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07/18 NPO  編輯部 報導

《讓天賦自由》

  • 2009-07-15
  • 作者/肯˙羅賓森(Ken Robinson)、盧˙亞若尼卡(Lou Aronica)

《讓天賦自由》封面。(天下文化)

 

年以前,我聽到一個很棒的故事,之後也很喜歡轉述。有個小學老師正與一群六歲的孩子上繪畫課,坐在教室後面的一個小女生平常上課很少專心,在繪畫課上倒是相反。持續二十分鐘之久,小女生定定坐著,雙手圈著畫紙,完全沈浸於自己的創作。老師十分驚奇,最後也開口問小女生畫些什麼。她頭也沒抬就說:「我畫的是上帝。」老師聞言訝異地說:「可是沒人知道上帝的長像呀!」

小女生說:「他們等一下就知道了。」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令人想起年幼時期在自己的想像世界裡,我們具有多麼奇妙的自信心,但多數人長大之後便遺失了這樣的自信。你如果問一年級的學生,誰覺得自己有創意,他們全都會舉起手來。你問的若是大學高年級生,則多半的人都不會舉手。我全心相信每個人都具有無限潛能,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量,但年紀愈長,反而愈加遠離了這些潛能。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教育」正是主要原因之一,許多人因而不曾與自己的天賦接軌,故也無從得知自己其實能創造多高的成就。

就此而言,這些人並不認識自己。

我經常往返各處,與世界各地的人合作,對象包含教育機構、企業,以及非營利組織。所到之處都能看到許多學生嘗試規劃未來,卻不知從何做起。我發現憂心的家長試圖幫助孩子,卻反而讓孩子更加遠離他們真正的天賦。這是因為家長有預設立場,認為孩子必須遵循傳統路線才能追求成功。我也發現許多雇主想盡辦法,希望瞭解員工有哪些多元的才幹,以便盡量善加利用。這一路走來,我看過不知多少人從未真正瞭解自己獨特的天賦與熱情所在。他們不喜歡目前的工作,卻也不知道做什麼工作才能帶來成就感。

就另一方面而言,我也看到各種領域的成功人士,他們對工作懷抱熱情,也對自己的選擇毫無懷疑。我相信他們的故事都蘊藏了重要意涵,可以讓我們瞭解人類的潛能與自我實現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曾在全世界各種場合演講,發現這種故事的說服力最高,能夠令人意識到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人生、孩子的教育,以及各種組織的運作。

本書包含各式各樣的故事,分別描述了相去甚遠的個人是如何開展他們的創意人生。其中許多人特別為本書接受專訪,訴說他們最初如何認識到自己特出的天賦,又是如何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而締造成功的生涯。特別吸引我注意的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多半不曾遵循傳統道路,生涯中充滿曲折、反轉,與意外。這些受訪者都表示,過去並不曾如此剖析訪談內容所揭露的理念與經驗:真正認識了自己的那一刻;揮灑天賦的過程;家人、朋友、老師給予的鼓勵或阻力;面對重重障礙時,還能堅持下去的憑藉。

他們的故事並非童話,這些人都過著充滿重重挑戰的生活,他們的人生旅程並非輕鬆的坦途,也都同樣經歷過低潮與高潮,沒有一個人擁有「完美」的生命,但卻也經常在某些時刻體驗到近乎完美的境界。他們的故事十分精彩。

不過,這本書並非為他們而寫,是為了你。

我寫書的目標是展現更豐富的人類才能與創造力,同時指出,我們若能與自身獨特的天賦與熱情接軌,將可帶來多大的正面意義。本書探討對生命具有重大意義的議題,針對的不只是你的生命,還有你的孩子、學生、工作伙伴的生命。我採用「天命」二字,指稱「喜歡做的事」與「擅長做的事」能夠相互結合的境界。我深信每個人都有必要找到天命歸屬,不單是為了讓你獲得成就感,更是為了讓人類社群與組織能夠在不斷演進的世界中永續發展。

當今的世界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進行演變,面對未來,我們必須以破除舊習的態度,重新認識人類潛能,才有可能因應新時代的生存環境。我們必須重新理解開發人類天賦的重要性,並體認到每個人展現天賦的方式都可能不同。我們必須創造環境,包含學校、職場、政府,讓所有人都能獲得啟發,活出創意人生。我們必須確保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發揮所長,以自己的方式發現天命所在。

 





主持人
肯˙羅賓森(Ken Robinson)、盧˙亞若尼卡(Lou Aro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