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6:40:04
尊貴智敏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世界上沒有一個獨立存在的東西——緣起及緣起的法則

原始佛學的要點

緣起——佛教的核心

我們說原始佛教,釋迦牟尼佛創的佛教,主要的核心的教理是緣起論,當然,我們講佛學的要點,第一就是講緣起。那麼緣起我們以前也講過了,一切法緣起性空,但是緣起,它的形式很多,每一個教派都有它自己的緣起論,原理原則是一樣的,但是講法不同。我們這裡介紹的是根本教的,基本上是根據《俱舍》的——根本教。

緣起,我們說在根本教裡邊講的是十二支的業感緣起,就是說依煩惱造業,感什麼果,依這十二個支分,來說明人生的現象。在中觀裡面講的是受用緣起;在唯識裡面又講的是分別自性緣起,也就是阿賴耶緣起,賴耶緣起——都可以;那麼在《起信論》那一類的經論裡面,講的是如來藏的緣起;在華嚴宗——我們中國開創的華嚴宗,又講法界緣起;那麼在我們唐密,唐時的金剛智、不空,他們幾位——三大士傳的密法,包括現在日本的東密,講的是六大緣起。儘管緣起的樣子不同,但是原理原則是一樣的。

那麼我們把最根本的,今天也講一下,就是十二支的業感緣起。這十二支的緣起,在根本上是根據《俱舍》的講。在《俱舍》裡邊也介紹了四種樣子,就是這十二支也有四種樣子:一個是刹那緣起,在一刹那裡邊就有這十二支緣起;一個是連續緣起,這個緣起根據它的時間繼續地下去,一個連一個,連縛緣起;第三個是分位緣起;最後第四個是遠縛緣起:隔一世隔兩世,這樣子看的。總之一句話,緣起的樣子很多,原則是一,各個宗派都有它講緣起的方式,我們現在介紹的是根本教的緣起,最基本的緣起。我們在《廣論》裡邊——有些同學聽過了,講的緣起又是一個樣子,那就是根據《唯識》的。這裡講最根本的,也比較好懂一點,這個懂了之後,其他的都容易。

我們現在看書上。第一個要點是“緣起”。

“佛成道的時候,所觀察的緣起”,就是佛,他本身那個時候成道,觀的緣起就是這個,他開悟的也就是靠這個,所以我們介紹這一個。後來的,根據其他教派,他們又發展了一些,這個我們以後慢慢地介紹。“為佛教之根本原理”,緣起是佛教的核心——根本原理,這個我們以前講過了;又為轉法輪的內容,佛轉四諦十二法輪是根據緣起來的,下面我們慢慢地把它扯通。“佛一代的時教皆由此源泉流出”,這是核心,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四十九年所說的全部是從緣起這個源頭流露出來的。

緣起的法則——“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

那麼緣起到底是什麼東西?這裡就介紹它——最根本的法則。它的原則性是什麼?就是“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有了這個,那個就有;這個生了,那個也生,就是說互相依靠的,沒有一個獨立的、不靠人家的、可以存在的東西——是沒有的。所以說我們講中觀就是要講一切法沒有自性,什麼叫自性?就是離開了其他的因緣,自己可以獨立存在,這樣子的東西叫自性,那麼我們在講緣起論裡邊,這是沒有的,一切法離開了其他的因緣,它自己不能存在,都是靠因緣和合而顯出的那個幻相,離開了其他的因緣,它本身就不存在,所以說“此有則彼有”:那麼這個因緣條件有了,這個果法就有,因緣條件生起來,果法就生;反過來說,假使此滅,這個彼也滅了,因緣條件散掉了,那麼這個法也不見了——“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這個沒有了,那個也沒有了,反正這個是緣起的根本法則。

我昨天不是介紹了,馬勝比丘說的,“因緣所生法,如來說是因”,人家問一切法的因是什麼——我們今天也有人問,這個世界上最初的因是什麼——還是因緣,它都是因緣成的,因緣所生的法,這個就叫因,你說什麼因?就是因緣!——“諸法因緣滅”,諸法怎麼滅?因緣散掉了,它就滅了——“是大沙門說”,這個是“大沙門”——佛說的,佛說的緣起就是這個,這個緣起的偈,跟這個原則是一樣的,這個是學說,條理化了一些,這是對機說法的一個樣子,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佛陀認為一切現象,都是因果互相聯繫、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

這個跟現在的唯物主義的什麼辯證法是相同的。但是我們就是聲明一個:雖然是辯證法,我們卻不是唯物,我們是因緣——緣起論:一切法,它獨立存在不可能,一定要互相聯繫——你靠它,它靠你,互相的靠,互相的依靠、相互的存在,這個以那個為條件,那個以這個為條件,如果把這些因緣條件去掉了,那本身也不存在,沒有一個法是例外的,那就是佛教的特色。世間上的科學也好,哲學也好,儘管他們也講緣起,但是他們最後,要來一個法,是不依靠其他的,不要因緣的,自己有的——在基督教就是“上帝”;在婆羅門教是“梵”,在一切哲學裡面就是“物”或者“精神”,唯物、唯心,這個東西是最基元的,不靠人家的,自己本來是有的,這個就是佛教和世間的一切科學、哲學的差異點,就在這裡。

佛教認為一切法都沒有自性,都是因緣和合的。沒有一個最初的、根本的、獨立存在、可以不依靠其他的東西,沒有的。所以你要問世間哪個開始的,那開始決定有一個不靠人家的東西,從它開始。道教是什麼?“混沌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個也是從最初的一個東西——混沌,開始有這個世界。

《法華經》裡邊說,“佛種從緣起”,哪怕是成佛,也是因緣和合而成的,離開緣起,天然的佛沒有。所以我們說一切法都是因緣互相聯繫、互相依存、互為條件,沒有一個最始的。最原始的、基元的東西是沒有的,這是區別於一切世界的宗教、哲學,也是超勝了一切世界的宗教、哲學。在緣起論來解釋問題,是沒有辮子好抓的;如果你以世間的哲學或者宗教甚至於科學來講問題,總是有一個漏洞,這個我們以後慢慢看。我也可以介紹你們一本書,有一本印順法師著的《中觀今論》,他就把中觀來對照現在的哲學,對他們提了很多問題,他們不能解決的,我們中觀都能解決。這些我們以後有機緣呢,慢慢去看。

下邊我們說,“佛經中常以‘束蘆’來比喻這種關係”,佛經裡面這個緣起的樣子——互相依賴,互相依存,互相聯繫,互為條件——經常用“束蘆”來做比喻,“束蘆”是一個什麼東西?蘆是一種草,蘆草。蘆草把它捆在一起,然後把它分了三股,這樣子就地上站得起來了。本來蘆草是軟趴趴的東西,你把它站,它要倒下去的,你兩股合起來還是要倒的,三股這樣子叉起來,放在地上,一站起來,倒不了了。那麼它是靠什麼站起來的?——你靠他、他靠你,少一股就不行。哪一股有這個能力站起來?沒有,都沒有!但是三股合起來之後,三股都站起來了,這站起來的原因,就是你靠他他靠你,每一個靠人家,人家也靠他——這樣子的緣起。所以佛經裡面經常用這個“束蘆”來比喻這個緣起的關係,把這個理論來考察人生的問題。

我們說在原始佛教裡面,講的都是人生的問題,流轉世界。但是人生離不開宇宙,講了人生的問題,宇宙觀也在裡面包含了,所以也就不特別地再講了。我們現在的哲學也是,人生觀跟宇宙觀沒有什麼一定的嚴格界限,人生的問題擴大了,就是宇宙的問題。那麼你把人生問題解決了,當然,宇宙問題還是跟著就會解決的。

(節選《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第三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