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07/19 NPO  編輯部 報導

齊邦媛從遼河漂到台灣 匯成「巨流河」
八十五歲的齊邦媛,昨天發表二十五萬字自傳「巨流河」。
記者游順然/攝影

齊邦媛拿起自傳「巨流河」, 要我們看清楚封面-漫天烽火下,布滿炸得千瘡百孔的房屋。這是她十三歲時,遭日軍轟炸的重慶,「我在那場戰爭中長大成人,心靈刻滿彈痕!」

八十五歲的齊邦媛,昨天發表二十五萬字自傳「巨流河」。發表會上,白先勇、黃春明、簡媜、陳芳明、蔣勳、席慕蓉、隱地等名家齊聚。自稱「心靈刻滿彈痕」的齊邦媛,卻是他們心中可愛的「齊老師」。白先勇形容她「是台灣文壇的保護天使」,黃春明則說她「像母親般呵護台灣文學」。

齊邦媛生於遼寧鐵嶺縣。「巨流河」即遼河、齊邦媛的「母親之河」;然而它也是齊邦媛之父齊世英,參加郭松齡兵敗的傷心地。巨流河之役後,齊家展開近百年的逃亡,從東北逃到重慶、江南,「我光小學就換了七所!」廿三歲那年,齊邦媛握著單程車票來到台灣。

自稱「終身在漂流中度過」的齊邦媛,卻為台灣文學打造了溫暖的家。她主持中華民國筆會季刊、主編中國現代文學選集英文版。包括黃春明、白先勇、楊牧、蔣勳、林懷民、陳芳明…都因受到她的提攜照顧,堅定地走上文學這條路。

「我一生就做文學這件事!」齊邦媛說,她也不明白為什麼會對文學如此熱情。這或許是因為她在缺乏尊嚴的流亡生活中,許願「人能世世代代優雅地活著」,而文學正擁有這樣的力量

如今「巨流河」成了齊邦媛人生的隱喻。「這是關於兩代人從巨流河落到啞口海的故事!」她說,啞口海是台灣南端一泓灣流,「據說洶湧海浪衝擊到此,聲消煙滅」。她決定重現這些海浪的怒吼。

八十一歲那年,齊邦媛隱居桃園山上,在作家簡媜、李惠綿、單德興的協助下,將中研院為她做的口述歷史改寫成「巨流河」。齊邦媛說,她想藉此書「給老人一個好榜樣」,證明「在這個年紀,還能優雅地運用每一天!」

※延伸閱讀》
‧周末書房/一出手,山河震動

【2009/07/18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