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五戒

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

三皈五戒

求受者念:

尊者大德!我(們)向您求授三皈五戒。

第二次尊者大德!我(們)向您求授三皈五戒。

第三次,尊者大德!我(們)向您求授三皈五戒。

贊佛偈

禮敬于世尊、應供、正等正覺者。[三稱] 。

三皈依

我以佛為皈依處,我以法為皈依處,我以僧伽為皈依處。

第二次我以佛為皈依處,第二次我以法為皈依處,第二次我以僧伽為皈依處。

第三次我以佛為皈依處,第三次我以法為皈依處,第三次我以僧伽為皈依處。

比丘說: 三皈已授完畢。

受戒者答: 是的,大德。

授五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殺生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偷盜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邪淫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妄語戒。

我願學習受持不飲酒戒(任何能使神志迷亂之物皆屬酒類之範圍) 。

這就是五項應該學習持守的戒律。

 

比丘祝福如下:

因持戒將給你帶來安樂,因持戒將給你帶來財富,因持戒將使你達證涅槃,故此,你(們)應該嚴持此淨戒。

 

受戒者俯首回答: 善哉。

 

五戒簡介

 

1。殺生是對一切有生命的乃至昆蟲,無有慈悲,常念殺害,手常血腥,慳貪吝惜以種種方法,捶、斬、燙、毒,令其命斷。

 

殺業須具備下面五個條件:(1)有殺害的意念,(2)對方為有情眾生,(3)知道他是有情眾生,(4)殺害的行為,(5)造成對方死亡。

 

2。偷盜是對他人的財物,於聚落或空地,物主沒有給予,而去盜取。

 

盜業須具備下面五個條件:(1)有偷盜的意念,(2)他人的財物,(3)知道是他人的財物,(4)偷盜的行為,(5)佔據他人的財物。

 

3。邪淫是對有父,有母,有兄弟姊妹,有親屬,有守護人,有夫,乃至與有華鬘飾的女人有淫欲的行為。

 

邪淫業須具備下面四個條件:(1)以為邪淫是一種享受,(2)起淫念,(3)造邪淫的行為,(4)得到淫欲的滿足。

 

4。妄語(虛誑語)是指在公眾場合,做官為民,在親屬之中,在團體裡面,或作證人時說不誠實的話,不見而說見,見而說不見,不聞而說聞,聞而說不聞,不知而說知,知而說不知;為自己,或為他人,或為了財利,知而妄語而不肯坦白舍離。

 

妄語業須具備下面四個條件:(1)已知不是真實,(2)有欺騙的意念,(3)以言語欺騙的行為,(4)完成欺騙的事實。

 

5。不飲酒戒,是指酒醉後所產生意念失控而造十不善業,佛在《中阿含.善生經》裡說道:「居士子!若人飲酒放逸者,當知有六災患:一者現財物失,二者多有疾患,三者增諸鬥諍,四者隱藏髮露(把秘密說出來),五者不稱不護(人不稱讚不愛護),六者滅慧生癡。居士子!人飲酒放逸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這是飲酒的過患,它實無利益。犯不飲酒戒須具足二個條件∶物件(酒類),行動(飲用)。也有的說犯此戒須具足四個條件∶物件(迷幻物),動機(飲用的慾望),行動(飲用),結果(迷幻物經過喉嚨)。

犯戒與持戒

佛在《長阿含經》(卷二)裡說道∶「世尊告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一者求財,所願不遂;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四者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佛又告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為五?一者諸有所求,輒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主持人
法增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