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九)〔校對版〕

修慧法師編述

十九、格魯黃教 遍佈十方

 

  (一)令宗風不墜的弟子

  世界上任何一種宗教、學術或事業,凡是能夠弘揚久傳的,決不是創始者一人之力所能成辦,必須有後代的人繼續不替,才能日益光大。

  宗喀巴大師復興西藏佛教,固然是由於大師之智慧和道德,駕乎一般學者之上;其弘揚的教義,不分巨細,都深達真理之底蘊,究其根源,即全出自佛經和龍樹、無著等大論師之根本意趣;其宣導之行持,以三種戒律為根本,再加以有次序的修持,因而奠定源遠流長,本固枝榮的基礎。然而大師的教法,之所以能深入當代民心,一直延續到今天,光輝六百多年而不替,乃至傳揚到世界各個角落的,則是大師的徒眾,和後代弟子們努力不懈的功勞。

  弘揚大師教法的歷代大德們,都能貫徹大師所教導的精神。他們深知一切功德的基礎在於戒律,所以都各以清淨戒律,作為行持的根本。對於經論,不執一邊和一小分,對顯密全部要典,由聞思力,斷除增益和損減的妄計。對於所聽聞的教理,如理修習,了知一切聖言,不但毫不相違,並且儘是每一補特伽羅成佛的支分和助緣,所以都能圓滿受持,如實修行。至於修持的成果,在於以所修之正法,能不能對治煩惱,於道次第,是不是逐漸上升為準繩。並隨時深信因果,不輕視小罪,常住正知正念,修習出離心、菩提心、正見等扼要之道。所修本尊,完全依據四部密經所說的。其修誦的教授,必須具有得勝成就的方法,和加持無斷、傳承無斷者為主。他們共同生活的精神,在二六時中,唯有弘法利生之心,成辦自他利樂。這是歷代大德,承襲宗喀巴大師融合顯密教法的共同行履之處,也是黃教教派行持的特點。

  大師之徒眾,一般成就的不說,就是學貫三藏,行通三學,精修三士道,和生起、圓滿兩種次第的人,也有如空中之星宿,地上之草木,其數是無法估計的。其中名聞最顯著,發揚佛教事業最廣大的,有賈曹傑(達瑪仁勤)、克主傑、紮巴堅參、絳陽卻結、絳欽卻結(大慈法王)、羅追僧格(慧獅子)、根敦主巴等。賈曹傑和克主傑,次第修持嘎登寺,紹繼大師法位,奠定黃教基礎,所以是宗喀巴大師弟子中,弘揚大師教法(黃教)最大的功臣。宗喀巴大師和賈曹傑、克主傑三人,後來被尊稱為“師徒三尊”。

  (二)嘎登寺之傳承

  嘎登寺是大師教法的根本道場,因此嘎登寺的住持,即代表黃教法王。嘎登寺的住持,又叫嘎登墀巴,他出行時有人替他開道,有人替他捧檀香爐,還有人為他打一把杏黃色的傘蓋。在西藏目前除了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和薩迦法王以外,只有嘎登墀巴才能享有這種禮遇。嘎登墀巴的法座,系由閻羅法王(宗喀巴大師的護法)以雙手撐著,所以若非真實成就者,是無法登上這個法座的。

  (1)第一任嘎登墀巴:賈曹傑(達瑪仁勤)

  大師將要圓寂時,授衣帽給賈曹傑,密意傳位給他。大師圓寂後,持律紮巴堅參等善知識又一再殷勤的勸請,賈曹傑這才答應住持嘎登寺,繼紹大師之法座,作一切眾生之依怙。賈曹傑繼位後,仍然遵依大師之法規,以戒律為根本,兼弘《集論》、《俱舍論》、《釋量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等。凡是宗喀巴大師對於顯密教法之一切獨特見解,無不盡力弘揚。他在位十三年,大師所有的弟子,凡是在教法上有疑義的地方,都來請教他,把他當作宗喀巴大師一樣地尊敬。

  (2)第二任嘎登墀巴:克主傑

  大師圓寂後,克主傑回後藏,弘揚大師的顯密教法。幾年之後,被賈曹傑迎回嘎登寺,繼承法位。克主傑在位八年,弘揚正法的方式,和賈曹傑一樣。他講經說法,純粹只依宗喀巴大師的教授,絲毫不摻雜自己的意見、和別家的解釋。

  克主傑從小就智辯無敵,因此在位期間,不但催伏一切外人的攻難,即使是大師弟子中,若稍有不符合大師之言教者,也無不盡力破除。所以令大師教法之真義,光顯如日的,都是克主傑一人的功勞。

  西藏境內,西自阿裏東至西康,各地前來迎請克主傑去弘法的人,相當的多,但他始終以住持藏中正法為重,一一婉謝,辭而不赴。他又惟恐大師的密法傳承斷絕,遂不惜生命盡力講說、著述。這一切的事蹟,都詳載於他的自傳中。

  (3)第三任嘎登墀巴:瓦善幢

  瓦善幢也是宗喀巴大師大弟子之一。他對於一切顯密佛法,樣樣精通,同時又特別注重修持,因此證得大自在,遂繼承法王位。

  (4)第四任嘎登墀巴:慧法護

  慧法護善巧一切密部,尤其專精時輪金剛,曾續補克主傑未完成之時輪大疏。

  (5)第五任嘎登墀巴:法幢

  法幢是克主傑的弟弟。宗喀巴大師有耳傳密法一部。名叫“格登變化函”。裏面詳載文殊菩薩親傳之密法,和修行所須的扼要教授。這部密法,大師只傳給兩個人,克主傑得到一小部分,妙吉祥海得到全部傳承。法幢是密乘不共法器,他後來從克主傑、妙吉祥海得到完全的密傳,成為這一部密法的主人。

  法幢又把這部密法傳給法金剛、吉祥金剛和寶金剛。傳法時囑咐說:
  “這部密法,只能傳給少數真正有出離心的人。對其他的人,絕對不能透露一點消息。當以本尊、空行、護法為證。”

  法金剛、吉祥金剛、寶金剛三人,當時一般人稱他們為“金剛三昆仲”。三人後來都得到上品成就,成就金剛身,沒有善根的人見不到他們。

  法幢又造有《修中觀見法》、《時輪二次第修法》等書,流行於世。

  (6)第六任嘎登墀巴:堅慧

  堅慧曾創立達薄劄倉(學院),廣弘大師學行雙運之正法。這是達薄地區弘揚大師教法的開端。

  (7)第七任嘎登墀巴:願吉祥

  願吉祥雖未親見大師,但由於信心堅定,感得大師於夢中現身說法,所以他也算是大師親教弟子。他著有《釋量論疏》流行於世。

  以上從賈曹傑到願吉祥七代,都是後藏籍,通稱為“後藏七代文殊”,意思是指他們七個人,都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嘎登墀巴法位輾轉至今,已有九十七代了。嘎登寺有兩個劄倉,一個叫絳孜,一個叫夏孜。寺僧定員為三千三百人。

  (三)哲繃寺之傳承

  (1)第一任墀巴堪布:絳陽卻結(妙音法王)

  永樂十四年(1416),絳陽卻結依宗喀巴大師之囑咐,興建哲繃寺。哲繃意為米聚,象徵繁榮的意思。絳陽卻結住持此寺時,為大眾講的《現觀莊嚴論》、《釋量論》、《中觀論》等,都以大師所傳之法義為依據。他上首弟子之多,有如大地之竹葦,秋夜之星宿,一時人才輩出,皆是法門龍象。

  卻結曾派七位高足,為大眾之講授阿闍黎,各別宣傳教法,因而成立多門、明慧洲、廣樂、霞廓、聞思洲、調伏、密咒等七大院。後來因時代變遷,逐漸合併成多門、明慧洲、廣樂、密咒等四院。哲繃寺是西藏最大的寺院,寺僧定員為七千七百人,但有時超出定員,多達一萬多人。

  (2)第二任墀巴堪布:吉祥獅子

  絳陽卻結圓寂後,由吉祥獅子住持該寺。印度八十四位成就者之一的霞瓦日巴,曾親自來藏,為吉祥獅子傳授四臂嘛哈嘎拉等教授。

  (3)第三任墀巴堪布:寶菩提

  (4)第四任墀巴堪布:善慧日

  (5)第五任墀巴堪布:善慧稱

  (6)第六任墀巴堪布:釋迦幢

  (7)第七任墀巴堪布:願吉祥

  (8)第八任墀巴堪布:妙音善法圓滿

  妙音善法圓滿不但智慧深邃,修持又極為精進。有一天,文殊菩薩現身稱讚他說:
“有你這樣的智慧,實在令人歡喜呀!”

  以此因緣,一般人都尊稱他為“妙音歡喜慧”。妙音歡喜慧著有《大乘莊嚴經論疏》、《現觀莊嚴論疏》、《中論疏》、《因明疏》、《入中論疏》等書。第二世達賴僧海,就是出自他的門下。

  (9)第九任墀巴堪布:功德海

  (10)第十任墀巴堪布:僧海

  (11)第十一任墀巴堪布:福稱

  福稱後來又繼紹宗喀巴大師之法位(嘎登寺住持),為第三世達賴福海之親教師。

  他的事業非常廣大,著有五部大論的講義,為明慧洲院的研習教本。此外,更著有《集密兩種次第》等密典行於世,是不可多得的大作,至今仍被視為無上法寶。

  (12)第十二任墀巴堪布:福海

  (13)第十三任墀巴堪布:第四世達賴功德海

  (14)第十四任墀巴堪布:第四世班禪善慧法幢

  (15)第十五任墀巴堪布:第五世達賴善慧海

  第五世達賴善慧海,從小就得到阿底峽尊者,和宗喀巴大師現身加持。六歲時,由班禪大師率領藏王福法增,和三大寺的大德高僧,列儀仗迎至哲繃寺登位。

  崇禎十四年(1641),蒙古王固始汗摧服藏巴王,以西藏政權供獻給善慧海。因此他在拉薩紅山上,下令動工修繕並擴建布達拉宮,以作為駐錫治民的處所。清順治帝於1653年冊封第五世達賴善慧海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並賜有印信。清順治帝複禮達賴喇嘛為上師。有教法中授記說:
  “在末法時代,觀世音菩薩其化身將成為比丘王之形相,以保護西藏。”

  按:達賴喇嘛系觀世音菩薩之化身。所以西藏國土直到現在,始終由達賴喇嘛以政治、宗教相輔相成,作為保護西藏之方便。

  善慧海在西藏廣演正法,新建大寺十三所,對於一切宗派,一切寺廟,都訂定嚴格僧制,並令切實學行。他又為了使眾生得到安樂,凡是在家眾,令誦六字大明咒;所有出家眾,令修藥師八佛儀,和十六尊者供養法。又為使正法永住,總攝一切經論心要,造《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義》等。

  總之,善慧海所作的事業非常廣大,功德無量無邊,這裏無法詳加記述。

  哲繃寺自此以後,均以歷代轉世達賴喇嘛為寺主。

  (四)色惹寺之傳承

  (1)第一任墀巴堪布:絳欽卻結(大慈法王)

  絳欽卻結,即明朝冊封“大慈法王”的意譯。他的本名叫釋迦也協。

  絳欽卻結返回西藏後,於1418年遵依大師之囑咐,在拉薩北郊七、八公里的山腳下,名叫色惹卻頂的地方,修建了色惹寺。色惹有兩種解釋,一種說法說是雹子,據說在建寺時曾下冰雹;另一種說法是指野生薔薇生長的地方。其中以第一種說法較為普遍。

  色惹寺初期有五院,後來歸併成結巴、梅巴、阿巴三大院。後期規定該寺僧人的定員為五千五百人,是僅次於哲繃寺的黃教第二大寺。

  (2)第二任墀巴堪布:盛廣賢

  絳欽卻結建立色惹寺後,又再次晉京,為永樂、宣德兩代國師。他臨行時,傳位給噶具巴(指受持十部經論者)盛廣賢。

  (3)第三任墀巴堪布:公茹幢賢

  公茹幢賢最初親近宗喀巴大師,並未了知大師所傳的真正法義,故常受克主傑的呵斥。後來他悉心精研大師之法義,勇猛修習,終於獲得大成就。

  (4)第四任墀巴堪布:饒絳巴

  (5)第五任墀巴堪布:慧寶獅子

  (6)第六任墀巴堪布:內敦巴

  (7)第七任墀巴堪布:拉朴法王

  (8)第八任墀巴堪布:拔覺倫主

  拔覺倫主曾與薩迦派之釋迦勝辯論,因而摧伏其我慢,破其邪說。並著有《辨了義不了義論釋難》。

  (9)第九任墀巴堪布:吉祥慧

  (10)第十任墀巴堪布:妙音不空吉祥

  (11)第十一任墀巴堪布:第二世達賴僧海

  (12)第十二任墀巴堪布:結尊法幢

  法幢智慧如海,著有五部大論廣釋,為色惹寺結巴院研究的教本。

  (13)第十三任墀巴堪布:福稱

  (14)第十四任墀巴堪布:法稱賢

  (15)第十五任墀巴堪布:第三世達賴福海

  (16)第十六任墀巴堪布:東廓功德海

  (17)第十七任墀巴堪布:第四世達賴功德海

  (18)第十八任墀巴堪布:第四世班禪善慧法幢

  (19)第十九任墀巴堪布:第五世達賴善慧海

  色惹寺自此以後,均以歷代轉世之達賴喇嘛為寺主。

  (五)劄什倫布寺之傳承

  (1)第一任墀巴堪布:根敦主巴(僧成)

  根敦主巴是宗喀巴大師弟子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大師圓寂後,他隨羅追僧格(慧獅子)到後藏弘法。

  有一次,他在響垛格培山閉關時,曾夢見一座巍巍的高山,山頂上坐著宗喀巴大師,山腰上有慧密,他坐在山下。這時,聽到慧密說:
  “宗喀巴大師過去對我們授記的事有很多……”
  慧密越說聲音越小,根敦主巴雖很仔細聽,卻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他正疑慮間,忽然又聽到有人叫他說:
  “根敦主巴!以你為緣,這地方將來能廣弘《釋量論》。”

  根敦主巴這次聽得很清楚,同時也深生信心。又根敦主巴住薄棟時,有一天早晨,一位婦人告訴他說:
  “彼處有汝寺,有寺有眾生……”
  根敦主巴隨即問她這寺的名字,和這寺將來發展的情形。婦女兩手當胸,作蓮花合掌,說:
  “寺當如是,名為有輞。”(這是空行密語)

  婦人一說完,就不見了。根敦主巴知道這是空行母的授記,因此很歡喜。

  羅追僧格法王常往還于桑主頂和那塘寺之間,每次經過後來被稱為“劄什倫布”之地時,指著說:
  “我心中,常感覺根敦主巴在這裏說法。”

  根敦主巴依此因緣,知道這地方是建寺的吉兆,因此于明英宗十二年(1447),以藏臣窮結巴·班覺桑布為施主,在羅追僧格法王所指的地方(日喀則附近),開始動工興建寺廟。正建大殿時,有一天早晨,又聽到空中有婦人對他說:
  “此寺,當名劄什倫布。”(這是解釋上一次空行語的密意)

  根敦主巴因此在全寺竣工之後,依空行母之授記,將他取名為“劄什倫布寺”。

  有一天,根敦主巴在寺前的草地上,渡眾僧海出家。這時,根敦主巴正好面對寺門,無意間仰觀寺後的高山,發現眼前所呈現的景象,與在響垛所夢見的一模一樣,因而了知劄什倫布寺,將來必定昌盛。

  代宗元年(1450),嘎登寺派人禮請根敦主巴繼任嘎登墀巴,他婉謝說:
  “我不能去,這寺剛建好就離開,基礎恐怕不夠穩固。過去我所作的事業,都為佛法著想,今後我仍然以弘揚大師的教法為奮進目標,所以我還是以住持此寺為妥當。克主傑之弟法幢大師,教證功德都極為圓滿,是繼承法位的最佳人選,你們快去請他吧! ”

  根敦主巴遂辭退迎請,繼續住持該寺三十八年,饒益後藏一切有情,造就不少弘法人才。

  劄什倫布寺是黃教在後藏地區最大的寺院,它和拉薩三大寺合稱為黃教四大寺。該寺規模也很大。全寺起初設立有吉康、夏孜、妥桑林三大院。後又由班禪喇嘛增設阿巴之密教院。僧眾定員為四千四百人。該寺造就人才之眾,堪與前藏三大寺媲美。

  黃教最初以四大寺為弘法的根本,後來寺院逐漸轉盛,許多其他教派的寺院,也紛紛轉依黃教。宗喀巴大師的教法,因而漸次流布于蒙、藏等各地。

  (2)第二任墀巴堪布:賢吉祥

  (3)第三任墀巴堪布:教理海

  (4)第四任墀巴堪布:智頂

  (5)第五任墀巴堪布:第二世達賴僧海

  (6)第六任墀巴堪布:聖教日

  (7)第七任墀巴堪布:慧幢

  (8)第八任墀巴堪布:不空海

  (9)第九任墀巴堪布:羅卓蕾桑

  羅卓蕾桑著有許多論的注解,為劄什倫布寺研習的教本。

  (10)第十任墀巴堪布:法幢

  (11)第十一任墀巴堪布:法祥海

  (12)第十二任墀巴堪布:福幢

  (13)第十三任墀巴堪布:桑主拔桑

  (14)第十四任墀巴堪布:正海增長

  (15)第十五任墀巴堪布:天王慧

  (16)第十六任墀巴堪布:第四世班禪善慧法幢

  劄什倫布寺自此以後,以歷代轉世班禪喇嘛為寺主。

  (六)阿裏地區之弘法

  西藏西自阿裏,東至西康,最初弘揚大師教法的人,是大師之高足上·喜饒桑布(stod ses-rab bzan-po)和下·喜饒桑布(smad ses-rab bzan-po)兩位善知識。因為他們兩個人的名字相同,又差不多在同一個時期,所以一般人常在他們兩個人的名字前,冠以表示家鄉方位的上、下以示區別。

  上·喜饒桑布,阿裏人,他從宗喀巴大師學習佛法,完成之後,返回後藏阿裏一帶,在芒域(man-yul)興建達摩(stag-mo)等寺,他的侄子喜饒巴(ses-rab-pa),在阿裏修建敕色寺。自此以後,阿裏地區一些過去“上路弘法”時遺留下來的老寺,如桑噶寺、高騰金殿寺、枳敦寺、羅東寺等,均陸續改成格魯巴道場,致力弘揚大師的教法。這些寺,至今仍舊非常興盛。當時阿裏一帶的官長,都禮上·喜饒桑布為上師。

  克主傑有一位高足,名叫天王慧。他來到阿裏以後,又修營原有之北圖寺,新建巴加和立根兩寺。此後,黃教寺院或是新建或由舊寺改建,數目逐漸增多,大師的教法遂遍佈于阿裏一帶。

  (七)昌都慈氏洲

  下·喜饒桑布,西康人,起初在色惹寺學習宗喀巴大師的教法。當盛廣賢繼任住持時,他升為該寺的副講阿闍黎。

  當時,各大寺中的無量僧眾,都依照大師的教規,嚴持淨戒,解行並重,如實修行,因此西藏一切道俗,無不歸仰讚歎。有一天,喜饒桑布因有感而發,自忖道:
  “我回西康之後,也應當以淨戒為基礎,弘揚這種無垢正見和清淨的教法,以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這時,菩提億大師以神通力照知喜饒桑布的心願,因此請他到自己住的房間,奉以上妙供養,並賜[糸+普][糸+魯]一匹,黃帽一頂。告訴他說:
  “今天我請你來,並沒有其他的事,只因你將急速回西康,特地向你送行。日後康地之正法,將由你來住持。”

  喜饒桑布聽了,感到很奇怪,心中暗想:
  “我並沒有說‘將急速回西康’這句話,為什麼他這樣指導我? 難道我不該在此久住嗎? 無論如何,我應向賈曹傑稟明一切,或許他會挽留我。”

  於是他疾疾趕往嘎登寺,朝謁賈曹傑,並向他說明一切。不料賈曹傑非但不留,還授記說:
  “如今你回西康,緣起非常好。西康有座山,名叫日窩,在那附近有你所應渡化的眾生,將來事業會很廣大。”

  賈曹傑說完,賜給他很多禮物,叫他急速回去。

  喜饒桑布回西康昌都後,於1437年,建立慈氏洲寺(前宗喀巴大師在昌都住宿時,嘛哈嘎拉授記的地方),聚眾三千多人,講授五部大論,饒益無邊有情。這時他才知道,原來菩提億大師之送行,是以神通力先了知也。

  喜饒桑布後代又有許多徒眾,多是弘法之良材,分別在西康各地建寺弘法,大師之教法於是遍滿西康矣!

  (八)阿多地區之弘法

  阿多,位於西寧附近,即今甘肅、青海一帶。這裏本是一片荒漠,後來經由許多大德建寺弘揚,遂成為堪與前藏各大寺媲美的大叢林。

  (1)塔爾寺(古本寺)

  塔爾寺是格魯巴六大叢林之一(所謂六大叢林,即哲繃寺、色惹寺、嘎登寺、劄什倫布寺、拉蔔楞寺、塔爾寺),座落在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距西寧市西南二十五公里。

  塔爾寺是大師誕生時,他母親埋胎衣的地方。由於大師入藏後始終沒有回來,大師的母親本著愛子之心,遂在這裏建一座小塔。後人為了追悼大師對整個西藏佛教的貢獻,又在小塔的基礎上建立一座十一公尺高的大銀塔。這座大銀塔就成了塔爾寺名稱的由來。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仁欽宗哲堅參在塔前建一座小寺,取名為“古本嘉巴林”。萬曆五年(1577)他又建立一座彌勒殿。萬曆十一年,第三世達賴福海,因蒙古王之迎請,途經該地時,命寺院主持人宗哲堅參桑布和施主們擴充寺院。寺院僧人各建住所,並於每年正月建祈願供養法會。

  塔爾寺傳承數代之後,又建講經院、密教院、醫學院和天文院,遂成四大院的大叢林。

  (2)慈氏洲寺

  第四世達賴功德海,曾派不空法師,于阿多境內興建慈氏洲寺,立講經會,弘揚顯教法義。後又由妙音笑金剛於該寺設立密宗院。慈氏洲寺因而成為一座顯密兼備的大寺。章嘉活佛以及土官呼圖克圖等清朝國師,都出於此寺。

  慈氏洲寺第十代住持,名叫義成海,更建“睹史陀正法洲”大叢林,寺亦分四院。此寺人才海湧,所屬的子院也非常多。

3)拉蔔楞寺

  妙音笑金剛因受黃河南親王之請,于甘肅夏河縣興建拉蔔楞寺。寺分顯教、密教、時輪、醫學等四院,廣弘大師之顯密無垢正法。妙音笑金剛圓寂後,弟子語自在吉祥繼紹法位,後又歸付於妙音笑金剛第二世寶無畏王。從此以後,拉蔔楞寺代代都以妙音笑金剛歷代轉世為寺主。

  拉蔔楞寺所出法門龍象,超出其他各寺好幾倍,所屬的子院,共有一百多座。如今于阿多境內,不論講經修行或弘法事業,均首屈一指,無與倫比。

  元明兩代,阿多境內尚有薩迦派、噶舉派之寺院,清代時則通通轉成黃教。阿多寺院之盛,無論哪方面都不下於拉薩。尤其拉蔔楞寺,經板具全,更有許多大德之論著,是學習顯密佛法所不可或缺的法寶。所以四川、甘肅、青海、蒙古等地區修學佛法的人,紛紛到阿多學法,其熱烈之盛況,儼然與前藏三大寺無異。

  (九)黃教遍佈全世界

  宗喀巴大師之顯密教法最極殊勝,因此至為難遇。清朝乾隆時,有一位蒙古人叩問第五世班禪喇嘛,請喇嘛指點他下輩子(來生)是否能生在人道中。班禪喇嘛回答說:
  “下一世你生在人道中沒問題。”

  蒙古人又請問說:
  “我能不能生在有佛法的地方? ”

  喇嘛回答說:
  “可以。”

  蒙古人接著又問說:
  “我能不能遇上宗喀巴大師的教法。”

  班禪喇嘛沉吟了一下,回答說:
  “這就相當不容易了。因為大師的教法是整個佛法的心要,見解、修法、行持三方面都異常殊勝。也就是說,見解不墮有無二邊;修法不昏沉掉舉等;行持又能圓滿大小顯密。因此即使能遇上佛法的人,也未必能遇上宗喀巴大師的教法。”

  大師的教法有如此殊勝,然而有許多未深明顯密佛法的人,卻誤以為格魯巴(黃教)教派最大的特點,唯獨辯論、精研經論和嚴持戒律而已。殊不知大師系文殊菩薩所化現,他為了住持正法,饒益眾生,在求學時即遍學一切顯密教法;後又經文殊菩薩親自指導,將當時西藏各個教派所傳的密法,加以妥善的整理,淘汰錯誤部分,而把各派精華融於一體,編成有系統、有次第的純正密法。此外,更於各地大道場中,成立密宗院,以作為傳授密宗大法的場所,六百多年來,代代如是。所以格魯巴(黃教)所承傳下來的顯密教法,是全世界最正確的佛法,此乃舉世皆知的事實。

  由於大師的密法傳承最正確,因此西藏、蒙古等各地,有很多甯瑪巴(紅教)、噶舉巴(白教)、薩迦巴(花教)等舊寺,紛紛自動改奉黃教,成為弘揚宗喀巴大師教法的道場。同時更有許多各派大喇嘛,也因崇奉大師的顯密教法,而重新改學黃教。

  宗喀巴大師之無垢教法,由於歷代弟子的努力弘揚,漸次由西藏,而西康、甘肅、青海、內外蒙古、中國各省、印度、尼泊爾、不丹、美國、臺灣等,遍滿全世界各個角落。如今格魯巴(黃教)弘傳之盛況,有如麗日中天,光輝奪目。這種朝氣蓬勃之廣大事業,乃是宗喀巴大師偉大悲願之所感召的啊!

  詩曰:

  “黃教世稱正法藏,弘揚顯密聖尊場;
   傳承弟子恒今古,信受奉行遍十方。”

 

二十、廣弘密法 建密教院

  (一)後藏弘法

  羅追僧格(慧獅子)法王,蒙大師授予弘傳密法之講軌和記莂後,隨即攜帶根敦主巴前往後藏。

  師徒兩人到達後藏時,有一位持戒非常有名的善知識,名叫慧密,前來依止他們學習顯密教法。其他無量善知識,則從羅追僧格法王學習密法,從根敦主巴學習顯教,慧密為副講。法會越來越盛,聽眾之多,勝於一時。善財法王曾讚歎說:
  “我年幼時,在日庫地方,見羅追僧格法王、一切智法王(指根敦主巴)和持律法王(指慧密),為無量徒眾講經說法。其法會之勝況,宛如釋迦牟尼佛靈山盛會重現於世也。”

  (二)應大師授記

  正當法會日益興盛之時,羅追僧格法王忽然想到:
  “我昔日在宗喀巴大師座前,允諾弘揚密部,現在正是時候了!”

  於是他一面弘傳集密,一面漸次遊歷後藏各地。

  有一天,羅追僧格法王行至倫薄頂山的一座寺院(寺名倫薄頂寺),住持聖光功德,立即率諸眷屬在法王座前請受法義。聖光功德著有炬明(月稱集密釋)之釋,極力弘傳集密大法。法王知道他是宗喀巴大師所授記的“大威德瑜伽行者”,因此在倫薄頂寺,建立大師之修壇城法,和講集密的儀軌。並將大師所送的閻羅法王面具、骨杖、繩索存留該寺,永作紀念。

  羅追僧格法王師徒,又漸次行至獅子頂山的獅子頂寺。當時有一位官家夫人,作大施主,協助法王於獅子頂寺弘揚密部,創設密部講說和壇城儀軌。這位官家夫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師所授記之“藥叉女”也。

  (三)牛死地馬跳

  羅追僧格法王住獅子頂寺時,曾詳細觀察未來之種種因緣,知道弟子都拏瓦堪弘密法,並且弘法之時機已經成熟。

  有一天,法王跟幾位弟子在一塊飲茶。坐在法王右邊的是根敦主巴,根敦主巴的右邊是都噶瓦,法王的左邊是都拏瓦。當時法王問都拏瓦:
  “都拏瓦!你在十二生肖中,屬哪生肖? ”

  都拏瓦回答說:“屬馬。”

  法王笑著說:
  “緣起很好。俗語說‘牛死地馬跳’,牙喜(義譯為牛死)地區的眾生跟你有緣,你應立刻前往彼地,弘揚密法。”

  法王說完,拿出大師的衣帽送給他。都拏瓦不敢接受,啟白說:
  “這些東西,理應根敦主巴所得。請上師慈悲,就送給我大師之集密釋吧!”

  法王依他所請,送給他幾部所著之集密釋等書。都拏瓦接受後,遂遵照法王所囑咐,前往牙喜弘傳密法。

  (四)擎法待主

  都拏瓦手捧大師所著之集密釋等書,前往牙喜,在睹史宮寺建立密教院,廣弘密法。這是上後藏地方(後藏分上、中、下三處),創設大師密教院的開始。

  密教院所講授的密法,最主要的是大師之集密四疏合解二注,和都拏瓦之金剛道輯等法義。除此之外,又講授八大教授,謂“集密五次第”、“勝樂輪羅鈴二派”、“大威德四次第瑜伽”、“時輪六加行”、“大輪金剛手四加持”、“那若六法”、“頗瓦開金門法”、“歡喜金剛”。後來放置“大輪”和“頗瓦”,只講其他六種教授。其他小教授有三種“主具瑪法”,和“幻輪法”、“護摩法”、“嘛哈嘎拉朵勤法”、“大白傘蓋佛母”等四種退敵大法。余尚傳授“集密”、“勝樂”、“大威德”等二種次第,和《菩提道次第廣論》等一切顯密教授。

  密教院自都拏瓦傳給妙音眾增,一直到寶增上,住持歷經二十一代,直接傳承九代,代代都是證得生起、圓滿兩種次第功德的大善知識。

  寶增上在老年時,有梅語自在慧,和霞魯寺之住持妙音持教,前來座前受學法義。然而有關“集密”灌頂、講傳之最扼要部分,仍然未傳授給他們。

  至八十歲時,有妙音笑金剛;八十一歲時,有章嘉第一代語自在賢慧具稱,和塘薩巴成就海等人,自前藏來此學習密法。這時,寶增上才見到真正的密乘上上根器,由於獅乳和寶瓶授受相當,遂將集密等一切最扼要的教授,盡傳給三人。

  寶增上傳法願滿,不久就圓寂了。過去他持壽不去的原因,只為擎法以待主。這種情形,就像戒賢論師之久待玄奘三藏法師求法一樣。

  (五)上下密教院

  羅追僧格法王,命都拏瓦前往牙喜弘揚密法,就返回前藏東部,創立下密教院(上、下是指方位而言),弘揚集密大法和八大教授等密法。

  下密教院之法位,後來傳給施祥仁波切。施祥仁波切著有《集密經釋》,努力弘揚不輟。當時寺內住一位善知識,名叫貢噶頓珠,他曾親炙羅追僧格法王學習密法,後又依施祥仁波切受學經釋和教授。施祥仁波切圓寂後,他取嘛哈嘎拉聖像一幅、頂骨一具,前往前藏之西部弘法。

  當貢噶頓珠師徒增至三十二人時,他認為這個數字,和集密壇城中的本尊數目相等,是弘揚集密的瑞兆,遂開講集密等法,而逐漸繁盛成上密教院。貢噶頓珠住持該院十三年,盡力弘揚密法,所出人才甚多。

  上下密教院的僧人,生活非常嚴格,十分注重苦修。他們每天要上四堂課,第一堂課半夜兩點就開始了。無論寒暑,都必須坐在鵝卵石鋪設的固定座位上修持,而且一律赤足,其生活之艱苦由此可見一斑。上下密教院是全西藏修學密法最完善、最高級的地方,只有在三大寺完成顯教學業的人,才有資格進入學習。黃教法王之嘎登墀巴,每次都由上下密教院產生。

  後來西藏等各地,紛紛仿效上下密教院,競建弘揚大師密法的道場。因而大師所著集密之講軌,遂逐漸流遍於十方矣!

  詩曰:

  “悲藏智王勇主尊,廣弘完整聖修門;
   振興密院嚴傳授,大法繼承成就根。”

 

二十一、結論回向 吉祥圓滿

 

  宗喀巴大師所建立的格魯巴──密宗黃教,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嚴守清淨比丘戒律,切實履行菩薩學處和密宗三昧耶戒。如是以戒為基礎,然後才依先顯後密,以有條理有次第的修學。並力倡應成派中觀見與金剛密乘融合之說。大師這種顯密合一的無垢教法,其根本意趣,正符合當初蓮花生大士所傳密法的本意。所以,凡是修學密宗的人,都應該先學顯教,明白經論教理,完成出離心、菩提心、正見等修學密宗的基礎。如此修學密法,才能得到即身成就。

 

  十方諸佛及佛子,妙智深悲勝神力,總集一體宗喀巴,足塵願常飾我髻。
  山彼解脫功德海,采出如意摩尼珠,遍逐三界無明暗,如來性身亦堪睹。
  師德光滿遍十方,猶如炎帝憤赫暑,逆梟鼠蝙非所堪,暗生怨謗為法爾。
  若諸和柔具觀慧,希求德香如蜂執,美稱勞馥動鼻根,意識不醉誰能至。
  詠詩詞賦未追求,念慧微劣精進腐,文誤義乖為我失,願施加持不成覆。
  乘此微小諸善根,普利見聞諸含識,生生不離大師足,慈悲攝受生歡喜。
  師喜面輪現微笑,任運流出妙風雨,潤諸信種發德芽,資糧葉茂證華敷。
  華敷普召諸有情,聚依三身園生樹,所求充滿永無退,速證無上微妙智。

  詩曰:

  “我今以此勝功因,回向眾生學聖人;
   圓滿廣修弘顯密,同成證得彩虹身。”

  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終)

吉祥圓滿

 

相關文章:
宗大師對三界眾生真實處境的描繪 緣氣:(7437)
文殊菩薩對宗大師修持中觀正見的教導 洛桑成列·確吉堅贊仁波切 緣氣:(11242)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 (一)〔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9497)
印順法師三乘共法與宗大師中士道的比較研究 黃國清 緣氣:(9275)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 ㈡〔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9155)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三)[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8308)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 (四)〔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8290)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五)〔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7455)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六)〔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8380)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七)〔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8386)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八)〔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9089)
宗大師兩大活佛系統傳承的鼻祖 多識仁波切 緣氣:(9651)
三十五佛現全身 宗大師 三十五佛懺的修觀儀軌 緣氣:(8238)
被稱為肉身菩薩的淨土宗大師 曇鸞 緣氣:(4779)

上一篇(宗大師應化因緣集(八)〔) 回目錄 下一篇(五臺山奇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