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6:43:09
尊貴智敏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沒有“我”或“靈魂”在流轉生死--十二支緣起

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這裡我們介紹一個根本教的十二支緣起的樣子,給大家作一個基本的認識,然後,更複雜、更比較深奧一點的,根據這個模型,也可以比較容易懂一點。

十二支,第一支是無明。無明,總的指“過去世的煩惱”。假使我們從這一輩子來說,前輩子,再前輩子,所有的煩惱,“到現今業果成熟位來說,總名無明”。現在我們——這個果,是煩惱造了業感的果,這個果出現了,那麼對以前的煩惱,給它個總的名字,叫無明。所以這個無明不單單是一個煩惱心所的無明,這是總的煩惱都包在裡邊。

什麼叫無明?“就是無知、不明、妄知。”無知就是不知道;不明就是你或者知道一點——搞不清楚,不明白;還有一種妄知——搞錯了,這些都屬於無明的範圍,那麼我們這裡就是把這個概念明確下來。所謂,什麼叫無明?就是過去世——對我們現在來說,凡是過去世的煩惱,它造了業,感果,現在感的果成熟了,那麼它的因——這個煩惱,就叫它無明,不管是貪、瞋或者癡,一概都叫無明。

第二支,是行。單是一個無明,不能感報,無明一定造了業,然後感報。那麼宿世所造的各種業,善的,惡的,到現在成熟了,感了果,那麼對於現在的果來說,過去造的業,都安個名字,叫“行”。那麼我們說,煩惱,它如果不造業的話,不會感果,感果的直接因素是業,所以說我們在《俱舍》裡面就分兩重因果,一個是因,一個是緣,一個是果。

我們現在的世界,這個是苦果,那麼它的因是什麼?因就是業,業直接感這個果,那麼緣呢?是煩惱。業怎麼來的?因為煩惱起來造的業。所以說,業對果來說是直接的,而煩惱對果來說是間接的,關係是這樣子。但是重點,卻在煩惱,如果你造了業,你煩惱斷掉了,這個業可以不感報;如果你沒有造業,煩惱還在的話,隨時隨地可以造業,所以說重點是斷煩惱。

我們再三地跟一些居士們講,佛教從比較容易懂一點的話來說,是斷煩惱的教,就是斷煩惱。假使有人說他是佛教,什麼什麼的,講得天花亂墜,也引了很多佛經,他教你修什麼功什麼功,結果,沒有教你斷煩惱,這個不是佛教!我們說佛教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主要的,求這個涅槃。煩惱息滅了,得這個涅槃,就清淨。如果煩惱你不清淨不息滅的話,你再神通大,什麼的,這樣子,不安靜,不能夠得到清淨的境界的,那就還是在生死裡面轉,不解決問題。所以說,真正的我們佛教,一個最容易看出來的特徵——斷煩惱。

煩惱斷掉了,業縱然還存在,可以把它消掉,不感果。阿羅漢,無始以來他造的業那麼多,每一個都感了果了、都受過了?那不可能!但是他煩惱斷掉了,就出三界,有些業可以不受報,那就是焦芽敗種了。

這個業——我們說業好像種子一樣,可以感果的,能生芽的;但是煩惱,就是水、土、陽光等等,如果你這個種子,沒有水土陽光滋潤它,把它保持溫暖,它長不了苗的;你把它擺在冰箱裡面,擺在那裡,一萬年,它還是個種子,不感果。所以說把煩惱滅掉了,那麼水土陽光的因素全部沒有了——永遠,這個業可以不感果,阿羅漢就可以出三界,所以重點是斷煩惱。

但是從果來說,直接的因就是造的業,既然有了煩惱,造了業了,那當然要感果,這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客觀的規律。你起了煩惱造了業,你說我害怕受果,要逃避——那逃避不了的。那麼你這個果——當然,我們從人間來說,因為對人說法——人間佛教,這也是人間佛教,很多人都誤會,把佛教認為是死人的佛教,超度死人才去求和尚、出家人去,活的人不要的,不是那回事!真正的佛教是針對我們世間上的人的。

那麼我們說從人的本分來說,過去起了無明,造了業,感的果就是“識”,投胎的一刹那,這個就是我們說才投生的一刹那,叫“識”,這個時間很短。什麼叫識?“於母胎等”,這個“等”是什麼?可以不生在人間,不是母胎,是畜生的胎也可以,或者不是胎生的,生在卵生的蛋裡面也可以,或者是化生的——也可以投生,不一定是胎生,所以加個“等”。“胎卵濕化”,反正有四種生。

正在結生的那一刹那,這個時候五蘊叫“識”,正結生的時候,我們說叫“識”,是不是只有一個識?五蘊都有,“色受想行識”都有。但是那個時候,重點是這個“識”,投生是“識”進去的,所以說叫“識”。

第二個階段是“名色”,名色就是識在結生以後,慢慢地增長,在胎裡面發展,五根還沒有全,這時候是個“泡子”,慢慢地生團軟肉,這個就是“名色”。

這裡我們要介紹一下——因為講這些不可避免要牽涉到很多法相,那麼我們就是要講一講,什麼叫“生有”?結生的那一刹那就叫生有。

我們整個的人身在宇宙裡面輪回生死,有四個“有”,“四有”輪轉。

第一個是“本有”,就是我們現在這個身體,現在的五蘊;

第二個就是“死有”,當你這個五蘊要命終的那一刹那,正在死的那個極短的時間,叫“死有”;

第三個,你死了之後,還沒有投生之前的這個五蘊——那個很微細,叫“中有”;

第四個,中有之後要投生了,投生的時候叫“生有”,就是我們這個“識”,這個“識”就是“生有”,才投生的一刹那的五蘊,時間很短。

“本有”就是一期的壽命,可以從小孩子入胎之後——這一刹那“生有”之後,一直到你死之前,或者是幾十年,或者是一百多年,這個都叫“本有”;

“死有”就是臨終的那一刹那,極短的時間;

“中有”一般說是七天,七天必定要消滅,但是也可以繼續再生起“中有”。一般地說呢,七個七,這七個七過了之後,它生的力量也不夠了,而它投生的因緣決定也會成熟了,所以超度總是七個七裡邊——實際上不一定七個七,可能這邊死了,那邊就投生了,或者一個七投生、或者兩個七,都有這個可能性。那麼“中有”的時間,最短的——這邊“死有”,那邊就生起“生有”,也可以長的——那麼49天,那是“中有”的情況;那麼在投生的那一刹那的短時間的五蘊,那就是“生有”。

“生有”以後叫什麼?就是“後有”,“後有”就是“本有”,就是下一輩子的身體,對現在來說就是“後有”,就是對下一世來說就叫“本有”。一共有四個“有”,這裡為什麼要說“後有”呢?因為有的地方經常也有“後有”這個名字,這個“後有”,對這一生來說,下一輩子來說,本身就是“本有”,一樣的,後有就是“本有”。

我們說“生有”是結胎的時候,這一刹那,很短,那就是父精母血加上我們的識——投生的那個識,就是我們的中陰投了的那個東西,這叫一個什麼名字?叫羯羅藍。我們說在胎裡邊——一個人身,在佛教裡邊,把它分成十個階段,胎裡面分五個階段,出生以後又分了五個階段,這個我們也稍微介紹一下——胎裡面最初的是羯羅藍,就是父精母血跟那個中陰結合了,投入這個胎裡面的這一刹那,叫羯羅藍,羯羅藍是印度話,翻成我們漢語是“凝滑”,就是一點,父精母血很滑的結攏來的一個紅白的小點子,就是這麼一個東西,那麼才投生;慢慢地這個東西發展,長大,這個階段叫頞部曇,就是一個肉泡子;那麼這第三個階段叫閉屍,那就是一塊軟的肉,不是一個泡泡了,一塊軟肉,這麼一坨,眼耳鼻舌身還沒有分開來;那麼閉屍以後,是健南。健南,這個肉比較堅硬了,不是那麼趴的東西了;再一個階段,缽羅奢佉,這是肢節開始長成了,就是手、腳慢慢生出來了。

那麼在胎裡邊,沒有出胎之前,有五個部位,就是五個階段,第一個羯羅藍,叫“凝滑”;第二個頞部曇,一個泡,一個肉泡子;第三個叫閉屍,是血肉,或者是軟肉;第四個是健南,這個肉比較硬一點了;最後是缽羅奢佉,這是肢節長出來了——這是胎裡邊五個階段。

那麼出胎以後,也有五個階段:第一個是嬰兒,嬰孩;第二個是童子,就是小孩子,小學生那個時候;第三個是少年,中學生,大學生——這些年代;再過去是中年,大學畢業,幹事情了,這個是三十歲左右到四十、五十——中年;六十以上的,老年。

出胎以後也有五個位、五個階段:嬰兒、童子、少年、中年、老年。這麼胎內五位,胎外五位,這是一般佛教裡面介紹這些。

那麼這裡就是講“識”,識就是胎內五位裡邊第一個,羯羅藍。這是很短的時間,一刹那投生的時候,那個時候的五蘊叫識。那麼五蘊投進去之後,慢慢地發展,就是從頞部曇、閉屍、健南,這個中間,都叫“名色”,還沒有長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倒是有的,意在投生的時候就有了,但是眼睛、鼻子、耳朵、舌頭、身體——身體一般是有了,但是感覺沒有。,那麼這五根長全了,這是缽羅奢佉的時候。那麼名色,就是沒有長全之前叫名色,那麼六根長全了,就叫“六處”了,就是缽羅奢佉的時候,在胎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全了,這個階段叫“六處”。

我們看看前面——名色,六根未長全,不是說六根一點也沒有,意根與身根肯定是投生的時候就有了,就是眼耳鼻舌還沒有分出來,所以說沒有長全,不是說一個也沒有——沒有全,六根沒有完,這個話裡邊都是有界限的,不是六根一個也沒有,意根決定是有了,身根也有一點,就是說眼耳鼻沒有全,沒有長全,那麼全了之後叫“六處”。

六處以後,出胎了,出胎到兩三歲的時候,他的根——六根,假使說眼睛,看到對方的一個茶杯,東西——色,他就生起眼識來,看到這個東西了。但是因為他那個時候,對這個——這個話又牽涉到法相的名字了,我們說根對了境產生識(三和合生識),那麼識生出來之後就生一個觸,這個觸就是把我們的外境跟我們的心兩個聯起來了,本來是心在裡面,境在外面,不生關係,產生觸,把境和心聯繫起來了,聯繫起來了就產生一些感覺了。

這個感覺——“因為心識尚未發達,還不能了知,只能對外界水火冷暖等境,而有損傷,攝益身體的感觸,此位名觸”,這個什麼意思?很簡單,我們說一下:就是小孩子,他對外境能夠感觸了,有感覺了,但是這個境,又叫因——我們的感覺,總不外乎“苦樂舍”,苦就是碰上去不舒服的感覺;一個是樂,碰上去很舒服的感覺;一個是舍,碰上去也不舒服也不痛苦,平平淡淡的感覺,這個感覺,這個境——它的因,產生這個苦樂舍是靠境產生的。

小孩子,他知道這個苦,假如碰到火,他知道是難過——痛,趕快手縮回來;吃了糖,知道甜,他吃了還要吃,但是他對這個境認識不夠,就是什麼東西是碰上去會痛的,什麼東西碰上去舒服的,他是不知道的;他看到火,好好看,紅紅的,顔色好,他就會手去抓。他就是對境,雖然苦樂的感覺是有了,但是他對這個東西能生苦能生樂的,這個認識還沒有。他看到這個糖,他要吃,但是你糖擺在那裡,他不知道是甜的,你要擺在他嘴裡——哦,它甜的,他要吃了,所以他看到一顆糖,他也不知道好不好吃;他看到顔色很好的東西,不是吃的,他也把它擺進嘴裡去,那就是說對境的認識不夠,但是碰到境之後,苦樂的味道是辨得出來了。那麼就是這個時候,我們叫觸,就是小孩子的心識還沒有發達的時候。

那麼再下去,再進一層是受,就是年紀大一點,“四、五歲到十四歲”,這是大概的分法,不一定那麼死板板的。那麼心識慢慢地發達之後,“能夠了知外境三受因的差別,但是還沒有起淫貪”,這個叫“受”。怎麼叫“三受因差別”?他看到糖,不要你擺在嘴裡了,他知道自己手去拿——這個好吃的;看到火或者看到什麼——這是不好碰的,他自己也就知道,不去碰它了,這個時候懂事了,那麼這個是叫“受”。

再發展下去,“愛”,十五歲以後——大概的,“貪妙資具(衣、食、住等)”,就是他要貪享受了,好吃的,好穿的,舒服的東西都要,電視機,好看的,什麼遊戲機,現在那些各式各樣的,他都要,但是男女的淫欲心,這個還沒有生起來。那麼他雖然歡喜這個歡喜那個東西,玩具之類的東西,拿到他面前他要,真正看不到的,他去追求的心還沒有,因為這個還沒有發展到那麼強的要求,這個時候叫“愛”。

那麼再下去,年紀長大了,煩惱也盛了,“年既長大,愛欲增盛,貪圖妙五欲境”,不但是看得到的要追求,看不到的,甚至於很難追求的,他也要想盡辦法,“四方追求”,“不憚勞倦”——不怕辛苦,“不顧危險”——冒險也去幹,這個時候,追求的力量強了,叫“取”。

我們看看,有些人,他為了追求享受,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去賺錢,就是搶人家的,不顧危險,哪怕他知道搶了東西——因為要搶劫,有的時候要殺人,明明知道要槍斃的,他也不管,只要把錢搶到,他要享受就完了。這時候,貪求的心就強了,在我們的法相上安個名字叫“取”。

這麼因為煩惱越來越強,就要造業了,因愛、取,這些煩惱的衝動,決定要去追求。追求,你就要造業了——“廣造諸業”,能牽引將來的果報,這個叫“有”。這是業。愛取還屬煩惱的,這個有就是業。

那麼再下去,造了業,當然要感果,“生”。“由前說愛取有,起惑造業,從此命終”,下一輩子要投生去了,“又結當來的新生命,正生的一刹那叫生”,那就是說,下輩子投生的一刹那叫“生”,這一輩子的就是“識”,“相當於今生的識”,就是一樣的。那麼因為這一輩子叫識,因為投生是中有取那個境,識的力量強,下一輩子從生的方面來說,它要重新一個新生命,從生的方面關係大一點,叫“生”,實際上就是這個東西。

那麼老死,最後你投了生之後,當然有老死了,“從生以後,至當來的受支,總名老死”。

我們說中間一支——這十二支又分兩際、分三際,你們去參考——《俱舍》有的當然更好,沒有《俱舍》的,參考《戒定慧基本三學》,它有個表,畫了個圖,參考一下——就是說無明、行,這是前輩子的,前輩子的煩惱,前輩子造的業;那麼“識”,這一輩子,中際,就是識,慢慢地發展到名色、六處、觸,受、愛、取、造業,這是這一輩子的八支。那麼下一輩子呢?投生到老死。一共分三輩子來看——也有分兩際的,我們不要說多了,先說三際的來說。每一際,都有這八支的內容,但是全部打開來說太多了,就縮了:前面把果就擺在中際說,那麼後邊的果呢?本來是識、名色、六處、觸、受,都是果,它就老死一支代替了,就是說我們的識支乃至受支,在後際以老死一支來包括,就是包括前面的名色、六處、觸、受這四支,合一支叫“老死”。為什麼老跟死擺在一起?那就是說,有的人他不一定老就死,他不老也死掉了,所以老死合在一起——那就是活的。你說老一支死一支的話,那麼有的人沒有老就死了怎麼辦呢?所以說它老死合在一起。

這個就是把人分了十二個階段,從生的、投生的,流轉生死的樣子,以這十二支來包括。

這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裡面也包含很多的意思,我們再把它深一層地抖開來看。那麼這裡說,“經說‘如是純大苦蘊集’”,暫時把它放一放,這個十二支我們看一看。無明是煩惱,煩惱是無明,那麼愛跟取也是煩惱,前輩子的煩惱是無明,這輩子愛取兩支,把它(無明)擴大了;前輩子造的業是行,這一輩子是取;那麼這一輩子的果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在下輩子來說就是生、老死二支。所以說這個裡邊——十二支裡面,有三支是煩惱,《俱舍》裡有個頌的:“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果,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它說,一個十二支裡面有三個煩惱,就是我們說的前際的無明,中間的愛、取這兩支——三個,煩惱;兩個業,行跟有,這是造的業;那麼其他的七支,十二支除了三除了二就是七支了,都是果。中間講的廣,兩頭講的略,因為中間廣了,兩頭雖然略,從中間一比,也可以比出——它的內容可以比出來。

下面我們念下去。“經說‘如是純大苦蘊集’”,十二支講完了,《阿含經》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如是”,是一個什麼東西?是“純粹的大的苦蘊集”。那麼這句話我們把它分析一下:“如是”,就是指上面的十二支緣起。

我們說為什麼講緣起?講緣起就是破“我”,到底流轉生死的是什麼?一般人都說是一個靈魂,一個“我”在流轉,這個“我”這一輩子滅掉,下一輩子投生,那麼我們就看,整個的流轉,是無明開始一直到老死,中間有沒有個“我”?沒有,都是五蘊,所以說,“如是”——這個十二支因緣,都是五蘊為體的,煩惱也好、業也好、果也好,沒有一個“我”找出來的,在生死流轉之中,並沒有一個“我”,或者說靈魂,及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東西),那麼這個叫“純”,沒有我的,全部是五蘊,純粹是五蘊,“如是純”。

“大”呢?這個五蘊,從果的方面來說,就是苦蘊;從因的方面說就是集。我們說四諦——苦集滅道,苦就是果,集諦就是因,那麼苦蘊就是果,集就是因,這個苦集蘊叫“大”。

為什麼叫“大”?流轉生死,什麼時候開始的?沒有頭。什麼時候完結?如果不修道的話,也沒有個尾巴,無始無終,叫“大”。我們說佛經裡面說“如是純大苦蘊集”,就是說真正在流轉生死的實際上沒有一個“我”,都是五蘊。而這個五蘊,從因上來說叫集,從果上來說叫苦,而這個苦的時間,無始無終,叫“大”。這就是說整個的流轉生死就是這麼回事。

(節選《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第三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