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次中篇
蓮花戒大師作
喀覺譯
丹增嘉錯仁波切講授
悲智學佛會整理
梵文云:跋瓦納乍瑪
藏語云:修次中篇
一、前言
從今天開始在正覺大塔(菩提伽耶)旁,難得有此殊勝因緣對你們講法。首先講「修次中篇」,之後是「菩提心贊」,梵文和中文都有翻譯,而且也有多種語言的譯本。「修次中篇」最主要講空性的道理--「空證智慧」,也就是「中道」!
修次中篇
「修次中篇」是蓮花戒大師所著作,他是一位具善巧以及成就的大師。在西藏「修次中篇」是一部非常聞名,同時也是很具價值,十分重要的著作。透過「修次中篇」,能使我們對於佛法的概要,有更深的體會以及瞭解。倘若我們是佛教徒,卻不瞭解佛法大致上的架構,將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從「修次中篇」的空性道理,再透過「菩提心贊」(寶炬論)的內容來實行。接著講佛子行三十七頌,這是無作賢所作,共有三十七句偈頌,是我們應該學習的佛子行。
我是從薩迦的桑吉仁波切,得到「修次中篇」的傳承。桑吉仁波切是從拉薩的桑耶寺,天欽仁波切的上師處,得到「修次中篇」的傳承。他的上師是寧瑪的上師,那時正在思維「修次中篇」的內容。至於薩迦仁波切,如何得到「修次中篇」的傳承,我們不清楚。衹能肯定桑吉仁波切,從寧瑪上師得到傳承,再傳給我的。佛子行三十七頌,是從噶舉的咕駑仁波切得到傳承,咕駑仁波切是從佐千仁波切得到傳承的。
這幾天我主要講,「修次中篇」與「佛子行三十七頌」。也會以很扼要的方式,為你們口授,主辦單位要求的「心經」傳承。還有念誦「菩提心贊」,以及做簡單的解釋。我是在噶舉的咕駑上師處,初聞佛法時,聽到這部「菩提心贊」(寶炬論)的,我的傳承大致如此。接著我想為你們口授,宗大師所作「緣起贊」的傳承,以緣起道理禮讚佛陀身、語、意三功德,因為佛陀瞭解「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的道理,所以讚歎佛!此傳承是從昆努的格西得到的。「緣起贊」及「了義不了義經」的傳承,現在已變得很稀少了,尤其在西藏的衛藏地區。這幾天我們可以互相研究討論!這裏的負責人員,準備的非常齊全,雖然是帳蓬,從外面看不是很雅觀,但是能夠擋風遮雨、遮陽光就可以了,我為他們的準備周到,說聲謝謝!
在此地傳法的緣起,是因為正覺大塔乃佛陀成道之地。大家有此難得的機會集聚一堂,思憶佛陀的功德,以及追隨佛陀曾經走過的路!這是最重要的。應該如何追隨呢?瞭解佛法的內涵,依教奉行!我個人不是很精通佛法,但我會把所知道的,儘量為你們解釋說明。我努力以清淨意樂傳法,也希望弟子們,以清淨意樂聽聞。假使如此,將是清淨的佛法事業,功德圓滿!希望大家互勉互勵。首先念皈依祈禱文,主要禮讚佛陀。接著懺悔、迴向、念心經、文殊師利菩薩禮讚文,以及供曼達拉。剛剛念誦的皈依發心,是調伏自己的內心,發心為一切有情圓滿菩提,以很強烈的意樂,讓自己生起菩提心!「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皈依境是佛法僧三寶,主要的皈依對象是法寶。「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菩提心是希求菩提之發心,具足利益他人以及無上菩提,二種希求之發心。「直至菩提我皈依」,是非常強烈、長久性的皈依、未證菩提之前都要做到。思維若證得圓滿的佛果位,就能如實地、真正地利益一切有情眾生。「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為利有情願成佛。」此偈包涵智慧與福德兩種資糧,但主要是福德資糧(六度萬行),即以布施等一切善功德,迴向無上菩提!為了圓滿自利與他利二事業!如此思維,就是很強的皈依心」。
這次各地信徒雲集,包括西藏流亡的難民、還有外國人,大都為聽法而來。能在殊勝的聖地討論佛法、是讓我們積福的珍貴因緣,我非常的隨喜此淨罪積資的機會。我個人認為,衹有追隨佛陀的智慧,才是個精進的比丘!我非常歡喜,佛陀所指導的深奧道理,因為仔細探討研究,會發覺佛法中所涵藏,更微妙的道理。它有廣大的思維空間,可以讓我們深思;真正去實行時,發現確實對我們,有實際上的幫助。佛陀在此出世,也在此成就佛道,我們應該好好保護聖地。當然,有很多人來朝聖,也有很多人想維護和改善環境,印度中央政府,曾有計劃的負責維護此地區,目前還在改善當中。
所謂「法」是建立在內心上,並非靠外境、外緣去改善調伏的。我們所講的「佛法」,不是建立在天空上;回教也不是存在於教堂或者字面上,說到基督教一定想到十字架。所以當我們講到「教法」、「宗教」時,會認為是外境的事物,這是錯誤的。真正的教法,是建立在內心上,未調伏的心,使之調伏,並非由外力去改變。跟隨佛陀之後,內心是否漸漸改善、步步進展?假使有,就是真正得到佛陀的加持。若教法無法改善你的內心,那表示你學錯了,佛陀也無法加持你。世親菩薩曾說過,教法分為「教正法」及「證正法」。教正法是由討論及聽聞而修習。真正的教法是證正法,是由聞思修而學習,建立在內心上。證正法是--戒、定、慧,教正法是--經、律、論。透過佛法的道理,如何得到真正的法?以戒定慧三學,在心靈上建立真正的法。當我們聽到佛法時,一定要想到屬於內心,而不是指外在的佛像、經典、念珠。念珠非屬於真正的佛法,外道婆羅門也拿念珠持咒。許多先輩大師曾經講過,假使念太多咒語而未調伏煩惱,小心你的指頭斷掉?有時候甚至還會念到一百美金、二百美金……!
現代人太注重佛像,看到黃金鑄造的佛像,就覺得很莊嚴殊勝;看到泥巴塑成的佛像,就輕視它,其實太注重外表,不是好現象。以佛像外表(金,銀……)學佛,是世間八法,不是真正學佛,而是在造業。雖然穿上法衣、口才一流,但所做所為還是在造業。因此真正的佛法,是指未調伏的心,透過對治力調伏,未生起的功德,透過對治力使之生起。讓自己的過患減少到最低,讓自己的功德增長到最高,如此才有益處。我們要即身成佛,是非常困難的。應該以實際的修行,晝夜不斷、經年纍月、多生多劫串習,慢慢地去除內心的過患,建立圓滿的功德。「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有如虛空般眾多的有情,未度盡之前,絕不成佛。這種心力是我們需要的。
一般人性急,都想快速得到果報。甚至有上師,以灌頂來解決一切的困難,而弟子們,竟也相信這種謊言,雙方合作灌頂儀式,當上師出了問題,弟子們就責難上師之不當。學佛最主要目的是什*H在凡夫地的我們,是沒有任何的證功德,要讓自己生起道功德,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假使能調伏內心,不只自己快樂,也能使別人得到快樂。
我們現在所得到的暇滿人身,並非是最圓滿的。有暇滿人身,並不代表具有人生的意義。真正人生的意義是--調伏內心,需要長久的苦行去證得。我們要共同努力,擬定一個長久的目標,經常串習,才能達到究竟圓滿。我們無法快速得到證量與道功德,但如果腳踏實地、努力修習,就可以積集資糧。運用長久時間學習「道次第」,對我們來講,是沒有差別,因為若不學習,你還是在輪迴!時常思維成佛的道次第,是非常重要的!
明天,為你們傳願心儀軌;後天傳授菩薩戒,根據「菩薩地論」戒品所講的菩薩行。之後,為你們傳千手乾眼觀世音菩薩灌頂,不動明王灌頂,長壽佛灌頂。
二、正釋
佛法的真正起源地是在印度,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稱為「經」,印度的許多大師研究的著作,稱為「論」。經由這樣的承續慢慢流傳。目前佛陀經典,已翻譯成藏文的大約一百卷;印度大師所寫的論典,翻成藏文的有二百多卷;經和論總共有三百廿五卷,這是西藏佛教的基礎。因此譯任何經典時,都會寫「梵文云」或「梵語曰」,表示這部經典,是從印度流傳下來的,然後再寫上「藏文云」。由「梵文云」與「藏語曰」,可以瞭解,當代大譯師,具有很大的功德。他們以詳細完善、精確無誤的翻譯,圓滿指導我們。翻譯之後,並不是馬上出書,還要請印度的班智達修改,互相討論之後,才出這部「修次中篇」的。
何謂「修」?就是反覆串習、修習。我們應該以何種方法調伏內心?改善內心?必須透過佛法的道理去改善。但並非馬上可以達到效果,需要長期串習努力。當我們聽聞教理時,第一次聽覺得很困難;第二次聽時,覺得比較簡單;第三次、第四次聽時,就覺得愈來愈容易了。這就是串習、薰習。譬如我們時常憤怒、瞋恨一個人,當看到此人,就會產生很強烈的忿怒心。這時應該想--我不應該對他產生忿怒心的,我不應該這樣發怒。一次又一次的薰會,自然而然不會對此人,產生很強的瞋恨心了。以此串習的力量,調伏原本非理作意的過患。
以身體而言,剛開始做一個動作時,會覺得很困難,但是天天做同一動作,就不會覺得困難。這就是長久的串習、薰習所得到的結果。同理,「心」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想離苦得樂,但被心所控制,心又被煩惱控制,即使不要痛苦,因為不知痛苦的因何在,無法突破,唯有承擔痛苦。快樂的因又不積聚,所以無法得到快樂。
「修」的意思,放棄往昔對煩惱的串習,換上新的串習,不再被心控制,心也不再被煩惱控制。假使長期,把心保持在善的一面,去串習、薰習,心自然而然變成善的;長期遠離煩惱的串習、薰習,來改善內心,叫做「修」。
「修」,就是內心與善法相應的串習。所以必須多多聽聞,什*O真實的情況,以聽聞的善法,內心反覆的思維,需與真理相應。不只聽聞,生起定解之前,先要觀察,如果不相應,就無法對真理生起信心。完全相信真理之後,知道生定解的勝利,不生的過患。修的次第分為二,一是觀修,一是止修。觀修,就是反覆的思維觀察。產生定解之後,把心安住於此,稱為止修。一般人對著境,內心就產生起伏,這是習氣造成的,不加以觀察,就執著為真實。如果不照修的次第,先修難的,後修易的,將無法達到我們追求的目標。前前所修的內涵,是後後的基礎,次第正確,就容易成辦所願。
這部「修次中篇」、並非在介紹歷史。雖然目前我們所學的是因明學,但是聽聞解釋之後,依照所得的答案,配合日常生活的作息去實行,可以調伏內心,得到圓滿成就。「修」也有修的次第,如證得菩提心之前,必須先生起大悲心,大悲心是生起菩提心之因,有固定次第的,因此稱為「修次」。
「虔誠致禮敬文殊孺童尊」,著作論典之前,先禮敬自己的本尊,可以減少障礙。「修次中篇」主要講空性的道理,屬於論藏的一部分,解釋慧學的論典。
「修次」分三篇:初篇、中篇、下篇。「修次中篇」,主要的內容已有註釋,因此我時常念誦,這次以解釋「中篇」為主。
茲略述諸隨大乘經藏軌理者之修持次第。此中,欲極速證得一切種智,當具尋思,現前精勤於能得彼之眾因緣。
主要是為跟隨大乘經藏,以及希求大乘的學者們講的,以大乘道次第內容為主。大乘殊勝的原因是,無論在意樂、加行、果上,都比小乘殊勝!思維殊勝是發心,加行殊勝是六度萬行,得到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果殊勝。因為具足意樂、加行、果三種的殊勝,所以稱為大乘。
在此的大乘經藏,不是指經律論,而是指一般的經典。大乘所要追求的是佛果位,不只斷除煩惱障,還要斷除所知障,因此佛陀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通達一切)。為了要得到一切種智、一切遍知,必須具足眾多因緣,所以要精進修持成佛之因。
如是,此一切種智,不可無因生。若是,一切時中,一切皆成一切種智,將成合理故。若無觀待而出生,則任何皆不應有阻礙,以之,一切皆不成一切種智。如是,時而有出生滅亡故,諸實事唯觀待於因,時而亦將有成就一切種智。非一切時,非一切處,亦非一切。彼故必定觀待因與緣。彼等因緣中,當依諸無謬、無不齊全者。
佛陀的智慧並非無因而生,它是事法、有為法,所以是由因緣而產生。沒有一法不從因而產生,這是法的規則,一切有為法,必須由因緣而產生。滅諦本身是無為法,但也是依道次第的修持而證得。佛陀的所有功德,都是由因緣而產生的。倘若佛陀不是由因而產生,而是無因生,就成為長久不變;否則,就是完全沒有。假使有自性、獨立產生,就成為永遠有,不是暫時有。如此將無一眾生可成佛,因為佛陀就是無始有的。這是緣起的道理。
佛陀並非無始以來就存在的,佛果位是由串習而證得,而且依同類因而產生。必須斷除煩惱,及煩惱所留下的習氣--所知障,才能成佛。由此可以瞭解,一切的輪迴、一切的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都是依同類因而產生。以有為法而言,以它的因來看,它是果;以它的果來看,它是因。因果本身不相違,但不表示此因必生此果;因為有因,是可成佛,但並不代表有因,—定會成佛!雖然有因,但透過外緣的力量,可能摧毀這個果,所以有因,並不代表一定產生果。但是果,必須由因才能產生的!「法」,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有為法是由因緣而產生,所以它的性質常常在改變,無為法不靠因緣,所以它的性質不會改變。
我們所學習的佛法,並非捏造,而是由「正量」去安立的,因此學習時,必須以清淨的意識、正確的意識、不顛倒的意識去學習!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煩惱,會使我們產生貪心及瞋心;這些貪心與瞋心是顛倒識,沒有任何正量做為依靠,它是不正確、不清淨的。但是瞭解無常、空性智慧、大悲心、忍辱或禪定……等,都是由正確,以及清淨的正量來安立的。無始以來,我們以同一意識的續流至今,有部分意識是不清淨的,有部分是屬於清淨的、正確的。我們所要斷除的是不清淨不正確、顛倒的貪、瞋、癡等執著。這是「所斷」!所要取的是瞭解無我的智慧、空性智慧、無常智慧。這是「所取」!我們為何會輪迴?由於顛倒識,也就是無明,使我們墮落輪迴。
無始以來,由於顛倒識的傷害,我們需透過佛法的道理、才知道何者為正確的意識、正確的量。如何以清淨的量,破除不正確與不清淨的意識?心是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瞭解實際的情況,即諸法的究竟性質時,這種智慧,即正確清淨的量,自然會去除錯誤的顛倒識。當清淨正確的證量,達到究竟時,就是佛陀的智慧。
因此,皈依佛是有道理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剛開始也是跟我們一樣,經過學習、串習,把未調伏的調伏,未瞭解的瞭解,以正確的智慧破除顛倒識,再慢慢地透過智慧的串習,得到究竟圓滿的佛果。所謂的「圓滿」,就是我們意識上,有許多的錯亂識以及顛倒識,經由正確清淨的智慧,慢慢排除與對治,使這些過患減少到最低,甚至完全清除。所以佛果位,是由特別的因緣產生,由許多因緣聚集而成,不是單獨的因緣,或者簡單的條件構成的。現在佛的果位,是依因緣而產生,未來佛的果位,也是依齊全的道次第,修持而得到,三世諸佛,都是因緣具足才證得的!
每個人都具有,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光明意識),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學佛。我們都具有了知「境」的能力,了知事物的能力,,這是自然的能力,稱為意識。由意識的力量,瞭解外物、外境。經由眼識去瞭解形狀和顏色,之後,自然會瞭解此形狀和顏色,這是透過眼識的能力去瞭解的!同理,你看到了、聽到了、見到了……,這些都是意識,讓你得到這些感受的,此意識是粗分的,由粗分的根識而產生。如:眼識是由眼根而產生。當我們的眼根受到損壞時,眼識的力量便會減弱或敗壞。我曾經聽說,白色眼睛的狗,所看到的都是白色的、此話若真實,表示我們的眼識與眼根非常有關係。因為眼識的所依處是眼根,因此依眼根的認識,稱為眼識。以人而言,粗分的意識與大腦有關連,這是可以體會到的;如我們說:此人很聰明或很笨。從有人類至今,透過腦細胞的感受,使智慧慢慢進展,人類愈來愈聰明,但是這種能力,必須透過同類因才能產生。它的所依處雖是脈息、氣流及腦細胞,但產生唯明唯知的能力,並非由這些產生,而是由同類因產生。亦即,產生唯明唯知的這種能力的進取因,必須透過以前的意識產生。所以我們不能把腦細胞(色法),和意識混淆一起!色法是屬於色法,意識非色法;但所謂的「法」,卻是由色法與非色法,兩者和合而產生的。
為了生起清淨與正確的智慧,必須瞭解諸法的性質。意識是唯明唯知的光明體性,是一種唯明唯知的能力,並非依暫時的因緣而產生。煩惱所執著的,是不存在的法,當瞭解存在的法時,自然認識不存在的法。所要破除的是,唯明唯知的意識所執著的,不存在的法;不是破除唯明唯知的能力。由「所取」的智慧,破除「所斷」的煩惱。破除意識上暫時的污穢時,能力本身不會消失,如眼睛上,有灰塵遮擋了眼識,但當你把灰塵除去時,眼識能力仍是存在的。同理,意識具有了知一切法的能力,但是由於暫時的污垢遮蔽,無法了知諸法的究竟性質。當正確的智慧,破除暫時的煩惱,以及一切的污垢、障礙,唯明唯知的能力自然現起,我們也因此瞭解一切的實相。
佛陀所得到的這些功德,我們是可以得到的,同時也瞭解,世間的創世主是不寸在的!前面講到,輪迴是由無明而產生,「集學論」解釋的很清楚,這是由暫時的因緣所產生、輪迴非由世間的創世主所造,而是由同類因而產生。因此每一有為法,也都由自己的同類因產生。
印度的數論派,認為一切法是共主相(在因時已有果的性質)而存在。此非正確觀念,一切法都是由因而產生,因本身,也要由其他的因而產生,前因還需前前因,以此類推,因是無始的。倘若第一個因,是無因生,則成為水恒不變,或完全沒有。
何謂「同類因」?此因產生它同性質的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都不想得到痛苦,想要得到快樂;這些都是,由它們的同類因產生的。因此想得到快樂,就要種下快樂的因,斷除痛苦的因。斷除之前,先要瞭解,何謂是痛苦的因?何謂是快樂的因?才有辦法斷除。同理,若不瞭解真正快樂的因;是無法得到快樂的。因為快樂,是由同類因產生,所以你必須聽聞佛法,瞭解真正快樂的因,然後去實行。唯有種快樂因,才會得到快樂果,這種因果道理,佛法講的非常詳細。
一切世間與出世間的法,都是由因果而產生。佛陀第一次轉四諦法輪,因此佛教徒必須瞭解四諦:苦、集、滅、道。「苦諦」是果,它的因是由「集諦」而產生。每個人都想得到,永恒的快樂,遠離一切痛苦。這種快樂,是由強烈的對治力,斷除痛苦的因而得到的,也是由因而產生。「滅諦」的因,是道諦,能證得滅諦果位的,是「道諦」。染污諦的因果是集、苦;清淨諦的因果是道、滅。我們都不想要痛苦,必須瞭解痛苦的因果;想要快樂,吏需瞭解快樂的因果;痛苦快樂不衹是感受而已。
苦可以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被煩惱控制,無法自主的這種痛苦,稱為行苦。即無自主地被業與煩惱所轉、所控制。此痛苦因有二:業與煩惱,最主要是煩惱。假使業種子沒有煩惱的薰習,是無法成為痛苦的。因此,業與煩惱,最主要的是破除煩惱。煩惱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是五惡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五鈍使(貪、瞋、癡、慢、疑)。
滅諦是斷除一切痛苦、得到永恒快樂?能證得滅諦所使用的方法,稱為道諦.痛苦的根源是無明,而無明的對治即道諦。無明是顛倒的執著,它的正對治是,瞭解諸法究竟性質的智慧--空證智慧。以「空證智慧」破除顛倒的無明,「空證智慧」即道諦,由道諦的修持,才能得到滅諦。因此,佛法的根本教理就是「四諦」。
我們要瞭解,無明是可以斷除的。如何斷除呢?所持的境是有,還是沒有?空性是否存在?仔細去觀察、瞭解實際上的情況,抉擇無明與空正見,何者為正確?假使瞭解實際的情況,就能瞭解無明是顛倒識,它所執著的,與實際是不符合。這時才會深信,無明是可以斷除的。先思維,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境與相,實際上是否存在?是否符合實際的相與境?經云:「一切的法並非真實有,但是由於無明的串習,看到真實寸在。」諸法所現的相,以及它本具的相(究竟性質)是不符合的!由此而安立了二諦--世俗諦與勝義諦。四部宗義都講到二諦的道理,這裏以中觀應成所講的二諦道理為主。
總而言之,由名言識所安立的法,稱為「世俗諦」;由勝義識尋找觀察而得到的,稱為勝義諦。因此我們要體會,真正四諦的內涵,首先要瞭解二諦。以中觀宗義去體會,可以得到正確的二諦道理,而且會瞭解輪迴是可以破除,解脫是絕對可能的!進一步瞭解,滅諦絕對存在,僧寶也是存在。因為滅諦是心的功德,當體會到滅諦的寸在,證得滅諦的聖僧(僧寶)當然存在。這時才會瞭解佛陀是存在的,更深信佛、法、僧是存在的。
聽到「佛陀」這個名詞時,不僅代表二千五百年前的聖者而已,對佛陀的看法、體會、感受會完全不同。因為你瞭解,佛陀是經過這次第的修持,才得到圓滿的滅諦。聽到「法」,不會覺得最捏造出來的幻想,而是由強勁的對治力,破除煩惱而得到,所以相信法寶是存在的。這時對三寶所產生的信心是不共,而且是非常強烈的。具有滅諦與道諦功德的僧寶,是不可思議!非常殊勝!從內心深深地體會到,對三寶的信心,不衹是虔誠的信心而已,是淨信心,是依見到正理而產生的信心,不會動搖、非常堅固。佛法僧三寶不是歷史,確實是存在,具有相當殊勝功德。要產生這樣堅定的信心,必須瞭解二諦與四諦的道理,以及瞭解一切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所以修次中篇說,必須依無謬、齊全之因緣,才能成佛。
殷重行於錯謬因,縱經極長時,然不獲所欲果。譬如,由山羊擠牛奶般。由未觀所有因,亦將不生果。蓋無任何種子等,不長苗芽等果故。以是,欲得彼果,當依所有無謬因緣。
想成辦果,其因必須具備三條件:性質無誤,數量齊全,次第無誤。假使因緣不齊全、錯誤,是不可能成就佛果位。錯謬之因,無論歷經幾千劫,都不會得到果報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今生的快樂痛苦,也是由因而產生。就如;發願想要富有。雖然有發願的力量,但還是要靠自己去實行。常常有人祈求上師,賜予萬事如意、事業順利……等等,這些都是錯誤的。佛陀曾說過:「自己是自己的依估,自己是自己的救護主。」所以能救自己的人是自己。並非是上師。當然上師是有些幫助,但最主要靠自己。當業果成熟時,佛陀也無法救你。佛陀在世時,釋迦族快被另一位國王毀滅,佛陀的大弟子請求佛陀,挽救此不幸的事件。目犍連尊者雖以神通力,也無法改變現前的惡果報,因為神通是不敵業力的。當死緣成熟,縱使抱著佛陀的法相,或則佛陀親自給你藥,也無法因此得救。
瞋心的對治力是忍辱。當我們不斷地串習忍辱,由忍辱的力量,使瞋心減少到最低,就不會得到瞋心所產生的痛苦,自然而然得到快樂,同時也會使他人快樂。為了得到真正的快樂,必須讓自己內心建立對治力。不可能祈求上師,讓我們不要貪心、瞋心、癡心,必須靠自己去達成。假使不想有瞋心、貪心所產生的痛苦,必須串習忍辱,或觀不淨觀……等,如此才能對治。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內心上,改善內心非常重要。
「寶鬘論」說,能言善辯者,不代表懂佛法。擅長持咒、念佛,並非我們所要追求的佛法。我時常提到,身、口可以做到的大禮拜、繞塔、持咒……等,並非真正的佛法。譬如:一位老太太去繞塔,手上也撥著念珠,表面上好像在念佛,但另一面卻在跟她的同伴聊天,「最近有沒有什*鴩琚H和家人如何啊?……等等」。身在繞塔,口中也念念有詞,但所念卻是一般世間的俗事,因此能專心緣於一處,念一0八遍佛號或咒語,是非常困難的。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心上,並非在身、口。思維無常或空性時,有沒有生起煩惱?一旦有煩惱,無法生起虔誠皈依的信心,也不會有任何的善念,心存善念時,絕對不會生起煩惱。有些格西很會講經說法,但沒有調伏內心,非常可悲!所以,「因」必須無錯誤,而且齊全,由內心來建立。
若問:一切種智果位之因緣,彼等為何耶?謂似我猶如天生盲,無法示彼等,然如薄伽梵,現證圓滿已,對諸所化機所宣者,我亦將以薄伽梵語作宣說。於彼,薄伽梵曾告曰:「秘密主!彼一切種智之智慧,是由大悲根本生,是由菩提心因生,是以方便臻至究竟。」是故,若欲證得一切種智,當學悲心、菩提心及方便,此等三。
一切種智果位的因緣,可分為三:一、現前分,二、粗分隱蔽分,三、細分隱蔽分。由五根識修持的因,稱為現前分。無常、空性等,非是現量可知,必須以正理抉擇體悟的,稱為粗分隱蔽分煩惱層次有多種,我們的意識粗淺層次亦不同。雖有極細微的意識產生、但是無法以現量見到,或以正理抉擇體悟,必須慢慢培養,纍積經驗,長期修持。以目前而言,想瞭解這種極細微的煩惱,及意識層次、既無經驗,亦非現量可知,唯有依靠佛陀的教義。如何相信,意識有細微的層次呢?因為佛陀,亦是由凡夫成佛的,然後把所修證,對所化機宣說,故可以相信有細微隱蔽分。
如何以完整齊全的因學佛?發心、大悲心、六度萬行等,方便品的修持。主要以大悲心為根本,生起的世俗及勝義兩種菩提心,加上方便行的正加行證得。悲心,有無量悲心與大悲心等。這裏所指的根本悲心,是清淨意樂所生起的悲心,即大悲心,此乃菩提心的根本。若有大悲心,就可能圓滿無上菩提,若無大悲心,無論如何精進努力,修持幾百億劫,也是不可能證得佛果。
如果悲心、菩提心等方便都具足!因緣齊全,即使不想要佛果,也會自然產生。所謂世俗菩提心,就是發心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空證現量智慧。「道炬論」云:「智慧離方便,方便離智慧,俱說為縛故,二「俱不應捨」。也就是要認識世俗與勝義,以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的修持,才能證得佛果。圓滿菩提心與方便品的修持,可以證得他利色身;成就智慧品,可以證得自利法身。因此,法身與色身,也是由同類因(智慧與方便)而產生,智慧與方便,則是由二諦而安立。總之,目前所看到的一切,皆是自性空,在自性空當下,又是緣起。以「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安立二諦的當下,修持智慧和方便,得到佛果位。
若發悲心,諸菩薩現前拔濟一切有情故,定成誓盟。次,明我見已,將恭敬趣入,極艱難行,必無間斷,長時修習福德與智慧資糧。既入彼已,定修圓滿福德資糧。若圓諸資糧,則如於掌中,證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種智之根本,唯有悲心,當由最初即修彼。《正法集經》亦告云:「薄伽梵,菩薩不應學極多法。薄伽梵,菩薩若善持一法,善為觀察,彼之手中,已握一切佛法矣。若問:為何一法?即此大悲心。」
這種悲心,就像對自己心愛的獨生子,但不是對單獨的眾生,而是對一切的眾生而產生的。由此悲心的力量,生起--為了使有情得到水久的快樂,我一定要成就佛果位之心。為了一切有情努力,無論是否能完成,我都要去做。這點非常重要!由內心深處生起強烈的責任心,即清淨意樂,由清淨意樂生起悲心,由悲心生起菩提心。
諸佛薄伽梵,以大悲心遍攝持,已獲一切自利圓滿,乃至有情界儘前,常住於世,然所作不似聲聞,入涅槃城最極寂靜中。觀照有情,遠離涅槃城,如離焰鐵屋,故諸薄伽梵之無住涅槃因,乃彼大悲心。
大悲心殊勝之處是離二邊,使你遠離輪迴,以及自利涅槃的寂靜樂。由於大悲心之故,雖在寂靜當中,心依然系著一切眾生,諸佛菩薩因此,圓滿自利利他的一切事業。
此中當詮,修持悲心次第,最初即人,著手起行。起初,暫修平等捨,於諸有情,當除貪或瞋,成辦平等心。
修悲心之前,先修平等捨。親怨的分別,是由內心貪瞋引起。因此由思維貪瞋的過患,修平等捨。
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要生起菩提心,首先要瞭解眾生的痛苦,所以認識痛苦很重要。例如有人生病,要先知道得何種病,病越嚴重,我們的憐憫心會更強。沒有產生相當的憐憫心,也許是不清楚病嚴重的程度。有人修憐憫心,卻無法使心力提到最高,因為不瞭解,眾生真正的痛苦是「行苦」。瞭解自己所得苦蘊之身,對自己的影響,和所受的痛苦;轉一個境,他們也是同樣的痛苦,這時憐憫心才會自然生起。
譬如乞丐,本來就一無所有,不會互相輕視;但是稍微有點權勢地位,就會產生競爭、嫉妒、輕視的心,所以煩惱比較重的是較有地位的人。當我們真正瞭解輪迴的痛苦,可以觀想,他人的煩惱比我們重,所得的痛苦比我們嚴重,如此思維,可以對他人產生憐憫心。因為認識痛苦而生起大悲心,為了使眾生得到真正的快樂,離開痛苦,除了必須瞭解痛苦,還要加上愛護他人的心,以及慈心。假使無法百分之百愛護眾生,就無法生起真正的悲心。
菩提心的修持有兩種:一、自他換,二、七因果。自他換,可以透過空性智慧修持,比較—穩固和殊勝,當然七因果也是很好的修持。無論任何修持,都是以平等捨為基礎。若沒有平等捨,修持菩提心時,對某些眾生,比較容易生起憐憫心,有些比較難生起.這是沒有修持菩提心的過患。
思維一切有情,皆欲安樂,不欲痛苦,無始輪迴中,無何有情,未曾百次為我親人。週遍思之,此若俱只數,或有於之生貪,或有起瞋,故我當以平等心,對待諸有情。作意思已,先由中庸者著手,亦於親敵,修平等心。
非理作意,貪會成瞋。應該瞭解,所謂的仇人及親人,並非是真正的仇人及親人。前半生對你很好,後半生可能變成仇人;現在的親人,前世也許是大仇人呢!平等捨,是對親人和仇人都平等看待,不要把暫時的親人和仇人,認定為永運的親人和仇人。真正的仇敵不是外在的,而是自己內心的貪瞋,所以煩惱是真正的仇敵。
如同造房子時,一定先把地面鋪平。當你對每一眾生,都沒有差別時,修利益眾生的心,才是平等的。任何有情都想離苦得樂,任何眾生都曾是你的親人。自己有痛苦,曾經當過親人的一切如母有情,也有同樣的痛苦,也同樣的想離苦得樂。曾經是親人,對我有相當大的恩德,不是我親人時,也給我很大的恩德。今天大家聚集在聖地,籌備會場這些人,不一定是很熟的朋友,也許為錢來幫忙,但是沒有他們,我們也沒有圓滿的法會。製造一件衣服,也需要許多的程序,當你買一件衣服,雖然是自己付的錢,但是如果沒有做衣服的人,你有錢也沒有用。
同樣地,今天能使用麥克風,也是經過科學家,不斷的研究才發明的。我們的食衣住行,起居生活的一切,都是許多眾生,互相合作才產生。好名聲亦如此,由眾生一傳十、十傳百,才成好聲譽,並非一人可造成聲勢。因此世間的一切,都是由許多眾生的因緣而產生。無論何人,能活到現在,不是依靠自己。假使我們聽到喫人肉,會覺得很卑鄙。同樣地—羊也是輪迴中有生命的眾生,如果我們喫羊肉,不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人說,羊是畜牲不一樣,我覺得此想法太愚癡。
應如此的思維--認識的朋友對我有直接的恩德,不認識的朋友們,對我也有許多恩惠。尤其仇人,對我的恩惠更大,因為有仇人,才有瞋,才能修忍辱。修忍辱,必須有起瞋心的境,不可能對著釋迦牟尼佛像,觀修忍辱吧!因為仇人的因緣,使我們得到修忍辱的機會,你不覺得仇人很珍貴嗎?
入行論說:「無害忍不生,怨敵生忍福。既為修福因,云何謂障福?」仇人對我有恩惠,不是因為幫助我,而是使我生氣,讓我有修忍辱的機會。我們修忍辱的善知識,是仇人。修忍辱的機會很少,是仇人少,所以仇人很珍貴。咕駑仁波切曾經說過,有一人繞寺時,看見旁邊坐著一個人,就問:「你在做什*H」坐著的人回答:「我在觀忍辱。」繞寺的人說:「混蛋!」坐著的人馬上說:「你為什*“痦V蛋?」可見他沒有遇到修忍辱的境(仇人)一遇到「境」,就無法修了。還有個故事,有一位聽力不太好的老和尚,要去一座寺院,年輕的和尚問:「師父,您要去那裏?」 老和尚聽成一句壞話,於是說:「啊!你在說什*H」年輕和尚說:「你好笨!」老和尚說:「對!對!」所以修忍辱,必須要有對象,才有修忍辱的機會。
學大乘精神的人,特別要感謝仇人的恩惠,因為仇人給我們修忍辱的機會。同理?沒有可憐的眾生,不可能生起大悲心,大悲心靠一切可憐的有情眾生產生。入中論云:「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贊大悲心」。菩提心具有初、中、後的殊勝功德。大悲心非常難得,是無上殊勝的法門。大悲心是緣一切可憐的眾生證得。一切眾生對我們有很大的恩惠,無論今生後世、修三學、一切基道果的修持、佛果位等,都是緣一切有情眾生而證得。因此憶念一切有情的恩惠,會瞭解不能放棄任何的眾生。一般總是認為有情眾生,離自己好遙遠,但是思維恩惠,無形中把距離拉近!所以修習悅意的慈心非常重要。如何使自己遇到任何眾生,都能生起悅意、歡喜的慈心?有了悅意的心態(慈心),再加上認識痛苦的出離心,才能生起大悲心。
次於一切有情,先修平等心,再修慈愛。以慈愛水,滋潤心演,如有黃金之地,於之播下悲心種,將極順利旺生長。次以慈愛,薰習心續已,當修悉心。
先認識自己的痛苦,才能體會他人的痛苦。對一切果生,先觀修平等心,次觀修恩惠,再生起悅意救護之心,才能生起悲心。
使悉心,乃欲一切痛苦有情,遠離痛苦之希冀相。三界所有有情,隨其所應,皆以三苦相,受極痛苦。是故,當於一切有情修彼也。似此,薄伽梵曾告曰:「一時,使等有情地獄之眾有情,無間長時,唯沈溺於熾熱等諸種苦河中。」亦告曰:「如是餓鬼眾,多數感受,難以堪忍,飢渴苦火枯槁之極苦身軀。」顯然,旁生眾亦是,唯感相互吞噬、瞋怒、廝殺、傷害等苦。人眾亦是,感受遍求不得,相互仇恨、傷害、愛別離、怨憎會、貧困等無量苦。
凡由貪等煩惱,諸纏蔽心,抑或被諸惡見所擾亂,彼一切皆是痛苦因,如處斷崖,唯是極苦。縱是諸天,亦被壞苦所苦惱。諸享欲天神,彼等恒感死歿及墮落等恐怖,憂鬱禦心,云何安樂。
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苦苦,以人而言,是痛苦的感受,如:生、老、病、死等。有些沒有直接痛苦的感受,而是由貪、瞋、無明,顛倒執著的惡見,或認為「我」是常、一、自主的邪見,這一切俱生我執的顛倒執,皆是痛苦因。好比在斷崖邊,雖然暫時離開三惡道的痛苦。但是具有痛苦的因,所以很容易墮入斷崖。何謂壞苦?是指有漏的快樂感受,即由煩惱產生的快樂感受。四禪天的天神,沒有苦苦、壞苦,但還是有行苦。
行苦,乃業與煩惱之性相,隨他轉之體性,一一剎那自然壞滅之性相,週遍一切眾生。
隨他轉之體性,是由煩惱及業所控制,在每一剎那,無自主、無止境的壞滅。由無常可以瞭解,我們是痛苦,由苦瞭解「無我」。因為每一剎那轉換,所以不是常法,因為由煩惱及業控制,所以沒有自主的能力,因此「我」不是常、一、自主。
以是,所有眾生,皆住苦火焰燃中。見已,作意思維,如我不欲苦,所有他人亦皆同。嗚呼!疼愛我之此等痛苦有情,如何由彼痛苦脫離出?謂知己受苦般,亦可以欲離彼之行相,以彼悲心,住三摩地,或一切威儀中;當於一切時,於諸有情修習之。如云,最初唯於眾親友,由見所受諸種苦,故當修持之。
當我們觀修悲心住三摩地時,如果因為時間,及坐姿覺得有點累,可以出定。出定後,可以靠念咒的力量,讓悲心保持住,自己和他人都想離苦得樂,我們有權力,也有能力離苦得樂,以這樣思維,觀想自己和他人是平等的。
次,唯平等觀諸有情無差別,思維一切有情,唯是我親人,週遍思已,次當於諸中庸者修習。其時,如於親友般,平等人彼悲心。彼時,當於十方一切有情修習。其時,猶如愛兒受苦之母般,自感極苦,欲拔出苦之行相,悲心自然流露。於彼一切有情,平等而住,彼時,即稱圓滿矣,亦得大悲心之名。
大悲心的修持次第如前說。無論見到、聽到、想到任何人,不必刻意,而是自然而然流露,希求他人離苦之心,「猶如愛兒受苦之母般」,自然流露的悲心,才是真正的大悲心。
修習慈愛,最初由親友作起,欲彼過樂之行相。漸次,當於中庸以及怨敵修習。如是,串習彼悲心,逐漸,希欲現前披濟所有有情,將自然湧現。
修習利益眾生的慈心及悲心。慈心是讓他人得到快樂的心,悲心是幫他人拔除痛苦的心。有了慈心及悲心,為眾生離苦得樂,想負起一切責任的心,稱為「清淨意樂」。「七因果」的修持,先修平等捨,接著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清淨意樂。「自他換」的修持,也是先修平等捨,觀想自他平等,次觀取捨,再觀慈悲。所謂的「自他換」,不是自己與他人交換,而是每「眾生都想離苦得樂,這點是一致的、平等的。所以不能貪某人、瞋某人,因為大家是平等的。一個很卑賤、很貧窮的人,也想早日脫離貧苦困境同樣有離苦得樂的心,為什*墨L也想離苦得樂,還要瞋他們呢?這是不合理的。
我們要思維愛他人的功德,和愛自己的過思。世界上任何的不安定或戰爭,都是由愛自己而產生,世界上的一切和平安樂,都是愛他人的心態而產生。可見真正對社會有益的是愛他心,對社會沒有貢獻的是愛己心,一切過患的根源是愛自己,一切功德的根源是愛他人。從凡夫到成佛,所有的過程,都是由愛他心、利益他人,而圓滿這一切。無始以來,一直都是愛自己,聽自己的使喚做事,結果至今還在凡夫地。假使好幾劫前,努力觀修愛他心,也許已經成佛了。所以思維愛他心,好比自己生命一樣,去愛護珍惜它。
修持愛他心,可以圓滿一切功德,因此自他換,就是把愛心擺在別人身上,為了使愛自己的心降到最低,修取捨。呼氣時,把自己一切福德善行,捨給他人,吸氣時,把他人的煩惱過患吸過來。取捨法門是對治「愛我執」的法門。透過自他換修持,使慈悲心圓滿。如何修學他利之心,而生起菩提心?想要圓滿利益他人事業,必須成佛,因此以希求他利之心為因,與希求菩提之心相應的發心,叫菩提心。
次,串習根本悲心已,當修菩提心。彼菩提心,行相分二:世俗及勝義。其中世俗,謂許誓以悲心,現前拔濟所有有情,為饒益眾生故,思維願證成佛。以欲求無上正等圓滿菩提之行相,初發起心。彼復,如《戒品》所示之儀軌,當由安住菩薩戒之餘智者處發心。
菩提心:一、世俗菩提心,二、勝義菩提心。希求他利之心及希求菩提之心,所產生的心,是未通達境之心,叫世俗菩提心。以觀察事物、思考對立性質,觀察勝義之心,叫勝義菩提心。使初發心堅固,必須受願心儀軌,為了能行六度萬行,依戒品所示受菩薩戒。
如是,既發世俗菩提心,為發勝義菩提心故當勵力。彼勝義菩提心,謂出世間盡離諸戲論,極其光明、勝義所行境、無垢、不動、宛如無風之燈明,持續不動搖。彼由恒時恭敬,長時串習奢摩他、毗缽舍那瑜伽而成辦。
勝義所行境,指勝義識所執境,無垢、不動、清淨無為。勝義菩提心,是由方便世俗菩提心攝持,而得的空證現量、所以是出世間的,即緣空三摩地、在證空三摩地當下,無任何世俗相,此時意識和境,好比水溶於水,無二相之差別。此證量可以直接對治實執--輪迴之根本無明。雖然方便品的慈心與悲心,也可以對治煩惱,使煩惱減低,但是無法正對治。唯有勝義菩提心(空證現量),可以把煩惱連根拔除。倘若衹有菩提心,缺乏空正見,無法完全斷煩惱,反之,若衹有空正見,無法去除所知障,因此是需要雙修的。
長期串習奢摩他及毗缽舍那,即止觀雙運。勝義菩提心,是以止觀雙運三摩地證得的。需要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先聽聞空性義理,再以三摩地之力專注於空,依修行次第,慢慢生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此乃奢摩他。於奢摩他專注緣空性當下,會再次生起另一種的身心輕安,於此中觀察空性的智慧,謂之毗缽舍那。以奢摩他及毗缽舍那雙運,才能證得勝義菩提心。雙運的功德不是稍作修持,短時所能成辦。如同西藏祖師密勒日巴大師,雖能即身成佛,亦是經長時苦行,努力串習而成就。當初釋迦佛雖已成佛,為令眾生瞭解,示現苦行相,最後方得成就正等正覺。我(指達賴喇嘛)曾看過,珍藏於博物館的釋迦佛苦行
相,有位仁波切正好帶回印度,我因追念而禮拜三次,感受極深。如果大家能恒時瞻仰思維,釋迦佛的苦行相,對我們有很大的策勵作用。許多人認為佛陀行六年苦行,我們衹要六星期即可成佛,或以密教閉關三年一月半就可成佛,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其實世尊示現六年苦行,有很大的用意。把目標放遠,修行成佛,快者三大阿僧祗劫,也許更長久。密教的即身成佛雖然可能,但本身必須具足條件,長時的淨罪積資,非是一蹴可幾的。因此勝義菩提心,也是需要長期串習奢摩他、毗缽舍那,才能成辦。
如《聖解深密經》云:「慈氏!當知幾諸聲聞眾、菩薩眾、如來眾之善法,所有世間、出世間,皆是奢摩他與毗缽舍那之果」。彼二能攝一切三摩地故。所有瑜伽師,一切時中,定當依奢摩他、毗缽舍那。如被《聖解深密經》云:「佛告曰,如我所示,任何聲聞眾、菩薩眾、如來眾之三摩地諸行相,當知一切皆為奢摩他與毗缽舍那所攝。」
奢摩他即「止」、毗缽舍那即「觀」。何謂「止」?專注一境,心不外散,斷除內外一切幻想,內心安住於善所緣境。藏文直譯:「安住」。遠離內外一切幻想,稱為「安」,心專注一處,稱為「住」。「觀」亦曰「勝觀」,以奢摩他專注於所緣境之後,再以智慧觀察所緣境之究竟性質,此時觀察心極其細微,所得也是深奧殊勝,故曰「勝觀」。此觀察方式比原先殊勝,所以稱為「勝觀」。亦即由九住心,慢慢改善內心,令心於境能任運安住,若時生起身心輕安此三摩地即為奢摩他。再以智慧觀察所緣境上之究竟性質,而得不共身心輕安,此智慧稱為「毗缽舍那」。
唯有串習奢摩他,諸瑜伽師無法斷障,僅暫時駕馭煩惱耳。無智慧光明,不能善滅隨眠故,無法善滅隨眠。是故,彼《聖解深密經》云:「靜慮駕馭諸煩惱,智慧能善滅隨眠。」《三摩地王經》亦云:「縱然修彼三摩地,彼不能壞計我想,彼煩惱故極錯亂,如此勝行修禪定,設若妙觀法無我,分別觀被若修習,彼乃涅槃果之因,以彼餘因無寂靜。」
恒常修習奢摩他,僅能暫伏煩惱,使之暫不現行而已。無空證智慧,無法斷煩惱習氣種子--隨眠。隨眠分習氣及種子二種。如果現在有蚊子叮你,瞋的隨眠種子將會現起,覺得蚊子是障礙,為何會如此?因為有瞋心的隨眠,遇到外緣就會現起。種子與種子之間有隨眠,但沒有外緣不會現起。阿羅漢有過去所留之善惡隨眠習氣,但惡隨眠沒有外緣可生起煩惱。外道宗義師修禪定,亦可達到非想非非想天,但無法減除煩惱根本,此無明是極錯亂識。有一外道師人定好幾年,出定後發覺長髮已被鼠輩築巢,而起了極大瞋心,頓時禪定功夫全退失,是故禪定力量,不能完全對治煩惱。因此必須先認識無我,安立無我之後,以奢摩他為助伴,再以善擇諸法之智慧去辨別,方是涅槃果之因。除此,無其他寂靜之因,也就是妙觀慧之外,別無他途。長期串習空正見,使之日漸增強,無明自然減弱,甚至徹底斷除。雖然慈悲心與菩提心,是成佛之因,但煩惱之正對治,除空正見別無其他。
《菩薩藏》亦云:「凡未聞此菩薩藏法數,未聞聖法毗奈耶,僅執三摩地以為足,隨我慢勢力,將墮我慢中,不能脫離生、老、病、死、哀傷、呻號、痛苦、憂愁、諍鬥,、六道眾生,不脫輪迴,不能盡脫苦蘊。了知彼已,如來告曰,隨順由他聞,將由老死脫。」
輪迴的痛苦,包括生老病死等苦蘊之因,皆由無明而產生,為業和煩惱所控制。六道眾生,若不能脫離煩惱,就不能脫離輪迴,應聽聞善巧上師的空性教授,依此脫離輪迴生死城。
以是故,欲斷諸障礙,出生遍淨慧,當住奢摩他,當修智慧。如《聖寶積經》亦告云:「住戒證得三摩地,得三摩地修智慧,以智獲得清淨慧,以清淨慧戒圓滿。」
以奢摩他為基礎,再以證空毗缽舍那,斷除諸障礙煩惱。由持清淨戒而得定。由定產生慧。空證現量是真正的道諦。在家居士以五戒為基礎,出家眾以沙彌戒、比丘戒為基礎。有了戒體就會遵守學處。接著以正念、正知判斷有無違背學處,以正念警惕自己,以正知辨別善惡。如:傷害別人時,因為具正念而起警惕心。因為具正知而中止加行意樂。
及知即判斷力,具有辨別是非之能力。正念是由隨順聽聞正理、如理思維,憶念意識正確、不違背學處。譬如講話或背誦時,靠先前意識之億念,此乃正念的作用;另有一意識,辨別憶念有無錯誤,此意識是正知。正念正知隨時存在,持守學處時,若有正念正知,能避免違背學處,因此很重要。有正念正知的警惕心,不至於放逸、懈怠,甚至夢中亦如是。長時串習正念正知,意識容易安住於所緣境。以正念持戒,再以正知辨別,意識有無持境,有無散亂。正知應當靈活,反應要快。學定時,雖然能安住於所緣境,但內心不專注、無力、空洞,此時僅有住分,缺乏明分與專分,專注力量不強,所緣境看不清楚。修禪定需具足三要件:(一)住分、(二)明分、(三)專分。透過戒體,不斷串習正念正知,再以意識緣念,就容易專注於一境。
不遵守戒律很難學習禪定。因為無法得到標準的正念正知,放逸的人無法專注一境,內心會馬上往外散亂,即使堅持坐下去也會很累,因此持戒是得定的基礎。總之戒能遠離向外散亂,定能遠離內心散亂。證得奢摩他的殊勝功德,是身心相續能隨意任運。證得著摩他及毗缽舍那時,想緣一境,馬上可以任運安住所緣境;安住之後,也可以任運觀察究竟性質,此乃止觀雙修之殊勝。如:水往地面散開流,力量不大,如果集中在一個水桶裏,再往下倒,力量就大了。同理,目前我們的心是散亂的,若以奢摩他與毗缽舍那的力量,收攝內心並安住於一處,再以智慧辨別所緣境的性質,將會更清晰明瞭。是故,依戒生定、依定生慧,欲證勝義菩提心,需要奢摩他與毗缽舍那雙修。
《聖大乘修信經》亦告云:「善男子!若未近主智,我不說諸菩薩信大乘,如何出生大乘。善男子!以此法數,如是,菩薩信於大乘,成為大乘,皆可也。當知彼一切,皆以無散心,正思義及法而出生。」唯以離奢摩他之毗缽舍那,瑜伽師之心境,將成渙散,如處風中燈,將
不堅穩。
倘若不瞭解空性,菩薩們無法對大乘產生堅固的信心。因此修學大乘的菩薩,不能散亂。若無止觀雙運的空正見,無法得到解脫,因為無法專注於所緣(空性),好比風中燈,不穩定、不堅固。
以是,不生極明智慧光。故當依似此二。彼故,《聖大涅槃經》亦告云:「諸聲聞眾,不見如來種,三摩地強烈故,智慧微劣故。諸菩薩眾,雖見然不明。智慧強烈故,三摩地微劣故。如來遍照一切,奢摩他及毗缽舍那相應故。」以奢摩他勢力,如燈不為風動,心不為妄分別心風所動搖。以毗缽舍那,盡斷惡見垢,不為諸餘所乖離。如《月樓經》所云:「以奢摩他勢力無動搖,以毗缽舍那將如山般。」故當住彼二而行瑜伽。
必須依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產生的空正見,才能正對治,輪迴的根本無明。「如來種」,即如來佛性或佛的法身,如來遍照一切,即究竟法身。佛的智慧法身(究竟法身),唯有諸佛,才能以現量瞭解,不是菩薩的現量,可以瞭解的。智慧法身的現量,唯有諸佛具有。至於「如燈不為風動」的作用,是由奢摩他所產生.毗缽舍那的作用是,當智慧堅定後,再以奢摩他,「斷盡惡見垢」,不曾被其他的逆緣,所干擾破壞。
以密教而言,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一般瑜伽部以下認為,毗缽舍那是修觀,但是宗大師說,無上瑜伽部是修止觀。修無上瑜伽(深明不二智慧、空樂不二智慧),在深明不二智慧,或緣空三摩地時,唯有止觀。但是顯教及密宗瑜伽部以下認為,毗缽舍那屬於修觀。
於彼最初,一時,瑜伽師問:「其以安樂,迅速成辦,奢摩他及毗缽舍那,當漸依奢摩他及毗缽舍那資糧。彼中,何為奢摩他資糧?」謂住隨順處、少欲、知足、盡斷鍺雜務、尸羅清淨、盡斷貪等妄念。
奢摩他和毗缽舍那需要雙運,但是此二者的修行次第,首先是要證得奢摩他。而且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是因緣和合而產生,因此因緣要齊全。住在不喧嘩、安靜的地方,個人要少欲、知足。所謂不滿足,是有了還想要,斷除不滿足就是知足。
彼中,當知隨順處,是具五功德者,謂無劬勞能得衣食等故易得;人不凶惡,未住怨敵等故處所善;無病之地故地良善,友伴具戒見同故友伴善;日間無眾多人故,又夜靜聲寂故具足善。
若問:何為少欲?謂無增上貪著眾多、上好法衣等。若問:何為知足?謂僅得粗陋法衣等,常能知足。若問:何為盡斷諸雜務?謂盡斷買賣等惡事、與在家出家眾太親近、行醫、星算等。若問:何為尸羅清淨?謂於二戒,不違越其自性及遮制罪學處。放逸彼時,速速追悔,如法而行。
「二戒」,因為是大乘經典,所以指別解脫戒,以及菩薩戒。何謂「不違越其自性」呢?罪行分兩種:一、無論有無受戒,衹要造作惡行,就是造業。二、唯有受戒者才有的罪。由於放逸而破戒時,應速速追悔,馬上以四力作懺悔。
有謂聲聞戒中,他勝罪不准還淨,然若彼亦具追海心,並具爾後不再犯之心,分別觀察以何心造彼業,彼心無自性故,修一切法無自性故,當說其戒,唯是清淨。由聖者未生怨之追悔清淨,而當了知。是故,當精勤修無彼追悔者。
罪業本身是無自性,善業也是無自性,造業者也是無自性;以如此方式思維,是相當強而有力的懺悔。
作意貪等,其此世、俊世眾過患,斷尋思彼等。同樣,輪迴實事不論可愛或不可愛皆是,彼等一切,皆是壞滅法,毫不堅固。彼等一切,必然無長耽擱,終將輿我分離,我又何以於彼增上貪著等。思維而修故,斷除一切尋思。
以貪而言,無論今生、後世、生生世世,部會受到傷害。此處主要指,貪今生的五欲,會使你的心散亂於世間的五欲中,對於修禪定是很大的障礙。不僅如此,還會破壞今生、後世……水久的一切利益。輪迴等世間法,都是壞滅法。
「彼等一切………斷除一切尋思。」是屬於奢摩他的部份。
若問:何為毗缽舍那資糧?謂依聖士夫、遍尋多聞、如理思維。若問:於彼,當依何聖士夫?謂多聞、詞明、具悲心、忍厭倦者。
聖土夫是具足多聞、詞明、具悲心、忍厭倦者。「多聞」,學習大小乘教法,精通教理、遍尋多聞、如理思維。「詞明」,善巧引導。「其悲心」,具有大悲心。因有大悲心,所以善巧地引導。「忍厭倦者」,已精通一切學識時,不可隨己欲,想說法才說。
「若問:於彼,何為遍尋多聞?謂凡薄伽梵所宣之十二部契經,了義或不了義者,恭敬諦聽。似此,《聖解深密經》告云:「隨欲不聞聖者語,是毗缽舍那障。」
大乘認為佛陀所講的經,分了義和不了義兩種。但是小乘認為佛所說的經,一定是了義經。何謂不了義經?佛陀因為某些因緣、某種目的,善巧地引導眾生,稱為不了義經。唯識認為,能以詞義安立的經典,就是了義經,不能以詞義安立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但是中觀認為,了義是空性之意,不了義是指世俗諦。因此講空性道理的經典,就是了義經,講世俗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局何世俗是不了義、空性是了義?世俗所見是一種假相,不包括本身究竟性質的涵意,實際上的性質,並非如眼識所看到的世俗相,因此是不了義。真正具足事物本身性質和涵意的,唯有空性。空性不是眼識所看得到的,它是屬於勝義,是事物的究竟性質,所以稱為了義。因此「所宣」,分為了義和不了義。同樣地,「能宣」的經典,也分為了義經和不了義經。所宣空性了義的經典,稱為了義經;所宣世俗不了義的經典,稱為不了義經。「修次中篇」主要詮釋中觀,因此以中觀的定義為準則。
彼經云:「毗缽舍那,是由聞思所成之清淨見因出生。」《聖無愛子請問經》告云:「具聞生智慧,具慧息煩惱。」
在此毗缽舍那,是指證空現量的毗缽舍那,是由聞思空性,所成之清淨見因而出生。
若問:何為如理思維?謂凡了義經藏,或不了義經藏等,當善抉擇。如是,菩薩若無礙,於所修者,將得專一決定解。若非如是,則如乘車抵岔路口人,於疑處,不得專一決定解。
首先聽聞,背誦科判,不一定全部背,但主要的科判要記住,才能瞭解大致上的架構。之後學習,先瞭解修行的大綱、重點,才會生起信心,也比較容易學習。為能瞭解佛法精髓,依止上師很重要。尚未依止前,先觀察上師,是否精通教理?是否能講出完整的佛法內涵?假使上師不精通佛法,你跟著學,也是不會有成果的。因此學習經典,要努力精進,免得老大徒傷悲,後悔不已!現在有機會學習,應該緊緊把握!因為聞、思非常的重要。
瑜伽師於一切時中,斷魚肉等,非不相順,當定量而食。似此,菩薩積聚所有奢摩他與毗缽舍那資糧,當以彼入修。
「斷魚肉等」,不衹是魚的肉斷,其他的肉不斷。而是斷不淨食,不只一般肉類,最好連洋蔥、大蒜、蛋、酒、茶之類都要盡除。外國人最怕胖,卻大飲大食,像我們藏人定量而食,剛好夠營養。有些人認為過午不食,是為了減肥,其實非也。在達蘭沙拉的宮裏,有位管理佛相的人,曾經跟我說,早上多喫一點,因為早上會不會起來?是—個問題。中午會到哪裏去?是否有飯喫?是一個問題,所以中午多喫一點。晚上睡覺會不會醒來?是一個問題,所以晚上多喫一點。
彼中,瑜伽師正修時,最初,為圓滿諸所有事,行大小便已,於無聲詢荊棘意處,作意思維:「我當安置一切有情於菩提心要。」且以欲現前拔濟所有眾生之思,令大悲心現行。五體投地,頂禮安位十方一切佛菩薩眾已,於面前,盛設佛菩薩之畫像等,或餘者亦可。
「五體」,頭、兩手掌、兩膝蓋。「五體投地」,不一定是大禮拜,跪拜也是手掌、額頭、膝蓋都會碰到。大禮拜最整個人趴在地上,能伸多長就伸,行大禮拜時,不能睡覺,想睡覺,站起來再睡。睡覺不是大禮拜。跪拜時,額頭一定要碰地,假使不方便禮拜時,可以用合掌,以恭敬的手勢,也是禮拜之一。當然手掌一定要碰地,除非殘廢或特殊情況。至於合掌的方式,兩個大姆指一定要往內,大姆指代表法寶、法身,外形像如意寶,代表色身。以密教而言,有不共的象徵,因此合掌時,一定要做這樣的手勢。禮拜時,合掌先在額頭,之後在下巴,胸部;或者先在頂部,之後額頭、下巴、胸部。有許多的解釋方式,圓滿的禮拜,姿勢要特別注意,比較恭敬。
禮拜的對象,最好是如來像,也可以用觀想作禮拜。至於佛像,不能以分別心與差別心去對待;不可依「像」的歷史年代、質料粗細等,分別對待。此乃錯誤觀念。假使沒有佛像,「或餘者亦可」。亦可擺一顆石頭當佛像,作禮拜。當年密勒日巴修行的地方,沒有任何的佛像,他本身衣服也很破爛,但是卻可以即身成佛,最主要以意樂及思維,觀想而證悟的。一般肮髒的地方,或肮髒的牆壁,不要貼佛相,應該選擇莊嚴乾淨的場所;或則貼上又撕下,撕破了,這些行為對佛相是不恭敬的。
於彼等,盡力供獻、讚頌、懺悔己罪、隨喜所有眾生善行。於極柔軟舒適墊上,雙足結至尊毗盧遮那佛之全跏趺,或半跏趺亦可。眼勿太張,亦勿太閉,垂注鼻端。身勿太彎,亦勿太仰,端身筆直,當內住正念而坐。
次,雙肩平衡,頭勿太低太高,且勿偏下方。從鼻至臍,端直而住。齒唇自然而住,舌抵上牙齦,氣息內外遊走,勿令出聲,或粗猛或不調。務必令出息、入息無感覺,徐徐任運而轉。當如是作。
於彼最初,當暫修習奢摩他。止息散逸外境已,持續緣於內,自然運轉,安住具足喜悅輕安之心性,即所謂奢摩他。
學定時,如果座墊柔軟舒適,可以坐得較久,而且不會有身體上的障礙,比較容易學。金剛跏趺座即全跏趺,就是雙盤。至於半跏趺即單盤。有些人修定或者修行時,一定要閉上眼睛,其實不一定。剛開始,完全地閉上眼睛,看起來好像在修定,內心較會有感受,但是慢慢會散亂。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太張,也不要太閉,垂注鼻端。假使內心一直安住於所緣境,慢慢地把注意力全擺在心上,雖然開始時會看到東西,但是不會受到外境的干擾。倘若完全閉上眼睛,一方面容易睡眠,另一方面容易散亂。當然有些修持,可能會看前方或者看天空。但是以一般而言,應是「眼勿太張,亦勿太閉,垂注鼻端。」我們也開玩笑的說,外國人的鼻子又高又長,不如中國人扁鼻子。比較容易修行。
「身勿太彎,亦勿太仰,端身筆直」,抬頭挺胸,肩膀平衡,最好鼻端與肚臍垂直。手勢為手心向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兩個大姆指輕輕相掛(結手印、三昧印),主要看自己方便,放下亦可,但是大姆指一定要相抵觸。牙齒和舌頭自然輕放,吉尖輕微抵上顎。「當內住正念而坐」。若無法端身筆直,腳放輕鬆亦可,最主要專注於所緣境,遠離外物散亂的心,或者遠離內心散亂稱為「安」。「安住」即安住於所緣境,亦即「止」,就是奢摩他。
緣彼奢摩他時,任何伺察真實,即為毗缽舍那。如《聖寶雲經》所云:「奢摩他乃心一境性,毗缽舍那乃正分別尋思。」
當奢摩他緣境時,任運伺察事物的究竟性質的智慧,就是毗缽舍那。當奢摩他緣空性時,不完全依「止」安住所緣境,必須再加以修「觀」辨別空性。因此奢摩他與毗缽舍那,並非由所緣境為差別,而是依作用,奢摩他的作用,是安住於所緣境,毗缽舍那的作用,是辨別所緣境的性質。
前面提過「修」是串習、薰習,「修」之前應先瞭解對象,再長期串習,才會有所進展。如果不瞭解無常的性質,而去觀想無常,對無常不可能透徹明瞭的。如果失瞭解,無常具有剎那、剎那幻滅的性質,不是無法改變的常法。內心對無常,有決定性的瞭解,再以奢摩他。安住於無常,此著摩他,才是有把握的奢摩他。假使對無常的性質模糊,再次的辨別觀察,務必使自己內心甚深理解、決定的把握,再以奢摩他安住於無常。假如內心疲累了,再次以智慧辨別無常的性質,如此不斷串習,「止」修「觀」修互運雙修。修行不衹是「止」修、努力打坐,雖然有時需要靠禪定的力量,但是「觀」修也非常重要。修無常、修空性,屬於內心意識與緣外境事物(無常)修。而修菩提心、慈心、悲心、虔誠心、信心,是讓意識變成慈悲心等,是從心續當中生起;不是先認識外境,屬於另—種修行方式。
奢摩他與毗缽舍那,左修持上有差別,奢摩他是以收攝,毗缽舍那是以觀察作修持。
《聖解深密經》云:世尊!云何遍求奢摩他,善巧毗缽舍那?佛告曰:慈氏!如我所說,法假安立。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凡為菩薩眾所說,彼等菩薩當諦聽、善受、熟讀、意善尋思、觀見,極通達已,彼獨處寧靜,內正安住,如善思法,於彼等作意。以何心作意之彼思,持續作意思維。如是而行,多次安住,於彼起身輕安,或心輕安,彼即名奢摩他。如是,即菩薩遍求奢摩他。以彼,身得輕安,或心輕安已,安住於彼,斷除心渙散,如所思法,於彼等性中,分別尋思、勝解三摩地所行境影像。如是,於彼等三摩地所行境影像,任何思擇、最極思擇、週遍尋思、週遍伺察、忍、欲、分別、觀見、通達所知義,即名毗缽舍那。若如是,菩薩即善巧毗缽舍那。」
多次串習後,先得身輕安。「於彼等三摩地所行境影像」,此乃異共相。「伺察」是仔細觀察,不畏懼任何一法,全然地安住於此法上。因為菩薩以奢摩他,安住於境中,再以智慧,善巧仔細觀察,故名菩薩善巧毗缽舍那。
於彼,瑜伽師欲現前成辦奢摩他,最初暫於契經、應頌等所有經藏,專注真如、抉擇真如。謂抉擇真如,即總攝一切,心當近住於彼。越專一越能攝持一切法,故心當近住於彼蘊等。當專一住心於,如所觀察、如所聽聞之佛身像。如《聖三庫地王經》所云:「以如金色之佛身,普嚴世間怙主尊,於彼所緣誰心住,稱彼菩薩根本定。」
「謂抉擇真如,即總攝一切。」指奢摩他的修持,是收攝的方式。佛陀所說的一切,皆為了涅槃,而涅槃即真如、空性(心續上的空性)。奢摩他與毗缽舍那的修持,可以觀無常、觀空性……也可以先觀佛菩薩像,生起止觀之後再觀空性。若能以觀想佛菩薩方式,修定更完美。最殊勝是,以密教生起本尊方式,修奢摩他。現在以顯教為主,所以主要的所緣境是佛像。佛像安置在手臂長的前方,尺寸適中,觀想佛像晶瑩剔透、乾淨明亮,較不易昏沈。昏沈是黑暗的意識,使心收攝容易入睡、若能在深山觀修,視野寬廣,對治昏沈、散亂很有幫助。緣佛像修奢摩他,不一定安置在前方,也可以記清楚佛像;再觀想,前面透明光亮的釋迦佛像,光芒萬丈,一樣可以對治昏沈。
修奢摩他前,先以九住心的第一住心「內住」。剛開始持境,是由正知觀察,再以正念持所緣境、接著是以第二住心「續住」。若無法安住所緣境、內心散亂,再一次,以正念正知安住。若還是有昏沈、掉舉來干擾;昏沈時提起心力,但若太昂時,掉舉會侵擾,故適中即可。《辨中邊論》」云:「依八斷行,斷五過失。」以八種思維(欲、勤、信、安、念、知、思、捨),斷除五種過失(懈怠、失念、掉舉和昏沈、不作行、作行。)
如是,隨彼所欲之所緣,安住心已。當再於彼,持續住心。於彼近位已,當如是運行。觀察思維,善持所緣否?或沈沒否?或高揚散於外境否?於彼,若為昏聵或睡眠所蔽,必沈沒或觀見疑似沈沒,彼時,當作意極喜事物,佛身像等,或光明想。次,除沈沒已,務必於彼所緣,今心極明白觀見所緣。當如是作。
其時當知,若如夭生盲、人入暗中、或閉眼,心未極清楚觀見所緣,彼時已成沈矣。其時,馳散於外境色等,尋思彼等德故、或作意餘事、抑或欲求昔曾經歷境,心掉或觀見疑似掉,彼時當作意,諸行無常、苦等,令厭離事。次,息渙散已,以正念正知繩索,拴意大象,於彼所緣樹幹上。
何時無沈或掉,見心自然安住,彼時,於彼所緣,馳松功用,當平等捨,彼時,隨欲安坐。似此串習奢摩他,身及心將成輕安,如所欲求,心於所緣得自在。彼時,當知業已成辦奢摩他。
修止,剛開始是粗分的昏沈和掉舉。接著雖然有住分,但是明分不是很強時,表示有細微的昏沈。昏沈是癡所攝,掉舉散亂屬於貪,此時正知非常重要。昏沈和沈沒,要分辨清楚。沈沒並非想睡,而是心鬆懈,無法全力緣境。想睡是昏沈,由昏沈及睡眠力,令心沈沒,稱為內散動。剛開始緣境,觀察內心,若是鬆懈,表示有昏沈干擾,必須以正知辨別,去除障礙。觀修時,必有昏沈、掉舉,讓你產生幻想,所以內心必須不鬆懈、強而有力的持所緣境,此乃真正的修禪。若心太沈沒,順當思維--菩提心的殊勝或暇滿人身難得,讓心高揚起來,但太高,又易產生掉舉?若心掉舉,應念死無常。若忘記所緣境,是屬粗分掉舉,若未忘所緣境,而另外又產生歡喜,是屬於細分掉舉。心太高昂也是障礙,因為容易散亂。總之,昏沈和掉舉,都是攝心的障礙。但是要注意,心太收攝,又變成一種掉舉了。故應讓心安住於平等捨,遠離沈掉。
所謂不作意,並不是昏沈、睡眠都不作意,是以正念,係心於所緣境,不加分別觀察,令心安住,使妄念不生。
意識之法性,有世俗與勝義二種內涵。以世俗法性解釋,是心的唯明唯知性質;以勝義來說,就是唯明唯知的最究竟性質,也就是空性。修學時,首先應摒棄一切妄念,使唯明唯知的體性,顯現出來;之後,針對唯明唯知的體性,現自性空。這是極為困難的!因此,藏傳無上瑜伽的修持,皆以唯明唯知的體性,最究竟性質的空性為所緣,獲得成就。無論大手印、大圓滿、或空樂不二等,都是如此。
這些修持,首先要認識,什*O唯明唯知的體性?再觀察它的最究竟性質,也就是空性。必須有這種基礎之後,才能獲得加持、成就等。以這種為所緣的心識觀修,就是無上瑜伽的主要修法之一。
在無上瑜伽修次中,也有以生起本尊,所緣本尊像修持,或修氣脈明點,這不困難;但是從空性中生起本尊,或氣脈顯為咒輪,才是極為困難。讓自己內心,真正體會空性的道理,內心產生極大震撼,對空性有極大的感受。去除妄念等等的修持,顯出唯明唯知體性,從空性中顯起本尊之像,或氣脈顯起咒輪,以此修奢摩他,才是最殊勝的。
無上瑜伽,在奢摩他及毗缽舍那的修持,此顯教殊勝的原因。,是可以專注於所緣境,更可減少沈掉的氣流,去除一切障礙,快速達到成就。因為生起本尊觀修,尤以氣脈產生咒輪觀修,容易淨除,或減少帶動妄念的氣流。
至於無謬通達空性道理,安住空性的所緣境上,修奢摩他,這是由見得修,唯有上上根者能成辦。先緣世俗影像,修奢摩他,成辦奢摩他後,再緣空性,修毗缽舍那。這是由修得見。
本論以奢摩他是止修,毗缽舍那是觀修。如果止修時間過長,會影響觀力退失。如果觀修時間太久,又會退失安住所緣的能力,所以止修與觀修,要配合得當修持。無上密所說特別殊勝,是專注在所緣境時,再緣其他所緣境,亦不會影響定力,因為淨除了帶動妄念的氣流。
總之,所緣盡所有性(世俗),或如所有性(勝義)的修持,產生九住心次第,就可以得到奢摩他。
成辦奢靡他已,次當修毗缽舍那。當作意思此,所有薄伽梵語皆喜說。直接間接闡明真實,趣入真實。若知真實,光明現故,如除昏暗,將離一切見網。唯以奢摩他,不成清淨智,不能除障黯。以慧善修真實,將成清淨智。唯以慧能證真實性,唯以慧能正斷障。以是,我當住奢摩他,以慧遍尋真實。當思不僅以奢摩他為滿足。
清淨慧是空正見,以空正見瞭解空性,然後以慧斷除煩惱障。「當思不僅以奢摩他為滿足」,授著是毗缽舍那、世間的修道,也有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以觀欲界是輪迴,上界是清淨,為其所緣境作修持(淨惑所緣)。但是衹能使煩惱不現形,無法連根拔除煩惱,無法消滅隨眠。唯有依靠空正見,才能徹底消滅,一切煩惱和隨眠。
若問:何為真實?謂其勝義上,一切實事,空掉補特伽羅及法我二。彼又以慧波羅密多通達,非以餘者。如《聖解深密經》云:「世尊!菩薩以何波羅密多,善措諸法無自性?觀自在!以慧波羅密多持。」以是,住奢摩他已,當修毗缽舍那。
「慧波羅密多」是瞭解空性,「非以餘者」是了義。空性分人無我及法無我。人無我,亦稱為補特伽羅無我。有些專家認為,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有粗細之差別。但在此無任何差別,因為人無我和法無我,都屬於空性。諸法本無自性,善待諸法無自性,就是六種波羅密多中,智慧波羅密多的修持方式。
入中論,是月稱菩薩所講的空性道理。修次中篇,是寂護論師的弟子蓮花戒大師所講的空性道理。我們詳細觀察研究,蓮花戒大師、寂護論師、佛護論師、清辨論師,所講的有關空性的論點。清辨論師破除唯識時,說名言有自性。表示清辨論師,安立諸法(世俗)有自性、有自相,認為我們所見的一切法,是存在的,是從自己那方面產生(自相或自性存在),不可以破除。從清辨論師所著作的論說,可以瞭解,他主張諸法有自性、自相。月稱論師所寫的著作,可以清楚的看到,諸法無自性、無自相。他們都是龍樹菩薩的弟子,但分成兩派。仔細觀察,可以體會到中觀分二派,自續和應成。自續派分隨經行自續派和隨瑜伽行自續派。隨經行清辨論師,認為有外境,隨瑜伽行寂護論師和蓮花戒論師,認為無外境。他們都屬於自續派,認為諸法無真實,但有自性、有自相。寂護論師和蓮花戒論師,承認諸法唯心造,認為諸法無實相,無真實,所以無外境,二取空。但此非最深奧的道理。
於彼,瑜伽師當如是伺察:補特伽羅,謂除蘊、界、入處外,另無所緣。補特伽羅,非蘊等性。彼諸蘊等,是無常及眾多性故。以餘尋思,不可詮說,補特伽羅是常或獨一性,故彼自性或餘,皆不可有補特伽羅實事,因無餘實事故。以是,如說世間我,或謂我,上唯錯亂耳,當伺察之。
對於補特伽羅、士夫的定義,承認有前後世的外道,認為我與身無關。身軀好比房子,一直在換身軀,「我」不是因由身軀,而取名為「我」。若是我的身軀敗壞,我也敗壞,如何有後世?所以認為我是常、永恒不變、是獨一的。這種我執,稱為常一自主的我執。如果有常一自主的我,應該看的到、找得到,但事實上找不到。如同把驢說為馬,從驢上找馬,是找不到的,故不應該有常一自主的我。假使我和我的身軀是「異」,兩個完全不同,身軀衰敗時,無法安立我變老,或我生病。
補特伽羅非獨立的自性、非獨立的異性、非獨立的一性。若有真實獨立的一性,二者成一體,變成常,永恒不變。補特伽羅是無常,有生老病死,故不可說是常一自主的我。這是宗派上才會有的執著,所以是遍計所執(分別我執),不是俱生我執。這種執著都是錯亂識。補持伽羅我,完全依五蘊而取名,非依意識。所以要瞭解「我」、認識「我」,必須瞭解,我是由五蘊身心而安立的。我們時常認為,身心是被我控制,我比較重要,我在控制我的身心,這時候所認識的我,好像與身心無關,身心衹是被我使喚的對象。補特伽羅依五蘊而取名為有,除此,別無控制身心的另一個我。
有些認為,無始以來所留之意識是存在的。自續派認為,「我」是意識,三世的意識是存在的。我並非獨立真實的我,也非五蘊的任何一部份;五蘊的任一部分,也並非我。由於無明的串習,認為我是獨立真實的,這種執著,自然對屬於我的這邊,產生貪,排斥我的列為仇人,產生瞋,我們就因此而輪迴。我執是輪迴真正的根源,要脫離輪迴,必須斷除我執。若能破除,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就能斷除所產生的煩惱,為了脫離輪迴,必須瞭解,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為了得佛陀的智慧,必須修法無我。
當如是修法無我:所謂法,簡言之,指五蘊、十二入處、十八界。其中,任何蘊、入處、界有色,彼等勝義上,不於心相外另有。彼等碎極微塵,諸極微塵,若分別觀察,其支分自性,定無所得故。
主要講無外境,「不於心相外另有」,諸法乃唯心所造。任何法皆是有方分,不是無方分,色法有四方的方分,意識有剎那的方分。若將色法分到最細的極微,無法再分,但仍有方向(朝東、西、南、北)。假使無「向」方分,無法使微塵組合成物體,故無論任何微塵,都是有方分,可以再分解的。極微灰塵,若沒有朝東(或南西北),就無法在東邊與其他微塵組合。意識有前剎那意識和後剎那意識,由此產生續流,許多剎那的方分,任何再細微,時間再短的意識,都是有方分。無常本身也是利那、剎那在轉變。
「彼等碎極微塵,諸極微塵若分別觀察,……」,自續派的空性道理。中觀自續派,人無我和法無我分的很清楚。若以分別心仔細觀察,任何極細小的微塵,都是有方分,不是無方分的。
以是,無始以來,隨耽著非實色等轉故,如於夢中顯現所緣之色等,於諸愚者心中,色等外境,雖現為遠離,然勝義上,當伺察此中色等,不於心相外另有。彼或有思忖:此三界唯心也。似此,所有思維法,唯心耳。知己,於彼分別尋思,即稱之分別思擇一切法自性,分別思維心性。當似此伺察被。
「隨耽著非實色等轉故。」這是習氣,由意識留下的隨眠現起。以青色作比喻,青色的產生,必有持青色之意識;持青色之意識,是隨眠意識現起而產生,如此才能安立青色。所以青色本身非外境有,而是習氣所現而看到。青色和持青色之意識,是一體兩面,屬於同性,都是隨眠習氣所現,故一切唯心造。唯識二取空的空性道理。
以下講到比唯識還要細微的諸法無真實的道理。
勝義上,不許心諦實。苦時,執虛假體性之色等相,心中所現,諸種行相時,彼豈是諦實平?如色等虛假,同樣心亦不於彼外另有,故是虛假。猶如色等諸行相,自性非一亦非多。如是,不於彼心外另有故,自性非一亦非多。是故,心之自性,唯如幻等般。
唯識派認為無外境,而且認為有外境的錯亂識本身,非真實有。唯識所認為真實有的(心乃諦實),是中觀自續派所要破除。中觀自續派認為意識是有方分,必須依靠剎那的意識,透過方分的和合體而安立。意識乃無真實,如幻的。
如心一般,當觀諸法自性,唯如幻化等。似彼,以慧分別思擇心自性。勝義上,不見心於內,亦不見於外,亦不見無二;不見過去心,不見未來心,不見現在心;心生時不來,滅時亦不去;心無可持,無可閱示,非有色也。
若問:「無可闡示,無可持,非有色,是何耶?彼自性如何?」如《聖寶積經》云:迦葉!遍尋不得心,不見所未尋得者。所未見者,彼非過去,亦非未來,亦非現在。」謂方廣也。以彼如是思擇,不見心之真開端,不見真末端,亦不見真中央。心無邊無中央,如是當知,諸法亦無邊無中央。似此,了知心無邊無中央已,不見任何心自性。」
任何法都是由名言而安立、非由自性產生,若有自性,尋找應該找得到。
週遍尋思心,彼亦通達空。通達彼故,實不見心相自性成立,色等自性。如是,以慧實不見諸法自性。不作分別,所謂色是常、無常、空、不空、有漏、無漏、生、未生、有、無。如是,不思擇色、受、想、行、識。有法若不成立,彼諸差別,亦不成立,焉能於彼思擇乎?
「有法若不成立,……」,事法若不存在,則事法沒有本」,沒有本性,哪有空性性質?如此色法就成為非無真實,非自性空(沒有空性)。空性分為十六空,十八空……等,此乃依事法安立。若瞭解色法本性是空,又認為空性本身不是空,這是無可救藥的執著。
是故,以慧伺察,其時,彼瑜伽師,勝義上,定不軌任何實事自性,彼時,即入無分別三摩地,亦通達諸法無自性。
隨瑜伽行自續派,以智慧修持的次第是,先認識人無我,再認識無外境,再瞭解法無我。瑜伽是唯識之意,認為諸法唯心造,故無外境。
其以慧分別思擇實事自性,若未實修,唯作意遍斷而行,彼終將不能滅除妄分別,且不通達無自性性,因無慧光明故。
空證智慧,不是只依靠思擇觀察究竟性質,就可以破除煩惱。必須思擇觀察所得空性道理,再實修。若只依靠無外境,乃至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是無法徹底滅除分別妄想。
薄伽梵告曰:「似此,由正妙觀察,出生真實如所有性智慧火,如鑽木取火,焚燒分別柴。」
無上瑜伽說,由善巧的修行方式,和觀想本尊的力量,可以使我們對空性,有更深入的體會。對空性產生勝解,在修行上,有相當大的助益,此時不必作意,以止觀可輕易入空性三摩地。
閱讀大經典時,最好先看整部的大綱,再慢慢往下看,不能逐字安立句意。以此篇而言,講諸法有自性,但在別的經典裏講,諸法是無自性。同樣地寂護論師、佛護論師、月稱論師,都認為諸法無自性。但在其他論典裏,也會看到他們寫諸法有自性,所以必須讀整部論典的涵義,才能瞭解其中之深意。
以「勝義」而言,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有時講到境,指境上真實;有時講到識,勝義意識,指空證現量。密也有它的說法。唯識對於勝義,有三種解釋和說明。中觀派,以觀察勝義聞思修為勝義。因為不在勝義當中存在,所以無真實。對於「勝義」,必須觀察前後涵義,才能瞭解真正的意趣。密勒日巴歌集,講到「勝義」時,有時指觀察勝義的聞思修三種智慧,有時指境上的真實。若「勝義」只代表單純一種意義,就無法瞭解「楞伽經」的內涵。有一家印度專家說,梵文以同一字,用在平常和佛法上,所代表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所以有時字型和拚音皆相同,但必須仔細對照,才能瞭解字的涵意。
《聖寶雲經》亦告敕云:「如是,巧知過患,離諸戲論故,修習空性,行持瑜伽。多修空性,遍尋伺心,旁騖何處或於何,專心所喜處,通達彼及彼等自性空。若思擇彼心為何,則通達空。遍尋以何心通達,則悟彼自性亦空。似此,通達彼故,即入無相瑜伽。」以此關示,週遍通達,即入現前空無相中。
唯識也講空性,但不是最細微的空性,「巧知過患」,無法善巧瞭解何謂輪迴之根本。唯有中觀論師才能「離諸戲論」,遠離世俗的假相,故必須「修習空性,行持瑜伽」。
當我們去尋找空性(心識)時,是找不到的。「若恩擇彼心為何,……即入現前空無相中。」此非細微空性,是無真實之空。
僅作意遍斷,或未伺察慧之實性,則極可明示,其尚未入無分別性。如是以彼慧,如實正思擇色等實事自性已,當修靜慮。然若住色等時,不修靜慮;住此世及他世間,不修靜慮,因彼諸色等,無所緣故。以是,稱之無住靜慮。
無住靜慮,不是無任何所緣境,而是息滅一切內外幻相。如何修持證空毗缽舍那的奢摩他?先認識空性道理,然後緣空性所緣境,安住在空性上,修習奢摩他。
慧分別思擇,所有實事自性,因無所緣而行靜慮,被故稱之勝慧靜慮。如《聖虛空藏經》與《聖寶髻經》等所闡示。
勝慧靜慮即證空毗缽舍那。
如是,趣入補特伽羅與法無我之真實性,彼週遍思擇、觀察無遺故,遠離分別及伺察;無何言詮,專一作意,自然而入,現前無造作,極為明瞭,安住修習真實義。住彼中已,心當持續勿渙散。若時,於其期間,因貪欲等,心散於外,彼時,即心渙散為覺受,速修不淨觀等,止息渙散,今心速再趣入真實義。若時,見心不樂於彼,其時,當觀三摩地功德,修歡喜彼。見渙散為過急,亦當止息不樂。
思維輪迴的痛苦以及過患,斷除今生的執著,若能瞭解輪迴之苦,也能體會他人的痛苦。為能生起大悲心,必須思維自己的痛苦,從而瞭解他人之苦。欲生起悅意的慈心,必須思維--無始以來如母有情的偉大恩惠。無論是道次第果位的大功德,或則微小的一件善事,都需要依靠如母有情才能成就。有了悅意的慈心和不忍他人痛苦之心,才能生起菩提心。若能任運生起菩提心,則進入五道的第一資糧道。有了菩提心,還需要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六度中的智慧度,分為世俗和勝義。智慧資糧,主要指空正見。若要正對治輪迴的根本--無明,需要緣空奢摩他和毗缽舍那雙運。上根者,有可能從認識空性,而證得止觀雙修。但是一般必須先修禪定,得到三摩地,再緣空。在此,指顯密共同的緣空止觀修持,主要講自續派。
空性,分為人無我和法無我,所緣為補特伽羅,和補特伽羅所有。因為
對「人」和「法」生起貪瞋,所以造業流轉。「法」,是補特伽羅所攝之五蘊,多數的煩惱,都是緣補特伽羅和五蘊而生。自續以下認為,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為人無我。法無我,是深奧的空性;唯識的二取空,和自續的無諦實有,是法無我。人無我和法無我有差別。此處所指,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除了一切有部的犢子部,是所有佛教自續以下的宗義師,共同認為的人無我。前面已解釋過唯識的二取空,接著是自續所安立,最深奧的空性--無諦實有。
我們總是認為,眼前所見與境有距離,其實事相和境並無距離。「觀察無遺故,」以空性透徹的觀察,觀察無遺,才能遠離分別伺察(即妄想執著)。
倘為昏聵或睏睡所制,運行不清楚,見心沈沒,或恐其沈沒,彼時,如前作意,極喜之事,遠止沈沒,極嚴執持所緣真實義。若時,倘隨念先前嬉笑或遊戲,見心高舉,或恐成掉,彼時,如前作意,無常等厭離事,令息渙散;次當勵力,今心無造作,趣入真實義。
設若其時,已離沈與掉,平等而住,心自然趣人真實義,彼時,當釋放功用平等捨。心平等住時,若起功用,彼時,心將渙散。若心已沈沒,而未起功用,彼時,極沈沒故,毗缽舍那,心如天生盲。是故,苦心沈沒,當起功用。若心平衡,勿起功用。若時,修習毗缽舍那,智慧極增強,彼時,奢摩他式微故,宛如風中燈,心將動搖,彼故無法明見真實。若致此,當修奢摩他。若奢摩他增強,則當修智慧。
當沈掉生起,太昂太低必須對治,即止的對治力。修止時,不能過份觀察,而且在觀察時,更不可昏沈。若無昏沈掉舉,不需生起對治,否則無法安住所緣境。長期修止會疲累,故應以正常方式修持。以毗缽舍那,觀察空性時,從細微觀察中,生起止觀,故當緣空奢摩他達到境界時,自然會生起止觀。初學者應以平等心,修持止觀雙運。
若時,二者俱轉時,無損身與心,於其期間,當安位無造作。若損身等,於被期間,當觀諸世間,如幻化、陽焰、夢境、水月、光影,如是作意思維。
若太專注於境,不會感覺身的存在,太猛力專注,容易疲累。當急躁的專注力生起時,由於心力,反而使身的粗重微細現起,強烈貪瞋生起,會忘記身的感覺。故不可拋下一切、不飲不食,猛力用功,應以時間短、次數多,慢慢長期地修持。無論修止或其他,應先量力而為,仔細考量,再決定如何修。身體不舒適,不要勉強,修習不是急促的修。大地菩薩,以三摩地現證空性,但在後得位時,還是以比量證空,見到世間之世俗相,皆如夢如幻。菩薩如何觀世俗如幻?諸法,在不尋找當下,才存在,去尋找究竟性質時,是找不到的。無論所見、所有,皆非真實,故諸法如幻化。
此等有情,未悟似此奧妙故,輪迴遂成染污,然若作意思維:我務必悟解彼等法性,現行大悲及菩提心。次憩息之,又當如是,趣入諸法無相三摩地。又若心極厭倦,當如前憩息。此乃止觀雙運道,當緣念有分別或無分別影像。
有情以為輪迴好而貪著。若瞭解輪迴乃自性空,如夢如幻,「輪迴遂成染污」,就瞭解輪迴,原來是過患,是痛苦的根源。雖然輪迴帶來許多的痛苦,但是由於顛倒執著,加上非理作意,會隱藏壞處,去捏造輪迴的好處。不瞭解究竟性質,由錯亂識,顛倒執著假相,故長淪苦海。瞭解輪迴皆由五蘊產生,應去實修解脫之道,而不是背道而馳--行痛苦的因,如同囚犯有機會逃跑,卻原地不動,豈不愚蠢!
似彼,瑜伽師以此次第,於一小時、巡夜半座、一座間,或隨所欲,正坐修真實。此乃善揀擇義靜慮,是《聖楞伽經》所闡示。次,若喜由三摩地起身,不結跏趺,作是思維:此等諸法,勝義上無自性,然世俗上,卻住其行相。若非如是,業果關係等,云何安住?世尊亦告曰:「世俗實事生,勝義無自性。」
諸法無自性,世俗的行者、行事、行處三輪關係才存在,否則業果如何安立?
作意思維:此等童稚有情,增益無自性諸實事為有;故心顛倒。長久漂蕩輪迴輪轉中,故我務必圓滿無上福德智慧資糧,為證得一切種智果位,當悟彼等法性。次,徐徐解除跏趺坐,致禮安位十方一切佛菩薩眾,供養讚頌彼等已,念誦《普賢行願品》等廣願文。次,當勤修空性及大悲心要訣,即布施等,成辦所有福德智慧資糧。
一切事法本無自性,但是因為世俗的顛倒錯亂識,把本來無的、非真實的,執為真實。
如是,彼靜慮即現前成辦具一切勝空性。《聖寶髻經》云:「穿彼慈鎧甲,安住大悲處,現前成辦起,具一切勝空性之靜慮。若問具一切勝空性是何耶?謂不離布施、不離特戒、不離忍辱、不離精進、不離靜慮、不離智慧、不離方便。」謂如廣教敕。菩薩週遍成熟一切有情、圓滿淨土、身軀、眾僕眷等方便,定須依布施等善行。
若先瞭解空正見的道理,再以空正見的攝持力,修六度萬行,將是具有智慧的六度萬行。
若非如是,告曰:諸佛淨土圓滿。彼是何果耶?如是,具足一切殊勝遍知之智,彼以布施等方便而圓滿。薄伽梵告曰:「彼遍知之智,以方便臻至究竟。」以是故,菩薩亦當依施等方便,非唯空性。
如《聖方廣攝諸法經》亦告云:「慈氏!諸菩薩正修六波羅密多,此是圓滿菩提故。於彼,彼等愚者言:『菩薩當唯學般苦波羅密多,諸餘波羅密多有何用。』彼等輕視諸餘波羅密多。無能勝!此於意云何,何以嘎希嘎王,彼為鴿子故,施予己肉,彼智失壞乎?」慈氏道:『世尊!彼非也。』世尊告曰:『慈氏!行持菩薩行,具六波羅密多善根,凡所積善根,彼等豈成損害乎?』慈氏道:『世尊!彼非也。』世尊告曰:「無能勝!汝亦於六十劫,正修布施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持戒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忍辱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持精進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靜慮波羅密多,六十劫正修智慧波羅密多。於彼,彼等愚者言,唯以一法成菩提,如是即為空性理。謂彼等諸行,將成不清淨。」
若離方便,唯以菩薩之智,則如聲聞,無法作佛事行,然若以方便利濟,能成之。如《聖寶續經》云:「迦葉!如是,譬如宰相所攝諸王臣,行諸所欲。同樣,善巧菩薩智慧方便,週遍攝持,彼亦作一切佛事行。」諸菩薩之道見或餘者,外道、聲聞眾之道見或餘者,如是於我等,諸外道之道見,具顛倒故,遠離一切諸智道,故彼等不得解脫。
聲聞眾離大悲心故,不具方使。以是,彼等獨自趣入涅槃。當許菩薩道,具足智慧及方便。以是,彼等趣入無住涅槃。當許菩薩道,具是智慧及方便。以彼證得無住涅槃。以智慧力不墮輪迴。以方下便力不墮涅槃故。
以是,《聖迦耶山頂經》告云:「總攝菩薩道為此二。若問何為二耶?即此方便與智慧。」《聖吉祥第一勝經》告云:「般若波羅密多是母,善巧方便是父。」《聖維摩詰所說經》亦云:「若問何為菩薩之繫縛?何為解脫?謂無方便,遍執入輪迴,是菩薩之繫縛。以方使入輪迴之眾生是解脫。無智慧遍執入輪迴,是菩薩之繫縛。以智慧入輪迴之眾生是解脫。未以方便攝持之智慧是繫縛。以方便攝持之智慧是解脫。未以智慧攝持之方便是繫縛。以智慧攝持之方便是解脫。」謂廣為教敕。
菩薩唯依智慧,將如聲聞,墮入所求涅槃中,如同繫縛,不成解脫無住涅柈。故謂:「離方便之智慧,是菩薩之繫縛。」以是,尤如依火興災難,菩薩唯為斷除增上顛倒故,當以具方便之智,依於空性。勿如聲聞行。如《聖十地經》告云:「善男子!如是,譬如,有人玩火,恭敬彼火,以之為師。然後思維:我雖敬彼火,以之為師,以之為畫,然不欲雙手握此。問何以故?因思忖,彼處將令我身苦,或意憂惱故。如是,菩薩雖思涅槃,然不現行涅槃。問何以故?謂由彼處,我將由菩提退轉故。」
僅依方便,菩薩不能超越異位凡夫地,唯成極繫縛。以是,當依具智慧之方便。似此,如以咒遍攝之毒般,諸菩薩之雜染,若以智慧遍攝力而修,將成甘露。體性增上之有果,更不待言,必須布施等。如《聖寶積經》告云:「迦葉!此譬如,以咒藥遍攝之毒,不能致死。如是,諸菩薩之雜染,以智慧遍攝故,亦不令墮顛倒。」
為利益有情,菩薩會將煩惱轉為菩提道用。
其故菩薩以方便力不捨輪迴,彼故不墮涅槃。其故以智慧力盡斷所緣,彼故不墮輪迴。以是,證得無住涅槃佛。故《聖虛空藏經》亦告云:「彼由慧之知,盡捨諸煩惱。以方便之知,不捨諸有情。」《聖解深密經》亦告云:「極不趣入有情義,極不趣攝現前諸作行,我不示之無上正等圓滿菩提。」以是,欲證成佛,當依智慧方便二。
福德與智慧兩種資糧,必須相輔相成,才能成就無上佛果。
於彼,修出世間慧時,或極平等住時,雖未依施等方便,然於彼加行,及之後任何所生慧,彼時當依方便。是故,當齊入智慧方便二。復次,諸菩薩所趣之智慧方便雙運道即此也。大悲觀照,遍攝一切有情,故依出世間道;起身時,亦如幻師,唯依無顛倒之施等。
如《聖無盡意菩薩品》詳告云:「若問,於使,何為菩薩方便?何為現證慧?謂入等引,觀照有情,心近住大悲所緣,彼即方便。平等趣入寂靜與最極寂靜,被即智慧。」《伏魔品》亦詳告云:「復次,正行諸菩薩加行,以、之解,現前精進。以方便之解,攝一切善法,又以加行及慧之解,修無我、無有情、無性命、無撫育、無補特伽羅。以方便之解,修習成熟一切有情。」《聖正攝一切法經》亦云:「譬如幻化師,勤離變幻故,彼先已了知,不貪彼幻化。三有如幻化,善知圓菩提,為眾被鎧甲,先知彼眾生。」又告敕曰:「諸菩薩唯隨修習智慧與方便軌理勢力行,加行雖住輪迴,意樂卻住涅槃。」
如是,修空性與大悲心要者,串習無上正等圓滿菩提所攝之布施等方便,為發勝義菩提心故,如前,務必恒修奢摩他及毗缽舍那加行。《聖清淨所行境經》云:「一切時際,宣說諸勝菩薩饒益有情之利益,以如是近住念,一切時中,當串習善巧方便。」
如是,串習悲心、方便、菩提心,此世必然成殊勝。以彼,夢中恒見佛菩薩,亦將夢及諸餘吉夢,諸夭亦將喜悅而護衛,一一剎那,積聚廣大福智資糧,將滅煩惱障、惡取趣。一切時中,安樂、意多喜悅、眾所歡喜、身不罹病、得殊勝心堪能性。以彼,將得先知等殊勝功德。
次,以神通力,趣往無量世界,供養諸佛薄伽梵,聽聞彼等法。臨命終時,必見諸佛菩薩眾。餘生世中,將出生於不離諸佛菩薩處,尤其,出生尊貴家庭中。以彼,無需劬勞,圓滿福智資糧,受用富饒、僕眷眾多、聰明穎慧、成熟眾多有情、能憶宿世。由餘經典,當知有無量利益。
如是,恒敬悲心、方便、菩提心,長時修習。漸次,極淨心相續湧現之剎那,週遍成熟故,猶如鑽木取火,修習真實義,臻至最究竟,出世間智遠離所有妄分別網,極為明瞭,通達法界無戲論,無垢不動,如無風燭,成就無量不動搖。
諸法無我之體性,見道所攝,現證真實,能生勝義菩提心體性,彼既出生,即已趣人緣念實事邊際。生如來種姓中,人於無過菩薩中,由世間眾中退出,安住通達菩薩法性及法界中,證得菩薩初地。彼廣大功德,當由《十地經》等瞭解之。此乃緣念真如性之靜慮,《聖楞伽經》作是說,此入菩薩眾之無戲論、無分別性中。
在見道正對治所斷煩惱當下,是無任何的煩惱;但自為尚未證得滅諦,故煩惱並未完全斷盡。
隨信解力,非由造作,趣入安立信解行地中。若生彼智,即現前趣入。如是,趣入初地後所修之道,即出世間,及披後得智二,修習智慧方便,漸次修習,淨除所曾積聚,微細所應斷障,並令之更微細。為證上上殊勝功德故,淨治諸下地,乃至入位如來智,趣入一切種智海,悉數成辦證得所為義之所緣。僅以如此次第,能遷淨心相續,《聖楞伽經》亦曾數敕。《聖解深密經》亦云:「漸次上上之眾地,猶如黃金心純淨,乃至無上正等圓滿菩提,現前圓滿證成佛。」
「所修之道」指修道。不是初證、不是以現證瞭解空性,而是長時串習空性智慧。修道分為九品,所斷之煩惱亦分為九品。後續無間道(修道金剛喻道),正對治最細微之所知障,因此第二剎那,是後續解脫道,即為如來、佛果位。此時已完全斷盡煩惱障和所知障,故在緣空三摩地當下,可以現起世俗相(二相)。
趣入一切種智海,宛如如意寶,具足長養一切有情之功德聚,令有往昔所願果,成大悲心性,具諸任運之方便,以無量化身,興造無邊眾生義,功德圓滿盡無遺,成就最上究竟,盡除習氣等過失垢,入於究竟有情界,具足證悟,虔信佛薄伽梵所有功德源處,為圓滿成辦彼功德故,自當勵力於一切。
以是,薄伽梵告曰:「彼一切種智之智慧,是由大悲根本生,是由菩提心因生,是以方便臻至究竟。」
聖者長遠拋棄嫉妒污垢等,以諸功德無饜猶如湖水等,
分別宣說善妙雋語令眾持,宛如天鵝由喜湖中取乳汁。
是故眾多智慧者,意遠斷墮當紛擾,
遠勝愚者喜說語,一切唯當受持之。
宣說似此中觀道,任何我得諸福德,
祈願以彼今諸眾,悉皆證得中觀道。
遊方僧蓮花戒所譔《修次中篇》業已圓滿,天竺堪布,橋迦瓦瑪及譯師僧智軍,梵譯藏且抉擇。
由於時間關係,無法詳細解釋,主要是口授傳承和講解大致內涵。接著念誦「修次上篇」和「修次下篇」,很遺憾中文沒有翻譯。
大意:
思維輪迴過患,瞭解痛苦根源。不可太貪著輪迴的快樂假相,這些衹是壞苦。靠禪定的力量,可能短暫離開痛苦幾百世、幾千劫,但是沒有完全斷除隨眠種子,終究墮在六道輪迴中。
菩提心的修持。倘若今生無法生起菩提心,至少也要盡心盡力,學習菩提心的修持。蓄意生起菩提心,也有相當的功德,何況若能任運生起菩提心,當然最殊勝!菩提心的殊勝功德,若以有形的色體形容,三千大千世界也無法容納。發心、發願的菩提心,是願菩提心,由此願心受菩薩學處,不違背菩薩學處,由戒體所生起之菩提心,即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