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濟學
作者:佩尤托
時間:2009-02-14 :《法音》
  編輯部  日期2009/03/03 08:28 NPO  報導

   
 
 

 世界佛教論壇2009/3/28-4/1中國無錫與台灣台北舉行

   佛陀有關善與惡的教導可以成為幫助我們進行此類主體的道德選擇的指南。不過正因為這種道德選擇具有主觀性,我們不能忘記這種選擇不可避免地發生在那個按照原因與條件的客觀原則而運作的世界之外。我們的倫理學以及從我們的倫理學自然引出的行為,構成了決定我們是誰的那些原因和條件,也構成了我們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的性質以及我們環境的狀況。 

    佛祖教導中的一個最深刻的教誨是這樣一種真理:內在的主觀價值是同外在的客觀現實直接聯繫在一起的。這一精微的認識潛存在所有的倫理問題的核心之中,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只是粗略地知道他們的內在價值如何制約著外在現實。在物理世界中觀察原因與結果的規律是容易的:熟蘋果掉下樹來,溪水流下山崗;但是當人們轉而將自身作為從宇宙中分離出來的個體加以思考時,卻看不到同樣的因果規律適用於內在的主觀價值,諸如思想和道德態度。由於倫理學是“主觀的”,人們就以為它與“客觀”現實並無聯繫。 

 blog.ifeng.com  

按照佛陀的觀點,倫理正是在內在現實與外在現實之間架設橋梁的。與因果規律相符合,道德以“主觀的”原因的面目而運作,無形之中構成了“客觀的”條件。舉個例子來看的話,這一點就清楚了:道德問題總是以如下方式提出:“我的思想、言論和行為是有助於還是有害於我,以及我周圍的他人呢?”實際上,我們依賴於倫理來調節我們主觀現實的不完整的慾望:憤怒、貪婪、仇恨。我們思想的性質雖然是內在的,卻不斷制約著我們的言論和行為的方式。我們的道德雖是主觀的,卻決定著我們在外在的、客觀的世界中之生活方式。 

    道德如何制約經濟學 

    可以肯定,倫理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差異並不難辨識。對於任何一种經濟問題,我們既可以從全然的經濟觀點去考察,也可以從全然的倫理學的觀點去看。比如,你正在閱讀這本書。從倫理的觀點看,你的閱讀是一件好的行為,你被求知的慾望所驅動。這是一個道德判斷。從經濟的觀點看,情況就不同了:這本書可以看作是沒有利潤的原材料浪費。可見同樣的情況可以從不同方式去理解。 

    然而,兩種觀點卻又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一方面是現代經濟思維對於像倫理學這樣的主觀價值的拒絕,另一方面倫理學在經濟事務方面的影響又清晰可見。如果某一個社區不安全——那裏竊賊群聚,暴力橫行,道路也事故頻發,那麼顯而易見的后果是:商人不會去那裏投資,旅遊者不去那裏觀光,經濟因而受到牽連。反過來說,如果該社區的市民遵紀守法,自覺維護社區的安全與清潔,那麼必然會大大增加那裏的商業機會,市政部門也無須在維持秩序與治安方面過多投入了。 

    不道德的商業活動會直接導致經濟上的后果。假如商人在食品生產中試圖用不合標準的成分以求增加利潤,比如在兒童食用的糖果中添入服裝顏料以增加色彩,在橙汁中加入化學製劑,給肉丸子中加入硼酸(所有這些都是泰國近年來所發生的),消費者的健康就因而受到損害。這些偽劣商品的受害者要付出額外的醫療費用,政府也要花錢雇警探去調查和懲治肇事者。更加長遠的影響還有,受害者因身體狀況不佳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導致生產的下降。在國際市場方面,那些以次充好的非法經營者所冒的風險是失去顧客的信任,以致失去海外市場,他們從那些市場中獲取外匯的可能性也就大打折扣。 

    道德品性同樣對工業生產發揮著作用。如果工人們樂於工作而且勤奮進取,產量就會增高。反過來說,如果他們不忠於職守,沮喪或者懶散,這就會對產品的品質和生產的數量產生負面的影響。 

    進入消費領域來看,如果某一社會中的消費者崇尚奢華的價值觀,那麼他們就寧願追求那些華而不實的產品,而不喜歡品質上乘而外表樸素的產品。在另外一種崇尚務實精神的社會里,社會的價值觀並不傾向於奢華和虛浮,消費者會按照實用性來選擇他們的商品。顯而易見,在這兩種不同社會中的商品消費將會導致不同的社會和經濟效果。

 廣告可以刺激經濟活動,但是往往付出的道德代價過高。廣告註定要追求流行的價值:廣告製作者追蹤大眾的渴望、偏見和欲求以便製作出與之相適應的廣告節目。廣告還利用社會心理學,為了經濟的目的而操縱大眾的價值觀念。由於其對大眾心靈的巨大影響,廣告具有相當的倫理意義。廣告的數量可以引起物質主義的高漲,而不合適的形象或資訊則會傷害公眾的道德水準。絕大多數的廣告都向公眾灌輸著一種對自私自利的偏好,它們讓我們成為完美的消費者,除了盡情消費現代工業的各種產品之外,不再有更高的生命追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被塑造成了一批“饑餓的鬼魂”,為了滿足永不消失的熱望而追逐不停。而社會也就變成了利害衝突和物欲橫流的場所。 

 

 

    更有甚者,廣告增加了產品本身的價格,這樣一來,人們就得付出不必要的費用去購買不必要的東西。還有更多的奢侈和浪費:商品僅僅使用了較短時間就需更換,儘管它們的性狀還是良好的。廣告還迎合人們要求炫耀其擁有物,以此作為獲取社會地位之手段的心理。一旦品牌和派頭成為主要的標準,人們便盲目地花費不必要的錢去追逐昂貴的商品。在極端的情形中,人們受到追逐時尚的需要之驅動,幾乎喪失了自主性,他們不能等待片刻,省下錢去追求最新的流行物,他們只知道用信用卡付帳。花費大於收入的現狀將會導致惡性迴圈。一種更新潮的模式或時尚已被播下了種子,人們為了追新而日益陷入債務之中。在這種方式中,不道德的廣告會引誘人們走向財務危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今日社會有了“資訊技術”的大量的應用機會,而這些技術卻多半用於產生“誤導資訊”或製造新的迷惑。 

    在政治層面上,有關廣告管理的決策有待於制定和完善,是不是應該有某種調控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該是怎樣的調控呢?人們如何才能在道德關懷和經濟利益之間求得恰當的平衡呢?這就涉及到教育。應該找到教育人們認識廣告運作和影響的有效方式,同時讓人明白廣告的可信程度有多少。良好的教育應該尋求讓人更加理智地做出購物決定。以上關於廣告的問題顯示出在社會中的行為應如何從多種觀點去考察,而這些不同觀點又是相互聯繫的。 

    採取一種更寬廣的視野,問題也可以被視為如下的情形,那就是自由市場體系本身歸根結底還是建立在起碼的道德基準之上的。自由市場體系的自由在不正當競爭中會喪失殆盡;通過影響來實現壟斷便是常見的例子,雇傭殺手去行刺競爭對手則屬於極端的例子。以暴力手段消除對手,這等於宣告了自由市場體系的終結,儘管在經濟學教科書中不會提到此種方式。 

    從倫理的意義上說,經濟活動必須按照不傷害個人、社會與自然環境的方式展開。換句話說,經濟活動不應該對自身造成損害或對社會造成動蕩,而是應當加強這些領域中的良好秩序。如果將倫理價值作為重要因素運用到經濟分析中去,那麼可以說一頓便宜而營養充實的餐飯當然要比一瓶威士忌更富有價值。 

    於是,由佛教所啟發的經濟學將努力去發現和接受一切事物的真理。它會帶來一種觀照倫理問題的更寬廣也更複雜的眼光。一旦倫理學被當作一種合法的關注對象而得到接受,道德的問題也就成為在整個因果過程中要加以研究的因素了。不過假如我們不考慮倫理方面的因素,經濟學就無法推進對整個因果過程的理解,因為倫理學在其中構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人說現代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中最具有科學性的。事實上,經濟學家們只考慮到可測量的數量方面的因素,就對他們的科學方法感到驕傲。有些人甚至認為經濟學純粹是數字的科學,用數學公式就足夠了。在其追逐科學性的努力中,經濟學忽視一切不可量化的、抽象的價值。 

    現代經濟學家把經濟活動看成是與人類其他活動毫不相干的,他們陷入了工業化時代的狹隘的專業本位之中。經濟學家以專門家自居試圖在考察人類活動時排除所有的非經濟因素,只是集中于一種單一的視點,那就是他們本專業的視點。 

    近些年來,對經濟學的批評甚至蔓延到經濟學家的陣營內部,他們對此種“客觀”立場提出質疑,並認為經濟學是所有社會科學中最受價值影響的學科。可以這樣發問:經濟學怎麼可能與價值無關呢?實際上,價值是植根在人類心靈之中的。經濟的過程始於需求,繼續發展于選擇,終結于滿足,所有這些環節都是心靈的功能。就這樣,抽象的價值與經濟過程的開端、中繼和結尾相伴始終,經濟學家要想脫離價值是不可能的。當然,也有許多經濟學家避免關注任何價值問題、倫理問題或精神品格,他們不顧如下事實:這些方面都與經濟息息相關。正是由於經濟學者缺少倫理學的訓練,忽略精神價值和人類慾望的重要作用,這就成了他們的主要弱點,使他們無法解決他們本應該解決的問題。

    如果世界想要從過分消費和過量生產的蹂躪中獲得拯救,經濟學家必須學會理解倫理學對於他們領域的重要性。正像他們應該學習生態學一樣,他們也應該學習倫理學,弄清人類慾望的本質,獲得全盤的透徹的了解。而這裡恰恰是佛教所能給予極大幫助的一個領域。 

 

(責任編輯:顏玉科)


 

從經濟學視角看佛教叢林制度
作者:楊春蕾
發佈時間:2009-02-13 :《管理科學文摘》

 

  佛教的叢林制度對大多數經濟研究者來說是個陌生的領域。作者嘗試用經濟學的視角對佛教的叢林制度進行解讀,以期能夠取其可取之處,讓先哲的智慧為現代經濟管理服務。本文從百丈懷海禪師對禪宗的改制看到制度創新之光;從佛教對精神層面的注重看到文化建設的力量;從叢林制度的福利保障體系看到其對現代經濟社會的借鑒意義;從寺院科學實用、與時俱進的財政收支管理手段看到先哲的智慧;從寺院的規模看到其與現代人事及人力資源管理的異曲同工之處。 

  一、百丈改制與制度創新 

  自魏、晉以后,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信仰佛教的出家僧眾還保有印度當時佛教僧眾的形態,不事生產,以乞食自修的方式生活。這種生活方式,不但不受以農立國、以勤儉持家的社會風氣所歡迎,甚至,引起知識分子與朝野的反感。到了盛唐之際,禪宗馬祖道一禪師與百丈懷海禪師,不顧原來印度佛教的規範與戒律,依然決然建立中國式的禪門叢林制度,集體生產、集體從事農耕,以同修互助的團體生活方式,開創禪宗寺院的規模,致使佛教各宗派與佛學,在中國的文化與曆史上,永遠植下深厚的根基。 

  但在當時,一般人都罵他是破戒比丘,只因大家抵死執著印度原始佛教的戒律,認為出家為僧,便不應該耕種謀生。站在我們韆鞦后世的立場看,如果他當時依然不改制,還讓僧眾們保持印度原來的乞食制度,佛教不知道能不能夠流傳到現在。 

  眾所週知,制度一旦形成,即具有穩定性。社會是複雜多變的,而制度的變動卻不靈活,於是社會變革的需要和相對穩定的制度之間產生矛盾。當社會要變革,要發展時,必須先對已有的制度進行改革。改革帶來的好處便是預期收益。而對原先均衡制度打破帶來的不穩定以及種種衝擊便是預期成本。用成本——收益分析,當預期收益超過預期成本時,制度創新便成為必然需要了。 

  我們現在的經濟社會,處於轉型時期,正和當年的佛教一樣,面臨制度創新的挑戰。不創新無以適應日新月異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經濟社會既然已經發生了改變,制度的改變就要跟上。否則,死守著早已不適應現狀的條條框框,經濟個體恐怕很難生存。我們現代的經濟社會需要像百丈懷海禪師那樣有智慧的“破戒比丘”,進行制度創新,從而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促使不斷創造新的知識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及社會財富源源不斷的涌現,最終推動經濟社會的進步。 

  二、宗教信仰與文化建設 

  叢林制度之所以能夠普及並且流傳,叢林規範功不可沒。叢林僧眾認為信仰平等,言行受律。他們有宗教的信仰,自發的因果分明的觀念,這些都已經不需要外加的法律管制,各人由內心的自凈其意,發為規矩,便是最高自治的原理。如果講到一個真善美的社會風範,恐怕只有求之於叢林制度了。叢林制度在教導以外,再沒有刑責可行,假使沒有最高道德作為依持,要想求其安然垂范達千餘年之久,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再者,一個佛教徒可以把自己僅有錢捐給寺院為佛貼金,一個儒教徒可以為仁義而撒血,他們的道德是以其信仰的哲學為基礎的,我們自然無法讓人人去信仰宗教,但是對於具體的企業而言,卻可以在小範圍內培養企業文化,以期形成特定的精神氛圍,去引導員工自覺守紀,認真工作,從而創造更多的企業財富, 

  一個具有良好企業文化的企業,在與外界的交往中會帶有明顯企業特色,有自己的道德標準、價值取向、凝聚力,員工也會因良好的企業氛圍而更熱愛自己的工作,良性迴圈。並且可以對外界產生輻射作用。尤其對現階段處於由人治向法治轉換過程中的國內公司,康的企業文化將能削弱甚至取代個人影響力在企業中的過分存在,為企業的平穩發展創造條件。 

  甚之,縱觀那些被稱為典範的中外企業大家,他們所主張和崇尚的文化理念,無不具有相似的共同準則:誠實守信、無妄有為、量己責下,居上者賢、大愛至尊,這些,正恰巧暗合了叢林文化中的許多理念。 

  三、叢林體系與福利保障 

  叢林實施身份平等、集團生活,勞役平等,福利經濟。出家的僧眾平日于專心一志修行求證佛法之外,每有勞作,便由僧值師宣佈,無論上下,都須一致參加勞動。寺院滿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要。

  現代叢林的福利制度也與時俱進,日趨完善。以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為例,普陀山除叢林體制通常擁有的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福利保障之外,還有自己的敬老院。在普陀山出家滿20年,並且年滿70歲,為寺院做出貢獻的僧人可以入住。並且,關於養老基金建設的諸多事項也已提上日程。 

  寺院維持生命生活的經濟制度,早已做到福利的要求,所以出家僧眾們只要管自己的身心休養,其餘的一切就都可以放下了,僧人也是人,生活在現實世界當中,只有脫離了物質的束縛才能夠完全的修心養性。如果出家人為著生計,為著養老而發愁,怎能夠指望他們潛心佛學呢。 

  我們現在的管理者也許可以借鑒一下,如果能為自己的員工提供完善而人性的福利保障,那麼員工不專心工作被解雇或者想跳槽的機會成本就會大大增加,良好的福利保障是激勵員工的一項人道措施,可以增強員工的歸屬感, 

    如果企業能夠對每個員工,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險,諸如疾病、災害、老年、生育、死亡,以及鰥、寡、孤、獨、殘疾人都給與安全保障,那麼,這樣的企業必將吸引大量的人才。當然,這樣做必將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援,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夠承擔,對曆史不久的中小企業而言可能更是吃力。但是,我們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一項一項地進行,提升自己的企業魅力。

 

關於經濟危機中的佛教作用
------既供佛腳急來抱猶化好雨潤物生
作者:周齊
時間:2009-02-09 :世界佛教論壇網

 

    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又來了,只要生活跟當今經濟活動有關的人類社會,就不可能有倖免。如果剝去那些直接導引事件,就會發現,其實這是條古老的因果鏈條,每當人類犯類似的錯誤,就會自己把脖子伸進這條鎖鏈里。這條鎖鏈變換著花樣,但本質卻是亙古未變,那就是人類自己的各種貪婪慾望紐結成的絞索。因而自古至今人們一直在尋求對治的辦法,各種思想學說,尤其宗教,都有很多理論被作為人類自我約束的原則或信條。

    佛教的產生和普及,很大因素就是由於它對治人之貪慾,在這個意義上說佛教是個禁欲的宗教並不為過。不過,釋迦牟尼被尊為佛,並不是由於消極禁欲而成就,而是由於積極自覺的覺悟,覺悟了導致諸苦的因由,還提供了一種解脫途徑。所以,釋迦牟尼佛否定苦行,否定消極的逃避,提倡積極修行以求覺悟而得解脫的宗教路線。后來的古聖先賢在禁戒貪嗔癡和完善解脫路徑方面又有很多發揮。中國古來認同以佛治心的說法,是有其道理的。所以,對於一些能夠親近佛教的人而言,其教義中會有很多資源可以成為消解慾望積聚的助緣,也就有可能化解由於慾望導致的諸多心病。宗教的社會作用複雜,不同的條件下好壞效果都可能產生,更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萬能藥。不過如佛教等曆經千百年積澱和曆史選擇的古老宗教,能夠成為世界性宗教,成為有極大普世性價值的宗教,都有消解社會緊張度的一方面作用。在這樣的時期,法師們可能就要多辛勞一些,多做一些相關教義的宣講,多做一些能引發良性因果迴圈的活動,或許就能多一些機會幫助到有需求的人。佛教寺院也更需要努力樹立為一方凈土,不僅讓急來抱佛腳者有歸宿感,也讓更多的人能被佛教的價值吸引,讓千百年無數大德所積聚的思想智慧精華,福澤到有緣親近到佛教的人。


 

世界佛教論壇 -  - [ 轉為繁體網頁 ]





主持人
世界佛教論壇網 、佩尤托、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