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4/20 01:36:25
學習次第 : 進階

地道建立

 

講授:卻佩格西翻譯:廖本聖老師2010-02-28

複習

 

今天繼續看第8 (中文版第4 )先做複習。地道功德要在心中生起的話,就要努力去提升我們的心,地道功德證悟的產生每個人都有機會,只要努力提升我們的心,每個人都有機會,心要怎麼提升呢?主要是透過調伏內心的方式來提升。地道其實就是認知,是包含心與心所的認知,所以,提升心最終在未來的時候可以把一般的心轉為地道證悟的功德,所用的方式就是調伏心,也就是調伏以心為主的身語意業,讓我們以心為主的這些身語意業不去造惡而去行善。在斷不善之前,首先,要思惟不善業的果報,唯有先思惟不善業的果報,我們才有辦法去斷不善業。

 

我們要斷除不善業,首先,要思惟不善業的果報(),這個苦跟不善業的重、中、輕有關。如果是重的不善業,它的苦就是重的,就像地獄的苦;如果是中的不善業,它的苦就是餓鬼趣的苦;如果是輕微的不善業,它的果報就是旁生趣或畜牲趣的苦。就是透過地獄、惡鬼、畜牲這三種苦去思惟之後而去斷不善業,也就是要去想假設自己處在這三種苦當中,一定無法忍受,由此而產生怖畏,讓自己不去造不善業。

 

有關三惡趣苦的詳細說明,在《廣論》道次第裡其實都有說明,所以這裡就不再加以說明。接著,請看文,而由於怖畏那些苦,這些苦就是指三惡趣的苦,對於三惡趣的苦產生怖畏之後,就會想要從那些苦得到救度,就要尋求皈依處。最殊勝的皈依處,除了三寶之外沒有其他比三寶更殊勝的皈依處,所以接著就會去尋求三寶,然後對於三寶產生勝解信,並以此信作為動機而歸依三寶。

 

就像身染重病的人,他必須要服藥,而這個藥就是讓他從病苦當中解脫的皈依處類似,三寶是把我們從總的輪回苦或是別的三惡趣苦裡解脫的皈依處。病人要服藥,害怕總的輪回苦與別的三惡趣苦的人也要去皈依三寶。

 

就像病人依止醫生服藥一樣,我們依止三寶,希望透過三寶救度自己免於總的輪回苦與別的三惡趣苦。總的輪回苦是人與三惡趣,或者說善趣與惡趣的有情都是一樣的,都會經歷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或五蘊熾盛等等這些苦。別的來講,對於人來講雖然沒有三惡趣的這些苦,但是,因為人還是處在輪回當中,只要人造了不善業將來還是有機會投生到三惡趣,所以,對於別的三惡趣苦也要產生怖畏,也就是不只對於總的輪回苦產生怖畏,即使對於現在還沒有嘗到的這些三惡趣苦也要產生怖畏。

 

下士道的修行次第

 

為了從這些苦當中得到救度,要至心地歸依:而為了讓那些苦不要產生(那些苦指的就是三惡趣苦),要從多方面去斷除惡不善法;為了得到增上生的人天果位,要從多方面好好修習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善行。到此為止,就是我們心續當中生起地道證悟的根本,也就是以此作為基礎(根本)

 

在這個時候,這位補特伽羅已躋身「內道佛教徒」的行列。這裡還要再說明,躋身「內道佛教徒」的行列,其實從對於三惡趣苦生起怖畏,而對三寶尋求皈依,知道三寶有救度自己脫離惡趣苦的能力,其實就已經進入內道佛教徒的行列。修學斷十不善的戒律等善行,這是進入下士道修行的情況。所以,這裡所說在這個時候,這位補特伽羅已躋身「內道佛教徒」的行列。這一段其實是講怖畏三惡趣苦並且尋求皈依的內容。接著,而這樣的修行次第,就是下士道的修行情況。這裡的修行次第主要是講斷十不善而行十善的內容。

 

因此,下士的「所證」,就是增上生的人天果位;而「所斷」,就是十不善業及其果報。這個就是照字面說明而已;而「所修」,則是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等那些善行,「那些善行」主要指的是身三、語四、意三這十個方面的善行,這個善行並沒有牽涉到修空性、菩提心、出離心等等內容。

 

因此,在下士道的階段,對於「暇滿、義大、難得;()死無常;三)惡趣苦;皈依(三寶);業果」等,必須仔細思惟;並藉此如理地修學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如果這樣做,來世毫無疑問的一定可以得到人天的果位,這是毫無疑問的,能夠這樣做的就是特殊下士。下士可以分為特殊的下士與一般的下士。按照剛剛這樣去思惟,然後去行斷除十不善戒律的是特殊下士,這樣來生可以得到人天的果位。而所謂的「一般下士」則是指「僅希求現世事物的補特伽羅」,也就是他根本沒有想到為來世人天果位(善趣)去努力,這樣的下士就是一般的下士。

 

依著暇滿、義大、難得、死無常、惡趣苦、皈依、業果、斷十不善的戒律修學,毫無疑問的來世可以得到人天的果位或增上生的果位。但是,進一步要去思惟,即使來世得到人天的果位,得到增上生的果位,還是有很多苦。而且,這種人天的果位只是從三惡趣解脫出來而已,並沒有從整個輪回當中解脫出來。如果以人為例,譬如,來世得到人的果位,頂多活一百歲,接著還是會死亡。天也一樣,天雖然壽命比較長,但終究難逃一死。人與天在死亡的時候,不保證不會再墮三惡趣,所以,還是有可能再墮三惡趣,意即即使來世得到人天的果位,還是不可憑信,因為,不保證有得到究竟安樂,所以,要進一步的思惟中士道的內容。

 

就如前面所講的,特殊下士所證的就是來世的人天果位,以我們現在來講就是在過去生斷除十不善,所以,這一世得到人的果位,等於我們這一世是前一世的所證已經達成了。但是,我們只要觀察我們目前的情況就知道其實苦還是很多,還是有沒辦法避免的種種苦,如果不去進一步思惟,就這樣感到滿足,其實來世有再墮惡趣的可能,所以,對於目前這個情況,我們不要感到滿足,還要進一步的想辦法怎樣徹底的脫離苦。

 

中士道的修行次第

 

只得到人天的果位不能感到滿足,要進一步的去思惟,譬如,思惟「生、老、病、死的人趣之苦」、「死兆現行之苦等的天趣之苦」。天趣還要再區分,如果是色界的天、無色界的天並沒有苦苦與壞苦,但是有周遍行苦。如果是欲界天,他的前半生比人趣還要樂,但是後半生會有死兆現行的苦,這種苦據說比人趣更苦。還有「由於忌妒而擾亂心續等等的非天之苦」,非天就是阿修羅,阿修羅其實是算天,只是他的忌妒心非常強,雖然他算天趣,但是他的行為不像天,所以,一般被稱為非天,再加上他的忌妒心讓他非常苦,所以,有非天之苦。還有如道次第《廣論》所說的「八苦」、「六苦」與「三苦」逼迫(有情)的情況等。剛剛看的這些苦不是三惡趣的苦,而是屬於善趣的苦,這些苦還是落在輪回當中,這些都是輪回苦,但不是三惡趣之苦,透過思惟這些苦而生起想要從整個輪回解脫的想法,也就是生起出離心。

 

亦即透過「即使從三惡趣的痛苦當中脫離而得到人天的果位,但是只要還沒有從輪回當中解脫的話,還是無法超越痛苦的本質的。」這樣的思惟,體認到一切輪回當中(即使在善趣的人、天、阿修羅)全無心要可言,還是有苦,體認到這一點之後,才有辦法生起想要從一切輪回苦解脫的想法。

 

只有產生想要解脫一切輪回苦的想法還不夠,因為,只有這個想法,輪回苦還是在,要如何斷除輪回苦呢?不能從斷輪回苦本身下手,應該去思惟輪回苦的源頭在哪裡?就像我們前面思惟要斷三惡趣的苦,要從產生三惡趣苦的因–也就是不善業去思惟,然後,從斷除不善業這個因下手,才能讓三惡趣的苦不會產生。

 

所以,斷三惡趣苦的方式是從它的因(不善業)下手,這種情況跟拔掉刺或手術把我們身體的苦去除的情況是不一樣,斷三惡趣苦要從它的因(不善業)斷除下手。同樣的,要斷除整個輪回的苦,也不是從輪回苦本身下手去斷除,也一樣要去找產生這個輪回苦的源頭是什麼?它的根本是什麼?然後從這個根本下手斷除。

 

然後,進一步辨認出輪回苦所由生(輪回苦的源頭)之我執無明,必須努力於斷除我執無明。這個情況就類似於三惡趣的苦是來自於不善業,斷三惡趣的苦要從斷不善業下手一樣。反過來講,如果我執無明沒有斷,也就是一切輪回苦的源頭(根本)我執無明沒有斷的話,輪回苦是沒有辦法像拔刺一樣把它拔掉就斷除的。

 

接著要瞭解,為什麼我們會在輪回當中受種種輪回苦的果報,它的源頭就是因為我們透過以無明為動機而造業,然後這個業讓我們投生於輪回領受種種輪回苦。輪回苦不能像拔刺一樣,也就是並非把輪回苦去掉後整個輪回苦就沒了,因為它的因還在,所以,不像拔刺的原因是在這裡。

 

要怎樣把輪回當中這些苦去除呢?唯有從它的源頭–無明這個動機下手,一旦無明這個動機斷除之後,就沒有以無明為動機所造的業,也就不會有這個業所感得投生於輪回受種種苦的情況,所以,唯有從無明這個動機下手斷除,後面的這些業及輪回當中的這些苦才能夠不會發生。

 

因此,在心中產生:「自己應該從一切的輪回之苦中脫離出來而證得解脫」這種強烈希求解脫的想法後,精進於斷除輪回的根本我執無明(輪回的根本與我執無明是同位語),而作為斷除彼等(我執無明)的方法,就是必須進入於緣四諦這個對境的三學(戒定慧三增上學)之道的修行。所以,這裡的道次第修行是在之前特殊的下士道次第之後所要修。

 

因此,當一位已經得到人天果位善趣的補特伽羅,進一步去思惟整個輪回苦之後,對於整個輪回苦生起出離,而且,進一步去辨認出整個輪回苦的源頭就是我執無明,然後,去找出斷除我執無明的方法,就是緣四諦對境的三學之道的修行,這整個簡單來講就是中士道的修行,這樣的補特伽羅就是中士。

 

然後,在中士道要去思惟整個輪回苦,重點是要生起希求解脫輪回的出離心。希求解脫輪回的出離心有二種生起方式,一種是思惟十二緣起的流轉,一種是思惟苦諦、集諦而生起出離。就如剛剛所講的,以無明我執為動機而造業,然後它的果報就是在輪回當中受種種的苦,其中的無明(煩惱)及業這都是屬於集諦,以無明為動機造業所產生在輪回中受苦的苦果,這是屬於苦諦。就是透過思惟無明、業(這個集諦)以及思惟輪回中受苦的苦諦而生起對於整個輪回想要出離的這種想法,就是出離心。

 

十二緣起可以分成六因及六果,六因攝於集諦,六果攝於苦諦。因此,在中士道的階段,仔細地思惟了「由苦、集二者而於輪回中流轉的情況」與「由十二緣起支而於輪回中流轉的情況」(藏文「摳哇」的後面都要加「ㄖㄚˊ」處格之意,意即在輪回當中流轉,即有在…中的意思)。接著,內心對於八苦、六苦、四苦(生老病死)及三苦等等的一切輪回過患感到厭倦,為了遠離這些過患,以緣四諦的三學之道等等作為主要的修行。這就是中士道的修行的情況。

 

以聲聞的行者與獨覺的行者來講,他們是屬於“唯中士道”,他們走的不是“共中士道”。他們的想法就是:即使脫離三惡趣的苦得到人天的果位還不夠,一定還要從整個輪回苦當中脫離。要從整個輪回苦當中脫離就要從斷除無明下手,所以,他們就努力的去斷除無明,讓自己從整個輪回苦解脫出來。

 

三士道與三乘道之區分

 

以下要分辨的是學了下士道還有初學中士道的這些人,在他們心中還沒有真的生起地道的證悟。這裡要說明的是學下士道與學中士道並不等於進入聲聞道、獨覺道與大乘道,這要區分。

 

這裡要區分,最初修學中士道的還沒有真的進入聲聞道、獨覺道與大乘道。但是,中士道是進入聲聞道、獨覺道與大乘道的起點。應該說是進入這三道之前(的區分點),而且,從中士道這裡會分成小乘與大乘的走法這二類。也就是說如果是走小乘,在中士道這個階段之後,就是走聲聞、獨覺這樣的道;如果是走大乘的話,透過這個中士道他會走向上士道。前者,就是透過中士道走入聲聞、獨覺道,這是屬於唯中士道。如果透過中士道而進一步走向上士道就是共中士道。

 

這樣的補特伽羅以斷除輪回的根本──補特伽羅我執──為主,而且以「斷除我執的解脫」作為主要的所證;而作為其方法的,就是以「瞭解補特伽羅無我的般若」及其「對境」(無我)作為主要的所修;然後,透過對於聲聞道的極大勝解,而一旦在自己心續中產生了無造作的希求解脫的想法(無造作的出離心)時,則已進入「聲聞道」了。同樣這一段如果是對於獨覺道有極大的勝解的話,這樣的補特伽羅就進入獨覺道。聲聞道與獨覺道只有動機及想法的廣狹有稍許差別,但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主要是動機與想法的廣與狹有一點差別。

 

不論是走聲聞道或獨覺道,他的目標都是自己解脫輪回,透過緣四聖諦的道,讓自己能夠解脫輪回。如果要走大乘道的話,他的想法就不只是這樣,他會想到除了自己要解脫輪回之外,其他的這些曾經當過自己母親的有情也跟自己一樣,還在輪回當中受苦,這些如母有情也必須讓他們解脫輪回。所以,如果是走向大乘道的行者,他會把緣於自己的想法擴展為緣於一切有情都能解脫輪回的想法,這樣的行者就會走向上士道或大乘道。

 

剛剛有提到,即使進入中士道也還沒有進入三乘道(聲聞乘、獨覺乘、大乘道),差別在什麼地方呢?主要是在中士道的階段,雖然有希求解脫的想法(出離心),但是這個希求解脫的想法(出離心)還是造作的,它是屬於造作的出離心、造作的希求解脫的想法,所以,光是這種造作的想法只能算是中士道,一旦這種希求解脫的想法或出離心到無造作的階段,這時候才真正進入地道(入道)。但是,這時候就要看行者的勝解,他是勝解聲聞道、獨覺道還是大乘道,由此再去區分他是進入哪一種道。所以簡單來講,有“造作出離心”的,可以說已經進入中士道;一旦有“無造作出離心”的,就可以說是入道,也就是入三乘道的任何一道,這就要看他的勝解(是哪一道)

 

底下要說明幾個同義詞,其中,「希求解脫的想法」、「出離心」及「想要脫離輪回的想法」是同義詞。如前所說,如果這些是造作的,就是進入中士道,但是還沒有進入地道的功德。要進入地道的功德,要到無造作的階段。所以,如果已經產生無造作的想法就進入三乘道,這時候就要配合勝解來分,無造作出離心配合勝解聲聞道就進入聲聞道,無造作出離心配合勝解獨覺道就進入獨覺道,無造作出離心配合勝解大乘道就進入大乘道。但是,從無造作出離心到進入大乘道中間還有很多需要思惟的,也就是說不是從產生無造作出離心然後勝解大乘道就可以馬上到大乘道,沒那麼快,這中間還有很多要去思惟,譬如所緣從自己轉到一切如母有情必須還要透過很多思惟。

 

總之,產生無造作的想法,方法是什麼呢?底下舉了二個例子,這是從《廣論》引出的二個例子:()就像罪犯在監獄中受到極大的折磨時,自然而然會產生逃離監獄的想法,這是很自然而然的不需要造作的。()房屋著火的屋主,自然而然想要脫離他的房子的情況。這二個比喻就是說明當初想要解脫輪回的想法到這種自然而然的程度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無造作出離心已經產生的情況,這時候就是入道了,入道就如前面所說配合他的勝解進入聲聞、獨覺或大乘這三道。

 

當這個想法(無造作的出離心)產生時,不論是行、住、坐、臥的哪一個時候,均不可能退失,這裡的重點是指無造作的出離心,只要產生了就不會退失。就像宗喀巴大士(在聖道三要)所說的:「不分晝夜希求解脫心,若生,爾時出離心已生。」「出離心」指的就是無造作出離心,「不分晝夜希求解脫心若生」,所要表達的就是這種出離心是不會退失的。

 

 

 

關於這點(指前面提到三個同義詞:希求解脫的心、出離心、想要脫離輪回的心)在這部論裡這三者是同義詞,但是有的學者認為,前二個希求解脫的想法、出離心並不是同義詞,現在就是針對這個問題來說明。有些學者主張:「看見輪回過患的心是『出離心』,而想要從輪回脫離的心是『希求解脫的心』。」亦即認為「出離心」與「希求解脫之心」這兩者是不同的,而且還認為出離心是因,而希求解脫之心是果。

 

而在這部論中,恭敬地將(出離心與希求解脫之心)這兩個詞視為同義詞。為什麼會把這二個詞視為同義詞?理由如下:()亦即所謂「出離」就是解脫,而希求彼之心就稱為「出離心」。意即出離就是滅諦,也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第三個滅諦,滅諦有四個行相:滅、淨、妙、離,這裡的出離是第四個行相的離,其實就是在講解脫。所以,出離就是離,就是滅諦四行相的第四個,也就是解脫,再加上「心」就是指希求出離的心,「希求彼」的「彼」就是指出離(解脫),所以,希求彼或希求解脫的心就稱為出離心,這是第一個理由。

 

而且,不僅如此,()當產生無造作的出離心時,就視為「已產生無造作希求解脫輪回的心」,這是大多數學者一致的看法。因此,在這部論成立「無造作的出離心」與「無造作的希求解脫之心」兩者為同義詞。

 

而且,()宗喀巴大士在聖道三要提到:「不分晝夜希求解脫心,若生,爾時出離心已生。」這裡也很明確的提到「希求解脫之心」與「出離心」兩者同義;而在這個偈頌之後的「彼出離(指出離心)不以淨發心(清淨的菩提心)攝,不成無上圓滿菩提因。」當中的出離心,也必須理解為希求解脫的心;

 

而且,()在《廣論》的「僅僅想要捨棄彼等而且想要證得完全止息彼等的想法產生,正是出離心」此中的「彼等」指的就是三惡趣苦與輪回總苦,也就是解脫三惡趣苦與輪回苦的想法,這就是出離心,所以,當中也將「希求解脫之心」與「出離心」說為同義。

 

此外,()《廣論》當中「當經中說到產生無造作之出離心的量(標準)時,會以處在火宅當中的人與處在監獄當中的犯人不願處在那些處所,並且想要從那些場所解脫出來的心,作為產生出離心的標準,亦即前述二者(即指前述二者的比喻)的心到什麼程度,出離心就應該產生到那個程度。」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得出來:出離心不是看火宅的過患及監獄的過患,重點不在看過患,不像前面有些學者說:看見輪回過患是出離心。從《廣論》這段文來看,出離心是要從這二種場所解脫,而不是只有看過患而已,所以,從這段文也可以看出來出離心與希求解脫的心其實是一樣的。因此,底下說,這是結合「想要從火宅及監獄中解脫出來的心」這個比喻與「出離心」這個意義,等於「想要從火宅及監獄中解脫出來的心」就是比喻「解脫輪回的心」,這也就是說明解脫輪回的心及出離心是一樣的。

 

然而「對於火宅與監獄看見過患之心」與「出離心」二者喻義結合的情況則比比皆是。這段文要改為:然而「並沒有對於火宅與監獄看見過患之心」與「出離心」二者喻義結合的情況。意即《廣論》的這段文用二個比喻來說明出離心,這二個比喻是以想要從火宅解脫及想要從監獄解脫來說明出離心,可是並沒有針對看見火宅的過患與看見監獄的過患來跟出離心做結合,所以,從這段文也可以看得出來,希求解脫的心與出離心同義,主要是要表達這個意思。

 

基於以上這五個理由就可以說「出離心」與「希求解脫之心」並不像有些學者所說出離心是看見輪回過患的心,而希求解脫的心才是想要從輪回解脫的想法。也就是並不像有些學者所說出離心是因,希求解脫的心是果,並不是這種情況。這二者其實是同義的,因此,能夠成立「出離心」與「希求解脫之心」二者是同義的聖教與正理非常的多,所以,最終的結論是這兩者是同義詞。

 

就如前面所說的,特殊的下士就是希望能夠來世不墮三惡趣,得生人天果位。中士道進一步的對於人天的果位不感到滿足,而進一步的想要從整個輪回苦脫離出來,當這種造作的出離心的想法產生的時候,就進入中士道。一旦,造作的出離心能夠提升到無造作的出離心,並且配合勝解聲聞道的時候,這位行者就進入聲聞道。如果配合勝解獨覺道,行者就進入獨覺道。接著,要談的內容就是從這裡繼續說明。

 

 

 

進入聲聞道的情況剛剛已經說明了,現在是從進入獨覺道來說明,所以下文要講的就是一個已經進入中士道的行者,他怎麼進入獨覺道的情況。此外,處於前述中士道的那位補特伽羅(這是指已經產生造作出離心的行者),這跟前面進入聲聞道的差別在什麼地方?除了勝解之外,如果進入聲聞道要勝解聲聞道,進入獨覺道的行者,他要把造作的出離心進一步的提升為無造作的出離心,而且還要勝解獨覺道,不僅如此,他的所斷跟前面進入聲聞道的行者也略有不同,他的所斷除了「補特伽羅我執」之外,還加了「執外境的分別」,所以,他的所斷多一個「執外境的分別」,並以斷除這兩者的解脫作為主要的所證,所以,他的所證也比前面聲聞道的行者多一個,就是除了斷「補特伽羅我執」之外,還有斷「執外境的分別」。而他的方法是什麼呢?因為所斷有二個,所修也有二個,方法就是將「瞭解『補特伽羅無我』的般若(這是要斷前面的補特伽羅我執)及暸解『能取、所取二空』的般若(這主要是斷執外境的分別)二者及其對境(前者的對境就是「補特伽羅無我」,後者的對境就是「能取、所取二空」),這些都是主要的所修。一旦行者有了無造作的出離心,而且,勝解獨覺道,有了這些主要的所斷、所證、所修之後,這樣的行者可以說已經進入獨覺道。

 

這裡要注意,我們在談地道的建立的時候,所依的宗義並不是應成派的宗義,而是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宗義。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談地道建立的時候並不是依應成派的宗義來說明呢?原因是因為地道建立的內容是來自於《現觀莊嚴論》的第一品,關於《現觀莊嚴論》的注解,在印度來講,最有名的有二十一部注解,或是注釋。其中大家公認寫得最好的就是獅子賢的《明義釋》,雖然沒有人直接說他是第一名,但是大家都公認他是最好的,所以,一般在讀《現觀莊嚴論》的時候,通常都是會配合獅子賢的《明義釋》來理解。因為獅子賢本身所依的宗義是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宗義,所以,即使像三大寺他們學習《現觀》六年,這個過程其實都是配合獅子賢的《明義釋》來理解《現觀莊嚴論》。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在解釋《現觀莊嚴論》的地道時,其實都是依著《明義釋》的解釋,因為《明義釋》的作者獅子賢是瑜伽行中觀自續派,所以整個地道的解釋都是依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宗義來理解。

 

基於這個理由,因為是根據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宗義來理解地道,所以聲聞道與獨覺道的所斷、所修就略有不同,所證都是解脫。差別在什麼地方?主要是因為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宗義是不承認外境,所以,執外境的分別也變成是要斷的。聲聞的所斷只有「補特伽羅我執」,但是獨覺的所斷除了「補特伽羅我執」之外,還要再加上「執外境的分別」。聲聞所修的是「瞭解補特伽羅無我的般若」,還有它的對境就是「補特伽羅無我」。而獨覺行者所要修的除了這個之外,還要再加上瞭解「能取所取二取空的般若」以及「能取所取二空的對境」。所證都是解脫輪回,這是一樣。

 

透過對於在最後有時,在不依賴其他老師的教授的情況下,而以欲界身現證自己的菩提的獨覺道的極大勝解,一旦自己心續中產生一個無造作的出離心時,即已進入「獨覺道」了。這個情況因為要說明的滿多的,所以我們今天就到這裡為止。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