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6:36:34
釋迦牟尼佛
尊貴智敏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第一次結集三藏

“佛滅度後”,佛在世四十九年,說法以後,把該度的都度完了,沒有度的也把他的善根種子下去了。那麼佛在世間上,事情,他的任務完成了,再加上魔的惱害——魔是好幾次要勸佛滅度了,佛一成佛的時候,魔就來勸請了,請佛滅度。他說:“你這一輩子發願要成佛,現在你已經滿願了,成了佛了,那你可以滅度了”。

佛應梵天、帝釋的勸請,世界上有那麼多苦惱的人要度,一定要勸佛住世,佛才答應下來,說法。最後也是魔的障礙了,釋迦牟尼佛本來對阿難說他要住世,要多少時間都可以的,說了三次。阿難被魔所障礙,沒有勸佛住世,那麼佛就滅度了,這也是眾生因緣盡了。不能再得到佛那麼樣子的,感應的佛的福報、福份沒有了,那麼佛就滅度了。

佛的滅度並不是我們一般所想像的,和普通人一樣的死掉,不是那回事。這個我們要知道,佛的滅度是眾生的福分不夠了,見不到佛了。那就是說,你跑到這個地球的反面去了,你看不到太陽了,不是太陽不照你,你自己跑到那邊去了,那邊照不到太陽,你去了,那就完了。

“佛滅度以後,有癡比丘”,一個癡比丘,是什麼人?須跋陀。他是晚年出家的,他對大家說:“佛在世的時候呢,常說某事應做,某事不應做,我等常感困惱,今則得自在,可以為所欲為了”。這個癡比丘,他就是晚年出家的,他習氣很重,佛在世的時候,制了很多戒——這個不能幹,這個不能幹——我們現在有很多人都是嫌麻煩,這個也做不得那個也做不得,好像要把佛的戒是要改革一下,這個都是錯誤的。

佛的戒是佛的慈悲心,戒是從佛的大悲心裡流露出來的,是救度眾生,使眾生能夠避免現世的苦,最少的是脫離三惡道,乃至脫離三界,成佛度眾生都要靠這個東西,這是悲心出發,其他的人,是不能隨便改動的。這個晚年出家的須跋陀,因為他是晚年出家,習氣很重,佛說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這個要做,那個不要做,他感到很不習慣。

我們這裡也有,在家時間久了,吃三頓吃慣了,晚上不吃,難過死了,一定要吃:這樣子營養不夠,身體要垮掉。會不會垮掉?佛在世的時候,一頓飯,日中一食,沒有說一個比丘餓死了,沒有!也沒有說病死了,也沒有!不要擔心,佛有加持。出了家的,我們希望你們這個要重視一下,沙彌律有。

我們先說這個持午的一個問題,四分律來講,是相當嚴格,我們漢地的人,一般受的戒都是四分律的戒,四分律的戒裡面,對於非時食是相當嚴格,就是說,不要說你是平時不能開,你就是勞動了,也不開,乃至你病的要死了,也不開。開什麼?可以開稀飯的湯,稀飯煮好了之後,用布濾過,米粒是沒有了,這湯——粥湯,可以喝,這是重病的人開許,沒有說可以吃一粒米,這個四分律你們可以查。那麼五分律就是寬一點,就是真正病的太重了,不吃要死的,那麼開許吃稀的稀飯,也不是說“今天外邊跑了一陣子,回來了,餓了,燒飯吃了”。

我記得我們開始才來的時候,山上拔草,什麼東西,弄了一、兩個小時,回來是——今天開許,炒麵吃,炒乾飯——這個,從來沒有這個規矩!哪個說炒麵吃呢?後來法音師看見了,告訴我,我說:“這個不行,哪個說的?”他們說:“我們為常住做事情啊,可以開許。”我說:“哪一個在叢林裡的人,不為常住做事?那麼何必要吃兩頓,大家三頓就可以了。”我們說,你做這個庫房裡邊也是常住的事情,舉腔維那師也是常住的事情,燒飯也是常住事情——大家開了,那個沒有這一條!你哪一本戒律拿出來我看看有這一條?沒有啊!那麼最寬的,西藏,好像是,但是一切有部的戒——我是沒有看,太長了,一切有部的戒,長得很,我們漢傳的一切有部的戒跟西藏是不是一樣,不知道,反正我們上師傳承,就是真正辛苦了、大勞動之後,開稀的;會供的東西,發下來,可以下午開許,其他也沒有。

那麼我們真正想到,這是上師的慈悲,也看到我們在末法時期,大家都是三頓,不要說三頓——我在溫州,碰到一個年輕小和尚,他知道我要辦道場,他說:“我來,我要來學什麼東西。”我說:“你來學,我們很歡迎,但是我們的規矩比較大,我們要吃兩頓的,還有其他其他什麼。”他說:“兩頓,不行。”我說:“你幾頓?”他說:“我要吃八頓!”點心什麼東西加起來,一天吃八頓,我說:“那麼你鍛煉鍛煉,到了那個能吃兩頓的時候再來,可以”。這個,我們說,在漢地因為是流傳下來——不但是一般的寺院,就是我們說開端的可能是禪宗,禪宗的他們坐禪跑香下來,跟到就是什麼?饅頭、包子,來了,一天要幾頓就是幾頓,不是一至兩頓了,好幾頓,反正坐一次香,跑一陣子,就是吃饅頭吃包子,再坐一陣,又是包子。這個弄起來,吃得成了個習慣了,大家熬不下來了。那麼海公上師慈悲,總算給你開了這麼一點點。

那麼我們說,假使像我們,也不辛苦也不什麼,如果我們受的是四分律的戒,最好還是要根據四分律的要求,還是不要去開好。那麼真正你實在餓得不得了,怎麼辦?我的一個辦法是你大不了自己犯一條戒,過兩天懺悔就完了,不要公開地,在大家面前燒了煮了吃。偷偷地,你犯戒就犯戒,個人犯戒,不要引起人家:“他吃了我也想吃”——大家都犯起來了,這個不好了。我們說犯戒畢竟不是好事情,咽一口,一個波逸提,一個波逸提就是地獄裡好多時間,那麼你吃一頓飯要幾口?你算算這筆帳,不得了!那麼還有一點,真正要開悟,要成道,決定要戒律精嚴,如果你戒馬馬虎虎的,又說:“我即身要成佛”,那個是南轅北轍,走的是走到南方去,你把車子朝北方開,開玩笑!

那麼這個比丘,因為是習氣很重,他就說了——大家看到佛滅度,那時候不但是人哭,天人也哭了,比丘裡面一些沒有成阿羅漢果的,也感到傷心的不得了,只有這個癡比丘很高興:“你們哭什麼東西,你們愁什麼?我們真高興,佛在世的時候這個做不得,那個做不得,現在我們解放了!”大迦葉一聽——迦葉尊者是佛付了法的,佛的正法的這個擔子是他擔負的,他看了之後,感到這個事情、這個苗子不對頭,為了防止那些癡人垢濁佛法,“建議集眾,誦出佛語,而制定之”,就是集結三藏。因為怕這些人抽空子,來把佛法搞壞,那麼把三藏要結集一下,大家鑒定下來:就是這麼說的不能改動。

當年結夏安居之後——“當年結夏安居,五百弟子集會在王舍城附近”——他找了五百個阿羅漢,就在王舍城附近,在摩揭陀國的阿闍世王供養的毗波羅窟山洞,以迦葉尊者為上首,結集三藏。第一個是優波離,結集律藏,阿難結集經藏跟阿毗達磨論藏,這是第一次結集。

這本書裡邊我們要講四次結集,佛教的四次結集都要講一講,這是佛教內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大家要知道。在這次結集三藏裡面——要提一下,阿難尊者,大家知道,他證的是初果,沒有證阿羅漢果。而這個結集三藏,迦葉尊者的要求很高,要五百大阿羅漢來結集,那麼阿難尊者是初果,當然沒有資格,所以這個山洞裡邊,把他排在外面,不要他進去。那麼阿難尊者很慚愧!他是佛的堂弟,又是多聞第一,又是佛的侍者,結果結集三藏不要他,說他沒有證阿羅漢,他慚愧得很。

這時候阿難尊者被迦葉尊者排斥在外面,他心裡很愁苦,而阿難尊者的一個弟子,他卻證了阿羅漢果——這個不稀奇,弟子超過師父也沒有關係嘛!有的人就是怕弟子超過師父,有的東西保密,對弟子怎麼怎麼,我感到這個完全沒有這個需要:弟子能夠超過師父,這是佛法上升的表現,一代勝一代,是好事情.而一切的人,尤其是世間上的,總不想人家超過他,最多是傳他自己家裡的孩子,其他的人,拜他作師父的,就要留一手,不給你傳的.這個我們說是保守思想,佛教裡面就希望一代勝一代,這是好事情。但事實上,現在是末法時期,總是一代不如一代,這是一個力不從心的事情。

當時阿難的弟子他是成了阿羅漢,雖然多聞第一這個功德是沒有,但是因為他精進用功,成了阿羅漢,他看到他師父很愁苦,就來給他說法,給他說一個偈。這個偈阿難聽了當然很感觸,一個是感到慚愧:弟子都成阿羅漢了,自己還沒有;那麼這個偈也說得很好,他就根據那個東西,很用功地去經行修持。結果,還沒有到阿羅漢,實在搞得很疲勞了,實在疲倦得不得了,想躺下去休息一下,剛剛躺下去,頭還沒有挨到枕頭——好,開悟了!成阿羅漢了,證道了!

證了道之後,他就要參加這個結集了,因為他多聞第一,佛說的法,每一部經,他都是聽到的,他不在的時候,佛給他補說,所以佛的經典,他是全的。那麼他要去——他也不是為了自己,爭取自己一個名利,他是為了三藏的完整,他要參加——一證了阿羅漢之後,他就是到那個山洞去了,毗波羅窟去了。他要進去了,敲門,迦葉尊者問:“哪個?”他說:“阿難!”“你,阿難,你又沒有證阿羅漢果,你來幹啥?”,阿難說:“我證到了!”迦葉尊者說:“你證到了?證到你進來,門不開你進來。”阿難尊者就進來了,他石頭裡穿進來——這個行了!迦葉尊者就請他參加,結集三藏。阿難尊者因為他是主要經聽得最多,修多羅藏(經藏)跟阿毗達磨藏就是阿難尊者結集——他背出來,佛說的話都照背。

這個我們想想,我們第一期的學生,叫他們背個《沙彌頌》,一個頌,簡直起大矛盾!有的就當面跟我說:這樣的東西叫我背,我簡直念都不想念了——好像淺得不得了,好像騙騙小孩子、拿一顆糖騙騙小孩子一樣的,好像看不起他一樣。我說戒律是根本,你這個都不要,還修什麼佛法?結果跑掉了。總算還有一位背了一下,其餘的,我說:你這個要背啊,背啊……。我限了時間要背,背到現在,還沒有一個背過來的,這個我們說學法的勁道是太差了,發心第一個就不好。

阿難尊者,佛說的法全部背的,我們在西藏的背五大部,在五臺山的那些比丘,基本上《戒本》都要背的,沙彌的《廣頌》當然就是不要說了,根本跟戒本不能比;那麼念經,《上師供》、《五字真言》、《大威德》必背不可。我們在五臺山又沒有燈,又沒有桌子,哪有現在那麼舒服?早上念經就是一個煤油燈,中間掛在那裡,你看什麼東西?就是抓鈴杵不會抓錯就完了,書根本也看不到的,你不背怎麼念?所以說幾本書都要靠會背的,只有白天念,那可以看看書,早晚的功課,根本就不能看書,那麼你不背你念什麼?

海公上師也講過一個,他說西藏有兩個人,老修行,一個人,他會背的,他背背背——他在背書。還有一個在笑他:“你背幹啥?你沒有眼睛啊?你看書念好了。”他也不響。後來有一天——大概他們那裡以前是燒油燈,也沒有自來火,要打火的——那天下大雨,火打不燃了。念經,那個會背的,念得很響;那個人,平時看書的,念不來了。會背的那個說:“你怎麼不念啊?你沒有眼睛啊?”他不好意思了。所以說背有好處,尤其是《戒本》,你不背,你到底是持、犯,你知不知道?犯了還不知道。所以說背書——我們現在要求不高,就是必要的東西背一下,不必要的,也沒有說要你背那麼多的,也沒有那麼多。好,我們說這是第一次結集。

我們說結集三藏,整個的佛教歷史上有四次,這是第一次,是佛涅槃以後,原因是一個癡比丘,名字叫須跋陀。因為這個比丘,他是晚年出家的,習氣很重,大家對佛的涅槃感到悲痛,他卻感到高興,他說:沒有人管了,這個才自由、才解放。我們看現在的佛教裡面,也有這些思想的人不少,他們就感到戒律太麻煩,最好來個解放,這個就是須跋陀的子孫,我們千萬不要這樣子做——原因是須跋陀比丘認為佛在世很嚴謹,這個要做那個不要做,使他很煩惱,他現在解放了,很高興。那麼大迦葉認為這是一個法衰敗的苗子,他趕快要結集三藏,把它肯定下來,不能改動,那麼這是第一次結集。

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大家要記一下:結夏安居的時候;在什麼地方?在王舍城附近的毗波羅窟;哪個結集的?五百大阿羅漢;哪個為上首?迦葉尊者為上首;哪人集的三藏的?阿難結集經藏、論藏,優波離結集的是律藏。第一次結集,這個很簡單,但是要記一下,這是佛教裡面的大事情。

這是一個說法。也有人說,阿難結集的是經藏,優波離的是律藏,迦葉尊者自己結集的論藏。這個說法,這個我們也講過,因為過去的佛教,沒有用文字記載下來,文字記載沒有。所以傳說裡邊有一點小小差異,這個無礙於大事,這個沒有什麼大關係。你採取這個也好,採取那個也好,總的來說,第一次結集,它的目的、它的原因是這麼一回事情。

下邊總結一下。在整個歷史時期,這段時間佛教的內部沒有分化,沒有分幾個部,思想還是統一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家因為離開佛的時代不遠,對佛的教誡很明確地記在心裡面,沒有什麼矛盾,也沒有分部派,這個時間叫做原始佛學時期。

那麼下邊,到了這個時候——一百多年以後,慢慢地產生一些分歧了,那就是部派的佛學時期。在講部派佛學時期之前,我們先把原始佛學的教理上的幾個要點介紹一下——這是明天。今天我們就是把原始佛學時期的一些歷史性的東西講了一點,希望大家回去結合昨天講的,有些問題沒有搞透的,這本書裡邊可以參考一下,關於歷史問題什麼東西,但是你們有《釋迦譜》那些,這一類書的,也可以參考。這是佛陀的傳記,對我們學佛的人是個重要的事情,因為佛一生的,他的經驗、他的行動、他的一切的示現,都是對我們的大大的教授和教誡,這是以生動的形象的教授,比書本上的還要來得具體化。

(節選《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第二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