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48:53
學習次第 : 進階
《讓有緣士夫朝向解脫與一切相智地的地道建立:攝要》
作者:沙拉寺伽僧院羅桑群佩格西
書首禮贊:非常恭敬地禮敬並歸依具備無緣大悲的至尊上師足蓮。
祈請於一切時間與階段當中攝受自己!
勝導師佛子慈氏妙音,禮彼無二無別諸上師,
立誓造論:有緣朝向解脫勝正道,地道次第心要攝而書。
此處,在解說「以十種完全修治」(yongs su sbyong ba rnam bcu yis)等階段 的地道建立中,首先因為必須先行暸解心,因此應該先說明心的情況,以及地道最初在心續中產生的方式。其中,在這個世間有承認心與不承認心的兩種情況。有些外道甚至還認為外在的草、木等等當中有心;總之,心裏想:「如果做這個和那個的話,應該會很好。」心裏想:「如果做這個和那個的話,應該不好。」回憶起:「過去曾經做過這個和那個。」想著:「將來要做這個和那個。」以及想著:「我做了利益自己的事。我做了傷害自己的事。」因為一切有情都有上述這些想法,因此將這樣的想法稱之為「心」(smes )或「認知」(shes pa)。因為外在的草、木等等沒有這些想法,因此成立草、木等等當中無心。像這樣的(Tib, p. 1-1)心,有時候想以利他之心行佈施,並從事修習悲心等等善行;有時則想以傷害之心殺生,以及犯下不與取等等惡行;而有時候則想吃東西,以及從事想唱歌等等無記的行為。此外,還有貪愛自方並對他方起瞋等等。透過經驗我們可以成立心造做各種行為;而那個時候,身、語二者也成為心的奴隸,亦即心從事任何活動時,身、語多半也會進入該活動,因此身、語二者所從事的行為究竟是善、惡或無記,有賴於心從事的活動是善、惡或無記。因此,此世的身、語的好壞等,會跟隨此世心這個動機的好壞而行;此外,此世身、心的苦樂等等,是由於過去世中心的各式各樣的善惡之力,累積各式各樣的善惡業而成熟的結果,因此,身語的善惡行為、身心的苦樂等等、以及和這些有關的一切所受用的物件與能受用者,均是心造做出來的,如《十地經》(Sa bcu pa’i mdo)說:「此三界唯是一心。」就是在排除心以外的三界造物者之後,說明只有心才是三界的造物者;而《入中論》(’Jug pa)也說:「心性建立極為多樣化,有情世間以及器世間,經說無餘眾生由業生,心若斷除業亦將不存。」意思是說明心性產生了這些各式各樣的有情世間與器世間;(Tib, p. 1-2)而其原因如下:有情世間是由有情各自不共的業力所生,而各式各樣的器世間則多半是共業所成;而那些業也唯有透過具有心者才能累積,而在斷除心或無心的情況下,則無法累積業。因此,一切的情、器世間均有賴於心。此外,《入中論》又說:「依據彼彼各自之論典,諸外道說補特伽羅等,勝者未見彼為造物者,故說世間造物者唯心。」意思是說:「在非佛教或諸外道各自的論典當中,主張常的補特伽羅與自在天等等為世間的造物者,而勝者(佛)未見彼等為造物者或觀見彼等非造物者之後,說唯心是世間的造物者。」前論又說:「由知遮止常我為造者,是故暸知造物者唯心。」與前說同一旨意。因此,一切輪回與涅槃的究竟基礎或根本,就是心。透過心續的調伏,可以讓我們暫時獲得增上生的果位,以及究竟進入決定勝的境地;而心續若沒有調伏,則會受到煩惱的宰製而於總的輪回與別的三惡趣當中受生。因此,本師能仁王說八萬四千法蘊,以及隨行其後的智者所造的所有解釋佛經密意的論典皆是調伏住于心續當中的煩惱的方法。就像世親阿闍黎(slob dpon dByig gnyen)在其《解說如理論》(rNam bshad rigs pa)或《釋軌論》中所說的:「改造無餘煩惱諸怨敵,(Tib, p. 1-3)惡趣三有之中作依處,由具改造依處此論典,此二于餘學說體系無。」而《小釋》(’Grel chung)或《明義釋》說:「為對治諸行勝者轉動:一切行相無餘諸*輪。」,以及《俱舍論》說:「為了諸行之對治,佛說隨順諸法蘊。」其中的「行」必須理解為住于心續當中的煩惱。若是如此,首先必須調伏心續,才是真正的重點所在。本師世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說明了:「諸惡莫作」與「眾善奉行」有賴於自心的調伏,而能調伏那樣的心的,就是佛陀的教法。本師世尊又說:「心若調伏引安樂,我若調伏得善趣。」這說明了:要引生暫時與究竟的安樂,有賴於內心的調伏。宗喀巴大士也說:「黑白諸業有賴善惡思,思想若善地與道亦善,思想下劣地與道亦劣,一切結果有賴諸思想。」說明了:要產生好的地與道的證悟,以及依彼證得解脫與一切相智之果位元的情況等,均有賴於好的想法。若是如此,那麼調伏自心的方法、依於調心之後證悟地道的情況、以及地道證悟究竟之後于心續中產生解脫及一切相智果位(Tib, p. 1-4)的情況是如何?答:透過實踐三士道之次第,來調伏內心及產生地道之證悟等等,是最好的方法。其方法如下:無論知不知道結合「安樂」及「痛苦」這個術語,事實上,完全不要痛苦,而只要圓滿的安樂,這種想法對自他一切而言均是共通的;若是如此,則必須努力於從各方面斷除痛苦、而且從各方面成辦安樂的一個無錯謬的方法。而且,必須從斷除苦因與成辦樂因的方式來精進於離苦得樂,因為痛苦的體性無法如拔刺般斷除,而且安樂的體性不能如獲得財物般得到。因此,必須清楚瞭解苦樂的因是什麼?因為如果不瞭解苦樂之因為何,則對於這兩者的因無法做取捨。其次,痛苦的因,就是十不善等等的惡不善行,而安樂的因則是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等善行,因此要樂不要苦的人們必須從各方面對於這兩者好好地作一個無誤的取捨。此外,首先應該思惟如下:亦即必須善加思惟總的輪回苦,以及個別的冷熱等等地獄之苦、饑渴等等餓鬼之苦及愚癡等等畜生之苦;此外,若不從許多方面努力於斷除惡不善法,則《經》中說:「嚴重、中等與輕微的不善法,依次會讓有情生於地獄、餓鬼及畜生趣中。」因此,應該思惟:「假設自己也由於惡不善法的力量而生於那些惡趣(Tib, p. 1-5),則上述那些苦將在自己身上成熟,而如果那些苦在自己身上成熟的話,自己將完全無法忍受。」等等情況;而由於怖畏那些苦,為了從那些苦當中得到救度,必須對於三寶產生勝解信,並以此信作為動機而歸依三寶,例如身患重疾的病人,為了免於疾病之苦,而必須依止良醫一般。因此,思惟了總的輪回苦與別的三惡趣苦之後,為了從這些苦當中得到救度,要至心地歸依:而為了讓那些苦不要產生,要從多方面去斷除惡不善法;為了得到增上生的人天果位,要從多方面好好修習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善行。在這個時候,這位補特伽羅已躋身「內道佛教徒」(nang pa sangs rgyas pa)的行列,而這樣的修行次第,就是下士道的修行情況。因此,下士的「所證」(thob bya),就是增上生(mngon mtho)的人天果位;而「所斷」(spang bya),就是十不善業及其果報;而「所修」(nyams su blang bya),則是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等那些善行。因此,在下士道的階段,對於「暇滿、義大、難得;死無常;惡趣苦;歸依;業果」等,必須仔細思惟;並藉此如理地修學斷除十不善之戒律等。上述是「特殊下士」(skyes bu chung ngu khyad par can)的情況。而所謂的「一般下士」(skyea bu chung ngu phal pa)則是指「僅希求現世事物的補特伽羅」。
然後,這位補特伽羅一再地思惟「生、老、病、死的人趣之苦」、「死兆現行之苦等的天趣之苦」(Tib, p. 1-6)及「由於忌妒而擾亂心續等等的非天之苦」,以及受到「八苦」、「六苦」與「三苦」逼迫的情況等,亦即透過「即使從三惡趣的痛苦當中脫離而得到人天的果位,卻沒有從輪回當中解脫的話,是無法超越痛苦的本質的。」這樣的思惟,體認到一切輪回當中全無心要可言之後,便已產生想要解脫一切輪回苦的想法了;然後進一步辨認出輪回苦所由生之我執無明,而必須努力於斷除我執無明,所以如果我執無明未斷,輪回之苦是無法像拔刺一般斷除的。因此,在心中產生:「自己應該從一切的輪回之苦中脫離出來而證得解脫」這種強烈希求解脫的想法後,精進於斷除輪回的根本我執無明,而作為斷除彼等的方法的,就是必須進入於緣四諦這個對境的三學之道的修行。而這個時候,這位補特伽羅就是「中士」(skyes bu ‘bring),而這樣的修行次第就是「中士道的修行」(skyes bu ‘bring gi lam gyi nyams len)。因此,在中士道的階段,仔細地思惟了「由苦、集二者而於輪回中流轉的情況」與「由十二緣起支而於輪回中流轉的情況」等等後,內心對於八苦、六苦、四苦及三苦等等的一切輪回過患感到厭倦,為了遠離這些過患,以緣四諦的三學之道等等作為主要的修行。這樣的補特伽羅以斷除輪回的根本──補特伽羅我執(gang zag bdag ‘dzin)──為主,而且以「斷除我執的解脫」作為主要的所證;而作為其方法的,(Tib, p. 1-7)就是以「瞭解無我 的般若」及其「對境」(無我)作為主要的所修;然後,透過對於聲聞道的極大勝解(mos pa),而一旦在自己心續中產生了無造作的希求解脫的想法時,則已進入「聲聞道」(nyan thos kyi lam)了。其中,「希求解脫的想法」(thar pa don gnyer gyi blo)、「出離心」(nges ’byung gi bsam pa)及「想要脫離輪回的想法」(’khor ba las bsgral ’dod kyi blo)是同義詞。產生無造作的這些想法的方法,就像罪犯在監獄中受到極大的折磨時,自然而然會產生逃離監獄的想法,以及房屋著火的屋主,自然而然想要脫離他的房子的情況一樣,如果產生想要脫離輪回的想法達到上述兩個比喻的程度時,就是已經產生無造作的出離心了。當這個想法產生時,不論是行、住、坐、臥的哪一個時候,均不可能退失,就像宗喀巴大士(rJe bdag nyid chen po) 所說的:「不分晝夜希求解脫心,若生爾時出離心已生。」關於這點,有些學者主張:「看見輪回過患的心是『出離心』,而想要從輪回脫離的心是『希求解脫的心』。」亦即認為「出離心」與「希求解脫之心」這兩者是不同的,而且還認為出離心是因,而希求解脫之心是果。而在這部論中,恭敬地將這兩個詞視為同義詞,亦即所謂「出離」就是解脫,而希求彼之心就稱為「出離心」,而且不僅如此,當產生無造作的出離心時,就視為「已產生無造作希求解脫輪回的心」,這是大多數學者一致的看法。因此,成立「無造作的出離心」(nges ‘byung gi bsam pa bcos ma ma yin pa)與「無造作的希求解脫之心」(thar pa don gnyer gyi blo bcos ma ma yin pa)兩者為同義詞。而且宗喀巴大士在:「不分晝夜(Tib, p. 1-8)希求解脫心,若生爾時出離心已生。」當中也說明了「希求解脫之心」與「出離心」兩者同義;而在這個偈頌之後的「彼出離不以淨發心攝,不成無上圓滿菩提因。」當中的出離心,也必須理解為希求解脫的心;而且在《廣論》的「僅僅想要捨棄彼等而且想要證得完全止息彼等的想法產生,正是出離心」當中也將「希求解脫之心」與「出離心」說為同義。此外,《廣論》當中「當經中說到產生無造作之出離心的量(標準)時,會以處在火宅當中的人與處在監獄當中的犯人不願處在那些處所,並且想要從那些場所解脫出來的心,作為產生出離心的標準,亦即前述二者的心到什麼程度,出離心就應該產生到那個程度。」這是結合「想要從火宅及監獄中解脫出來的心」這個比喻與「出離心」這個意義,然而「對於火宅與監獄看見過患之心」與「出離心」二者喻義結合的情況則比比皆是。因此,能夠成立「出離心」與「希求解脫之心」二者是同義的聖教與正理為數極多,因此必須承認這兩者為同義詞。
此外,處於前述中士道的那位補特伽羅,不僅以「補特伽羅我執」(gang zag gi bdag ‘dzin),而且還以「執外境的分別」(phyi rol don du ‘dzin pa’i rtog pa)為主要的所斷,並以斷除這兩者的解脫作為主要的所證,而作為其方法的,就是將「瞭解『補特伽羅無我』的般若及暸解『能取、所取二空』的般若二者及其對境(即「補特伽羅無我」及「能取、所取二空」)」作為「主要的所修」之後,透過對於在最後有(srid pa mtha’ ma)時,在不依賴其他老師的教授的情況下,而以欲界身現證自己的菩提(Tib, p. 1-9)的獨覺道的極大勝解,一旦自己心續中產生一個無造作的出離心時,即已進入「獨覺道」(rang rgyal gyi lam)了。其中,聲聞道與獨覺道二者均攝于中士的道次第當中。
此外,處於前述中士道的那位補特伽羅,從各種角度長期觀修輪回的過患之後,體認到一切的三有就像火宅與監牢一般後,持續產生強烈想要證得完全止息煩惱與痛苦的解脫的想法,並且修學珍貴的三學之道的話,決定能夠證得從輪回脫離的解脫,而且也不可能退轉。但是因為這樣僅僅斷除部分的過失與圓滿部分的功德,因此自利並沒有完全圓滿,而他利亦僅只有片面,而且最後還會受到佛的勸勉而決定進入大乘,因此心裏想著:「現在,我從一開始就應該進入大乘道。」而產生想要進入大乘道的想法,而且心裏想:「在看到『和自己一樣墮于輪回大海的眾生們也因為分辨取捨的智慧之眼關閉之故,無法前往遠離輪回痛苦窘境之處』的同時,卻對他們毫無悲湣,並且不精進於利益他們,這是非常不應該的。」這樣想了之後,為了進入大乘道,首先停止對於受苦逼迫的的眾生們以貪、瞋區分親疏的情況之後,如那些道次第論著當中所說的一般長期地觀修舍無量心。然後思惟:「一切有情均曾經當過或正在當自己的母親等等。」(知母)接著(Tib, p. 1-10)依次先觀修「憶念一切有情的恩德」(念恩)、「想要報恩的想法」(報恩)及「慈心」(悅意慈),然後將這些受苦逼迫的那些有情作為所緣之後,當自然而然地產生一個強烈的「如果他們遠離痛苦的話,該有多好啊﹗應該讓他們遠離痛苦。」的想法時,就表示自己心續中已經產生大悲心了。此外,大悲心產生的情況,在《廣論》當中也說道:「就像母親對於心中極為疼愛的幼小獨子受到無量的苦時所生的憐憫心一樣,一旦緣一切有情的大悲心任運而生的情況也達到那個程度時,就已產生『具備定義的大悲心』(snying rje chen po mtshan nyid tshang ba)了。」如上,當大悲心在心續中產生時,該補特伽羅就已成為「上士」(skyes bu chen po),而且是「大乘種性覺醒者」(theg pa chen po’i rigs sad pa),而他先前那些修行次第,則是與中士共通之道。然後,前述的慈心與悲心二者大力增長之後,必須觀修「增上意樂」,而依於增上意樂之後,一旦心續當中產生一個強烈、毫無造作的「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須證得珍貴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的想法時,就是「具備定義的大乘發心」(theg chen sems bskyed mtshan nyid tshang ba)在心續中產生了,因此這位補特伽羅已進入了大乘道。如上的那些上士為了利他而希求圓滿菩提,並以「大悲心與菩提心等」作為主要的修行,而以「實執及其習氣」(bden ‘dzin bag chags dang bcas pa)作為主要的所斷。
如上那樣辨認了命名為「心」或「認知」等等的基礎之後,該心進入種種善、惡行為的情況,以及由此開展之後,下、中、上三士之道在心續中產生的情況,然後由此于心續中產生三乘地道(Tib, p. 1-11)之證悟的情況等,已經簡要地說明完畢。現在要正式進入「地道建立」(sa lam gyi rnam gzhag)的解說。
其中,分二:1. 總說地道建立,2. 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
1. 總說地道建立,分二:
1-1. 定義
「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現觀」,就是「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sa lam gnyis su phye ba’i sa)的定義。「正朝向或已到達解脫或一切相智地二者任一所攝之智」,就是「道」的定義。或者「無造作出離心所攝之智」,就是「道」(lam)的定義。「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sa lam gnyis su phye ba’i sa)、「道」(lam)、「現觀」(mngon rtogs)、「智」(mkhyen pa)這些為同義詞。
1-2. 分類
其中,若予區分,有由所依之補特伽羅與勝、劣的觀點而區分的「大乘道」與「小乘道」二者。有從高、下的觀點來區分的「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及「無學道」五者。
「法現觀」(chos mngon rtogs),是「資糧道」(tshogs lam)的定義。「資糧道」(tshogs lam)、「順解脫分」(thar pa cha mthun)、「法現觀」(don mngon rtogs)及「資糧道者心續之智」(chos mngon rtogs tshogs lam pa’i rgyud kyi mkhyen pa),這些是同義詞。此外,所謂「資糧道」,是因為它是為了證得解脫及一切相智而累積資糧之道的開端,所以稱為「資糧道」。因為是開始聽聞、思惟經典之法的階段的現觀,所以也稱為「法現觀」。在資糧道階段,是以聽聞、思惟能詮的經典為主,但並不是意味著資糧道的階段沒有「修所成」,因為《阿毗達磨集論》說過:「什麼是『資糧道』?答:凡夫戒、守護根門、飲食知量、于初夜及後夜中不睡眠而精進於瑜伽(Tib, p. 1-12);再者,還有成為其因的其他善行、聽聞、思惟及修習所生的之智慧也可以,亦即……。」說明了資糧道中有聞、思、修三者。
「義現觀」(don mngon rtogs),是「加行道」(tshogs lam)的定義。「加行道」、「順抉擇分」(thar pa cha mthun)、「義現觀」及「加行道者心續之智」(chos mngon rtogs tshogs lam pa’i rgyud kyi mkhyen pa),這些是同義詞。此外,所謂「加行道」,是因為對於現觀四諦而作加行之階段的道,所以如此稱呼。因為是對於經典的意義--粗細品的無我--產生修所成之體驗的階段的現觀,因此稱為「義現觀」。此外,在加行道階段,雖以修所成為主,但並不是沒有聽聞與思惟,因為《阿毗達磨集論》中說過:「《經》雲:『資糧道當中有聞、思、修三者』而就像資糧道一樣,加行道也是如此(亦即也有聞、思、修三者)。」
「諦現觀」(bden pa mngon rtogs),是「見道」(mthong lam)的定義。「見道」、「諦現觀」、「見道者心續之智」(mthong lam pa’i rgyud kyi mkhyen pa),這些是同義詞。所謂「見道」,因為是最初現前的看見四諦之道,所以稱為「見道」。而因為是現前、新的瞭解四諦的現觀,所以稱為「諦現觀」。
「隨現觀」(rjes la mngon rtogs),是「修道」(sgom lam)的定義。「修道」、「隨現觀」及「修道者心續之智」(sgom lam pa’i rgyud kyi mkhyen pa),這些是同義詞。此外,所謂「修道」,因為是修習已經現觀之諦的道,因此稱為「修道」;再者,因為是在已經現觀四諦之後,再次修習之現觀,所以也稱為「隨現觀」。(Tib, p. 1-13)
「已斷除煩惱障之智」(nyon sgrib spangs pa’i mkhyen pa),是「無學道」(mi slob lam)的定義。「無學道」、「已斷除煩惱障之智」及「阿羅漢之智」(dgra bcom pa’i mkhyen pa),這些是同義詞。此外,因為是對於各乘之道,不需要再學習之道,因此稱為「無學道」;而因為是已斷除所有煩惱障之智,所以是「已斷除煩惱障之智」;而因為是阿羅漢心續中所攝之智,因此稱為「阿羅漢之智」。
2. 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
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分二:
2-1. 解說小乘的地道建立
解說小乘的地道建立,分二:
2-1-1. 定義
「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小乘現觀」,就是「小乘地」(theg dman gyi sa)的定義。「小乘地」、「小乘的現觀」(theg dman gyi mngon rtogs)及「小乘智」(theg dman gyi mkhyen pa),這些是同義詞。
2-1-2. 分類
其中,若詳細區分,有小乘八地,亦即有:(1)種姓地(rigs kyi sa)、(2)第八地(brgyad pa’i sa)、(3)見地(mthong ba’i sa)、(4)薄地(bsrabs pa’i sa)、(5)離貪地(’dod chags dang bral ba’i sa)、(6)瞭解已作地(byas pa rtogs pa’i sa)、(7)聲聞地(nyan thos kyi sa)、(8)獨覺地(rang rgyal gyi sa)等八地。也有某些論典中沒有另外提及「聲聞地」,改以「見白地」(dkar po rnam par mthong ba’i sa)並置於小乘八地之首,而稱為「小乘八地」。(1)種姓地,就像「聲聞資糧道」與「聲聞加行道」;(2)第八地,就像「預流向之智」(初果向之智);(3)見地,就像「預流果住之智」(初果住之智);(4)薄地,就像「一來果住之智」(二果住之智);(5)離貪地,就像「不來(Tib, p. 1-14)果住之智」(三果住之智);(6)瞭解已作地,就像「聲聞阿羅漢之智」(四果住之智);(7)聲聞地,就如「一來向」、「不來向」及「阿羅漢向」三者之智;(8)獨覺地,就像「獨覺之智」。上述內容是《明義釋》及《金鬘疏》的密意;然而在某些論典當中,將「見白地」配合「資糧道」、「種姓地」配合「加行道」來解釋,而不另外提及「聲聞地」。若再歸納的話,這八地可以攝于聲聞地與獨覺地兩者當中,亦即前七個為聲聞地,而最後一個是獨覺地。
2-1-2-1. 聲聞地
聲聞地中又分二:
2-1-2-1-1. 定義
「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聲聞現觀」,就是「聲聞地」(nyan thos kyi sa)的定義。「聲聞地」、「聲聞的現觀」(nyan thos kyi mngon rtogs)及「聲聞智」(nyan thos kyi mkhyen pa),這些是同義詞。
2-1-2-1-2. 分類
聲聞地若予區分,有二:
2-1-2-1-2-1. 聲聞異生地
聲聞異生地若予以區分,有二:
2-1-2-1-2-1-1. 解說聲聞資糧道
2-1-2-1-2-1-1-1. 定義
「聲聞的法現觀」,就是「聲聞資糧道」的定義
2-1-2-1-2-1-1-2. 分類
有〔聲聞〕資糧道下、中、上三品。而這三個的每一個又可以分為「現前」、「比度」及「再決知」三者,以及「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者。在聲聞資糧道的階段中,以聽聞、思惟為主,但並不是沒有修所成,因為《阿毗達磨集論》中清楚說過:「資糧道的階段中有修所成。」在聲聞資糧道下品的階段中,有「瞭解補特伽羅無我」與「不瞭解補特伽羅無我」這兩類;(Tib, p. 1-15)而到了資糧道中品的階段,則必定要瞭解補特伽羅無我;到了資糧道上品的階段,則必須證得以補特伽羅無我為所緣的止。而當轉移至聲聞加行道暖位時,則必定要證得以補特伽羅無我為所緣的觀。其中,從聲聞資糧道到聲聞加行道暖位元的轉移方式就是: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一旦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時,就會從聲聞資糧道轉移至聲聞加行道暖位。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他「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與「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修所成慧」、「證得聲聞加行道暖位」等等是同時的。
2-1-2-1-2-1-2. 解說聲聞加行道
2-1-2-1-2-1-2-1. 定義
「聲聞的義現觀」,就是「聲聞加行道」的定義。
2-1-2-1-2-1-2-2. 分類
「聲聞加行道」若予區分,有聲聞的「暖位」(drod)、「頂位」(rtse mo)、「忍位」(bzod pa)及「世第一法」(chos mchog)等四者。其中,前三者的每一個又分為下、中、上三品;同樣地,〔前三者的每一個〕也可以分為「現前」、「比度」、「再決知」三者;以及分為「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者;然而,「世第一法」則無那樣的區分,因為聲聞加行道世第一法是「時邊際剎那」(dus mtha’i skad cig ma),因為聲聞加行道忍位上品(Tib, p. 1-16)是時邊際剎那,同樣的,聲聞加行道世第一法也是時邊際剎那,因為《俱舍論》說過:「彼為一剎那,如是世第一。」在聲聞加行道的階段,雖以修所成為主,但並不是沒有聽聞、思惟,因為《阿毗達磨集論》當中清楚說過:「在聲聞資糧道及加行道這兩個階段中,皆有聽聞、思惟及修習三者。」因為《阿毗達磨集論》說:「什麼是『資糧道』?答:凡夫戒、守護根門、飲食知量、于初夜及後夜中不睡眠而精進於瑜伽;再者,還有成為其因的其他善行、聽聞、思惟及修習所生的之智慧也可以,亦即就像資糧道一樣,加行道也是如此(亦即也有聞、思、修三者)。」從聲聞加行道轉移至見道的方式如下: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加行道世第一法者,當他現觀補特伽羅無我時,就會轉移至聲聞見道。其中,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加行道世第一法者他「現觀補特伽羅無我」與「證得聲聞見道無間道」、「證得聲聞的聖道」等等是同時的。
2-1-2-1-2-2. 解說聲聞聖者地
聲聞聖者地若予以區分,有三:
2-1-2-1-2-2-1. 解說聲聞的見道
解說聲聞見道,分二:
2-1-2-1-2-2-1-1. 解說見道的所斷(Tib, p. 1-17)
在聲聞加行道的階段,雖然已經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但是只能壓伏我執的現行,而不能夠斷除任何所斷的種子;而在見道的階段,透過現觀無我的力量,可以開始斷除所斷之種子,而且是開始斷除徧計煩惱障的種子,因此,此處應該說明「徧計煩惱障」(nyon sgrib kun btags)與「俱生煩惱障」(nyon sgrib lhan skyes)的安立。其中,一般而言,「道之所斷」(lam gyi spang bya)有「煩惱障」(nyon sgrib)及「所知障」(shes sgrib)二者,而所知障當中分為「粗品」與「細品」二類,「粗品所知障」在獨覺道中斷除,而「細品所知障」則在大乘道中斷除的情況,將在後面解釋;而現階段要解釋的是煩惱障。其中,一般所謂的「障」(sgrib pa),是將「中斷、阻止並障礙證得解脫與一切相智者」稱為「障」;特別所謂的「煩惱障」是指「屬於主要中斷證得解脫的這類障礙」。此外,也可以說:「若不斷除障礙本身,則無論何時也無法證得解脫。」煩惱障若予區分,有二:「徧計煩惱障」與「俱生煩惱障」。其中,所謂的「徧計〔煩惱障〕」是指「由於被自己的惡劣宗義污染心續,而對於境產生增益、損減或感到猶豫(懷疑)的心」。所謂「俱生」則是指「在沒有被惡劣宗義污染心續的情況下,由於自己心續當中無始以來的習氣而對於境產生增益、損減或感到猶豫的心」。然而,俱生〔煩惱障〕當中有沒有損減及猶豫,(Tib, p. 1-18)雖似乎有待觀察,但多半必須承認是有的,因為在心中沒有朝向宗義的補特伽羅的心續當中,有緣過去及未來的猶豫,以及對於特殊對境的損減,而我們必須承認這些是俱生的。而徧計只有在說宗義者的心續當中才有,因為宗喀巴大士的《略論觀》當中說過:「由於徧計僅存在于那些說宗義者的心續當中,因此不許為輪回的根本。」那麼,「不安立屬於修所斷之具染猶豫的原因何在?」「它的意思是不是指沒有緣四諦與業果等等的猶豫?」這點還值得觀察。徧計〔煩惱障〕因為要靠見道才能斷除,因此名為「見所斷」(mthong spang);而俱生〔煩惱障〕因為要靠修道才能斷除,因此名為「修所斷」(sgom spang)。因此,「屬於必須透過見道無間道正對治之後而斷除的這類障礙」,就是「見所斷」的定義。若予區分,有二:「見所斷煩惱障」與「見所斷所知障」。「作為自己的正對治--見道無間道--之所滅的煩惱障。」,就是「見所斷煩惱障」的定義。若對於「見所斷煩惱障」詳細區分的話,有112個,因為有:(1)欲地(即欲界)所攝的40個見所斷煩惱障、(2)色地(即色界)所攝的36個見所斷煩惱障、(3)無色地(即無色界)所攝的36個見所斷煩惱障。其中(1)成立如下:因為有(1-1)「欲地所攝的10個見苦諦所斷煩惱障」、(1-2)「欲地所攝的10個見集諦所斷煩惱障」、(1-3)「欲地所攝的10個見滅諦所斷煩惱障」及(1-4)「欲地所攝的10個見道諦所斷煩惱障」,亦即共有40個。其中,(1)欲地所攝(Tib, p. 1-19)的見所斷煩惱障有40個,因為有對於屬於欲地所攝的見苦諦所斷之悅意境產生貪著的「貪欲」(’dod chags)、對於不悅意境感到氣憤的「瞋恚」(khong khro)、以驕矜之心待人的「我慢」(nga rgyal)、對於業果與四諦等等感到愚昧的「無明」(ma rig pa)、對於業果與四諦等等感到懷疑的「猶豫」(the tshom)等「五非見」(lta min lnga),以及緣于自相續之我與我所的任何一個之後執我為自己能獨立之實質有的「壞聚見」(’jig lta)、將壞聚見所緣的任何物件執為常或斷等等的「邊執見」(mthar lta)、認為沒有業果、四諦、三歸依處等等的「邪見」(log lta)、將壞聚見及邊執見等等諸惡見執為最殊勝的「見取見」(lta ba mchog ‘dzin)、執著從依止五火、洗浴、殺害牲畜供養造物者、以及狗、豬等等的裝扮當中可證得增上生與解脫的「戒禁取戒」(tshul khrims dang brtul zhugs mchog ‘dzin)等「五見」(lta ba lnga)。同樣的,有10個欲地所攝的屬於見集諦所斷的五非見與五見。有10個欲地所攝的屬於見滅諦所斷的五非見與五見。有10個欲地所攝的屬於見道諦所斷的五非見與五見。關於上述的內容,在《現觀莊嚴論光明釋》(rGyan snang)當中也說過:「其中,欲界當中的貪欲、瞋恚、我慢、無明、猶豫、壞聚見、邪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10個﹞,又因為四諦的區分而變成40個﹝欲地所攝的見所斷煩惱障﹞。」(Tib, p. 1-20)
(2)色地(即色界)所攝的見所斷煩惱障有36個,因為有9個屬於色地所攝的見苦諦所斷,亦即「貪欲」、「我慢」、「無明」、「帶有煩惱的猶豫」(the tshom nyon mongs can)等「四非見」(lta min bzhi),以及「壞聚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戒」等「五見」。同樣的,有9個屬於色地所攝的見集諦所斷,亦即「貪欲」、「我慢」、「無明」、「帶有煩惱的猶豫」等「四非見」,以及「壞聚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戒」等「五見」。同樣的,有9個屬於色地所攝的見滅諦所斷,亦即「貪欲」、「我慢」、「無明」、「帶有煩惱的猶豫」等「四非見」,以及「壞聚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戒」等「五見」。同樣的,有9個屬於色地所攝的見道諦所斷,亦即「貪欲」、「我慢」、「無明」、「帶有煩惱的猶豫」等「四非見」,以及「壞聚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戒」等「五見」,因此總和有36個﹝色地所攝的見所斷煩惱障﹞。
(3)無色地(即無色界)所攝的見所斷煩惱障有36個,因為有9個屬於無色地所攝的見苦諦所斷,亦即「貪欲」、「我慢」、「無明」、「帶有煩惱的猶豫」等「四非見」,以及「壞聚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戒」等「五見」。同樣的,(Tib, p. 1-21)有9個屬於無色地所攝的見集諦所斷,亦即「貪欲」、「我慢」、「無明」、「帶有煩惱的猶豫」等「四非見」,以及「壞聚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戒」等「五見」。同樣的,有9個屬於無色地所攝的見滅諦所斷,亦即「貪欲」、「我慢」、「無明」、「帶有煩惱的猶豫」等「四非見」,以及「壞聚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戒」等「五見」。同樣的,有9個屬於無色地所攝的見道諦所斷,亦即「貪欲」、「我慢」、「無明」、「帶有煩惱的猶豫」等「四非見」,以及「壞聚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戒」等「五見」,因此總和將變成36個﹝無色地所攝的見所斷煩惱障﹞。因此,色與無色的見所斷煩惱障合起來有72個。因為《現觀莊嚴論光明釋》當中說過:「同樣的,在色與無色界當中,那些四諦的見所斷煩惱扣掉8個瞋恚之後為72個。﹝連同欲界所攝的40個見所斷煩惱,﹞總和起來是112個見所斷煩惱。」
問:那麼,沒有屬於色與無色之見所斷煩惱障之瞋恚的理由何在?答:因為所謂的「瞋恚」,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惡不善法,然而並沒有色與無色地所攝的惡不善法,因為《阿毗達磨俱舍論》(mNGon pa mdzod)說:「彼中悔眠諸不善,第一靜慮以上無。」說明了沒有初靜慮(初禪)以上之地所攝的不善法;此外,《阿毗達磨(Tib, p. 1-22)俱舍論》說:「所有上界為無記。」說明了上界之地(色界與無色界)所攝的一切煩惱均是無記。因此,沒有上界之地所攝的惡不善法,而且若是上界之地所攝的煩惱,必須是無記。
2-1-2-1-2-2-1-2. 正式說明見道
關於正式說明見道中,因為前述那112個見所斷煩惱障必須有賴於見道才能斷除,因此現在正式進入見道的說明。
「聲聞的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的定義。或者說「在已成為自因之聲聞加行道之後產生,而且住於能夠產生已成為自果之聲聞修道的種類的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的定義。其中,必須說明「住於種類」(rigs gnas)的目的是為了包含尚未證得聲聞修道卻決定轉入餘乘的聲聞見道。這樣的見道,雖然無法讓已成為自果的聲聞修道產生,但卻是住於該〔該聲聞見道之〕種類者。尚未現證聲聞修道及聲聞阿羅漢果而決定轉入餘乘的聲聞見道者是有的,亦即在喇嘛傑尊巴(Bla ma rJe btsun pa)的《二十僧伽總義》(dGe ‘dun nyi shu’i spyi don)當中清楚說明了:「在尚未證得聲聞修道的情況下而決定轉趨大乘道之依次斷除所斷的初果者是有的。」而在聖無著的《阿毗達磨集論》(mNGon pa kun btus)中則清楚說過:「在尚未現證聲聞阿羅漢果的情況下而進入獨覺道之頓斷所斷的初果是有的。」「聲聞的見道」、「聲聞的諦(Tib, p. 1-23)現觀」及「聲聞見道者心續之智」等等是同義詞。此外,所謂「見道」,因為是首次現前地看見四諦之道,所以稱為「見道」,而因為是現前、新的瞭解四諦的現觀,所以稱為「諦現觀」。
聲聞見道若予區分,有三:(1)聲聞見道根本定智(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mnyam bzhag ye shes)、(2)聲聞見道後得智(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rjes thob ye shes)及(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聲聞見道(de gnyis gang rung ma yin pa’i 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為自境的〔細品補特伽羅〕無我之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1-1)聲聞見道無間道(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bar chad med lam)、(1-2)聲聞見道解脫道(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rnam grol lam)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聲聞見道根本定智(de gnyis gang rung ma yin pa’i 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細品〕補特伽羅無我之智,也是作為自己份內之見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的智」,就是(1-1)「聲聞見道無間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八忍:(1-1-1)「苦法忍」(sdug bsngal chos bzod)、(1-1-2)「集法忍」(kun ‘byung chos bzod)、(1-1-3)「滅法忍」(’gog pa chos bzod)、(1-1-4)「道法忍」(lam chos bzod)等四個法忍,以及(1-1-5)「苦類忍」(sdug bsngal rjes bzod)、(1-1-6)「集類忍」(kun ‘byung rjes bzod)、(1-1-7)「滅類忍」(’gog pa rjes bzod)、(1-1-8)「道類忍」(lam rjes bzod)等四個類忍。其中,因為「四個法忍」就是「〔四個法忍〕自己份內之欲界見所斷煩惱障的正對治者」,而「四個類忍」就是「〔四個類忍〕自己份內之上二界見所斷煩惱障的正對治者」,因此底下將依次說明。雖然所有這些聲聞見道八忍,均是(Tib, p. 1-24)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補特伽羅之智,但是從正對治自己份內之所斷的方面來說,作用有所不同。其中,因為「苦法忍」能夠作為欲地所攝之屬於見苦所斷之五見、五非見及其種子的正對治,「集法忍」能夠作為欲地所攝之屬於見集所斷之五見、五非見及其種子的正對治,「滅法忍」能夠作為欲地所攝之屬於見滅所斷之五見、五非見及其種子的正對治,「道法忍」能夠作為欲地所攝之屬於見道所斷之五見、五非見及其種子的正對治,因此憑藉四個法忍,能夠無餘斷除欲界的40個見所斷煩惱障及其種子。「苦類忍」能夠作為色地所攝之屬於見苦諦所斷之五見、四非見及無色地所攝之屬於見苦諦所斷之五見、四非見,亦即前述18個見苦諦所斷及其種子的正對治,「集類忍」能夠作為色地所攝之屬於見集諦所斷之五見、四非見及無色地所攝之屬於見集諦所斷之五見、四非見,亦即前述18個見集諦所斷及其種子的正對治,「滅類忍」能夠作為色地所攝之屬於見滅諦所斷之五見、四非見及無色地所攝之屬於見滅諦所斷之五見、四非見,亦即前述18個見滅諦所斷及其種子的正對治,「道類忍」能夠作為色地所攝之屬於見道諦所斷之五見、四非見及無色地所攝之屬於見道諦所斷(Tib, p. 1-25)之五見、四非見,亦即前述18個見道諦所斷及其種子的正對治,因此憑藉四個類忍,能夠無餘斷除色界及無色界72個見所斷煩惱障及其種子。若是如此,則憑藉見道八忍,能夠無餘斷除112個見所斷煩惱障及其種子。因此,「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細品〕補特伽羅無我之智,也是作為屬於自己份內之所斷的欲地所攝之見苦諦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者」,就是「聲聞見道苦法忍」的定義。或者,(1-1-1)「作為欲地所攝之見苦諦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的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苦法忍」的定義。(1-1-2)「作為欲地所攝之見集諦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的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集法忍」的定義。(1-1-3)「作為欲地所攝之見滅諦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的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滅法忍」的定義。(1-1-4)「作為欲地所攝之見道諦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的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道法忍」的定義。(1-1-5)「作為上二地所攝(Tib, p. 1-26)之見苦諦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的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苦類忍」的定義。(1-1-6)「作為上二地所攝之見集諦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的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集類忍」的定義。(1-1-7)「作為上二地所攝之見滅諦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的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滅類忍」的定義。(1-1-8)「作為上二地所攝之見道諦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的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道類忍」的定義。上述所說的斷除所斷的方式,是就「依次斷除所斷者」(spang bya rim gyis pa)或「漸斷所斷者」的範圍來說的;而從根器利鈍的差別來說,也有「頓時斷除所斷者」(spang bya cig car ba)或「頓斷所斷者」,因此諸頓斷所斷者憑藉一個見道無間道之後,頓時斷除所有112個見所斷煩惱障及其種子,因此像這樣的無間道本身就是八忍,因為它具備了八忍的定義及作用。因此,漸斷所斷者的心續當中,八忍依次產生;而頓斷所斷者的心續當中,八忍則是頓時產生。如果有人說:「那麼,如果頓斷所斷者憑藉一個見道無間道就可以頓時斷除所有112個見所斷煩惱障及其種子,則會與『他的心續當中頓時產生八忍』這點相違,不是嗎?」答:這並沒有過失,因為在他的心續當中,從體性方面來說雖然只有一個無間(Tib, p. 1-27)道,但是從不同的反體這方面來說,具備了八忍,因此頓時產生了「體性一而反體異」(ngo bog cig la ldog pa tha dad pa)的八忍。例如:雖然在「瓶的無常」之外沒有「瓶的剎那」,而且在「瓶的剎那」之外沒有「瓶的無常」,但是由於「瓶的無常」與「瓶的剎那」兩者是體性一而反體異,因此這兩者可以同時產生。
「從與〔聲聞見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聲聞見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當中解脫出來的聲聞諦現觀」,就是(1-2)「聲聞見道解脫道」的定義。或者,「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在〔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聲聞諦現觀,也是與〔聲聞見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見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當中解脫者」,就是(1-2)「聲聞見道解脫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八智:(1-2-1)「苦法智」(sdug bsngal chos shes)、(1-2-2)「集法智」(kun ‘byung chos shes)、(1-2-3)「滅法智」(’gog pa chos shes)、(1-2-4)「道法智」(lam chos shes)等四個法智,以及(1-2-5)「苦類智」(sdug bsngal rjes shes)、(1-2-6)「集類智」(kun ‘byung rjes shes)、(1-2-7)「滅類智」(’gog pa rjes shes)、(1-2-8)「道類智」(lam rjes shes)等四個類智。這八智雖同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補特伽羅無我之智,但是從斷除所斷之種子的情況方面,則有不同的差異。聲聞見道八忍與八智這16個是在同一座根本定當中產生的,而且聲聞見道的八忍與八智是輪流產生的。如下所述,「見道苦法忍」正對治了欲(Tib, p. 1-28)地所攝的見苦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之後,「見道苦法智」則斷除了欲地所攝見苦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而與此同時,也證得了斷除那些〔欲地所攝見苦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的一個滅諦。其次,「見道集法忍」正對治了欲地所攝的見集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之後,「見道集法智」則斷除了欲地所攝見集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而與此同時,也證得了斷除那些〔欲地所攝見集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的一個滅諦。其次,「見道滅法忍」正對治了欲地所攝的見滅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之後,「見道滅法智」則斷除了欲地所攝見滅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而與此同時,也證得了斷除那些〔欲地所攝見滅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的一個滅諦。其次,「見道道法忍」正對治了欲地所攝的見道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之後,「見道道法智」則斷除了欲地所攝見道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而與此同時,也證得了斷除那些〔欲地所攝見道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五非見--及其種子〕的一個滅諦。因此,當證得「見道道法智」時,就意味著已經斷除欲地(Tib, p. 1-29)所攝的40個見所斷煩惱障及其種子了。
其次,「見道苦類忍」正對治了上二地所攝的見苦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之後,「見道苦類智」則斷除了上二地所攝見苦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而與此同時,也證得了斷除那些〔上二地所攝見苦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的一個滅諦。其次,「見道集類忍」正對治了上二地所攝的見集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之後,「見道集類智」則斷除了上二地所攝見集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而與此同時,也證得了斷除那些〔上二地所攝見集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的一個滅諦。其次,「見道滅類忍」正對治了上二地所攝的見滅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之後,「見道滅類智」則斷除了上二地所攝見滅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而與此同時,也證得了斷除那些〔上二地所攝見滅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的一個滅諦。其次,「見道道類忍」正對治了上二地所攝的見道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之後,「見道道類智」則斷除了上二地所攝見道諦所斷煩惱(Tib, p. 1-30)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而與此同時,也證得了斷除那些〔上二地所攝見道諦所斷煩惱障--五見與四非見--及其種子〕的一個滅諦。因此,當證得「見道道類智」時,就意味著已經斷除112個見所斷煩惱障及其種子了。
此外,「八忍」是「無間道」,而「八智」是「解脫道」。「無間道」是「自己份內的如此這般的所斷的正對治」,而「解脫道」則是「已斷除如此這般之所斷的道」,因此當證得解脫道時,必然會證得滅諦,因為《俱舍論》說過:「淨善之理無垢道,有為果與無為果。」其中,「淨善之理」即「無垢的無間道」,而「有為果」則是「解脫道」,「無為果」則說為「滅諦」。以上這些是針對「漸斷所斷者」來說的,而若是「頓斷所斷者」的話,透過一個聲聞見道無間道,頓時正對治112個見所斷煩惱障,而當與此〔無間道〕同一座根本定的解脫道產生時,透過該解脫道本身,頓時斷除112個見所斷煩惱障,因此該解脫道本身就是八智。其中,從體性來說,雖然只有一個解脫道,但是從反體的方面來說,具備了八智,因此八智是以體性一而反體異的方式存在,而這些〔八智〕是頓時產生的。
在(1-3)「不是『聲聞見道無間道』與『見道解脫道』兩者的任何一個的聲聞見道根本定智」當中,(Tib, p. 1-31)分三:(1-3-1)聲聞見道者心續中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空性」的根本定智、(1-3-2)他(聲聞見道者)的心續中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能取、所取異質空)的根本定智、(1-3-3)在聲聞見道後得位之後再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無我」(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根本定智。因此,對於聲聞與獨覺來說,雖然有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空性的根本定智,但是該根本定在聲聞或獨覺道中不可能作為任何所斷的正對治,因為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空性的根本定智在正對治如此這般的所斷時,絕對需要菩提心與大悲心來輔助,但是聲聞與獨覺二者卻缺乏〔菩提心與大悲心〕這些輔助。
「心續中具有『從聲聞見道根本定智中出來的聲聞諦現觀』之補特伽羅的心續當中,前述的聲聞諦現觀顯現而生」,就是(2)「聲聞見道後得智」的定義。雖然在某些有關地道的典籍當中有「從解脫道出來」這種說法。但是我認為:「從根本定智出來」的講法似乎比較合理。它(聲聞見道後得智)的意義就是:一個在根本定的階段中未顯現之道,到了後得位的階段中顯現,並發揮道的作用者。總之,我們將「一個異于根本定智的顯現之道」稱為「後得智」。在根本定的階段當中,主要累積智慧資糧,而在後得位的階段中,則主要累積福德資糧。(Tib, p. 1-32)
(3)「不是『聲聞見道根本定智』與『聲聞見道後得智』的任何一個的聲聞見道」,就像聲聞見道根本定者心續當中的四無量心與希求解脫的心,以及聲聞見道後得位者心續當中的現觀「空性」的心、他(聲聞見道後得位者)的心續當中現觀「無我」(細品補特伽羅無我)與「二空」(能取、所取異質空)的心。總之,心續當中具有某種道的補特伽羅的心續當中,若該道沒有顯現,則既不是根本定智,也不是後得智。
上述這些道在心續中產生的情況:「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補特伽羅無我的聲聞加行道世第一法智」(凡夫)與那些「聲聞的見道八忍與見道八智」(聖者)是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的;在那個之後,產生「聲聞見道後得智」;然後,產生「既非無間道也非解脫道的見道根本定智」。在見道後得位之後,當再次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補特伽羅無我的那個智本身,轉變為「粗粗品修所斷煩惱障」的正對治時,就是已經轉移至「聲聞修道」當中了。
2-1-2-1-2-2-2. 解說聲聞的修道
解說聲聞的修道,分二:
2-1-2-1-2-2-2-1. 解說修道的所斷
在見道的階段,透過對於補特伽羅無我之現前、新的瞭解,雖然能夠斷除徧計煩惱障及其種子,但是卻不能夠斷除俱生煩惱障;而俱生煩惱障(Tib, p. 1-33)必定要依賴修道之後斷除,因此在這個階段應該稍微解釋俱生煩惱障的安立。其中,「俱生」的意義,前面已經說明過了;而「俱生煩惱障」因為必須依賴修道而斷除,所以稱為「修所斷」(sgom spang)。因此,必須透過修道無間道作了正對治之後才斷除的障礙,就是修所斷的意義。若予以區分,有二:〔修所斷〕煩惱障與〔修所斷〕所知障。所知障將在稍後解釋。修所斷煩惱若予以區分,有16個煩惱,亦即有:(1)欲地所攝的6個修所斷煩惱、(2)色界地所攝的5個修所斷煩惱及(3)無色界地所攝的5個修所斷煩惱等16個。(1)成立,亦即有:欲地所攝的「貪欲」、「瞋恚」、「我慢」、「具染無明」、「壞聚見」及「邊執見」等6個。(2)成立,亦即有:色界地所攝的「貪欲」、「我慢」、「具染無明」、「壞聚見」及「邊執見」等5個。(3)成立,亦即有:無色界地所攝的「貪欲」、「我慢」、「具染無明」、「壞聚見」及「邊執見」等5個。沒有色與無色二地所攝之瞋恚,其理由先前已經說明過了。沒有屬於修所斷煩惱障的「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及「具染猶豫」,因為它們唯是見所斷。因為在《現觀莊嚴論光明釋》當中也說過:「如下:貪欲、瞋恚、我慢、無明、壞聚見及(Tib, p. 1-34)邊執見,是欲界的6種行。從這些當中扣除瞋恚之後,就是色界與無色界的10種行。」此處,所謂的「就是10種行」當中的「行」(spyod pa)必須視為「煩惱」(nyon mongs),就像在《小釋》(’Grel chung)當中說:「為了對治『行』,所以〔佛〕無餘轉動一切種類的*輪。」,而《俱舍論》說:「為了對治諸種行,佛說隨順之法蘊。」其中的「行」必須視為「煩惱」一樣,這裏也是如此。
問:那麼,聲聞修道者斷除那些煩惱的方式為何?
答:將那些修所斷煩惱障分為粗、中、細等等81個之後而斷除。亦即欲地所攝的煩惱有「粗品」、「中品」、「細品」三類,而粗品當中又分「粗粗品」、「粗中品」及「粗細品」3個,同樣的,中品當中又分「中粗品」、「中中品」及「中細品」3個,細品當中又分「細粗品」、「細中品」及「細細品」3個,因此欲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總共有9個;同樣的,初靜慮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有9個,第二靜慮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有9個,第三靜慮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有9個,第四靜慮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有9個,亦即色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總共有36個;同樣的,無色界空無邊處地所攝的修所斷煩(Tib, p. 1-35)惱有9個,無色界識無邊處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有9個,無色界無所有處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有9個,無色界有頂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有9個,亦即無色地所攝的修所斷煩惱總共有36個。因此,上下總合起來,是區分為81個修所斷煩惱而斷除的。此外,還有「漸斷所斷者」與「頓斷所斷者」這兩種不同的斷除方式,而這將在後面解釋。
2-1-2-1-2-2-2-2. 正式解說修道
「聲聞的隨現觀」,就是「聲聞修道」的定義。或者說「在已成為自因之聲聞見道之後產生,而且住於能夠產生已成為自果之聲聞無學道的種類的聲聞隨現觀」,就是「聲聞修道」的定義。其中,必須說明「住於種類」(rigs gnas)的目的如前 所述。若予以區分,有三:(1)「聲聞修道根本定智」、(2)「聲聞修道後得智」及(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聲聞修道」。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為自境的〔細品補特伽羅〕無我之聲聞隨現觀」,就是「聲聞修道根本定智」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1-1)聲聞修道無間道(nyan thos ky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1-2)聲聞修道解脫道(nyan thos kyi sgom lam rnam grol lam)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聲聞修道根本定智(de gnyis gang rung ma yin pa’i nyan thos kyi sgom lam)。
「作為自己份內修所斷煩惱障之正對治(Tib, p. 1-36)的聲聞隨現觀」,就是(1-1)「聲聞修道無間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9個正對治粗粗品欲界煩惱等9個欲界煩惱的無間道,以及因為有9個正對治初禪的9個煩惱的無間道、9個正對治第二禪的9個煩惱的無間道、9個正對治第三禪的9個煩惱的無間道及9個正對治第四禪的9個煩惱的無間道,因此有36個正對治色地所攝的36個煩惱的無間道。同樣的,因為有9個正對無色界空無邊處的9個煩惱的無間道、9個正對治無色界識無邊處的9個煩惱的無間道、9個正對治無色界無所有處的9個煩惱的無間道及9個正對治有頂的9個煩惱的無間道,因此有36個正對治無色地所攝的36個煩惱的無間道。因此,總共有81個聲聞修道無間道。其中,有9個下下品聲聞修道無間道、9個下中品聲聞修道無間道、9個下上品聲聞修道無間道、9個中下品聲聞修道無間道、9個中中品聲聞修道無間道、9個中上品聲聞修道無間道、9個上下品聲聞修道無間道、9個上中品聲聞修道無間道及9個上上品聲聞修道無間道。因此,「作為自己份內之粗粗品煩惱障的正(Tib, p. 1-37)對治的聲聞隨現觀」,就是「下下品聲聞修道無間道」的定義。「作為自己份內之細細品煩惱障的正對治的聲聞隨現觀」,就是「上上品聲聞修道無間道」的定義。同樣的,當知依次結合從粗粗品至細細品的所斷與從下下品至上上品的對治,即為安立定義之理。「從與〔聲聞修道解脫道〕自己在同一座根本定中所生之聲聞修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中脫離的聲聞隨現觀」,就是「聲聞修道解脫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就像無間道有81個,同樣的解脫道也有81個,但是因為最後一個解脫道就是無學道,所以聲聞修道解脫道正好有80個。此外,當證得81個解脫道時,也必須證得81個滅諦,同樣的,在先前見道的階段中,由於證得8智的那個時候,必須證得8個滅諦;因此如果是這樣,在聲聞道當中,必須證得89個無間道、89個解脫道及89個滅諦,這點在《俱舍論》當中說過:「淨道沙門性,有為無為果,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其中,「淨道」就是「無間道」,而「有為果」即是「解脫道」,而「無為果」則為「滅諦」。「漸斷所斷者」與「頓斷所斷者」二者斷除所斷的差別如下:(Tib, p. 1-38)諸「漸斷所斷者」依次斷除從「粗粗品的欲界煩惱」乃至「有頂細細品煩惱」之間的那81個煩惱,而那些「頓斷所斷者」則頓時斷除從「欲界粗粗品的煩惱」乃至「有頂粗粗品煩惱」之間的9個,然後頓時斷除從「欲界粗中品的煩惱」乃至「有頂粗中品煩惱」之間的9個,最後頓時斷除從「欲界細細品的煩惱」乃至「有頂細細品煩惱」之間的9個,然後現證阿羅漢的果位。既非根本的無間道也非解脫道的聲聞修道根本定智當中分三:(1)聲聞修道者心續之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空性」之智,(2)聲聞修道者心續之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智,(3)聲聞修道者心續之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無我」之智。
「從聲聞修道根本定智當中出定之聲聞隨現觀,在心續當中具有〔聲聞修道後得智〕自己的補特伽羅的心續當中顯現而生者」,就是「聲聞修道後得智」的定義。而其意義就是:在根本定的階段當中,一個未顯現之道,在後得位的階段中顯現並發揮道的作用。在根本定階段,主要累積智慧資糧,而在後得位階段,則主要累積福德資糧,因此在聲聞道中,有累積定義具足之二資糧的情況。(Tib, p. 1-39)既非根本定智亦非後得智的聲聞修道,即是聲聞修道根本定者心續當中的四無量心、歸依、希求解脫之心等等,以及聲聞修道後得位者心續當中之現前瞭解「空性」的心,他的心續當中之現前瞭解「二空」的心及他的心續當中之現前瞭解「無我」的心等等。因為那些道在心續中具有自己(?)的補特伽羅的心續當中是以不顯現(現行)的方式存在,因此既非根本定智也非後得智。
轉移至上道的方式:在81個聲聞修道無間道當中,最後的那個無間道是有頂的細細品煩惱或有頂的第九個煩惱的正對治之無間道,而與它相應的三摩地就是「聲聞修道金剛喻定」。像這樣的無間道作為有頂的第九個煩惱的正對治之後,在斷除有頂的第九個煩惱的同時,現證聲聞阿羅漢的果位。因此,無餘斷除煩惱障、從輪回脫離、證得解脫、證得阿羅漢,這些都是同時的。
2-1-2-1-2-2-3. 解說聲聞的無學道
「已斷除煩惱障的聲聞智」,就是「聲聞無學道」的定義。或者,「聲聞道之進程已達究竟者」,就是「聲聞無學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三:「根本定智」、「後得智」及「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聲聞無(Tib, p. 1-40)學道」。聲聞阿羅漢心續當中雖有解脫道但沒有無間道,因為聲聞阿羅漢雖已經斷盡煩惱障及其種子,然而尚未證得正對治任何所知障的無間道。聲聞阿羅漢在未捨棄「身壽之行」(sku tshe ‘du byed)的期間當中,稱為「有餘者」,而捨棄身壽之行的時候,則名為「無餘者」;而就他的心續當中的涅槃而言,又將「未捨身壽之行的階段的涅槃」稱為「有餘涅槃」,而將「已捨身壽之行的階段的涅槃」稱為「有餘涅槃」。《經》說:「當聲聞阿羅漢捨棄身壽之行的時候,會由於無漏業之力而生於淨土。」
2-1-2-2. 獨覺地
2-1-2-2-1. 定義
「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的獨覺智」,就是「獨覺地」(rang rgyal gyi sa)的定義。「獨覺地」、「獨覺的現觀」(rang rgyal gyi mngon rtogs)及「獨覺智」(rang rgyal gyi mkhyen pa),這些是同義詞。
2-1-2-2-2. 分類
若予以區分,有二:
2-1-2-2-2-1. 獨覺異生地
獨覺異生地若予以區分,有二:
2-1-2-2-2-1-1. 解釋獨覺資糧道
2-1-2-2-2-1-1-1. 獨覺資糧道的定義
「獨覺的法現觀」,就是「獨覺資糧道」的定義。
2-1-2-2-2-1-1-2. 獨覺資糧道的同義詞
「獨覺資糧道」、「獨覺法現觀」與「獨覺資糧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2-1-2-2-2-1-1-3. 獨覺資糧道的分類
獨覺資糧道若予以區分,有分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者;或者分為「現前」、「比度」及「再決知」三者;或者分為「聞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三者等,與聲聞類似。(Tib, p. 1-41)
在獨覺資糧道下品的階段當中,分為「瞭解二空」與「不瞭解二空」兩類,而到了資糧道的中品則必定要瞭解二空,因為當轉移至資糧道上品時必定要證得緣二空的止,而要證得那個止,必須先行瞭解二空。因此,暫時於獨覺道中決定種姓的獨覺資糧道上品者,他證得緣二空的觀、證得緣二空的止觀雙運、證得緣二空的修所成慧、以及證得獨覺加行道,這些都是同時的。
2-1-2-2-2-1-2. 解釋獨覺加行道
2-1-2-2-2-1-2-1. 獨覺加行道的定義
「獨覺的義現觀」,就是「獨覺加行道」的定義。
2-1-2-2-2-1-2-2. 獨覺資糧道的同義詞
「獨覺加行道」、「獨覺義現觀」與「獨覺加行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2-1-2-2-2-1-2-3. 獨覺加行道的分類
獨覺加行道若予以區分,有加行道「暖」、「頂」、「忍」及「世第一法」四者;前三者可以分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者;或者分為「現前」、「比度」及「再決知」三者;或者分為「聞所成」、「思所成」及「修所成」三者等。但世第一法則沒有這樣的分類,因為世第一法是時邊際剎那的緣故。
暫時於獨覺道中決定種姓的獨覺加行道者,他現觀二空、證得獨覺的見道、證得獨覺的聖者之道、以及證得獨覺見道無間道,這些都是同時的。
2-1-2-2-2-2. 解釋獨覺聖者地
解釋獨覺聖者地當中,分三:
2-1-2-2-2-2-1. 解釋獨覺見道(Tib, p. 1-42)
2-1-2-2-2-2-1-1. 獨覺見道的定義
「獨覺的諦現觀」,就是「獨覺見道」的定義。
2-1-2-2-2-2-1-2. 獨覺見道的同義詞
「獨覺見道」、「獨覺諦現觀」與「獨覺見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2-1-2-2-2-2-1-3. 獨覺見道的分類
獨覺見道若予以區分,有三:(1)「見道根本定智」、(2)「見道後得智」、(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
2-1-2-2-2-2-1-3-1. 獨覺見道根本定智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為自境的無我(?二空)之獨覺諦現觀」,就是「獨覺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1-1)獨覺見道無間道(rang rgyal mthong lam bar chad med lam)、(1-2)獨覺見道解脫道(rang rgyal mthong lam rnam grol lam)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de gnyis gang rung ma yin pa’i nyan thos kyi mthong lam)。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獨覺諦現觀,也是作為自己份內之執色為外境的徧計分別之正對治者」,就是(1-1)「獨覺見道無間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八忍。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獨覺諦現觀,也是從與〔獨覺見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獨覺見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當中解脫出來者」,就是(1-2)「獨覺見道解脫道」的定義。
(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有三:(1-3-1)「平等安住於無我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1-3-2)「平等安住於空性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及(1-3-3)「在獨覺見道(Tib, p. 1-43)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安住於二空的根本定智」。
2-1-2-2-2-2-1-3-2. 獨覺見道後得智
「心續中具有『從獨覺見道根本定中出定的獨覺諦現觀』之補特伽羅的心續當中,前述的獨覺諦現觀顯現而生」,就是(2)「獨覺見道後得智」的定義。2-1-2-2-2-2-1-3-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
(3)「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後得位的獨覺見道」,就像「見道根本定者心續當中的希求解脫的心」及「後得位者心續當中現觀二空的心」。
2-1-2-2-2-2-2. 解釋獨覺修道
2-1-2-2-2-2-2-1. 獨覺修道的定義
「獨覺的隨現觀」,就是「獨覺修道」的定義。
2-1-2-2-2-2-2-2. 獨覺修道的同義詞
「獨覺修道」、「獨覺隨現觀」與「獨覺修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2-1-2-2-2-2-2-3. 獨覺修道的分類
獨覺修道若予以區分,有三:(1)「修道根本定智」、(2)「修道後得智」、(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修道」。
2-1-2-2-2-2-2-3-1. 獨覺修道根本定智
2-1-2-2-2-2-2-3-1-1. 獨覺修道根本定智的定義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于已成為自境的無我(?二空)之獨覺隨現觀」,就是「獨覺修道根本定智」的定義。
2-1-2-2-2-2-2-3-1-2. 獨覺修道根本定智的分類
若予以區分,有(1-1)獨覺修道無間道、(1-2)獨覺修道解脫道及(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修道根本定智。
2-1-2-2-2-2-2-3-1-2-1. 獨覺修道無間道
2-1-2-2-2-2-2-3-1-2-1-1. 獨覺修道無間道的定義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獨覺隨現觀,也是作為自己份內之執色為外境的俱生分別之正對治者」,就是(1-1)「獨覺修道無間道」的定義。2-1-2-2-2-2-2-3-1-2-1-2. 獨覺修道無間道的分類
若予以區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2-1-2-2-2-2-2-3-1-2-2. 獨覺修道解脫道
2-1-2-2-2-2-2-3-1-2-2-1. 獨覺修道解脫道的定義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獨覺隨現觀,也是從與〔獨覺修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Tib, p. 1-44)獨覺修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當中解脫出來者」,就是(1-2)「獨覺修道解脫道」的定義。
2-1-2-2-2-2-2-3-1-2-2-2. 獨覺修道解脫道的分類
若予以區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2-1-2-2-2-2-2-3-1-2-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修道根本定智
有三種既不是獨覺修道無間道也不是獨覺修道解脫道的獨覺修道根本定智等等,和聲聞的情況類似。
2-1-2-2-2-2-2-3-2. 獨覺修道後得智(和聲聞的情況類似)
2-1-2-2-2-2-2-3-2-1. 獨覺修道後得智的定義(和聲聞的情況類似)
2-1-2-2-2-2-2-3-2-2. 獨覺修道後得智的分類(和聲聞的情況類似)
2-1-2-2-2-2-2-3-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修道(和聲聞的情況類似)
2-1-2-2-2-2-3. 解釋獨覺無學道
2-1-2-2-2-2-3-1. 獨覺無學道的定義
「獨覺道的進程已達究竟的獨覺之智」,就是「獨覺無學道」的定義。
2-1-2-2-2-2-3-2. 獨覺無學道的分類
獨覺無學道的分類等等和聲聞類似,而差別在於聲聞阿羅漢尚未斷除執色為外境的分別,然而獨覺阿羅漢則已經斷除。(Tib, p. 1-45)
2-2. 解說大乘的地道建立
解說大乘的地道建立,分二:
如上以共下士道與共中士道為前行,並且在心續當中已經產生大悲心時,就是「大乘種姓已覺醒者」(theg pa chen po’i rigs sad pa),憑藉這點發起殊勝菩提心的情況等等,前面已經說明過了。而現在應該正式說明大乘道。因此,「透過菩提心攝持的方式,為已達佛地或正前往佛地這兩者的任何一個所攝之智」,就是「大乘道」(theg pa chen po’i lam)的定義。「能作為自果之眾多大乘功德的基礎所依的進入大乘道之智」,就是「大乘地」(theg chen gyi sa)的定義。「大乘地」、「大乘道」、「大乘智」(theg chen gyi mkhyen pa)及「大乘現觀」(theg chen gyi mngon rtogs),這些是同義詞。
若區分「大乘道」,有二:「大乘異生地」及「大乘聖者地」。若區分「大乘異生地」,有二:「大乘資糧道」及「大乘加行道」。
2-2-1. 解說大乘異生地
2-2-1-1. 解說大乘資糧道
2-2-1-1-1. 大乘資糧道的定義
「大乘的法現觀」,就是「大乘資糧道」的定義。此外,因為是在大乘道中最初累積資糧之道,所以名為「大乘資糧道」。此外,因為是主要以聽聞、思惟佛法經典詞義之階段的現觀,因此也稱為「法現觀」。「大乘資糧道」、「大乘法現觀」及「大乘資糧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2-2-1-1-2. 大乘資糧道的分類
若區分「大乘資糧道」,有三:「大乘資糧道下品」、「大乘資糧道中品」及「大乘資糧道上品」,而前述每一個又可以分為「現量」、「比量」、「再決知」三個及分為「聞所成(Tib, p. 2-1)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個。在資糧道的階段中,雖是以聽聞、思惟經典的詞義為主,但是並非沒有修所成慧,因為在《阿毗達磨集論》當中:「什麼是『資糧道』?答:(1)凡夫戒、(2)守護根門、(3)飲食知量、(4)于初夜及後夜中不睡眠而精進於瑜伽;再者,還有已成為正因的其他善行、聽聞、思惟及修習所生的智慧也可以,亦即……。」說過資糧道中有聽聞、思惟及修習這三者的緣故。在資糧道下品的階段當中,有「瞭解空性」與「不瞭解空性」這兩類,而在資糧道中品的階段,則必須瞭解空性,因為當轉移至資糧道上品時,必須證得緣空性的止,而在證得緣空性的止之前,必須先瞭解空性。
2-2-1-1-3. 從大乘資糧道轉移至加行道的方式
轉移至上道的方式:從一開始就是決定大乘種姓之大乘資糧道上品的行者,什麼時候證得緣空性的觀,那他就從大乘資糧道上品轉移至大乘加行道。因此,像這樣住於資糧道上品的補特伽羅,他證得緣空性的觀、證得緣空性的止觀雙運、證得緣空性的修所成慧、以及證得大乘加行道暖位,這些均是同時的。此外,《經》當中有:「以證得緣空性之觀的聲聞、獨覺的證悟為前行之大乘資糧道上品的行者,當他證得摧毀『雜染所取分別現行』(kun nas nyon mongs gzung rtog mngon ‘gyur ba)的特殊能力時,則已經轉移至大乘加行道當中。」(Tib, p. 2-2)以及「在這樣的資糧道階段中,當已經累積了所應該累積的二資糧時,即已經轉移至大乘加行道中。」這兩種說法。
2-2-1-2. 解說大乘加行道道
2-2-1-2-1. 大乘加行道的定義
「大乘的義現觀」,就是「大乘加行道」的定義。「大乘加行道」、「大乘抉擇分」、「大乘順抉擇分」、「大乘義現觀」及「大乘加行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2-2-1-2-2. 大乘加行道的分類
若區分「大乘加行道」,有四:「大乘加行道暖位」、「大乘加行道頂位」及「大乘加行道忍位」及「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而前述每一個又可以分為「下品」、「中品」及「上品」三個,所以共有12個。此外,也有分為體性是大乘加行道的「現量」、「比量」及「再決知」三者,以及分為「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者。有體性是大乘加行道的現量,因為在大乘加行道行者的心續當中有除了漏盡通之外的前五種神通。有體性是大乘加行道的比量,因為有大乘加行道行者透過正因直接瞭解空性與無我等等的情況。〔大乘加行道行者〕他的心續中有再決知,因為他的心續中有現量第二剎那及比量第二剎那。有體性是大乘加行道的聞所成及思所成慧,因為有大乘加行道者聽聞經典的詞並思惟其義的情況。(Tib, p. 2-3)有已成為該(大乘加行道)體性的修所成慧,因為在大乘加行道行者的心續中有止的緣故。
加行道暖位等等四者的語詞解釋:(1)「見道無分別智」就像是能燒毀自己份內之障礙的猶如火一般的道,而在暖位就像該火產生的前兆一般,是加行道中最初產生的道,因此稱為「加行道暖位」(sbyor lam drod)。
(2)在加行道暖位以下,不論什麼善根,都有因為瞋恚等等緣故而中斷的情況,但是當證得加行道頂位時,則沒有因為瞋恚等等力量而中斷各種善根的情況,因為已達善根動搖之頂,所以稱為「加行道頂位」(sbyor lam rtse mo)。
(3)因為是新證不畏懼甚深空性之安忍的加行道,所以稱為「加行道忍位」(sbyor lam bzod pa)。
(4)因為是世間凡夫的諸善法當中最殊勝的,所以稱為「加行道世第一法」(sbyor lam chos mchog)。
2-2-1-2-3. 從大乘加行道轉移至見道的方式
轉移至上道的方式:從一開始就是決定大乘種姓之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之智,當它現觀空性的時候,即是從大乘加行道轉移至大乘見道。此外,以現觀空性之聲聞、獨覺證悟為前行的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之智,當它在大乘加行道的階段,當已經累積了所應該累積的二資糧並且已成為徧計實執的正對治時,則已經從大乘加行道轉移至大乘見道了。
因此,從一開始就是決定大乘種姓的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上品行者,他現觀空性、證得徧計實執(Tib, p. 2-4)的正對治、轉移至大乘見道、證得初地及證得聖道,這些都是同時的。
2-2-2. 解說大乘聖者地,分四:
2-2-2-1. 解說大乘見道,分二:
2-2-2-1-1. 解說大乘見道的所斷不順品
在大乘見道的階段中,是斷除112個見所斷煩惱障,以及108個見所斷所知障;而112個煩惱障和先前聲聞地當中所說的類似。有已成為見所斷的108個所知障,因為有已成為彼﹝見所斷﹞的(1)欲地所攝的36個見所斷所知障、(2)色地所攝的36個見所斷所知障、(3)無色地所攝的36個見所斷所知障。
有(1)欲地所攝的36個見所斷所知障,因為有欲地所攝的「9個退還所取分別」(ldog pa gzung rtog dgu)、「9個轉趣所取分別」(’jug pa gzung rtog dgu)、「9個實質能取分別」(rdzas ‘dzin rtog pa dgu)及「9個施設能取分別」(btags ‘dzin rtog pa dgu)之見所斷所知障。 由此也可以類推色、無色二地所攝的72個見所斷所知障。總之,大乘見道的主要所斷是所知障,而所謂「所知障」主要是一個中斷證得一切相智的障礙,其中分為「徧計」與「俱生」兩種,而在見道的階段,主要是斷除徧計的部分,(Tib, p. 2-5)而徧計的意義前面已經說明過了。
2-2-2-1-2. 正式解說能對治者--大乘見道
2-2-2-1-2-1. 大乘見道的定義
「大乘的諦現觀」,就是「大乘見道」的定義。或者,「在已成為自因之大乘加行道之後產生,而在已成為自果之大乘修道尚未產生之前的大乘諦現觀」,就是「大乘見道」的定義。「大乘見道」、「大乘諦現觀」及「大乘見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2-2-2-1-2-2. 大乘見道的分類
若區分「大乘見道」,有三:(1)「大乘見道根本定智」、(2)「大乘見道後得智」及(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個的大乘見道」。
「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已成為〔大乘見道根本定智〕自境之無我的大乘諦現觀」,就是(1)「大乘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三:(1-1)「大乘見道無間道」、(1-2)「大乘見道解脫道」及(1-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個的大乘見道根本定智」。
「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大乘諦現觀,又是作為自己份內之徧計實執的正對治者」,就是(1-1)「大乘見道無間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大乘見道8忍。見道8忍,就是4個法忍及4個類忍,這與先前聲聞地的階段當中所說的類似。大乘見道8忍是「是等遍」(yin khyab mnyam),因為大乘(Tib, p. 2-6)見道無間道本身就是8忍。
「從與〔大乘見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見道無間道自己份內的障礙中脫離的無漏智」,就是(1-2)「大乘見道解脫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大乘見道8智。見道8智,就是4個法智及4個類智,這與先前聲聞地的階段當中所說的類似。大乘見道8智是「是等遍」(yin khyab mnyam),因為大乘見道解脫道本身就是8智。
(1-3)「不是『大乘見道無間道』與『大乘見道解脫道』之任何一個的大乘見道根本定智」,有三:(1-3-1)「心一境性、平等安住於『二空』的見道根本定智」、(1-3-2)「心一境性、平等安住於『補特伽羅無我』的見道根本定智」及(1-3-3)「在見道後得位之後,再次心一境性、平等安住於『空性』的見道根本定智」。
「從大乘見道根本定智中出定之大乘諦現觀,在心續中具有〔大乘見道後得智〕自己的補特伽羅的心續中現行者」,就是(2)「大乘見道後得智」。它(大乘見道後得智)的意義就是:一個在根本定的階段中未現行之道,到了後得位的階段中現行,並發揮道的作用者。此外,在根本定的階段中主要累積智慧資糧,而在後得位的階段中則主要累積福德資糧。
(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個的大乘見道」,就是大乘見道根本定者心續當中的「菩提心」、「大悲心」(Tib, p. 2-7)等等,以及見道後得位者心續中「現觀『空性』的覺知」、「現觀『二空』的覺知」、「現觀『補特伽羅無我』的覺知」等等。
2-2-2-1-2-3. 從大乘見道轉移至修道的方式
轉移至上道的方式:當見道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根本定智已經成為粗粗品俱生實執當中分為粗、細二分之粗分的正對治時,即是從大乘見道轉移至大乘修道了。
2-2-2-2. 解說大乘修道,分二:
2-2-2-2-1. 解說大乘修道的所斷不順品
在大乘修道的階段,斷除16個修所斷煩惱障及108個修所斷所知障,而16個修所斷煩惱,先前在聲聞地的階段已經詳細說明過了。而有108個修所斷所知障,是因為有(1)欲地所攝的36個修所斷所知障、(2)色地所攝的36個修所斷所知障、(3)無色地所攝的36個修所斷所知障。
(1)成立,是因為有欲地所攝的「9個退還所取分別」、「9個轉趣所取分別」、「9個實質能取分別」及「9個施設能取分別」之修所斷所知障。 由此也可以類推色、無色二地所攝的72個修所斷所知障。如果有人問:「如何憑藉大乘修道斷除那些實執分別識?」答:是將實執分別識分為「粗」、「中」、「細」等十品之後斷除的,亦即將俱生實執分為「粗」、「中」、「細」三品。(Tib, p. 2-8)然後粗品當中再分為「粗粗」、「粗中」及「粗細」三品,而因為「粗粗品」當中又分「粗」、「細」二品,因此,粗品當中有四類(亦即:粗粗粗品、粗粗細品、粗中品及粗細品)。中品當中再分為「中粗」、「中中」及「中細」三品,此即中品的三類。細品當中再分為「細粗」、「細中」及「細細」三品,此即細品的三類。如上區分為十類之後,透過十地的十個修道無間道依次地斷除。
2-2-2-2-2. 正式解說大乘修道
2-2-2-2-2-1. 大乘修道的定義
「大乘的隨現觀」,就是「大乘修道」的定義。「大乘修道」、「大乘隨現觀」及「大乘修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2-2-2-2-2-2. 大乘修道的分類
若區分「大乘修道」,有三:(1)「大乘修道根本定智」、(2)「大乘修道後得智」及(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個的大乘修道」。
「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已成為〔大乘修道根本定智〕自境之無我的大乘隨現觀」,就是(1)「大乘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三:(1-1)「大乘修道無間道」、(1-2)「大乘修道解脫道」及(1-3)「不是前述二者之任何一個的大乘修道根本定智」。
「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大乘隨現觀,又是作為自己份內之俱生實執的正對治者」,就是(1-1)「大乘修道無間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從初地至第十地的10個無間道。「既是大乘修道(Tib, p. 2-9)無間道,又是作為〔初地修道無間道〕自己份內粗粗粗品之俱生實執的正對治者」,就是(1-1-1)「初地修道無間道」(sa dang po’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的定義。「既是大乘修道無間道,又是作為〔第二地修道無間道〕自己份內粗粗細品之俱生實執的正對治者」,就是(1-1-2)「第二地修道無間道」(sa gnyis pa’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的定義。「既是大乘修道無間道,又是作為〔第三地修道無間道〕自己份內粗中品之俱生實執的正對治者」,就是(1-1-3)「第三地修道無間道」(sa gsum pa’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的定義。「既是大乘修道無間道,又是作為〔第十地修道無間道〕自己份內細細品之俱生實執的正對治者」,就是(1-1-10)「第十地修道無間道」(sa bcu pa’i sgom lam bar chad med lam)的定義。由此可以類推其他(從第四地至第九地)修道無間道。
「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大乘隨現觀,也是從與〔大乘修道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修道無間道自己份內的障礙中脫離的無漏智」,就是(1-2)「大乘修道解脫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從第二地至第十地的9個修道解脫道。雖然有初地的修道無間道,但是沒有初地的修道解脫道,原因是與初地的修道無間道在同一座根本定當中的解脫道,是第二地的解脫道。
(1-3)「不是『大乘修道無間道』與『大乘修道解脫道』之任何一個的大乘修道根本定智」,有三:(1-3-1)「平等安住於『二空』的修道根本定智」、(1-3-2)「平等安住於『〔細品補特伽羅〕無我』(Tib, p. 2-10)的修道根本定智」及(1-3-3)「在修道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安住於『空性』的修道根本定智」。
「從大乘修道根本定智中出定之大乘隨現觀,在心續中具有〔大乘修道後得智〕自己的補特伽羅的心續中現行者」,就是(2)「大乘修道後得智」。若予以區分,有:從第二地至第十地的10(?9)個修道後得智。
(3)「不是『根本定智』及『後得智』二者的任何一個的大乘修道」,就是大乘修道根本定者心續當中的「大悲心」、「菩提心」等等,以及修道後得位者心續中「現觀『空性』的覺知」及「現觀『〔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覺知」等等。
2-2-2-2-2-3. 轉移至無學道的方式
上述這些道在心續當中產生的次第如下:「見道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見道根本定智」與「初地修道無間道」、「第二地的解脫道」均是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的;其後,產生「第二地的後得智」;其後,則產生「第二地之不是『無間道』及『解脫道』二者任何一個的第二地根本定智」;「在第二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第二地的無間道」、以及「第三地解脫道」,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其後,產生「第三地的後得智」;其後,則產生「第三地之不是『無間道』及『解脫道』二者任何一個的根本定智」;「在第三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Tib, p. 2-11)之智」、「第三地的無間道」、以及「第四地解脫道」,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最後,「在第十地的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地安住於『空性』之智」、「第十地的無間道」、以及「一切相智」,這些均在同一座根本定中產生。其中,將「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於『空性』的第十地無間道」稱為「相續後際之無間道」,而透過它(相續後際之無間道)正對治「細細品俱生實執」之後,在斷除細細品俱生實執的同時,轉移至佛地中。
2-2-2-3. 解說大乘無學道
2-2-2-3-1. 大乘無學道的定義
「斷除二障之智」,就是「大乘無學道」的定義。「大乘無學道」、「相智」及「佛聖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2-2-2-3-2. 大乘無學道的分類
若予以區分,雖有「根本定智」與「後得智」兩類,但這兩者是「體性一而反體異」。「相智」若詳細區分,有21類無漏智。若是相智,則必然是「根本定智」及「後得智」二者。
2-2-2-4. 解說十地的差別法,分五:(Tib, p. 2-12)
2-2-2-4-1. 解說十地的名稱及詞源的差別
十地的這些詞源,有《寶鬘論》、《入中論》及《經莊嚴論》當中的三種說法;從字面上來看,雖然不一致,但是意義上卻毫無差別,因此此處將根據《經莊嚴論》的說法來說明。因此,將「初地」稱為「極喜」的理由,是因為從初地開始「接近圓滿菩提」,而且「當看見有情的利益達成之時,會感到特別歡喜」,因而如此稱呼。將「第二地」稱為「無垢」的理由,是因為從第二地開始已經遠離「違犯戒律」與「精進作意於小乘」的垢染,因而如此稱呼。將「第三地」稱為「發光」的理由,是因為從第三地開始連自己的身體及性命也不顧地「努力於尋求聖教之法」,並且「以法的光明讓其他所化機感到滿足」,因而如此稱呼。將「第四地」稱為「焰慧」的理由,是因為在第四地當中,就像火一般,透過具有隨順菩提分之法的方式,放射燒毀自己份內之二障的智慧光芒,因而如此稱呼。將「第五地」稱為「難勝」的理由,是因為令有情成熟與令他們成熟的資糧,就是「令人難以忍受之所化機的邪行」,關於這點,第四地及其以下的具慧菩薩是難以修習的,而第五地的菩薩則能夠修習,基於這個理由而如此稱呼。將「第六地」稱為「現前」的理由,是因為「由修習緣起的流轉之理,而『流轉輪回』現前」與「由修習緣起的還滅之理,而『遮止輪回』(Tib, p. 2-13)--涅槃--現前」,基於這個理由而如此稱呼。將「第七地」稱為「遠行」的理由,是因為由於長久修道,「有相、具勤之道」(mtshan bcas rtsol bcas kyi lam)已達究竟,而且兩個「同步之道」(bgord pa gcig pa’i lam)聯繫,基於這個理由而如此稱呼。將「第八地」稱為「不動」的理由,是因為在第八地當中,不被「有相之想」與「無相、具勤之想」所動搖,基於這個理由而如此稱呼。將「第九地」稱為「善慧」的理由,是因為從第九地開始證得「善慧」(legs pa’i blo gros)--「四無礙解」(so so yang dag pa),基於這個理由而如此稱呼。將「第十地」稱為「法雲」的理由,是因為就像天空當中烏雲密佈,下了大雨之後,讓世間人的農作物增長茁壯一般,在第十地菩薩猶如天空般的心續當中,陀羅尼及三摩地等等的法雲聚集之後下起法雨,令所化機心續當中猶如農作物一般的善法圓滿增長,基於這個理由而如此稱呼。
2-2-2-4-2. 解說波羅蜜多之修習增上方式的差別
其中,總的來說,透過以大悲心及菩提心攝持的方式,來行佈施、守護戒律、修習安忍、發起精進、修習靜慮及般若等等,是佈施等等波羅蜜多的修持;然而在沒有大悲心及菩提心的情況下,進行佈施、守護戒律、修習安忍、(Tib, p. 2-14)發起精進、修習靜慮及般若等等,雖是佈施等等的修持,但不是波羅蜜多的修持。因此,對於波羅蜜多的修持而言,絕對需要大悲心及菩提心作為助伴。其中,于初地證得十波羅蜜多當中佈施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於第二地證得戒律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於第三地證得安忍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於第四地證得精進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於第五地證得靜慮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於第六地證得般若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於第七地證得方便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於第八地證得願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於第九地證得力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於第十地證得智波羅蜜多特別增上的修持。
2-2-2-4-3. 解說十地之修治的數量及差別
一般而言,所謂「修治」(yongs sbyong)是指「讓某地的過失去除,並讓諸功德從上往上增長的一種功德」。因此,「讓初地的過失去除,並讓初地諸功德從上往上增長的初地功德」,就是(1)「初地的修治」的功德。若予以區分,有10,因為有:(1-1)沒有諂誑(Tib, p. 2-15)等等的想法;(1-2)受持大乘法、行利益自他之事;(1-3)平等對待一切有情;(1-4)完全施捨身體、壽命、受用及善根;(1-5)以恭敬的三門依止大乘善知識;(1-6)尋求三乘正法的所緣;(1-7)恒常由於出離心而不喜居家;(1-8)歡喜並想要證得佛身;(1-9)毫不保留並毫無慳吝地開示三乘的正法;(1-10)對所化機說真實語。
第二地當中有8個修治,因為有:(2-1)具有清淨的戒律;(2-2)報答別人利益自己的恩德;(2-3)對於別人的傷害修習安忍;(2-4)非常喜歡利益有情;(2-5)悲心廣大;(2-6)恭敬服侍授戒和尚等諸尊長;(2-7)在上師及善知識處恭敬聞法並如教奉行;(2-8)精進於佈施等等六波羅蜜多。
第三地當中有5個修治,因為有:(3-1)不會僅以聞法而感到滿足;(3-2)在不顧戀利養、名聲等等的情況下行法施;(3-3)淨化一切佛土;(3-4)自己利益過的其他有情即使透過身體及透過口說惡語等等造作任何傷害自己的行為,仍然利益他們而不厭倦;(3-5)對於自己圓滿知慚,(Tib, p. 2-16)而對於他人圓滿有愧。
第四地當中有10個修治,因為有:(4-1)住于寂靜的森林當中;(4-2)少欲;(4-3)知足;(4-4)依于十二杜多(或作頭陀)功德;(4-5)即使犧牲生命也完全不捨棄諸學處;(4-6)斥責諸妙欲(五欲);(4-7)安置諸所化機於涅槃;(4-8)佈施一切內外的事物;(4-9)對於達成利他,內心毫不退縮;(4-10)對於一切法沒有執為實有的想法。
第五地當中有10個修治,因為有:(5-1)斷除為了利養而與出家眾(?在家眾)等熟識的情況;(5-2)斷除忌妒其他出家眾得到財物而不對具有淨信的在家眾說法;(5-3)斷除住於嘈雜喧鬧之處;(5-4)斷除為了利養而自我讚歎;(5-5)斷除為了利養而譭謗他人;(5-6)斷除十不善業道;(5-7)斷除由於自滿而不恭敬他人的傲慢;(5-8)斷除關於取捨的顛倒耽著;(5-9)斷除邪見等等惡慧;(5-10)斷除對於貪等煩惱的忍受或屈從等等十種對治。
第六地當中有12個修治,因為有:已證得(6-1)佈施;(6-2)持戒;(6-3)安忍;(6-4)精進;(6-5)靜慮;(6-6)般若等六波羅蜜多之特別增上的修持;(6-7)由於證得如上的六度,因此斷除希求聲聞之心;(6-8)斷除希求獨覺之心;(6-9)斷除怖畏空性之心;(6-10)若乞者(Tib, p. 2-17)乞求,心不退縮;(6-11)即使佈施所有財物也不會感到不歡喜;(6-12)即使自己貧困亦不捨棄乞者。
第七地當中有20個修治,因為有:(7-1)由於瞭解三解脫門,因此斷除將因、體性及果三者完全執為實有的執著;(7-2)由於瞭解三輪清淨,因此斷除將受者、作者及業(行為)完全執為實有的執著;(7-3)由於具有大悲,因此斷除執諸有情死歿之後相續中斷的執著;(7-4)由於沒有自詡諸法為實有的想法,因此斷除執有情為常的執著;(7-5)平等地瞭解一切法為無實有,因此斷除將取捨執為實有的執著;(7-6)由於瞭解究竟一乘之理,因此斷除執究竟三乘的執著;(7-7)由於瞭解名、色之蘊原本於勝義中不生,因此斷除執蘊為實有的執著;(7-8)由於瞭解「不怖畏『界之本性已離戲論』(即界無自性)的安忍」,因此斷除將十八界執為實有的執著;(7-9)由於完全瞭解為蘊所攝的諸法為無實有,因此斷除將十二處執為實有的執著;(7-10)完全斷除將三界執為實有之處所的分別心;(7-11)沒有執淨、樂等等為實有的想法;(7-12)摧毀五見;(7-13)善巧斷除貪等煩惱;(7-14)由於修習緣「為了利他而成就相智」(即菩提心)之心一境性的止,因此斷除想著「無法證得相智」的退縮之心;(7-15)由於善巧修習「被瞭解佛身勝義中不成立的勝觀所攝的特殊般若」,因此斷除執佛為實有的(Tib, p. 2-18)耽著;(7-16)由於串習諸法無實有,因此內心完全寂靜,因而斷除執三寶為實有的耽著;(7-17)由於具有於一切無礙之智,因此斷除執僧伽為實有的耽著;(7-18)由於瞭解到完全沒有可以執為實有之處,因此斷除執戒律為實有;(7-19)為了法,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前往其他國土;(7-20)為了隨順攝受所化機,于一切時中顯現自己的身體,因此斷除執空性與緣起是相違的執著。
第八地當中有8個修治,因為有:(8-1)透過一心瞭解一切有情有無離貪;(8-2)由於現前暸知一切世界,因此以悲心對待諸有情;(8-3)成就美好的佛國土;(8-4)一切時中無錯謬地觀察諸法的本質為何,因而能令佛歡喜;(8-5)瞭解所化機根器的勝劣;(8-6)能讓有情的相續淨化;(8-7)在一切的入定、出定當中,住於如幻的三昧,並行一切菩薩的事業;(8-8)由於悲心及發願之力,故能依照自己的想法於三有當中受生。
第九地當中有12個修治,因為有:(9-1)成就無邊的願望;(9-2)瞭解天等的語言;(9-3)於說法辯才無礙,猶如流水無有窮盡(口若懸河,辯才無礙);(9-4)殊勝入胎--進入一切士夫所讚歎之母胎;(9-5)生為圓滿的國王及婆羅門種姓;(9-6)生為猶如日親及甘蔗一般的圓滿血統;(9-7)父母等七氏族以內(Tib, p. 2-19)關係良好的血統圓滿(?);(9-8)自己安置於菩提心的菩薩眷屬圓滿;(9-9)在帝釋天及梵天等等歌頌的情況下誕生,而且一誕生之後,光明充滿所有世界,並令那些世界產生六種震動;(9-10)被佛陀及淨居天等勸勉,從家出離;(9-11)具有顯現如同如意寶珠之菩提樹的阿謝踏,以及能讓慈心之龍樹成就的願望等等善行;(9-12)具有力等諸圓滿功德。總而言之,《現觀莊嚴論》當中直接說明的修治有95個。第十地當中雖有修治,但《現觀莊嚴論》當中並沒有直接說明。
2-2-2-4-4. 解說功德數量增長的差別
因為在初地的後得位,(1)一剎那當中可以見到一百位佛的尊容、(2)得到他們加持的智慧、(3)能夠前往佛的一百個國土、(4)能讓他的一百個國土顯現、(5)能夠讓一百個不同的世界震動、(6)能夠住於百劫當中、(7)能夠透過正智觀見百劫的前際與後際、(8)能夠平等地進入一百種不同的三昧當中、(9)能夠分辨一百種不同的法門、(10)能夠讓一百位有情成熟、(11)能夠讓自己的身體變化為一百個、(12)能讓自己的每一個身體的四周均有一百位菩薩聖者圍繞。第二地當中有如上的十二類千功德。(Tib, p. 2-20)第三地當中有如上的十二類十萬功德。第四地當中有如上的十二類百俱胝(千萬)功德。第五地當中有如上的十二類千俱胝功德。第六地當中有如上的十二類十萬俱胝功德。第七地當中有如上的十二類十萬千億俱胝功德。第八地當中有如上十二類等同三千大千世界之極微數量的功德。第九地當中有如上十二類等同一百萬個三千大千世界之極微數量的功德。第十地當中有如上十二類等同不可說不可說之佛國土之極微數量的功德。
2-2-2-4-5. 解說受異熟生之方式的差別
初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南贍部洲(’dzam bu gling)的轉輪聖王。第二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四洲(gling bzhi)的轉輪聖王。第三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三十三天(忉利天,sum cu rtsa gsum)的轉輪聖王。第四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離諍天(夜摩天,’thab bral)的轉輪聖王。第五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兜率天(喜足天,dga’ ldan)的轉輪聖王。第六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樂化天(’phrul dga’)的轉輪聖王。第七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他化自在天(gzhan ‘phrul dbang byed)的轉輪聖王。第八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小千世界的主宰--大梵天--的轉輪聖王。第九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中千世界的主宰--大梵天--的轉輪聖王。第十地行者能夠投生為統治色究竟天之(Tib, p. 2-21)天子--大自在天--的轉輪聖王。
上述這部名為「攝要」的《地道建立》是應臺灣阿底峽佛學會的學員,以及非常想要學習地道法類的臺灣學生之請,在解釋並教導地道的時候,由沙拉伽格西羅桑群佩所撰寫。這部著作是以容易瞭解與核心要義為主,並不是以有無周遍及斷除語詞的過失(語病)為主,因此是依據這樣的想法來說明的。
結贊回向
依於三乘各自之地道,
朝向三乘菩提之理趣,
透過三乘典籍細密意,
斷除杜撰依智語安立。
以此勤善自他諸有情,
生生獲得暇滿妙所依,
並為勝乘善友所攝受,
聞思修習深觀廣行法,
迅速圓滿地道之證悟,
速證四身果位故回向。
無量法理緩流水競注,
解脫寂靜海中成一味。
縱以詞屑亦能遍洗淨:
三毒垢染此善說甘露,
付梓極白善聚之勢力,
願啟百千正法之大門,
並令五趣無餘諸眾生,
自在受用決定勝寶庫!
20060916, Sat, 1335
登津敢登初譯畢於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