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兩大活佛系統傳承的鼻祖

多識

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1357-1419)生於青海塔爾寺一個藏族牧民家庭,6歲時被薩迦派名僧曲吉東珠仁欽帶到夏瓊寺進行培養。7歲受沙彌戒,法號洛桑紮華。

  宗喀巴大師從六七歲就表現出異于常人的神童智慧,未經過老師的指點,在和小僧人一起玩耍中學會了藏文字母和拼讀。他在曲吉東珠大師身邊學習了十年,受到了良好的基礎教育。

  大師16歲時進藏,為求名師幾乎走遍了前後藏各教派諸大寺院,拜仁達瓦等名師30多人。24歲時在那唐寺參加了因明、大小乘阿毗達摩、律學等四論答辯,獲得了四明博士學位。此後大師又遊學薩迦、桑普、澤當等寺參加般若學和其他大論的答辯,以超人的智慧和辯才博得了學界的稱讚。

  大師在三十歲前學完了顯宗經典名著大論。31歲時寫出了曠世之作《般若金珠論》。此後又用十多年時間學習了續部密法,得到了各派的密法傳承。

  宗喀巴大師是聞思修全面結合的典範。善於思考、勇於探索是大師的一個突出特點。

  大師求知若渴,但卻絕不盲從。他對前人的疏論、學說、概念甚至詞義解說都要經過尋根究底的審視考察,才決定取捨。如大師在《佛理精華緣起理贊》中說:

  如此珍貴無比之法,

  卻被學淺無知之輩,

  搞得就像馬蘭花草,

  交錯倒置亂無頭續。

  ……

  見此情景於心不忍,

  千辛萬苦探索求知。

  ……

  當時研究教內教外,

  眾多有關疏解論議,

  使我產生種種懷疑,

  不得其解憂心如焚。

  就是這種嚴肅認真的治學精神促使他對顯密經典理論展開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吸收前人正確的理論,批判錯誤的觀點,提出新的論證、見解,使得長期被無知、曲解、邪說雲霧覆蓋的龍樹、彌勒的顯密經典學說重放光明。

  大師對顯密理論在邏輯上的統一性、合理性,教理的開掘和解釋的高度精確化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

  大師開拓性的研究成果,都反映在一字千金的論著中。

  他一生著作共有十九函、一百七十四種,經論字數相當於十九部《菩提道次第廣(略)論》。在理論上具有分辨能力的人,對各種經論解說進行對比後,對宗喀巴大師不產生深刻的敬仰是不可能的。

  宗喀巴大師降世時藏傳佛教正處於一個衰敗的年代。僧侶戒行不嚴,教風不正,思想混亂。大師以大智大勇肩負起了改革和振興佛教的歷史使命。除了力挽狂瀾、大刀闊斧地從教義理論上進行正本清源、撥亂反正外,還在整頓戒律,整頓教風,建立學院式的寺院,加強經學正規教育,在培養戒律嚴明、兼通顯密教理的知識型的僧侶隊伍方面做出了具有深遠意義的貢獻。

  宗喀巴大師的這種突出貢獻,得到了各個教派的充分肯定。甯瑪派稱頌宗喀巴大師是蓮花生的化身,寧瑪派著名學者居彌旁大師作贊說:

  佛與佛子所見終極理,

  緣起性空甚深究竟義,

  覺悟之門唯一可信者,

  除了您的著作還有誰?

  噶瑪噶舉派領袖、第八世噶瑪巴作贊說:

  北方佛陀殊勝教,

  邪風侵擾衰敗時,

  驅邪扶正宗喀巴。

  ……

  說空無敵宗喀巴。

  在宗喀巴大師眾弟子中,建寺興教,著書立說,做國師法王,在藏傳佛教史上做出過特殊貢獻的高足弟子,見於史書的就有一百零六人,普通僧俗弟子有數十萬人。

  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就是他的兩大弟子的轉世系統。

  宗喀巴大師的親傳和再傳弟子將他的清淨法脈傳遍了中國西南、西北各少數民族地區和北部滿蒙地區,成了明清兩代王朝朝廷信奉的主要宗教,並在北京建起了屬黃教的喇嘛廟。

  宗喀巴大師降生600年之際,藏傳佛教得到了第二次向外輻射的大好機遇。她以獨有的哲理和價值觀、豐富的文化內涵,進入了科技雖然發達,但精神文明卻面臨危機的西方世界。

 

相關文章:
宗大師對三界眾生真實處境的描繪 緣氣:(7430)
文殊菩薩對宗大師修持中觀正見的教導 洛桑成列·確吉堅贊仁波切 緣氣:(11227)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 (一)〔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9490)
印順法師三乘共法與宗大師中士道的比較研究 黃國清 緣氣:(9264)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 ㈡〔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9148)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三)[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8298)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 (四)〔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8282)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五)〔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7446)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六)〔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8373)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七)〔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8380)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八)〔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9082)
宗大師應化因緣集(九)〔校對版〕 修慧法師 緣氣:(7990)
三十五佛現全身 宗大師 三十五佛懺的修觀儀軌 緣氣:(8230)
被稱為肉身菩薩的淨土宗大師 曇鸞 緣氣:(4778)

上一篇(青海宗喀巴文化研究為繼承) 回目錄 下一篇(佛學造詣日益精進 十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