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7/17 NPO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笠詩社 解嚴後詩選問世 2009-7-16
|
笠詩社會員齊聚台灣文學館,館長鄭邦鎮(前排左五)與會員留影歷史鏡頭。(記者洪瑞琴攝) |
|
笠詩社發表「重生的音符」新書。(記者洪瑞琴攝) |
重生的音符─見證台灣文學創作活力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創刊45年的笠詩刊,是國內出刊不曾脫期的唯一詩社團體,昨日齊聚台灣文學館,發表解嚴後笠詩選新書「重生的音符」,共同見證台灣文學的創作活力。
1987年台灣解嚴,是台灣社會與文化演化重要分水嶺;笠詩社,籌劃1年多,彙集4個年代、30多位笠詩人在解嚴後的詩選作品300餘首、厚達600多頁,特別選在昨天「解嚴日」7月15日發表,格外有意義。 社長江自得表示,支撐笠詩人努力不懈出刊因素,除了對詩懷抱宗教般熱忱外,笠詩人心中強烈的台灣意識及反殖民意識也是重要推手,未來無論任何主題、創作理論都可切入,唯一要堅持的是,站在「以台灣為中心」的基礎上。
創辦人之一的陳千武,是台灣詩壇跨語文的重要詩人;他回述感歎早年台灣文學「慘」況,韓國學者金尚浩、日本學者崗崎郁子初來台進修碩博士時,當時論試的考官竟直接了當說台灣沒有文學,不用研究了,被排斥漠視程度可見一斑,走過蓽路藍縷,台灣主體精神更當珍惜悍衛。
國內最年輕院長的成大文學院長陳昌明指出,台灣四大詩社老成淍零,笠詩社是當時最被打壓,卻形成最強勁力量的詩集團,詩脈世代連貫,成長歷程為台灣文學作最佳見證。
笠詩社從創辦12位笠詩人,迄今仍有60多位成員,最盛期達80餘位,包括曾貴海、施懿琳、阮美慧等與會前輩與學者分享台灣詩選文學之外,也認為台灣詩文如何與網路新世代的生活經驗結合,值得關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