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3/16 21:59:57
|
尊貴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依止上師
日期:2008/06/26-27
地點:印度 帝洛普
筆譯:釋妙融
第一天
今天,在帝洛普,我生日的期間安排這講法的課程,首先歡迎大家來到這裡,也問候各位吉祥如意。
平時在過生日的時候,會舉辦一些慶祝活動,行程都很緊湊,許多外國人,特別是為了祝賀生日而前來的法友們,都不能有充分的時間與我會面。因此覺得,若是舉辦說法課程,我們互相見面的機會就能比較多。然而,要舉辦這說法課程也是臨時決定的,我沒有準備之外,翻譯也沒有準備,可說沒有很圓滿。但是這個決定根本上是希望大家都能歡喜。
特別選在帝洛普說法,是因為之前藏曆新年都會在帝洛普舉行課程,那時我有很好的感受,所以覺得在這裡說法應該會很好,但是我忘了這裡很熱,沒有想到這點,所以本來要向各位說抱歉的,但是炎熱本來是天氣的自然現象,沒有辦法改變,也只能多忍耐了。
本來計畫要講心經的,但是這心經(Heart Sutra)真是很Hot(很熱),翻譯也Hot(熱),天氣也很Hot(熱),都Hot(都熱),要是再說心經的話,我看大家又熱又流汗,可能還會感冒。所以不說心經了,就說些其他一般性的開示。
所謂「法」,在梵文中叫作「達摩」(Dharma),藏文翻譯為「闕」(Cho)。「達摩」的意義有很多,一切知識都可稱為「法」,一切「法」也就是一切知識的名稱,所以說,「法」並不是只指「佛法」。
因此,所謂的「修法」,便是一切知識法(所知法)的類別之一。所以不只是信仰和相信,還需要去理解,去知道「法」。要先理解、學習、知道後才能去修。在我們一生當中學習新的知識,就需要一位能教導我們知識的好老師,還需要對這門知識有興趣、想學習的好學生。
而「老師」這個名稱,總體的意義是一個,但因不同的情況,就會有不同的名稱。比如說教我們語言的人,教藏文、教中文、教英文等等的老師,我們會稱為「語文老師」,還有一些老師,在大學裡教育多年,經驗豐富知識也豐富,於是我們稱他們為「教授」。雖然都是老師,卻因為不同的情況,而有不同的名稱。在佛法的學習上,也有老師。「老師」這個共同的定義是一樣的,然而在佛法上,也有不同的稱呼,比如「善知識」、「上師」,其意義無非是指一位好老師。
近來,外國人都稱呼藏傳的僧人為「喇嘛」,其實「喇嘛」(上師)這個稱呼,在我們的傳統上是非常尊貴的稱呼,因此雖然大家稱呼所有的藏傳僧人為「喇嘛」,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不可以,你們能有這樣的恭敬也是可以的,我們也盡量的給各位摸頂加持,但是真正的「喇嘛」,是不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喇嘛」,並非穿著僧服就能被稱為「喇嘛」的,他應該是要比我們更有知識功德的人。所謂「喇嘛」這個名字本身,是要承負著一種功德性質的,所以並不是所有藏傳的僧人都是「喇嘛」。你可以喇嘛、喇嘛的到處叫著,但是在意義上,「喇嘛」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功德特質。
「上師的特質」這個定義要能符合對一切眾生都適用,是很難的。因此,當我們依止一位上師時,不需要去管他對其他人示現得是過患還是功德,要看的是他對我們自己是否具備了上師的特質,是否功德更多。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優點,很難讓每一個人都對他有同樣的看法。就算是一個好人,卻也有人因為不同的心態,甚至是頭腦有問題,而覺得他不好。因此,要能讓人人都覺得是好的優點特質,是無法成立的,因為沒有人人都共同承認是「優點」的特質。
因此,自己的上師,別人看他是好是壞,並不重要,我們自己要能誠懇的、真誠的去思考,自己的上師有著善的特質,還是惡的特質,這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們後面的塑像,帝洛巴大師。當那洛巴依止他的時候,那時帝洛巴的行為,表現得是不共的密行,因此多數的人都看他是個瘋子,不覺得他是上師。甚至在傳記當中,都說是「瘋子帝洛」而不是「上師帝洛」。所有人都叫他是乞丐,沒有人認為他是具德的上師,是一生成就的大成就者。
那洛巴當時並不理會他人的看法,自己在經過大苦行尋師之後,他看到了帝洛巴的功德,於是便依止為上師。這個故事主要告訴我們,他人的看法不重要,一旦自己對於上師,肯定了、確信了他的功德,就能夠去依止。
但是各位不要以為,自己要去特別找一位看起來不好的上師。這是危險的。就好像明明是一個壞人,我們還要去依止他做上師,這就有危險了。所以並不是別人看的是過錯,我們非要看成是功德。依不依止上師,那是要看上師具不具有德行。這是取決於自己內心的直接感受。透過自己內心的仔細思量與感受,便能生起一種確定,而這種確定是沒有錯誤的機會的。如果是因為名聲大而去跟隨,這樣就變得是隨便了。
要依止的上師,其功德知識不能比自己還差,要不然就失去了依止上師的意義,因為讓自己功德知識增長的順緣難以產生。而功德知識和我們同等的人,可能除了成為朋友相互幫助之外,很難將其當作榜樣或是頂戴恭敬,因為我們會想,你知道的我知道,我知道的你也知道,我們是一樣的,這樣就很難生起依止的心。
最好的情況,是依止心續的三學功德勝過於我們很多的上師,最差的情況,是依止心續的三學的修持,比我們還要差的上師,但這是因為有其必要性所以去依止的。在這裡講上師功德,這是指內心的功德。怎麼說呢!比如阿底峽大師,他依止過許多的上師,其中也有一些三學功德比他還不如的,但當時確有其特殊的必要性,比如說能保持自己的善習氣,所以依止。這樣的依師法是不是錯的呢!嚴格說來是錯的,但是因為有其特殊的必需性,所以也能夠成立。
又好像現代許多外國人想要學習佛法,卻因為好的老師好的指導者很少,也不能馬上找到具德的以及功德比自己還殊勝的上師,由於沒有辦法了,於是就依止一般的,還可以的人去學習。像這樣為了讓自己的善習氣不失去而依止老師,可以說就是因為有其必要性而依止。雖然上師不具德,但是依止他的必需性在這裡就變得很重要了。
再清楚的來說,比如就有外國法友來我這裡,抱怨說沒有上師,不知如何修行學法,只好放棄學佛修行了。因此能夠有一個人,給個「喇嘛」的尊稱,去跟隨學習,這比起捨棄佛法,覺得不能修行,不想學佛了,來得更有意義。所以在這特殊的情況下,是可以的。但一般而言,是應該要依止比自己還要有功德的人做上師才行。
總之,在還未依止上師前,應該好好的觀察,一旦依止了上師,就不應該看上師的過患,即便上師示現有過患,我們也要盡可能的去看他的功德。因此,在依止上師之後才覺得上師有過患,這就太遲了,這些是之前就要去觀察的。任何人在觀察上師是否具德時,是需要時間以及不畏艱難的去觀察,就像密續經典中說,要觀察十二年。然而如果還不能確定上師是否具德,即便十二年期滿了,卻仍要再忍耐的去觀察,但是若已經確定了上師是具德的,而仍然不去依止,這樣就有過失了。
所以,如果不確定上師是否具德的話,即便是觀察十二年,也不稀奇。一旦確定了上師具有功德,就不要因為懶惰等原因仍不依止上師,因為善知識是難遭難遇的,不應浪費這機會。
過去有一個故事,當時元朝的皇帝依止薩迦班智達時,起初並不求法,花了很長的時間觀察,之後慢慢生起信心,卻仍然不求法。經過了六年的觀察,確定薩迦班智達是一位好上師,皇帝便請求說法,然而這時,薩迦班智達卻說,既然這樣,我還要觀察你是不是一個具器的弟子,於是又花了六年,就這樣來回十二年,這期間都沒有聞法和說法。這種情況一方面來看,是落實了師徒的觀察,但是另一方面,以現代社會來看,我們實在沒有這麼多時間。所以相互觀察是很重要,但是一旦觀察確信是具德上師之後,就應該要馬上的依止求法,而成就聞、思的修持。
--------------------------------------------------------------------------------
第二天
十項善功德 = 一位好上師
在顯經密續的經論當中,講到許多上師應具備的功德。然而大家都公認能夠引導修行次第,並且符合一般修行者的條件是最重要的,因此在這裡,要講一講歸納出的十種上師應具備的功德特質。
第一種功德,戒學──受持戒律以調柔心性
這十種功德特質裡面的第一個是,心性調柔。一切佛法,都是為了調伏、轉化心性。佛陀的教法裡,分為能詮的文字,及所詮的意義。不只戒、定、慧三學的修持能調伏自心,其實每一個增上學,也都有調伏自心的方法。
進入佛門的第一步是皈依,而皈依的本身,因為有皈依戒,所以便是屬於三學中「戒增上學」的一部份。透過戒律的受持來調伏自心,是比定學、慧學的修持要容易的。為什麼呢?因為戒律的修持,並不只是靠著自己的力量,而是靠著藉口。比如說,當我們想要殺一隻小螞蟻,或者是想要偷一個小東西的時候,你會想到,佛陀說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盜,因為是佛陀不准許的事,因此不可以去做。由於這種想法,使我們不至於去做一些不好的行為。這是因為有個說法、有個藉口。但是像智慧的修持,所有對治的方法是要自己去生起的,是直接面對煩惱的。而戒律的受持,只要有正念、正知,因為佛陀不准,因為佛陀制訂,所以我要重視。這就好像有一個推諉的對象,似乎可將一些責任推給佛陀一般,因此說,不是靠著自力,而是有著藉口。
我以前也覺得,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調伏自心是很難的。但是後來因為自己很尊重、敬佩、相信某些上師,於是當生起煩惱的時候,就會想起那位上師曾經對自己的教導。一想起這些教導時,也提醒自己不要生起煩惱,因為是自己尊貴的上師曾經說過,所以就有點將藉口放在上師身上的感覺,於是就不光只是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透過別人的力量來面對煩惱。
又或者當我們的眼睛、耳朵等五根接觸不如法對境的時候,慾望也會生起,這個時候,當下馬上要去阻止,就好像是勒住一匹野馬一樣,這種方式好像有些勉強,但是用戒學的方式來調伏自心,就是要勉強一點。這樣的方式,也就是屬於用戒學的方法來調伏自心。
第二種功德,定學──修持止觀以清淨煩惱
第二種上師的資格是定學,也是一種調伏,但是這種調伏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做「清淨」,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將煩惱制伏,所謂的制伏煩惱,就是當心向內安住,五根不會染著不如法、顛倒的對境,就像把野馬關住一樣,那時,不用太擔心身、語的過失,主要關注於如何消除昏沈、掉舉、垢染等情況,找尋內心的平靜,也就是佛法止觀當中,止的修持。
這種調伏的程度是比第一種方法更深,但是也只能在上座的時候修持,下座了就很難。因為需要把心向內安住才有力量,心若不能往內,就沒有這種能力了。於是,又需要第三種方法,就是慧學的方式。
第三種功德,慧學──修習慧學以寂靜自心
因此,第三個上師所要具備的條件,就是慧學的調伏方式。這種調伏方式又有另一個名稱叫做「寂靜」。為什麼呢?因為慧學是真正對治煩惱的,能夠將煩惱真正的斷除。所以也叫做寂靜的調伏。就好像去訓練那一匹野馬,把野馬馴服成一匹良馬,這就是慧學的調伏方式。
因此,上師需要具備三學的功德,也就是三學的修持。
有些大師說,講到定學、慧學的修持,不光只是修持而已,是要在定學上,達到止的成就,在慧學上,達到觀的成就。雖然這麼說是很殊勝,然而卻很難具備。真正有禪定成就的人,是很難找到也很難具備,因此,能夠有類似的三學成就,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可以算是有三學的功德。
總歸來說,凡是有戒學的調伏、定學的清淨以及慧學的寂靜,具足這三種功德的上師,我們就能夠去依止。
第四種功德,功德比弟子殊勝
上師要具備的第四個條件,是功德要比自己還殊勝。上師的功德不應該與自己同等或是比自己還低下,他必須是一個能讓我們向上看齊的人。
不過,也有特殊的例外狀況。第一世蔣貢仁波切,據說他依止很多上師,其中許多上師不如他有功德,有些是鄉下的老人、老菩薩,連字都不會認,但是因為他們有一些持有特殊的口傳或是珍貴的口傳,所以蔣貢仁波切需要去拜見他們並接受那些口傳的傳承,但是因為他們不識字,所以蔣貢仁波切必須先念幾個字給他們聽,讓他們跟著念,往往幾百頁的經典,都要用這種方式得到口傳,很辛苦的獲得口傳。所以,雖然這樣的上師不如蔣貢仁波切有功德,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比如說為了獲得口傳或是傳承,讓這法脈能夠不間斷的弘揚,因為有這特殊的情況,具備特殊的因緣與功德利益,因此,那位上師雖然沒有具備比自己還大的功德,但是仍然能夠去依止。
第五種功德,精進
精進的意思不是勉強,有些人認為精進是不管喜歡不喜歡,勉強去做就是精進,其實不是。在這裡的意思是指,對於利益眾生,特別是利益弟子的時候,有一種堅定的歡喜心。就是很喜歡去做利益弟子,或是利益眾生的事情,但也不是說一般的喜歡不喜歡,而是一種堅定的歡喜心,任何時候,只要有機會能利益到弟子和眾生,他都會很歡喜的去做。我看到許多上師,都具備有這種歡喜的精神,他們日日夜夜都在忙著利益眾生、利益弟子的事情,不吃飯不睡覺,卻也不累,你可以說是歡喜吧,要不然就是瘋了!(眾笑)所以好像是,上師因為具德弟子的信心所醉倒,然後就什麼都不管的,帶著堅定的歡喜去做一切能利益的事,這就是第五個條件。
第六個功德,精通教法
也就是精通三藏,熟悉各種不同的法門以及各種不同的邏輯思辯,能將顛倒見轉成正見,所以精通教法是很重要的。
第七種功德,證悟實相
最好的上師,是具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的境界,若沒有,再次等一點的上師,也要依照經教與哲理而瞭解空性與實相的意義,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剛剛提到止觀的修持,止以下的修持,可能不需要具備證悟實相的功德;但是止以上的修行,求法的上師需要具備證悟實相的功德,不然就不能教導止以上的修行。當然最好的情況是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的境界,不然至少也要透過經教哲理而瞭解空性,這是很重要的。
第八種功德,善於說法
上師針對不同的弟子根基,則有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的修行次第。雖然究竟果位是一樣的,但是現前的修道方法卻不一定相同。因此上師需要會說法,能針對不同的根器,幫助弟子得到究竟的果位。上師也要能正確無誤地將經教思想傳導到弟子心中。有些上師在講述空性時,若上師自己無法講得善巧,無法講說清楚,弟子因而誤解「空性」即是空空的什麼都沒有。有時候這種錯解是跟弟子的思想有關,但有時也是取決於上師的說法,如果上師會解釋,善於空性的說法,那麼就比較不會發生這種事情,所以「善於說法」是很重要的。
第九種功德,悲心
這是很重要的部份。因為即便具備了以上所有的功德,但是沒有悲心,就不會真的去利益眾生。這個悲心是不貪求恭敬與利益,而去幫助無福苦難的人。就像我認識一些不是真正上師的人,我問他們為什麼你們喜歡去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現在還有印尼這些地方,而不去西方弘法呢?他們回答說,因為西方沒有紅包,所以不想去,即便嘴上說的是為了教法、為了寺院、為了修建禪修中心,但實際上是為了利養。
所謂「無福苦難」的人,是我看到很多沒有福報的人,根本就見不了上師,沒有機會親近上師之外,連一封信都呈不上去,其實應該對那些無福苦難的眾生,要給予更大的慈悲心。所以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曾經說過一些有關於悲心的教導,他說:「若沒有悲憫心,則自己才產生少許的痛苦,便會覺得不能度化弟子而產生許多憂傷;或者在幫助頑劣有情時,雖然向對方以法相待,卻可能得到諸多粗言惡語的回應,那時,若不具悲憫心,就可能會覺得如此辛苦地為弟子說法,而這惡人卻不聽勸,繼而生起了捨棄之心;而若是悲憫心微小,當弟子有痛苦時,也可能連一點忙也幫不上。因此,對於自己關注的弟子,要具備即便犧牲自己性命,也不讓弟子墮入惡道的大悲心。」
總結來說,有弟子的人,要具備一種個性,也就是「即使犧牲自身性命,也不要讓弟子墮入惡道的大悲心。」這是第一世大寶法王對於上師的要求,總之,盡力而為吧!
第十種功德,不厭倦
例如,即使要長時間說話也不覺得厭倦辛苦,有些弟子會老是去見上師,那時會讓人覺得有點煩,但是一位上師,仍然能夠不厭倦、不嫌煩,能夠忍耐弟子。這就是第十種功德。
以上就是上師所需要具備的十種功德,或說是十種資格。並不是說每位上師都要具備完整的十種功德,主要是我們自己覺得在十這種功德中,哪幾個是對我們自己最重要的,是自己需要的,在知道重點之後,才能夠去找尋符合自己需要的上師,如此地尋找上師會比較好。
有些學佛的人,一開始並不知道上師需具備哪些功德,甚至自己心裡也不清楚哪些功德是自己比較需要的,連基本的概念都沒有,只是從外在去找上師,這樣的情況,是幾百年都找不到上師的。
岡波巴大師說,上師應具的三種功德
上面講了十種功德,接下來總結的講一下岡波巴大師所說的上師應具的三種功德:
第一、斷除對此生的貪著;
第二、以大智慧引導他人入道;
第三、以大悲憫而不捨棄弟子。
這是岡波巴大師自己覺得上師應該具備的功德,所以你們自己也要想一想,將來你們要有上師的話,他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資格條件,你們要去想一想。
雖然現在是末法時代,然而並不表示能夠具備這十種功德的人一個也沒有。仍然會有人具備了這十種功德,因此,最好我們能找到具備了十種功德的上師;或者中等來說,至少具備五種;下等的話,可能是一半再一半的功德。
總之,上師的優點要多於缺點,最起碼他要常常教導弟子佛法比世間法重要,來生比今生重要。因為有些上師並沒有功德,但是他們有熱心,或是類似的慈悲心,雖然他幫不上弟子什麼忙,也不能引導弟子或教導弟子如法地修持。他只是常常的教導弟子就像媽媽一樣,有些媽媽並沒有智慧,自己也不知該怎麼做,但是媽媽很關心很愛子女,於是常常教導子女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的,但是其實自己也做不好,但是因為有愛心,所以他會教導子女不要做壞事要做好事。總之,你們要自己去判斷。
如何真正依止上師
接下來要談到如何依止上師,不管上師距離有多遠,要避免對上師有不好的想法,不要去看上師的缺點,要看上師的優點而生起信心,常常憶念上師的恩德,並且依教奉行。這就是真的依止上師,不然即便是在上師的面前,也不算是依止上師。
所以不讓自己忘記上師的方法是什麼?就是觀想上師在頭頂等等的「上師相應法」,「上師相應法」就是不忘上師的辦法,它並不只是一種儀式或是儀軌,主要是透過觀想的方法永不忘師,如果心不忘記上師,即便口不念誦也無妨,不修「上師相應法」也行。主要是不要忘記上師。
密勒日巴大師曾說過,他在眾人中也會想念上師。當我們在很多人的時候,大家一起聊天時,多半會忘記上師,但是密勒日巴大師在很多人聚集的情況下也會想念上師,他說,「當我想念上師時,就把上師觀想在頭頂上,真誠地祈請。」這也是不讓自己忘記上師的方法。
結語
這兩天的開示,今天就要結束了,我們準備得不是多完善,說法以及在各方面的準備上一定也有令人不滿意的地方,請大家多見諒。這次開示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我要多嘴說法,最主要是我想跟各位多見面,平常我們沒有辦法多見面,於是準備這課程開示,我能看到你們,彼此見面,這比開示還重要。
最後也要謝謝翻譯們,有英文的、中文的以及韓文的翻譯,我前面講了這麼多上師的功德,其中沒有提到翻譯者,不過我想,在二十一世紀,對不同語言的弟子來說,翻譯是第二位上師了,將來我們要找上師時,先要看上師的功德有沒有具備之外,接下來要看看他有沒有翻譯,有翻譯就能依止,沒有翻譯的話就只能遠遠的合掌了。所以要謝謝翻譯們。
還要特別感謝智慧林的僧眾,以及帝洛普的阿尼們,因為我要來這裡的消息是最後一刻才轉達的,她們肯定很辛苦也很緊張,所以要感謝她們。
不再多說了,本來在即將分別時,要說些感傷的話,不過今年我還有很多課程,在年底有為華人開的課程以及為西方弟子開的課程,另外我也有機會去一趟美國,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與大家見面,所以在這裡就不用說分別的話了,大家就快快樂樂的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