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實修

尊貴的 卻殿仁波切 開示

地點:宜蘭開成禪寺

口譯者:潘信慧居士

日期:2010/11/06


    首先發起清淨的動機——為了利益一切如母有情能獲證佛果位,所以今天來此聽聞清淨的正法。


今天要講說的教法是道次第實修,道次第是佛陀言教的總集,因此,所有的修持心要都總攝在道次第中。「道次第」顧名思義,就是一個補特伽羅從最初開始修持,直到證得佛果位的次第;從生起希求佛果位的心,一直到證得佛果位,此一修持之路,就名為「道次第」。

「道次第」教法,無論是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或格魯派的道次第教典中,從初發心直到證得佛果位,所宣講的教法內容並無二致,只是各教派的教典各有其不同的名相安立而已,例如在格魯派名為《菩提道次第》,在噶舉派名為《解脫莊嚴寶論》等等,只是名稱不同,所宣講的內涵都是一致的。

至尊宗喀巴大師著作《菩提道次第》,這部論典是依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論》為根本來宣講的。阿底峽尊者在《菩提道燈論》中,總括了三種士夫的修行之道,宗喀巴大師則總攝阿底峽尊者所宣講的內涵,同樣也宣講下、中、上三士道。

一個還沒熟練修心的有情,尚處於很粗淺的修心方式,針對此類有情的教法,名為「下士夫之道」;對修心已能稍微熟練,針對此類有情的教法,名為「中士夫之道」;不是只為個人利益,而是希求其他一切有情都能獲得利益,心已較為寬廣,針對此類有情的教法,名為「上士夫之道」。三種士夫的修持心要,就是三主要道。就下、中士夫而言,以出離心為主要,就上士夫而言,是以菩提心為主要,出離心、菩提心加上空正見,就是三主要道。

首先講說出離心,若對三惡道生起出離心,這種想要避免墮入惡道的出離心,是下士夫的出離心;而對輪迴中所有一切安樂勝事都產生厭離的話,是中士夫的出離心;為了其他有情的利益,而希求自己能夠證得佛果位,這是菩提心,是上士夫主要所修的法類。就中士夫來講,是為了斷除輪迴根本,以空性慧斷除我執及實執。

道次第修持,首先須依止善知識,因此,先要觀修如何依止善知識之理。必須先依止善知識,而後令三慧生起,三慧是指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種。首先透過聽聞,思惟所聞之義,再數數思惟串修,依透過思惟所了悟的內涵串修而生起證量,就名為「道在心中生起」,因此,要生起種種證量的話,必須先依止善知識。

依止善知識之前,必須先尋求一位具德相的善知識,因為我們所要依止的善知識,就是要從其聽聞教法的對象,如果是一位不具格的善知識,未來我們所要修持之道,就有產生顛倒的危險,修心將有可能錯誤,所以,進入菩提道修持,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尋求一位具格的善知識。

所謂善知識的德相,在小乘、大乘及密乘上,都有其不同的德相。

如果已經尋找到一位具德上師,又該如何依止呢?依止的重點就是「如理依止」,如理依止當中,最重要的是意樂依止。意樂依止包含了修信及修敬—信心與恭敬,這非常重要。除此之外,還有財物供養、承事、如法修持的依止。當然,要發起好樂心去如理依止,最重要的是,先去思惟依止善知識的利益何在,以及不如理依止善知識又會有何虧損,這些都應有所了知。

依止善知識的利益是什麼?透過依止善知識,才能生起功德;不依止善知識,就無法生起功德。同時,如果不小心謹慎地依止,就有可能產生對佛的代表—上師,造下極為重大的罪過。依止上師能令我們生起功德,這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絕非佛陀沒說過,只是由後世的大師予以闡釋及發揚。依止上師當能生起功德,這是佛陀親口宣說,同時,佛陀也說過,所依止的上師應具足智悲等等德相,包括如何善巧教導弟子如何生起功德。所以,我們如果能夠依止到具德的上師,才能在心續中生起功德,因此,主要的就是我們所依止的上師,必須是懂得如何善巧教導弟子生起功德的上師。而應修的依師之理中,最重要的是修信。

修持道次第中的任何一項法類,都有其加行、正行及結行。加行即是加行六法,在加行六法之後,就是修正行。正行之後,將所修的善根做迴向,就是結行。

加行六法,第一是灑掃淨處,當下的動機不能因為是自己住所,所以要打掃乾淨,如果是這種動機,只會落在追求此世的利益,利益並不大。因此灑掃淨處時,心中應該想這是要迎請資糧田、三寶的處所,如果不乾淨的話就不適宜了,能以如法的心態來做,可以淨除自己的罪業,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生起歡喜心來迎請三寶。

第二是陳設三寶所依,如果平時佛堂裡就有陳設三寶,我們就先瞻仰三寶所依,例如佛像等等,如果自己心中有認定的重要上師,也可以繼而去思惟上師的恩德何其重大,以這樣的方式來陳設三寶所依,如果本身已經有陳設的話,就如此做。

接著是陳設供品,所準備的供品要儘量清淨,沒有垢穢,最重要的是不能由邪命的方式得來。供品不可結合罪惡而來,譬如透過殺生得到利潤去換取供品,這樣的供品是不清淨的供品。供養三寶是為了要讓三寶歡喜,如果以殺生換來供品,三寶不會歡喜。陳設供品時要力求莊嚴,儘量地恭敬及謹慎,因為我們是為了淨罪集資以圓滿自他的利益而供養。此外,供養的動機也不宜是為了讓別人看到自己供品擺得多麼莊嚴,為了獲得他人稱讚,如果是這樣,也只是想要獲得此世利益,不具足修行上的利益。所以,動機不應抱著為了此世利益而去擺設供品。為什麼供品不可擺設得歪歪的?因為我們自己看了也會覺得不莊嚴,有一種不堪供養的感覺,所以要儘量地擺設莊嚴。

第三是以七支坐法坐於安樂座(舒適坐墊)。接著修皈依及發心。所謂毘盧七支坐法是仿照毘盧遮那佛的坐姿,因此稱為毘盧遮那佛七支坐法。毘盧七支坐法中,第一是身要坐得正直,身正直則心的住分易生起。接著是雙足金剛跏趺坐,就是雙盤。不過有些人可能並不習慣雙盤,或者盤不起來,也可以用散坐的姿勢。密續的修持上,金剛跏趺坐是非常重要的,在座上修時,一定要金剛跏趺坐,這是密續方面的特點。

接著修皈依及發心,修皈依之前,要先觀想皈依境,關於皈依的因、皈依的體性為何,以及皈依的學處有哪些,如果以前自己的善知識曾經教導過,就要依之作思惟。修皈依的時候,要先觀想皈依境,皈依境可分為一般皈依境及上師薈供的上師資糧田。一般的皈依境,主尊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上師薈供的主尊為宗喀巴大師。在觀想成宗喀巴大師時,也應認知其體性是自己的上師,外相現為宗喀巴大師,其次觀想宗喀巴大師心間有本師釋迦牟尼佛。

觀想過皈依境之後,要向上師祈請,先思惟:自他所有一切有情,從無始輪迴以來直至今日,已經承受無量的輪迴大苦。如何遮止這樣的苦不再延續?我們繼續思惟,如果缺乏皈依的對象來救渡我,我還是必須承受輪迴諸苦,如今已值遇三寶,就有獲得救渡的機會。所以,首先生起要脫離輪迴諸苦的心,接著觀修三寶具有救渡的能力,以如此的信心和心態來唸誦皈依詞句,皈依詞句即譬如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的學處可分為遮止學處及應修學處,其中以如理持守業果最為重要。何謂如理地持守業果?就是修善斷惡。不具清淨的皈依,就不能名為佛教徒,所以皈依的部分也要如理修持。接著是發心,發心主要是為了使一切有情獲證佛果位,思惟目前我們並不具此能力,所以先發心,願自己能夠證得佛果位來救渡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都能夠獲得永恆的安樂—佛果位。如果不具這樣的菩提發心,就不名為大乘行者。

接著向資糧田祈請,之前就已經觀想資糧田了,所以接著是要觀想資糧田諸尊真的在自己前方。這時我們並不是將資糧田諸尊觀想成每一尊只是安靜地坐著或站在那哩,應該觀想資糧田中的所有上師、佛、法、僧三寶等一切聖者,彼此正在討論佛法,或正在利益眾生、放射無量光、收攝無量光,不斷的在利益眾生。不要將資糧田諸尊觀想成好似唐卡平面一般,或者只是像佛像一樣固定不動的樣子,不要這麼想,要觀想成真的是活生生的。面對資糧田,最主要的是要具有信心。

接著是七支供養,七支供養包括頂禮、供養曼達等等。除了對資糧田諸尊生起信心之外,要特別觀想資糧田諸尊對我們充滿歡喜,表情非常地慈愛,不是忿怒的神情,這部份觀想也很重要。

供曼達,平時我們用的曼達盤就這麼一個圓圓、小小的,但此處要觀想曼達盤就是真實的虛彌山和四大部洲等,真實存在著各種珍寶,各式各樣人天所有的一切殊妙,如此作意供養可獲得極大的福德。

接著對資糧田做三義祈請,即我們平常唸誦祈請加持:「唯願加持從不恭敬善知識起,乃至執著二種我相,所有一切顛倒分別悉皆消除;從恭敬善知識起,乃至通達無我真實,所有一切無顛倒心,悉皆發起,及其內外障緣悉皆寂滅。」這當中從不恭敬善知識,對善知識不具信心等等這些過失,還有兩種我執,以及粗分細分等所有一切顛倒心,但願都能滅除,種種順緣都能夠具足。作如此的三義祈請。

加行六法很重要,正行是否能做得好端賴加行是否如法,因此,我們要在這方面多用心觀修。加行六法也是過去諸大祖師的修持法類之一。

修完加行六法之後,接著觀想資糧田諸尊收攝,從外圍開始收攝,收攝到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再融入心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接著觀想本師釋迦牟尼佛降臨到我們自己的頂門上,向本師釋迦牟尼佛獻七支供養,然後向本師釋迦牟尼佛祈請,加持我們心續中能如理如量地生起依止善知識的證量,同時也要觀想本師釋迦牟尼佛承許了,答應加持我們心續中生起依止善知識的證量。對本師釋迦牟尼佛祈請的當下,也要作三義祈請,同時唸誦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心咒,祈請之後,觀想本師釋迦牟尼佛也如同我們祈請般地承諾。

    觀想上師容貌時,要以平時所見到的上師容貌來觀想。如果上師的容貌是眼歪嘴斜,身體有缺陷等等,都要照原來的容貌去觀想。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會去想那是否是上師的過失?事實上,那並非上師的過失,理由何在?無著菩薩修彌勒菩薩的成就法,修十二年才見到彌勒菩薩,但是第一次見到彌勒菩薩時,只是見到一隻身上長滿了蟲的老母狗,為什麼會這樣?我們所見到的上師具有缺陷的容貌,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的業尚未清淨的緣故,並非上師本身真的有缺陷。從另一個角度,如果上師真的有此缺陷,也不是上師的問題,是上師的一種示現。

往昔,本師釋迦牟尼佛渡化乞丐,並不會示現圓滿莊嚴的色身去渡化,因為乞丐的福德非常微薄,他們見到莊嚴色身的世尊會產生畏懼心,會想趕快逃走,所以世尊在渡化流浪漢、乞丐的時候,會示現成比這些流浪漢、乞丐更窘迫、更醜陋的色身去親近他們,他們看到世尊那樣的相貌時,會想說:「哇!他好像比我們還差。」就不會產生想要逃離的心態,世尊才渡化得了他們。以我們而言,我們本身的業不清淨,上師也只能示現出適合渡化我們的外相,如果上師示現為一個極為清淨的外相,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福緣來得到救渡,所以上師是依照我們的種種情況,示現出一個適合渡化我們的外相。所以,觀想上師容貌時,應以平時所見的上師凡庸相來作觀想。

    我們應將上師視為真佛,上師所具有的功德,就會如同佛陀具有的功德一般,絕對沒有任何差別。一定要去想上師就是佛,不要認為上師是上師,佛是佛,一定要視上師就是佛。事實上,從恩德的角度來看,上師對我們的恩德甚至是超越佛的恩德,這部分的信心一定要生起,恭敬心也一定要生起,何以上師的恩德超過佛對自己的恩德呢?往昔本師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救渡無數有情,使無數有情心續得以成熟,出離輪迴。但那時我們自己福德不足,未能得到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親自教化而出離輪迴,如今,值遇上師救渡我們,讓我們在此世有出離輪迴的機會,這是如何來的?是來自於師長的恩德,因此,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師長的恩德超過佛的恩德,對師長一定要生起清淨的信心及恭敬心。在生起信心和恭敬心之後,應該供養上師,供養有財物供養、承事供養,以及最重要的如理修持供養。

    觀修正行之後,要將善根迴向菩提,如同普賢菩薩往昔所發的大願,以及一切聖者所發的大願般作迴向。

    接著觀修暇滿難得。我們已具足暇滿人身,剛才講說依止善知識,由善知識教導我們佛法,然而真正要去修持的是我們自己,我們已具有修持的條件—暇滿人身。同樣地,在觀修暇滿義大難得的時候,也是從加行六法開始,然後觀想諸上師在自己的頭頂上,向頭頂上的諸尊上師祈請,願暇滿義大難得的證量能在心續中生起,觀想暇滿是義大且難得的,何以是義大呢?從義大的角度思惟,使自己對於暇滿義大的覺受能生起:「我如果沒能趁此人身好好修行,虛耗此人身是極其可惜的。因為是義大,所以極其珍貴,一定要好好地把握這個人身。」透過這樣的觀修,當能夠生起如此的認知。暇滿人身是極其難得的,難得的意思是往後要再次獲得是很艱難的,因此一定要把握今世的暇滿,如此義大難得的人身,好好修持。這部分的觀修,如果僅是一兩次,心力是無法提起的,一定要一再地思惟觀修,才能確實生起一定要好好珍惜此世暇滿人身的定解,如果錯過這一生,就無法再次得到這樣的良機,如此,我們才會懂得珍惜把握。

    透過觀修暇滿義大難得,讓我們生起斷除對此世的種種世俗貪著,並進一步觀修念死無常,總之,對於初業有情而言,對無常、皈依和業果的觀修都是很重要的。觀修念死無常時,同樣也先做加行六法、觀想上師在我們的頭頂上,然後向上師祈請,願心續中能生起無常的證量。首先,要思維念死無常的利益是什麼?不念死無常的過患又是什麼?如果我們對念死不在意,根本生不起對法的希求心,所以,一定要儘量地思維死亡必定到來,因為凡有生就必有死的緣故,既已生,終有面臨死亡的一天,絕不可能長活在這個世間,所以,我們要明白,此世的種種圓滿、利益,畢竟都是無法帶到來世,都是該放下的,要好好地如理地取捨業果。所謂的業,無非是黑業和白業,即善業和惡業,惡業要盡力斷除,善業要盡力修持,如法地取捨業果。剛剛講到有生必有死,死的時候除法之外,餘皆無益。唯有業會隨身,所以,在這一生中,我們一定要多做善業。進一步要思惟死無定期,想想,如果自己當下不好好修持,說不定今天晚上就得面臨死亡,如果真是這樣,我該怎麼辦?所以,一定要生起此刻當下就應修持的心。

    這樣去思維:在我們心續當中存在著很多惡業,包括對三寶沒有信心等,這麼多的惡業在自己的心續中,如果沒有懺悔淨治,未來必定會感受惡業的果報。我們心續中,真的充滿了墮惡道的因,好好思維這一點,並進而想,到底誰有能力救渡我不墮三惡道?在我的心續中,充滿了足以讓我墮惡道的因,有誰可以救渡我?我們知道那就是三寶,然後生起對三寶的皈依心。

皈依三寶之後,最主要的,就是要真正地行持皈依學處。皈依學處中,最主要的是業果,一定要如理地修持業果。而對此世的貪戀,也一定要儘量地降低和斷除。過去世及今世積聚惡業所產生的罪障,一定要透過四力懺悔來對治,這就是所謂下士夫的修持。下士夫的修持中,最主要的就是皈依和業果,我們要去思維暇滿跟念死無常,千萬不要一天到晚只忙著要去成辦這一生的衣食,不要只是忙碌這些事,而是應當好好地珍惜這個暇滿人身。事實上,此世間的外在衣食物質等等,只是為了成辦我們得以修行的條件。以往,我們大都以追逐此世利益為主,現今,應當反過來,以來世利益為主要才是,如果能做到捨棄今生,以成辦來世的利益為主,就是做到下士夫的修心了。

    中士夫的修持,最主要是思惟輪迴過患,輪迴中,除苦以外別無他者,輪迴中,任何一處都是苦性,如果能夠瞭解這一點,就能生起出離輪迴的心。觀修輪迴過患時,同樣先做加行六法,然後觀想資糧田、資糧田融入,上師能仁降臨到我們的頭頂上,都如前觀想。接著向上師能仁祈請,但願我們的心續中,能夠生起出離心,輪迴中充滿著苦性,任何一處都是唯苦而無樂。譬如平時罹患疾病,這是一種現前的苦,然而有一種苦並不是現前可察覺到的,但卻又隨時存在,隨時讓我們受苦,這種苦就是行苦。所以,我們一定要去想,不管自己今天處在輪迴當中任何一道,任何一個處所,都好似坐在針尖,一剎那都無法安住。輪迴如針尖,這是由佛陀親口宣說過的。因此,一定要對輪迴生起出離心,生起再也不要承受輪迴諸苦的心,由此,我們以無比的信心跟虔敬心,向頭頂上的上師能仁祈請,但願心續中能生起出離心,並觀想上師能仁心中放出光明,融入我們自己,加持我們,讓我們能夠快速地生起出離心。

    透過如此觀修而了知輪迴過患,一定要了知處在輪迴中,即使是我們眼中看得到的任何安樂,都是不可信賴的,在輪迴中,就如同身陷火坑一般,要生起這樣的認知,如今,我墮在輪迴中,怎樣才能出離?生起這樣的出離心,才稱為真正的出離心。

    雖然生起了想要出離輪迴過患的心,但須想到:「到底能不能出離輪迴呢?能不能從輪迴中解脫?」藉由這些思惟,去探討什麼是流轉輪迴的因?那是集諦,四聖諦中的集諦,集諦是指業和煩惱二者。業的根本是煩惱,煩惱的根本是無明我執,繼而思惟,這無明我執的心是顛倒的或非顛倒的?從而瞭解無明我執是顛倒的心識。再進而思惟證無我慧是顛倒的或非顛倒的?了知證無我慧並非顛倒的心識,而顛倒心識及非顛倒心識二者,以非顛倒的心為穩固,了知無我,觀修無我,令此心之力道趨於強大,儘量增長此心力,則能令我執的心漸趨薄弱,最後,必定能於心續中生起證無我慧,而斷除輪迴。

    從無始至今,我們一直習慣於我執,心續當中,已經被我執無明所染汙,所以,眼中所見,心中所思,都是充滿我執的染汙。事實上,一切諸法都是無自性的。例如,供養一朵花,也許我們覺得這朵花本身是從自性而有,是從花本身的方面而有,我們並不瞭解這朵花是依眾緣而生起,是緣起性,如果我們能夠多練習思維,萬法都是緣起性,都是觀待而有,如果能在內心中建立這樣的見解,就能體會到萬法自性空,以此方式數數串修,最後就能生起證無我慧的證量而遮斷輪迴。

    透過證無我慧斷除我執,證無我慧是慧學。生起慧學,必須具有能生起修持慧學、生起慧學的所依身,此所依身得透過定學及戒學才能成辦,所以,戒定慧三學,就是中士夫最主要應修的道次第法類。以上談的是中士夫修行的部分。

    透過中士道的修持可出離輪迴,然而即使出離輪迴,也僅是自己不受苦,尚未能成辦其他眾生的利益,並且也僅僅是出離輪迴,僅僅斷除煩惱障而已,尚未斷除所知障,如此,即便有利他的心,然而利他的心力還是很微弱。唯有佛陀才具足圓滿利益有情的能力,所以,為了使自己能具足利他力,一定要證得佛果位,一定要這樣思維。

    證得佛果位,必須先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持,首先觀想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的,沒有怨親的分別,觀修平等捨,進而生起慈心及悲心,慈心和悲心愈強大,利他心也會隨之強大,如此修持,最後必定能生起為利有情願成佛的真正菩提心。即使僅是生起菩提心,其所積聚的福德就很強大了,足以堪為人天所供養。不過,究竟證得佛果位,並非僅生起菩提心就足夠,而是要踏實地行持菩薩六度萬行。此部份的觀修,方式如前,先作加行六法,然後觀想上師能仁降臨我們的頭頂上,向上師能仁祈請,但願能生起菩提心。

    以上已講說三士道的修持次第。透過以上所講說的修持方式,如果俱有的強大的心力,則應進一步趣入密法的修持,如此,就整個圓滿的修持了佛陀的教法,如果不俱心力修持密乘教法,就將前面所說三士道的修持內容,儘量增廣、提升。

    今天講說道次第,此中含括了一個補特伽羅在佛法上修持的種種心要,而在今天的講說跟聽聞教法中,我們積聚了無量福德,應當將此善根迴向給自他一切有情,無餘地都能在心續中生起一切種智,成就佛果位。




問題:請教仁波切昨天開示的淨土法門,在漢系的淨土宗修持方式跟藏傳的修頗瓦法是否相同?基本上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往生淨土?


開示:譬如某個人已經往生或即將往生,有個人在此人身旁為他修破瓦法,仁波切以這個角度來回答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頗瓦法可說是一種強力接引,如果修法的人確實具有道行證量,被修破瓦法的人也對頗瓦法及修頗瓦法的人有信心,就能讓這位已經往生或臨終的有情往生極樂淨土。不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因,是要自己去積聚的,如果生前有積聚其因,可是臨終時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往生淨土的話,身旁若有人為自己修頗瓦法,就會比較容易往生極樂淨土。剛剛有問題提到如果行者自己修破瓦法,這和自己念佛求往生的方式,二者有何不同?仁波切說修頗瓦法最主要的,是氣脈的能力要呈現出來,這樣子修頗瓦法才有用,也許有些人平日有修頗瓦法,但臨終時,自己卻無力觀修,此時,就可以靠身旁有人替他修頗瓦,當然此臨終者仍須具備對破瓦法有信心,並對為他修破瓦法的人有信心,而為此臨終者修破瓦法的人,也必須具有破瓦法的證量。仁波切提到,一個行者如果是透過念佛、觀修菩提心、憶念淨土種種莊嚴的方式來生淨土,這種方法不具危險性,而修頗瓦法,修持得好的話,是可以依此往生極樂世界,但此世的壽命也會縮短,如果說修頗瓦法有其缺點,是就這個角度而言的。當然,修頗瓦法有其益處,有何益處呢?即便自己沒能修成,也可透過他力修破瓦法而往生淨土,此即所謂「無修之成佛」,甚至自己沒修頗瓦法,只要對頗瓦法及為自己修頗瓦法的人具足信心,也能依此往生極樂淨土。這有個比喻,就好像箭在弦上,弓手力氣大的話,就能把箭射得很遠。如果單修頗瓦法的話,確實有縮短壽命的危險,因此,一般修頗瓦法的人,都會兼修長壽法。


               迴向。圓滿。





主持人
卻殿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