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4/02 04:27:3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4/02 04:25:49   編輯部 報導

 

空·大自在的微笑·第一次第無我禪修

 

竹清嘉措仁波切

 

所謂無我禪修,
即是為了淨除所有輪回的根源、
煩惱的根本、痛苦的根源,
以及一切我們認為
[我]、[我的]、[我想]、[我要]的
我執概念的一種禪修。

觀修無我,是所有三乘法教,共同的修持方法,所以我們以它作為第一個禪修次第。

在佛教傳統中,我們就僅僅在世俗層次上設定有一個[自我],來當作過去世與未來世的一個基礎,也就是因果和業力的基礎。例如,需要有一個所謂的[自我],由過去世投胎到這一世,並且死後再投胎到下一世,或者有一個[自我],來嘗受過去的累積的因果和業力。(譯注:因此這個自我是世俗諦的設定,而本書的重點完全是在探討勝義諦。)
這個經驗的主角[自我],僅僅是在相對和習慣層次上的設定,它只是一種顯相罷了。

也許有人會問,到底是什麼東西,由過去世投胎到這一世;死後又是什麼,投胎到下一世呢?並且當業力累積成熟時,又是誰在嘗受那個果報呢?
我們必須如此回答:在習慣或相對層次上,是有個[自我],具有著本然的無明,因此經歷了生生世世的輪回,累積了業力,也遭受到所謂的果報。

然而,當我們進一步地分析,並且運用智慧,了悟到無我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究竟的層次上,[自我]是不存在的。

在佛教傳統裏所否定的[自我],是泛指單一存在的[絕對]的我——梵我]與[俱生我]。
梵我,是某些哲學系統所主張的[絕對存在的自我]。例如,印度教裏的阿特曼,它具有永恆、單一不可分化和獨立的特質,也就是,它並不依賴任何的因緣條件,就能存在。
俱生我,指的是不依靠任何宗教或哲學傳統的[自我],它是一個我執的參考主體,也就是[我]或[我的],及[我想]或[我要]等等的想法。如果我們來分析這種[自我],會發覺到它並沒有真實的存在,而諸如此類的想法,只不過是個無明妄念罷了。

何謂勝義?何謂世俗?
任何事物的顯現,我們都稱為[世俗],那並不是指事物的真實本性,而只是在指它們
顯現的樣子。
[勝義]指的就是超越世俗,是指事物的真實面貌,也就是它們的[真實本性]。
所謂的[真實]指的又是什麼呢?它的意思是,超越任何迷惑與不實。例如世俗上種種的示現,都是迷惑與不實的。
[真實]就是超越這[世俗]的狀態,所以一般來說,[真實]與[勝義]是同樣的。

為什麼[自我]這個個體,沒有真實的存在呢?
[自我]這個個體,是由五蘊聚合而成,五蘊之首[色蘊],指的是色身,而其他四蘊指的是心識。(譯注:五蘊的蘊,是聚焦、累積的意思。[色]即物質、色身;[受]即感受;[想]即想法、念頭;[行]即內心意識行為;[識]即判斷、分別。)
所以五蘊就形成[我執]的主體,它們是:
色蘊
受蘊
想蘊
行蘊
識蘊


如何分析

為何五蘊不是[自我]?
如果五蘊中的任何一個都是[自我],那麼我們有五種集蘊,就應該有五個[自我]。
我們如果運用邏輯方式來分析,會發現不僅個別集蘊不是[自我],同時五蘊的總聚合,也無法成為[自我],因為它們的聚合,並非真實的存在著。
在相對上,每個集蘊之間似乎有某種關聯性,但是當我們運用邏輯分析時,發現每個單一集蘊都是分開的,它們彼此之間並沒有聯結一起,所以並沒有真實存在的聚合體。因此五蘊的總聚合體,不可能成為一個真實存在的[自我]的基礎。

為了瞭解任何一個單一集蘊,都不是[自我],因此我們首先應該分析,為何我們將[五蘊]當成自我?
當疾病入侵身體時,我們會想[我生病了];當頭痛時,我們會想[我感覺不舒服]。首先我們把[身體]當成自我,後來把[頭]當成自我。這意思是說,我們運用[認為有自我]的這個想法,將身體當成[自我],也將頭當成[自我]。
當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和財富,或者很快樂時,我們會想[我是富有的]、[我是幸福的],在此我們又將[身體]當成[自我]。
當我們有精神苦惱時,就會認為[我很不快樂],此時我們將[內心意識]當成[自我]。
當我們的心情輕鬆愉悅時,會想[我很快樂];當我們有如此想法時,又再次將[內心意識]當成[自我]。

從這些例子可以瞭解,有時我們將[身體]當成[自我],而有時我們又將[內心意識]當成[自我]。


色蘊

為何身體不是[自我]?
分析為何身體不是[自我]時,要建立極堅定的確信——身體不是[自我],如果我們還在懷疑身體還是[自我]的話,就表示還未確信,那就必須一次又一次的檢查和建立,直到不需要用理性解析就可以確定的地步;我們要不斷去觀察,我們是如何把身體當成[自我]
例如有時我們覺得很懶散、不舒服或身體很沉重不想動,這些只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我們把身體當成了[自我],應該這樣去檢驗。

我們經常改變[自我]的焦點。頭痛時,我們認為頭是我,頭痛消失變成牙痛時,我們又認為牙齒是我。因此身體哪一部份有痛時,我們就立刻把[自我]轉到那個地方。這顯示我們的觀念是迷惑且錯誤的,因為對於[自我]這個概念是飄來飄去、不固定的。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解說,為何身體不是[自我]。他說:牙齒、頭髮、甚至於指甲等,都沒有[自我]的本質或[自我]的特性,因此它們都不是[自我]。如果它們都是[自我],那麼我們就會有許許多多個[自我]。

牙齒等等都不可能是[自我],其實這是很容易理解的。相同的,頭、手、腳四肢等,或它們之中更小的組織部位,任何一個也都不是[自我]。如果每一部位都可稱為[自我],那麼身體有多少個組織部位,我們就會有多少個[自我]。而這是個錯誤的觀點,所以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可能是[自我]。

同樣地,將身體所有部位都聚集在一起,也不可能成為[自我]。因為,如果這樣的聚集就是[自我],那麼當一個人失去腿或手,就應該失去[自我]或[自我的一部份]。然而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縱使一個人沒有腿或手,但仍然會有[我執]。所以僅只是將四肢聚集起來,也不是[自我]。
同樣地,身體中的血、肉、皮膚等等,也都不是[自我]。它們的邏輯推理都是相同的。
同理,體內所有的器官和部位、心臟、腸子等等,任何一個也都不是[自我],並且縱使將它們聚集起來,也不是[自我]。

假使我們對身體進行分析,一直分析到原子,甚至分析到令人無法理解的最微小粒子,我們會發覺原子或最微小的粒子等,並沒有任何一個可以當成[自我]而真實的存在著。

當我們運用了悟空性的智慧,來進行這樣的分析時,我們終究會理解這個身體——色蘊,並不是所謂的[自我]。

在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中,有許多偈語說明,為何身體不是[自我];這本論述已經翻譯成中文,和多種西方語言,如果能念誦和研究,將會獲得非常大的利益。


受蘊

為何覺受不是[自我]?
受蘊,就是多樣且大量的各種覺受的聚集。我們可以將它們簡要地歸納為三種,就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舍受)。

如果樂受就是個真實存在的[自我],就理論上來說,[自我]應該是持續且不變的。因此這個[自我],必須是持續的快樂和高興;但我們總是無法永遠地快樂,快樂往往轉變成痛苦,所以樂受不是[自我]。
如果苦受就是[自我],這個[自我]將會有痛苦的本質。那麼應該只有持續痛苦,才有可能成為[自我],而不可能會有快樂的生起。
如果舍受就是[自我],[自我]應該會有舍受的本質,那麼我們將會有持續不變的舍受。既然如此,樂受和苦受就不可能生起。

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樂受、苦受和舍受這三種覺受,都一直不斷地在改變。因此我們很容易瞭解,任何覺受都不可能是[自我]。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必須對它們,一一進行分析。
簡單地說,假使有一個所謂真實存在的[自我],那麼它應該從不改變,並且永遠存在。然而由於樂受、苦受、舍受,有如日夜般地變換著,而且變換得 相當快,因此覺受的聚集;受蘊,也不可能是真實存在的[自我]。

想蘊

何謂[想]?就是所謂的想法與概念。當我們思考著:[這是乾淨的]、[這是污穢的],這些都是想蘊之內的想法和概念。所有諸如此類的想法、概念,都包含在想蘊之中。

為何想蘊不是[自我]?
如果想[這是乾淨的],這種想法就是[自我],那麼這個[自我]應該只有[乾淨]的感覺,而[污穢]的感覺,是不可能生起的。
如果想[這是污穢的],這種想法就是[自我],那麼,我們應該只有[污穢]的感覺,好比一個人住在垃圾堆中,將不可能會有[乾淨]的感覺生起。
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乾淨與污穢的想法,始終在改變著,而且變化得相當快。所以這種種不同的想法、概念,都不可能是[自我]。
在此,[潔淨與污穢]的想法只是一個例子,同樣地,諸如此類想蘊中的其他想法,也都不可能是[自我]。

我們必須運用,如[潔淨與污穢]這個例子相同的邏輯思考程式,去分析想蘊中的每一個想法、概念。


行蘊

行蘊可分為二種狀態:

心所法
非心所法

我們通常說有五十一種心所法,其中[受]與[想]特別提出來,成為五蘊中的受蘊與想蘊,其他的四十九種心所法,則包含在行蘊中的第一個狀態[心所法]。(譯注:見附錄二[五十一心所注],即一切心的思維活動、思維模式,負面情緒如欲望、傲慢、嫉妒,或健康的情緒如愛、信心等,共五十一種,我們必須對它們一一進行分析,否則[無我]這個次第將無法產生效果。)

為何[受]與[想]特別提出來,成為受蘊和想蘊呢?
因為它們是產生爭執與辯論的根源,所以佛陀分別對這二蘊做指導。
眾生對世俗事物的爭論,主要來自於[覺受]。為了確認世俗爭論的根源,因此將受蘊提出來討論。
修行者之間的辯論,也是源於[覺受],但主要是由[想法]所產生。例如[我的觀點是最殊勝的]、[他的觀點比較差]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造成修行者之間的爭執與辯論。為了確認佛法爭論的根源,所以這些想法,就歸納在想蘊之中。

所有修行者之間的爭論與激辯,都可以藉由了悟建立肯定的信念,來自然平息。
這個信念就是:

想蘊不是[自我];
想蘊並非真實存在;
想蘊中的想法、念頭,只是一種迷惑。

所謂[非心所法],就是並不屬於[身]或[心],但卻都是我們會經歷的狀態,例如:生、老、病、死等,這四種狀態並不全然屬於身或心,許多諸如此類的狀態,它們並不屬於身或心,(譯注:仁波切補述:它們是在不同情境下,身或心的暫時狀態。例如:手的[移動],它並非手的本身,而是手的一種暫時狀態。)這些都是屬於行蘊之中,不由心所生起的部分。


識蘊

第五種集蘊指的是[識蘊]。它形成我們的主要內心意識,而這主要的內心意識,就是六層意形態的聚集,即: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這六層意識形態的聚集,也不是[自我]。

因為如果眼識就是真實存在的[自我],那麼這個[自我],應該是持續而不變的,而且具有眼識的本質(譯注:只具有眼識的功能)。但是這樣會造成一個錯誤的結果,就是這個[自我]只能不斷地見到色相。
如果耳識就是[自我],那麼我們將永遠只能聽到聲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所以這是錯誤的。
如果鼻識[自我],那麼我們將永遠只能聞到味道,而這也是不對的。
如果舌識是[自我],那麼我們將永遠只能嘗動味道。
如果身識是[自我],那麼我們將永遠只能觸覺的感受。
如果意識是[自我],我們就應該分析,意識可以分為過去、現在及未來。

過去意識:在前一刹那,已經消失結束了;
未來意識:還未到來,所以它也不是[自我];
現在意識:又一刹那、一刹那地消失,所以也不是[自我]。

藉由這樣的分析,我們就瞭解[意識]沒有任何的基礎,可以構成真實存在的[自我]。以這個方式,我們就很容易地理解到:

這六層意識形態的聚集,也不是[自我]。

我們一直錯誤的以為心是延續的,過去年輕的心和現在比較老的心,我們把它混成一體,當成我們的心。事實上如果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方式(前一刹那已經消失,未來還未到來,現在一刹那、一刹那的消失)來解析,會發現心並不延續。
為何心不是[自我]?如果心是我,那就應該永不會改變。如果我們的心是善的,那麼應該會一直保持善的行為;如果心是惡的,我們就會一直從事壞的行為;如果心有慈悲,那麼對眾生應該就會持續慈悲。事實是我們的心不斷地在改變,但是我們卻認為[自我]是一個單一和永恆的主體。另外,如果心是[自我]的話,那麼應該有顏色的形狀才對。

我們也可以解析心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心駐足在哪里。心不從哪里來,也不去哪里,不住在哪里。因此心是不存在的。

當我們用理智來仔細檢查,並確信心不是[自我]時,這樣的結果是——我們有了一個非常精深的觀念了。因為我們確信心根本不存在時,不從哪里來,也不去向何處,我們也因此可以確信所有一切外界的現象也不存在。

確定了我的身體和心是不存在的,並不否定世俗諦的[自我]是存在的。對初學者來說,世俗諦上[自我]是存在的,並且有一個我的基礎在從事某種行為,並形成了善或惡的結果。如果沒有[自我]概念的話,初學者會比較難有因果的概念。如果沒有世俗諦上的[自我]概念的話,會有一個問題產生,就是很難相信過去世和未來世,以及因果關係。接下來才是我們相信有自我存在之後,我們要轉換這個錯誤的觀念,於是我們再接受[無我]觀念的教導。

龍樹菩薩舉例說明為何沒有過去世和未來世,這就像月亮的倒影在移動一樣。好象有東西在移動,其實只是幻象。

仁波切在此造了一首偈:

為了淨除將五蘊視為自我的執著,
我們首先應該建立一個堅決的信念,
就是五蘊都不是自我;
因為單獨的每一種集蘊都不是自我,
而且所有集蘊的總聚集也不是自我,
我們必須依此信念來進行禪修。

這意思是說,首先我們必須在內心中,生起對[無我]的堅定信念,然後才開始進行禪修。假使我們沒有在心中,先建立起對[無我]的堅定信念,那麼[觀修無我]的這個次第,將不會有任何的效果。
如果只是知道無我的理論,而且只是想到如果可以把這個我執除掉有多好,光這樣想是不夠的。我們必須非常精確的知道,為何[自我]是不存在的;而要準確的知道,必須先仔細分析五蘊和我執是如何相互的運作。

禪修方法

依照 蔣貢羅卓泰耶(譯注:即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在《知識寶藏》裏,有關止、觀次第章節的敍述:

無我禪修的方法:
應該運用智慧來分析,
何謂真正的無我,
然後將心自然地
安住在毫無造作的狀態中。

在進行無我禪修的時候,首先應該依前述(譯注:五蘊的分析)方式,運用個人的智慧來進行分析,何謂真正的[無我]。
當我們在進行禪修時,按照這樣分析之後,就自然地安住在遠離心的造作的狀態中。

在禪修之前,一定要先經由解析至確定,所有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空性的,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確定見解,而只是一般的靜坐,雖然能夠達到平靜,但卻沒有辦法生起智慧。[見]和[修],必須同步進行。

所謂的[造作]就是指思考是否[有我或無法]等想法。
在我們結束分析後,自然地,也就不會再有諸如此類的想法。(譯注:心的造作=戲論;遠離心的造作=遠離戲論。)

當我們能夠確信無我時,就可能會有開放和寬廣的覺受。

第一次第的無我禪修只是在讓我們去除我執,但這還不是最終極的真諦,在勝義諦上是超越[有我]和[無我]。在《中觀基礎智慧》中,龍樹菩薩指出[自我與無我,超越有無我,兩者不可得]。因此:
第一階段,世俗諦上有一個自我;
第二階段,自我是不存在的;
第三階段,超越有我和無我。
這三個階段,我們必須瞭解,如果能夠建立這三個階段的觀念,那麼對任何的學說就不會感到衝突。

摘自 空·大自在的微笑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