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近年來,物價上漲、失業率提高,種種調查資料顯示,人民痛苦指數不斷攀升,造成生活中的種種苦惱,對於這些煩惱,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有沒有什麼法寶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快樂?而快樂又要何處尋覓?

 

  《真正的快樂》是聖嚴法師針對社會人生的種種現象,提出什麼才是究竟的快樂、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全書分為六大主題:“你快樂嗎?”、“什麼是苦?”、“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找到幸福的起點”、“轉化主觀的感受”、“得到真正的快樂”。幫助讀者探索自我,看清苦與樂的本質,找到自在面對人生苦樂的方法。

 

  一般人對於“苦”的體驗,不外乎是想要的得不到、討厭的卻必須接受、相愛的人必須分離、仇恨的人必須合作,以及種種身心的煩惱;而“生、老、病、死”更是人生無可避免的苦難。面對人生的苦與樂,聖嚴法師認為,擺脫痛苦,追求快樂,本來就是人的本性;然而,追求快樂只能算是一個起點,不能當作人生的最終目的,如果無法擺脫痛苦的根源,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進一步指出,苦與樂是相伴相隨的兩端,只要能透徹痛苦的根源,用知足、感謝、慈悲、奉獻等方法,轉化外在環境或是內在自我所引起的不愉悅,就能挖掘出快樂的真諦了。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是佛教平等廣大慈悲心的展現,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自己才會真正的離苦得樂,而這個快樂,也才是“真正的快樂”。

 

  法鼓文化編輯部

 

 

你快樂嗎-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喜可賀。但是佛教認為人生苦多樂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種苦,所以佛法教我們不要以苦為樂,要離苦得樂。

 

  對於生命中四種基本現象—生、老、病、死,佛教稱之為“四苦”。其中老、病、死被視為苦比較易理解,但如果說“生”也是一種苦,大多數人可能就很難理解了。

 

  幾乎每個人對於剛出生時的情形,都已不復記憶,嬰兒出生時究竟覺得苦還是樂,誰也不曉得。但是我們可以推想,嬰兒的皮膚非常細嫩光滑,第一次離開母體,乍然接觸外界的空氣時,感覺一定很不舒服、很難過。環境驟然的改變,讓嬰兒出生時號啕大哭,可是卻又非得來到這個世界不可。

 

  對母親而言,生產恐怕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很多婦女對於生產時受的痛苦,即使用“痛不欲生”四個字,都還不足以形容,所以古人才會把生日稱為“母難日”。但是小孩出生後,痛苦解除了,母親又會覺得很安慰、很快樂,就像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爬上山峰,再也不需要往上爬時,就會覺得欣喜若狂。其實這只是苦難、壓迫感解除後所產生的快樂感受,是苦之後的結果,並不是另外有新的快樂產生。可見“生”是一件苦事,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出生是苦,在人的一生當中,真正的快樂也沒多少。一般人感受到的快樂,都是因為滿足了“五欲”—眼、耳、鼻、舌、身—而得來的欲樂,例如:眼睛看到美景、耳朵聽到悅音、鼻子聞到香味、嘴巴嘗到美食、身體有柔軟細滑的觸感。還有,和別人談話談得很投機,或是獲得一項新的成果、發現一樁新的事實,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等,這些屬於心理層面的賞心樂事,也都屬於“欲樂”。

 

  欲樂的“樂”都包含著“苦”在其中,是“樂中帶苦”,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對這樣的事實毫無所知。例如一個稀世罕見、美若天仙的美人出現在你眼前,因為很難得見到,所以你會很欣賞她,一見到她就覺得很快樂。但是,如果天天讓你見到美麗的東西,或是讓美女、帥哥天天在你面前出現,讓你看個夠,就沒有什麼稀奇了。短暫的接觸雖然令人覺得目眩神迷,接觸次數多了以後,快樂便蕩然無存。

 

  凡是欲樂,都是暫時、無常的,很快就會過去,感覺上很真實,其實很虛幻,而虛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種苦。因此,五欲之樂仍在痛苦之中,說穿了,這種快樂只是一種和“苦”相對的感受。

 

  這樣看來,生而為人好象沒有什麼值得快樂的事,其實也不儘然。因為還有一種樂叫做“定樂”,也就是禪定的快樂,比欲樂更勝一籌,快樂的感受也更強烈一些。因為在禪定中已經擺脫了身心限制,特別是身體的負擔和病痛都會消失不見,不再有沉重的感覺,這時候心裡會產生一種滿足感,而且這種“無事一身輕”的感受是非常快樂的。只是出定以後,因為身體還在,所以因身體而有的種種負擔依然存在。因此,定樂也不可能長久維持。

 

  最究竟的快樂是“解脫之樂”,透過修行得到解脫之後,不再有任何困擾及煩惱,心理上不再有任何負擔,這時候,才是真正、絕對的快樂,也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追求的快樂

 

 

你快樂嗎-追求快樂是起點,不是目的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等,總稱為“八苦”。苦是人生的事實,不過正因為有苦,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樂,因此DL喇嘛曾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他採取與釋迦牟尼佛相對的角度來說,佛陀講“離苦”,他則講“得樂”,但呈現的都是人生的實相。

 

  雖然說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但必須先厘清: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什麼?

 

  其實人類從出生開始,最重要的不一定是追求快樂,而是滿足欲望,例如對食物、生活安全等欲望的滿足,一旦欲望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因此,“快樂”和“欲望”兩者間有絕對的關係。

 

  在物質上追求快樂、滿足,應該是現代人共同的傾向,否則物質文明不會發展得那麼快。可是,在追求快樂的同時,不禁令人懷疑,我們所追求的快樂,是不是可靠?能不能維持長久?

 

  適可而止的欲望,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不合理、無止盡地追求欲望,就會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各式各樣的痛苦。所以,人們表面上在追尋快樂,事實上卻也在追尋痛苦,因為所追求的快樂,都要付出痛苦的代價,而且快樂不會是永久的真實,它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說穿了不過是一種幻影。

 

  而且,享受快樂之後,又會回到痛苦的原點。所以,人生不過是從苦到樂、從樂到苦,一個永不間斷的迴圈而已。只是人們自我安慰,假想自己所追求的就是快樂,結果卻永遠陷於痛苦之中。

 

  佛教的密宗雖然特別重視“大樂思想”,但這是指修行過程中,在精神上產生的喜樂。例如修習禪定時有所謂的“禪悅”,只要能夠修到身心統一,就會有一種沒有捆綁、束縛的舒暢感,也就是“輕安”的快樂;又例如中國淨土宗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終極目的,也是以“極樂”來形容修行到最後的境界,可見修行的確可以得到快樂的結果。可是,修行的目的並不單只為了自己追求快樂,而是為了幫助別人遠離痛苦、得到快樂。

 

  如果僅以追求快樂做為人生的目標,很可能會變成一個享樂主義者而有所偏差,更有可能適得其反地帶來痛苦。DL喇嘛之所以說:“生命的目的是追尋快樂。”是站在眾生的立場,迎合現代人趨樂避苦的心理,我們千萬不要誤解DL喇嘛真正的意思。

 

  因此,追求快樂只能說是一個起點,是人類共同的希望,不能誤以為追求快樂就是人生的最終目的,否則,僅追求物質生活上的快樂,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痛苦。而且以佛教的立場而言,應該要有“不為一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當一切眾生都得到平安與快樂時,你才會真正的離苦得樂。

 

你快樂嗎-自找苦吃的人生

 

  沒有一個人喜歡受苦,總是希望快樂,所以會趨吉避凶、趨樂避苦、追求快樂。但是現實生活中,痛苦卻如影隨形、難以擺脫,而且追求快樂到最後,往往又都變成是苦的,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追求快樂一定要付出代價和成本,否則這種快樂就變成一種“負債”,苦就會接踵而至。就像一個人身上沒有錢卻想看電影,只有想辦法偷偷溜進電影院,起先一、兩次可能還不會發生問題,但是總有被抓到的一天,被抓之後,就有苦頭吃了。

 

  不願意付出代價所得到的快樂,終究會嘗到苦果,就算為了快樂而願意付出代價,也要歷經種種辛苦。例如為了追求物質上的快樂,就必須先努力工作賺錢,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擁有快樂的享受。但仔細想想,這樣的快樂豈不就是辛苦、甚至痛苦後的結果?所謂的“犒賞”、“獎賞”,就是辛苦工作之後得來的報酬。

 

  俗話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只是吃一餐飯,也都是我們辛苦工作所得的成果,也是來自於老天的獎賞。古人說:“莫忘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不要以為盤裡的食物得來容易,其實每一粒米都是農夫辛苦耕種得來的。一棵稻子播種之後,要好幾個月才能收成,這期間非常辛勞,只是大家吃飯的時候,很少會想到過程的艱辛。

 

  人的一生之中,從呱呱落地到死亡為止,都在忙碌中度過,真正快樂的時候其實很少。因為只要有了生命、有了這個身體,要過生活就必須付出代價,這就是辛苦。一般人以為夫妻結了婚、生了孩子大概是快樂的,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孩子雖然很可愛,可以為你帶來很多安慰、快樂,但有時也會增加很多意想不到的負擔、困擾和麻煩。

 

  為了化解生活中的煩惱和痛苦,現代社會出現了許多娛樂設施以及消遣休憩環境,例如PUB、KTV等。表面上提供人們很多歡樂,其實這種快樂都只是瞬間的麻醉,短時間內能放鬆頭腦,讓身體、五官受一點刺激,接受不同的訊息、得到暫時的調劑,但不等於真正的快樂。

 

  這就像眼睛發癢時用手去抓,抓的時候覺得很快樂、很滿足,結果卻是更紅、更癢、更不舒服。又像患香港腳的人,用熱開水泡、用手抓癢時,當下會覺得很舒服,但如果不小心抓破了皮,反而會更痛、更不舒服。所以,快樂不但是苦的結果,也是另一個苦的開始。

 

由此可知,人生本來就是苦多樂少,我們的一生汲汲於追求消滅痛苦的方法,這都只是治標而已,非但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可能還會造成更大的痛苦。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痛苦的發生,其實都是自己造成的。

 

你快樂嗎- “痛”並不等於“苦”

 

  曾經有一位老和尚罹患癌症,躺在病床上發出陣陣呻吟。徒弟好奇地問他:“您不是說四大皆空嗎?怎麼還會覺得痛呢?”老法師回答:“空就是空,痛就是痛啊!”的確,即使是一位修行多年的老和尚,仍然會有肉體上的病痛。

 

  一般人常把“痛苦”連在一起講,分不清“痛”與“苦”的區別,多半認為痛就是苦、苦也一定會痛,把兩者混為一談,事實上,它們有極大的不同。“痛”是肉體上的,例如當身體受到種種折磨、傷害,或是被東西打到、撞到時,神經一定會感覺到疼痛,這是人體的正常現象,否則就不是人類,而是植物、礦物了。根據歷史記載,釋迦牟尼佛也有肚子痛、背痛的時候,這表示成了佛的人,身體還是一樣會有疼痛的感覺。但是佛的心裡不會覺得苦,苦是精神、心理上的。

 

  “苦”有很多類型,例如“生、老、病、死”苦:對“生”的貪戀、執著,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事;看到自己隨著時光流逝而年“老”力衰、疾“病”叢生,心裡卻有所不願,也不甘心承受時,就會覺得苦;或是當一個人面臨“死”亡,無論是自己或是親人過世,心裡都會遭遇很大的衝擊而無法接受,這些都是苦。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還有希望得到某種東西卻得不到的“求不得苦”,以及由人際關係所帶來的“愛別離苦”與“怨憎會苦”─無法與親愛的人相聚在一起,卻捨不得分離;或是放不下與怨家的仇隙,卻偏偏時常與怨家相遇。除此之外,像憂愁、恐懼、嫉妒、憎恨、懷疑……等負面情緒,都會讓我們感受到人生是苦的。

 

  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痛是身體上的,苦則是精神上的。身體上的“痛”,在活著的時候無法解脫,但只要等到死亡、肉體消失之後,痛也就不存在了;“苦”則是永遠的,因為那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如果在精神上放不下,即使死亡之後,都不得解脫。而且,當我們的心苦到極點時,往往也會引起身體上痛的感受,例如有時我們會說“心好痛”,但實際上,此時是因為太傷心、放不下,情緒上愁苦的感受太強烈了,才會使人覺得“心如刀割”,痛到無法承受,但其實那是一種精神上的苦。

 

  然而,如果自己的辛苦有所報償、回饋,就會覺得很安慰,即使歷經千辛萬苦、受盡煎熬,等到苦盡甘來、享受成果時,仍然會樂在其中。由此可見,當感覺不自在時,就會覺得苦;對於未來抱著希望時,就又不苦了。所以,“苦”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感受,而會隨著外在環境不斷地轉變。

 

因此,如果我們的心能夠時時刻刻提得起、放得下,隨時隨地面對現實、處理現狀,而不恐懼、不逃避,看到什麼就是什麼、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盡心盡力處理之後,又能夠不在乎結果,就能保持心情的平靜,不再受苦了。

 

你快樂嗎- 你在苦中作樂嗎?

 

  佛法告訴我們,如果能夠體會“色即是空”、“緣起性空”以及“無常”的道理,就能離苦得樂,並體會到真正的快樂。但是一般人覺得心情苦悶時,只要聽聽音樂、跳跳舞、打打麻將,或是從事自己喜好的活動,感覺上就已經離苦得樂了,這種說法似乎並不像佛法所說的那麼沉重,也沒那麼困難。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與其費心體會佛法所說的道理,倒不如去做一些立刻能讓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

 

  其實,這種快樂和佛法所說的“離苦得樂”有很大的差別,一般人所謂的享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麻醉”,例如抽煙、喝酒,或是使用其他刺激物、麻醉毒品,一時之間讓自己感到興奮、快樂或精神放鬆,暫時忘了自己正身處於危險或苦難之中,可是一旦時效過了,馬上又恢復原來的狀況。

 

  另外一種方法是“刺激”,能讓我們的肉體官能得到痛快的感受,就像被蚊蟲叮咬後,搔著皮膚的癢處;或是在天氣炎熱時,喝下一大杯冰水,都會覺得非常舒服、很過癮、很爽快。可是以這些刺激方式來處理,往往會造成皮膚發炎、氣息不順等毛病,這是因為對身體刺激過大所造成的。

 

  一般人所謂的享樂,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麻醉”或“刺激”,都是以苦為樂、苦中作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也必然會得到樂極必反的苦果。以打牌為例,並不是每一副牌都能打贏,也許打贏一、兩次之後,運氣變差了,怎麼打也贏不了,這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痛苦。但是贏牌的人也未必快樂,有人贏牌之後,因為太快樂、太興奮,心血管受不了刺激,造成中風或心臟麻痹而過世。跳舞也是一樣,在舞池中跳舞時,感覺陶陶然,非常興奮、歡喜,連自己是誰都忘了。但是跳完舞以後回家,一覺醒來,跳舞時陶醉的感覺已經消失了,而自己還是原來的老樣子。

 

當然,工作忙碌或身心感到疲憊時,為了紓解一下情緒,聽音樂、打球、游泳、爬山、旅行等,都是正當的消遣娛樂,有調劑身心的作用,並沒有什麼不好。但這些消遣畢竟不是究竟的解決煩惱之道,無法確保永遠的快樂。修行佛法所帶來的解脫之樂,才是真正、究竟的快樂,放下內心的一切負擔,能讓我們徹底從苦的觀念、經驗得到解脫,這和暫時的快樂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人大多為了生活、賺錢而忙碌奔波,身心難免會產生疲累的感覺。如果有時間,不妨做一點義工性質的工作,以休閒的心態來奉獻,不但能轉換心情,也能體會一下既不為賺錢、也不為生活,單純只是為了奉獻而奉獻的感受。用這種方式來説明別人,不但能夠利益他人,也有調節自己身心的作用;不但能達成休閒調劑的目的,也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

 

你快樂嗎- 心胸開朗,就不受環境局限

 

  有不少人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順利,甚至事業做得也還平順,生活範圍相當廣闊,但是內心世界或行為模式卻總是像受到某種限制,而被局限在一個小框架裡,心胸開朗不起來。

 

  所謂的“心胸開朗”,應該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種是眼界開闊、心胸廣大。通常一個天性樂觀、豁達,對於現實的環境與遭遇抱著樂天知命心態的人,才能夠做得到。這種人非常幸運,他的性格天生就很開朗,但是這種人也可能變成對什麼都不在乎,做什麼都好,即使無所事事也不以為意,這麼一來,生活可能會發生問題,生命也缺乏意義。至於心胸開朗的第二個層次,則是指超越全部的時空環境、超越所有的利害得失、超越一切的成敗是非,這種超越的觀念和心態,才是真正的開朗。

 

  我認識一位元原本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但後來遇到經濟不景氣,生意開始走下坡,於是心情非常沮喪。我告訴他:“原本你是沒有生意的,漸漸生意才愈做愈大,‘生意’原本就不是你的,現在不過是回歸原點,你也只有好好面對它。”

 

  他說:“起初沒有生意時都還好,反而是生意好轉以後,一下子虧了那麼多錢,讓我覺得非常放不下、受不了,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安慰他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夠處理的就盡力處理,不能處理的就放下。在這個時代環境中,許多因緣條件配合起來,就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你心裡著急也沒有用。”

 

  他聽了以後說:“難道,就這樣讓全部的事業成為過眼雲煙嗎?”

 

  我說:“你本來就沒有事業,一切等於從來沒有過。將來如果有機會從頭做起,那不也是很好嗎?”

 

  他又說:“我大概沒希望了。”

 

  我鼓勵他:“不要這麼說,這一生沒有希望,來生還有希望,永遠都有希望的。”

 

  一個心胸開朗的人,對於所有的事情,都不會有“不得了”的想法,但是他能做到該努力的時候就努力、該回避的就回避、該處理的還是會去處理。真的沒有辦法、處理不了的事情,就坦然面對,接受下來。也就是說,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如果當時的現實條件、環境因緣無法處理,也不要再掛心,就放下它吧!

 

  曾經有一年颱風來臨前,我們北投農禪寺因為地勢低窪,所以未雨綢繆,提前把所有放在低處的物品搬到高處。可是颱風來的時候,還是逃不過淹水的命運,農禪寺淹成一片汪洋,損失很多物品。面對這無奈的事實,我認為既然已經盡力處理了,無論結果如何、有沒有損失,都不必那麼在意,只要全心處理善後就好。

 

  這就是善用因果、因緣的觀念來看待事情。

 

  如此一來,就能夠超越利害、得失、成敗,不受外在環境的局限,到了這個程度,才算是真正的心胸開朗。

 

 

  什麼是苦 -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痛苦的發生與消失

 

  只要談到佛教教理,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說“眾生皆苦”,釋迦牟尼佛也是因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等苦,才希望能夠藉由修行得到解脫。佛陀開悟之後,首度闡述的佛法基本真理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苦是其中一個重點,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發現到的。

 

  苦從何而來?苦的原因並不是食物、衣服等物質上的缺乏,而是內心的掙扎、矛盾和無法排解的心結,也可說是“內心的苦悶”。我們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其實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自己製造出來的。在生活當中,由於我們的愚癡,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才會造成心理、語言、身體等方面種種不當的行為,這些不當的行為進一步又為自己製造受苦的原因,並且不斷地造成因果迴圈,就像撿石頭砸自己的腳一樣。這些痛苦形成的現象,就叫做“集”,“集”有集合、集攏、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對於苦,菩薩以不製造苦的原因為根本的解決方法。然而,凡夫卻只會一味躲避苦的結果,一旦遇到痛苦的事,就希望趕快逃離,在逃的過程中還拚命製造另一個苦的原因而不自知。其實苦的結果有點像自己的影子,正所謂“如影隨形”,就像在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把自己的影子甩掉一樣,即使拚命地跑、跑得疲倦不堪,影子卻還是跟隨在左右。除非自己的身體消失,影子才會不見。

 

  所以,如果我們不停製造苦的原因,苦的結果勢必永遠追隨著我們,就像吃完飯後,桌上的殘羹剩菜、湯湯水水總要自己收拾,即使花錢請別人幫忙收拾,所花的錢也要靠自己去賺。所以,一切的痛苦都是自作自受、因果迴圈的結果,逃避痛苦是沒有用的!只有面對它、接受它,才不會繼續受苦。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不要繼續製造苦的原因。

 

  因此,想要離苦得樂,就要減少苦因,而修“道”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在修道的過程之中,我們的智慧會逐漸增長,而能夠運用智慧調整自己的內心,明瞭現在所受的種種苦難,都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並產生面對苦果的勇氣。如此一來,就不會痛苦了,也不再怨天尤人、逃避現實,而能夠勇敢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不會繼續替自己與他人製造困擾,同時也會把引發困擾、苦難的原因,減至最低。苦的原因減少了,苦的結果也會減輕,這就是修道。

 

  所以,行于正道的佛教徒,不但能努力減少苦因、接受苦果,還會多替他人設想而廣結善緣,相對的,他人也會對你有所回饋。如果沒有得到他人的回饋,也不用在意,也許是因為時機未到,也許是我們過去曾經虧欠過對方,現在的付出等於是在還債,只要這麼一想,心裡就會豁然開朗了。

 

  如果我們真能不再製造苦因、不逃避苦果,到最後,當苦的原因完全沒有了,苦的果報也接受完了,就是“滅”的時候。“滅”了之後,就能夠使我們解脫、自在,成為一個有智慧的聖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內心的掙扎和苦悶,也都想從中超脫,“四聖諦”說明了從“苦”到“滅”的修道歷程,不但是佛法的基本道理,也是我們在生活、修行過程中減少苦、面對苦的指引。

 

  一點也不苦

 

  佛教所說的“滅苦”,有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在自己滅苦以後,再也不到世界上來受苦受難;另一種則是在自己滅苦之後,不但不離開苦,反而繼續留在這個娑婆世界,為眾生救苦救難,這就是菩薩道的精神。

 

  其實只要我們內心的觀念能夠轉變,苦就不會存在。但因為我們有身體,即使觀念上已經很清楚什麼是苦,在某些狀況下,也會因為突然的不舒服而產生一些情緒、心生後悔,再度感覺到痛苦。就是由於這個原因,有些修行人雖然已經離苦了,還是會因為無法確保永遠不再受苦而擔心未來,只希望趕快離開這個世界,一旦離開,也不願再回到人世間來。

 

  但對真正的菩薩而言,沒有一個地方是苦的,也沒有一個地方不是苦的,他深知世人感到痛苦的原因,是因為不夠深入苦,只要深入苦以後,就不會再以為那些是苦了。

 

  例如,我常常告訴跟我學打坐的人,打坐時腿痛是正常的,這是每個學打坐之人的必經過程,腿完全不痛的人實在很例外。如果覺得腿痛得受不了,而馬上把腿放開,就永遠感受不到腿不痛的快樂。所以我會勸他們,當你還能夠感受到痛的時候,就不是真痛,也不是最痛,只要保持盤腿不動,超越了最痛的時刻之後,不但不覺得痛,反而會有一種清涼的感覺產生。如果想體會那種清涼的境界,就必須先超越肉體上最大的痛楚。

 

  除了肉體上的苦之外,生活、物質條件上的苦也一樣需要超越。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能夠吃苦耐勞,即使在非常艱苦的生活狀態下,還是過得很快樂。例如孔子的弟子顏回,住在很簡陋的窮巷裡,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人不堪其憂,但他還是不改其樂。他之所以能夠感受到快樂的原因,是因為最窮也不過如此而已,他不害怕損失任何東西,所以能保持心靈的富裕。像顏回這樣的賢者,能承受一般人不願承受的苦,但是在受苦的過程中,卻不以為苦,這是因為他心甘情願、樂意過這樣的生活。

 

  又如一九四九年時,我隨著軍隊從中國大陸撤退到臺灣來,當時軍中每個人都只有一套衣服可以穿,沒有辦法換洗,只能趁著到河邊洗澡時,順便把衣服洗乾淨;等舒舒服服地洗好澡之後,衣服也晾乾了。每當我們把衣服穿起來,輕輕鬆松地走回營房時,就會感覺精神抖擻、生龍活虎。一般人沒有受過這種苦,就會認為我們生活得很辛苦,但當時我們和外人的感受完全不同,絲毫不覺得痛苦。

 

  這些都是深入苦而不以為苦的例子,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即使自己正在受苦,也不會覺得痛苦,因為對他來說,已經沒有苦難這回事了。

 

因此,消極的出世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只有積極的知苦、體會苦,從苦難中成長,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當我們漸漸脫離痛苦、得到快樂,能做到身在苦難之中而不以為苦,就是真正的“滅苦”。

 

  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佛法對“苦”有相當多的闡述,它將人生分為生、老、病、死等四苦,再加上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熾盛等,就形成了“八苦”。離苦、滅苦是學佛的目的,然而在離苦、滅苦之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先“知苦”。

 

  佛法中對於種種苦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苦形成的原因。然而,如果僅止於文字上的瞭解,即使將這些名詞念得滾瓜爛熟,也無法真正體會苦的真義。如此一來,佛法只不過是一般的知識,產生不了什麼力量,遇到討厭的事情,還是會嗔恨;遇到喜歡的事情,還是會貪愛,照樣還是在貪、嗔、癡、慢、疑種種煩惱心中打轉。對“苦”的本質仍然一無所知,是不可能遠離痛苦的。

 

  人生的各種經驗,都要親身體會過才能變得深刻。雖然許多人一聽聞佛法,很快就能夠理解人生是苦的,並能運用修行的方法來做一些離苦的工夫,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必須在遭遇過非常重大的災難之後,對於人生的苦才真正有所體會。例如遇上飛機失事,機上所有的人都身亡,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存活;或是生了重病,瀕臨死亡邊緣,本來醫生宣判毫無復原的希望,結果卻大病不死。諸如此類九死一生的經驗、體驗過生命即將消亡的震撼,使他們對於死亡的態度,以及看待生命、運用生命的觀念和一般人完全不同。這是因為他們好象已經死過一次,現在的生命就像是撿來的一樣,就會更加珍惜,任何的苦難對他們而言都已不是問題,不會像一般人患得患失,遇到一點小問題就放不下、感到非常痛苦。

 

  另外一些人是因為最親愛的人突然死亡了,因而發現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短暫,所以他會很珍惜這一份情感,也會試著用一切可能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元親愛的人,也許是發願做義工、為社會奉獻,也許是把所有財產捐獻給更需要的人。因為他經過此一遭遇,對於苦有著很強烈的感受,知道人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是生命本身都是短暫的,更何況是身外之物呢?所以從此以後,任何苦難都再也威脅不了他,也不再覺得痛苦了。

 

  由此可知,菩薩必定是在受苦受難之中產生的。因為他是過來人,再大的苦難他都受過了,所以當他身處苦難之中時,一般人都覺得受不了,但是他仍不以為意,不覺得痛苦或困難。而且他是為了救度苦難的眾生,才到苦難中來,所以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受苦,像這樣的人,都有著偉大的人格情操。

 

可見,如果我們想要知苦、體驗苦,從苦難之中瞭解苦難根本不存在,或者是接受苦而不以為苦,都必須要有相當的人生歷練,這並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身為一個修行佛法的人,如果想要離苦、滅苦,也相當不容易,一定要透過不間斷的修行,才能跨越層層身心的障礙,從而超越所有的苦難。

 

  不眷戀,也不逃避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現實,才能夠離苦得樂。

 

  “苦”這個字,聽起來好象只是一種舌頭所嘗到的味覺。其實佛法所說的“苦”,並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觀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個人的人生觀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確,老是以自我為中心,就會作繭自縛、自找麻煩。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就是因為常常庸人自擾,才被稱為凡夫俗子。

 

  佛法所說的“苦”,實際上是人的憂、悲、苦、惱等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是從自我的觀念所產生。所以,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觀念一改變,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好象遭遇了苦難,但只要心中不以為苦,也就不覺得痛苦了。例如我們心甘情願為兒女、配偶、親人而犧牲,或是心甘情願為理想、信仰、心願而奉獻,就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會覺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心裡覺得非常踏實。雖然同樣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沒有任何不喜歡、不願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確的觀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只是暫時的存在。如果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老是痛苦的自我掙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夠採取面對、接受問題的態度,並努力加以改善,而不會感覺到憂慮。

 

  因此,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會明瞭,事實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觀念所造成的。現實世界其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沒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會消極悲觀、逃避現實。從經典以及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脫,遠離世間的痛苦,他仍沒有拋棄這個人間,反而更深入世間,為救苦救難而努力。所以,如果認為現實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極悲觀、逃避現實的觀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說的“入世”,並不一定等於一般人所認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戀世”三種名稱,一般人所謂的“入世”通常比較接近“戀世”,無非是貪戀世間的虛名、浮利、男女情愛,以及種種虛幻不實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薩,雖身在紅塵之中,但並不被世間種種物質誘惑所困擾、淹沒,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遠離人間,而是身在世間,而不受世間種種現象所困擾,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義。我們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戀世,既不眷戀世間,也不逃避現實,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好好善用“臭皮囊”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種觀想的方法,稱為“四念處”,分別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這些基本的觀想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脫離自我的執著、衝破自我的限制,因此是佛教眾多修行方法中最基本的。

 

  所謂“觀身不淨”,如果要深入解釋,那是非常專門、深奧的;如果從比較通俗的觀點來說明,觀身不淨就是觀想自己的身體不清淨。一般我們都會認為自己的身體是可愛、乾淨,是很重要的,但是佛教卻稱我們的身體為“臭皮囊”,認為身體是由不清淨的東西組成的。

 

  身體的不清淨,可以從幾方面來分析:第一、父母因發生兩性關係而有孕,從佛教修行的觀點來看,淫欲心是不清淨的,所以我們的血肉之軀在受胎時就已經不清淨了;第二、母親懷胎時,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和內臟在一起,由母親的血液輸送營養,而人體器官本身並不是很清淨的物質;第三、胎兒一出生以後,身體就不乾淨,一定要洗一洗,臍帶本身也是不清淨的,所以也要剪掉;第四、成長過程中,即使所有的飲食都是美好的,到最後形成的排泄物,卻都是臭的、不清淨的,除了屎尿之外,如果幾天不洗澡、不漱口、不洗臉,身體很快就會發臭,眼睛、耳朵、鼻孔裡,也會不斷產生污垢等分泌物。

 

  經過這樣仔細的觀察,可以肯定自己的身體並不是那麼清淨、不是那麼可愛,也會知道對身體的各種執著,根本是不必要的。

 

  可是如果一直用“觀身不淨”的觀念和方法,也可能會帶來負面的消極作用,因為深刻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是這麼差勁、不乾淨;久而久之就會厭惡自己的身體,最後甚至會活不下去,而導致自殺的結果。

 

  釋迦牟尼佛時代,曾經有一批修行人,就是因為聽說了觀身不淨的法門,於是努力用方法觀想,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的身體真的是不清淨、很討厭,到最後,愈觀想愈覺得身體是可怕的。無奈的是,人活著又不可能離開自己的身體,所以乾脆走上自殺一途,這就是這個方法負面的效果。

 

  正確的佛法觀點是:雖然認為身體是虛假的、不清淨的,但還是要借著它來好好生活,來行善修福、培養慈悲心、開發智慧;如果沒有了這個身體,這些成長與進步根本就沒有憑藉。

 

  所以,雖然我們知道身體是不清淨的,只要不過度保護身體、顧影自憐,或是花太多時間去裝扮自己就可以了。此外,還要好好愛護這個身體,維持健康,這樣才能好好運用自己的身體,讓它發揮最大功用。

 

  因此,“觀身不淨”並不是一個可怕的觀念,相反地,如果能發揮它正面積極的作用,不但能讓我們不過於執著身體,不把身體看得太重要,還能勇於運用它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不斷變化的心念

 

  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川流不息、變遷不已。所以,佛教的基本觀想方法“四念處”中的“觀心無常”,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明白,心念在刹那之間生滅不已,是虛幻的。

 

  一般人的心是煩惱心、妄想心,心念經常在浮光掠影、捕風捉影的情形下變動不已,所以並不真實,只是暫時而非永恆的存在。我在美國遇到的一些西方人,常常會改變主意,如果問他:“昨天不是答應了,今天為什麼反悔了呢?”他就會回答:“I change my mind.”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我改變主意了。”其實“mind”在英文裡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說成:

 

  “我改變了我的心。”這就是無常的心,因為它是可以改變的: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樣、剛才想的和現在不一樣。自己的觀念可以互相衝突、違背,向著不同的兩個方向走,這就證明我們的心是無常的。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眾生的心念都隨時在改變。佛經告訴我們,眾生的煩惱心變化不定,一個念頭有“生、住、異、滅”四種型態,前念與後念也會互相交替、念念相續,不斷地生滅、變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覺得很歡喜,想要聞聞它、親近它,明天卻因為玫瑰的刺紮痛了你的手,讓你的心念改變,覺得這朵花真討厭,就不想碰它了。對人也是一樣,今天覺得厭惡至極的人,經過一段時日,因為和他愈來愈接近,對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就會愈來愈喜歡他,這就是所謂的“日久見人心”。由此可知,我們的看法和觀念都會改變,這就是無常的心。

 

  “心”是我們的主宰,所以我們一講心念無常,好象就失去主宰了。其實,正因為心念無常,我們才會見到,在無常背後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心,就是所謂的“佛心”、“清淨心”,也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中所要明、要見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沒有自私自利、自我執著,也沒有以自我為中心。

 

  清淨的心也是不變的心。否則,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變心意,說一聲:“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變成眾生了。一個已經解脫的人,完成了清淨的智慧心以後,就再也不會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經》指出,無我、常住不變的心,就是佛心。

 

  不過,可能是因為佛法一直強調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影響所及,很多中國文學作品對佛教的描寫就是消極厭世的,似乎佛法講的不外是虛幻、無奈、無常,古典名著《紅樓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然而並非如此,佛法所講的無常非是常積極的,就是因為無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雖然現在煩惱很多、憂慮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隨著時間過去,環境改變,就會有新的情勢出現,我們的感受也會跟著慢慢轉變,心情就會變得開朗。例如先前你可能覺得很憂慮,好象已經毫無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聽到我說的佛法後,心念一轉,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所以,無常的觀念,實際上能為我們帶來無窮的希望。正因為念頭可以糾正,只要改變觀念,前程就會跟著轉變。這樣,即使環境不變,未來的希望仍然會在我們心中不斷的展現開來。

 

  遠離“苦”的感受

 

  當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漸漸遠離痛苦的感受時,就是“離苦”,與此同時,就能夠得到樂的感受。離苦的方法有很多種,一種是改變自己的觀念,一種則是藉由修行方法來改善。

 

  例如,許多人對於搭飛機心存畏懼,深怕飛機會從空中掉下來。有位先生曾經告訴我,有一次他們夫妻兩人搭飛機,碰巧在空中遇到亂流,飛機顛簸得很厲害,他的太太覺得很危險、很緊張,害怕得不知所措。於是他就安慰她:“飛機掉下來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發生空難,害怕也無濟於事,所以就不要擔心了。”雖然他嘴巴上這麼說,其實自己心裡也有些擔心。

 

  於是我就教他,如果下次搭飛機再遇到亂流,機身顛簸得很厲害時,就想像自己回到小時候,睡在搖籃裡的情景。想像自己長這麼大了,還有機會重溫舊夢,在搖籃裡面蕩來蕩去,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也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天空中隨風飄動,體驗一下古人所說“禦風而去”的仙人境界,這也不錯!

 

  類似這種觀想,是一種很好的離苦方法,但是,如果實在沒有這種修養,無法想像自己是個仙人,那就做個凡夫,念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如果有其他的宗教信仰,也可以向上帝禱告。因為在這種時候,無論想什麼都是沒有用的,就把一切問題交給信仰,把你的命運、危險,全部都交給佛菩薩去操心,這樣就什麼事也沒有了,還可以安靜地閉上眼睛,好好地享受飛行的愉快,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所以,身處苦難時,不要慌亂、不要緊張,一定要沉著應變,並且善於運用信仰、修行的方法來處理當前所面臨的問題。例如,身陷火場時,如果能冷靜、沉著地持誦觀世音菩薩或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幫助我們鎮定下來,並為自己在火海當中找出一條生路。否則當人感到極度害怕時,可能會不顧一切從樓上往下跳,本來還不至於被火燒死,沒想到卻因這一跳而喪失了生命。

 

  由此可知,善於運用種種修行和信仰的方法來面對苦難,雖然尚未達到徹底滅苦的程度,但也能讓我們體會離苦得樂的滋味,並且加強以實踐佛法而離苦得樂的信心。

  放下“自我”的幻覺

 

  一般人認為,活著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後,雖然身體消逝了,但是靈魂還在,就轉而把靈魂當成“我”。但是,狗有狗的靈魂、貓有貓的靈魂,人也有人的靈魂,即使是人的靈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別。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輪回之中,靈魂並不是絕對不變的,只要靈魂一變化,“我”也就會跟著變化。因此,佛法雖肯定身體、靈魂的存在,但它們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稱為“我”。

 

  第一次接觸“無我”觀念的人,大都會感到害怕,其實“無我”才是對自我真正的肯定。讓我們仔細想想,“我”究竟是什麼?是心?是身?還是身心之外所擁有的事物?所謂的思想、財產、名譽、價值判斷等,就是“我”嗎?或者只是“我的”罷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的名字叫做“聖嚴”,但是在臺灣,就有五個名叫“聖嚴”的出家人,所以將來如果有人提到“聖嚴法師”,究竟指的是誰?還有,我曾經在大英歷史博物館看到敦煌出土的古代經卷,裡面就有一位唐朝的法師與我同名,巧合的是,這位法師也姓張,和我俗家的姓一樣,也叫做“張聖嚴”。由此可見,歷史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我的名字並不就是“我”。同理可知,我的身體不是我、我的名譽不是我,其他與我有關的一切也都不是我。因此,現在一般人所講的“我”,都是虛幻的我,並不是真實的。

 

  但是一般人還是很怕無我的觀念,因為一講到無我,就覺得自己的價值、立場、目標、方向似乎都消失了。曾經有一位美國教授跟著我打禪七,在打坐狀況非常好的時候卻要求回家。我問他:“你為什麼不坐了呢?”他回答:“我愈坐愈好,覺得這個世界愈來愈空虛、不重要。但是這樣不行,我還有一個太太,我怕我一開悟,進入‘無我’的境界,就可能不要太太了。我可以不要太太,但是太太不能沒有我,所以我想回家了。”他表示,基於慈悲的心理,他要回家幫助太太,所以他不想打坐、開悟了。於是我告訴他:“你好愚癡啊!成了佛、開了悟的人,雖然沒有自私自利的我,卻有大慈大悲、大智大勇,也就是把小我擴大成無限、廣大的我,不僅可以幫助自己的太太,還能救度更多眾生。”

 

  佛教認為,一切有形、無形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不停地變換著,生活在這個變動不已的幻境當中,我們常常為自己編織苦惱的生死之網而毫不自覺。明白“無我”的道理,就可以幫助我們練習放下自我的幻覺,積極修行菩薩道。

 

  雖然眾生看佛是有“我”的,例如在《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就常以“我”自稱,但是在其他佛經裡,如來也常說:“我是佛”、“我在說法”、“我在度眾生”,這些都是“假名我”,是為了讓眾生瞭解佛所說的法,才必須有個指稱的物件。事實上,佛的“我”就是“無我”,拿掉凡夫的自我,只剩下佛的無我,才是究竟的我,也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發揮絕對正面的影響力。

  放下一切負擔

 

  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質、自然等一切現象,全都是因緣所生。而緣起緣滅之間,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自性,所以一切都是空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緣起性空”法則。

 

  “有生必有滅”,生滅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變化,其中並沒有一定不變的元素,到最後徹底瓦解時,就變成了“空”。實際上,不用等到壞滅,在變化的過程中,當下就可以看到空的事實。例如,某樣東西雖然現在很漂亮,但它不斷在變化,美麗不斷地消失,並不可能永遠保持漂亮的外觀,從這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來著眼,它的本質就是空的。因此,“空”並不是指所有的現象都不存在,而是從不斷消長的變化中體現它的空性,這也是“色即是空”的意思。

 

  例如,在美國東部,一到秋天,隨處可見一整片黃色、紅色的葉子,仿佛油畫般美麗。然而,一幅油畫完成以後,大概能夠保存幾十年、幾百年不變,可是真實的景色經過一、兩個星期,就全部改變了。花朵也是一樣,原本是紅色的花,當它枯萎之後,就會變黃、變黑,最後灰飛煙滅,這樣的過程顯現這朵花也沒有不變的自性,而是隨著因緣而產生各種不同而變化。由此可見,所有鮮豔美麗的花草都會逐漸失去它的色澤,直到最後完全乾枯、化為泥土,並不能永遠都維持美麗,所以它們並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

 

  人類也是一樣,或許有人會以為,我們這一輩子是男性,就永遠都是男性;這輩子是女性,就永遠都是女性。但其實這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如果把時空範圍擴大來看,人死了以後,下輩子是男或女是說不定的。又例如,小孩雖然年紀小,但“小”並不是他的自性,當他隨著時間漸漸長大成人之後,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因此,人並沒有不變的性質。我們的身體以及所處的環境都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所構成,其中連我們生命的主體“識”,也是沒有自性的。

 

  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刻刻以這種角度、觀點來看世間,這個世間就沒有什麼非追求不可的東西,也不會有什麼事情是值得我們討厭、煩惱和放不下的。因為因緣一直在改變,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當好的狀況出現時,要知道它會漸漸失去,所以不需要太興奮。從另一方面來說,好的現象可以使它變得更好,壞的現象也可能使它好轉,即使再壞的狀況發生,最後也不過是一無所有,但是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並不要緊。

 

  當我們以無常的觀念為著力點,就會看到萬物的自性都是空的,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因此佛教說“五蘊皆空”。既然五蘊皆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而因緣所生的東西又是沒有自性的,如此一來,還有什麼苦可言呢?

 

  明白了“緣起性空”的智慧,我們就能夠接受苦而遠離苦,而離苦本身就是樂。這種快樂並不是吃飽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後所感覺到的快樂,而是讓我們放下一切負擔,並且從這些刺激中得到解脫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寂滅樂”。

 

寂滅樂是滅苦以後真正的快樂,在這種情形下,並沒有相對的苦與樂,而是超越了苦與樂以後的境界。這是智慧與精神層面的快樂,也是一種清澈的快樂。

 

  少欲知足真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很多快樂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時,別人對我們的稱讚;或是當生活安定,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時,也會覺得很滿足、很幸福。無論在家庭、事業或社會環境上,我們都會有許多快樂的想法或感受。生活中這些快樂的感受,的確不容否認,但如果仔細深究,卻不難發現,我們的生命其實是苦樂交錯的,而且苦多樂少。

 

  時常我們所感受到的快樂,其實是忍受痛苦後的結果,而快樂本身,最後也會變成痛苦的原因。所以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樂”是“苦”的開始,通常也是“苦”的結果。例如辛辛苦苦工作、賺錢,努力了好長一段日子之後,再拿賺到的錢去吃喝玩樂,雖然享受到歡樂,時間卻很短暫。而且如果過度地享樂,就像自己沒有錢而向別人借錢一樣,欠了債就要還債,這就是一種苦。這又像是做了犯法或是對不起別人的事,雖然一時之間可以享受一些便利,覺得很快樂,但是到最後卻要連本帶利償還,這時候就苦不堪言了。

 

  佛法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充滿“苦”的環境,“樂”和“苦”是一體的,人間的歡樂僅是片段、偶爾、短暫地存在,而苦卻如影隨形。所以,當在這個苦的世界之中有一點樂的感受時,千萬不要以為這就是永久的、可靠的。佛法進一步認為,既然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苦的,所以不妨多體認苦、勇於受苦,這樣反而苦的比較少。如果只是享樂、享福,福享盡了之後,受的苦會更多。所以佛教有一種修行方法,就是“觀受是苦”。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如果想要生活得更自在、安樂,就必須做到兩個基本原則:“少欲”、“知足”。唯有少欲知足,我們才不會如饑似渴地追求各式各樣的欲望,也才不會怨天尤人,埋怨外在的環境總是不如人意。

 

  但是少欲知足的意義,並不是要我們放棄現實的生活。雖然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對他人仍然要努力的付出,奉獻我們所有的智慧和能力。為了對別人付出,就要儘量成長自己,不僅要使身體健康、智慧增長,同時也要增強幫助別人的慈悲心。

 

  一個擁有幫助別人慈悲心的人,就不會太過於重視自我欲望的滿足,才能做到少欲知足,而擁有真正的快樂。

 

  如何面對生死與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在醫學領域裡,無論是傳統中醫或現代西醫,在面對人類各種病苦時,仍然有很多無法突破的瓶頸。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很多被疾病纏身的例子,即使嘗試過各種醫療方式、受盡折磨,卻依然無法解脫病痛。

 

  疾病大約可分為生理與心理兩種。所謂“病從口入”,生理上的疾病經常是由於吃了不潔的東西所引起的,有時病媒也會由耳朵、眼睛或身體任何一個部位侵入感染。換句話說,只要我們的衛生常識不夠,不懂得保養、保健,就很容易使身體生病。

 

  心理疾病的產生,則是由於人的六根受到污染,導致心靈、頭腦發生問題。所謂“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亦即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加上身體及腦神經的反射、反應作用。心理的疾病是從我們的六根進去的,這類疾病要找心理醫生用心理學的方式進行治療。

 

  然而,身心是互相影響的,生理疾病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同樣的,心理疾病也會引發身體不適。目前一般的中、西醫大多僅以藥物治療,或是用針灸、推拿、穴道按摩等物理方式來説明病人,但這只能治標而無法治本。在預防疾病方面,也僅限於宣導維護環境衛生、提倡個人生活規律、飲食均衡、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等,還是無法照顧到我們的內心。

 

  即使心理醫生也是如此,他們往往只是問問病人過去的成長背景、生活經驗,有無任何創傷經驗或心理不平衡之處,然後再加以疏導、化解。這種治療方式表面上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效果,暫時緩和病人的症狀,但仍然無法徹底治療。

 

  在跟我學禪的西方弟子之中,有許多都是心理醫生、心理治療師,或是心理學家,例如在英國的一班學生之中,就有幾十位都是心理醫師。他們平常為病患解惑療傷,結果自己卻有頗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即使用心理治療的方法也解決不了,因而前來找我,希望我以禪的方法幫助他們。

 

  我們常把“病、苦”連在一起說,但疾病所引起的痛苦究竟屬於生理的?還是心理的?乍看之下,好象是生理的,因為是身體有病、感覺疼痛,所以才覺得苦。其實,痛不一定是苦,苦是一連串的不甘願、無奈、沒有希望、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感受。如果心理健全、有所寄託,觀念也非常通達,那麼身體的病只是單純的痛而已,並不會成為問題,內心也不會覺得苦。

 

  例如,有位老人家長期受癌症的折磨,他所面對的生理上的疼痛,是常人難以體會的。但是由於佛法觀念的幫助,雖然痛卻不苦,臨終時,還有阿彌陀佛前來接引,老人家覺得前途無限光明,不但走得很歡喜、也很安詳,可見佛法的確有治療病苦的效果。

 

  在眾多形容佛的名號當中,有一種名稱是“大醫王”,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醫生之中的醫生,尤其專門醫治人們的心病。所以,只要對佛法有信心,任何患病的人都可以少受一點苦,只要心理上的苦沒有了,病情就會跟著減輕,這也是佛法救苦救難的功能之一。

  老化是自然現象

 

  一般人以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實“生”是一種苦,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一直受苦到死亡為止。除了生之外,老、病、死也都是苦,可以說生命本身就是苦。生、死在一生中都只有一次,老則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生病,有些人更是一輩子都受病痛的折磨,非常累人,這些都是苦。

 

  一般人也以為,出生以後,應該是先生病,生了病以後才會老。其實,並不是非得等到鬚髮花白才叫做老,“老”是一種時間的累積,從出生開始,就已經註定要死亡,在死亡以前的整個生命就是老化的過程。所以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天一天的變老,就像佛經裡所說的“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樣,老化就是一種無常。

 

  記得小時候,我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趕快長大,因為長大以後就可以享有大人的權利,大人能夠做的事情、能夠去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做、可以去。父母、老師管不到我們,也不必再聽他人的吩咐,享有很高的自主性。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還沒有嘗到老的滋味,才會希望趕快長大。要知道生命是很短暫的,大概過了少年時代,高中畢業、進入大學、步入青年以後,就可以感覺到年齡的壓力了。很多人可能經常都會這樣想:“過了一年,我又大了一歲。為什麼我都沒有什麼成就?有人在我這個年齡,早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像這樣老是在計較自己的年齡,就是一種苦。

 

  老化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奇怪的是,很多人都非常介意談論有關年齡的問題,尤其很多女士們,常把自己的年齡當作秘密,隨便詢問會被視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當別人猜測自己的年齡比實際年齡小,就感到很高興;要是猜得比較大,就會很難過,懷疑自己的外表是不是看起來很老了?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年紀變大了,也不願意讓別人感覺到自己老了,希望能夠永保青春,在他人眼中永遠是年輕的模樣。像這樣不甘願變老,但是又非老不可,也是一種苦。

 

  老雖然不一定是指老態龍鍾,但是到了年老體衰時,當然一定是非常苦的。很多人經常都會安慰我:“師父,您看起來好象只有五十多歲,看不出實際年齡來。”我說:“阿彌陀佛!不要這樣說,我已經七十歲了。”我的身體我自己知道,偏偏有很多人喜歡欺騙自己,覺得自己的身體還滿好的,不像已經七十歲了,其實這只是自我安慰罷了。七十歲就是七十歲,和五、六十歲是不一樣的,之所以自欺欺人,就是因為怕老,這也是一種苦。

 

因此,我們要不斷地警惕自己隨時隨地都處在老化的過程中,並且要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此一來,雖然還是在生死大海裡不斷地老化,但至少能在短暫的生命中,粹煉出更深刻的意義,活得更有價值。

 

  身殘心不殘

 

  身體障礙有不同的等級、類別,造成障礙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與生俱來的,例如有些小孩一出生就得了蒙古症,有的一出生就少了一條腿,或是聾啞、眼盲、畸形。有些身體障礙則是後天造成的,例如因為小兒麻痹症,或是意外事件、戰爭、災難等,而造成的顏面或肢體傷殘。

 

  因為後天因素而導致身體障礙的人,由於從身體健全到障礙的落差,最容易被自己的外表所困擾而灰心喪志。但如果心理輔導得宜,也能是一個心理健全的人,雖然他在身體上有所缺憾,在體能上也比正常人差一點,但他的心智和正常人完全相同,只要工作職業選擇得當,還是能有優異的表現。

 

  我曾經遇過很多身體障礙的朋友,例如畫家洪聖焜先生,無論在美國或臺灣都相當有名,他畫透視圖的技術在臺灣可說無人可出其右。另外有一位為我看病的耳鼻喉科醫師,他的醫術特別高明,可見身體障礙並無損他們的專業能力。

 

  身體障礙的朋友如果要克服外相殘疾所帶來的困擾,重拾內在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輔導。無論是家屬或是親戚朋友,都要試著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觀念,讓他們明白,自己除了外表的缺陷,其他和一般人並沒有什麼差別,仍然能夠擁有健全的人生觀,並不需要自卑。

 

  不過,當人們身體的某部分有了殘缺時,產生自卑感是很自然的反應,心裡總是會有一點遺憾,覺得自己不如普通人。所以,我們可以鼓勵他們:“身體外表和個人價值是不相關的,更何況你的心智、才能與貢獻,都不輸給一般人,所以不需要自卑。”

 

  除了從觀念上幫助他們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從宗教信仰上幫助他們,因為透過宗教信仰,可以從根本上減輕身體障礙所造成的壓力和壓迫感,讓他們能夠調整觀念、轉變自我。

 

佛教講因緣,其中一種是“增上緣”,也就是一般講的助緣。但不同的是,佛教認為助緣不僅是好的、有利的,有時逆境也是,這就是“逆增上緣”。因此,從佛教的立場來看,生命所遭遇的一切橫逆都是逆增上緣,所以我們應該以平常心接受它、面對它,並轉過來運用它,讓自己更成長。而藉由拜懺、念佛、佈施等方式,可以説明我們擺脫內心的矛盾情結,將自卑的想法轉變過來,獲得內心的平靜。當心態逐漸變得健康、開朗之後,就可以完全發揮自己的潛力,做到真正的“身殘心不殘”。

 

  死亡並不可怕

 

  佛教認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一般人很容易誤解這是在散播悲觀主義。事實上,在佛教的觀念中,身體上生老病死的變化,只不過是假相而已,學習並實踐超越這些假相的方法,才是佛教教義的重心所在。

 

  釋迦牟尼之所以能夠成佛,是因為他觀察、體會到,所有人都無法超越生老病死。有生必定有死,生與死是一體的兩個段落,開始的時候是生,結束的時候是死。而且只要有生命,就一定會老,生命的過程就是一連串老化的現象。老化的同時,還會產生許多身體或心理上的疾病,直到最後死亡,誰都不能夠避免。

 

  眾生在人間是受苦受難的,並非享福享樂。即使有時候感到快樂,也是苦多樂少,而且很短暫,不可能永遠維持。例如,為了吃一餐飯,我們必須先花上很長的時間來做準備工作,才能吃到豐盛的菜肴,但是享受美食的時間卻一眨眼就過了,所以快樂是很短暫的。

 

  而且,苦與樂就像雙胞胎,不可能分開,樂的本身就是苦的結果,也是另一個苦的開始。兩頭苦的中間包含著樂,這就好象前後都是火,中間地帶雖然還沒有被火燒到,可是被兩面夾攻,仍然受到威脅。所以,樂的鄰居就是苦,俗話說“樂極生悲”,正在享樂的同時,就已經朝著苦的方向走了。

 

  如果我們想要超越生命的痛苦,就要學著不被生死的問題所困擾或束縛。生死皆有因,生並不可喜可賀,死也並不無奈悲哀。貪生怕死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都在生死輪回的苦海中,每個人都要面臨死亡,生命的過程就是如此,這是自然現象。所以毋須貪愛生、害怕死,貪生怕死只會造成痛苦,自尋煩惱。

 

  我們要知道,死亡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後還有另一個新的未來在等待著。就像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非睡覺不可一樣,補充睡眠以後,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嶄新的一天。

 

  此外,生可以說是一個結果,利用這個結果,正好可以為死亡做準備。當我們死亡之後,世界上任何財產、名利都帶不走,只有業報隨身。所以,真正可以帶走的,是我們的慈悲心、智慧心和功德。因此,不必擔心死了以後會到哪裡去,看看自己現在有沒有“儲蓄”倒是真的。利用現在的生命好好養精蓄銳,在這個世界上多做些功德,多帶一些好的業報到來生,就不必害怕死亡了。這就像我們在鄉下多賺一點錢,再到都市來做義工,這不是很好嗎?

 

由此可知,佛教雖然強調從生到死都是苦,但並不像一般人所認為的那麼消極,相反的,還能夠幫助我們消融對死亡的畏懼。佛法教導我們積極地儲蓄功德,在人間先做好人間淨土的工作,往生時才能帶著功德一起前往極樂淨土,這才是我們最好的歸宿,也才能擁有永恆、真正的快樂。

 

  自由自在的人際關係

 

  現代社會的人際網路愈來愈複雜,關係也愈來愈疏離淡泊,於是很多人都想遠離塵囂過隱居生活。但在這個世界上,想要單獨生存並不太可能,因為我們一出生至少就與父母、家庭和家族產生了關係,長大以後在社會上求生存,同樣也離不開人群。而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需要,也互相提供服務。所以,在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之中,總是和別人在一起,無法完全脫離社會關係而離群索居。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叫做“人間”,釋迦牟尼佛就是體會了人間的各種痛苦、煩惱,才悟道成佛。事實上,佛法所說的“八苦”中的“怨憎會”與“愛別離”,就是兩種來自人際關係的痛苦,這也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

 

  “怨憎會”,是指互相憎恨的人老是冤家路窄,常常見面。例如搬了新家之後,卻發現隔壁鄰居正好就是你昔日的冤家;或是出差開會的時候,心中才在想著,在這裡應該不會遇到多年不見的冤家,沒想到在會場裡,第一個接待你的人就是他。

 

  這是很奇妙的事,通常我們總是希望避免遇到討厭的人,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是如此。其實,人與人之間就因為有緣,才會變成冤家。在還沒有把彼此的恩怨化解以前,就會常常遇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因此,在面對怨憎會之苦時,我們應該要主動向對方道歉、認錯,並且好好地與他溝通。唯有面對誤會,才能真的化解。

 

  至於“愛別離”,就是指彼此相親相愛的人,卻相隔千里而不能相聚,甚至天人永隔。每個人都有親人以及所愛的人,當情感互相依恃的雙方分離時,都會讓人感到相當不習慣和痛苦。特別是當其中一人先過世時,另一個人就像是失去伴侶的孤雁一樣,那種情況是非常淒慘、悲哀、痛苦的。

 

  然而,這種淒慘悲哀究竟是誰造成的呢?曾經有一位太太因為先生過世而痛哭流涕,我問她:“你哭得這樣傷心,究竟是為了誰呢?”她回答:“當然是為了我先生!他拋下我就走了,剩下我一個人孤伶伶的在世界上,實在太殘忍了。”自己的先生都已經死了,還說他殘忍,可見她並不是真的為了往生者而哭,而是為了自己失去丈夫而傷心,這就是以自我為出發點而產生的痛苦和哀傷。

 

  所以,當我們面對親人的死亡,首先要問一問自己,感到悲傷的原因,究竟是不是自私心在作祟?如果真的是為對方設想,就該明白人死不能複生,哭泣不但幫不上忙,倘若亡者有靈,反而徒惹對方傷心。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多為他念佛回向,並且誠心祈願他能夠往生西方。

 

  另外,如果親人是為了讀書、求職或發展前途而遠離家門,那就更不應該感到悲傷,而是應該採取鼓勵的態度來支持他。

 

無論是“怨憎會”或“愛別離”,都不要因為自私的想法而讓自己受更多的苦。唯有承受得住與親愛的人分離、勇於面對做人的難處,放下層層的自我執著,才能使我們在人生及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灑脫自在。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有人說,出家人離開了家庭、父母、親友,所以不需要有感情;也有人說出家人既不結婚,也沒有兒女,所以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感情。其實無論是人與人,或是人與其他眾生之間,一定都有感情,如果沒有感情,就不能算是個人了。

 

  佛教稱眾生為“有情”,所謂有情就是指“有感情”。感情可以分成家人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以及男女之間的愛情等。出家人一樣有父母、有朋友,所以除了男女之間的愛情之外,也同樣有親情和友情。

 

  到目前為止,我仍然持續地照顧我的親人,我也告訴我的弟子們,即使出了家,對自己的父母還是要照顧,如果是出家前自己生的孩子,出家之後也還是要常常關心他。這雖然也是一種感情的表現,但經過淨化之後,已經是一種非常清淨的感情,也就是所謂的“慈悲”。慈悲融合了感情的成分在內,可說是一種感情的昇華。

 

  面對感情時,還可以分為“俗情”與“道情”。俗情指的是在紅塵俗世中,人與人之間糾纏不清、彼此牽絆的感情;而道情則是指修道人與修道人之間的感情,出家人將友誼進一步昇華為道情,是彼此互相照顧關懷,該怎麼照顧就怎麼照顧、該怎麼關懷就怎麼關懷,而不會剪不斷、理還亂。法鼓山目前所提倡的大關懷教育,就是運用關懷來達成教育的目的,同時再以教育來幫助大家成長,以提升從事關懷工作的能力及工作品質,而這種關懷就是道情。

 

  一般人多半還是在俗情的泥淖裡打滾,所以修行佛法的目的,就是在説明我們將感情昇華,從“有情”變成“覺有情”。所謂“覺有情”就是菩薩,菩薩的梵文是“菩提薩埵”,“菩提”有覺悟、覺醒的意思,而“薩埵”的意思就是情,指的是有情眾生。所以,菩薩就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眾生”,而且不僅自己覺悟,同時還能幫助其他有情眾生從煩惱、痛苦、糾纏不清的苦海之中覺醒過來。

 

  佛陀本身也有情感,只是佛陀的情感是慈悲,這是關愛一切眾生的無限情感。這一切眾生當中,當然也包括了自己的兒女、配偶、父母以及朋友。慈悲之人雖然沒有特定的物件,但一定會有親疏、遠近、先後之別,先接近的人就是與他有緣的人。

 

  佛陀開悟以後,首先想到要度化的就是幫助他最多、協助他修道的五個隨從,於是就先到鹿野苑為五比丘開示佛法的基本道理“四聖諦”。接著再度的是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因為此時她已經生上忉利天,所以佛陀就到天上為母親說法。最後,他還要度他俗家的父親、太太、姨母、孩子,因此佛陀又利用探親的機會,回到自己的國家,用正法來幫助他們。

 

  所以,由佛陀的例子就可看出,無論是出家人或是佛菩薩們,不但都有感情生活,而且才是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不再為情所困

 

  “情”是什麼?“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親情、愛情、友情和道情四個類別。佛教雖然要人離欲、萬緣放下,但並不是要人變得無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還沒有達到阿羅漢、佛菩薩解脫的境界,所以有凡人的感情是正常的。

 

  在這四種感情之中,父母對兒女的情是最純粹的,只有付出,不求回報;朋友之間的友情則是道義關係,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並不像親情或愛情那麼強烈;而道情則是指修道人之間,互相關懷、勉勵、協助的感情。

 

  愛情則比較複雜,雖然真正的愛情也是無條件的付出,但是卻很少見,多半還是以佔有、控制為出發點。這和人類安全感的需求有關,因為誰都不希望和他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所以愛情通常是最痛苦的,但也是最甜蜜的。因此,愛情是四種感情中最難處理、也最容易發生問題的。俗語說:“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見“情”是多麼折磨人。相愛的人在感情好的時候,如膠似漆分不開,但是一旦愛過了頭,就變成了苦,不再甜蜜。

 

  真正的愛情應該要像中國人所說的“相敬如賓”,彼此之間互相關懷照顧、體諒尊重,如果遇到挫折,就一起想辦法彌補挽救,這樣的愛情才能夠維繫持久。因為夫妻兩人,本來就男女有別,是不同的個體,怎麼可能完全一條心、沒有爭執呢?所以,如果希望避免吵架,最好還是學習尊重對方、感謝對方,這樣即使想要吵架也吵不起來了。

 

  另外,年輕的男女朋友在交往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方非常熱情,另一方卻難以接受的情形,所以難免會失戀,不僅打擊自尊,心裡也會受到很大的創傷。失戀一定有其原因,因為愛情應該是雙向的,不能一廂情願,如果對方不愛你,就不要單戀一枝花、苦苦追求,這時應該知趣,不要再花那麼多心思與時間在感情上面。不過有些人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為對方帶來困擾,也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其實,如果對方已經知道自己的心意,但還是不為所動,此時,放棄才是明智之舉!

 

  話雖如此,可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芸芸眾生還是常常為情所苦、為情所困,要把感情完全放下是很不容易的。我們常常在報紙上看到有人為了感情問題而輕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有人為情殺人,抱著“你讓我這麼痛苦,我也不讓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其他人也別想得到你”的想法,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對方殺了;或甚至玉石俱焚,殺了對方之後,自己也跟著自殺。

 

  發生這種因愛生恨的情況是很不幸的,也是非常不理智的,對對方來說也非常不公平。以佛法的觀點而言,這些都是很愚癡的行為,因為成就一段姻緣,需要雙方你情我願,有因有緣才能成就,並不是自己想要就非得到不可,得不到就把對方毀了。

 

如果真的能理解這一層,就會退一步、換個方向思考,反正“天涯何處無芳草”,如果這個人不接受自己的感情,另外還有其他人啊!只要活下去,就一定有希望,實在不必為了失去所愛而懷憂喪志。

 

  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

 

  “愛”本是一種值得歌頌的高貴情操,人間也因為有愛而充滿了欣欣向榮的生機。但是近幾年來,國內卻經常發生情殺的悲劇,這是因為人們不明白愛的真諦。

 

  愛可以分為“自私的愛”和“奉獻的愛”,奉獻的愛就是慈悲,也就是現代人所謂的“大愛”;而自私的愛就是佔有的愛,亦即一般人所說的“愛情”。

 

  雖然愛情之中也不乏可貴者,但多半都是以佔有對方為目的,希望彼此互相擁有。因此戀愛時,看起來雖然好象是無條件的奉獻,其實是以爭取對方全部的感情為目的。只要在佔有的過程中,和自己的期望有一點落差,或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會產生抗拒、怨恨、懷疑的心理,進而由愛生恨。

 

  男女之間的愛,要完全無私是不可能的,在戀愛的過程中,最容易產生的就是嫉妒的情緒,之後就變成你爭我奪,特別是三角戀情,問題更形嚴重,往往是愛恨交加、恩怨難分。

 

  這是因為以自私為出發點的愛,會將目的放在搶奪、爭取、佔有上,所以才會產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麼激烈的情緒變化。假設受了阻礙、達不成目的,最後所有的付出都落空了,免不了會心生怨恨,於是心想:“自己得不到的,天下人也別想得到”,此時也不考慮會造成什麼後果,一怒之下就毀掉對方,甚至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很多愛情悲劇都是這樣發生的。

 

  另外,有的人一旦陷入戀愛就會變得相當盲目,只是為了愛而愛,完全不考慮其他現實因素,這就是迷戀。迷戀的原因,有可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欲,也可能像一般人所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沉迷在自己的幻想中,此時眼中的對方是全世界最完美的,根本無心去瞭解對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他所愛的早已不是真正的對方,只是自己的幻想罷了。因此,迷戀通常沒有什麼好結果,這種夢遲早都會醒的。

 

  為什麼有人會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婚前談戀愛的時候,彼此會掩飾、隱藏,甚至美化缺點,等到結婚以後,夫妻兩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時,彼此的缺點、問題就會逐漸浮現。所以戀愛中的男女要小心,千萬不要活在夢幻中,也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真正的愛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要學習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而不要把它轉變成負面的力量。戀愛是為了選擇合適的終身伴侶,兩人之間的相處,不僅要“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且要“相敬如賓”,也就是互相尊敬、關懷,接受並包容對方的缺點,同時也學習對方的優點。掌握住愛情平順溫和、純潔高尚的本質,彼此之間才會相處融洽,也才能共同成長。像這樣能夠發揮正面力量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

 

  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

 

  當我們觀察周遭的人時,常常可以發現,性情暴躁、容易為小事動怒的人,身體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內分泌失調等。而每逢心情頹喪、悲觀厭世時,正好也是精疲力竭的時候,身體所供給的能量不足以應付各種事務,因此,我們很容易把一個人的性情歸諸於身體的影響。

 

  身體的病痛的確有可能影響心理的健康,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心是身體的主人,如果心理脆弱、不健全,一定會影響自己的健康狀況。所以,身體上的缺陷或病障可以從調整心理狀態來改善。

 

  首先,我們要接受人的身體本來就有病痛的事實。曾經有人問我,什麼人不生病?我回答他說:“不生病的人已經死了,而沒有病的人還沒出生。”因為死了的人不會生病,出生以前也沒有疾病可言,除了這兩種人以外,沒有人是不生病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則,從出生開始,我們就不斷經歷老化的過程,而且在遺傳因數裡,人人都帶著病因,也就是一出生就已經有病,並非等到年老才會生病。

 

  所以,無論是否感覺得到,實際上每個人的身體都有病痛。像我從小就病懨懨的,但因為知道自己的身體羸弱,所以我會照顧自己,不暴飲暴食,也不過度勞累,因此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也正因為生病,讓我覺得自己的福報不夠、業障很重,所以才懂得慚愧。因此,生病對我來說,反而是因禍得福。

 

  反觀有些人雖然從不生病,但一生病就回天乏術,這是因為他從來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早就潛伏著病灶,不懂得好好愛惜身體,當醫生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

 

  由此看來,能夠感覺到自己有病的人是很幸福的!但我們也不需要常常活在疾病的恐懼不安之中。例如,我有一位朋友老是抱怨說,自己這裡有病、那裡有病,要不然就說自己活不到下個月了!這樣的話語不論對他人或自己都是不好的暗示,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並不是正常的心態。

 

  因此,平常我們要抱持“生病乃人生之常態”的觀念來愛惜身體,當真正生病時,則要避免疾病對心理造成的不良影響。有些人發現自己生病後,就像泄了氣的汽球,以為自己沒有希望、就快要死了。其實,既然生了病就要治病,並且要將心情提振起來。能提早發現身體有病,就能夠多加愛護、保養、治療。至少你還不會馬上死,還有時間處理很多事!所以,發現自己生病了,不正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嗎?

 

  再以佛教的觀點來看,我們過去世造了很多業,所以當病痛來襲、身體感到不舒服時,要認為這是藉由生病來還報、還債的。能夠還債表示你還有本錢,有本錢還債才能“無債一身輕”,這是值得安慰的。另外,佛教也有一句名言:“比丘常帶三分病。”這說明了疾病是助道、得道的因緣,因此常常生病的人,就能帶病延年,反而能夠長壽。

 

以上這些觀念都能幫助我們正視疾病,如果善加運用這種心態來處理自己的問題,雖然身體不舒服,還是能隨時隨地將自己的性情調整過來。如此一來,每天就都能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了。

 

  超越別離的痛苦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而人是血肉之軀,和心愛的人分離時,難免會心生憂苦、潸然淚下,而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愛別離苦”。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可分成親子之愛、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等,其中親子之愛與男女之愛是最親密、最甜蜜的,一旦面臨生離死別,也是最痛苦的。至於朋友之間的情感就比較淡一點,但如果是情感真摯、生死與共的朋友,分離時心裡也一樣會很難受。

 

  親子之愛主要是站在父母的立場來看孩子,因為從孩子的立場來看父母,感覺上沒有那麼濃厚,也沒有那麼強烈。但是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卻非常執著,因為從小拉拔到大,在長大成人之前,總是跟在自己身邊。所以當孩子的翅膀長硬了,即將離家的時候,都會捨不得,感到相當痛苦。有些父母甚至為了兒女要出國留學就痛哭流涕,這看起來雖然莫名其妙,卻也是人之常情,這就是“愛別離苦”。

 

  其實在兒女出生後、年紀還小時,父母就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孩子最終一定會離家,再怎麼捨不得也要捨得。只要心裡有準備,當離別的時刻一到,就不會覺得那麼苦。如果平時連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只是一味的捨不得孩子離開,到最後面臨非舍不可的時刻,就更加痛苦了。

 

  另外,男女之愛的別離也是相當痛苦的,通常愛得愈深,就會愈痛苦;愛得淺一些,則會好受一些。因此新婚夫妻或是熱戀中的男女,如果不得不分離,當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幸好我是個出家人,當年跟著軍隊從中國大陸到臺灣來的時候,沒有太多親情、愛情的牽掛,因此輕輕鬆松就進了部隊、上了船。可是我記得當時看到好多軍中的同袍,他們有父母、也有女朋友,所以要走的時候很難割捨。還沒上船之前,依依不捨,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殷勤叮嚀,上船以後失魂落魄,一直到了臺灣,心裡想到的、晚上夢到的,都還是在大陸的親人、愛人,有時候還會偷偷地流眼淚,相當痛苦,這就是愛別離苦。

 

  我想,人與人之間只要有一份愛,無論是友情、愛情或親情,離別的時候都是痛苦的。即使我出家當了法師,但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對於親人之間的分離,一開始也有難舍的感受。例如,我十四歲出家時,我的母親因為捨不得而哭,我也跟著流眼淚。上山大約一年多以後,有一次母親前來探望,在山上只住了一天就要回去了,我的母親雖然捨不得下山,但是又不能讓我跟著回去,這種欲走還留的掙扎,也讓我心裡感到很悲傷。

 

  可是我轉念一想,就在心裡發願:這一生要以此父母所生的身體來報答父母。也就是將我有限的生命,奉獻給世界上更多的人,使他們都能從佛法中得到利益,藉此來報答父母的恩情,否則,即使與父母常相左右,也不見得能有機會報恩。這樣轉念後,心裡就覺得比較安慰,離別所帶來的痛苦,也就淡一些了。

  有聚有散才能成長

 

  俗話說:“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見愛情、友情、親情雖然能帶給我們很多的溫暖,卻也充滿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離死別時,更是讓人痛苦。因此有人以為,只要將情感斬斷,就再也不會痛苦了!然而如同佛所說,眾生都是“有情”,就是因為眾生有愛的緣故。

 

  眾生最愛的是自己的生命,其次則是和自己生命相關的人、事、物。親情由第一代傳到第二代,象徵了生命的延續。愛情也是一樣,因為有了男女的結合,才有後代的出現,因此這個結合也和自己生命的延續有關。至於友情,雖然和生命的延續並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但是人活在世界上,一定需要養分,除了飲食的養分之外,還必須從精神上獲得滋養,而友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養,所以友情和生命還是有關係的。

 

  既然情愛和生命息息相關,無論是否定它,或者是硬生生地把它切斷,都不合乎世間的法則,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從佛法的立場來看,無論是親情、愛情或友情,都是因緣所生,有因有緣才使得大家生活、聚集在一起,也才能夠彼此互相合作。但是我們要明白,因緣聚散是天經地義的,就如我們常常聽人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或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可見生、死、聚、散都是正常的事。

 

  既然聚散是必然的事實,那就沒有什麼好痛苦的了。佛法常常教人要用平常心來看待所有一切發生的事,這樣在相聚時,就不會太過興奮,而分離時,也不會那麼憂苦。而且,人生在世,就是要有聚有散才能成長、有生有滅才能進步,如果沒有生滅變幻,我們就會老是停留在同一個現象之中,不但覺得很無聊,也不能夠成長。例如,今天和這兩個人在一起,明天又和另外兩個人在一起,這樣就能把原本的人際網路擴大了,人際網路一旦擴大,生命的層面就會擴大,而層次也將提高。

 

  所以,聚散的過程其實是讓我們成長的一種力量,因為層次和層面的提高、擴大,使我們的生命過程更充實、更飽滿,也更加多彩多姿,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更何況,離別既然也在生滅變異之中,所以它也是一種暫時的現象,一時的分離並不表示永遠都不能再見面了。而且今天這個時代,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透過網路聯絡,即使相隔遙遠,也能立刻與對方面對面談話。而人是高等動物,本來就著重精神的交流,就算身體沒有在一起,仍然可以隨時隨地互通有無、互通訊息,離別也就不再顯得那麼痛苦了。

 

  其實,離別之所以讓人感到痛苦,問題的關鍵仍在於大家難免都希望自己喜歡、執著的,能永遠留在自己身旁,這才是使情愛變得痛苦的真正原因。所以,只要轉變自己的心境和看法,以平常心來看待離別,並且掌握聚散離合所帶來的成長契機,就不會再為離別而擔心苦惱了。

 

  找到幸福的起點 - 知足是幸福的起點

 

  幸福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過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窮盡一生的心力追求幸福,換來的卻只是白髮蒼蒼和一聲聲的唏噓,這都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幸福的真諦。

 

  雖然財富、健康、名位、權勢都是一般人所喜愛的,但這些並不等於幸福。幸福的真諦應該是“平安就是福”,能不能夠平安雖然和外在環境有關係,但是決定性的關鍵,還是在於主觀的自我心態—如果自己的心態能平安、知足,就是幸福;如果不知足,要獲得幸福就很難。

 

  真正的知足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沒有也知足”,這是平安常樂的基本條件。不過,“多也知足”還容易理解,“少也知足”和“沒有也知足”就很難體會了。一般人大概會覺得納悶:“東西都不夠用了,要怎麼知足呢?更何況當什麼都沒有時,講知足不是很奇怪嗎?”

 

  其實,東西多不一定就能滿足,因為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正、絕對的多,所有的“多”都是透過相對、比較而來的。而且,即使真的擁有很多,既不可能永恆不變,也不可能永遠維持正面的成長。所以,當“有”的時候就應該知足,至於“少”或“沒有”也是一樣,因為“少”或“沒有”都可能是“有”的開始。

 

  因此,無論將來“有”或“沒有”,都一樣要努力,不要和別人比較、不要和過去比較、也不要和未來比較。只要活著,就要憑自己的心力來做事,如果做錯了事,就要懂得懺悔、反省;如果做得不夠好,就要繼續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以求不愧於天、地及自己的良心,這就叫做“知足”。

 

  我常常向弟子們講一個比喻:“不知足的人就像生活在米缸裡的老鼠,不知道自己的身邊都是可以吃的米,卻在米缸裡撒尿、拉屎,把米缸弄髒了,才又跳出去找東西吃。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還糟蹋了自己的福報。”例如,雖然在禪堂裡有很好的環境供大家修行,還有老師指導修行方法,但是很多人仍然想著:“這個方法不好、這個修行場地很差、我的身體很不舒服……”,用這些藉口來拖延自己的修行,不就像是米缸裡的老鼠嗎?

 

  因為缺乏感恩、知足的心,得到利益以後不但不會滿足,而且還會嫌棄別人把不要的東西送給他們,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此外,我們也要常常想到,自己的福報是從過去生中帶來的。所以,這一生要好好的惜福、培福,不要糟蹋了自己的福報。

 

  一個真正知足的人,能夠瞭解“進退自如”的道理。退的時候,他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認為是老天瞎了眼、自己生不逢時;進的時候,他則會心懷感謝地想:“如果不是我過去修來的福報,就是別人對我太好了。因為得到許多人的幫助,我現在才能這麼順利,無論得多、得少我都很感激。”

 

  所以,一個人如果不培福、惜福,卻老是在享福,福報就會愈來愈少,幸福的日子總有結束的一天。一個懂得知足、惜福、培福的人,當遭逢逆境時不會抱怨,在一帆風順時則懂得感謝,無論何時何地都感到心滿意足,才是個真正幸福的人。

 

  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

 

  我們常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可見修行必須要有修正的物件。因此,每一個人無論在待人處世、行住坐臥,或是起心動念之間,時時刻刻都需要反省、檢討,才能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改正,否則就是盲修瞎練、浪費光陰。曾子也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勸勉自己每天都要自我反省,由此可見,正確的反省有多麼重要。

 

  反省首重“慚愧心”:不應該做錯卻做錯了、應該可以做得更好卻沒有做好,這些都要感到慚愧。我們常聽人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就不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無論我們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得盡善盡美,也不可能永遠不做錯事、不動壞念頭。所以,不需要害怕做錯事、動壞念頭,怕的只是做錯了事、動了壞念頭,自己卻渾然不覺。而我們唯有借著不斷地反省、檢查,才能看清自己是否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動錯了念頭。

 

  禪宗的祖師大德也告訴我們,當我們用修行方法來檢查自己的心時,就可以發現在每個起心動念之間,處處都是錯的,真正想對、做對的事情其實很少。因為錯誤和正確其實只是大小、程度的深淺之分而已,世上並沒有絕對正確的事。因此,身為一個佛教徒,不僅要反省自己的言語、身體的行為,即便是起心動念之間,也要清清楚楚地覺察。例如,自己的想法或行為會不會傷害人?如果想要幫助人,也要問一問幫助得夠不夠、是不是恰到好處?這些都是應該隨時隨地自我反省、警惕的。有了自知之明,知道問題所在之後,才能加以改善,這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無論是大人物或小人物,說話都不算數,也不負責任,不知道自己究竟講過什麼話,即使講過了,也賴皮說自己沒有講。他們有可能還記得自己說錯話了,也可能真的忘記了。這些都是因為缺乏反省的工夫,所以幾年前、幾天前,甚至剛剛才講過的話,都不記得了。

 

  有時候我自己說錯了話,也有可能記不清楚,當別人指正我時,我都會說:“很抱歉,我真的說錯了。”因為每個人都會有盲點,所以需要別人來協助我們反省。如果別人指出自己的缺失,自己卻不認帳,反而指責對方胡言亂語,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這個人就無可救藥了。

 

  但是,如果你真是對的,卻遭到他人的糾正,也沒有關係。因為無論對方說對或說錯,當別人指正你時,總是存著一片好心,所以都要對他說一聲“謝謝”,即使對方不懷好意,也一樣要感謝他。因為他願意當面告訴你,而不是躲在背後批評你,就算別人在背後批評你,也要想到,至少對方是關心自己才會這麼做。

 

  所以,人生應該在不斷地錯誤中學習,發現錯誤、改進錯誤,然後才會逐漸進步、成長。反省的功課,一方面要靠自己覺察、自我改正;另一方面則要在他人指正我們之後,再自我檢討,這是使自己不斷成長、不斷成熟的最好方法。

 

  感謝抱怨的人

 

  無論是在家庭裡或是在工作場合中,我們常常都會聽到抱怨的聲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體貼、孩子不聽話,有的則是抱怨老闆、同事,另外還有人抱怨政府決策、社會環境……,其實,抱怨只會使自己的情緒更低落,於事無補。

 

  當然,抱怨並非全然無理取鬧,就是因為認為自己有道理,卻受了委屈、損失或冤枉,或是認為對方頭腦不清楚、說話不謹慎、處理事情不恰當,而且做事方法有問題,所以看不順眼、聽不習慣,才會抱怨。當下為了顧全自己的面子,往往敢怒不敢言,也不敢當面發作,只敢在對方的背後頻頻抱怨,把心中的不滿告訴其他同事、朋友們,以宣洩自己內心的不平衡。

 

  往往這樣發洩完之後,雖然在情緒上暫時可以得到一些平衡作用,可是在背後抱怨對方的言語,一不小心就會傳到當事人的耳朵裡,對方可能會覺得你這個人不夠忠誠、不夠朋友、不夠義氣,反而讓事情更複雜。因此,抱怨不但無濟於事,還會增加自己無謂的困擾。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抱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反應、溝通、請示、建議,或是透過種種不同的管道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不需要用抱怨的方式來出悶氣。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知道自己有哪些缺點,就像很多商家都會貼著:“把我們的缺點告訴我們,把我們的優點告訴大家。”的標語。只是有些人心量很小,只喜歡聽恭維、奉承的話,如果你對他說一些逆耳的忠言,他不但不會知錯,還會加以搪塞。你要是向他抱怨,他可能會反過來訓斥你一頓,認為問題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你犯了錯誤,他自己可是一點錯誤也沒有。

 

  抱怨的言語的確會令人感到不舒服,然而我們卻應該要培養接受抱怨的雅量。孔夫子曾說:“聞過而喜”,意思是說,當我們聽到別人的批評指責時,應該要感到歡喜。無論是當面的批評,或是背後的抱怨,甚至是千夫所指,把你點點滴滴的錯誤、缺點,都當眾一一地指出來時,還是要保持君子的心胸氣度。因為一個能夠接納各方面指正的人,才能真正的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健全、更完美。

 

  雖然有時候別人的批評指責不一定正確,也要發揮忍辱的精神,無論對方說對說錯,都還是要謝謝對方。而且別人既然願意給我們批評指正,就表示對我們有所期待,如果他對我們不抱任何期望,就不會有這些評語了。因此,這些批評對我們而言,反而是一種鼓勵和幫助。

 

最後,我們要記得關於“抱怨”的兩大原則:第一、不要抱怨任何人;第二、聽到別人抱怨自己時,不要難過,也不要把對方當成仇人。更進一步,當我們被別人指責、抱怨時,還能夠發自內心感謝對方,不但能成為儒家所說的君子,也能成為一個修忍辱行的菩薩。

 

  化自私的欲望為奉獻的願望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之外,還有一種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痛苦。

 

  人類都有追求溫飽、安全、自尊、自由的本能,而這種本能來自於人性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受到嚴重挫折時,人們往往會有求死的傾向。有些人會因為所求不得而尋死,通常這種人無論追求任何東西,都非常熱切、渴望,所以拚了老命去爭取,當所求不得、欲求滿足不了時,就連生命都不要了。例如,有些人殉情、為情自殺,也有些人因為考不上第一志願、進不了某一所大學而覺得萬念俱灰、顏面盡失,就此了結自己的生命。

 

  不過,像這樣為了求不到愛情、名利或地位而自殺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極端的例子,一般人還不至於如此。可是,如果自己的欲望不能滿足,或是得不到自己想追求的東西時,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和挫折,甚至一輩子都受到影響,而變得非常消極,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這輩子已與成功絕緣。因此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無法與人競爭,再也提不起繼續奮鬥的信心。由此看來,求而不得是非常難以忍受的事。如果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競爭者、仇敵)卻得到了,那就更難堪、更難以忍受了。

 

  為了化解求而不得所帶來的痛苦,佛教教導我們要少欲知足、清心寡欲,才不會受到本能及欲望的干擾,而走上毀滅之路。所謂“少欲”,就是指對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東西,不做非分之想。如果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經齊備了,就滿足於現狀,不再做過分的貪求,就是“知足”。

 

  例如,我們本來只要有一棟房子就夠住了,但是有些人為了炫耀財富,就買了好幾棟房子來表現自己非常有錢。而保暖的衣服,只要有兩三套以備換洗就夠穿了,但是有些人卻擁有幾十套,甚至一整個衣帽間,從上到下都塞滿了衣服,這都是因為不懂得知足。

 

  像這樣為了滿足一己私欲的貪求,而過分追求個人的享受,就叫做“欲望”。欲望是自私的,會為我們帶來煩惱,甚至帶來殺身之禍。可是,如果是為了眾人的利益而努力、為了眾人的福利而奉獻,就不叫做“欲”,而稱為“願”。願心是為眾人而發的,是清淨的,不會帶來煩惱的。例如,發願透過自己的努力奉獻,使眾人得到快樂、幸福和便利,就是清淨的願心。

 

  因此,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不努力、不爭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否則,便會誤以為行菩薩道和成佛也是一種欲望,於是就不行菩薩道、也不想成佛了。這種觀念並不合乎佛法的精神,行菩薩道與成佛並不是“欲”,而是“願”,而且是許下了很大的悲願。

 

所謂“知足者常樂,少欲者離苦”,我們不但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以避免“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還要進一步為眾人設想,把自己的努力奉獻給眾人、為眾人服務,使眾人都能夠遠離痛苦,得到真正的快樂。

 

  什麼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東西太多了:沒有錢的時候求財,沒有名的時候求名,沒有地位的時候求地位,沒有孩子的人求子嗣;還沒有結婚的人,就希望求得美嬌娘或如意郎君。此外,世界上還有很多宗教、神明,專門標榜“有求必應”,當有人覺得內心不平安,就會抽籤問卜、祈願平安,這也是一種祈求。如此看來,一無所求的人其實很少。

 

  在這些祈求之中,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有些人求人、求神,當然也有求佛菩薩的,但都不一定想求就可以求得到。如果是合理的追求當然不為過,例如健康、長壽、平安、學問、功名等,都是人人想要的,並沒有什麼不好,如果能夠如願以償,當然很歡喜。但是,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事事都如你所願,有些過分的奢求根本不可能實現,只會帶來痛苦。例如,有些年紀很大的人生了重病,或是已經患了不治之症,還祈求神明保佑自己不會死,這種虛妄的執著與期待,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很多人都飽受求而不得的痛苦,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八苦”之一:求不得苦。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人要什麼、有什麼,好象能夠呼風喚雨、操控自己的命運。其實,這是因為有時勢、環境的配合,才能剛好讓他得心應手、樣樣都如他的意。但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這麼好運,好運氣不一定總是跟著他,一旦倒楣的時候,也會樣樣都落空,一樣非常痛苦。

 

  所以,想要化解“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首先還是要分清楚什麼是合理的需求。“求”有時是一種需要,有時則是一種欲望,而欲望並不等於需要。例如,有些人在臺灣已經擁有一棟房子,卻仍希望在香港、美國、大陸再各擁有一棟,這就不是“需要”,而是“欲望”了。像這樣過分的欲望,就算短期之內能夠滿足,卻不可能長久維持。當所求落空時,不免帶來失望與痛苦。

 

  可是,即使是合理的需要,有時也不一定能夠如願以償,因為,“求”還能分成“為己求”與“為人求”兩個層次。如果是自私自利的“為己求”,求到之後雖然很快樂,但難免擔心總有一天會失去,而老是處在缺乏安全感的痛苦中。如果是“為人求”,因為是抱持著“得到固然很好,得不到也無所謂”的心態,比較不容易感受到所求不得的痛苦。

 

  就以我個人為例,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一生必須追求什麼目標,但是我有一個大方向,如果能夠順利走完全程當然最好,萬一達不到也沒有關係。因為那是因緣不成熟的關係,與我個人的得失無關,但如果是為個人追求而得不到,可能就會很痛苦。

 

所以,“為己求”是痛苦的,“為人求”雖然比“為己求”略勝一籌,但最好還是什麼都不求。如果能夠什麼都不求,只是不斷地努力耕耘、成長、奉獻,無論自己有多少力量都盡力爭取,得到了以後再奉獻給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快樂,是別人無法奪走的,這也才是真正的快樂。

 

  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為,佛法要我們什麼都不求,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佛法雖然教我們不要“貪求”,但卻教我們要“求願”,如此一來,個人不會失去奮鬥的目標,社會也才有繼續進步的動力。

 

  “求願”就是許願、發願,願自己朝著某個方向走,或是完成某件事。例如,佛教的“四弘誓願”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無論是要度無邊的眾生、斷無盡的煩惱,或是要學無量的法門,都是一種為眾生無止盡學習的願心和願力。因此,求願是活到老、學到老,一輩子持續不斷地學習,並且要求自己種福、培福、多付出,也讓自己更進步。

 

  而“貪求”則是無止盡的欲求,無論看見別人擁有什麼,自己都想擁有。例如,看見別人有一棟房子,就興起想要擁有一棟房子的念頭;如果別人擁有一輛進口車,則又轉念想要擁有一輛進口車。無論該不該要、能不能要、需不需要,凡是自己想要的,就要得到手。所以,貪求並沒有什麼道理,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求,是不切實際的。

 

  有些人利慾薰心,為了貪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走旁門左道,結果往往因而倒大楣。例如,金光党就是專門利用人們貪小便宜的心理弱點,引誘人上當,來達成詐財的目的。此外,有些人雖不向人求,卻轉而向鬼神、佛菩薩求。例如到廟裡許願,等自己真的發財了,再回到廟裡還願,為神明“安金身”。不過,這種短暫利益的交換,只是一種賄賂神明的手段罷了。

 

  就像在人世間有行賄、受賄的人,在鬼神界也有受賄的鬼神,但是,佛菩薩或是正派的神明是絕對不會受賄的。會受賄的鬼神就像人世間的貪官、汙吏一樣,雖然能暫時滿足你的需求,好象真的有點效果,但一時的利益總是像肥皂泡一樣虛幻,很快就消失了,換來的卻是無法自主的未來。即使是“點石成金”的法術,事實上也只是一種障眼法,如果被點的東西本來就是一塊石頭,將來還會是一塊石頭。而神明或佛菩薩真的應許了你的願望,也只是暫時預支自己的福報,以後還是要償還的。

 

  因此,非分的貪求一定會帶來痛苦。即使求到了,也像是舉債借來的,借的愈多,將來要還的就愈多,現在的快樂就是將來的苦果。所以,如果不好好地努力培福、奉獻,罪過是很大的,將來要承受的因果責任難以想像,也許來世做牛做馬都還不起。

 

  其實,人如果想求福報就要先努力培福,如果不培福,而光是享福,就等於是欠債,就像向他人借款一樣。所以,一個人該擁有多少就擁有多少,沒有人能夠平白無故地賺到錢、得到富貴。如果真能不勞而獲,將來可能還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站在佛法的立場,一般人求學、求職、求富貴都是應該的,但我們的追求應該要合理,而且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作為代價。其次,要明白權利、義務和責任的關係是並行的,我們如果要求福,就要先培福;要享受權利,就要先盡義務,這就是因果。只有合乎因果道理的追求,才是最好、最可靠的,否則就是貪求,即使勉強得到了,禍患也會跟著來。

 

  所以,我們要用“求願”的方法,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奉獻,切勿用“貪求”、迷信的方法,否則會得不償失。

 

  許一個不會落空的願

 

  人人都有願望,但不一定所有的願望都能實現。願望會落空,是因為通常我們都只重視眼前的一個小點,例如心中想要得到一朵花,一旦無法順利獲得,就會認為自己的願望落空而覺得沮喪。其實,如果沒有花,能得到一枝草也不錯;即使沒有花、沒有草,能得到一根樹枝也很好;就算什麼都沒有,我們的心也不要受影響。

 

  事實上,要為他人、為眾生所發的願,才能叫做“願”。如果只是為了滿足一己的私心,則只是一種貪念,而建立在貪念之上的願望,當然很容易落空。既然真正的“願”是為了眾生而發,而眾生是無窮無盡的,所以我們的願永遠都不可能完滿。就如佛教所說的“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一直到成佛為止,我們的願都不可能全部滿足。因此,願只是一個方向、一個希望,指引我們不斷地往前走而不偏廢。

 

  然而成佛以後,願真的就完全實現了嗎?雖然十方世界中已經有許多佛,可是還有那麼多尚未成佛的眾生有待得度。所以,成佛以後還是要不斷依照著自己的願力往前走,而且是永遠都走不完的。例如,自從釋迦牟尼成佛以來,雖然他自己已經沒有事了,但他才真正開始要度眾生,而眾生無窮,自己的願力當然就是無窮的。

 

  所以,當我們對於願望的實現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時,千萬不要太在意,只要明白自己有這份心就夠了,對於尚未完成的部分,仍然要秉持初衷繼續做下去。這一次完成不了,還有下一次,即使這一生做不完,後代的子子孫孫都可以繼續努力。而且從佛教的立場來看,人的生命是由無限的生命過程所累積,一生只是一個過程,這一生過完了,還有下一生,永遠都有實現願望的機會。

 

  另外,想要度眾生還需配合種種因緣,如果某個眾生得度的因緣成熟了,我才能夠度他,如果因緣尚未成熟,也不能只是等待因緣,而要先促成讓他得度的因緣。

 

  例如二十年前,我在美國東岸弘法時,雖然南北走了好幾遍,可是連一個徒弟也沒有,當時就有人對我說:“聖嚴法師,您的願好象落空了。”我說:“沒有落空,我今天是來撒網的,過一段時間再來收網、撈魚。即使沒有撈到也無妨,反正網已經撒下去了,總有一天會撈到魚的。也說不定是因為現在魚還太小,而我的網眼太大了,就算撈起來,魚又會從網裡跑掉。所以,等小魚長大變成大魚,自然就會進我的網了。”

 

  二十年後,美國東部已經有很多人學佛,最後到底是不是由我去撈魚,已經不是重點。雖然我不一定能夠得到回饋,表面上好象願望落空了,然而撒網本身就是我的願心。就如佛教所說的“功不唐捐”,我們所做的任何努力絕對不會白費,一定會有它的功能,即使現在看不到,仍會在未來漸漸地展現出來。

 

  因此,只要我們願意付出,一定會有所影響,雖然不知道能夠影響多少人,但是慢慢地一定會展現出效果。所以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都要為眾生的福祉而發願,而這樣的願望是不會落空的。

 

  轉化主觀的感受 - 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心中諸多的煩惱現象,總是圍繞著“我”在打轉。為了“我”,總是覺得不滿足、不自在,經常渴望、渴求著身外之物,不時的埋怨、懷疑、嫉妒、貪求、嗔恨,而造了種種業。等到必須受報時,往往又不希望受報,就像欠了債卻賴帳不還,因此又造了更多的業,這就是佛教所說的“五蘊熾盛苦”。

 

  所謂的“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身心的組成,也就是構成人身的要素,可以分成精神和物質兩個部分。物質的部分叫做“色”,它是形狀、形態的意思,也就是身體的物質現象。其餘四種都屬於心理、精神現象:其中“受”是感受的意思;“想”是在感受以後所產生的認知;“行”則是在認知產生之後,興起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反應的決定。這三種屬於心理層次。

 

  而第五蘊叫做“識”,識是我們生命的主體,是從出生到死亡、從此生到來生,是整個生命過程中的主體。當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兩部分互相組合、影響之後,就會產生行為、動作,行為發生以後,就會形成一種力量,我們稱之為“業力”,也就是我們的意識本質。行為包括身體、語言、心理三方面,因此“識”就是由身、口、意的行為所造成,並餘留下來的一股力量。我們現在造了意識的因,帶著這些意識,有可能在這一生就接受果報,也有可能到來生才受報。

 

  一般人以為“識”就是“靈魂”,但“靈魂”是持續不變、永遠相同的,而“識”卻不斷地變化著。只要繼續造業,無論是善業或惡業,識的成分都會隨著改變,當我們接受果報時,識的成分也會隨之不同。所以,接受果報的同時就在造因,造因的同時又會接受果報,如此迴圈不息,識的內容因此經常在變化。

 

  所謂的“我”,其實就是由五蘊的身心現象結合而成的,這是一種因緣的和合,其中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所以,昨天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是不一樣的,甚至一小時前的你和現在的你也不太一樣,不僅身體不一樣,我們的心理狀態、行為模式和意識的內容也隨時在改變。因此,由五蘊所構成的我,是經常不斷變化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我,也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五蘊熾盛苦”的起因,就在於不明白我們生命的主體—識,是變動不拘的。《心經》中說,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所以能“度一切苦厄”,而凡夫就是因為不知道“五蘊皆空”,所以苦不堪言。

 

如果我們不知道“五蘊皆空”,五蘊就會變成製造煩惱的工具,不斷地產生煩惱,就像烈火燎原一般,為我們帶來很多痛苦。能夠明白“五蘊皆空”,五蘊就不再製造煩惱,而轉變成修福、修慧的工具,幫助我們得到徹底的解脫。

 

  感同身受,就能放下執著

 

  凡人都有七情六欲,當我們剛陷入七情六欲的泥淖裡時,都會覺得很甜蜜、很美好,但最後一定苦不堪言。《四十二章經》中說:“財色之於人,譬如小兒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意思是說,受財色所誘惑的人,就像用舌頭在刀口上舔蜜一樣,雖然嘗到一時的甜頭,結果舌頭卻被割掉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小心,不能夠一看到美好的事物就受不了誘惑,如果能有這樣的警覺心,就能為自己減少很多麻煩、煩惱和痛苦。例如,某位女孩已經有一個要好的男朋友,但是當另外一位英俊聰明、體貼多金的男孩出現時,她又心動而捨不得放棄原來那位。像這樣腳踏兩條船,就是在玩愛情遊戲,這比玩火更可怕!如果她心裡能夠有所警覺,知道這樣下去,不但會引起自己與別人的困擾,甚至可能會把彼此的性命送掉,就能在鑄成大錯之前,趕緊懸崖勒馬。如果沒有這種警覺心,明明知道有問題,卻還自我安慰:“也許不會出問題,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管他會有什麼後果。”一旦存著這種心態,就無法抗拒自己的欲念了。

 

  所以,在誘惑當前時,我們可以選擇遠離,或是轉變自己的觀念,只要能夠保持警覺心,就能調和理性和感性,而避免被七情六欲的執著所苦。不過,如果只是不斷地告訴自己要遠離誘惑,通常還是不容易徹底做到,這是因為沒有充分感受到問題與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因此,除了糾正觀念,隨時隨地保持警覺、自我提醒之外,我們還需要具備“感同身受”的胸懷。

 

  曾經有一則新聞提到,美國的牛肉大多是從南美洲進口,巴西熱帶雨林的農夫為了蓄養牛只,便將雨林砍掉,改種植大片牧草,但如此一來卻破壞了大氣層,危害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有一位年僅十三歲的美國小孩,在報紙上看到這則報導以後,便毅然決定不再吃牛肉、漢堡等。他的父親認為大家都在吃牛肉,他一個人不吃是沒用的,熱帶雨林還是一樣會被破壞,這個孩子卻堅定地回答:“少了我一個人吃牛肉,牛肉就會少消耗一點,就可以多保留一棵樹,所以我絕對不吃!”

 

  這個小孩果真從此以後就不再吃牛肉,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行為和整個地球環境息息相關,所以他能夠貫徹自己的決心。像這樣感受到自己與其他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的迫切性,就是“感同身受”,這種感受能夠幫助我們興起進一步改變自我的動力。

 

  所以,當七情六欲的誘惑出現時,除了隨時隨地保持警覺心,用正確的觀念來糾正自己,還要用心感受自己與萬物是息息相關的生命共同體。如此一來,就會發現,一旦順從自己的欲望,會對自己及他人造成多大的傷害,也就不會讓自己陷入欲望的泥淖裡。只要我們依循佛法的智慧,就能減少七情六欲所引起的煩惱,輕鬆自在地過生活。

 

  “因緣”就是自然現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念、破除執著,做出正確的決定,避免被七情六欲所困。

 

  當我們面對各種誘惑或刺激時,無論產生的感受是痛苦或快樂,都要馬上想到,這些境界以及伴隨而來的感覺,只不過是物質彼此接觸後所產生的一種效果,並非真實的存在。例如,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不要立刻判斷自己喜不喜歡它,因為花僅是花而已,要將它獨立在所有價值判斷之外,才不會產生誘惑、刺激的問題。可是如果我們賦予它價值判斷,當“美”的念頭出現後,心想:“這個顏色好美!我從來沒有看過這麼美的花!”單純的物質現象就變成誘惑,因為有了“喜歡”的念頭,就會想將它據為己有,一連串的煩惱就會接連而來。所以,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念頭就要止於“這是一朵花”,而不要有好惡的分別。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喜歡某些事物,事實上卻不一定真的如此。有一年春天我到英國旅行,看見路旁花團錦簇,我覺得這樣的景色很美、很有意思,但是看多了以後,就漸漸覺得不稀奇,也就視而不見了!等我到達禪修道場後,那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地方,只有草、沒有花,所以當有人摘了幾朵花插在瓶子裡、放在餐桌上時,我又注意到花了。於是我心想:“我究竟喜不喜歡花呢?”然後我再看看它,瞭解到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喜不喜歡,從因緣的角度來看,花就只是花,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任何事物都是因緣所構成,有因、有緣,當各方面條件聚合之後就會發生;當因緣不具足時,自然就消散了。一朵花也是如此,當它漸漸枯萎之後,就會被當成垃圾丟掉,此時已經沒有美不美的問題,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把自己的生命和花朵聯想在一起,因為有這種聯想,所以產生了煩惱與執著。當她看到花朵掉落在地上,就會觸景傷情,覺得花朵好可憐。相反地,如果能夠獨立看待這些自然現象,花開時就是開,花落時就是落,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就不會產生煩惱。

 

  所以,聚是因緣、散也是因緣,所有的一切無論好壞,都是因緣。只要從因緣的角度來看待,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讓我們產生煩惱、執著而感到痛苦了,當然,這是需要不斷地練習。例如,當我們看到了自己很喜愛,但並不是很需要的東西時,馬上用因緣觀來看,心想這個東西原本就是這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我現在也不需要它,如此便不會受誘惑了。

 

  當我們能夠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主客關係,不讓自己與它產生關聯性的想像,就不會有太多的執著。走進百貨公司時,看到很多美麗的服裝以及化妝品,但是我既不能穿、也不能用,所以它們和我沒有關係,既然和自己沒有關係,就沒有誘惑的問題。

 

  分得清楚“沒有關係”和“有關係”就是因緣觀,但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有時只是覺得好玩,就想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帶回家。例如,有些人覺得飛機上的雜誌不錯,就把它帶回家,但帶回家之後卻不一定有時間閱讀。或是逛書店時,看到每一本書都喜歡,結果買了一大堆書回家,往書架上一放,從此就不聞不問。

 

一本書要從頭到尾看完才算是真正擁有,否則買再多書也都和你“沒有關係”。但我們總習慣向外攀緣,看到任何美好、漂亮的事物就想擁有,才會造成這麼多苦惱。因此,唯有明白因緣的道理,分清楚自己和外在事物之間的關係,才能讓我們免除誘惑及七情六欲所帶來的痛苦。

 

  收心的練習

 

  佛法教導我們抗拒誘惑、破除對七情六欲的執著,多利用因緣觀、慈悲觀,以及轉變觀念等方法,但有時這些方法還來不及用上、觀念還來不及轉變,就已經陷入欲望的泥沼了。所以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收攝六根”,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收回來,使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注意力向內,而不要向外。

 

  通常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身體器官,接觸外物之後就會喜歡它,希望佔有它、爭取它,而無法拒絕誘惑。有時候即使眼睛閉起來了,心裡的影子還在,把耳朵塞起來不聽也沒有用,總是餘音猶存,此時就要感受一下,這種困擾的感覺究竟舒不舒服、快不快樂?是痛苦、還是享受?事實上,如果把眼睛閉起來,還是有影子在前面晃來晃去,這其實是非常痛苦的,並不是快樂。

 

  就像談戀愛談得非常入迷時,對方的容貌、笑顏、聲音總是縈繞在腦際,放也放不下、丟也丟不開。即使對方遠在千里之外,卻好象就在眼前,這就是患了相思病。如果不是兩情相悅,而是單相思、單戀,那就更加痛苦了。

 

  我們可以好好分析,這種縈繞腦際的影像和音聲究竟是不是真的?腦海中的影像在睜開眼睛以後,可能就不見了;耳朵聽到的聲音只要經過仔細分辨,也就消失了,一切都只是腦子裡的想像而已。所以,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這些都只是內心的幻覺,而不是真正的快樂。

 

  如果還是想得很痛苦,我們可以不斷地注意自己的呼吸,用注意呼吸的感覺來享受呼吸。如此一來,就會產生移情作用,心裡揮之不去的念頭,在注意呼吸後可能就會轉移了。

 

  此外,分析自己的念頭也是收攝六根的方法之一。我們的念頭都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斷地出現,所以當出現粗鈍、強烈的念頭而又無法擺脫時,就可以試著數呼吸、享受呼吸。當再有其他念頭出現時,就能慢慢體會到,剛才明明還在想的事情,現在又不想了,而現在不想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正在注意呼吸,所以剛才的念頭已經被切斷,變成一段一段的。

 

  然而,我們的腦袋會不由自主地繼續想別的事,“注意呼吸、享受呼吸”這個念頭本身,也會不斷地再被其他念頭切斷。每當我們發現其他念頭出現時,不必理會那些念頭,還是繼續回到呼吸的感覺,藉此把那些念頭切斷。像這樣交錯著把念頭切斷,這些念頭就變成片斷的,既然是片斷的,那就是幻覺、幻相,便可以漸漸把這些念頭放下了。

 

  另外,妄念太雜亂、無法控制時,拜佛也相當有用。拜佛時,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覺受,專注在拜下、起立每一個動作的感覺,一般人如果不知道怎麼拜佛也沒有關係,跪在佛前專心磕頭也是有用的。此外,也可以出去散散步,散步時注意每一個腳步踏出去的感覺,當我們這麼做時,會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身體上,也就能收攝自己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我們的心其實是向外發散的。我們要經常練習把它向內收攝回來,回到自己的呼吸、念頭以及動作的感覺上。透過這樣的練習,就能夠逐漸放下外在的干擾,達到收攝六根的目的。

 

 

  得到真正的快樂 - 無常就是永恆

 

  一般人對人生的追求,大多從物質、精神、永恆三個方向著手。物質是人類生活的先決條件,包括自己的身體以及生活環境,都需要透過物質才能得到種種滿足與享受。在現代社會,因為科技進步,物質條件普遍提高,人們生活得更舒適。但是,現代人並沒有因此比從前的人更快樂,煩惱的人還是覺得煩惱,甚至比從前更痛苦。

 

  因為欲無止境,對物質的貪求永遠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與幸福,只能夠帶來一些便利。但是所謂的便利,也並不是絕對的便利,因為從一方面獲得便利,同時在另一方面卻也可能失去種種的優勢。例如,現代人住在大房子裡,窗戶關得密不通風,室內有空調,又有各種現代化設施,表面上看起來好象很安全、享受。可是,住在房子裡的人畢竟與天然的空氣隔離了,因此他們同時也失去了與大自然連結。所以,對物質的追求並不總是可靠的。

 

  至於精神層面的追求,則是非常抽象的,因為這是每個人內心的感受、認識、經驗和體會。精神生活的層次因人而異,精神層次低的人,無法體會到在物質之外還有什麼生活意義。可是擁有精神生活的人,便能從讀書當中體會到一些道理、理念,讀書對他而言就是一種享受。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並不是說讀書一定會帶來物質上的財富,而是指書本能夠帶來精神上的成長、寄託和安慰。藝術與宗教也是如此,特別是宗教上的信仰,相信有天國、佛國、淨土,或是相信在冥冥之中有神、佛、菩薩來協助我們,這也是精神生活中的一環。

 

  至於永恆,其實是永遠都追尋不到的,因為世界上並沒有這種東西。佛法講“無常”,沒有一樣東西是永遠不變的,只有“經常在變”這個原則永遠不變,所以無常就是永恆。如果我們能明白任何東西隨時都在變動,並不是經常、永久的,而不執著永恆的存在,就能得到解脫了。

 

  以佛法的觀點而言,在物質、精神與永恆三者之中,物質與精神是需要提升的,但永恆則是空洞不實,所以我們不需要追求永恆。追求、執著於虛幻的理想,一定會產生問題,不如腳踏實地面對現實。如果在現實生活之中,能夠活得非常踏實、清楚,不覺得有煩惱或痛苦,這就是最好、最究竟的生活方式。

 

  也許有人會懷疑,既然成佛是最究竟的,難道佛不是永恆的嗎?其實,佛的力量是處處都在、時時都在,但因此也等於處處不在、時時不在。他並不是永遠都在固定的地方,但也不是永遠都不在那個地方。平常我們雖然感覺不到佛的存在,但每當我們需要佛的時候,他的精神、力量就自然與我們同在。

 

所以,真正的永恆就是沒有永恆,而是超越永恆的。

 

  不離煩惱,也不起煩惱

 

  《法華經》裡將娑婆世界比喻為“三界火宅”,所謂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欲界”的眾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所謂“五欲”,就是色、聲、香、味、觸,也有人說是財、色、名、食、睡,總之都不離物質的享受。在人間,雖然五欲的享受能帶給人短暫的快樂和滿足,但是對五欲追求,就像捕風捉影一樣徒勞無功,風和影子都是虛幻不實的,勉強追求只會帶來痛苦。所以,人間的眾生雖然享受五欲之樂,但痛苦的時間其實是遠比享樂的時間多。至於天上的眾生,雖然能享受無盡的五欲之樂而不會有任何痛苦,但是天人的福報有一定的年限,當福報享盡以後,同樣又會回到人間來受苦,甚至到比人間更悲慘的地方去。

 

  到了“色界”,追求的則是“定樂”,也就是安住禪定而得到的快樂。雖然不同於五欲的欲樂,而且是大修行人才能享受到的,可是定的快樂,也只有在定中的一段時間內享受,一旦出定以後,定樂也會漸漸消失。

 

  至於“無色界”,則是最高的禪定境界,此時不但沒有身心的活動,甚至連念頭的活動也沒有,只剩下微細的意識。但是這種禪定也有一定的年限或時段,當定力退失、出定之後,又會回到人間,甚至到地獄、餓鬼或畜生道去了。

 

  由此看來,無論是欲樂或定樂,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樂的享受,而且很快就會帶來災難,所以都不是最究竟、最真實的。因此,三界就像火宅一般,燃燒著苦惱和不安的火。而我們都在煩惱中苦中作樂,雖然處境已經非常危險了,卻依然沒有危機意識,還是不斷追逐著不可靠、似是而非的快樂。

 

  但是,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並不是從火宅之中逃出去。雖然小乘佛法認為三界就像火宅一樣,需要趕快離開;但是大乘佛法認為,只要我們內心不會被貪、嗔、癡等煩惱所困擾,那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像在佛國淨土中一樣。所以,並不一定非得逃離三界的範圍。

 

  因此,大乘佛法所說的菩薩與佛,是不離三界的,雖然和眾生一同生活在三界之中,卻不受三界的痛苦。他們和我們生活在相同的環境裡,但他們的心裡早已沒有恐懼、貪愛、怨恨、懷疑或是不安全的感覺。他們不但不覺得自己在受苦受難,而且還不畏艱難地救苦救難,這就是菩薩精神。佛、菩薩都是從三界煩惱中得到解脫的人,也是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物件。

  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快樂有很多層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樂”,是一種刺激、發洩以及官能的享受。例如,看美景以滿足眼睛的享受、聽音樂以滿足耳朵的享受,或是大吃一頓以滿足口腹之欲等,都是透過身體的官能所產生的快樂,是在刺激感官以後,心中出現的陶陶然、非常享受的感覺。

 

  但是這種快樂只不過是短暫的麻醉而已,並不是全然的放鬆。以喝酒為例,黃湯下肚時的確很快樂,但是喝醉以後的痛苦卻難以言喻,尤其第二天宿醉的折磨就更難受了。所以,刺激身體官能所產生的快樂都會有後遺症,而且刺激的強度還必須隨著次數的增加而不斷地提高,永遠不可能滿足。

 

  在欲樂之中,除了幾種感官的刺激以外,還有一種是成就感所帶來的快樂。人生在世,並不只是為了滿足官能的享受,內心成就感的享受,也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例如,在文藝創作的過程中,會帶來內心的快樂;或是讀書讀得非常開心,忽然心有所體悟,也讓人感到很快樂;又或者本來不會的技藝,突然之間學會了,而且還博得他人的欣賞、讚歎時,都會讓人覺得很高興、很有成就感。但是這種快樂也很有限,短暫的快樂消失之後,馬上又會感到不滿足,而且一旦滿足到了驕傲的地步,痛苦就會隨之而來。

 

  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境界是永遠追求不完的,當自己的成就到達某一層次以後,還是要繼續不斷地往上爬。但人的生命畢竟有其終點,到最後根本不可能再突破時,只好對自己喊停,此時會有一種失落感。因為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了,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不禁懷疑自己一直向前沖究竟是為了什麼?此時如果沒有宗教信仰的引導,難免會茫茫然,感歎著說:“真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

 

  其實,追求成就感的滿足和快樂並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它是促使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一直不斷往上、往前進步的動力。一般人如果沒有成就感做為生命的動力,就會覺得活著沒有意思。但矛盾的是,千辛萬苦地追求成就,卻發現所追求的目標並不是真正的快樂。

 

  這是因為普通人的心不斷地在動,不是心猿意馬,就是三心二意、心不由己,總是無法掌控自己。在這種情形下,連自己也不知道這究竟是樂?還是苦?但這種不明苦樂的焦灼本身就是苦。因此,一般人在感到無聊時,往往需要找其他人談話、聊天,或者是看小說、看報紙、聽音樂,找些娛樂來消遣自己、消磨時光,讓自己的注意力有所寄託,否則就不知道該把心放在哪裡?

 

  修習禪定能讓我們的心念集中、統一,而得到失卻身體負擔的定樂,能夠免除享受欲樂所帶來的後遺症。在定中的人心無所寄,如果一定要說有所寄的話,也是寄於“一念心”上。因為寄於一念心上,所以心能夠安定下來,內心世界非常穩定,根本不需要再向外求取寄託,就不會再受外在環境所動搖了。

 

  苦與樂只是主觀的感受

 

  行菩薩道的人,心中沒有任何度眾生的念頭,也不計較自己是否能得到回饋,因此能體會解脫的快樂。可是,在世人的眼裡,這樣不停為眾生忙碌是很辛苦的。可見,苦與樂的感受因人而異,並沒有絕對的標準。

 

  其實,苦與樂的差別主要取決於心中主觀的感受,並不在於身體的感受或外在的事件。例如,我出生在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而且又是兵荒馬亂的時代,吃不好、穿不好,可是因為我一出生後的環境就是如此,所以並不以為苦。但是現在回想起來,發現那段期間真的很辛苦。不過,即使再苦的日子也還是度過了。所以,只要我們主觀的觀念不要判斷、計較,就不會覺得苦了。

 

  以工作時的心態為例,如果對自己的工作有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做起事來一定也能甘之如飴。反過來說,如果你老是認為自己被分派了很倒楣的任務、待遇很不合理,結果就像被人用槍強押著工作一樣,心不甘、情不願,又還是非得面對不可,而處於恐懼和痛苦之中。

 

  但是,你如果能反過來想:“既然這個工作我能做,我也願意做,那就好好地做吧!說不定我的努力真能幫助人們得到平安、幸福,那麼辛苦也就很值得了。”如果真能這樣想,當你努力工作時,雖然比任何人都辛苦,早出晚歸、刻苦耐勞,還要挨駡、接受抱怨,你也不會覺得疲累。因為你能體諒那些罵你、不願意幫忙的人,他們不知道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你知道的比他們更清楚,所以你應該多付出、幫他們的忙。至於他們是不是罵你、怨你或是感謝你,都沒有關係,只要他們快樂就好。

 

  由此可見,內心的苦與樂,往往不是來自於物質條件的富足或是身體的健康。有些人雖然生活條件很貧窮、身體不健康,卻活得很快樂;而有些人即使很富有、身體也很健康,卻活得很痛苦。所以,痛苦實際上是一種內心的感受與狀態,如果你的心態是痛苦的,那麼無論處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痛苦的。有些人以為上天堂之後就沒有煩惱和痛苦了,其實,如果你心中的煩惱很多,即使上了天堂也等於在地獄;反之,如果你心中一點煩惱也沒有,就算你在地獄裡,也等於在天堂。

 

  既然苦與樂都是內心的感受,那麼我們也可以藉由轉變觀念來轉變感受。例如孕婦懷孕時,不知道生下來的孩子,會是男孩或女孩?長相美或醜?其實,男、女、美、醜的好壞都是很主觀的,先入為主的判斷對孩子而言一點都不公平。如果能告訴自己:“反正無論男、女、美、醜,都是我的孩子。”等到孩子出生後,就不會有任何抱怨了。

 

  同樣的,對於已經盡心盡力完成的事,不論它的結果究竟如何,都不需要太在意。如果結果很好,那當然很好;如果不好,也不必難過,因為自己已經盡力了。如果能永遠都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無論發生了任何事,你都會認為這件事對你是有助益的,而歡喜地接受它,就能離苦得樂了。

 

  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所謂“欲樂”,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暫的快樂感受。然而,欲樂也有層次之分,例如,人間的欲樂和天上的欲樂不一樣;動物的欲樂也和人類的欲樂不一樣。即使同樣是人,也會因為生長背景、文化修養、知識深淺,以及心胸的寬窄,而有不同層次的欲樂,並不能一概而論。

 

  以天上的欲樂為例,天上的男女不需要身體的接觸,只要彼此說句話、握個手,或是互相看一眼,兩人的心靈交流就會產生,非常微妙。這是因為天上的人雖然也有身體,但並不像人類的肉體,而是非常微細、柔軟的。例如,人體排出的汗是臭的,如果一段時間不洗澡,皮膚就會癢;但是天上的人身體非常輕盈、清淨,沒有這種問題。所以,天上的物質享受和人間的物質享受不一樣,欲樂的層次也就不一樣了。

 

  而人類的欲樂和動物的欲樂也有差別,動物除了滿足本能的欲求以外,沒有其他的快樂;而人類除了本能的欲求之外,還有文化修養所帶來的快樂。

 

  因此,同樣是快樂,有的人追求的是刺激,有的人則講求欣賞。以插花為例,經過插花的人巧妙地構思之後,一朵花就變得像一幅畫一樣美。其實,大自然中的花朵俯拾皆是,並沒有特別的意涵,但是透過一個人的心靈來欣賞時,就變成美麗的。不過,如果不懂得如何插花,或擺錯了位置,也可能變得不好看而糟蹋了那朵花。

 

  可見,對美感的欣賞是有層次之分的,真正會享樂的人不僅是透過肉眼,還要透過心眼。而心眼是需要修養的,沒有修養就不容易體會這種美。但是這種修養不一定需要學問、知識,沒學問、沒知識的人,一樣可以透過心眼來看這個世界,只要用心看、細心看,用自己善良、美好、歡喜的心來欣賞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美的。

 

  但是,五欲的快樂畢竟是短暫的,包括觀賞一幅圖畫、欣賞一首樂曲,或者是閱讀一本好書,都還是屬於短暫的欲樂,只是這種透過欣賞而得到的快樂,層次比較高,而能在腦海中留下較深、較久的印象。

 

  古人說“繞梁三日”,意思是指當我們欣賞一首樂曲時,悠揚的旋律深入腦海,聽過以後還能不斷地回味;又或是欣賞一幅美景,經過幾個月、甚至一輩子,腦海裡都留有美麗的印記。這種高層次的享受有時能夠超越單純的欲樂,而接近於情操,甚至於已經昇華到宗教信仰的層次了。

 

  所以,即使我們要追求快樂,也要追求高層次、高品質的快樂。如果能把快樂提升到哲學或宗教信仰的層次,那是最好的。

 

  不為任何目的而奉獻

 

  以佛教的立場而言,“解脫樂”才是究竟的快樂,而追求解脫樂的唯一道路,就是行菩薩道。然而,很多人把行菩薩道看得非常高深莫測,認為自己的層次很低,根本達不到菩薩的標準。因此,他們遇到我時總是說:“師父,因為您的修行境界已經很高了,所以才能行菩薩道!”

 

  其實我也是普通人,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行菩薩道並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而且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在空口說白話或是高談闊論。事實上,每個人只要願意嘗試,也很容易做得到,而且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快樂。

 

  解脫的快樂並不一定要等到徹底解脫時才能得到,只要朝著這個方向走,每走一步就會有走一步的快樂,而且一點都不是勉強得來的。例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分,而且通常都身兼數職、具有很多身分,只要我們能夠負擔起各方面的責任,盡好自己的職責,就能品嘗到解脫的滋味。

 

  這是因為當我們做事時,如果能抱著不為任何目的而奉獻的態度,一心只是為了把工作做好而盡責、盡心,絲毫沒有想到背後的目的,就能夠無私地付出,並體會到快樂。否則,如果總是為了特定的目的才想要奉獻、付出,就很容易陷入等待、期望之中,心裡老是想:“我付出這麼多,而上司從未考慮提高我的待遇和升遷!為什麼這麼不公平?”情緒反而會因此起伏不定,痛苦不已。

 

  相反地,如果不考慮這些問題,只知道努力付出、奉獻、實踐、盡責,就像俗語所說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結果沒預期得到的東西反而得到了,而且是得來毫不費工夫。這就是菩薩精神,也是解脫的快樂。

 

  盡責任就是默默耕耘,至於會有什麼收穫,自然“老天有眼”。所謂“老天”,其實就是“因果迴圈”,如果我們付出的多,卻得到的少,就表示因緣尚未成熟,那就繼續努力吧!所謂“水到渠成”,水總是會來的,如果水還沒有來,就表示目前時機未到,那就再慢慢地挖地、開渠。如果能這樣想,得到成果時既不覺得意外,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如果沒有得到,也會知道是因緣還未成熟,而不會感到氣餒。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不為追求任何目的,只為奉獻而奉獻,這種精神本身,就能為自己帶來解脫的快樂。

 

  人類歷史上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半來自偉人們“為奉獻而奉獻”的精神,才能獲得後世對他們的歌頌和讚歎,但如果他們當初僅僅是為了自私的目的而努力,我相信他們也不會成功的。

 

  總之,只要一件事情是自己樂意做的,而且別人讓我們有機會奉獻,我們就能夠在其中得到快樂。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菩薩道的解脫之樂,一定要在解脫以後才享受得到,在還沒有解脫以前,做了多少,就能享受多少快樂。

 

  不貪著禪定之樂

 

  修習禪定的人,他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於意識都不與外界接觸,不受外境的影響、干擾。而在他們的內心世界裡,也和從前的回憶、歷史,未來的計畫、想像,以及現在的四周環境完全隔絕。此時他是全然獨立的,因為沒有任何著力點,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困擾他。因此,能得到一種不為外境所動的快樂,也就是“定樂”。

 

  定的快樂有深有淺,淺的是沒有身體的負擔,感到非常輕鬆自在;深定是連前念與後念的思想負擔也沒有了,心中一事不掛,只有一個“非常安樂”的感受,有一點類似“何處惹塵埃”的境界,無論任何東西都招惹不到他。

 

  然而,無論是淺定或深定,都還是有“自我中心”。在淺定中,雖然並沒有自我、非我的分別,但定樂的感受還在,所以還是有自我的。更深的禪定,會失去時間感、空間感,進入定中以後,感覺上才過了一彈指的時間,實際上卻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甚至過了好幾天都不自知。沒有了時間,就表示沒有雜念、妄念、夢境,頭腦裡面沒有任何境界出現,這不是昏迷,也不是死亡,而是心念不起作用。雖然心念不起作用,但是“我”還是在其中。

 

  起坐、出定以後的人,會感覺渾身上下舒暢無比,這是因為入定以後,頭腦獲得休息,身體也跟著全部休息。在那一段時間之中,身體裡所有的毛孔、細胞、經絡都是暢通無阻的,沒有緊張、壓迫感,這才是徹底的休息,而且可能比睡覺時所得到的休息還要充分。因為睡覺時,意識還在不停地活動,無法真正的休息。

 

  定樂可說是一種解放的快樂,就像生完小孩之後,分娩前昏天暗地的陣痛一下子沒有了,就會覺得快樂的不得了。當我們入定時也是如此,平時因為頭腦的負擔太重,連帶身體的神經也會受到影響,一進入定中的境界後,身心的負擔就都完全解除、消失不見,這樣的快樂誰不喜歡呢?

 

  而且,無論是定中的快樂,或是出定之後通體舒暢的快樂,都是無可比擬的。有過這種經驗的人,出定以後都會想再入定,想要不斷地繼續打坐。所以,享受過定樂的人不免會對世間感到厭倦,不再碰男、女色,也不會貪著口腹之欲。因為世間任何快樂,都比不上定中的快樂,包括官能刺激的快樂也比不上!

 

  可是,貪著定樂的人就像烏龜一樣,遇到敵人、野獸要攻擊它時,馬上就把四隻腳、一個頭、一條尾巴,統統都縮到龜殼裡去,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敵人要吃它也吃不到,只能咬到它硬硬的殼。因此,定樂實在不是最究竟的,我們修習禪定的目的只是為了進入智慧的領域,做為實踐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基礎。如果我們貪著禪定的寂靜妙樂,不願出離禪定,那就永遠不能達成學佛的目的了。

 

  最快樂的人

 

  禪定能讓我們的身心暫時放下負擔,享受完全的舒暢和放鬆。因此,追求定樂的人常常喜歡回到定中,不喜歡和塵世接觸,導致厭世的結果。他們很可能長期隱居在深山裡一直打坐,然後就在山裡坐化、死亡。

 

  然而,在定中死亡並不代表已經得到解脫。雖然他有禪定的功能和力量,可以暫時拋下色身的束縛,但如果貪愛定中的快樂,死後很可能會選擇升到禪定天,繼續住於定中。然而,經過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之後,等到定的力量消失時,他終究又會回到人間,有時甚至連人間都來不了,反而落到畜生道或其他境界裡去了。

 

  這是因為他在人世時,思想觀念不清楚,沒有做好功德、結好人緣,也沒有很大的福報,只是禪定的工夫很好。所以等到定力退失後,還是會再回到生死之中接受果報。他可能成為神,也可能成為鬼,但無論如何,都還是在輪回裡,仍然要受輪回之苦。

 

  這種厭世者的人生觀是消極的,他們沒有救度眾生的心,只知道逃避現實。殊不知凡是逃避現實的人,就像逃避自己的影子一樣,無論走到哪裡,自己的影子總會跟著跑,怎麼甩也甩不掉。因為欠別人的債還是要還,只要定力退失,一樣要回到苦的環境中再接受苦報,所以禪定並不等於解脫。

 

  在佛法的指導中,禪定只是一種過程、一種工具。如果沒有禪定的基礎,人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誘惑或刺激,再加上自己的欲望無法平息,就會製造種種惡業。有過禪定的經驗,就會知道五欲之樂並不究竟,至少能夠少做惡業,也不會心不由己,隨時可以指揮自己的心、掌握自己的行為,不受任何外境影響。我們需要以禪定工夫做為基礎,但是有了這種工夫還不夠,應該要更進一步求解脫。

 

  所謂解脫,就是沒有後顧之憂、沒有後患,而且在觀念上不以禪定的快樂為究竟,明瞭應發願行菩薩道,到人間廣度眾生,以身作則、弘揚佛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如果能做到這樣,雖然自己還在人世間和其他人在一起,可是能夠不受環境影響、誘惑,所以不會造業,同時也能夠與他人結善緣,幫助人們離苦得樂。

 

  這個觀念本身就是一種解脫,但這樣的修行並不是為了追求自我突破,或是滿足自己的成就感。行菩薩道的人,完全不考慮自己,只是不斷地努力奉獻,眾生需要什麼就奉獻什麼,他不為自己爭取什麼,也不會想要停留在任何快樂的層次或境界裡。不但自己不被他人影響,也不會擾亂他人,可以在人群之中照常生活、照常奉獻。這種人雖然還沒有徹底解脫,但已經得到解脫的快樂。

 

  行菩薩道的人因為還在滾滾塵世中做各種苦差事,所以在旁人眼中,也許會以為他活得很辛苦。其實,能夠不為自己的欲求而奉獻,就算得不到回饋也不計較,這才是最快樂的人!

 

 





主持人
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