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20:29:15
尊貴智敏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三轉法輪——示轉、勸轉、證轉

這四諦法,釋迦佛第一次宣揚四聖諦,反復地講了——這就我們講三轉四諦十二法輪。因為講到四諦,這個法相名詞,三轉四諦十二法輪這個名詞,也稍微帶了講一下。因為釋迦牟尼佛第一次對五比丘——憍陳如等五個人,講四諦,講了三次,反復地講了三次,這個叫三轉法輪。那麼怎麼三轉法輪,我們就下邊略略地講了一下。

第一個是“示轉”,也叫示相轉,具足地說,示相轉。這個示轉就是“肯定四諦的真實性”:苦就是苦,集就是因,滅就是清涼,道就是真正能夠出離的方法。

就是我們才念的,阿(上少下免)樓馱說的那個話:苦裡邊一點也找不出一點樂;集就是苦的因,除了集之外沒有其他因;這個滅,就是因滅、苦滅之後,就得到那個清涼境界;能夠達到滅的這個道路,除了這個道諦以外,沒有其他的方法。

所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先要認識它,肯定它是正確的決定不移的,這個現境先要說,叫示轉、示相轉——告訴你這個樣子,四諦的樣子先告訴你,這是第一轉。

第二轉,“勸轉”,又叫勸相轉。第二,他就是你知道之後,你就要行,要勸你修這個四諦。“指出四諦在人生實踐中的意義”,就是說,你這個苦,你知道它是苦了,應當要遍知——這個知不是知一點點,“遍”,就是普遍地、全部地要知道;集應當斷,不但是斷,永遠地要斷掉,“集應永斷,苦應遍知”;滅,要作證,要證,證到;道,要修習——“道應修”。

就是說,你苦集滅道四個東西知道了,知道了是——法是法,人是人,沒有什麼關係啊?你要知道之後,苦是什麼樣子你應當要知道;集是這樣子的,你應當要斷掉;滅是這樣子好,應當就去證到;那麼道,既然能夠達到滅的道路,一定要去修它,那就是自己跟法要産生聯繫,要修習這個道。勸相轉,勸你要修。

第三個就是四諦“證轉”。那麼苦能不能遍知?集能不能永遠斷掉?滅證不證得到?道,跟著它走能不能達到目的?這個是一個問題,那麼就來一個證明,證明四聖諦要達到的要求是可以實踐、辦到的,做得到的。

他——佛陀,以自己親身經歷來做一個證明。他說,我對這個苦,遍知——知道完了,一點也不遺漏,全部徹底知道了;集斷完了,一點點也沒有了,煩惱、業全部斷完了,甚至習氣也沒有了;滅已證,這個涅槃,不但是偏真涅槃,圓滿的無住涅槃,全部證到了;道,修到了,已經修了,確實證到了,出了效果,出離生死、證到圓滿菩提了。

那就以佛自己的經驗告訴你們,做得到的,放心做下去好了。那麼這是三轉四諦十二行相法輪。

為什麼說三轉十二行相?那就是說,三次地講四聖諦,每一次講四個諦——三、四,一十二,叫三轉十二行相。這一個說法,這是經部的說法。還有有部的說法,比較複雜一些,我們在《俱舍》的時候再介紹。這個時候,我們因為初學,就把這個經部的容易懂的、也是一般經常用的介紹一下。

那麼這裡為什麼要三轉?經上一般都有這麼幾個說法。第一個說法,為根機不同說三種樣子:上根,只要告訴你這是集、這是苦、這是滅道,好,他已經夠了,那就自己會證去了,修去了,這是上根,就說第一個好了;中根,你告訴他之後,你不教他修,他還不懂,那麼你說:此是苦,你要知;這是集,你要斷它,要永遠斷掉;這是滅,你要作證;這個道要修。

要第二次要轉,勸他,這是中根;下根,你勸了他,他還不太肯動:“那麼麻煩,到底證不證得了,到底斷不斷得了啊”,那麼佛就說:“你放心,我已經證到了,我已斷掉了,你照這個做好了,決定沒有關係,不會有其他的,不會做不到”,那麼是對下根說,佛親自保證跟他說,這麼上、中、下三根來分,這是一個說法。

第二個說法,示轉:“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是見道,見道的時候,把世間宇宙真理——苦集滅道,搞清楚了:“這是苦,這是集”;第二個,“應知、應斷、應滅、應證”,單是見到了,你不動還不行,我們說,你眼睛看到了,你畢竟還沒有動,還在老地方,你要看到了,你還要跑過去,跑過去才達到目的,那麼你要走。

所以說,第二個,要知,要斷,要證,要修——修道;第三個,已經知了,已經斷了,已經證了,已經修了,那是什麼?無學道,以見、修、無學道來分,也可以。

這個四諦三轉十二法輪大概的就是這麼,我們介紹到這裡。

(節選《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第四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