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類學 <介紹因明的術語, 分小理路, 中理路, 大理路>
空性正見學習可從廣論毘缽舍那,其根本建立於四部宗義,四部宗義的基礎來自於藏傳因明學(內容包括攝類學、心類學、因類學)。藏傳因明課程,為導引學習者漸次了解空性知見,獲得正對治無明我執的力量。故以攝類學為鑰,開啟五部大論之浩瀚內涵。
※以上活動時間、內容如有變動,將公布於釋迦牟尼佛中心網站及部落格
網址:http://www.fpmttc.org.tw/;
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lamaisbuddha/lamabuddha。
釋迦牟尼佛中心 台中市北屯區旱溪西路三段301號;。
電話:04-24364123或傳真:04-2436-4122;。
E-mail: fpmttc@gmail.com
祖古塔巴仁波切 口傳及開示
日期:2007/11/25
地點:釋迦牟尼佛中心
口傳內容:
一、文殊真實名經、藥師佛儀軌、三十五佛懺。
二、咒語:觀世音、文殊菩薩、黃文殊菩薩、黑文殊菩薩、長壽佛(長咒和短咒)、綠度母、白度母、不動佛、金剛薩埵、藥師佛、尊勝佛母、彌勒佛(長咒和短咒)、釋迦牟尼佛、無緣悲心誦、金剛持、嗡阿吽。
口傳後開示:
剛才傳了文殊真實名經、藥師佛儀軌還有三十五佛,瞭解這些的功德利益,對我們而言有很大的幫助。先講文殊真實名經之功德利益,一般而言,唸誦文殊真實名經,可以使我們智慧增長,尤其是一位學習空性的人,尤其他如果現在是學一些量論的話,可以使得對空性更加瞭解,讓智慧更為增長。所以文殊真實名經你只要努力去唸誦,就會得到很殊勝的功德。有一個論著是寫到文殊真實名經的利益,那就稱為文殊真實名經功德品,裡面提了很多唸誦文殊真實名經的利益。在密續上而言,唸誦文殊真實名經可以得到很多的利益,可是就我們一般來說的話,最主要就是增長智慧,如果能夠背起來,智慧增長,會很聰明伶俐,甚至這一些魑魅、人、非人,這些內外的傷害都不能侵入。
接著,談修持藥師儀軌的利益,照著藥師儀軌的進行方式,首先迎請藥師八如來,迎請過來後觀想面前虛空當中,在四周涵蓋眷屬眾,也就是菩薩眾也一起迎請過來,之後照著儀軌唸誦。每一尊如來名號都要唸誦七次,唸誦名號七次完後就獻上七支供養,儀軌裡面有提到藥師佛曾發的願,我們在念每一尊如來所發的願時,我們應該要在我們的心中也發如是的願,願我也能夠像藥師如來,也發如是的願。藥師佛儀軌到最後持誦陀羅尼的階段,你應該要儘量多去持誦陀羅尼,在持誦陀羅尼過程,你要觀想從藥師八如來他們的心中放射出光芒,淨化我們所有的疾病、障礙等等這些,不管你現在有沒有病,你都可以做這樣子的觀想,盡量多持,持完了之後,你就觀想所有疾病跟障礙全部都被淨化,如果你能夠這樣子做,而且懂得如理地作意思維,你這樣子修儀軌所獲得的利益並不是這一世不會有什麼疾病,甚至於你在未來,這些疾病也是不容易侵入到你的身體裡面。
再來講到三十五佛懺的利益,三十五佛懺儀軌提到三十五尊佛之名號,最好我們對每一尊佛的坐姿、手打的手印、身體的顏色都能夠瞭解、都能夠知道,這是最好的,如果沒辦法作這麼細的觀想,你就觀想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在其四周圍繞著三十四尊佛,基本上是這樣觀想。唸之前,心中要對三十五佛生起強烈的信心、強烈的依止心,之後開始持誦其名號。可以的話每唸一尊佛名號就拜一次,邊唸邊拜,三十五佛每一尊各有各的功德利益,每一尊都可以淨化掉各不同的罪業,例如淨化一劫罪業、十劫罪業、百劫罪業,各種不同的罪業都可以淨化掉,也就是稱誦各尊的名號,各可以得到不同的利益。如果你體力不行的話,你至少可以稱其名號,未必要實際去禮拜,可是你可以用觀想的方式,邊誦名號邊觀想在作禮拜。
剛才解說了文殊真實名經、藥師佛儀軌及三十五佛懺的利益,簡短地講述其利益,利益說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也難以一一盡說,雖然我們無法全數瞭解,至少我們現在對於文殊真實名經、藥師佛及三十五佛有如是這麼多不可思議的利益,至少我們知道的話生起這種虔信的心去修的話,會帶給我們很多的利益,那這當中很重要的是三十五佛懺很重要,因為我們幾乎是日日夜夜在造業,如果我們不將所造的罪業淨化掉的話,那果報一定是墮三惡道裡面去,為了要淨化罪障的緣故,應該要每天念三十五佛懺,最好的話你應該要將三十五佛懺當作每天的日常功課來作。在念誦及拜的時候,應該要去思維,因為有個觀想的方式,應該要懂得去作意思維,如果完全不作思維就唸跟拜下去,雖然有功德,但是有限。三十五佛懺可以在修本尊法之前,就像一個前行法一樣,修完三十五尊佛之後再修本尊法。到此為止將文殊真實名經、藥師佛跟三十五佛懺利益簡略地作介紹。
各位都是對法有很強烈的希求心,既然如是的話,你們應該對於自己所求到這些法法要去思維意義,而不是只有信仰、因為相信的關係而求這個法。再來,各位多少有學一些道次第廣論內容,雖然裡面內容非常廣博,對我們而言不可能全部盡修,可是我們應該要盡自己的力量,能修多少就修多少,我們修行不應該追求解脫為主,而應該以追求佛果為最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