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轉法輪 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開示
客體是部分所聚合、組成的
佛陀諸教法的名字雖然有別,卻非互相離異,而有彼此間基礎的關聯,它們代表了佛法是條漸進之道。我們全都具有對我們所住現象世界的感知,因為我們已見到變遷的發生,我們知道了周遭事物是無常的,我們也體驗了宇宙、物質世界的徒勞無用,而我們的生命更進一步的向我們顯示,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它自己獨立存在的。
客體是由部分所聚合、組成的,然而我們犯下了錯誤的認知,以為它們是真實的、是實在的。例如,我們對這是一所西藏的佛寺有個概念,但基本上這裏並沒有什麼西藏或佛教的東西。有的是柱子、壁角和牆壁,把這些放在一起,然後給個名字罷了。
接著我們執持這個名字,而突然間有了一座西藏佛教寺院。雖然一切現象都是複合的,而且只是隨時間而暫存,但我們或多或少執著其為永恆;我們有了一種印象,然後決定緊緊抱住它,拒絕所有的改變。
這種執著於實在性的方式,在觀念的世界中扮演了一種特定的舞臺。初轉法輪便是基於這個特殊型態的我執而做對冶。四聖諦中,佛陀教授苦的真諦:我們必須了知苦及苦因(我們所必須遣除的)、以及可跟隨的道路(在此道上,健康的善行帶來利益,而不健康的惡行換來痛苦)、以及痛苦的止息(如果此條道路被追隨到底的話)。
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是自己存在的
在初轉法輪中,佛陀強調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是自己存在的,並且一切都是被分解的主體,由於事物是組合而成的本質,所以是無常的;由於無常,所以就有痛苦。
在這個特別見解的表現中,我們能夠洞悉佛陀是如何的教授,取否認存在的是,存在被當做是教法的一個基礎。在這方法下,該教法成為可被接受的,因為佛法若不表現於那種存在的模式之上,它將相當難以被理解、接受。
佛陀善巧方便的另一個例子,是在他教授一切事物的空性本質時。這可幫助遣除一種根本層次上對宇宙的自我中心見解,在闡明他自己的方法上,佛陀說過,他並沒有呈現任何道路,而僅是使人們認識他們的所見與經驗。
初轉法輪後,將人們改變到相對實相——苦,但這個層次對想達到圓滿正覺的人而言並不足夠,因此佛陀轉了第二次的法輪。在第二次轉法輪中,佛陀給予更進一步的教法——究竟本性的實相,那是非實體且非複合而成的。為了顯示萬法的本質、空性的本性,佛陀運用了空性的四邊、八種複雜性與十六種分類。
離於有、無、有無二者及非有非無
他所呈現的見地並非永恆不滅的常見,亦非否定一切的斷見,而是一種離于斷、常的見解。四邊,它藉著顯示該見地如何離於一切四種限制:離於“有”、“無”的觀念,有無二者或非有非無之執著。而協助闡明了此點,此究竟見地接著洞見了世界的幻化本質,並瞭解此究竟本質為空性而離於實質存在。
這個究竟見地並不斷定也不假設存在或不存在,它是超越任何一方,超越“有”與“非有”的觀念。如果有“有”或存在,我們便被極端的常見所逮住;如果萬物皆空而不存在,我們便做了另一種斷見的極端的賭注。所以,此究竟見地是遠離、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它甚至不是居於二者之間,而是完全超越有與非有。
在三轉法輪中,佛陀強調一切眾生無有遺漏的皆具有佛性。這個法恰使第二次轉法輪時的空性教法平衡,它指出圓覺之心更近于智慧的一面。如果萬法皆空,那麼什麼會是菩提心或善巧方便的基礎呢?
兩種空性見地:自空與他空
在中觀學派中,有兩種空性的見地:“自空”與“他空”。只要看一張桌子之類的例子,就能理解“自空”,因為當我們分析它時,我們無法發現任何東西就是桌子本身。桌子僅僅是由不同的東西安置在一起,並賦予一個名相罷了。在那名相之外,一個所謂的桌子並不存在,任何被判定為客體的物件物,都不是什麼實存的東西,其狀態全是完全的空性。但無論如何,這並非究竟的見地,否則果真如此的話,現在怎麼可能有佛陀的事業活動、圓覺之心的展現,或佛陀的貢獻與特色呢?
想了知究竟見地,我們必須進一步進到“他空見”。除了實際的術語外,此見地並不特別關切“空”或“非空”。事實上,“他空”意謂著佛性是染汙的空性,而且造做、染汙的人本身也是空性的。
總而言之,在初轉法輪時,佛陀教授了“苦”及其原因的相對真理。但如果我們僅僅只持續以此教法,就有墮入常見的可能。在第二次轉法輪時,佛陀教授了空性——萬物沒有實存的本質。當這方面被太過強調時,我們就變得執著於空性之概念,而落人斷見之虞。這種極端實際上要比常見更加危險。
究竟實相的了悟
在三轉法輪時,佛陀詮釋了佛性、圓覺的智慧,以及佛的事業活動。這第三種教法是依據究竟真理而發的。但無論如何,我們仍有必要去敍述全部的轉三次法輪,以開展究竟菩提心,而也許有人會體會。如果我們已具有究竟菩提心的體會,我們還有必要去體驗相對菩提心嗎?事實上,我們若具足了對相對實相的正確了悟,然後才會有對究竟實相的了悟。最後我僅以兩點結論來總結說明佛性、“自空”與“他空”。
一、佛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身體中,亦不在名相內。若你說它存在,它其實不存在;而如果你說它不存在,它又實在存在。
二、也就是說,“自空”顯示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或有體驗空性的能力。在此體驗之外的空性生起圓覺智慧的展現。這個圓覺智慧是空性的另一面,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他空”。因此,它對於成為佛性的空性並不討論,而是對於佛性變成染汙的空性,以及明瞭圓覺智慧的探究。
節錄自《大手印教言——催動空行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