在世間,懷著一顆慈母般仁慈的胸懷,諄諄誘導沉溺於生死苦海中的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以期芸芸眾生依此擺脫身心上的痛苦,安住于法樂之中。因此,佛法自從流傳於世後,就導以眾生心靈歸趣;佛教自成立以來,就非常重視做眾生心靈淨化的工作。我們知道,淨心不離自心,然又有幾個人真的認識此“心”?心淨時又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呢?
(一)何謂“心”
所謂心者,無人不具,無人不曉,然而大多數眾生所知曉的,僅僅是我們的肉團心而已。而博大精深的佛典,卻能把“心”總括為六種,即:
1、肉團心:即人的心臟,梵語舊譯為“幹栗馱”。《宗鏡錄》說:“紇利陀耶,此雲肉團心,身中五藏心也。”《大日經義釋》曰:“梵音雲紇哩馱耶,此雲心,狀如蓮花合而未敷之象。”
2、集起心:為第八阿賴耶識,以集諸種子,又能生諸現行法故也。梵語為“質多”。《宗鏡錄》曰:“質多耶,此雲集起心,唯第八識種聚種子生起現行。”
3、思量心:梵語“末那”,漢譯為“意”,第七識之別名。《唯識論》中曰:“是識(第七識)聖教別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
4、緣慮心:又名慮知心、了別心,梵語“集起心”,此為通於八識之能緣作用。
5、堅實心:堅固真實之不生不滅心,即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心,真如之異名。《楞伽經》雲:“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第一義心。”《宗鏡錄》曰:“乾栗陀耶,此雲堅實心,亦雲貞實心,此是真心也。”
6、積聚精要心:積聚諸經中一切之要義者。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積聚了大般若六百卷之精要1。
由上六種心可知,心不僅僅是有形的,亦是無形的。有形的心臟關係到人一生生命之存亡,而無形的心識卻涉及到眾生無數劫來生命體的輪轉;有形之心臟無法決定人將來的命運,而無形的心識卻能決定人們將來上升下墮的問題。因此,要想擺脫精神上的痛苦,超出六趣輪回,就要時刻觀照此無形之心,觀照它的起心動念,從而斷惡興善,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使心靈處在清淨、自在、歡喜的空間。唯有使心靈獲得清淨,才能獲得現前的安樂。再者,我們亦可從中得知,眾生皆具足自性清淨心,只是暫時為塵俗煩惱塵封了,就如同一面閃著光澤的明亮鏡子,被灰塵覆蓋而失去其照物的功能一樣,必須洗去污垢方可;同樣,為了使自性恢復清淨,我們必須洗心,洗去心中的煩惱污垢,這樣,自性清淨心才能顯現。
(二)何謂“心淨”
“心淨”指清淨之心,又作“清淨心”,指清明離垢之心,或指眾生本具之自性清淨心。《佛般泥洹經》中雲:“淨心即屍大,即不淫、不怒、不貪。”2“不淫、不怒、不貪”即指“不癡、不、不貪”。它說明,如果想讓自己的心靈躍向清淨,使心靈呈現出一種清明純淨、自在安詳、光明解脫的境界,就得人人自除內心的貪、嗔、癡三毒。何謂貪、嗔、癡?即:
1、貪:梵語“羅鵨”指以迷心對於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者。即染著五欲之境而不離也。《唯識論》卷六曰:“雲何為貪?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大智度論》卷三十二曰:“有利益我者生貪欲。”《俱舍論》卷十六雲:“於他財物惡欲為貪。”可見,有貪的心態不僅能危害到自己色身慧命的成長,亦會危及到他人的財物身命。它是一種匱乏的心態,能使人變得為謀取私利而不擇手段3。
2、嗔:恚忿之心名為,以迷心對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即對違逆自心的人事生起恨惱怒的心理。《大智度論》曰:“違逆我者而生恚。”人類社會的虐待、鬥爭、暴力、傾軋等現象的發生,都是由嗔恚心所引發的。嗔恚心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易於造成嚴重的後果,造成更多的矛盾與衝突4。
3、癡:梵語“慕何”,指心性暗鈍,迷於事理之法者,亦名無明。《大智度論》曰:“此結使(嗔、貪毒)不從智生,故名為癡。”《佛說決定義經》說有三無明,即癡無明,指人愚癡暗鈍,無所明瞭,而于正法不能生信,唯逐邪師邪教,妄執倒見,是為癡無明;二迷無明,指人昏迷不已,惑於五塵等境,不能觀察其患,及起貪染之心,是名迷無明;三顛倒無明,指人無所明瞭,而于正法起邪倒見,如常計無常,樂計非樂等5。
由上可見,此三毒是眾生不幸、心理失常及各種災難發生的根本,是造成眾生痛苦的主要原因,因此唯有明瞭此三種根本煩惱法,才能明白地提醒自己覺醒之,有了覺醒力,我們才能對治自己的貪癡。此三毒就如同人們內心中潛伏著的“惡狼”,時刻伺機行事,欲置眾生於愚癡、暴戾、貪婪之中,從而給人與人之間帶來諸多衝突、困擾及災難。打開電視、網路或報紙,呈現於人們面前的刑事案件觸目皆是,追究當事人犯錯的根源,無不是放出了伏在心中的“惡狼”。《大乘義章》中說:“此三毒通攝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6不論是毒蛇、毒龍還是惡狼,對人們的生命都是一種威脅。佛經把三毒比喻為毒蛇等,就說明了其危害性。此三毒不僅染汙人心,亦染汙眾生之身外世界,同時也是行者色身慧命得以延續的勁敵。故《涅槃經》曰:“毒中之毒,無過三毒 。”7因此,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竭盡全力來斷除它。若我們心中的三毒能夠徹底斷除,那麼,被蒙蔽已久的清明潔淨的心靈則能自現。
二、 涅槃的涵義
“涅槃”原是印度語,具稱“涅槃那”,《大乘義章》卷十八曰:“涅,此名滅,那者名息,究竟解脫永蘇息故。”8又被譯為“泥洹”或“窲縛南”,有滅、寂滅、寂靜、滅度、圓寂等義。在印度的應用語上,是指“火焰的熄滅”或“風的吹散”。《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9《華嚴經》曰:“一切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勝蔓經》中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就是涅槃。《大毗婆沙論》說,涅槃的意義是:“煩惱滅,三火息;三相寂,離諸趣。”10
涅槃別名眾多,除了上面所知的“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外,還有般若、佛性、真諦、真如、無為、彼岸、解脫等。如《大涅槃經》說:“佛性”就是涅槃。《般若經》說:“理無所知,無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11。涅槃在《大般若經》中就舉有二十五種別名,《四諦論》中舉有六十六種。鳩摩羅什大師將涅槃譯為“滅度”,就是滅煩惱障,度生死海的意思。而玄奘大師則將涅槃譯為“圓寂”,“圓”指圓滿,“寂”指寂滅。即圓滿一切功德,寂滅一切惑業的意思。所以,涅槃是眾生內心滅除貪欲、嗔恚、愚癡、邪見、是非等煩惱後所呈現的一種清明無染、人我雙泯、圓滿光明、寂靜自在的境界,它超越時空、超越生死,是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眾生最高層次的精神食糧。
許多人都認為涅槃代表著死亡,這種錯誤的見解是要不得的。因為,若說涅槃就代表死亡,那麼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諸法實相(涅槃)的那一刻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死亡之日了。若真如此,又怎麼會有釋迦牟尼佛後來四十九年於世間的弘化工作呢?可見這種講法並不正確。如大乘法相宗的四種涅槃就是一種明證:
1、自性清淨涅槃:指一切諸法雖然被客塵煩惱所覆障,但法性真如湛然澄明有如虛空,為一切有情萬物所平等共有,任何人不假外求便可證得清淨的真如自性,即為自性清淨涅槃。《六祖壇經》雲:“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故當知,此清淨法人人具足無缺,非臨終後才能證得。
2、有餘涅槃:三界煩惱已斷,不再起惑造業,但還遺留過去業力所招感的肉身存在,為有餘涅槃。如佛陀證涅槃後於世間四十九年的弘化事蹟。
3、無餘涅槃:不但斷除所有煩惱,而且由過去業力所招感的色身也滅亡,無有遺留。一切微苦皆已離盡,是名無餘涅槃。如佛陀的入滅。但值得一提的是,佛陀的法身是不滅的。
4、無住處涅槃:斷除煩惱所知二障,證悟生死涅槃不二的真理,所以不厭離生死,不動本際;不住涅槃,利樂有情,稱為無住處涅槃。如維摩詰示化世間,度化有情,雖示有妻室而不染著即是。
由上四種可知,涅槃境界並非死後的事情,涅槃的至上至樂,是人人可以證得,時時可以體悟的,它就在我們日常修行的實踐之中。當我們滅除了煩惱、痛苦、人我、是非等障礙時,這種超越生死的自在境界就能當下充滿我們的心田,它是我們心靈上永恆的樂土,裡面充滿了法樂、光明與解脫。
三、 心淨即涅槃
“心淨”與“涅槃”二法雖名相不同,然皆是一種清淨圓滿的境界,因此,從這一方面講,心淨即涅槃。
在現實修行中,能否親身體證到涅槃的妙樂,就要看個人的心靈在每一個當下是否都能夠保持清淨。通願法師說:“正常的人每天都有可能在分秒的涅中生活,甚至較用功者,亦有可能在半個或一個鐘頭不等的時間內證得涅。"12又說:“若是把涅定義為清涼,那就是沒有熱惱、痛苦。”13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沒有煩惱,沒有痛苦,遠離是非時,其心靈充滿了清淨、愉快的因素,那麼這個人就處在涅的境界之中了。佛使比丘也說:“當心靈達到最終的目標時,它便感受到涅的寧靜。”14此即心靈的獨立超然而顯的涅槃境界。《大乘止觀法門》曰:“心性自清淨,諸法唯一心。此心即眾生,此心菩薩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15所謂“三點如星布,彎鉤似月牙,地獄由此造,成佛亦由它”是也。心淨即聖人,心染即眾生,此無疑也。又《心經》雲:“心無掛礙,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所明亦是此理。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心如虛空。”16我人之所以無法體會涅槃之法味,正說明我們自心被種種痛苦、煩惱染法充塞著,因而心靈無法達到湛然如虛空;若想體會涅的寂靜,必須清除內心的煩惱染法,去除執著,息滅貪嗔癡,如是,心靈方能清淨如虛空。因此,可以說,涅槃境界的湛然無染就是心靈清淨時的空明,心靈清淨時的自在就是涅槃境界的大寂滅樂。佛陀一生弘法,無非導眾生之心靈歸趣於此。
四、心靈之歸趣
《阿毗曇婆娑論》說:“若歸趣法,彼何歸趣?答曰:若歸趣法則歸趣涅槃 。”17可見,佛陀引導眾生歸趣之法,即是涅槃法。但近些年來,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精神世界反而越來越貧乏、空虛,無所歸投,因而導致自殺、飆車、吸毒等不良行為加劇,直接影響了家庭和社會治安。故如何拯救人們精神上的荒蕪,將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而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如《雜阿含經》說:“世尊覺一切法,即以此法調伏弟子,令得安隱,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究竟涅槃。”18因此,眾生之心靈歸趣就在於如何使自心達到清淨涅槃。如何才能使心達到清淨涅槃呢?《心地經》曰:“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19所以只有觀照心、了知心的起心動念,使心安住於善法上,才能獲得解脫。反之,若天天於妄想中,不能觀照心的生滅,則永遠沉淪,永遠無法趣於涅槃法。
(一)心淨時的世界才是心靈真正的歸趣
“心是總持都院萬法之源,亦是大智慧藏無住涅槃,百千名號,皆是心之異名 。”20“心”是我們真正的歸宿,是我們必須觀注的物件,然而芸芸眾生中,對心之重視者又有幾何?反之,卻無人不對此色身呵護有加,故阿姜中國查尊者發出此感歎及呼籲說:“我們現在都認為這身體很美,很快樂,很強壯;我們認為我們永遠不會衰老、生病或死亡。其實我們被身體所迷惑,所愚弄,對存在於我們內在真正的歸宿反而一無所知,這真正的歸宿就是“心’啊!”21
看看忙碌的眾生,被財色名食睡五欲主宰而整天繁忙勞累的身影,我們不得不認同尊者的話。人們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得無微不至,然而容光煥發、西裝革履之下或許藏的是一顆庸俗卑鄙的心,這正是佛菩薩及諸大德所悲憫的。他們雖然有豐厚的物質生活,但由於被種種欲望所控制,因而寧靜的心靈對他們來說變得可望而不可及,正如佛使比丘所說:“當心靈愚癡的主人沉溺于物質的享受,使心靈深受毒害時,心也就失去了平靜。因為心靈的主人忽略了要以它所需要的特別食物來滋養它,所以人也不可能擁有真正平靜的心。”22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到尊者要求我們清心寡欲的用意。尊者希望人們淡薄對物質的要求,從而使心遠離欲望,使心處於一種寧靜的氛圍之中。
這一份寧靜的心情,正是佛使比丘所謂的“特別食物”,當人們的精神生活趨向于貧瘠時,它就顯得特別重要。《金剛經》說:“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23其中“而生其心”指的是清淨心,即當一個人對色等六塵境界不再起貪執等染汙心時,其清淨心則能恒常生起,菩薩摩訶薩都是不執六塵境界而心常清淨的。因此菩薩們能“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凡夫眾生就沒有這般自在了,他們對一切都有執著心,心系於塵法,心隨境轉,因而產生諸多煩惱,精神生活因為沒有“精神食糧”的滋潤而日益枯萎。佛陀知眾生弊端之所在,因而教眾生都攝六根,把眾生“放眼世界”的注意力拉回到心靈的世界中來,讓眾生自淨其意,使心靈恢復那份本屬的清淨心。因此,只有心淨時的世界,才是我們心靈真正的究竟處。
(二)涅後的境界才是心靈真正的歸趣
對我及我所的執著不僅是眾生根深蒂固的習氣,也是眾生無始以來輪回不息的根本原因。眾生一日不去除此執,則一日不得安享法樂;終日執著,則終日受束縛而不得自在。星雲大師說:“真正的涅槃,是打破我執,到達無我的大自在,再從無我中建立真我 。”24鄭石岩教授也說:“人類痛苦的來源是自我中心和執著所形成的,我貪、我嗔、我癡、我執是現代社會人類痛苦的根源。生活在現代社會,如果不能鬆開我執的繩結,生活的壓力和情緒上的困擾就會帶來諸多無奈的痛苦。”25
眾生由於不瞭解諸法皆是因緣和合而成,根本就沒有一個真實常住的法存在,因而對四大五蘊所組成的一切產生深深的眷戀與執著,也因而便有了自私自利的,以自我為中心、貢高我慢、蔑視一切的心理,這無形中已給自己框上了痛苦的精神枷鎖。在佛教生活中,最講究的是愉快平衡的心態,以及這種心態下的自我覺醒。若一個人成天生活在執著之中,活在痛苦的陰影之下,這樣的人生在佛教看來是可憐憫的。然而,普天之下,這樣的可憐憫者比比皆是。為了人類的幸福,佛菩薩不得不以種種法門來教導眾生破除愚執。佛陀是如何教弟子破執的呢?佛陀有一次教導弟子婆希亞說:“婆希亞,每當你看到色塵的時候,只看就好了;每當你聽到聲音的時候,只聽就好了;每當你聞到氣味的時候,只聞就好了;每當你經驗到觸覺的時候,只觸就好了;每當你思想產生的時候,就把它當作心中所產生的自然現象吧!如果真的能夠辦到這一點,就沒有‘我’了,沒有‘我’的時候,心也就不會移到這裡或那裡,不會停留在任何地方。這就是一切苦的息滅,又稱為涅。”26此外,禪宗的破執方法也很絕妙,如以“我是誰”作為話頭來參,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禪和子因此而開悟,證得涅槃妙道呢!
我想,若眾生能認識真我,當然不會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處處為眾生快樂而謀福利。佛陀就是這樣,佛陀證得涅槃後,並不是默默獨自享受涅槃的法樂,而是積極地從事弘化工作,深入眾生之中,為人生的幸福,為眾生的出離苦海而不辭勞苦,使眾生也能沿著其足跡證得涅槃。因此只有涅槃後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只有涅槃後的境界才是眾生心靈深處真正的歸趣。
五、心 徑
佛陀一生弘法,無非導眾生出離火宅,契證涅妙果;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導眾生去除染心,恢復自性清淨心。因此,“法門雖無量,而歸元無二路”。
佛法于印度時,有中觀和瑜珈兩個派別,傳到中國後,諸大德通過各自對佛法的實踐和研究,把各自一生的體證過程獨成一個門派,結果便有了八宗林立的局面。雖然有八個派別,但其宗旨皆不出“自淨其意”的範疇,無不是為眾生“體證涅槃”的發揮。于八宗中,禪宗一直深入人心,深受歡迎;而淨土宗“三根普被”,老幼皆知。故於此中獨舉,使眾生了知修心的重要性。
(—)淨土宗的唯心淨土
西方極樂淨土是信仰淨土者鎖定的最高精神歸趣,他們以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禮拜阿彌陀佛聖像或觀想阿彌陀佛莊嚴法相以求得一心不亂,只要他們精進行持,達到一心不亂,即能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這是所有信教者堅定不移的思想理念。故徹悟大師認為“一心不亂”為淨土歸宿。太虛大師對“一心不亂”解釋說:“心者,平時之心散亂浮泛,不能專一,見聞嗅覺,於色等五塵境上,流轉不息。若專歸向極樂世界,將一切散亂心洗滌淨盡,即是一心;專念者,無論定心散心,皆是刹那生滅,不過在定心中,雖有生滅,以緣一境相續而自不覺其生滅,散亂刹那生滅,有時間斷。如一刹那眼識緣色境生,一刹那耳識緣聲境生,使眼識間斷,若能一心,則刹那無間,名為專念。一心專念是奢摩他行,由奢摩他止息散亂雜心,即得寂靜。”27即由一心專念杜絕外緣而能獲得西方極樂淨土的寂靜妙樂。《無量壽經》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是“彼佛國土,清淨安樂,微妙快樂,可說等次於無為泥洹之道。”28此中,《無量壽經》認為,極樂世界中的清淨微妙境界就是涅的清淨微妙境界,二者無異無別。眾生若能達到一心不亂,就是已將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亦即已證清淨涅妙道。故有“心淨則十萬非遙,心垢則目睹猶遠”之說。若眾生自心清淨,則所見一切無不清淨,故距離我們有十萬億國土之遠的西方淨土就在眼前,不待臨終後的從此土往彼土;若眾生心性染汙,即使阿彌陀佛及其淨土顯現在眾生之心性中,由於眾生被無明煩惱覆纏,也會使淨土無法顯現。這就是淨土宗“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說法,這種說法在經典中隨處可見。如《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29《華嚴經》中解脫長者也對善財說:“善男子,我若欲見安樂世界無量壽佛,隨意即見。”30
雖然,在經典中“唯心淨土”的說法隨處可見,但人們都認為西方極樂淨土是人的色身死亡之後才能睹見的地方,因此在信佛念佛或禮佛時,都祈能往生西方,卻不知自己在念佛禮佛時,阿彌陀佛淨土的清淨莊嚴相已在自心中具足無缺了。正如清涼澄觀大師所說:“心心作佛,無一心而非佛,處處成道,無一塵而非佛國。”31若我們的每一念心都繫念著佛,佛就在自心中,此心就是佛心;若以此自在的佛心看世界,那麼此污穢的惡世也會變成佛國淨土。因此,印光大師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不離當處,冥契寂光,唯此一處,方是吾人究竟安身立命之處。”32由此可見,眾生若欲獲得清淨心,若欲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還須從心行處下功夫。唯如此,才能使心靈達到終極歸趣。
(二)禪宗的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是禪宗修行的目的。“明心”即指無煩惱無憂愁空明靈照的清淨心,是脫離了對我的執著所顯露的一種心境;“見性”指見佛性。慧能大師的《壇經》中雲:“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拾,即是見性成佛道。”故見性就是見佛性,也指證涅槃。
對心的曆煉是禪宗特別重視的問題,在禪修的過程中,禪者必須要把散亂的心集中起來,專注於某個疑情上,夜以繼日地參這個疑情,六根全然與外諸境界絕緣,念念唯與疑情有關。行者如是辛勤地磨練心靈,使心住色不起心動念,住聲香味觸法不起心動念,這時,豁達無礙、不著點塵、晴空萬里的悟境方能於心呈現;這時,行者才能感覺到解脫的自在。
禪宗雖然在修行上亦不離心,不過,禪宗的心是身心脫落的心,如道信禪師對法融禪師開示說:“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證,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一缺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這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33由此可見,禪宗認為心含染淨諸法,而染淨諸法本來空寂,不論是河沙妙德,還是煩惱業障,無不是如夢幻泡影般不真實。行者若能參破此理,當下身心脫落,直下承擔此心即是佛心,因此單刀直入,即能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明瞭成佛。
我人都以求證涅槃作為修行奮鬥的目標,然而這在禪宗中亦認為是生死之業。大珠慧海禪師說:“求大涅槃是生死業,垢取淨是生死業。”34本來,證涅槃以獲得清淨是佛弟子夢寐以求、以一生作賭注而想求取的,而諸煩惱法與生死輪回是佛弟子所應斷除和超越的,但大珠慧海禪師卻作如是說,其道理何在呢?其實這不難理解,既然禪宗強調“心是身心脫落的虛空心”,那就應該是無我無念無執無取的了。若我們對證涅猶有追求的執著心,對生死和煩惱猶有厭舍心,那麼此心則尚有束縛在,也就無法獲得自在。因為我們已經把生死和涅槃、垢與淨相對立起來了。因此要發心成就佛道,就不可因此而生執取求證涅槃的心,若有此執取心,則心猶未淨,猶為妄情也。
總之,釋迦牟尼佛所留下的浩如煙海的法寶,雖有八萬四千那麼多的法門,然而每一法門,無非是教人觀照自心,教人自淨其意,以期眾生因此而超脫輪回的痛苦,跳出三界之火宅,使眾生趣證涅槃。因此,無論是持名念佛的淨土法門,還是頓悟成佛的禪宗,無不重視心地法門的修習,無不以護心來作為證悟佛道的基石。此二宗如此,余宗亦然,無不以此方寸之心來通達佛道。所以,五祖弘忍說:“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顯現。”35故眾生唯有使心清淨無著,心靈才能達到涅槃解脫。
六、結 語
達到心淨的境地、涅槃的境界,是每位佛弟子一生所致力的歸趣,也是世尊出世的本懷,佛陀一生弘法,無不在為眾生的離苦得樂作導航,無不在為眾生的心靈解脫辛勤引渡。作為佛弟子,應該繼承如來家業,承擔起拯救現代人精神失落及挽救社會倫理快速滑坡的重任。放眼近百年來人間世態,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經濟的迅速發展,商業竟爭的日益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也相應地越來越快,神經越崩越緊,生活壓力感越來越大。然這一切所導致的結果是:人欲的放縱,倫理的頹喪和精神生活的貧瘠……看著深受精神折磨的人們,我們怎能獨自享受法樂而不顧他們呢?然而,“解鈴還須系鈴人”,人們自己深受精神壓力之苦,還得自己來卸下這種精神壓力,這就是需要如何觀心、修心、淨心的問題。
從上面種種說明得知,唯有從心地上下功夫,才能真正離苦得樂。所以我們可以在眾多的法門中選擇一種適應自己的法門來修,以期達到心靈的淨化,從而最終達到涅槃的境界。同時也引導眾生同趣此途,使芸芸眾生在佛法的體驗中,能時刻擁有一顆清淨無染的心,如是,涅槃彼岸的“無限風光”才能在眾生心中乃至身外世界無限展現。
〔1〕《閩南佛學院學報》總第20期,第51頁。
〔2〕《佛般泥洹經》卷一,第166頁。
〔3〕《佛學大辭典》,上海書店1991年版,第1939頁上。
〔4〕 同上,第2617頁上。
〔5〕 同上,第2330頁下、第2158頁上。
〔6〕《大正藏》第44冊,第1851頁。
〔7〕《大正藏》第12冊,第365頁。
〔8〕《大正藏》第44冊,第1851頁。
〔9〕《大正藏》第4冊、第12冊。
〔10〕《大正藏》第27冊,第1545頁。
〔11〕《大正藏》第45冊,第1853頁。
〔12〕 大願法師:《回歸大自然》,第91 頁。
〔13〕 同上,第91頁。
〔14〕 佛使比丘:《解脫自在園十年》,第124 頁。
〔15〕《大正藏》第46冊,第662頁上。
〔16〕《大正藏》第25冊,第283頁下。
〔17〕《阿毗曇婆沙論》第18冊,第134頁。
〔18〕《大正藏》第2冊,第215頁中。
〔19〕《大正藏》第3冊,第159頁。
〔20〕《大正藏》第40冊。
〔21〕 阿姜·查:《森林裡的一棵樹》,第142頁。
〔22〕 同〔14〕,第113 頁。
〔23〕《大正藏》第8冊,第15頁。
〔24〕《星雲大師演講集》,臺灣佛光出版社。
〔25〕《普門學報》第二期。
〔26〕 大願法師:《回歸大自然》,第5頁。
〔27〕 張漫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4冊,太虛大師:《往生淨土論講要》。陶靜〔28〕《大正藏》第12冊, 第275頁下。
〔29〕《大正藏》第12冊,第343頁上。
〔30〕《大正藏》第9冊,第278頁。
〔31〕《大正藏》第51冊,第2076頁。
〔32〕 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文鈔全集》(正篇), 第599頁。
〔33〕《大正藏》第49冊,第2036頁。
〔34〕《大正藏》第51冊,第255頁中。
〔35〕《大正藏》第48冊,第20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