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3/07 02:23:07

《維摩經》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 五、三種三觀

天臺智顗的心靈哲學

《維摩經》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

五、三種三觀

吳汝鈞

  智顗在《維摩經文疏》中,分別三種三觀:別相三觀、通相三觀、一心三觀。他說:

  今但約別教圓教二種以簡雖三觀之相不同,則有三種。一者別相三觀,二者通相三觀,三者一心三觀。一別相二觀者,曆別觀三諦。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也?若從空入假,但得觀俗,亦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變照二諦,是義如前三觀玄義也具分別也。二通相三觀者,則異於此。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也。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觀,非但知中道是中,俗真通是中也。是則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而不中。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無不通也。……三一心三觀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也即是此經雲:一念知一切法,即是坐道場,成就一切智故。(36)

  首先,關於別相三觀,智顗表示得很清楚,那是曆別觀空、假、中三諦的觀法。即是說,從假入空觀觀照作為真諦的空理,但不能同時觀取俗諦與中道第一義諦。從空入假觀則觀照作為俗諦的諸法的假名、假有性格,但不能同時觀取真諦與中道第一義諦。到了中道正觀,則主要是觀照作為中諦的中道理,不過,依智顗,這中道正觀亦能雙照空與假二諦。文中所謂《三觀玄義》即是《三觀義》。總之,在原則上,這別相三觀只能曆別地、順次序地觀取空、假、中三諦,一時只能觀取一諦,此中有時間上的限制。

  通相三觀則不同。從假入空觀以空為主要觀照對象,同時亦融假諦與中諦於空之中。從空入假觀以假為主觀照對象,同時亦融空諦與中諦於假之中。中道正觀則以中道為主要觀照對象,同時亦融空諦與假諦于中道之中。因而智顗可以說“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這樣,空、假、中道三方面的真理同時把得,當下圓成。關於這點,日本學者新田雅章也提到,所謂通相三觀,是把諸法視為一法,而同時觀取其空、假、中三諦的姿容的正確的觀法。諸法由空一方面講,一方面是空,亦無不是假、中。由假一方面看,一方面是假,同時亦是空、中。更由中一方面看,當然一方面是中,但同時也是空,也是假。(37)新田顯然是以為諸法的空、假、中各面是相通的,空可通於假、中,假可通於空、空。但何以是相通,新田則未有進一步的解說。

  至於一心三觀,《維摩文疏》說得不是很清楚的,只提出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又提到一念心即是覺悟(坐道場)的所在,成就菩提智慧。在這點上,《三觀義》的說法可作補充,它就一心三觀分兩點來說,其一是所觀之境,另一是能觀之觀。在所觀之境方面,《大觀義》所透露的,正是一念無明心具足諸法的理境。智顗說:

  所觀之境者,即是一念無明因緣具十法界三諦之境也。……此十法界皆是十二因緣之所成,故言因緣所生法也。十二因緣並依無明,無明之理,體非異念,故言一念具足十法界也。……問曰:一念十二因緣具十法界,何得以為一心三觀之境?答曰:以一念十二因緣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之理,不縱不橫,不一不異。十法界法,雖複無量,不礙一念無明之心;一念無明之心舍十法界,無有迫妨。(38)

  一心三觀的所觀之境,依智顗,是“一念無明因緣具十法界三諦之境”,這即是一念心具十法界三諦的理境,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而它所具足的內涵亦是即空即假即中。這三諦之理,不縱不橫。不縱是超越時間,不橫是超越空間。三者又不是完全同一,但又保持密切的關係,故不是完全別異,故是不一不異。

  現在的問題是,一念心或一念無明心如何是即空即假即中呢?這是瞭解一心三觀的關鍵之點。關於這點,讓我們再看智顗論能觀之觀。他說:

  明能觀之觀者,若觀此一念無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諸法非空非假,亦不得非空非假,而能照此中道之空假,即是照一切法性法界之空假也。知假非假,即是入真;知空非空,即是入俗;即中道,見二諦,即一心三觀之相也。稱理之觀,不得諸法,不知不見,不斷癡愛,起諸明脫,亦不縛不脫。無能無所,真緣具泯,離諸戲論,言語法滅,清淨心一,如水澄清,珠相自現,是為得一心三觀之相。(39)

  一念無明心具足諸法,這是不思議的絕對的境界,不是相對的空與假所能描述,故為非空非假。但這絕對的非空非假也不能作為實體看,以為相應於這表述式在客觀的世界有絕對的非空非假的實在物可得,故說“不得非空非假”。而實際上,一念無明心無實性可得,故為空,而又幻相宛然,故為假。故一念無明心仍然為是空是假。能這樣瞭解一念無明心的空假分際,即為中道。知一念無明心之為假而不取著於這假,這便入於空的真諦;知一念無明心之為空無自性而不淪於否定主義、虛無主義,這便入於假的俗諦。同時把這真俗二諦,而又不黏滯於其中一諦,這便是中道。這樣便是一心三觀,便是圓照一念無明心的即空即假即中的性格。另外,就不思議的境界來說,這一念無明心當體便具足諸法,它作用時,諸法的現象世界同時生起;它不作用,諸法的現象世界,便同時沈降。故一念無明心與諸法的現象世界同起同寂,這便是具足諸法的意味。這樣,諸法是不能斷除的,不能否定的,不思議境便是顯示於一念無明心對諸法的具足之中。這猶如《維摩經》所提出的不斷癡愛的說法,因為解脫正是建立在癡愛之中,癡愛若能被克服,便能起方便的作用,以成就解脫。這亦是不思議境。

  以上是我們對智顗的三種三觀的詮釋。關於通相三觀與一心三觀,新田雅章以為,通相三觀是在內容上較一心三觀為低的觀法,但可以為低,則未有進一步的解釋。不過,新田表示,通相三觀是以三諦來表達實相,一心三觀則是以一諦來表達實相。他以為前者是粗,是方便,後者則不是可得,不可說(40)其實三諦與一諦,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就內容上,還是一樣。若空諦、假諦、中諦分開來說,便成三諦。但空諦與假諦並不與中諦分離,無寧是,中諦是空諦與假諦的綜合。就綜合的觀點看,三諦還是一諦。

  這三種三觀,是相應於別教與圓教。在本節開著我們引了一長段智顗的文字,起首即說“約別教圓教二種以簡別三觀之相不同”。大抵可以說,別教強調漸進的、階段的修法,在三觀來說,應是採取曆別的方式,這即是別相三觀。圓教尚圓頓的修行方式,它應該采通三觀與一心三觀。實際上,智顗自己便說:

  初別相三觀,的在別教,曆別觀三諦也;若通相三觀、一心三觀,的屬圓教也。(41)

  別相三觀是曆別地觀空、假、中三諦的,不能一下子觀取得;通相一觀與一心三觀則能圓頓地觀三諦,一下子、當下把得空、假、中三個面相。

  但還有一個問題。通相三觀與一心三觀同屬圓教的觀法,兩者又有沒有分別呢?有的,智顗說:

  通相三觀的通論圓,此恐是方等教帶方便之圓,非如法華所明也。(42)

  這是說,通相三觀還帶有通教、方等教的方便的痕跡,還有權宜的意味,不是《法華經》所開示的真正圓實究竟的教法,只有一心三觀才是真正圓實究竟的教法。這圓實究竟之義,大抵是就一念無明心具足諸法而言。這是不可思議的觀境,智顗只用來說法華圓教的。智顗自己也說:

  一心三觀者,正是圓教利根菩薩之所修習。所以者何?不思議心,因緣之理,甚深微妙,其觀慧門,難解難入。(43)

  一心三觀即是觀一念無明心具足諸法,此心當下即是空即是假即是中。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只有圓教的利根菩薩才能修習,一般人是難解難入的。 


備註 :